詳細資訊
【簡介】 這本晤談紀錄手冊的目的在協助心理師有系統地規劃和記錄每次晤談的內容,透過和來訪者的對話,彷彿在與這些獨特故事的情感和經歷交融。無論您的資歷淺深,均可在這本實用的工具手冊中獲得寶貴指引,提升晤談品質,促進專業成長,建立更健康積極的晤談關係。 【目錄】 PART 1:來訪者晤談紀錄總表五個 PART 2:來訪者概念化筆記五回 PART 3:單次晤談筆記三十次 PART 4:心理師的結案反思筆記五回 [後記]致鼓舞勇氣的靈魂旅人
書名: | 心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紀錄手冊 (1版) | |||
作者: | 曾文志, 林千渝 | |||
版次: | 1 | |||
ISBN: | 9786267447208 | |||
出版社: | 心理 | |||
出版日期: | 2024/11 | |||
頁數: | 288 | |||
#教育
|
詳細資訊
【簡介】 這本晤談紀錄手冊的目的在協助心理師有系統地規劃和記錄每次晤談的內容,透過和來訪者的對話,彷彿在與這些獨特故事的情感和經歷交融。無論您的資歷淺深,均可在這本實用的工具手冊中獲得寶貴指引,提升晤談品質,促進專業成長,建立更健康積極的晤談關係。 【目錄】 PART 1:來訪者晤談紀錄總表五個 PART 2:來訪者概念化筆記五回 PART 3:單次晤談筆記三十次 PART 4:心理師的結案反思筆記五回 [後記]致鼓舞勇氣的靈魂旅人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每個靈魂都是獨特的篇章, 我們靜靜閱讀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在生命的書頁間揮灑真實, 用情感的墨水連結心靈的迴響…… 《心理師的晤談工作筆記:實務指南》彙整豐富的晤談經驗,提供全流程實務指引,涵蓋晤談規劃、執行與記錄。本書以簡潔的方式呈現晤談背後複雜且繁瑣的本質,包含晤談相關的理論、自我照顧、因應策略、自我反思的方向等,加上概念化與晤談的書寫範例;重點強調自我反思對理解來訪者隱藏的內心需求,並檢視專業實踐的重要性。無論資深的你或新手上路,定能為心理師開拓嶄新視野。 【目錄】 第 1 章 探索心理師的治療取向與自我反思 第 2 章 從人際互動與交流觀點理解心理晤談 第 3 章 心理師的氧氣面罩: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第 4 章 逆境中成長:應對困難的因應策略 第 5 章 隨興日誌I 第 6 章 情緒詞彙:心理師的專業晤談基石 第 7 章 同理心循環:心理晤談中關鍵的連結 第 8 章 理解心理防衛機制在心理談話中的應用 第 9 章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觀點的自我保護行為 第10章 隨興日誌II 第11章 揭開迷霧:初次心理晤談的關鍵探問 第12章 來訪者概念化的內容與步驟 第13章 來訪者概念化筆記書寫範例 第14章 單次晤談筆記撰寫範例 第15章 行動方案和家庭作業參考活動 第16章 隨興日誌III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記錄個人經歷、向內心發掘真我的手札。在這段與心理師同行的心靈探索之旅,你將被溫暖地引導打開內心,誠實面對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透過記錄,你將逐步在自我定義的自我意識下,接納自己的全然樣貌,勇敢地活出最真實的自己,展現出內在的堅韌與勇氣—無論你是誰。 【目錄】 第 1 章 隨興日誌I 第 2 章 探索自我:了解我的大腦預設模式網路 第 3 章 自我照顧:重新連結自我的旅程 第 4 章 情緒詞彙:打開內心世界的寶藏 第 5 章 在晤談前認識自己,找尋真正想要的人生 第 6 章 我對心理談話的期待與目標 第 7 章 單次晤談筆記撰寫範例 第 8 章 單次晤談筆記一至六次 第 9 章 歇下來,回顧和心理師的一至六次晤談 第10章 隨興日誌II 第11章 單次晤談筆記七至十二次 第12章 歇下來,回顧和心理師的七至十二次晤談 第13章 隨興日誌III 第14章 單次晤談筆記十三至十八次 第15章 歇下來,回顧和心理師的十三至十八次晤談 第16章 隨興日誌IV 第17章 結束晤談筆記三回 第18章 每週心靈對話筆記十八回 [後記]心靈的起伏──在夜空獨自飛翔的自我尋找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讀過皆盛讚──當當新書總榜蟬聯數月、心理學榜No.2、豆瓣讀書評分8.5! ★一本當代人最需要的情緒調節解方! ★20+情緒疏導工具,心理學專家親測有效,能提升自我自癒能力!讓情緒流動,先好起來,然後變得更好! 潛意識×飲食×呼吸×語言習慣的全方位轉變 【書籍簡介】「比起心理師怎麼說,我更希望教會你怎麼做!」──王偉 曾陷入情緒低谷、罹患憂鬱症,再一點一點好起來的過往, 讓王偉成為一個最懂療癒「負面情緒」的心理師! 王偉能共感、理解處在負面情緒中的苦,對反反覆覆的過程更是深有體會, 書中更提供20多種讓自己好起來的實用方法,這些方法他皆親身實證有效。 跟著他,一起從情緒失衡的困境中走出! ------------------------------------------------------------- 你是否曾有過下述這些感受? ▍因為想停止焦慮而更焦慮。 ▍感覺窒息、厭世,不想面對明天。 ▍無法停止和他人比較,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自暴自棄,認為這輩子沒有希望。 ▍像快要淹死的魚,喊不出救命……。 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總是充滿挑戰與高壓,常讓人質疑自己, 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如無助、焦慮、恐慌、擔憂、絕望等, 若一直忽視這些身心的求救訊號,將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王偉心理師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敏感內向的性格、過度努力而找不到出口的自己, 讓他罹患了憂鬱症。於是,他透過心理學、嘗試各種生理科學工具, 讓自己慢慢好起來。有過親身經歷的他,更陪伴許多有同樣困境的患者走出低谷。 【本書特色】 ◆同理共感+ 親測有效的自我療癒指南 曾為患者的王偉,比誰都了解患者的內心與會經歷的反覆。 除了被深深理解的共感,更有實際的方法可應用! ◆結合心理+ 生理科學工具,給你最有用的實行方法 提供反芻思維、意象療法、感恩療法、觀息冥想、正向語言激勵、 健康飲食、邊界設立、運動等20多種方法。讓科學指導調節身與心,穩定情緒健康。 ◆收錄3大自我情緒評量測表,了解自己現況 書中收錄── ‧憂鬱症自評量表 ‧自我關懷程度測量表 ‧自我邊界問卷 ‧特別收錄:臺灣憂鬱症相關資訊與檢測量表 用工具量測,有效認識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踏上療癒的第一步。 ▍讀者好評盛讚── 「讀了這本書,很像是在和一個懂我的朋友聊天,不是給予空洞的安慰,而是陪伴一起面對問題,找到解決方法。」──28歲女性 「要是能早幾年遇到這本書,該有多好!」──32歲男性 「心理師自己的親身體驗分享,很深入人心。」──26歲男性 「作者透過自己的憂鬱症經歷來講述,讀者更覺得溫暖和有陪伴感,比一本正經的心理說教還要動人。」──33歲女性 【目錄】 自序/理解,讓自己一點點好起來 Chapter 1 我只是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的感覺 ■憂鬱的三個階段 ■憂鬱自我評量表 ■不同類型的憂鬱症 ■特別收錄:臺灣憂鬱症相關資訊與檢測量表 看到日出後,我流下了眼淚 ■為什麼會失眠? 像快要淹死的魚,喊不出「救命」 ■為什麼我說不出口? ■如何尋求讓自己變好的可能? ■如何幫助憂鬱的朋友? 心裡太疼了,不得不轉移到身上 ■自殘是一種釋放精神折磨的方式 窒息的家庭關係讓我憂鬱 ■原生家庭如何創造了憂鬱? Chapter 2 掙扎著不躺平,因為還有一點不甘心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人人都在乎心理健康 正視自己的現狀 誰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到最好 ■讓治療發揮作用的正確心態 我該怎樣放過自己 憂鬱症患者需要怎樣的陪伴? Chapter 3 放鬆,輕輕療癒自己 讓我感到舒服的療癒工具 ■從加法到減法,調整情緒的療法 正視心理創傷 ■藏在潛意識裡的創傷 ■解除強迫性重複,好好療癒自己 自我關懷,保持身心平衡 ■自我關懷的益處 ■自我關懷的行動指南 ■自我關懷評量表 好好吃飯,我就能獲得力量 ■疾病起源於腸道問題 ■養好腸道=好好吃飯 負面情緒來襲?別慌,深呼吸 ■緩解負面情緒的哲學思考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好好呼吸的意義 潛意識聽得到每句話——避讖 ■惡魔實驗 ■用正向語言自我激勵 Chapter 4 即使比別人慢一點也沒關係 我無藥可救了嗎? 和別人比較這件事,我停不下來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完美主義 ■無用的反思與必要的反芻 ■放過自己 壓力山大,如何四兩撥千斤 ■簡單可行的壓力紓解方法 ■心理減敏療法 放下情感包袱,建立安全結界 ■自我邊界(心理邊界)概念:自我邊界評量表 悲傷失落的時候,我這樣做—— ■悲傷情緒的五個階段 ■和外界積極建立聯繫 我也會偶爾想擺爛 Chapter 5 你可以好好生活,不僅僅是生存 我因為想停止焦慮而更焦慮 ■認識焦慮 ■應對焦慮的AHA策略 不在乎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很難不在乎? ■如何讓「鈍感力」增強? 上善若水,讓情緒流動 ■情緒是什麼? ■讓情緒流動起來 活得更好是我的本能 和光同塵 寫在最後/人生還在繼續,依然朝美好前進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統合靈性覺醒的療癒過程,跳脫意識層面的框架,進入深層潛意識,將心理治療推向更高的境界。 ◎透過生命回溯深入看見現下問題的癥結與業力(Karma),進而得到答案或是解決! ◎催眠技巧教學與討論,前世今生的親身體驗,百分之百真人實事版本。 ◎同頻共振,物以類聚的人事物關聯 ◎全球第一本介紹磁塔神性能量場域及兩位低調奇人恩師的書 ◎一本絕對專業、正念、積極又深入淺出的「靈性心理治療」著作,值得一讀再讀! 誠心推薦 黃信義/合一聖境創辦人 林耕新/耕心療癒診所院長 胡智淵/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理事‧諮商心理師 二十幾年前的紐約,心理治療早已經跳脫「心」的框架,演化至「有靈魂」、「有靈性」的心理治療! 要「根治」,需要將心理治療拉高到靈性的層次,需要身、心、靈全方位覺醒、清創與合一,過程不輕鬆、不簡單,有許多的靈魂功課要做――需要突破靈魂盲點、承諾改變、不自欺欺人、跳脫慣性、愛自己愛到靈魂最深處,也需要接受新模式的挑戰。 作者在本書中揭露自己在八、九個月內「靈性爆發」的種種巧合及奇蹟事件,原來,要靈通不難,要天使、神佛相伴不再是遙不可及,要通靈多少跟累世天賦有關,一切感恩2016年因緣際會遇見黃信義、曾寶治兩位低調至極的身心靈奇人老師! 作者原本不愛使用在紐約便練就的前世回溯技巧,卻在身心靈課程前後意外頻繁啟動,除了讚嘆脈輪呼吸、細胞記憶的奧祕,也逐漸利用婚姻家庭治療及精神分析的專業知識及技能拼湊出靈魂業力(karma)及靈魂的出生前計劃。 前世真的是在時間的另一端嗎?其實,有重疊時空。今生人格、原生家庭、身心症狀、重大心理困擾、意外、情感糾葛、人際傷痛、職業選擇等等,有很大的比例都是在述說累世未竟事務或創傷事件。改變今生,可以消融、整合多世。 作者把最震撼的馬來西亞磁塔蛻變過程編排在後半,目的是希望讀者了解靈性心理治療與一般心理治療所掌握的原則一樣:建築在「現實」的根基上,如此才容易造塔通天,唯有看懂「當下」,才更清楚累世跳針的業力議題如何跳脫。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93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