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0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自動滅火系統(含NFPA&工程實務) 系列名:消防叢書 ISBN13:9789863459729 出版社:大碩 作者:黃鴻勛 裝訂/頁數:平裝/358頁 規格:26cm*19cm*1.9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2/01 中國圖書分類:警政;公安 內容簡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自動控制(第七版)(附部分內容光碟) 作者:蔡瑞昌/陳維/林忠火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8/10/01 ISBN:9789864639465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控制系統簡介、數學基礎、物理模型、數學模式推導、穩定度分析、時域分析、頻域分析、動態行為分析、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補償等。本書適合大學、科大電機、機械系「自動控制」課程使用。 本書特色 1.本書內容包括控制系統簡介、數學基礎、物理模型、數學模式推導、穩定度分析、時域分析、頻域分析、動態行為分析、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補償等。 2.書籍內容以條列方式編排,清晰明確,易使讀者閱讀及掌握重點。 3.本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講解控制之相關原理,輔以實例說明,並藉由具有代表性之例題作驗證。 4.本書適合初學者觀念之建立,可供大學、科大、電機、機械系「自動控制」課程使用。 目錄 第1章 控制系統概論 1-1 前 言 1-2 控制系統的表示法 1-3 控制系統的分類 1-4 控制系統的設計步驟 重點摘要 習 題 第2章 控制系統的數學基礎 2-1 前 言 2-2 微分方程式 2-3 複數及複變函數 2-4 拉氏轉換 2-5 反拉氏轉換 2-6 拉氏轉換的應用 重點摘要 習 題 第3章 古典控制的系統描述 3-1 前 言 3-2 系統的分類 3-3 轉移函數 3-4 控制系統的方塊圖 3-5 訊號流程圖 3-6 機械系統的數學模型 3-7 電路系統的數學模型 3-8 機電系統的數學模型 3-9 轉換器的數學模型 重點摘要 習 題 第4章 控制系統的穩定度 4-1 前 言 4-2 系統的穩定度 重點摘要 習 題 第5章 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 5-1 前 言 5-2 典型的測試訊號 5-3 暫態響應的分析 5-4 精確度分析 5-5 根軌跡分析 重點摘要 習 題 第6章 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 6-1 前 言 6-2 線性非時變系統的頻率響應 6-3 波德圖 6-4 極座標圖 6-5 奈奎氏(Nyquist)穩定準則 6-6 簡化的奈奎氏穩定準則 6-7 相對穩定度 6-8 閉路系統的頻域規格 6-9 閉路頻率響應 6-10 尼可士圖(Nichols chart) 重點摘要 習 題 第7章 狀態變數模型與分析(收錄在光碟) 7-1 前 言 7-2 系統的動態方程式 7-3 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7-4 狀態方程式的解 7-5 轉移函數的分解 7-6 微分方程式到動態方程式的轉換 7-7 線性非時變系統的控制性與觀測性 7-8 系統矩陣的對角化 7-9 轉移函數的控制性與觀測性 7-10 狀態模型到轉移函數矩陣的轉換 重點摘要 習 題 第8章 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補償(收錄在光碟) 8-1 前 言 8-2 控制器的三種控制動作 8-3 PI控制器 8-4 PD控制器 8-5 PID控制器 8-6 狀態回授設計 8-7 補償器 重點摘要 習 題 附錄A 拉氏轉換表 附錄B 利用部份分式法推求反拉氏轉換 附錄C BIBO穩定度證明 附錄D 二階系統外加單位步級函數的輸出結果推導 附錄E 標準二階欠阻尼系統性能規格的推導 附錄F 穩態誤差公式的推導 附錄G 二階單位回授系統頻域性能規格公式的推導 附錄H 矩陣的表示及其運算法則 附錄I 特徵向量與特徵值 參考書目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泥與火的藍調 - 從唐代藍彩瓷到元代青花瓷》 The Blues of Clayand Flame The Blue-and-white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Yuan Dynasty 以物讀史,博古通今,辨真識偽,鑑知中國古代青花瓷的誕生、成長與興盛。從歷史、工藝技術、材料與藝術風格等等角度,剖析其藝術風格與文化意涵。 作者以多年的鑑識與研究經驗,行旅中國各地古代窯場遺址以及海內外各地著名的博物館,蒐集了青花瓷樣本與圖文資料,也親自參訪了從事高仿青花瓷的工藝師們,更結合了目前最新的考古成果與知識,結合理論與實務經驗匯聚於本書,對提升欣賞的素養與收藏鑑識的眼光,有著一定的助益。 ◆提升欣賞的素養與收藏鑑識的眼光 本書的撰寫是作者在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以及阿賴耶藝術講堂的「文物鑑定學」課程的教學講義為基礎,在出版社的邀請之下,加入了更多更新的資料使其內容更為豐富,同時加入許多圖片,並在文字上加以潤飾,捨棄一般冗長而晦澀的學術寫作方式,力求行文順暢,深入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