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72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因為承諾,我們開始了婚姻關係,初始的美好,讓雙方得以攜手前進。然婚姻關係繫於生活,也與法律相關,隨著世界快速變遷,人們對於自我要求與他人期望變得多元,這段關係的存續亦相對複雜許多。為保護婚姻中經濟弱勢之一方,使其對婚姻之協力、貢獻得以彰顯,並於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可有最低限度之保障,民法與稅法乃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制定。然實務上,具體個案殊異,如何主張方能做出最適選擇,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相關條文與個案,讓讀者可快速地瞭解相關規定,包括立法沿革與修正理由,以及經濟利益與最適分配等,提醒讀者務必將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納入考慮,優化稅務分配與資產傳承。 【目錄】 第1章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法律經濟分析/1 第一節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立法目的/2 第二節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經濟意義/8 第三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統計數據分析/13 第2章 民法上的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21 第一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適用條件/22 第二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法律結構/37 第三節 夫妻財產的區分實務/48 第四節 婚後財產有償與無償取得的實務/55 第五節 婚前財產婚後孳息的實務/61 第3章 稅法上的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65 第一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涉及的稅捐/66 第二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遺產稅的應用/69 第三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土地增值稅的應用/85 第四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契稅及印花稅的應用/88 第五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房地合一稅的應用/90 第六節 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在財產交易所得的應用/94 第4章 保單在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角色/99 第一節 保單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經濟意義/100 第二節 如何可得知配偶有買保單/112 第三節 買保單是否屬履行道德上的義務/116 第四節 買保單對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計算的影響/126 第5章 不動產在配偶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規劃/137 第一節 不動產在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重要性/138 第二節 不動產是否計入剩餘財產的實務分析/164 第三節 免課徵遺產稅不動產重複扣除的問題/169 第6章 結論與建議/177 第一節 行使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目的/178 第二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法律與稅務風險評估/180 第三節 民法與稅法的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大不同/183 第四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策略規劃/185 附錄/189 壹、民法部分/190 貳、遺產及贈與稅法部分/196 參、土地稅法部分/207 肆、印花稅部分/209 伍、其他法令/209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探讨公司的智能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反映智能资本是否能够创造公司价值,以提升公司之的价值或绩效。 ◎探讨企业的智能资本对于其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异的解释能力和增额效果,衡量智能资本是否具有价值攸关信息,反映公司内部可能隐含之价值。 从价值链视角剖析智能资本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 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不能及时地将无形的智能资本列示于财务报表之中,造成企业盈余信息时效性下降。 本书以台湾地区电子产业上市公司在2006年至2017年间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价值链视角下,智能资本对公司价值与净值差异性的影响。加上文献数据与理论实证,让本研究成果更具参考价值。 汇整归纳上市公司各阶段的TobinQ影响 本书介绍价值链的异质性效应方面,位于价值链上游的上市公司,当期及滞后一期的人力资本水平对TobinQ有较大的影响,中游及下游的上市公司,人力资本对TobinQ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当期;当期的创新资本水平对TobinQ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位于价值链上游的上市公司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中游和下游的上市公司。 作用机制方面,流程资本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对TobinQ产生了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创新资本、顾客资本则通过组织发展机制对企业的TobinQ产生了显著影响。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08266.pdf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深入教育工作者最關注的兩項議題:評量方法與有效學習,徹底研究多元評量、揭示差異化教學如何精進不同年段與領域的學習過程。 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和Tonya R. Moon先將差異化做一概述,再著重其理論如何應用於各種形式的評量,如:前測、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及成績單等。閱讀此書後,對於差異化評量方法的斬獲: ․提升學生興趣及動機; ․澄清教師教學的重心; ․強化師生習得之信念; ․幫助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異同,促進有效教學。 Tomlinson和Moon強調教與學的五個要素(課程、引導、評量、學習環境和課堂領導/管理)間的相互關聯,以及無論學生學習起點為何,保持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理解和技能一以貫之的重要性。書中所示之詳細情境,說明如何以差異化的三個變項(學習準備度、興趣和學習風格)設計評量,及如何提升評量的效度。 本書奠基研究基礎,結合作者課堂教學實務,深入淺出,為探索、奮力發揮真實潛能的教師與學生,勾勒出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學習樣貌。 【目錄】 第一章 差異化:概述 第二章 評量與差異化教學:理解的框架 第三章 前測:單元開始時,對學生起始行為的瞭解 第四章 持續性評量: 在教學過程中瞭解學生定位 第五章 總結性評量:以單元重點檢視學生學習 第六章 評量、評分與差異化 第七章 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