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1版)
作者: 彭小妍著
版次: 1
ISBN: 9789570853025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19/05
書籍開數、尺寸: 23.5cm*15.5cm*3.1cm
頁數: 368
定價: 620
售價: 55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2019年正逢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對五四遺產的重新評價與禮讚 探索長期被主流論述遮蔽的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企圖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情感與理性是否不相為謀,甚至水火不容?我們做決定之時,是否應該頭腦冷靜,亦即,不受情感干擾? 情感與理性的關係,從歐洲啟蒙時代就是知識分子論辯的課題,也是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一書中所探討的五四啟蒙時代的重要議題。歐洲啟蒙時期有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同時也有休姆與盧梭的情感主義。中國五四時期梁啟超、蔡元培所領導的人生觀派主張情感啟蒙與唯情論,大力批判科學派的啟蒙理性主義。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一書裡探討五四轟動一時的「科學與玄學論戰」──亦即「科學與人生觀論戰」──旨在說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並未在全球情感與理性的永恆辯論中缺席;五四知識分子在認識論層面上承接先儒、啟發後進,與西方古今哲學相互發明,日後新儒家實一脈相承。研究五四的精神遺產,不要忘記當年唯情論及情感啟蒙運動對啟蒙理性主義的批判。 五四的啟蒙理性論述向來為研究主流,《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以五四反啟蒙論述為主軸,探討五四唯情論與啟蒙理性主義的辯證,開拓了一個嶄新的視野。本書從跨文化研究的角度追溯人生觀論述的歐亞連結脈絡,展現人生觀派發動的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上承歐洲啟蒙時期的情感論述,下接1960年代以來德勒茲發展的情動力概念以及李澤厚的「情本體」論。全書研究以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重新定義五四的知識論體系(episteme)。歷來主流論述以「全盤西化」、「拿來主義」描述五四一代,本書爬梳一般忽略的文獻資料,顯示五四知識分子在知識論上的跨文化串連,連通古今中西,打破了傳統/現代、中國/西方的二元論。重新認識五四知識界的唯情與理性辯證,目的是使現有的五四啟蒙理性論述複雜化,開展五四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的知識論可能,更彰顯人生觀派知識分子與二戰前後新儒家興起的關聯。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顯示,唯情論與啟蒙理性的辯證共同構成了五四精神的真髓。本書所謂情感啟蒙,不僅牽涉到心理學或神經科學上的情感,更是五四唯情論所主張的唯情,牽涉到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關係,與西方的情動力是相通的;唯情論認為「情」是道德觀、人倫觀、社會觀、政治觀、國家觀、宇宙觀的關鍵。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共分六章,第一章〈「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強調「人生觀」一詞作為跨文化語彙的重要性,掀起了五四時期的唯情與理性的辯證。第二章〈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科學理性與「心」〉討論《創化論》的翻譯,使得「創造」、「直覺」、「綿延」等跨文化語彙,成為現代中國的日常用語,「創造社」的成立是最佳例子。哲學思想與文學的相互印證,是一個尚待開發的領域。本章結尾以徐復觀為例,探討戰後新儒家與人生觀論述的連結。第三章是〈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四章是〈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第五章〈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也論及杜威的「自然主義形而上學」,說明杜威的經驗主義目的在主張「可驗證」的形上學。第六章〈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除討論五四期間有關方東美的中西方哲學、文學、藝術的嫻熟修養,也探討人生哲學在五四時代及其後的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無名氏六卷本的史詩式小說《無名書》(寫作於1945-1960)。   【目錄】 序 導 言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認識論 唯情論對唯心論、唯物論的批判 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研究 五四啟蒙理性的檢討 反啟蒙思潮 跨文化語彙的方法論 本書架構 小結:我感故我在第一章 「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 啟蒙哲學問題所在:主客二分 倭依鏗與張君勱,《中國與歐洲的人生問題》 倭伊鏗的《大思想家的人生觀》 「人生觀」的日譯 西田幾多郎:何謂生命? 梁啟超的人生觀論述 張君勱的人生觀論述 小結第二章 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 ──科學理性與「心」 張東蓀的翻譯理論 「詮知之學」與「釋生之學」 理智與生命 具體時間:「真時」 抽象時間 生之動力 《創化論》與創造社 《創化論》與人生觀派 徐復觀〈心的文化〉第三章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東方化、西方化:羅素 何謂生活? 文化的三條路線 印度唯識論與西方認識論 中國的形上學:直覺vs. 理智第四章 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 日本「美育」思想的跨文化性 中國的美育運動:王國維、蔡元培 《美育》雜誌 美育與「美的人生」:李石岑、蔡元培 小結:沈從文、冰心第五章 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 朱謙之的〈唯情哲學發端〉 真情之流:此意識中的現象世界,即內在本體 情存於一感一應之中 情的「已發」、「未發」(not yet)與無限可能 神即「美的本體」,「情」即本然之美 朱謙之與沈從文、吳稚暉、鷗外.鷗 袁家驊的《唯情哲學》 「情人」與「超人」 朱謙之的《一個唯情論者的宇宙觀及人生觀》 東西文化一元論 對心理學及辯證法的批判 司馬長風、黃建中 牟宗三、胡適與杜威 小結:唯情論與張競生的唯美主義第六章 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 哲學史與文學 近代科學的二元論 生物科學的啟發 何謂「情」? 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與松果腺 情動力與唯情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人生哲學與五四及其後──吳稚暉、李石岑及無名氏等結 論 唯情論與與啟蒙理性──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 巴金:追求真情的五四人

為您推薦

跨越醫療專科的實證實務(下)(Evidence-Based Practice Across the Health Professions) (2版)

跨越醫療專科的實證實務(下)(Evidence-Based Practice Across the Health Professions)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24

原價: 525 售價: 473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身心動作探索的肌筋膜經線身體地圖 (1版)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身心動作探索的肌筋膜經線身體地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本平易近人的解剖學專書幫助你從『新解剖學』的高度看到肌筋膜經線的全景包含14支英文練習影片及冥想訓練  「動作中的解剖列車®」是瑞士art of motion Academy 的創辦人Karin Gurtner所研發的Slings Myofascial Training®(Slings肌筋膜訓練®)系統的基礎課程。  • Anatomy Trains®(解剖列車®)的創辦人Thomas W. Myers正式認可的課程。  • 適合各種身體工作者及運動專業人員學習解剖列車®的肌筋膜經線(myofascial meridians)概念和如何將其解剖學應用在動作中的重要課程。  Karin Gurtner期待透過這本平易近人的解剖專書,讓理解、體現和內化Thomas W. Myers《解剖列車身體地圖》的十二條肌筋膜經線,成為一趟引人入勝、實用且愉快的旅程。  一本解剖專書真的可以改變你的解剖嗎?  當你在「正確」的背景脈絡下進行研究時,人體的奇妙之處是引人入勝、無窮無盡,甚至是非常有趣的。 這是一種巧妙的大腦訓練,賦予我們敏捷且專注心智,而身體力行的學習可以提升身體功能並增強活力。 最後一點――也許也是反直覺的的一點――有意識的解剖學體驗可以帶來內心的自在。 因此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會是:什麼是「正確」的背景脈絡?答案取決於啟動你的思維、並激發你內在動力的關鍵是什麼。 如果能透過以資源為導向,來整合動作的視角以探索整體解剖學來點燃你的熱情,《動作中的解剖列車》會非常適合你。  稱一本解剖專書是你人生的轉捩點可能過於戲劇化,然而,若你能真正心領神會書裡的想法、概念和練習,本書將會為你的大腦、身體,或甚至你的人生帶來正面影響。  【目錄】 目錄第一部分肌筋膜經線2「上路」規則 6筋膜扇形車庫9特快車和平快車13動覺智慧14認識肌筋膜經線15筋膜動作特質 16本書使用指南18  第二部分淺背線22淺前線40側線58螺旋線80功能線104背功能線118前功能線120同側功能線122 手臂線126淺前手臂線140深前手臂線143淺背手臂線146深背手臂線148深前線152  第三部分 帶著輕鬆自如的肌筋膜步行和跑步186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但仍敬畏每一個部分192 參考文獻 194

原價: 750 售價: 67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貓科實務: 整合醫學與福祉(第二冊) (1版)

貓科實務: 整合醫學與福祉(第二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250 售價: 1125 現省: 125元
立即查看
體能恢復力革命:不只教你吃好睡飽,ACE運動專家恢復技巧帶你重返巔峰 (1版)

體能恢復力革命:不只教你吃好睡飽,ACE運動專家恢復技巧帶你重返巔峰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別再讓肌肉累到哭!培養恢復力,迎接無限活力!   無論你是追求肌力的巨巨,或是嚮往成為耐力型鐵人,最常聽到的建議就是「練就對了!」。但埋頭啞鈴堆苦練,或沒日沒夜的練跑,真的讓你越來越強嗎?或許我們都低估了鍛鍊後的恢復,究竟有多重要!   《體能恢復力革命》的作者皮特.麥克爾曾擔任美國運動委員會(ACE)運動生理學家,並培訓無數教練超過20年。皮特透過科學文獻實證與自身經驗,告訴你營養和睡眠在恢復中的重要性;上肢、軀幹、下肢的痠痛,有什麼策略能應對?想高效補充水分與營養,天然食物、蛋白奶昔、運動飲料該選哪個好?而肌肥大、爆發力、心肺耐力訓練,又該如何制定短期與長期的恢復計劃?《體能恢復力革命》教你如何避免過度訓練,並且最大化你的恢復效果,讓你每天都能元氣滿滿!   • 按摩滾棒:針對5種肌群,隨時隨地按壓肌肉!   • 泡棉滾筒:6大部位,滾走所有疲勞,滾出一身輕鬆!   • 筋膜槍:震動9處身體部位,告別僵硬和酸痛!   • 38種動態、靜態伸展、TRX懸吊訓練、纜繩機動作,讓你的肌肉關節順暢、靈活無比,再也不怕訓練做不到位! 各界專家盛讚推薦   李翰暄 Akebono曙光跑步學校創辦人   Steve Lin 灌籃教練   楊承樺 運動營養師   楊浚泯 GYMEFIT帥老闆   賴家欣 物理治療師/運動科學博士   (依姓名筆劃排列順序) 【目錄】 運動與恢復技巧索引 xx|致謝 xx|前言 xx 第一單元:我們為何需要恢復 1 第1 章:認識運動後的修復需求 3 了解身體對於不同運動要求有何反應。本章說明將運動恢復納入訓練的重要性,以及這為什麼能幫助你追求更好的體能訓練成果。 第2 章:運動強度對身體的影響 19 運動強度會影響身體對於恢復的需求。了解兩者之間的關聯,才能監測運動強度,讓身體適當恢復。 第3 章:什麼是系統超負荷? 35 使身體與生俱來的恢復機制達到最佳狀態,並了解身體各個系統對於壓力的反應。 第4 章:這樣恢復就對了! 47 評估自己的身體、訓練及預算,選擇最適合你的恢復方法。 第5 章:筋膜卡卡?那就用滾筒來放鬆! 57 認識筋膜的構造與功能,並了解組織治療如何維持肌肉的健康。 第二單元:最佳恢復策略 81 第6 章:立即恢復:運動後24 小時該做的事 83 透過營養補充、補水策略及其他恢復方法,有效運用運動後的恢復期,立即修復身體。 第7 章:運動後隔日:主動恢復的動作練習 103 訓練過後,肌肉雖會變強但也會痠痛。本章說明如何在訓練計畫中納入不同的恢復工具和恢復動作。 第三單元:恢復計畫的制定 173 第8 章:制定長期恢復計畫 175 依據個人的目標及生活模式,設計適用於未來數週、數月甚至數年的恢復計畫。 第9 章:養成促進恢復的健康習慣 195 養成健身和恢復的習慣,讓它們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219 索引 225

原價: 950 售價: 855 現省: 95元
立即查看
肌肉能量技術 第5版 (5版)

肌肉能量技術 第5版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最新的科學研究為基礎,並融入全人健康照護的全新視角!   豐富的彩色插圖,並輔以超過50部教學影片,由Leon Chaitow親自示範。   深入探討了理論與實務的操作,強調以實證為基礎的臨床推理與應用。   適合所有致力於徒手和動作治療的專業人員,包括骨病學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科學家、脊骨神經醫師、針灸師、徒手治療師、按摩治療師和私人教練。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清晰且實用的指南來理解和應用肌肉能量技術(MET)。本書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MET技術治療各種肌肉骨骼功能障礙,幫助緩解疼痛並支持功能性動作。   本版再次聚集了Leon Chaitow精心挑選的國際專家團隊,全面展示了METs在各種臨床環境和情境中的應用,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療、運動員創傷的預防與處理,以及成功結合了與物理治療、脊骨神經、骨病學、按摩治療和復健等的應用。   第5版新內容亮點:   • 全新章節與段落:納入了各式的MET技巧在生物心理社會框架下的全人照護應用,並提供案例研究和臨床實踐的具體指引。   • 最新研究回顧:全新章節展示了支持MET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並討論了基於實證的實務考量,特別關注當前的爭議問題。   • 更新的歷史章節:解釋了歷史背景對臨床實踐的影響,提供更深刻的歷史脈絡。   • 脈衝式MET的重點:強調了脈衝式MET技術,並更新了等張離心伸展和等長離心收縮在復健、肌力訓練和功能恢復中的角色。   • 筋膜研究新篇:新增關於筋膜研究及其對MET影響的內容和文獻。   • 活動度過大譜系疾病的探討:關注活動度過大的譜系疾病,提供實用的診療指導。   • 更新參考資料:全面更新的參考資料,並在各章之間進行了細緻的對照,充分考慮國際背景和最新研究進展。   專業推薦   傅俊瑋 — 健身教練/經營IG粉絲頁:瑋恩教練的運動實務   褚衍強 — 中醫師/台北市中醫師公會長照主委   蔡忠憲 — 物理治療師/康富物理治療體系總院長   鍾立鑫 — 台灣動作專家協會理事長 【目錄】 1 生物心理社會框架下基於實證基礎的肌肉能量技術 2 肌肉能量技術 3 肌肉能量技術的歷史和脈絡 4 MET:功效和研究 5 如何使用MET 6 主要姿勢肌群評估順序和MET治療 7 MET和關節治療 8 肌肉能量技術用於複雜或富挑戰性的脊椎案例 9 復健領域的徒手阻力技術 10 術後復健使用MET 11 術後復健使用MET 12 MET在按摩療法中的應用 13 MET在運動傷害治療的應用 14 整合性神經肌肉抑制技術與肌筋膜疼痛 索引

原價: 1200 售價: 108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