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骨科口袋書-臨床檢查隨身手冊 (1版)
作者: *楊榮森
版次: 1
ISBN: 9789863682844
出版社: 合記
出版日期: 2018/12
書籍開數、尺寸: 16.5* 10.8
重量: 0.30 Kg
頁數: 432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醫學
#臨床醫學
#骨科
#健康科學
定價: 580
售價: 551
庫存: 庫存: 3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骨科口袋書-臨床檢查隨身手冊 作者:楊榮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844 簡介: 骨科檢查包括四肢和軀幹,唯有整合基本的診斷與治療知識,作適合的檢查,才能獲得正確的判別與治療。本書彙整數十年來骨科前輩的寶貴經驗和檢查的重要資訊,再透過精美的示範圖片,讓讀者能在最短時間內上手基本檢查技術和重要診察知識,進而掌握診斷重點。這是一本對於骨科、復健科與家醫科醫師,以及實習醫師、第一線及相關科別住院醫師等在臨床使用的極佳參考用書,亦適合物理治療師、醫學生及相關醫護人員閱讀。 譯者序: 人口老化和醫療科技的進步,不但材料科學、新式醫療器材、診斷影像學和治療,都有顯著的進步,使骨科學成為近年來廣受重視的學科,世界各國骨科界新秀輩出,配合各式各樣的治療,改善許多骨科病患的治療成效。骨科疾病的診治,需應用新穎的醫療科技,鑑於檢查項目眾多,務必審慎選用,才能發揮最大功效;骨科檢查包括四肢和軀幹,唯有能夠妥善結合基本的診斷與治療知識,選用合適的進一步檢查,才能正確診斷與治療。本書作者DawnGulick 費心編寫本書,搜集數十年來骨科前輩專家學者們累積重要的寶貴經驗和骨科檢查的重要資料,並附上精美的圖片說明,出書以來廣受好評,此版更增加統計分析資料,初學者可及早熟悉這些重要而寶貴的技術和知識,也讓骨科醫師們可以溫故知新,造福良多。 譯者翻譯本書的目的,希望經由本書內容,讓讀者們在最短時間內上手骨科學的重要基本檢查技術和知識,更期盼讀者能夠確實掌握判讀重點,正確判斷檢查結果,並應用於臨床診治。本書內容適用於實習醫師、住院醫師、骨科、復健科、家醫科及第一線醫師,也適用於物治師及相關醫護人員及學生等。本書雖經多次校閱,以力求完善,但錯誤之處必在所難免,尚祈望各位讀者及先進,不吝指正,幸甚幸甚。 楊榮森 2019年2月22日 目錄: 第1 章注意/ 警告(Alerts/Alarms) 第2 章 肩(Shoulder) 第3 章 肘 (Elbow) 第4 章 腕和手(Wrist & Hand) 第5 章 脊椎(Spine) 第6 章 臀部(Hip) 第7 章 膝蓋(Knee) 第8 章 踝和腳(Ankle & Foot) 索引(Index)

為您推薦

外科口袋書-手術室人員必備隨身手冊 (1版)

外科口袋書-手術室人員必備隨身手冊 (1版)

人氣推薦!已有7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外科口袋書-手術室人員必備隨身手冊 作者:胡永信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922 簡介: 要具備專業知識且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對處於分秒必爭手術室工作的人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條件,是故本書作者即是針對此目的編寫,以提供手術室人員最基本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內容包括無菌技術、解剖圖譜、藥物使用、器械及縫線技巧等議題,並以圖片輔助說明,亦為了利於隨身攜帶及時應用,本書採以口袋書大小的設計。這是一本非常適合於手術室工作的人員使用,像是手術室護理師、手術助理、甚至是初入手術室的實習醫學生或外科住院醫師等,不僅可協助醫護人員在術前的準備工作,也是醫師在手術前很實用的參考手冊。 譯者序: 這是一本手術室的生存手冊,在步調快速的手術室工作環境中,不僅讓初學者快速學習無菌技術、解剖、藥物、器械和縫線等知識,也提供工作人員複習、查詢和專業溝通的建議,讓使用者能夠無時無刻保持自信。 本書適合在手術室工作的人員使用,無論是手術室護理師、手術助理、甚至是初入手術室學習的醫學生或外科住院醫師,而這本手冊最大的特點在於方便攜帶,內容卻又完整地記載手術室所需要具備的各種知識,並且附有相當多的圖片,讓人一目瞭然,不需要費時研讀,例如:書中針對每項基礎無菌技術,一步一步地說明,並且附有真人照片指示,易於理解動作;解剖章節,附上各個器官部位的圖譜,可供手術前預習或於手術中對照、方便學習;在藥物章節,附上各類藥物名稱與作用說明,可供快速查詢;此外,在器械和縫線的章節也附有實物圖片讓讀者可以翻閱對照,而用不著擔心叫不出器械名稱的窘境。 最後,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編輯部田小姐的仔細校對和詞句潤飾,讓本書能順利出版。 胡永信 謹識 2017年6月 目錄: CHAPTER 1 無菌(ASEPSIS) 1 手術良心:病人優先 3 無菌技術 4 刷手 9 肥皂和水洗刷手 11 穿手術衣 20 封閉式穿戴手套 25 當第二個人為非無菌時的無菌穿著 手術衣方式 28 消毒 30 滅菌 31 即時使用滅菌的注意事項 37 滅菌的監控 39 準備個案車 41 輪替個案 42 CHAPTER 2 解剖(ANATOMY) 45 解剖 47 CHAPTER 3 設定(SET-UP) 99 基礎開腹擺設 101 腹腔鏡手術 107 計數 110 緊急手術 114 CHAPTER 4 藥物(MEDS) 115 麻醉和麻醉藥劑 123 CHAPTER 5 器械(INSTRUMENTS) 129 器械的介紹 131 器械的構造 132 器械的分類 132 雜項器械 136 小型器械組 136 大型器械組 137 器械名稱 139 手術室使用吻合器 147 腹腔鏡器械托盤 151 個別腹腔鏡器械及其所屬配件 153 CHAPTER 6 縫線(SUTURES) 161 縫線 163 手術針 175 剪刀 178 器械握法 179 傷口 181 CHAPTER 7 消毒、擺位及鋪單(PPOD) 185 消毒病人 187 消毒皮膚注意事項 190 局部消毒 191 導尿管置入 197 擺位 201 鋪單 208 鋪單注意事項 210 CHAPTER 8 動向(DYNAMICS) 217 手術室是一個獨特的環境 219 溝通 221 做好準備 223 手術室中的衝突 225 保持冷靜 229 手術室中導致失敗的12種狀態 230 筆記 231 參考資料 238 索引 239

原價: 300 售價: 285 現省: 15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創傷及骨科學快速學習 (1版)

彩色圖解創傷及骨科學快速學習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彩色圖解創傷及骨科學快速學習 作者:彭佑寧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943 簡介: 這是一本能輕鬆上手且圖片豐富的骨科學入門指引,作者承襲「at a Glance」系列的特色,以一頁圖一頁文的方式呈現,並以簡潔的文字說明搭配圖示,完整地介紹骨骼肌肉系統及最常遇到的骨科疾病。本書內容包含六個部分:基礎科學、成人骨科學、小兒骨科學、創傷、給骨科實習醫師及一些臨床操作技能的準則,廣泛地涵括常見骨科疾病的診斷、檢驗與治療方法。此外,亦收錄關節抽吸、骨折復位及石膏固定等重要技能資訊。本書不僅適合醫學生、實習醫師與PGY醫師,以及見實習醫學生可用來學習骨科關鍵概念,亦可提供物理治療師、護理師及相關從業人員於臨床上操作技巧的提升。 目錄: 序言 vii 譯者序 viii 致謝 ix 如何閱讀本書 x 本書學習輔助網站 xi Part 1 基礎科學(Basic sciences) 1 1 肌肉骨骼組織(Musculoskeletal tissues) 2 2 骨代謝(Bone metabolism) 4 3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6 4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8 5 骨科影像學:X光(Imaging in orthopaedics: X-rays) 10 6 骨科影像學:其他檢查(Imaging in orthopaedics: other modalities) 12 7 感染(Infection) 14 8 上肢臨床解剖學(Clinical anatomy of the upper limb) 16 9 下肢臨床解剖學(Clinical anatomy of the lower limb) 19 10 脊椎臨床解剖學(Clinical anatomy of the spine) 22 11 上肢評估檢查(Examination of the upper limb) 24 12 下肢評估檢查(Examination of the lower limb) 26 13 脊椎評估檢查(Examination of the spine) 28 14 臂神經叢(The brachial plexus) 30 Part 2 成人骨科學(Adult orthopaedics) 33 上肢(Upper limb) 34 15 肩 1 (Shoulder 1) 34 16 肩 2 (Shoulder 2) 36 17 肘(Elbow) 38 18 腕與手 1 (Wrist and hand 1) 40 19 腕與手 2 (Wrist and hand 2) 42 20 腕與手 3 (Wrist and hand 3) 44 下肢(Lower limb) 36 21 髖(Hip) 46 22 髖關節置換(Hip replacement) 48 23 膝 1 (Knee 1) 50 24 膝 2 (Knee 2) 52 25 足與踝(Foot and ankle) 54 26 脊椎(Spine) 56 27 腫瘤(Tumors) 58 28 復健(Rehabilitation) 60 Part 3 小兒骨科學(Paediatric orthopaedics) 63 29 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 DDH) 64 30 其他小兒髖部疾患(Other paediatric hip conditions) 66 31 小兒脊椎疾病(Paediatric spinal disorders) 68 32 小兒足部疾患(Paediatric foot conditions) 70 33 神經肌肉疾患(Neuromuscular conditions) 72 34 下肢骨骼排列(Lower limb alignment) 74 Part 4 創傷(Trauma) 77 35 一般原則 1 (General principles 1) 78 36 一般原則 2 (General principles 2) 80 37 高級外傷救命術(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 82 38 上肢創傷 1 (Upper limb trauma 1) 84 39 上肢創傷 2 (Upper limb trauma 2) 86 40 上肢創傷 3 (Upper limb trauma 3) 88 41 下肢創傷 1 (Lower limb trauma 1) 90 42 下肢創傷 2 (Lower limb trauma 2) 92 43 下肢創傷 3 (Lower limb trauma 3) 94 44 近端股骨骨折 1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1) 96 45 近端股骨骨折 2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2) 98 46 頸椎創傷(Cervical spine trauma) 100 47 胸腰椎創傷(Thoracolumbar spine trauma) 102 48 兒童的創傷 1 (Trauma in children 1) 104 49 兒童的創傷 2 (Trauma in children 2) 106 50 腔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 108 51 不癒合與癒合不良(Non-union and malunion) 110 Part 5 年輕醫師在骨科的臨床工作 113 (Working as a junior doctor in orthopaedics) 52 擔任骨科實習醫師(Being an orthopaedic F2) 114 53 病人評估(Assessment of patients) 116 54 手術室(The operating theatre) 118 Part 6 臨床操作技能(Practical procedures) 121 55 臨床操作技能 1 (Practical procedures 1) 122 56 臨床操作技能 2 (Practical procedures 2) 124 索引(Index) 126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徒手治療:脊椎.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 (Manual Therapy: NAGS, SNAGS, MWMS etc. 6/e) (2版)

徒手治療:脊椎.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 (Manual Therapy: NAGS, SNAGS, MWMS etc. 6/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徒手治療:脊椎.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第二版) 作者:吳定中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2 條嗎:9789861268507 新書簡介 “徒手治療”為復健領域中極具發展潛力的治療方式,尤其是針對因肌肉、關節、韌帶、肌腱所產生的疼痛,更有驚人的立即療效。更新的第二版,除了增入自我治療技巧的新單元,也將作者另一部著作的部份精要收錄其中,對操作時應瞭解的基礎知識如解剖位置、治療姿勢、力道與方向等全面性深入的介紹,再輔以實際操作的照片,讓讀者一目瞭然。對於復健科的治療師和相關人員,是臨床應用上最佳的好幫手。 作者序言 2010年是我最後一次更新本書了,未來會有新作者寫出更好的新書。這一切都順其自然! 新版的內容有些翻新與校正。並且收錄了一些我另一本書《自我治療下背、頸椎、四肢二版 (Self Treatment for Back, Neck and Limbs)》的內容。本書是為一般大眾而製作,當然也囊括了新的自我治療建議。 來自澳大利亞的Mark Oliver用我們的觀念治療薦髂關節與顳關節。他有這方面的書將要出版,因此未收錄在我的書中。在治療頭暈方面,Frank Gargano是專家,欲知詳情請上www.bmulligan.com.網站查尋。 全世界有許多期刊支持我們的治療方法,以及證明我們符合實證治療專家的需求;我們有超過120篇專業的實證醫學文獻登錄在www.bmulligan.com.網站上,可讓讀者去查詢。 動態關節鬆動術 (浢WM?,在應用上和相關領域還有發展的潛力。我們必須感謝Bill Vicenzino教授、Toby hall、Kim Robinson、Sue Reid和Darren Rivett教授等曾經研究發表動態關節鬆動術的人們。 我們曾遇過許多肌肉、骨骼的症狀,若是肌肉骨骼條件適合做徒手治療的人,用動態關節鬆動術治療,效果是最棒的。 徒手治療的方法有很多種,各有其適用的病人。使用所有本書中的技巧時,如果是適應症,則會有立即的療效。如果無效,個人認為是治療方式不對,應嘗試其他治療方法。你不能一直用無效的方法治療病人,若最後病人沒進步,或就診至回診之間沒有改善,則必須想別種方法來治療病人。使用“MWM”常有驚人的療效,我總是希望最後有奇蹟發生。 在此我再次感到也應感謝Jonathan Hoffman所設計的治療床 (ATM2),使用這神奇的設備能讓適應症病人瞬間解除疼痛。(cf 浢WMS?。 作者結語 本書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我的治療技巧。若配合詳盡適當的解剖學與生物力學,則更令人滿意。本書內容包括物理治療師熟悉的解剖學與生物力學,這方面也有許多教科書可以參考。 最有效的自我訓練與學習工具是脊椎與四肢關節模型,而細節精確且有彈性的模型可用來向病患解釋治療的目的。 這就是真正的“NAGS”、“SNAGS”、“MWMS”。 實證醫學 正如前一版書中所提及的,越來越多進行中的研究支持我們的理念。 2009年的芝加哥國際科學會議與2011年的葡萄牙國際科學會議上,我們頭兩次發表SNAG的觀念、實證和藝術,而且非常成功。現在仍不斷有新發現與學習新事物,讓生命充滿樂趣與興奮。 我的人生真是幸運。 目錄 第一部分 Ⅰ 脊椎關節鬆動術 3 A. 頸椎及上胸椎∕5 1.「小面關節鬆動術」(NAGS) 的介紹∕5 2.「反向小面關節動態鬆動術」(REVERSE NAGS)∕8 3.「動態小面關節鬆動術」(SNAGS)∕11 4.「自助式SNAGS」(SELF SNAGS)∕23 5. 動態脊椎關節鬆動術配合手臂動作 (SMWAMS)∕27 6. 其他治療頸椎、胸椎的方法∕32 B. 上頸椎問題的特殊療法∕35 1. 頭痛∕35 2. 眩暈、噁心、椎動脈狹窄症候群∕46 C. 腰椎∕49 1. 浿NAGS荎A49 2. 自助式動態小面關節鬆動術 (SELF SNAGS)∕61 D. 薦髂關節∕65 E. 胸椎∕70 F. 胸廓∕74 G. 結論∕78 Ⅱ 其他脊椎療法 79 第二部分 四肢「動態關節鬆動術」 107 第三部分 四肢其他療法 159 A. 疼痛緩解現象技巧-“PRPS”∕160 B. 其他肢體之治療∕175 參考文獻∕189 索引∕191

原價: 380 售價: 361 現省: 19元
立即查看
整脊快易通:軟組織整脊法 (1版)

整脊快易通:軟組織整脊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整脊快易通:軟組織整脊法 作者:傑佛瑞麥特(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9868289284 內容簡介 從輕盈百變的生理反應探索人體無窮的塑性” 治療師的工作並非讓病患的¨¬體結構符合某種解¬剖學上的『標準』。事實上這些標準都是我¬們以理想化、公式化的手法強行捏造而來。自許為全方位治療師者,其終生職志應是不斷的發掘阻擋病患成為自身主宰的最大極限¬¬,再以安全正確的治療步驟依序鬆解受限的關節。-------摘錄自本書------ 在『太極人體(SpaciousBody):人本學的新探索』一書中,傑佛瑞.麥特連博士(JeffreyMaitland)衝撞封閉守舊的思想,告訴人¬們得開始面對心中最深層的業障與矛盾衝突的淵源,並將之轉化成創造力的泉源。人類到底經由何種運作以達心靈轉化的境界?關於這¬個人體自癒力的議題,麥特連博士以動人卻又大膽的筆觸呈現全新的見解。 在這本著重生理疾病的新作裡,麥特連博士特別引薦由羅浮學派(Rolfing)所發明的肌筋膜鬆弛術(myofascialreleasetechniques)。不同的是,麥特連博士引導讀者貫穿外在的軟組織疼痛症狀,直擊深處的關節受­¬(jointfixations)。本書大部份的讀者為物理治療師、醫師、整脊醫師、羅浮治療師(Rolfers)、按摩師等醫療人員,而消滅背痛正是這群專業人員的工作重心。因此麥特連博士特別將本書重點聚焦於如何解除背痛與如何將人體結構線(alignment)調整到更安穩¬舒適的狀態中。他以數十年的臨床經驗教導大家,如何摒棄既費力又危險的整脊手法(high-velocitylow-amplitudethrustingtechniques),改以輕巧優雅的軟組織技術(soft-tissuetechniques),快速、安全、有效的鬆解脊椎、骶骨、骨盆,甚至是胸廓肋骨間的關節受限。透過本書深入淺出的生物力學討論,詳盡的操作照片與解剖圖表,麥特連博士將這些源自羅浮學派,卻更精緻輕柔的手法,做最完整的呈現。本書於2001問世至今已譯成多國語言,是每位治療師不能不看的經典。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運動按摩 ISBN13:9789869871853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李沛樺 裝訂/頁數:平裝/276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1/31 中國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運動健護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系統化介紹運動按摩的沿革與發展 肌群圖解+真人操作的手法示範   ◎〈理論篇〉從運動按摩的發展、按摩師的專業素養,再到被按摩者的身體判讀與身心照顧,進而介紹各式按摩的精要,以及按摩可以處理的問題。   ◎〈操作篇〉說明按摩手法與運動按摩的實作步驟,包含運動前、中、後的按摩操作;分章圖解示範運動後按摩,包括下肢、臀背部、上肢、胸腹部及頭部。 一致推薦   甘思元|中華民國運動按摩協會理事長   侯文詠|作家   陳志根|醫師   黃安華|物理治療師   楊錦聰|風潮音樂創辦人/音樂創作者   詹仲凡|物理治療師 目錄 〈理論篇〉 第1章 認識按摩 第一節 按摩的由來 第二節 按摩發展史概述 第三節 按摩的益處 第2章 按摩師的養成 第一節 成為一名優秀按摩師的過程 第二節 成為按摩師的自我認知與心理準備 第3章 按摩前的準備及必備的常識 第一節 按摩工具的使用 第二節 環境的準備 第三節 按摩師應注意的基本常識 第4章 身體判讀 第一節 視覺判讀──觀察 第二節 觸覺判讀──觸摸 第三節 痠痛的評估及處理方式 第5章 被按摩者生理與心理的照顧 第一節 生理症狀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心理症狀的注意事項 第6章 各式按摩的技巧與目的 第一節 各種按摩手法 第二節 不同按摩的差異 第三節 被動式伸展的運用 第7章 按摩可以處理的問題 第一節 按摩對身體各系統的影響 第二節 軟組織與關節角度的關係 〈操作篇〉 第8章 按摩手法的介紹 第一節 推撫法 第二節 壓迫法 第三節 拍擊法 第四節 摩擦法 附表1 常見使用手法 附表2 仰臥──前側按摩手法分配表 第9章 運動按摩的實作步驟 第一節 全身運動按摩的分配 第二節 按摩深度的區別與目的 附 表 範例──運動按摩諮詢表 第10章 運動前、運動中按摩 第一節 運動前按摩 第二節 運動中按摩 第11章 運動後按摩──下肢 第一節 下肢後側 第二節 下肢外側 第三節 下肢前側 第四節 下肢內側 第12章 運動後按摩──臀部、背部 第一節 臀部 第二節 下背部 第三節 上背部 附 表 俯臥──全背按摩手法分配表 第13章 運動後按摩──上肢 第一節 俯臥──上臂 第二節 仰臥──前臂、上臂、手部 第14章 其他部位按摩──胸部、腹部及頭部 第一節 胸部 第二節 腹部 第三節 頭部 Q & A

原價: 400 售價: 3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Fascial Manipulation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2e) (1版)

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Fascial Manipulation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2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 作者:林時維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523 簡介: 慢性疼痛普遍困擾著現代人,醫院門診多有以各種疼痛而來求診的民眾。本書做為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肌筋膜疼痛參考用書,提供各種引起疼痛的激痛點與其引傳痛區塊;將深奧複雜的肌筋膜疼痛症化繁為簡,搭配解剖繪圖以點出全身「痛」的位置、症狀,以及疼痛的轉移;更有示範注射治療手法及建議之伸展運動,簡明而精確的說明,使讀者易於理解並輕鬆掌握關鍵概念,幫助醫師及早作出診斷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是致力於對抗疼痛之現代醫師手邊不可或缺的最佳利器。 目錄 導論 1 基本原理 3 第一部分:肌筋膜單元 第1章 肌筋膜單元的解剖 9 肌筋膜單元的結構 9 ● 單關節和雙關節肌肉纖維 10 ● 肌內膜、肌束膜與肌外膜 11 肌筋膜單元的命名 14 肌筋膜單元:主動肌與拮抗肌 17 第2章 肌筋膜單元的演化 19 在三個平面上的運動演化 19 體節獨立性的進化 22 從肌隔膜演進到肌筋膜單元 23 第3章 肌筋膜單元的生理學 27 肌筋膜單元的協調中心及感知中心 27 肌梭的生理學 30 協調中心以及傳導痛 31 肌腱器官的生理學 33 ● 依據關節角度的抑制 34 ● 抑制拮抗肌纖維作用 34 第4章 上肢的肌筋膜單元 37 上肢前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1 上肢後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2 上肢內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3 上肢外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4 上肢內旋動作肌筋膜單元 45 上肢外旋動作肌筋膜單元 46 第5章 軀幹的肌筋膜單元 47 軀幹前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1 軀幹後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2 軀幹內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3 軀幹外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4 軀幹內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55 軀幹外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56 第6章 下肢的肌筋膜單元 57 在運動術語中的差異 57 ● 與針灸經脈的差異 57 下肢前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0 下肢後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1 下肢內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2 下肢外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3 下肢內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64 下肢外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65 第7章 肌筋膜單元的治療 67 筋膜的可塑性及延展性 67 評估表的編撰 70 ● 數據資料 72 ● 臆測(Hypothesis) 74 ● 驗證(Verification) 74 ● 治療(Treatment) 75 臨床案例研究 78 第二部分:肌筋膜序列 第8章 肌筋膜序列的解剖 83 肌筋膜序列的結構 86 ● 四肢的肌筋膜序列結構 86 ● 軀幹肌筋膜序列的結構 88 肌筋膜序列與空間平面 88 ● 肌筋膜序列與姿勢調整 88 ● 空間平面上的肌筋膜序列及代償 89 終端於四肢的序列 90 ● 終端在上肢 90 ● 終端在下肢 90 ● 終端在頭部 90 第9章 肌筋膜序列的演化 93 深層肌肉的演化 93 淺層肌肉的演化 95 空間感知的演化 97 第10章 肌筋膜序列的生理學 101 肌筋膜序列的張力 101 筋膜腔室及運動方向 103 ● 軀幹筋膜腔室 103 ● 上肢筋膜腔室 103 ● 下肢筋膜腔室 106 姿勢與肌筋膜序列 107 姿勢代償及肌筋膜序列 110 第11章 上肢的肌筋膜序列 113 上肢前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6 上肢後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7 上肢內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8 上肢外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9 上肢內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20 上肢外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21 第12章 軀幹的肌筋膜序列 123 軀幹前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6 軀幹後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7 軀幹內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8 軀幹外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9 軀幹內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30 軀幹外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31 第13章 下肢的肌筋膜序列 133 下肢前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6 下肢後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7 下肢內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8 下肢外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9 下肢內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40 下肢外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41 第14章 肌筋膜序列的治療 143 編製全面評估表 143 ● 病史資料 143 ● 治療 148 筋膜治療的處所及原理 149 臨床案例 150 第三部分:肌筋膜螺旋 第15章 肌筋膜螺旋的解剖 155 區段的運動模式 158 斜向線或兩個序列的合併 160 筋膜內螺旋膠原纖維 161 ● 區段協調中心與融合中心之間的差異 163 第16章 肌筋膜螺旋的演化 165 運動模式的形成 165 運動系統的演化 167 肌筋膜螺旋的演化 169 站立姿勢的演化 171 第17章 肌筋膜螺旋的生理學 173 斜向線及運動模式 173 肌筋膜螺旋與反射運動 176 ● 以筋膜觀點來看待步態分析 177 肌筋膜螺旋與運動功能 179 肌筋膜螺旋及筋經 181 第18章 上肢的肌筋膜螺旋 185 後向-外向-手部螺旋 188 ● 後向-外向-手部 螺旋的融合中心 189 後向-內向-手部螺旋 190 ● 後向-內向-手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191 前向-內向-手部螺旋 192 ● 前向-內向-手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193 前向-外向-手部螺旋 194 ● 前向-外向-手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195 第19章 軀幹的肌筋膜螺旋 197 後向-外向-頭部螺旋 200 ● 後向-外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1 後向-內向-頭部螺旋 202 ● 後向-內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3 前向-外向-頭部螺旋 204 ● 前向-外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5 前向-內向-頭部螺旋 206 ● 前向-內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7 第20章 下肢的肌筋膜螺旋 209 後向-外向-足部螺旋 212 ● 後向-外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3 後向-內向-足部螺旋 214 ● 後向-內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5 前向-外向-足部螺旋 216 ● 前向-外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7 前向-內向-足部螺旋 218 ● 前向-內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9 第21章 肌筋膜螺旋的治療手法 221 ● 筋膜是連接各運動系統部分的組織 221 筋膜手法的禁忌症 225 製作評估表 225 ● 資料 225 ● 臆測 225 ● 驗證 226 ● 治療 226 ● 病患的問題 227 臨床病例 228 結論 231 匯總表 233 參考書目 243 辭彙表 245 筋膜解剖圖索引 247 索引 249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新臨床檢查口袋書:檢驗正常值解說 (1版)

新臨床檢查口袋書:檢驗正常值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新臨床檢查口袋書:檢驗正常值解說 301-149C/9789863684176 ISBN 9789863684176 作者/出版社 *郭勁甫/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重量:0.3kg  頁數:400 裝訂:平裝 開數:18.5x10.9 cm 印刷:雙色 監修:高久史縻 編集:黑川 清.春日 雅人.北村 聖 簡介: 透過問診、理學檢查等進行鑑別診斷,再加上包含尿液、血液和血清生化數據的判讀,這一連串的解謎過程就是所謂的臨床診斷。本書從「臨床檢查數據集2019-2020」(完整版)的850個檢查項目中,選擇日常必要的216個項目作說明,並明確列出各項檢查的標準值、共用標準範圍、危急值、測定法、檢體量、藥劑影響,以及測定前後對病患的衛教等。口袋版的便利性,讓讀者能夠在病房、門診或實習中隨身攜帶立即查詢,是臨床診斷時必備的最實用工具書。 序言: 第十版∕編者序 放眼未來的臨床檢驗 若您從這本書的初版開始,閱讀我所寫的序言便可以理解,透過問診、理學檢查等進行鑑別診斷的過程中,再加上包含尿液、血液和血清生化數據的判讀,這一連串的解謎過程就是所謂的臨床診斷。 隨著網路的普及與快速,以iPhone 為革命的數位設備「手機」改變了臨床現場。病患與家屬不僅能從日本收集,也可以從世界各地得到很多的資訊。症狀和理學檢查的意義也有一些了解。即使一邊與病患進行診療,醫師也可以輕易地從手邊查詢到很多的資訊。 影像診斷和癌細胞、病理檢查等,是由檢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 ( 包含外包 )共同得到的結果。從現在起,包括細胞和病理檢查,使用「AI」進行的影像診斷將更加準確。一旦被開發,這些服務將跨越國界。網路上能獲得世界各地專家的診斷與建議,而軟體的使用也更簡易。這樣的服務將以 365 天、24小時的方式,提供更便宜、正確的內容。一切將來得輕鬆自然。 換句話說,患者或許在到院之前將主訴告訴手機,透過 AI 將能快速透過鑑別診斷,做出更精準的判斷,並提供必要的檢驗、資料與相對應的指示。這些過程在未來也可能幾乎是以自動化與數位化所提供。 上述的變化可能會比預期更快發生,我們懷抱這樣的期待,來閱讀此篇序文或許將更令人興奮。這是我的「診斷」。 黑川 清 2019年8月 目錄: Chapter 1 生化學檢查 1 血清蛋白質 1 血清總蛋白 [TP] 1 血清白蛋白 2 白蛋白/ 球蛋白比率(A/G 比) 3 血清蛋白分級分離法 4 2 胺基酸、氧化合物 5 阿摩尼亞 [NH3] 5 血清尿酸 [UA] 6 血清肌酸酐 [Cr] 7 尿肌酸酐 [Cr] 8 推算GFR 值 [eGFR] 9 肌酸酐清除率 [Ccr]《內因性肌酸酐清除率》 11 血清肌酸酐 13 尿肌酸酐 14 血中尿素氮 [BUN] 15 3 鐵代謝 16 鐵蛋白 16 總鐵結合能力[TIBC]、不飽和鐵結合能力[UIBC] 17 鐵 [Fe]《血清鐵》 18 4 血清酵素 19 ALT《GPT》 19 AST《GOT》 21 AST/ ALT [GOT/ GPT] 比例之鑑別診斷 23 γ-GTP(γ- 麩氨醯轉移酶)《γ-GT》 24 乳酸脫氫酶 [LD/ LDH] 25 澱粉酶 27 胰腺型 [P 型] 澱粉酵素 28 鹼性磷酸酶 [ALP] 28 血漿腎活素活動 [PRA]《血漿腎活素濃度 [PRC]》 30 肌酸活化酵素 [CK]《肌酸磷酸激活酵素 [CPK]》 32 肌酸活化酵素-MB [CK-MB]《肌酸磷酸激活酶MB-[CPK-MB]》 33 膽鹼酶 [ChE] 34 肌紅蛋白 35 肌鈣蛋白T [TnT] 36 5 血清膽紅素 37 膽紅素  總膽紅素 [TB] 37  間接膽紅素 38  直接膽紅素 39 直接膽紅素優勢增加、間接膽紅素優勢增加 40 6 脂質 40 總膽固醇 [TC] 40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42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43 三酸甘油酯 [TG]《中性脂肪》 45 脂蛋白(a) [Lp(a)] 46 7 電解質、金屬 47 鉀 [K] 47 鈣 [Ca] 49 氯 [CI]《氯化物》 50 鈉 [Na] 52 鎂 [Mg] 54 磷 [P]《無機磷 [IP]》 55 血漿滲透壓 [Posm] 56 尿滲透壓 [Uosm] 57 8 動脈血氣體 59 動脈血氣體分析 59 血漿重碳酸鹽HCO3- 濃度 64 動脈血CO2 分壓 [PaCO2] 66 動脈血O2 分壓 [PaO2] 68 動脈血pH 70 動脈血O2 飽和度 [SaO2]《侵入式動脈血氧飽和度》、 經皮動脈血氧飽和度 [SpO2]《非侵入式動脈血氧飽和度》 72 9 功能檢查 74 ICG 測試(藍綠測試) 74 PSP 測試(酚硫酸基H 類) 75 Chapter 2 內分泌檢查 1 腦下垂體 77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 [IGF-I]《生長調節素C》 77 泌乳激素 [PRL] 79 甲狀腺刺激激素 [TSH] 81 黃體形成激素 [LH] 84 卵胞刺激激素 [FSH] 85 LHRH 測試(黃體形成激素釋放激素測試) 87 腎上腺皮質刺激激素 [ACTH] 89 CRH (CRF) 測試 (corticotropin 放出激素測試) 92 2 甲狀腺 93 甲狀腺檢查的功用和選擇 93 游離甲狀腺素 [FT4]《游離甲狀腺素、游離T4、Free T4》 95 游離三碘甲狀腺胺酸 [FT3]《游離三碘甲狀腺素、游離T3、Free T3》 96 甲狀腺球蛋白 [Tg] 98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TgAb] 99 甲狀腺刺激激素感受抗體 [TRAb] 《TSH 結合抑制免疫球蛋白 [TBII]、TSH 受器抗體》 100 3 副甲狀腺 101 降血鈣素 101 第 I 型交聯 N-telopeptides膠原[NTx] 102 4 副上腺髓質‧ 交感神經 103 兒茶酚胺 [CA] 103 5 腎上腺皮質 105 醛固酮《血漿皮質醛酮濃度 [PAC]》 105 皮質醇 106 6 性腺‧ 胎盤 107 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 [HCG] 107 懷孕反應《HCG 定性》 108 7 糖代謝 109 糖代謝檢查的功用和選擇 109 血糖《葡萄糖》 111 HbA1c [ 血紅素 A1c]《糖化血紅素》 113 糖化白蛋白 [GA] 114 胰島素 [IRI] 115 C- 縮胺酸 [CPR] 116 升糖素 [IRG] 117 血糖負荷測試 [GTT、OGTT、75g OGTT]《葡萄糖耐性測試》 118 麩胺酸脫羧酶抗體 [ 抗 GAD 抗體] 119 胰島素抗體 120 乳酸《有機一羧酸》 121 ...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1版)

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作者:楊榮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274 簡介: 診治骨科之疾病,病史和身體檢查是最基本的資訊,而X光檢查則是評估骨骼疾病的重要利器,倘若未能適時診查及正確判讀,即可能造成患者更大的傷害。有鑑於此,台大醫院骨科部醫師共同執筆編寫本書,書中選錄近百例臨床上常被疏忽而延遲診斷之骨科病例的X光片,內容包括脊椎、上肢、骨盆與下肢等各部位,以及小兒骨科、腫瘤、骨折等。案例的呈現是以來診時的X光片,提供讀者自行判讀,接著是由作者說明判讀之重點及陷阱,以及最後檢查結果圖例佐證,供讀者參考。對於想多瞭解骨科X光「黑與白」之間奧秘的急診科與骨科醫師來說,這實為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引。 序言 正確的診斷,是臨床診療的最重要步驟,唯有正確的診斷,才能進行適當的治療,骨科臨床實務亦然。診治骨科疾病時,病史和身體檢查是最基本的檢查,此外,X光檢查更是評估骨骼疾病的利器,是骨科臨床檢查的重要工具。雖然隨著醫學進步,許多新式檢查儀器陸續推出,但針對急診和門診中常見的骨骼疾病而言,尤其是骨折病患,拍攝骨骼X光是日常的處置,針對明顯的骨骼疾病或骨折而言,X光片可以明確顯示疾病的變化,不但醫護人員可明確檢視,即使病患本身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在骨科臨床實務中,由於便利且快速、實用性高,加上最近發展出數位X光檢查技術,在判讀時可供調整X光片的各項條件,更便利臨床醫師的判讀,且傳輸和儲存都很便利,因而更拓廣X光檢查的臨床用途,使其地位永固。 因此判讀X光的知識與經驗,遂成為骨科臨床的重要必修課程,以免誤判而延誤病情。骨骼X光片的判讀範圍很廣,舉凡骨科相關疾病,都有相關的X光檢查時的變化,從細微到明顯,從骨骼形狀、構造、排列、比例等等,學海浩瀚,讀者可從骨科X光教科書充實知識,受於篇幅限制,這些並不列為本書的範疇。 雖然X光檢查有其限制,例如有些韌帶或肌腱發炎疾病並非可用X光檢查來檢測,且若為細微骨折或初期骨骼病變,或是有些受限於檢查姿位的部位,如足部、胸骨或骨盆等,也經常會引起判讀上的誤差。唯骨科臨床實務工作,無論如何謹慎判讀,仍難免會發生一些判讀上的疏忽,例如有些病患發生未移位的骨折者,定義上只要骨骼連續性斷裂即為骨折,但若只是細微的骨小樑斷折,而骨皮質未明顯出現移位時,即所謂的顯微骨折,此時骨折病患仍會覺得疼痛,但有些仍可步行或活動,若未適時診查並告誡限制活動,可能會使骨折部位出現更大的移位,甚至需要施行手術;有些骨折部位可能會與其他影像重疊,而使骨骼的病灶隱蔽不明,也可能造成延遲診斷。因此在臨床上需學習X光的判讀技巧,以減少失誤。 本書撰寫的目的,在於收錄一些臨床上的骨科病例,這些都是可能常常被疏忽而延遲診斷的病例,本書選輯近百例病患的X光片來撰寫,內容包括脊椎、上肢、骨盆、下肢等各部位、小兒骨科、腫瘤、骨折等,這些病例可能在診或門診求診時的X光檢查,若醫師未深入分析判讀,很可能即未能正確診斷出來。因此本書的撰寫方式,首先會呈現來診時的X光片,讓讀者先自行判讀,然後由作者說明判讀重點和後來的檢查結果供讀者參考,配合這些注意事項的學習,可望有效減少失誤的機會,造福病患,也減少醫療糾紛,也是我們撰寫本書的另一動機。 本書以容易疏忽判讀的X光片為範圍,內容並未包括所有骨科領域疾病或其各種程度的X光片,這些病例都是臨床上的實例,但其個人資料都已經過保護,以尊重個資安全。 共同作者包括王廷明醫師、陳沛裕醫師、洪立維醫師、胡名孝醫師、張允亮醫師和筆者等,我們希望能夠針對這些臨床上可能會發生X光判讀失誤的病患,提供相關的經驗與資料給讀者們參考,以共同增進對治之道。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應感謝其他共同作者的幫忙,更謝謝合記圖書出版社對文稿及圖片編輯的盡力協助和支持付梓,一併致謝。本書雖經多次校讀,疏漏之處必多,且臨床領域浩瀚若海,臨床知識進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作者雖努力以赴,但自忖錯誤必在所難免,更期望各方賢達先進,不吝指教是盼! 楊榮森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骨科教授/主任 台大醫院 骨科部主任 西元2016年2月21日 目錄 chapter 1 臨床骨科病例X光片判讀要點 1 chapter 2 上肢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5 chapter 3 下肢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93 chapter 4 脊椎與骨盆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173 chapter 5 小兒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231 chapter 6 總結 271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作者:王百川 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9869164207

原價: 1000 售價: 9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顱薦椎治療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1版)

顱薦椎治療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顱薦椎治療 作者:約翰.優普哲 瓊恩.傅瑞德 翻譯: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9868837508

原價: 1000 售價: 9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強化肌力訓練全書:東大肌力學教授、骨科醫師及福岡軟銀鷹教練,寫給訓練者的科學化鍛鍊指南 (1版)

強化肌力訓練全書:東大肌力學教授、骨科醫師及福岡軟銀鷹教練,寫給訓練者的科學化鍛鍊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特價書)骨科物理治療學(上冊)(Orthopedic Physical Therapy) (1版)

(特價書)骨科物理治療學(上冊)(Orthopedic Physical Therapy)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800 售價: 72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骨頭小部落:我的第一本骨科書

骨頭小部落:我的第一本骨科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60 售價: 306 現省: 54元
立即查看
肌腱相關疾病面面觀 (1版)

肌腱相關疾病面面觀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目錄】 第一章 綜論 1.0 前言 1.1 認識肌腱─肌腱的結構是什麼? 1.2 肌腱有沒有神經和血管? 1.3 肌腱具有什麼功用?肌腱發揮功用時需要什麼幫手? 1.4 肌腱炎是什麼?肌腱病變是什麼? 1.5 肌腱的組成和生物力學特性如何? 1.6 肌腱的結構會影響肌腱炎的發生嗎? 1.7 肌腱炎很普遍嗎? 1.8 肌腱炎有哪些常被忽略的病因?z 1.9 哪些工作的肌腱炎風險比較高? 1.10 肌腱炎有什麼症狀? 1.11 為什麼長時間工作會引起肌腱炎? 1.12 肌腱炎的好發部位有哪些? 1.13 肌腱炎通常需要多久時間才能痊癒? 1.14 如何治療肌腱炎? 1.15 肌腱炎該如何預防? 1.16 肌腱炎的鑑別診斷解析 第二章 肩頸部和胸部常見肌腱炎與相關疾病 2.0 前言 2.1 肩膀舉不高的苦痛─談肩膀夾擠症候群 2.2 旋轉肌袖部分損傷怎麼辦? 2.3 旋轉肌袖破損如何治療? 2.4 慢性頸部非特異性痠痛該怎麼辦? 2.5 肩膀鈣化性肌腱炎的困擾? 2.6 肩頸痛易患難防 2.7 電腦族的肩痛只是肩關節疾病嗎?─ 兼談胸鎖乳突肌肌腱炎 2.8 肩頸痛應如何保健 2.9 肱二頭肌肌腱炎的簡介 2.10 三角肌肌腱炎解析 2.11 肩膀肱三頭肌肌腱炎 2.12 肩膀肌腱炎的併發症─五十肩 2.13 胸部的痠痛─談胸肌肌肉群的肌腱炎與斷裂 第三章 肘部、腕部與手部常見肌腱炎與相關疾病 3.0 前言 3.1 網球肘的好發族群有哪些? 3.2 要如何防治網球肘? 3.3 沒有打高爾夫球,怎麼會得到高爾夫球肘? 3.4 淺談高爾夫球選手的肘部肌腱炎 3.5 手臂轉不過來了怎麼辦?談肘部的旋後肌腱炎 3.6 肘部肱三頭肌肌腱炎解析 3.7 媽媽手(腕部伸肌腱鞘炎)該如何防治? 3.8 只有媽媽才會發生媽媽手嗎? 3.9 淺談滑手機與媽媽手 3.10 為什麼會發生扳機指?為什麼會卡住? 3.11 扳機指要如何治療? 3.12 我為什麼會反復發生扳機指?扳機指的好發族群和復發 3.13 手部伸肌腱炎解析 3.14 腕部疼痛要如何保健? 第四章 腹部、髖部與膝部常見肌腱炎與相關疾病 4.0 前言 4.1 彈響髖知多少?張闊腱膜炎解析 4.2 梨狀肌症候群知多少?髖部外轉肌腱炎解析 4.3 髖部外側痠痛面面觀 4.4 髖部前內側痠痛、腹股溝肌腱炎綜觀 4.4-1 股內收肌肉群肌腱炎 4.4-2 髂腰肌肌腱炎 4.4-3 腹直肌、腹斜肌肉群的肌腱炎 4.5 髖部後側痠痛面面觀─坐骨滑囊炎、深臀肌症候群 與腿後腱肌肌腱炎 4.6 膝部前側痠痛─談股四頭肌腱炎 4.7 跑步者膝或跑步膝─談髕股關節痠痛 4.8 只有跑步才會引起跑者膝嗎? 4.9 鵝掌肌腱炎解析 4.10 髕腱炎─ " 跳躍膝" 是什麼? 4.11 腿後肌腱炎簡介 4.12 膝後窩痠痛的元凶:談膕肌肌腱炎 4.13 網球腿知多少? 4.14 脛前痛是什麼? 第五章 小腿、足部與踝部常見肌腱炎與相關疾病 5.0 前言: 5.1 急性跟腱炎:阿基里斯肌腱炎簡介 5.2 如何預防慢性跟腱炎再度復發? 5.3 跟腱斷裂怎麼辦? 5.4 淺談脛後腱肌腱炎與附生舟狀骨症候群 5.5 扁平足會影響足部機能嗎? 5.6 腓骨肌肉群的肌腱炎─腓骨長肌和短肌肌腱炎 5.7 半夜腿抽筋有何風險因子和對策? 5.8 足底筋膜炎應如何保健與治療? 5.9 淺談踝部伸肌肌腱炎 5.10 跑者踝解析 5.11 種子骨炎是什麼? 5.12 拇趾外翻與肌腱炎簡介 5.13 足背伸趾肌腱無炎走遍天下,有炎步步難行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Magee骨科物理治療評估 (7版)

Magee骨科物理治療評估 (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針對神經肌肉骨骼病理評估之執行,提供清楚、有系統的方法,並解釋評估各層面涵蓋的理念。內容主要強調身體每個關節的評估,包括評估原則、步態、姿勢、初級照護、緊急運動評估、頭部與臉部評估等獨立章節,書中搭配 1700多張彩色精美圖片示範說明,使本書更具臨床參考價值。在第七版中,除了保留前版之系統架構,每章節均增修最新資訊,特別是針對腦震盪和髖關節評估方面,新增了一些測試和圖表。各章末均附有相關個案研究,引導讀者發展正確的評估技巧,此外,作者透過文字方塊與表格來組織並統整重要資訊,使讀者容易學習與記憶重點。本書為一本兼具理論與臨床應用的教科書,是物理治療專業人員必備的入門參考書籍。 。 【目錄】 1 原則與觀念(Principles and Concepts) 1 病史 1 觀察 12 檢查 14 原則 14 生命徵象 15 篩檢檢查 16 特定關節的檢查 27 功能性評估 39 特殊(診斷)測試 43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47 關節內活動 51 觸診 51 診斷影像 54 大綱摘要 67 病例研究 67 結論 68 參考資料 68 2 頭部及面部(Head and Face) 73 應用解剖學 73 病史 75 觀察 96 檢查 103 頭部的檢查 103 臉部的檢查 106 眼睛的檢查 108 鼻的檢查 113 牙齒的檢查 114 耳朵的檢查 114 特殊測試 114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148 關節內活動 150 觸診 150 影像診斷 152 參考資料 158 3 頸椎(Cervical Spine) 164 應用解剖學 164 病史 168 觀察 179 檢查 182 主動動作 182 被動動作 187 阻力式等長動作 189 篩檢檢查 189 功能評估 197 特殊測試 198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219 關節內活動 222 觸診 224 診斷影像 226 參考資料 238 4 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 243 應用解剖學 243 病史 246 觀察 252 檢查 254 主動動作 254 被動動作 259 阻力式等長動作 259 功能評估 259 特殊測試 260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262 關節內活動 263 觸診 263 診斷影像 264 參考資料 272 5 肩關節(Shoulder) 274 應用解剖學 274 病史 283 觀察 291 檢查 299 主動動作 300 被動動作 313 阻力式等長動作 317 功能評估 320 特殊測試 323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382 觸診 390 診斷影像 393 參考資料 420 6 肘部(Elbow) 431 應用解剖學 431 病史 433 觀察 435 檢查 438 主動動作 438 被動動作 439 阻力式等長動作 439 功能評估 443 特殊測試 443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462 關節內活動 466 觸診 467 診斷影像 469 關節攝影 470 參考資料 479 7 前臂、手腕和手部(Forearm, Wrist, and Hand) 482 應用解剖學 482 病史 487 觀察 491 常見的手部和手指變形 493 其他人體上的發現 499 檢查 500 主動動作 504 被動動作 506 阻力式等長動作 507 功能評估(抓握) 510 特殊測試 519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543 關節內活動 549 觸診 552 診斷影像 559 參考資料 573 8 胸椎[Thoracic (Dorsal) Spine] 578 應用解剖學 578 病史 581 觀察 584 脊椎後凸 584 脊柱側彎 586 呼吸 587 胸部變形 587 檢查 591 主動動作 591 被動動作 600 阻力式等長動作 600 功能評估 606 特殊測試 606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612 關節內活動 612 觸診 615 影像診斷 618 參考資料 625 9 腰椎(Lumbar Spine) 627 應用解剖學 627 病史 633 觀察 641 體型 642 步態 642 態度 642 整體脊柱姿勢 642 記號 645 階狀畸形 645 檢查 646 主動動作 646 被動動作 651 阻力式等長動作 651 周邊關節篩檢檢查 660 肌節 662 功能評估 663 特殊測試 666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686 關節內活動 690 觸診 692 影像診斷 694 參考資料 717 10 骨盆(Pelvis) 724 應用解剖學 724 病史 729 觀察 730 檢查 734 主動動作 734 被動動作 738 阻力式等長動作 744 功能性評估 744 特殊測試 744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佈 752 關節內活動 753 觸診 755 前側 755 影像診斷 757 參考資料 763 11 髖關節(Hip) 765 應用解剖學 765 病史 769 觀察 774 檢查 776 主動動作 777 被動動作 784 阻力式等長動作 785 功能評估 786 特殊測試 792 旋轉變形 799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822 關節內活動 826 觸診 827 診斷影像 831 參考資料 862 12 膝關節(Knee) 869 應用解剖學 869 病史 872 觀察 876 站姿下前面觀 876 站姿下側面觀 879 站姿下後面觀 880 坐姿下前面及側面觀 880 步態 886 檢查 887 主動動作 887 被動動作 889 阻力式等長動作 891 功能評估 894 韌帶穩定度 899 特殊測試 927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947 關節內活動 949 觸診 953 診斷影像 955 參考資料 978 13 小腿、腳踝以及足部(Lower Leg, Ankle, and Foot) 990 應用解剖學 990 後足 990 中足(中跗關節) 993 前足 993 病史 994 觀察 999 承重時的前面觀 1000 承重時的後面觀 1005 承重姿勢的側面觀 1006 非承重的姿勢 1008 常見的變形、偏差和傷害 1008 鞋子 1018 檢查 1019 主動動作 1019 被動動作 1024 阻力式等長動作 1027 功能評估 1027 特殊測試 1035 反射和皮膚感覺分布 1050 關節內活動 1057 觸診 1059 影像診斷 1064 參考資料 1088 14 步態評估(Assessment of Gait) 1096 定義 1096 步態週期 1096 站立期 1096 擺盪期 1097 雙腳站立期 1099 單腳站立期 1099 正常步態參數 1100 站姿腳距寬 1100 步長 1101 步幅 1101 骨盆側向移動/骨盆傾斜 1101 骨盆上下縱向移動 1101 骨盆的旋轉 1102 身體重心 1102 正常步頻 1103 正常的步態 1103 站立期 1103 擺盪期 1106 正常步態的關節活動 1106 病史 1108 觀察 1109 檢查 1111 移行評分表 1111 代償機制 1112 異常步態 1112 避痛/疼痛步態 1117 源自於關節的問題步態(僵硬的髖或膝步態) 1118 動作失調型步態 1118 攣縮問題的步態 1118 髖疼痛步態 1119 踮腳尖步態 1119 臀大肌步態 1119 臀中肌步態 1120 半身癱瘓或半身痲痺型步態 1120 膝關節過度伸直步態 1120 肥胖步態 1120 巴金森氏症步態 1120 蹠屈肌步態 1121 腰方肌跛行 1121 股四頭肌避用步態 1121 剪刀腳步態 1121 短腳步態 1121 跨閾步態或垂足步態 1122 搖擺式步態 1122 參考資料 1125 15 姿勢的評估(Assessment of Posture) 1127 姿勢的演化 1127 影響姿勢的因素 1132 不良姿勢的導因 1132 姿勢評估方法 1134 常見的脊椎變形 1134 前凸 1134 駝背(脊椎後凸) 1136 脊柱側彎 1137 病史 1140 觀察 1141 站姿 1143 前彎動作 1154 坐姿 1155 平躺仰臥 1157 俯臥 1157 檢查 1158 功能性評估 1158 參考資料 1161 16 截肢患者評估(Assessment of the Amputee) 1162 截肢高度 1163 病史 1165 觀察 1168 檢查 1172 截肢手術相關測量 1172 主動動作 1176 被動動作 1176 阻力式等長動作 1176 功能評估 1176 感覺測試 1177 心理測試 1177 觸診 1177 診斷影像 1177 參考資料 1178 17 初級醫療照護評估(Primary Care Assessment) 1180 評估的目的 1184 初級照護病史 1184 檢查 1185 生命徵兆 1186 一般醫療問題 1186 頭部與臉部 1187 神經學檢查與抽搐性疾病(包括頭部損傷) 1188 肌肉骨骼檢查 1189 心血管檢查 1190 肺部檢查 1193 腸胃道檢查 1194 生殖泌尿道檢查 1195 皮膚檢查 1196 熱疾病檢查 1196 冷疾病檢查 1196 實驗診斷測試 1197 影像診斷 1198 體適能基本資料(功能性評估) 1198 傷後回歸活動的測試 1208 運動參與 1209 參考資料 1211 18 緊急運動評估(Emergency Sports Assessment) 1215 賽前準備 1215 初級評估 1216 意識程度分級 1218 建立暢通的氣道 1219 建立血液循環 1221 流血,體液流失和休克之評估 1223 心跳驟停 1224 瞳孔檢查 1225 脊髓損傷評估 1225 頭部傷害之評估:神經學方面的觀察 1226 熱傷害之評估 1228 動作評估 1229 患者擺位 1230 傷害嚴重程度 1233 次級評估 1234 參考資料 1238

原價: 2650 售價: 2518 現省: 13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