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溝通: 專業與效率的表達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商業溝通:專業與效率的表達(第二版)
ISBN13:9789869947527
出版社:前程文化〈前程企管〉
作者:溫玲玉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管理組織
內容簡介
.架構完整實用.面面俱到-本書涵蓋商業溝通領域最實用的題材,完整論述口語與書面溝通的觀念與技巧,新版持續有效結合原理原則與職場實務,分享生動活潑的教學經驗,新增「顧客關係管理」、「性別溝通」,新撰「商業溝通與科技」、「就業溝通」、「職場溝通」與「商業禮儀」等章節。
.內容淺白易懂.輕鬆掌握-本書文字呈現口語化風格,而為使內容貼近讀者面臨的溝通情境,各章皆輔以實作原則「溝通格言」說明及日常實例「溝通實務」,佐以全新之情境圖片,使讀者輕鬆掌握溝通要領。
.活動多元生動.有效學習-為使讀者有效「學」與「習」,本書藉由章首的「溝通現場」以及章末設計「案例研討」及「活動演練」,使讀者透過個案思索及活動演練,應用所學。
目錄
基本溝通篇
第 1 章 溝通的意涵
第 2 章 職場上的溝通
第 3 章 商業溝通與科技
第 4 章 小型團體與團隊之溝通
第 5 章 跨文化與性別溝通
口語溝通篇
第 6 章 傾聽的藝術
第 7 章 說話的技巧
第 8 章 非口語溝通—肢體語言
就業溝通篇
第 9 章 就業溝通—申請函、履歷表、自傳與面試
第10章 時間管理
第11章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第12章 衝突管理
成功溝通篇
第13章 協商與談判
第14章 溝通在顧客關係管理的角色
第15章 企業倫理與職業道德
立即查看
基礎經濟學
作 / 譯 者 : 朱敬一,毛慶生,林全,許松根,陳添枝,陳思寬,黃朝熙
I S B N - 13 : 9786269513598
I S B N -
類 別: 經濟學原理
版 次: 9 版
年 份: 2022
規 格: 375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經濟學的入門教科書除了教授簡要的專業知識,也要幫助學生銜接「經濟學知識」與「現實經濟現象」。經濟學知識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與檢證,短期間不容易產生大改變;但是現實經濟現象卻可能偶有重大翻騰。假如我們不因現實重大事件而改寫若干內容,則知識就欠缺生動的現實對比,讀者會覺得生冷乾澀。2019年爆發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不但嚴重衝擊經濟,也大幅影響教學。新冠肺炎對經濟的打擊,與 2008年的金融海嘯相比,恐怕要嚴重數倍。此外,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使得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因應時局動盪,此次改版,即以前述新冠肺炎為主角,穿插少許俄/烏戰爭的衝擊。我們在不同的章節,向讀者介紹如何分析這些衝擊的經濟影響。
目錄
第1章 為什麼要唸經濟學
第2章 需求、供給與均衡
第3章 供需彈性與均衡分析
第4章 消費者選擇與需求曲線的導出
第5章 生產理論與成本分析
第6章 完全競爭市場
第7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第8章 生產要素的供需
第9章 競爭均衡與政府管制
第10章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第11章 失業與物價膨脹
第12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
第13章 貨幣的供給與需求
第14章 總合供需與政府政策
第15章 長期經濟成長
第16章 國際貿易
第17章 國際金融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共分為二十三章。在研究設計方面包含:企業研究方法概論、科學方法的基本概論、研究面向與研究程序、研究設計概論、文獻回顧與次級資料的蒐集、態度的衡量與信度及效度的檢定、問卷設計、抽樣設計、質性研究、調查法與觀察法、實驗法等。在資料分析方面則包括:因素分析、變異數分析與多變數分析、迴歸分析與複迴歸分析、羅吉斯與Probit迴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集群分析、區別分析、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多元尺度分析與聯合分析、層級程序分析法及資料包絡分析法、研究結果的呈現等。本書在最後一章並舉出兩個企業問題研究的案例,就其研究結果之呈現方法及撰寫要領提出說明,供讀者參考。
本書為能夠讓讀者更瞭解 SPSS 及 AMOS 套裝軟體之操作,特別提供實例,並且結合詳細操作步驟說明。同時在本書應用分析之章節中,皆提供資料檔供讀者依照操作步驟來實際演練。而每章節末所附之「問題討論」可使讀者「實學實用」,希望加強讀者的判斷、思考及整合能力。
目錄
第1章 企業研究方法概論
第2章 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3章 研究面向與研究程序
第4章 研究設計概論
第5章 文獻回顧與次級資料的蒐集
第6章 態度的衡量與信度、效度的檢定
第7章 問卷設計
第8章 抽樣設計
第9章 質性研究
第10章 調查法與觀察法
第11章 實驗法
第12章 因素分析
第13章 變異數分析與多變數分析
第14章 迴歸分析與複迴歸分析
第15章 羅吉斯與Probit迴歸分析
第16章 典型相關分析
第17章 集群分析
第18章 區別分析
第19章 線性結構關係模型
第20章 多元尺度分析與聯合分析
第21章 層級程序分析法及資料包絡分析法
第22章 研究結果的呈現
第23章 企業研究報告範例
立即查看
研究方法:入門與實務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研究方法:入門與實務(3版)
作者:Kumar(黃國光)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20/06/00
ISBN:9789579096706
內容簡介
本書專為對研究與研究方法毫無經驗的學生設計,省略對於初學者可能不適合的細部討論和觀點,使用許多的流程圖及案例來表達概念,並以直接明快的方式來呈現複雜的主題,讓讀者在閱讀後能對做研究具備信心。
由研究方法在社會中的應用出發,實際闡述研究如何評估一個政策或方案的效果。
將研究過程分為八個實務步驟,並使用大量範例,連結理論與實務,使初學者可以依序學習。
打破量化與質性研究之間的疆界,使兩種方法學的描述更為平衡,且融合量化與質性的資料蒐集與研究方法,並詳述如何應用在同一個研究中。
利用真實經驗得來的田野調查範例,來協助和解釋研究程序及方法。
目錄
1 研究:一種思考方法
研究:一種思考方法
研究:專業實務的整合
研究:一種蒐集實務證據的方法
應用研究於實務發展及政策制定
什麼是研究
研究程序:研究的特徵及要件
研究的類型
閱讀提要
混合/多元方法取向
研究的範型
2 研究過程:快速瀏覽
研究過程:八步驟模型
階段一:決定要做什麼研究
階段二:計畫如何進行研究
階段三:執行研究調查
步驟一 規劃研究問題
3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在研究中的地位
文獻回顧及文獻摘要的差異
如何回顧文獻
文獻回顧的撰寫
4 規劃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規劃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研究問題的來源
選擇研究問題的考量點
規劃研究問題的步驟
規劃研究目標
研究母體
建立操作性定義
規劃質性研究的研究問題
5 確認變項
什麼是變項
概念及變項的差異
將概念轉換成變項
變項的類型
測量尺度的類型
6 建立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的定義
研究假設的功能
研究假設的檢驗
研究假設的類型
研究假設檢驗的錯誤
質性研究的研究假設
步驟二 擬定研究設計
7 研究設計
什麼是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的功能
因果推論及研究設計
8 選擇研究設計
量化及質性研究設計的差異
量化研究的研究設計
質性研究的研究設計
其他常見哲學觀引導的設計
步驟三 建立資料蒐集的工具
9 選擇資料蒐集方法
量化、質性及混合方法資料蒐集的差異
資料蒐集的主要方法
從原始來源蒐集資料
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法
使用次級來源蒐集資料
10 使用態度量表蒐集資料
量化及質性研究態度的測量
量化研究的態度量表
態度量表的功能
發展態度量表的困難
態度量表的類型
態度量表及測量尺度
態度及質性研究
11 建立研究工具的效度及信度
效度的概念
量化研究的效度類型
信度的概念
影響研究工具信度的要素
決定量化研究工具信度的方法
質性研究的效度及信度
步驟四 選擇樣本
12 選擇樣本
質性及量化研究的抽樣差異
量化研究的抽樣
質性研究的抽樣
步驟五 撰寫研究計畫書
13 撰寫研究計畫書
量化及質性研究的研究計畫書
研究計畫書的內容
工作進度表
預算
步驟六 蒐集資料
14 資料蒐集過程的倫理考量
倫理:概念
研究的利害關係人
關於研究參與者的倫理議題
關於研究者行為的倫理議題
關於贊助組織的倫理議題
使用次級資料的倫理考量
步驟七 資料處理及呈現
15 資料處理
量化研究的資料處理
質性研究的資料處理
混合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
統計及電腦在混合研究的角色
16 資料呈現
傳遞及呈現分析後資訊的方法
步驟八 撰寫研究報告
17 撰寫研究報告
撰寫研究報告
發展大綱
變項的撰寫
文獻引用
撰寫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法學研究方法論:基礎法學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對話學文法【基礎篇】:用母語人士的方法學英文,不必想、不必背,文法直覺自然養成(附慢速&正常速QR碼線上音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用美國人的方法學文法【超融入名詞篇】》修訂版
跟著母語人士的方法,自然而然學會英文文法!
史上第一本將『與日常生活結合』
與『文法概念』&『單字用法』做結合的文法書!
快放棄「文法歸文法」「單字歸單字」「會話歸會話」的分科式學習,
會讓你永遠搞不懂英文的實際用法!
別讓你學的英文文法,只是書本上死記的知識,或是S+V+O不變的公式!
跟著本書,每天1對話,練出同母語人士的自然文法感!
在最真實的「外國實際生活情境對話」中,
輕鬆熟悉「文法概念」與「單字用法」的運用,
以後不必想、不必背,只憑直覺就能自然用對、流利表達!
◆ 許多人遇到需要用英文對話時,大腦常犯的問題:
先想「單字」→套用「文法、句型」→表達
看似符合「文法規則」,卻是無法融入「情境」、讓人誤解的不自然表達!
由於以往我們在學英文時,不論是教科書、學校老師所灌輸的教學方式,通常是「一個文法規則套用到所有對話情境」,且所做的「聽說讀寫練習」皆必須依照「課本上的文法」來練習。一旦不依照「課本上的文法」來表達,就會被視為「不符合文法」。看似符合文法的英文,卻常常造成與我們對話的英語母語人士一頭霧水、有聽卻沒有懂。
◆ 英語母語人士用英文對話時,大腦習慣的做法:
先釐清「情境」→把「文法要素」活用到「單字」上→表達
依「情境」來使用文法及單字,才能自然地表達
母語人士的文法觀念是融入實際情境之中的,而非一條一條的規則,因此他們不會先思考要用課本中哪一條文法規則,然後再來表達。以paper這個單字來說,根據我們以往課堂上的學習,都認為paper不可數,所以a paper或是papers都是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母語人士會依不同的對話情境,來決定適合該單字(或表達)的文法。舉例來說:
.當對話情境是「一張紙」或「缺紙」
此時paper不可數,不會搭配冠詞(a、the)來表達,但會搭配a piece of(一張~)或two pieces of(兩張~)的單位詞來表達「紙張的張數」,或是搭配some來表示某個量的紙張:
Here’s a piece of paper.(這裡有一張紙)
Where can I get some paper?(我可以從哪裡拿一些紙呢?)
.當對話情境是「一份報告」
此時paper可數,搭配冠詞(a、the)來表達「一份(報告)」:
I have a paper to turn in on Thursday.(我有一份報告要在星期四交)
.當對話情境是「所有資料」
此時paper可數,且因為是好幾筆資料,所以是複數形(字尾加上 s)來表達「好幾筆(資料)」:
Can you please look through all these papers for me?(你可以幫我看一下這些全部的資料嗎?)
★ 從「對話情境」中累積「文法」、把「文法」活用到「對話情境」中,才能「自然表達出正確的句子」
母語人士在學習英語時,習慣透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來累積新的單字和文法,因此學習是內化與養成英文單字和文法的過程,漸漸將這些概念在大腦中架構出來,自然地表達出正確的句子!
本書解析亞洲學生學習英語的迷思,打破學習英語「文法歸文法」「單字歸單字」「會話歸會話」的分科式學習,讓學習者從「對話情境」來學習適合的「文法」,才能有效地把「文法」活用到「對話」中,自然表達出正確的英文。
本書從與名詞息息相關的文法開始,像是與名詞搭配的「冠詞」「單複數」等,讓讀者再次釐清以前學過但沒學好的基礎概念,並能夠學習最道地的英語文法、會話。作者指出學英語文法不能死記硬背,要從母語人士的角度來思考文法規則,強調學習文法是內化與養成(Acquisition)的過程,並透過情境例句、對話加深印象,並根據這些情境來講出「對」的句子,所以學會正確的文法同時也能增進會話力。
本書特色
◆ 用英美母語人士的思考觀點,詳細解析英語文法概念
作者透過幽默的敘述解說母語人士的思考觀點,帶著讀者一起學習以前一直搞不懂的文法概念,讓讀者以後不僅能熟悉文法概念,在用英文表達時,也能以母語人士的邏輯來判斷適合的文法觀念。
例如,在判斷名詞是否可數時,不能用死記硬背公式的方式,而是要依情境、常理來理解為什麼在這個情況下,該名詞要用可數、不可數。之後讀者在使用英語時,便可以用清晰的思緒來架構所要表達的英語,講出符合語意、符合文法的英文。
◆ 透過道地的日常生活對話,有助於釐清文法觀念與單字用法,學習正確的使用方式
本書收錄多篇道地的英語對話,來幫助讀者理解提到的文法解說。每篇章節皆根據不同的文法概念,設計出不同的英語對話,讓讀者在理解文法觀念之後,再來閱讀這些依情境需要而帶入適合文法的對話,來掌握正確的使用方式。
唯有透過會話的情境,才能徹底了解相關文法,因此這些句子是根據實際情境而寫出來的。這些會話之中蘊含著母語人士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達,因此比起單純用來學習文法,這些會話例句具有更深層的意義,作者強調只要文法運用正確,就能流暢地說英文,提升會話能力。
◆ 收錄母語人士慣用的表達與生活用字,學會最道地的英文表達
對話中也補充許多慣用表達、生活用字,例如:coke-bottle glasses(鏡片很厚的眼鏡)、toss and turn(翻來覆去、睡不著)、take off(離開)等,這些表達都是非常道地的美式英語表達,在平時學習英文的書籍可能不太常見,因此本書讓讀者能夠一邊學習文法,一邊記住學校不會教的英語表達,讓你的會話能力達到外國人都讚嘆的境界!
◆ 透過「老師!我有問題!」專欄,用簡單、清楚的回答,解決你的學習疑問
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疑惑,同時這些問題也是其他人想知道的。在本書中不時出現的「老師!我有問題!」專欄,收錄與書中內容有關、也是學習者們最想知道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作者利用多年的教學經驗整理出了最常被大家問到的問題,在書中會給予最簡單、清楚而且正確的答案。只要好好學習這些內容,各位的英語實力一定會瞬間突飛猛進!
◆ 補充五篇語言學習理論,讓你更理解學習外語的過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以及疑問,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會發生這種情況的背景或理論,就更能輕鬆理解,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樣地,我們一直努力想要流利地對話,但這樣表達真的是正確的嗎?此外,我們碰到某些情況時,應該要怎麼回應才好,這些都會在「語言學習理論」中介紹。語言學習理論並不是主修語言的人才需要學習,這些理論能幫助我們更確切掌握在學習中會碰到的情況,並朝正確的方向學習。
◆ 收錄【慢速&正常速】情境對話之QR碼線上音檔,一邊聽、一邊唸,學習更有效
書中的每一段對話旁都附上了 QR 碼,只要用手機一掃就能聽到道地的對話音檔。特別的是,本書收錄了兩個版本的 MP3,分別是排除了大部分的情感、口音、連音且唸得比平常說話速度更慢的慢速,以及用平常說話時的語速、語調、連音及語感自然對話的正常速。慢速是針對個別單字準確地發音,仔細聆聽對培養英文聽力很有幫助;而聆聽正常速則是能感受到相當生動的會話。可依照自己當下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音檔,一邊聽、一邊唸,同步提升英文聽力和會話能力。
此外,亦可掃描全書MP3下載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更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iOS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立即查看
基礎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2014 <學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老外在用最高頻率英文使用書:2億字資料庫分析,最多美國人選擇的表達方式,照著說安心不出錯!(附QR碼線上音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你學到的英文,真的是美國人使用的說法嗎?
文法上挑不出錯誤的句子,使用在溝通上真的無懈可擊嗎?
用2億單字的會話資料庫,分析最真實的口語表達方式
按照使用頻率排列!安心照用不出錯!
想要安全過關,就選最多人用的那句!
想要與眾不同,就選最少人用的那句!
無論怎麼用,都是最標準,0錯誤的英文!
你是否曾經在會話書裡學過「我羨慕你。=I envy you.」、「你有交往的對象嗎?=Are you dating anyone?」這種句子呢?小心!你學到的可能是「雖然沒有文法錯誤」,但卻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不自然英語」!事實上,美國人最常用來表達羨慕的說法,是不帶負面意味的「That's nice.(真好)」,而「交往」通常會用動詞 see 而不是 date 表達。
為了找出美國人在各種場合最常用的表達方式,本書利用由作者阿部一開發、多達2億個單字的語料庫,從中挑選出美國人的日常對話內容,並統計各種場合中的語句使用頻率。結果發現,美國人最普遍使用的說法,都是字數最少、用詞最簡單的,只要學習這些道地的表達方式,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開口說!另外,透過真實會話的統計分析,也可以驗證我們在學校或書籍中學到的英語,是否符合母語人士的實際說法,不再擔心說出不自然的「偽英語」。
本書特色
■ 以2億單字的語料庫為基礎,分析美式英語日常會話中「真正用得到的句子」,照用絕不出問題
在英語會話書中學到的句子,如果不是以真正的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就很有可能是憑空想像、實際上沒人在用的說法。本書作者阿部一在40年的研究生涯中,收集了大量的實際英語資料,累積成超過2億單字的語料庫。本書挑選了其中美國母語人士的日常會話,約300萬單字的資料,並且依照「開心、驚訝、同意、拒絕、讚美、加油打氣……」等各種場合與意義分類,分析每種情況下頻率最高的說法,保證絕對是美國人真正用得到的句子。
■ 透過真實的使用頻率分析,破解關於英語表達方式的傳聞與迷思,最具公信力
我們常看到這樣的說法:jealous是「嫉妒」,envy是「羨慕」,所以用envy就沒問題了嗎?事實上,在表達羨慕的情況中,只有2.1%是用 envy 表達。因為envy仍然帶有一點「嫉妒」的負面印象,所以超過6成的說法其實是That’s nice.(真好),這樣才能用輕鬆又正面的語氣表達羨慕。另外,我們可能會學到date=「交往」,但在語料庫中,並沒有Are you dating anyone?(你在跟誰交往嗎?)這樣的句子,而是說Are you seeing anyone?,用see來表達。
另外,也有些主張「美國人不會這樣說」的網路文章,例如「美國人不會用I’m fine.回答How are you?」,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雖然的確沒有人像課本一樣說I’m fine, thank you.,但只說I’m fine.的情況仍然佔6成以上。透過實際分析使用頻率,才能保證提供最正確的英語資訊,不再被沒有根據的說法誤導。
■ 最常用的表達方式,都是最簡單的句子,任何程度的人都能輕鬆學會
分析各種情況的語句使用頻率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母語人士最常用的句子,長度都很短,而且用詞非常簡單。我們常誤以為,要背很多單字、說出很長的句子,才能像母語人士一樣對話,卻不知道有效率的簡短說法才是會話的主要內容。透過本書的整理,讀者可以一次學會這些最簡短、最精準到位的表達方式,而且因為用詞簡單,所以不論程度如何,都能輕鬆開口說,最快速提升溝通能力。
■ 針對每種情況,提供多種不同表達方式,並講解使用情境的差別,讓表達更精準
在每種場合中,雖然有很多說法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隨著場合正式與否、和對象的親密程度、要傳達什麼情緒,使用的說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表達「好吃」,It’s good是一般的說法,Yummy是小孩子或大人帶點童心的說法,It’s delicious則主要使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本書在介紹高頻率表達方式的同時,也解說各種說法之間的細微差別,讓讀者能夠更精準地傳達自己的想法。
■ 提供全書英語朗讀音檔,QR碼隨掃隨聽
在閱讀會話內容的同時,聆聽朗讀音檔,除了能確認發音,也能讓印象更深刻。除了可隨掃隨聽的QR碼以外,也可掃描全書MP3下載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更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打包下載檔案為ZIP壓縮檔,部分智慧型手機需安裝解壓縮程式方可開啟;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正常下載全書壓縮檔並開啟檔
立即查看
工作研究: 方法、標準與設計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工作研究中重要的方法與技巧,除了方法理論之推導外,亦提供實務案例使讀者能融合理論與實務運用。
「工作研究」為工業工程、工業管理、企業管理、經營管理等系所之必選修科目,且在國家考試中,此學門也是報考工業工程技師類科之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之必考科目。本書於各章章末收錄相關技師模擬考題,讓讀者便於準備相關考試。書中附有考題的解答,讓讀者可即時檢視自己練習的成果,提高學習效率。填充題與問答題需自行融會貫通後作答,不提供解答。
全書分為十章,第一章自工業工程與生產力之觀點切入工作研究;第二章介紹分析與改善的工具,包括選擇欲改善項目與分析記錄工作程序之工具方法;第三章詳述動作研究與分析及動素分析;第四章學習時間研究的概論,以及直接測時法之施行程序及其應用;第五章引導讀者認識評比系統的建立、評比方法和實施要點,以及評比值應用;第六章說明寬放之意義與其訂定方法,以及其應用;第七章闡明工作抽查法之意義、優點與用途;第八章說明預定動作時間標準系統,及方法時間衡量系統(MTM);第九章說明方法時間衡量延伸系統,包括MTM-2、MTM-3等,及單位預定時間標準(MODAPTS);第十章闡述人因設計,包括工作設計、工作站設計與環境設計等。
第五版增列AI與ESG以工作研究為本之議題及更新模擬考題,內容更為豐富、新穎,提供讀者最新、最為完整的資訊。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生產力的重要性
1.2 生產力的計算
1.3 科學管理與工業工程
1.4 工業工程的方法與技術
1.5 工作研究的發展
1.6 AI及ESG與工作研究
Chapter 02 分析與改善的工具
2.1 選擇欲改善項目的工具
2.2 分析記錄工作程序的工具
2.3 工業工程七大手法
2.4 持續性改善(Kaizen)
Chapter 03 動作研究與分析
3.1 動作分析的意義與目的
3.2 動素分析
3.3 操作人程序圖
3.4 動作經濟原則
Chapter 04 時間研究
4.1 時間研究概論
4.2 直接測時法
Chapter 05 評比
5.1 評比的意義與操作員的選擇
5.2 評比系統建立
5.3 評比方法
5.4 評比實施要點
5.5 評比值應用
5.6 總結
Chapter 06 寬放
6.1 寬放的意義與訂定方法
6.2 固定寬放
6.3 特殊寬放
6.4 寬放實施要點
6.5 寬放的應用
6.6 總結
Chapter 07 工作抽查
7.1 工作抽查的意義、優點與用途
7.2 工作抽查的基礎
7.3 工作抽查的說明
7.4 工作抽查實施程序
7.5 訂定標準時間
7.6 電腦化工作抽查
7.7 總結
Chapter 08 預定時間標準
8.1 預定時間標準系統
8.2 方法時間衡量(MTM)系統
8.3 MTM-1系統
8.4 MTM-1基本動作
8.5 MTM-1之使用
Chapter 09 MTM延伸系統
9.1 MTM系統層次
9.2 MTM-2系統
9.3 MTM-3系統
9.4 單位預定時間標準(MODAPTS)
Chapter 10 人因設計
10.1 人因工程的定義
10.2 人體計測學與設計策略
10.3 工作站設計與手工具設計原則
10.4 工作環境設計
附錄
參考資料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