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掌握3級 文法問題對策(N4對應)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完全掌握N1對應文法問題對策-日本語能力試驗
ISBN13:9789867918765
出版社:大新
作者:植木香
譯者:林進 譯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4.8cm (高/寬)
重量:34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11/01
中國圖書分類:日語
完全掌握N2.N3對應 文法問題對策-日本語能力試驗
ISBN13:9789867918772
出版社:大新
作者:林進 譯
譯者:盧麗 譯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4.8cm (高/寬)
重量:36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日語
完全掌握N3.N4對應 文法問題對策-日本語能力試驗
ISBN13:9789867918789
出版社:大新
作者:アジア學生文化協會留學生日本語コース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4.8cm (高/寬)
重量:423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日語
完全掌握N5對應 文法問題對策-日本語能力試驗
ISBN13:9789867918796
出版社:大新
作者:アジア學生文化協會留學生日本語コース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4.8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21/10/01
中國圖書分類:日語
立即查看
專案管理-臨床實務寫作指引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專案管理:臨床實務寫作指引
ISBN13:9789861944098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陳彩鳳;莊昭華 編
裝訂/頁數:平裝/354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2
出版日:2016/07/15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護理人員三(N3)進階護理人員四(N4)必備
護理專案報告寫作指引
本書系統化地介紹專案管理及病患安全管理的知識體系,並依台灣護理學會最新公告之護理專案寫作架構,針對前言、現況分析、執行過程等項目,分章說明撰寫重點及需注意之處。另輔以大量實務有用的案例,於解析中指出其優缺點,讓讀者能輕鬆掌握寫作重點。
新版新增「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於護理專案寫作的應用」一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說測量數據的相關概念,並收錄7則不同題材的護理專案,使讀者在學習完理論後,能立即應用於實際專案管理實務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目錄
PART 1 專案管理之知識體系篇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專案管理之知識體系
第一節 問題解決法與批判性思考
第二節 專案之範疇與架構
第三節 專案之組織、成員與紀律
第四節 專案之時間管理
第五節 專案之溝通與會議管理
第六節 專案資料之收集與分析
Chapter 3 病患安全管理之知識體系
第一節 病患安全管理之相關信念與理論
第二節 根本原因分析
第三節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Chapter 4 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於護理專案寫作的應用
第一節 數字與測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相關概念應用
第三節 常見測量指標
第四節 測量結果之圖、表呈現原則
PART 2 護理專案寫作篇
Chapter 5 專案之書寫架構
Chapter 6 主題與標題
第一節 尋找主題
第二節 評估主題的可行性
第三節 轉化主題為標題
第四節 撰寫標題常見之問題
Chapter 7 前言之撰寫
第一節 前言組成要素
第二節 撰寫前言常見之問題
Chapter 8 現況分析與問題確立之撰寫
第一節 現況分析之組成要素
第二節 單位簡介與撰寫時常見之問題
第三節 驗證焦點問題存在與撰寫時常見之問題
第四節 焦點問題之原因分析與撰寫時常見之問題
第五節 特性要因圖之繪製與常見之問題
第六節 問題確立與撰寫時常見之問題
Chapter 9 訂定目的之撰寫
第一節 目的的功能與訂定依據
第二節 撰寫目的常見之問題
Chapter 10 文獻探討之撰寫
第一節 文獻探討之內涵與撰寫
第二節 撰寫文獻探討常見之問題
Chapter 11 解決策略之撰寫
第一節 解決策略之擬訂與抉擇
第二節 撰寫解決策略常見之問題
Chapter 12 執行過程之撰寫
第一節 計畫時程表
第二節 執行過程分期
第三節 製作甘特圖與撰寫執行分期常見之問題
Chapter 13 結果評值之撰寫
第一節 結果評值之撰寫
第二節 撰寫結果評值常見之問題
Chapter 14 討論與結論之撰寫
第一節 討論與結論的意義
第二節 撰寫討論與結論常見之問題
Chapter 15 摘要、參考資料與其他之撰寫
第一節 摘要
第二節 參考資料與其他
PART 3 案例篇
案例1 提升口腔癌病人術後口腔清潔正確率
案例2 運用iStan提升某加護病房成組急救復甦之訓練成效和滿意度
案例3 綜合外科病房護理人員延遲下班改善專案
案例4 導入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降低加護病房給藥意外事件
案例5 運用實證技巧建立腹瀉照護指引降低皮膚破損發生率
案例6 提升24小時母嬰同室率
案例7 增加早產兒持續睡眠時間
後記 書寫具有專業靈魂的護理專案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社會研究方法(第四版)-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
系列名:研究方法叢書
ISBN13:9789862983713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王雲東;呂傑華
裝訂/頁數:平裝/512頁
規格:23cm*17cm*2.3cm (高/寬/厚)
重量:747克
版次:4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研究法
內容簡介
本書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社會研究方法的基本觀念,並舉出本土的具體實例加以說明如何應用。此外,本書於每章最後均附上「解釋名詞」與「考古題舉例」,希望能讓讀者對於若干社會研究方法的專有名詞有更精簡扼要的瞭解,同時也能瞭解到目前國內各項相關考試的出題趨勢。
目錄
詹 序 i
三版序 iii
四版序 v
Part 1 導 論 1
Chapter 1 社會研究方法的屬性與研究倫理 3
第一節 前言 4
第二節 社會研究方法的科學屬性 4
第三節 社會研究方法的研究倫理 6
Chapter 2 理論、概念與變項 15
第一節 理論 16
第二節 概念 18
第三節 變項 18
Part 2 研究設計 29
Chapter 3 問題的形成與假設 31
第一節 前言 32
第二節 研究問題的來源 33
第三節 社會研究設計的分類 35
第四節 假設 40
Chapter 4 文獻探討與搜尋 57
第一節 文獻探討的目的與功能 58
第二節 如何找資料(文獻) 59
第三節 如何撰寫文獻探討 60
第四節 如何撰寫註釋與參考文獻 64
Chapter 5 變項的操作型定義與測量 67
第一節 操作型定義 68
第二節 測量與測量尺度 68
第三節 測量誤差 76
第四節 信度 80
第五節 效度 83
第六節 信度和效度的關係 86
Chapter 6 建構測量工具 103
第一節 問卷問題的設計 104
第二節 問卷的型式與結構 110
第三節 總加量表設計的方式 116
第四節 總加量表的鑑別力分析 119
第五節 問卷設計的預試 122
Chapter 7 抽樣 129
第一節 前言 130
第二節 抽樣的概念與術語 130
第三節 隨機抽樣 134
第四節 非隨機抽樣法 140
第五節 如何決定樣本大小 142
Part 3 研究方法 161
Chapter 8 不同研究方法之分類與比較 163
第一節 不同研究方法的分類 164
第二節 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的比較 166
第三節 量化與質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比較 173
Chapter 9 調查研究法 185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定義、內容、用途與適合採用調查研究法的主題 186
第二節 調查研究的類型 187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步驟 195
第四節 如何提高有效問卷的比率(回答率、回收率) 197
Chapter 10 實驗研究法 207
第一節 實驗研究法的定義與分類 208
第二節 實驗研究的特質(元素) 210
第三節 實驗設計(研究設計)的定義與標準 212
第四節 影響實驗設計(研究設計)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的因素 213
第五節 一般常見的實驗設計類型 221
Chapter 11 單案研究設計 241
第一節 單案研究設計的意義 242
第二節 基線期與干預期 243
第三節 單案研究設計蒐集資料的來源與優缺點 246
第四節 單案研究設計的類型 248
Chapter 12 評估研究法 263
第一節 評估研究的意義與歷史發展 264
第二節 評估研究的種類 265
第三節 評估的目的與評估者的角色 273
Chapter 13 深度訪談法 281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的意義與特質 282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的類型 284
第三節 深度訪談進行前的準備工作 286
第四節 深度訪談正式進行時的注意事項 293
第五節 訪談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295
Chapter 14 焦點團體訪談法 303
第一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之意義與特性 304
第二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的適用情境 306
第三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實施階段與注意事項 307
Chapter 15 參與觀察法 319
第一節 觀察法的意義和分類 320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之特質與類型 321
第三節 參與觀察法的適用情境 325
第四節 參與觀察法的實際運用步驟 326
Chapter 16 行動研究法 335
第一節 行動研究法的意義與特性 336
第二節 行動研究法的類型 339
第三節 行動研究者應具備的條件與行動研究之實施程序 341
Chapter 17 德菲法 345
第一節 德菲法的意義與特性 346
第二節 德菲法的優缺點與適用條件 347
第三節 德菲法的實施步驟 349
Part 4 研究方法 355
Chapter 18 量化資料處理 357
第一節 資料的登錄 358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的分析與解釋 364
第三節 推論性統計的分析與解釋 369
Chapter 19 次級資料分析 415
第一節 次級資料分析法的定義、重要性與使用時的應注意事項 416
第二節 次級資料分析法的執行步驟與應用實例 417
Chapter 20 質性資料處理 425
第一節 質性研究樣本資料的呈現 426
第二節 質性資料分析的種類與步驟 428
Part 5 撰寫報告 443
Chapter 21 社會科學研究計畫的撰寫 445
第一節 研究計畫的功能 446
第二節 社會科學研究計畫的格式 447
Chapter 22 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與研究論文的撰寫 467
第一節 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與學位論文的格式與說明 468
第二節 社會科學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的格式與說明 472
參考文獻 477
立即查看
廣告學(MORIARTY/ADVERTISING & IMC: PRINCIPLES & PRACTICE 11E) (1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廣告學
ISBN13:9789869781572
替代書名:Moriarty/Advertising & IM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11/E
出版社:華泰
作者:Sandra Moriarty;Nancy Mitchell;Charles Wood;William Wells
譯者:陳尚永-編譯
裝訂/頁數:平裝/411頁
規格:26cm*19cm*1.7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05/12
中國圖書分類:廣告
內容簡介
一、全方位的「整合行銷傳播」思維
整合行銷傳播的學理與實務運用,已經是現代行銷必備的基本條件。本書作者們即是以此思維撰寫,幫助讀者從閱讀中,培養全方位的「整合行銷傳播」觀念。
二、強調「廣告」在「整合行銷傳播」中的關鍵角色
「整合行銷傳播」已經是行銷的典範,但若沒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火車頭產業帶頭衝刺,整個「整合行銷傳播」活動將無法發揮應有的綜效。而廣告正是「整合行銷傳播」活動的關鍵性火車頭。這也正是此書取名為 Advertising & IMC 的主要原因。
三、全新的「得獎廣告案例」
研讀新的廣告案例,可以說是研究廣告的人最想獲得的新知之一。本書在每章開頭都完整呈現了一個「得獎廣告案例」,並於全書中一再引述其不凡之處,幫助讀者以案例快速瞭解各章原理與重點。
四、特別加重「公益廣告案例」
本書共收錄了18個「得獎廣告案例」,其中就有9個屬於「公益廣告案例」或「間接倡導公益」。說明了廣告不僅能幫企業主賺錢,更可以發揮其龐大力量,替社會做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五、最新的「數位、互動、體驗與行動」實例
讀者從本書可以學到歐美先進國家的最新數位廣告與行銷新知。
六、豐富的網站資源
本書增錄了許多值得進一步參考的網址,讀者可以自行上網閱讀精彩內容。
目錄
第一篇 原理篇
第1章 品牌與行銷傳播
第2章 廣告
第3章 公共關係
第4章 直效行銷與促銷
第二篇 品牌與消費者篇
第5章 行銷傳播如何創造效果
第6章 策略性研究
第7章 區隔並鎖定目標消費者
第8章 企劃與策略
第三篇 創意與設計篇
第9章 廣告大創意
第10章 文案寫作
第11章 視覺傳播
第四篇 媒體篇
第12章 媒體總論與平面媒體
第13章 電子媒體
第14章 自有媒體與賺得媒體
第15章 媒體企劃與採購
第五篇 統整篇
第16章 整合行銷傳播
第17章 效益評估
第18章 企業社會責任與廣告倫理
立即查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五版)
作者:劉碧珍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9579096232
內容簡介
本次改版主要是納入最近國際貿易政策相關議題,包括數位貿易的發展(第17章)和美國川普總統的雙邊主義(第15章),這些對貿易政策均有相當衝擊。此外,更新區域協定(如TPP)的最新發展以及環境保護議題(巴黎協定)的進展等。
‧介紹最完整,最能跟上文獻的發展,新增「全球供應鏈與中間財貿易」(第4章)、「附加價值貿易」(第10章)及「數位貿易」(第17章)。
‧提供服務業貿易的完整討論。(第17章)
‧介紹最新區域整合的發展,包括TPP和RCEP。(第16章)
‧討論中國貿易制度的改革和貿易發展。(第12章)
‧介紹自荷蘭占領以來臺灣貿易發展史。(第7章)
目錄
第01章 緒論
1.1 為什麼要研究國際貿易
1.2 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1.3 國際貿易理論
1.4 國際貿易政策
1.5 世界貿易趨勢
第02章 李嘉圖模型:古典貿易理論
2.1 早期的貿易理論
2.2 絕對利益原理
2.3 比較利益原理—李嘉圖模型
2.4 貿易利得的由來
2.5 工資率的決定
2.6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應用與評估
2.7 臺灣實例
第03章 特定要素模型:貿易與所得重分配
3.1 特定要素模型
3.2 相對價格變動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3.3 比較利益的決定
3.4 自由貿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第04章 Heckscher–Ohlin模型:資源秉賦與貿易
4.1 Heckscher-Ohlin 模型的基本假設
4.2 價格、要素密集度與產出
4.3 Rybczynski定理
4.4 Heckscher–Ohlin定理
4.5 Stolper–Samuelson定理
4.6 要素價格均等定理
4.7 Leontief矛盾
4.8 全球供應鏈之發展—李嘉圖模型與H–O 模型的運用
第05章 經濟成長
5.1 經濟成長的型態
5.2 經濟成長的來源
5.3 提供曲線
5.4 經濟成長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5.5 經濟成長的福利效果
5.6 臺灣實例
第06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國際貿易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3 異質廠商貿易模型
6.4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6.5 產業內貿易的衡量
6.6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7 其他貿易理論—產品循環理論
第07章 臺灣貿易史
7.1 明朝時期
7.2 荷蘭時期
7.3 明鄭時期
7.4 清朝:鎖國時期
7.5 清朝:開國時期
7.6 日本時期
7.7 戰後時期
7.8 臺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第08章 關稅與配額
8.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小國
8.3 關稅的經濟效果—大國
8.4 最適關稅與福利水準
8.5 有效保護理論
8.6 進口配額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第09章 非關稅貿易措施
9.1 新保護主義的興起
9.2 非關稅貿易措施的範圍與衡量
9.3 傾銷與反傾銷
9.4 補貼
9.5 自動出口設限
9.6 其他非關稅貿易措施
第10章 貿易干預的理論基礎
10.1 保護國內產業與勞動就業
10.2 利用及矯正市場的不完全性
10.3 維持貿易的公平性
10.4 附加價值貿易的意涵與貿易糾紛
10.5 開發中國家關切的議題
第11章 臺灣的貿易政策
11.1 1980年以前的貿易政策
11.2 1980年以後的貿易政策
11.3 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的爭議
11.4 兩岸貿易
第12章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2.1 計劃經濟下的貿易體制改革
12.2 中國對外貿易的特色
12.3 中國開發區的發展
12.4 中國外資政策的演變
12.5 貿易結構的演變
12.6 外人投資結構的轉變
12.7 中國經驗的啟示
第13章 國際要素移動與對外投資
13.1 要素移動與商品移動
13.2 要素移動與社會福利
13.3 要素移動的選擇
13.4 對外投資理論
13.5 政府對要素跨國移動的干預
13.6 臺灣對外投資狀況
第14章 政治經濟學
14.1 利益團體模型
14.2 國家利益模型
14.3 中間選民模型
14.4 遊說模型
14.5 政治獻金模型
14.6 臺灣在1980年以前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14.7 臺灣在1980年以後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第15章 世界貿易制度
15.1 雙邊主義
15.2 多邊主義
15.3 GATT及WTO的起源
15.4 WTO的基本精神
15.5 GATT和WTO的談判
15.6 進口救濟
15.7 智慧財產權
15.8 政府採購
第16章 區域經濟整合
16.1 區域經濟整合的種類與動機
16.2 區域經濟整合的福利效果
16.3 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趨勢
16.4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6.5 歐洲聯盟—EU
16.6 與臺灣相關的區域經濟組織
16.7 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互補或衝突
第17章 服務業貿易
17.1 服務業貿易的特徵
17.2 服務業貿易的型態
17.3 服務業貿易的障礙
17.4 GATS
17.5 世界服務業貿易現況
17.6 服務外包
17.7 數位貿易
第18章 貿易新議題
18.1 農業貿易
18.2 杜哈回合談判的進展與問題
18.3 環境保護的議題
18.4 競爭法的調和
18.5 未來展望
立即查看
政治學與臺灣政治
ISBN13:978986549201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王業立;蘇子喬;沈有忠;胡全威;鄭任汶;劉嘉薇;王啟明-合著;王業立-主編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4/01
中國圖書分類:政治學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各章內容除了涵蓋理論、制度與行為面的討論之外,並特別增加了全球化、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等新興且重要的議題,以期能讓讀者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網路時代中,可以接觸到政治學中最新發展的議題與趨勢。
近年來臺灣與國外政治情況變化很大,本書亦增加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於國內政治和全球化議題的相關影響,而臺灣最近的修憲、政黨政治的變化、社群媒體、小編治國,以及最新的大選結果等議題,也都納入了本書修訂中。
本書特色
加入大量的「臺灣」元素示例:針對臺灣各大專院校不同科系的需求,在各章內容上,儘量使用與臺灣有闋的例子或資料,以期讀者能透過本書,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並且能夠對於這塊土地上的政治事務有更多的認識,進一步結合理論與實務,更關心自己的國家與社會 。
多元化的圖、表與照片呈現:讀者在閱讀之後,能夠對於政治學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並且更廣泛的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
各種單元設計幫助學習:以學習目標、政治觀察站、前言、政治停看聽、名詞解釋、課後習題等單元設計,引導讀者掌握各章的內容與重點。
目錄
第01章 政治與政治學/王業立
1.1 政治與生活
1.2 政治學的定義
1.3 政治學研究的次領域
1.4 政治學是科學嗎?
1.5 本書的特色
第02章 政治學研究途徑/胡全威、蘇子喬、沈有忠
2.1 古典政治學研究途徑
2.2 近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2.3 當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第03章 政治哲學與意識形態/胡全威
3.1 什麼是政治哲學?
3.2 公共爭議與三種價值取向
3.3 意識形態
第04章 國家與民族/胡全威
4.1 國家
4.2 民族
4.3 兩岸關係與身分認同
第05章 憲法與人權/沈有忠
5.1 當代憲法的起源與類型
5.2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5.3 我國憲法保障基本人權的內容
第06章 民主與獨裁/蘇子喬
6.1 民主政治的意涵
6.2 民主政治的類型
6.3 民主政治的理論
6.4 民主政治的實際
6.5 獨裁政治
第07章 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蘇子喬
7.1 政治發展
7.2 政治衰敗
7.3 民主化與三波民主化浪潮
7.4 民主化理論與民主鞏固
第08章 政府類型/沈有忠
8.1 憲政研究的內容與研究途徑
8.2 總統制與議會內閣制
8.3 半總統制與臺灣的憲政運作
第09章 行政部門/蘇子喬
9.1 行政部門的意涵
9.2 行政權擴張的原因與控制方式
9.3 官僚體制
9.4 臺灣中央與地方行政部門
第10章 立法部門/蘇子喬
10.1 立法部門的意涵
10.2 立法部門的類型
10.3 立法部門的組織與立法程序
10.4 臺灣立法部門的介紹
第11章 司法部門/蘇子喬
11.1 司法部門的意涵
11.2 司法審查制度
11.3 臺灣司法體制的介紹
第12章 政黨與政黨體系/沈有忠
12.1 政黨的源起與功能
12.2 政黨組織與類型
12.3 政黨體系
第13章 利益團體/鄭任汶
13.1 利益團體的定義與分類
13.2 利益團體的理論
13.3 利益團體的評價
13.4 遊說法
第14章 選舉制度與公民投票/沈有忠
14.1 選舉的功能與制度的分類
14.2 臺灣採用的選舉制度與影響
14.3 公民投票與罷免
第15章 民意、投票行為與政治參與/劉嘉薇
15.1 民意的意義、來源與效果
15.2 民意趨勢在臺灣
15.3 投票行為的成因
15.4 重要選舉結果在臺灣
15.5 政治參與的意義與成因
15.6 政治參與在臺灣
第16章 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傳播/劉嘉薇
16.1 政治文化的意義與類型
16.2 臺灣政治文化的影響
16.3 政治社會化的意義
16.4 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16.5 政治傳播的意義與特徵、要素、面向
16.6 政治傳播在臺灣
第17章 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胡全威
17.1 網路的興盛與衝擊
17.2 電子化政府、競選與線上會議
17.3 網路政治的特性
第18章 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王啟明
18.1 國際政治的研究主體
18.2 分析層次
18.3 全球化的概念
18.4 外交決策與工具產出
立即查看
書名:公共關係:策略與管理
作者:鄭自隆
出版社:前程
出版日期:2013
條碼:9789865774028
內容簡介
公關目的在營造傳播對象對組織的善意與瞭解,因此公關就是「溝通」。
不過由於急遽社會變遷,媒體角色、產業結構、公民意識、環保理念、民眾價值觀均不同往昔,政府與產業的公關作為將面臨變革與嚴峻挑戰。
傳播對象多元化與議題複雜化,使得公關人員除了具備基本傳播能力外,還必須懂得運用各種新媒體,更重要的由於議題的複雜化,公關人員還要時時關注社會問題,並能精準回應。
「溝通」不再只是應酬哈拉與花錢購買媒體版面與時間,「溝通」成了Branding-組織形象(品牌!)的維護與再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自隆
tlcheng@nccu.edu.tw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 專任教授(1995-)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博士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所主任(1997-1999)
文化大學、銘傳大學、世新大學、國立空中大學兼任教授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
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典試委員
華視 董事
公視 董事
專書著作:
鄭自隆(1992)《競選文宣策略--廣告、傳播與政治行銷》,台北: 遠流。
鄭自隆(1995)《競選廣告 -- 理論、策略、研究案例》,台北:正中。
黃深勳、鄭自隆、孫秀蕙、王方平(1997)《企業公共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深勳、鄭自隆等(1998)《廣告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
鄭自隆、黃深勳、郭良文、陳尚永(2001)《廣告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自隆(2004)《競選傳播與台灣社會》,台北:揚智。
鄭自隆、洪雅慧、許安琪(2005)《文化行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自隆、廖文華編著(2006)《各國傳播媒體自律規範》,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鄭自隆(2007)《打造「台灣」品牌》,台北:國立編譯館 / 揚智。
鄭自隆(2008)《電視置入-型式、效果與倫理》,台北:正中。
鄭自隆(2008)《廣告與台灣社會變遷》,台北:華泰。
鄭自隆編著(2009)《廣告代理50年:東方廣告公司與台灣廣告產業》,台北:遠流。
鄭自隆(2012)《競選傳播:策略與管理》,台北:華泰。
鄭自隆(2013)《文創行銷》,台北:五南。
鄭自隆(2013)《公共關係:策略與管理》,台北:前程。
目錄
第 1 章 導論:認識「公關」
第 2 章 基本理論
第 3 章 媒體關係
第 4 章 企業公關
第 5 章 非營利組織公關
第 6 章 醫療產業公關
第 7 章 其他產業公關
第 8 章 政府公關
第 9 章 危機公關
第10章 議題管理
第11章 風險傳播
第12章 公關活動企劃
第13章 公關研究與效果評估
第14章 公關的未來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