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經濟學筆記<考用>
作者: 陳俊良
ISBN: 9789862651032
出版社: 考用出版社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2.92
頁數: 58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450
售價: 38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商務設計的行為經濟學筆記|解鎖行銷與創新的密碼 (1版)

商務設計的行為經濟學筆記|解鎖行銷與創新的密碼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探索消費者的行為動機   設計不只是色彩與形狀的創作,建立一個機制讓商品與服務的使用者感興趣且願意採取行動,也是一種設計。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消費者心理和行為,並搭配豐富的圖解,探索影響人們做出選擇,採取決策的背後的緣由,是參與服務規劃和設計的人以及設計師的必讀之作。   融合百家精粹,解鎖行銷密碼   本書根據行為機濟學、社會心理學、設計等各方面的理論,將趨勢分為八大類。解釋了為何人們會受到偏見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偏見。   本書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探討提供商品、服務的企業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具體的特色如下:   ・從整體結構了解運作機制,而非學習單一理論   ・大量圖示,讓理論一看就懂   ・融入社會心理學與設計等觀點   ・說明如何運用至商品與服務中   ・讀者閱讀時能與實務連結,讓學習更有趣 目錄 第一章|框架 框架Ⅰ|連結使用者與企業 01.追求方便性與效率的陷阱 02.在商務上派上用場的行為經濟學 03.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 框架Ⅱ|掌握認知與行為的特徵 04.人與機器的差異 05.認知的流程 06.八個偏誤 07.四個推力 08.透過偏誤與推力改變行為 第二章|偏誤 偏誤Ⅰ|人會考量到其他人 09.同儕效應(一起的話就能努力) 10.社會偏好(體貼對方) 11.互惠性(必須予以回報) 12.空想性錯視(臉的力量) 13.權威(強化上下關係意識) 偏誤Ⅱ|人會受到周遭的影響 14.從眾效應(排隊心理) 15.羊群效應(少數派的不安) 16.奈許均衡(互惠關係) 17.稀少性(快失去就更想要) 18.社會證明(希望能有所依靠) 19.旁觀者效應(每個人都視而不見) 偏誤Ⅲ|人會依時間改變認知 20.捷思法(捷徑思考) 21.現時偏誤(現在才重要) 22.正常化偏誤(厭惡改變) 23.回想偏誤(自圓其說) 24.人為推進效應(有進度就會更有幹勁) 25.峰終定律(結果好就一切都好) 偏誤Ⅳ|人會意識到距離 26.稟賦效應(自己擁有的最好) 27.DIY效應(過度高估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28.MAYA理論(先進程度與熟悉度) 29.碰觸效應(觸摸是王道) 30.確認偏誤(寬以待己的習性) 31. 懷舊(懷舊行銷) 偏誤Ⅴ|人會依條件改變選擇 32.展望理論(規避損失) 33.過度辯證效應(報酬與幹勁) 34.賭徒謬誤(下次肯定會) 35.心理抗拒(對「不可以」的反彈) 偏誤Ⅵ|人會依框架理解 36.安慰劑效應(病由心生) 37.整數效應(概略分類思考) 38.選擇的悖論(選項太多則無法選擇) 39.錨定效應與促發效應(順序很重要) 40.框架效應(表達方式決定結果) 偏誤Ⅶ|人會依情緒反應 41.友好(喜好則寬容) 42.欺騙(每個人都想輕鬆) 43.半夜的情書(一時衝動而後悔) 44.遊戲化(遊戲與努力) 偏誤Ⅷ|人會受制於決定 45.一致性(與固執連結) 46.沈沒成本(「可惜」的圈套) 47.認知失調(自我洗腦) 第三章|推力 推力Ⅰ|理解推力 48.推力的結構 49.推力的框架 推力Ⅱ|讓使用者展開行動 50.預設值(無意識地誘導) 51.機關(自然地誘導) 52.標籤(有目的地誘導) 53.誘因(以報酬誘導) 推力Ⅲ|設計商品與服務 54.文字 55.視覺 56.實體 57.畫面操作 58.場合與服務 59.商務策略 60.心態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經濟刑法問題學思筆記(二) (1版)

經濟刑法問題學思筆記(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經濟刑法問題學思筆記(一)

經濟刑法問題學思筆記(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經濟刑法問題學思筆記(一) 作者:惲純良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20/05/00 ISBN:9789575111069 內容簡介   這本小冊子裡收錄了作者於2014年自德國取得博士學位起,到升等副教授之前曾經在台灣發表的若干作品,大多數是經濟刑法領域的相關著作。具體來說,包括了:詐欺罪中不法意圖的內容、財產損害的形式與確認的方法、內線交易罪的保護法益與制裁結構、商業賄賂行為的可罰性分析、連帶沒收案例分析、環境犯罪的法益定性與犯罪性質、以及若干與背信罪相關的問題等,近幾年來文獻上討論的焦點。文章中展現了作者在研究問題時思考的路徑與方法,因此稱之為「筆記」或許並不為過。如今集結成冊,除了方便有志於研究經濟刑法的讀者查找之外,也為算是作者的研究生涯留下一點小小的紀錄。 目錄 序 言 ◆公職詐欺與財產損害——財產危險到底是什麼? 壹、前 言/1 貳、德國判決的發展概況/2 一、RG v. 27. 04. 1931 – III 171/31/2 二、BGH v. 26. 06. 1952 – 5 StR 58/52與BGH v. 13. 08. 1953 – 4 StR 320/53/3 三、BGH v. 16. 05. 1954 – 5 StR 552/53/4 四、BGH v. 18. 02. 1999 – 5 StR 193/98/6 五、小 結/7 參、公職詐欺案例中損害時點與類型的判斷/9 一、損害判斷的時點:處分時/9 二、損害的發生形式:財產危險不是危險,而是一種實害!/13 三、損害的認定標準與刑法的獨立性/21 肆、BGH一系列判決的問題所在/27 一、對於財產危險概念的曲解/27 二、將目的不相同的事務做不當的類比/29 三、裁量縮減到零的損害判斷標準?──專業適格欠缺與人格品質欠缺都是給付價值的欠缺/30 伍、結 語/32 ◆期待地位作為背信罪的財產損害——評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上易字第2469號刑事判決 壹、裁判摘要/35 貳、裁判簡評/37 一、背信罪保護的法益結構/37 二、期待地位作為一種財產損害/42 參、結 語/47 ◆不法意圖在詐欺罪的定位、功能與判斷標準 壹、前 言/49 貳、不法所有意圖在詐欺罪的緣起與定位/52 一、區分詐欺罪與竊盜罪的不法所有意圖/53 二、不法所有意圖的由來/54 三、不法所有意圖的定位/60 參、不法所有意圖的功能──凸顯詐欺行為的特性/66 一、詐欺作為截斷的結果犯/66 二、詐欺作為財產移轉犯、獲利犯──彰顯行為的主觀不法/69 三、限縮詐欺罪的成立範圍──同質性的要求/70 肆、不法所有意圖的判斷標準/75 一、中間目的與附帶結果的區分/75 二、本文建議的判斷標準/78 伍、結 語/80 陸、附論:詐欺得利罪存在的必要性?/80 一、形成史簡述/81 二、保護法益的區別/83 ◆誰的標準?誰的具體?——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877號判決:內線訊息具體性的認定標準 壹、前 言/87 貳、證券交易的特殊性:支配的雙重弱化衰減/90 一、一般市場參與者對於訊息的支配程度/92 二、併購兩造對於訊息的支配程度/95 三、內線訊息的範圍≠公開義務的範圍/98 參、誰的利益才是決定的標準?/99 一、我國文獻概況/100 二、德國法的立場/105 肆、我國法的認定標準/117 一、德國模式援用的可能性/117 二、本案中訊息的具體性/118 伍、結 語/121 ◆連帶沒收淺介——德國實務經典裁判分析 壹、前 言/125 貳、連帶沒收制度在學說上引起爭議原因/126 一、連帶沒收與沒收規定的強制特質不合/126 二、連帶沒收與刑法典第73c條的過苛條款不相容/126 三、連帶債務與沒收的制度目的不相容/127 四、共同處分權限≠資產淨額的增加/128 五、內部求償難以落實且法無明文/128 參、裁判分析/131 一、連帶沒收/131 二、連帶沒收與假扣押/159 肆、結 語/170 ◆商業賄賂行為可罰性簡析——以2015年德國刑法典第299條商業賄賂罪之修正為鑑 壹、前言:商業賄賂行為處罰的必要性/173 貳、德國刑法典中的商業賄賂罪/176 一、歷史簡述/176 二、保護法益的問題/176 三、2015年修正後德國商業賄賂罪結構簡析/191 參、混和型態的考察/201 一、 對台灣立法者的啟發:競爭模式與業主模式結合的必要性?/201 二、以瓶塞案為檢驗基準/203 肆、結 語/207 ◆內線交易罪保護法益的探索——以市場效率假設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核心 壹、前 言/209 貳、市場效率假設的內涵及其驗證/212 一、市場效率與市場功能之間的關連/212 二、 Fama的市場效率假設理論:效率假設的三種模型/214 三、定價模型的種類與選擇/219 四、市場效率的三種等級/228 五、小 結/230 參、對於市場效率假設與CAPM在方法論上的質疑以及回應/231 一、效率假設的前提性問題/231 二、β值與雙聯假設的問題/237 肆、市場效率假設與CAPM的規範意義/244 一、半強勢效率等級是立法者採取的效率市場標準/245 二、內線交易罪保護法益的設定/249 三、從保護法益出發所能釐清的爭議問題/255 伍、結 語/263 ◆詐欺罪中財產損害之判斷——「財產危險」概念的回顧與展望 壹、前 言/267 貳、財產危險概念的文獻回顧/271 一、德國實務見解/271 二、學說探討簡析/286 參、其他對於財產危險可能的質疑與詐欺罪基本結構的澄清/301 一、「財產危險」破壞了「實害」與「危險」這一組對立的二分概念?/302 二、財產危險只是一個評價上的遊戲、欠缺規範及實證上的意義?/313 三、財產損害的檢驗方式:結算原則/314 四、破產會計如何作為損害計算的輔助工具?/324 五、財產危險壓縮中止未遂的適用空間?/329 肆、結 語/332 ◆抽象危險犯作為對抗環境犯罪的基本制裁手段——以污染水體行為為例 壹、前 言/335 貳、環境犯罪的保護法益與構成要件設計/337 一、擺脫象徵刑法:五種環境法益內涵的理解方式/337 二、環境法益的屬性與社會學的觀察/344 參、抽象危險犯與行為規範/353 一、德國文獻上對於抽象危險犯近年來的討論/353 二、行為規範概念簡述/383 肆、結 語/393 ◆商譽損失作為背信罪之財產損害?——評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金上重更𣇈字第8號判決 壹、本案事實/395 貳、爭 點/396 參、判決理由/397 肆、評 析/398 一、背信罪中財產損害調查的方式與結構概述/399 二、商譽的定性、分類與計算方式/405 三、商譽作為背信罪的保護對象?/410 伍、結 語/417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人性賽局:哈佛大學最重要的行為經濟學課,驚人「隱藏賽局」完美解釋非理性行為 (1版)

人性賽局:哈佛大學最重要的行為經濟學課,驚人「隱藏賽局」完美解釋非理性行為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哈佛經濟系×MIT史隆商學院】重磅經濟學家連手出擊★   ★TED Talks影片超過240萬次觀看★   ★《華爾街日報》熱烈推薦★   ★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賽局理論》作者周治邦 審訂、推薦★   ◆為什麼幼兒園規定要罰錢,家長晚接小孩狀況更多?   ◆為什麼獎金不一定能讓員工更努力工作?   ◆奢侈品的價值,不在於它本身,而是能夠讓我們展現地位?     關於人性,傳統經濟學假設是理性的,行為經濟學則著眼於非理性的那一面,但兩端之間其實存在一個重要的知識領域:「隱藏賽局」。     不論是人的喜好、興趣,乃至「說不上為什麼」的直覺,還是炫富、利他、守規矩等社會現象,背後都有賽局邏輯,卻往往隱而不顯;   必須從主要獎勵、終極解釋、客位解釋3大角度切入,才能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隱藏賽局」。   作者舉出12種常見賽局,讓你看懂人類各種看似矛盾的非理性行為,其中無處不暗藏著精微的賽局計算。     / 人性中的鷹鴿賽局:潛規則與制度的合理化 /   當人們習慣「誰當老鷹、誰當鴿子」,就會開始認同財產權、言論自由,甚至是厭女情結和加害者。   透過「主要獎勵」角度,看出隱藏的鷹鴿賽局,看懂人性習慣預設立場的利與弊。   / 人性中的昂貴訊號賽局:醉翁之意不在酒 /   同樣是有錢人,為什麼有的炫富,有的卻低調?   個性、道德觀都是老生常談,透過「客位解釋」角度,了解這些行為發出的社交訊號,能有效掌握眼前局勢。     / 人性中的規範落實賽局:有利他人,就能有利自己 /   在排隊動線上設置難以忽視的捐款箱,就能有效提高捐款率。   透過「終極解釋」角度,掌握規範落實賽局,就能讓人更願意配合,共創雙贏。     ............還有重複囚徒困境、證據賽局等多種賽局範例說明!     心理學 x 行為經濟學 x 生物學 x哲學 x 歷史,全面解讀各種非理性行為的底層邏輯。   本書特色   .【哈佛經濟系×MIT史隆商學院】2位重磅經濟學家連手出擊   .翻轉「賽局策略=理性思維」的迷思,說明「看似非理性的行為,也是學習與演化推動的賽局均衡」   .妥善應用,能在社會上看出無處不在的賽局,優化決策    【審訂】   周治邦   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   《賽局理論》作者   國內推薦   「本書可以解答許多有趣的問題,例如,被綁架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為何幫綁架者說話?為何人們不計代價要到羅浮宮目睹《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真跡?為何美國發現接種過疫苗的人幾乎不會傳播新冠肺炎病毒,但仍要求全民戴口罩?……義大利黑手黨為何要求其黨羽遵守緘默規則?對於上述問題,讀者皆可透過本書流暢的譯筆下,獲得滿意的解答。」――周治邦|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賽局理論》作者   「賽局不是零和,為什麼我們這樣想、那樣做,這本書用淺顯易懂、生活化的方式告訴你,如何用賽局掌握人生的主導權。」――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國際推薦     「霍夫曼與尤利,大膽應用賽局理論解釋看似非理性的行為。」――《華爾街日報》     「霍夫曼與尤利在這本引人入勝的著作中,告訴我們如何運用經濟學工具,去理解真實世界裡各式各樣的現象。作者一再證明,只要曉得那些相同的力量正在表面底下運作著,那麼各式各樣的人類行為,即使看似與有意識的理性行為不符,仍可以為人所理解。事實上,本書揭示了看不見的事物如何發揮神奇之力。」――凱文.墨菲(Kevin M. Murphy),麥克阿瑟學者,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霍夫曼與尤利嫻熟地運用賽局理論的工具,以有趣的方式掀開社交生活的面紗。對於我們行為與社群之中隨處可見令人困惑的模式,他們倆一針見血地道出背後的冰冷邏輯。」――約瑟夫.亨里奇(Joe Henrich),《西方文化的特立獨行如何形成繁榮世界》(The WEIRDest People in the World)作者     「這本大作把賽局理論應用到人類社會的眾多難題之上,從愛情、婚姻、謀殺再到戰爭,一應俱全。」――麥可.薛莫(Michael Shermer),《心算的祕密》(Secrets of Mental Math,暫譯)合著者     「本書就像為你的心智戴上了一付X光眼鏡,讓你得以穿透表像,看見更深一層發生的事。而且寫法跟想法兼顧,言之有物。」――安德魯.麥卡菲(Andrew McAfee),《以少創多》(More from Less,暫譯)作者、《第二次機器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合著者     「本書相當出色,每一頁都能讓人感受到對賽局理論的熱情,嶄新又清晰的洞見俯拾皆是,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尤里.格尼奇(Uri Gneezy),《為什麼的向度》(The Why Axis,暫譯)合著者     「本書是一趟令人驚奇的旅程,霍夫曼與尤利則是專業的嚮導,帶我們一覽賽局理論如何解釋人類行為的複雜性與古怪之處。這是一本我會一讀再讀的好書。」――妮可拉.賴哈尼(Nichola Raihani),《群居本能》(The Social Instinct,暫譯)作者     「本書非常值得一讀。霍夫曼與尤利證明,令人不解的常見行為起因可能為自利,並以簡明扼要、淺顯易懂的書寫風格,解釋細微卻重要的概念。」――羅伯特.博伊德(Rob Boyd),《另類動物》(A Different Kind of Animal,暫譯)作者     「這是那種你一拿起就愛不釋手的書。等你回過神來,已經讀了好幾個小時,連要睡覺都忘記了(這是真實故事)。《人性賽局》充滿各種奇聞軼事,以及會令你改觀的深刻見解,它以人類發明最強大的理論──賽局理論──去解釋最令人不解的人類行為。」――史蒂夫.史都華–威廉斯(Steve Stewart-Williams),《理解宇宙的猿類》(The Ape that Understood the Universe,暫譯)作者     【目錄】 審訂序 從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到黑手黨的緘默規則,都有賽局視角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 周治邦   第1章 為什麼詹皇愛打球,畢卡索愛畫圖?   第2章 學習,如何成為人類的最強技能? 給點甜頭,鴿子也能打桌球/你信的和你愛的,竟是學來的?/感恩節火雞,加咖哩才好吃?   第3章 找出隱藏賽局的三種視角 愛吃是天性,至於愛錢……/終極解釋,「為什麼」的終點/學著像局外人一樣地解釋現象   第4章 動物出生時,雌雄為什麼一比一? 敵不動我不動,達到納許均衡/演化,把大家推向納許均衡/檢驗模型的好方法:拿掉假設/經濟學家愛用的比較靜態分析/情況有別時,詮釋不一樣   第5章 鷹鴿賽局:看出誰是老鷹、誰是鴿子 斑點木蝶爭地盤,為什麼只做做樣子?/這是誰的,你會怎麼判?/共同預期會自我延續/一句「對不起」,為什麼那麼重要?/何時應該表現得更加信心滿滿?/這不是症候群,而是求生策略   第6章 昂貴訊號賽局:讓人知道你的厲害 雄孔雀美麗尾巴的啟示/太陽鳥,外在勝過了實在?/炫富的四個條件/身材、膚色與白襯衫/英式餐桌禮儀,不能簡約就好嗎?   第7章 埋藏的訊號:讓適合的人知道就好 費解的匿名捐贈/假裝不在意的愛/「澀」之美/當低調本身就是昂貴訊號   第8章 證據賽局:搞懂帶風向的背後動能 IG只放最棒的照片/給我找到出兵伊拉克的理由!/否認氣候變遷的扭曲手法/證據賽局/什麼樣的證據才有用/模型1:揭露/模型2:搜尋/模型3:檢驗   第9章 動機性推理: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 欺人之前,先讓自己相信/執行長、政客和投資人,誰最實在?/「騙取快樂」足以解釋嗎?   第10章 重複囚徒困境:掌握有利合作的策略 重複囚徒困境/讓人老實合作的好策略/子賽局完全均衡/使人合作的四個條件/一戰雙方的互惠合作   第11章 規範落實賽局:使人主動作出貢獻 我們就是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會預期我們合作嗎?/接種疫苗了,為什麼還要戴口罩?/激發公益行為的三個方法   第12章 絕對規範:沒有模糊空間的決斷 狀態訊號結構/納入協調賽局/要根據什麼訊號制裁暴君呢?/臨界值策略終將瓦解/三個重要的假設/容易執行的規範,才能長久維繫/什麼情況不需要絕對規範?/二戰無人遵守的「禁止轟炸平民」規範/為什麼人們捐款很難有效率?   第13章 高階信念:認清別人認為你怎麼認為 核心概念/解開謎題/婚禮、領導人握手、說出「對不起」/有沒有動手,這就是問題所在/為什麼講話有時要拐彎抹角?   第14章 子賽局完全均衡:嚇阻踰矩的行為 用決鬥來解決爭執/讓幸運女神化身為正義女神/必須貫徹到底的正義感   第15章 聚焦主要獎勵是解謎的關鍵     看更多

原價: 480 售價: 43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土地經濟學(圖形分析) (17版)

土地經濟學(圖形分析) (1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原價: 750 售價: 615 現省: 13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