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9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理論與實務3/E 作者:邱錦添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 2017/10 ISBN:9789862559741 本書簡介 一、理論與實務並重 第一、二、三、四章為我國法規定及第九章為外國食品安全制度屬於理論外,第八章為各國重大食品事故與我國司法判決,避免坊間著作有理論無實務或有案例而無理論之不足。 二、借鏡國外立法,俾與國際法規接軌 第九章外國食品安全制度之介紹,日本、歐盟、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十一國之法制,為國際領航之食品立法,足供我國借鏡。 三、法律界與食品專業學者之合作 邱錦添為資深律師,曾任淡江大學等校教授二十餘年,深具理論與經驗;而李根永為美國奧勒岡大學食品科學博士,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並曾兼任所長,由法律界與食品界共同撰寫,應屬首見。 【完整介紹】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2014年因假油等重大食安惡性事故爆發,全台民眾無不譁然。除了對無良廠商嚴加撻伐之外,眾人更是回頭檢視灣法制對食品監管究竟有何立法缺失,如何加以改進才能有效建構更為周延的食品安全保護機制。 為強調對食安管理之決心,台灣於2014年制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大幅提高罰鍰額度及提高刑度與罰金,並於2015年再修法建置符合國際規範之第三方認證制度,最高法院更於2016年就食安法第49條,在食品攙偽、假冒或違法添加物,不論是否危害健康均依食安法論處,予以統一見解,足見台灣對食品安全之監管與控制每年都有所進展。 有鑑於食品安全之重要性,與其於近年受到熱烈關注及討論的風氣,法律界學者與食品科學界學者遂戮力合作著成此書,廣泛蒐集各國之法規、論文、著作、重大食安案例,以及台灣經典司法判決評析,完成此理論與實務並重的食品安全專著,內容廣含風險管理與監督體制、安全性評估、衛生管理工作之分工與協調、食品查核與管制、民事刑事與行政責任……等等,其中更收錄有高達十一國的食品安全制度之概述與借鑑分析,加上作者憑藉多年經驗針對實務現狀所提出的反省與建議,全書內容豐富詳盡,食安重點無一不包,可說是近年最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制專書。 【必讀推薦】 1.書中內容以比較法觀點引入日本、歐盟、美國、英國、新加坡等高達十一國之法制,盼借鏡各國立法,促台灣與國際法規接軌。 2.為能更貼近實務脈動,特詳加論述剖析各國重大食品事故與台灣司法判決,實務與理論皆不偏廢,讓讀者一次滿足。 【相關書籍】 1.食品安全的最後防線--刑事制裁/張麗卿 2.食品安全與國際貿易:貿易自由化與健康風險治理之平衡/倪貴榮 3.毒道之處:看不見的飲食危機!/姜至剛 4.兩岸當代重要衛生法議題研究/羅昌發.林彩瑜.楊培侃主編 5.全球風險社會刑法新議題--以食品及醫療為中心/張麗卿主編 【相關影音】 1.食品安全,無法無「添」! 2.專家治理與風險溝通-以食品安全規範為例 3.食品安全管理 4.食品安全與公眾參與 5.食品安全專家論壇 圖書目錄 邱 序 三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節 立法沿革/1 第二節 立法目的/3 第三節 最新修法重點/4 一、民國103年2月5日修法重點/4 二、民國103年12月10日修法重點/5 三、民國104年2月4日修法重點/7 四、民國104年12月16日修法重點/9 第四節 主管機關/9 一、我國主管食品安全機構/9 二、世界各國主管食品安全機構/11 第五節 名詞定義/12 一、食 品/12 二、特殊營養食品/12 三、食品添加物/12 四、食品器具/13 五、食品容器或包裝/13 六、食品用洗潔劑/13 七、食品業者/13 八、標 示/14 九、營養標示/14 十、查 驗/14 十一、基因改造/14 第二章 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與監督體制 第一節 概 述/17 一、風險評估之意義/17 二、風險評估之性質與作用/17 第二節 風險評估之項目與實施條件/19 一、國際法典委員會對風險評估包括的項目/19 二、進行風險評估所需要的條件/20 第三節 風險管理、風險溝通與風險評估之關係/20 第四節 風險評估與安全性評估之區別/22 第五節 我國風險評估之立法規定/22 第六節 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專章/23 一、諮詢會之組成、風險評估之內涵、風險管理執行(第4條)/23 二、食品衛生安全監測體系建立、風險資訊揭露(第5條)/24 三、中毒事件之通報(第6條)/24 第七節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工作之分工與協調/24 第八節 國際風險評估機構/27 一、歐 盟/27 二、美 國/29 三、德 國/30 四、法 國/31 五、加拿大/32 六、日 本/33 七、香 港/35 八、中國大陸/36 第三章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 第一節 食品業者衛生管理/39 一、業者自主管理,訂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本法第7條)/39 二、食品業者自主管理依據之規範(本法第8條)/41 三、建立追溯或追蹤系統(本法第9條)/45 四、分廠登記(本法第10條)/47 五、應置食品從業人員(本法第11條)/48 六、應投保產品責任保險(本法第13條)/48 七、公共飲食場所之衛生管理(本法第14條)/49 第二節 食品衛生管理/49 一、食品或食品添加物(本法第15條)/49 二、中央主管機關對於可供食品使用之原料,得限制其製造、加工等事項 (本法第15條之1)/51 三、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食品洗潔劑不得製造、販賣、輸入、輸出 或使用之情形(本法第16條)/52 四、販賣之食品、食品用洗潔劑及其器具、容器或包裝,應符合衛生安全及 品質之標準(本法第17條)/52 五、應訂定食品添加物之品名、規格及其使用範圍、限量標準 (本法第18條)/52 六、因應突發事件緊急應變之需,訂定暫行標準(本法第19條)/53 七、屠宰衛生安全檢查(本法第20條)/53 八、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及 食品用洗潔劑之登記、許可及變更(本法第21條第1項)/54 九、基因改造食品原料之許可文件及展延之管理(本法第21條第2項)/55 第三節 食品標示及廣告管理/56 一、食品及食品原料等標示管理(本法第22條到28條)/56 二、食品與藥品之區別(本法第28條第2項)/63 三、食品廣告之管理(本法第28條第1項)/63 四、傳播業之管理(本法第29條)/64 第四節 食品召回制度:美國、日本、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64 一、食品召回制度基本內涵/64 二、外國食品召回制度/65 第四章 食品輸入、檢驗、查核與管制 第一節 食品輸入管理/73 一、輸入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食品之查驗及申報產品資訊 (本法第30條、第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在使讀者了解食品衛生與安全的重要議題,認識食品添加物、包裝、保藏、基改食品、食物中毒、HACCP等食品相關原理與法規。 ★本書巧妙地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化、互補化與系統化,將文字、圖表等生動活潑的視覺元素加以有效整合。 食品衛生與安全是公共衛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餐飲、營養學及衛生行政的重要課題。食品安全預防的焦點,旨在制定可行的目標,降低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建立完善的監測系統,以確保食品安全。 本書介紹食品衛生與安全涵蓋的各種層面,包括食品衛生法規、食物中毒、食品腐敗問題、來自食品添加物或環境污染物的化學物質、餐飲衛生管理、食品安全之評估方法及食品工廠之衛生安全管理等。 目錄 一、食品衛生與餐飲相關法規 第1章 食品衛生與安全緒論 1.1 食品衛生的定義 1.2 食品與健康 1.3 食品衛生安全的指導原則 1.4 食品衛生的簡易性檢查 1.5 致癌物質 第2章 食品衛生行政 2.1 食品衛生主管機關 2.2 衛生機關對食品業務的管理 2.3 衛生機關對食品衛生管理的違法處分 第3章 食品衛生法規 3.1 食品衛生管理法 3.2 健康食品管理法 3.3 食品廣告 3.4 有機農產品 3.5 產銷履歷農產品 3.6 食品回收 第4章 食品衛生標章 4.1 CAS 4.2 GMP 4.3 GSP、GAP 4.4 ISO 4.5 清真認證 二、食品腐敗與微生物 第5章 食品腐敗與防治 5.1 食品腐敗現象 5.2 微生物與食品腐敗 5.3 酵素、氧氣與食品腐敗 5.4 油脂變質 5.5 防止食品腐敗的方法 5.6 國產食品的腐敗問題 第6章 微生物 6.1 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 6.2 指標微生物 6.3 食品中的微生物 6.4 滅菌 6.5 食物中毒菌的檢測特性 第7章 食品保藏 7.1 食品保藏原理及目的 7.2 高溫加熱 7.3 乾燥 7.4 冷藏、冷凍 7.5 鹽藏、糖藏 7.6 煙燻、發酵 7.7 改變酸鹼值、氣體、放射線 7.8 製罐 三、食品安全性評估 第8章 毒性與安全性評估 8.1 毒物與毒性 8.2 急性毒性 8.3 慢性毒性、繁殖、致畸試驗 8.4 致癌性 8.5 致突變性 8.6 安全性評估 8.7 安姆氏試驗 四、食品添加物、食品洗潔劑與食品包裝 第9章 食品添加物 9.1 食品添加物的意義 9.2 食品添加物管理 9.3 食品添加物應具備的條件 9.4 食品添加物安全性評估 9.5 主要的食品添加物種類 9.6 食品添加物的用途及毒性 9.7 防腐劑 9.8 殺菌劑 9.9 保色劑 9.10 抗氧化劑 9.11 著色劑 9.12 調味劑 9.13 黏稠劑、結著劑 9.14 漂白劑、膨脹劑 9.15 食品香料 9.16 乳化劑 第10章 食品洗潔劑 10.1 食品用洗潔劑的定義 10.2 洗碗精 10.3 石化洗劑 第11章 食品包裝 11.1 食品包裝的目的 11.2 食品包裝材料的衛生安全 11.3 塑膠類材料 11.4 非塑膠類材料 11.5 食品包裝法 五、食品危害 第12章 食物中毒 12.1 食物中毒的定義及分類 12.2 食物中毒的處理 12.3 臺灣地區食物中毒發生狀況 12.4 細菌性食物中毒 12.5 黴菌毒素性食物中毒 12.6 天然毒素性食物中毒 12.7 化學性食物中毒 第13章 食物過敏 13.1 食物過敏症候群 13.2 過敏性反應 13.3 過敏原 第14章 食物媒介傳染病 14.1 細菌性傳染病 14.2 病毒性傳染病 14.3 狂牛症 14.4 寄生蟲 14.5 人畜共同疾病 14.6 肉毒桿菌 14.7 李斯特菌 14.8 貝類 14.9 經口傳染病 第15章 食品被汙染的衛生問題 15.1 有害金屬 15.2 殘留農藥 15.3 農藥種類 15.4 動物用藥 15.5 瘦肉精 15.6 加熱產生之有害物質 15.7 PAH 15.8 多氯聯苯 15.9 螢光劑 15.10 戴奧辛 15.11 塑化劑 15.12 輻射線 15.13 包裝材料釋出之毒素 15.14 三聚氰胺 15.15 順丁烯二酸酐 15.16 反式脂肪酸 15.17 丙烯醯胺 15.18 單氯丙二醇 15.19 食品摻偽 六、餐飲衛生管理 第16章 膳食工廠之衛生 16.1 膳食工廠的設施 16.2 膳食工廠的人員及清潔 第17章 食品業管理 17.1 個人衛生管理 17.2 衛生稽查 17.3 衛生標準 17.4 餐具清潔及衛生管理 17.5 餐飲安全與衛生 七、其他相關議題 第18章 環境賀爾蒙 18.1 環境賀爾蒙的定義 18.2 環境賀爾蒙種類 18.3 環境賀爾蒙管理 18.4 環境賀爾蒙危害 第19章 基因改造食品 19.1 基因改造食品的定義 19.2 基因改造食品的優點 19.3 基因改造食品的缺點 19.4 基因改造食品標示 19.5 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評估 第20章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 20.1 食品安全管制的定義 20.2食品安全管制的優點 20.3 食品安全管制的組成要素 20.4 食品安全管制的限制 20.5 食品安全管制認證 20.6 食品安全管制的缺失與改進 20.7 我國實行食品安全管制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