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理論與實務
ISBN13:978626343292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吳家德
裝訂/頁數:軟精/516頁
規格:26cm*19cm*2.6cm (高/寬/厚)
重量:1100克
版次:14
出版日:2022/09/10
中國圖書分類:土地經濟
內容簡介
暢銷萬本!業界唯一指定用書!
◆熱銷14版,好評不斷的入門訓練教材。
◆配合最新房地產相關法規改版,掌握市場即時動態。
◆新媒體「數位行銷」強勢來襲,精準領先掌握市場脈動。
◆全方位必備知識,內容豐富紮實,輕鬆邁入房地產行銷達人!
業界名師親自傳授,
最實用的全方位教戰寶典。
【Step by step解析產業,搭配圖表,一看就懂】
全書分為六大篇:「入門篇」、「產業篇」、「市場篇」、「業務篇」、「企劃篇」及「稅務篇」。從房地產特性、組織、土地開發、產權調查、業務行銷、市場調查、廣告企劃和稅務探討等,詳實剖析產業的各個面向,帶給你全方位的視野。
【獨家收錄,「數位行銷」實戰祕笈】
階段化企劃流程,分析受眾喜好的風格、地點和訴求。詳列各式媒體資源及預算,分享業界慣用方法。
深耕臺灣房地產市場,挑戰瞬息萬變的房地產產業。想要在急遽變化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嗎?跟隨本書,扎穩馬步,在知識翻新的時代領先群雄!
目錄
第一篇 入門篇
1-1 不動產與房地產之區別
一、「房地產」(Real Property)的定義
二、「不動產」(Real Estate)的定義
1-2 土地使用的種類
一、依《區域計畫法》區分:都市土地、非都市土地
二、依土地之權屬區分:私有土地、公有土地
三、依土地使用目的區分:建築用地、非建築用地
四、依開發程度區分
1-3 房屋有哪些種類?
一、以屋齡分
二、依照拍賣方式區分
1-4 「產權」的意義
一、不動產權利內涵
二、什麼是容積率?建蔽率?定義及實施目的
1-5 何謂建築業?何謂代銷業?何謂仲介業?其關係又如何?
一、建築業簡介
二、代銷公司簡介
三、仲介公司簡介
1-6 不動產土地開發及投資分析
一、前言
二、不動產土地開發之型態
三、土地開發的目的
四、不動產土地開發流程
五、土地基本資料蒐集與現場勘查
六、市場調查分析
七、產品定位與開發構想
八、投資可行性粗估:不動產估價
九、土地取得
十、產品規劃設計、資金措籌、風險管理
十一、工程興建與費用
十二、廣告銷售
十三、交屋作業
十四、交屋後管理(出售/出租、營運管理)
十五、售後服務
十六、土地開發作業常用「中央主管」所提供的免費地籍及使用分區查詢套繪系統
十七、土地開發的甘苦談
1-7 地政調查及相關地籍資料
一、產權調查第一步:取得賣方資料
二、產權調查第二步:申請土地及建物登記簿謄本
三、產權調查第三步:申請地籍圖謄本及建物測量成果圖
四、產權調查第四步:申請分區使用證明書
第二篇 產業篇
2-1 臺灣房市正在形成的趨勢
一、經濟成長進入低度化
二、就業市場走向高失業率
三、社會變成全面老年化,人口成長停滯化
四、知識經濟取代資產價值
五、都市更新與拉皮防老化
六、豪宅與小宅兩極化,住宅數位化、住宅休閒化
七、軌道經濟—逐捷運、高鐵而居
八、實價登錄2.0,交易全都露,房市健全化
九、高稅負時代來臨,不動產將走向自用為主流的大市場
2-2 建築業之產業特性及定位
一、臺灣建築業產業概況
二、建築產業景氣變遷及產銷概況
三、產業價值鏈
四、建築業多角化的省思
五、開放陸資購買不動產,利多?利空?
第三篇 市場篇
3-1 何謂「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的重要性
3-2 市場調查與實務
一、市場研究的定義及與各部門的關係
二、市場調查的程序
三、市場研究的分類法
四、市場研究的利益與限度
3-3 市場調查的一般原則及程序
一、市場調查的一般原則
二、市場調查的程序
三、市場調查人員容易遭遇的困難
【附錄】簡報案例及個案表格
第四篇 業務篇
4-1 何謂行銷及行銷定義?
行銷(Marketing)≠銷售(Selling)
4-2 何謂「行銷組合」
或「行銷4P」?
行銷組合的運作
4-3 賣方4P與買方4C
一、生產者導向
二、消費者導向
4-4 何謂「目標行銷」?何謂「S-T-P」?
一、步驟一:市場區隔化(Market Segmentation)
二、步驟二:目標市場的選定(Market Targeting)
三、步驟三:產品定位(Product Positioning)
4-5 代銷公司產品策略流程
一、評估市場需求(市場研究分析)
二、消費者行為分析(5W、2H)
三、目標行銷
四、產品定位可使土地擁有者或建物興建者達到的目的
五、如果有一塊土地,你將如何進行產品定位?
六、不動產行銷組合(4P)
4-6 行銷內容:代銷公司個案開發後準備工作
一、市場研究(調查與分析)
二、全案動腦協調會議
三、個案現場銷售組織與內容
四、命名
五、工作流程表擬定
六、預售與公開
七、建築師聯繫工作
八、建材設備及公設建議
九、定價位
十、現場整理
十一、 接待中心、樣品屋、招牌、圍牆、指示牌、區域牌之安排及懸掛
十二、接待中心整理及環境美化
十三、水電及臨時電話
十四、建築執照
十五、企劃部配合工作
十六、合約書送審及擬定
十七、銷售前講習會
十八、個案正式推出掌握銷售之研究
十九、銷售前之工作
二十、簽約
二十一、銷售過程其他工作要點
二十二、現場業務作業與SP促銷活動、成交法則
二十三、個案銷售結束後之各項工作
二十四、銷售結案報告
4-7 專案負責人的工作要項之準備
【附錄】
(一)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書範本
(二)內政部成屋買賣契約書範本
(三)文章閱讀—法拍屋應有的法律常識
(四)業務部常用表格參考
第五篇 企劃篇
5-1 廣 告
一、何謂廣告?廣告戰略的重要性
二、房地產的廣告目標及廣告策略
三、廣告表現
5-2 媒 體
一、主要廣告媒體的特性
二、報紙媒體(Newspaper Media)
三、雜誌媒體(Magazine Media)
四、電視媒體(TV Media)
五、電臺媒體(Radio Media)
六、新媒體——數位行銷(Digit Marketing),用數位先行掠奪大商機
七、交通廣告
八、氣球廣告
九、廣告信函(DM)、夾報、手發傳單Flyer、LINE@生活圈、FB粉絲專頁
5-3 廣告表現
撰寫文案思考過程
5-4 廣告製作
一、廣告表現關係因素
二、文案表現
三、廣告命名
【附錄】企劃部常用表格參考
第六篇 稅務篇
6-1 不動產稅賦
一、持有(Hold)
二、不動產出租(Lease)
三、移轉原因
四、不動產之分類
6-2 持有不動產之有關稅目
一、房屋稅(House Tax)
二、地價稅(Land Value Tax)
三、贈與稅(Gift Tax)
四、遺產稅(Estate Tax)
6-3 移轉不動產之有關稅目
一、營業稅(Business Tax)
二、營利事業所得稅(Profit-Seeking Enterprise Income Tax)
三、個人綜合所得稅(Individual Income Tax)
四、租賃所得(Rental Income)
...
立即查看
建設公司經營與管理實務第三輯業務行政篇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建設公司經營與管理實務第三輯業務行政篇
作者:黃瓊瑤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4/04/01
條碼:9789577051745
內容簡介
第三輯共有十七章,資料豐富,內容包羅萬象。本書要目:業務行政概述、工作進度計畫、預售銷售管理、客戶資料管理、收款入帳作業、通知寄發作業、工程 變更管理、設備選色作業、證件收取作業、房貸對保作業、產權過戶作業、交屋前驗屋作業、交屋、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新店溪畔案、新店溪畔案報告、個案 工作報告。
本書特色
1. 藉由本書消費者可進一步了解與建設公司的作業執行步驟,減少之間的隔閡與誤解。
2. 於快速施工進度中建設公司如何在不損及承購戶權益下巧妙安排各項工作進度,達到進度執行目標。
3. 本書以實際操作個案經驗並確實掌控進度執行狀況為主軸,讓讀者免除以自身個案為操作實驗的代價。
4. 藉由個案進度及流程給予讀者檢視執行品質的機會,並可提供給有心改變作業模式者的模擬參考。
目錄
第一章 業務行政概述
第一節 業務行政工作基礎介紹
第二節 業務行政人員基本修為
第三節 答客問
第二章 工作進度計畫
第一節 施工計畫之關鍵點
第二節 房地合約書之關鍵點
第三節 時間關鍵點之整合
第四節 工作進度之編擬
第五節 工作進度完成基礎
第六節 業務行政工作進度表
附件二-1 業務行政日報表
第三章 預售銷售管理
第一節 廣告代銷公司的評估
第二節 委託銷售合約的規範
第三節 建設公司的銷售管理
附件三-1 個案調查記錄表
附件三-2 銷售公司評比作業程序
附件三-3 代銷提案比較表
附件三-4 案前進度追蹤日報表
附件三-5 客戶來電登記表
附件三-6 客戶洽談記錄表
附件三-7 訂購客戶資料表
附件三-8 貴賓退戶意見調查表
附件三-9 訂金、補足、簽約狀況日報表
附件三-10 銷售款項移交單
附件三-11 合約拆款表
附件三-12 買賣價金拆款表
附件三-13 簽約預約時間表
附件三-14 合約書領取單
附件三-15 合約條文加註或修正彙整表
第四章 客戶資料管理
第一節 銷售控制管理
第二節 客戶資料建立
第三節 合約資料的歸檔
附件四-1 常用銷控表
附件四-2 簡易銷控表-房屋
簡易銷控表-車位
附件四-3 承購戶資料帳卡
附件四-4 銷售狀況重點整理
附件四-5 案銷售日報
附件四-6 簽約明細分析表
附件四-7 房屋土地買賣預定合約加註彙整
附件四-8 房屋土地買賣預定合約加註統計
附件四-9 銷售用行政流程簡表
附件四-10 補足後退訂流程單
附件四-11 退戶流程單
附件四-12 換戶-原訂購戶辦退戶流程單
附件四-13 退戶解約證明書
附件四-14 退車證明書
附件四-15 簽約後讓渡更名流程單
附件四-16 讓渡(更名)同意書
第五章 收款入帳作業
第一節 收款之循環
第二節 入帳之循環
第三節 資料彙整
附件五-1 收款報表
第六章 通知寄發作業
第一節 通知的準備
第二節 郵件之準備
附件六-1 繳款通知書
附件六-2 催款通知書
第七章 工程變更管理
第一節 工程變更之時機
第二節 辦理工程變更之程序
第三節 工程變更作業管理
附件七-1 室內格局、管路及設備變更通知書
附件七-2 承購戶室內格局變更申請程序
附件七-3 特殊變更確認函
附件七-4 客戶變申請書
附件七-5 客戶變更確認通知書
第八章 設備選色作業
第一節 設備選色的範圍
第二節 設備選色的時間點
第三節 活動安排
第四節 活動計畫
第五節 勤前說明
第六節 資料彙整
附件八-1 建材設備選色日報表
附件八-2 建材設備選色單
第九章 證件收取作業
第一節 產權過戶名義人的確認
第二節 證件收取之時間點
第三節 應收之證件
第四節 證件收取通知
第五節 證件彙整
附件九-1 證件收取通知單
附件九-2 代收款繳款通知書
第十章 房貸對保作業
第一節 對保作業之準備
第二節 活動計劃
第三節 勤前說明
第四節 活動進行
第五節 資料核對
第六節 追蹤
附件十-1 房屋貸款資料檢查表
附件十-2 商業本票浮貼及說明
附件十-3 銀行貸款對保及產權過戶作業通知單
附件十-4 銀行貸款轉貸同意書
附件十-5 取消銀行貸款協議書
第十一章 產權過戶作業
第一節 過戶前準備
第二節 產權過戶之決策
第三節 過戶作業之追蹤
第四節 與銀行之配合
第五節 產權過戶後注意事項
附件十一-1 房屋土地產權移轉過戶約定書
第十二章 交屋前驗屋作業
第一節 驗屋前之準備
第二節 驗屋活動計劃
第三節 勤前說明
第四節 資料彙整
第五節 修繕追蹤
第十三章 交屋
第一節 交屋資料之準備
第二節 交屋活動計劃
第三節 勤前說明
第四節 活動進行
第五節 資料核對
第六節 追蹤
附件十三-1 交屋通知書
附件十三-2 提前交屋協議書
附件十三-3 提前交屋裝璜同意書
附件十三-4 交屋手續流程表
附件十三-5 房地接管證明單
附件十三-6 房屋遷入證明書
附件十三-7 工程保固暨無輻射鋼筋無海砂切結書
附件十三-8 權狀未領登錄單
附件十三-9 退款收據
第十四章 管理委員會
第一節 住戶大會
第二節 管理委員會
第三節 點交資料
附件十四-1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成立大會開會通知單
附件十四-2 住戶臨時規約
附件十四-3 住戶違建管理措施
附件十四-4 停車場使用規定
附件十四-5 住戶基本資料登錄表
附件十四-6 裝璜切結書
附件十四-7 裝璜保證金保管收據
附件十四-8 裝璜施工管理辦法
附件十四-9 裝璜工程申請表
附件十四-10 裝璜工程保證金退款申請表
附件十四-11 服務中心服務作業流程
附件十四-12 租售告知單
第十五章 新店溪畔案
壹、個案基本資料
貳、工作項目說明
參、收款及行政管理作業
肆、社區功能
伍、總結
第十六章 新店溪畔結案報告
第壹單元 產品規劃基本資料
第貳單元 銷售實務基本資料
第參單元 餘屋管理基本資料
第肆單元 客戶聯繫基本資料
第伍單元 工作進度時間表
第陸單元 工作流程規劃
壹 銷售流程
貳 客戶資料建立流程
參 收款、入帳流程
肆 通知寄發流程
伍 客戶工程變更流程
陸 設備選色流程
柒 客戶說明會流程
捌 證件收取作業流程
玖 銀貸對保作業流程
拾 公司初複驗作業流程
壹拾壹 客戶初複驗作業流程
壹拾貳 過戶作業追蹤流程
壹拾參 交屋作業流程
壹拾肆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作業流程
第柒單元 階段性工作分析
第捌單元 交屋進度
第玖單元 業務小秘訣
第拾單元 特殊記事
第十七章 個案工作報告
案1
案2
案3
案4
立即查看
智在點交!公設點交糾紛完全解除手冊(從預售屋買賣看點交實務)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智在點交!公設點交糾紛完全解除手冊(從預售屋買賣看點交實務)
作者:張明義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8/06/28
條碼:9789577055712
內容簡介
大多數公寓大樓設施所隱藏的「糾紛類型」不外是
●非法建物代替合法建物
●非法建物有機會變成合法建物
●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建物
●廣告DM 騙很大的建物
看懂「建材設備說明書」與「代銷承諾」的差別
●「建材設備說明書」的內容與項目
●「銷售海報」的情境陷阱
各區「點交驗收重點」及常見的「缺失列示表」
●照明系統 ●電氣系統 ●弱電系統 ●發電機
●中央監控 ●停車場 ●消防空調 ●給排水
本書特色
以預售屋買賣的起點,
揭露公共設施必然會發生的「缺點」,
針對「公設點交」過程常見的糾紛類型,提出最適解決方案。
點交糾紛 ▏有解→精確驗收
點交程序怎麼走●點交重點怎麼看●點交談判怎麼解
預售糾紛 ▏有解→由小見大
預見違建糾紛●預見設備糾紛●預見管理糾紛
機能糾紛 ▏有解→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的想像空間與軟硬體整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明義
學歷:
中央大學資管所碩士
經歷:
湯姆龍董事長特助
高力國際派駐內湖亞太經貿廣場-總物業經理
羽田機械資訊-股長
專長及出版計畫:
市地重劃
都市更新
工業用地開發
購物中心招商及營運
房地產投資與管理
房地產研調
物業管理
預售屋代銷
法拍屋買賣
防水防漏對策
弱電系統規劃
PLC機電整合
著作:
完銷力(預售屋代銷完全操盤)
向塔木德學作租屋達人
防水查漏獨講堂
智在法拍!那些法拍屋老師沒有教你的事
物業管理菁英的66個工作DNA
室內配線丙級學科速成
創業錢圖(創業籌資與股權安排設計)
創業計劃書(創業錢圖2)
英語思維大突破(激發職場成就與競爭力學習)
目錄
「精確驗收」解除點交糾紛
點交程序怎麼走
公設點交的「想像空間」
合法的空間「點交」還是「不點交」
點交清冊中 「廠商資料」的關鍵內容
總幹事執行「每日照相報告」的目的
第三方檢證單位的點交三階段任務
第三方檢證單位如何「預見」點交問題
「省小錢」卻花大錢的例子
點交與「回饋金」
公共基金的計算方式
點交重點怎麼看
「電梯」的點交重點
建物「防水部份」如何點交
消防系統驗收的9個檢查重點
「插座區」的快速點交
檢視自動發電機的「有效性」
「給水系統」點交的重點
設備點交常見的『缺失』列示表
點交談判怎麼解
公設點交到底是一個「程序」或「談判」
建商公設點交的「底線」
建商的「態度」為何不佳
公設點交談判的訴求
「信任」等於「行為」
公設違建合法化的解決方案
「由小見大」解除預售糾紛
如何預見「違建糾紛」
「廣告DM」隱藏的公設糾紛
買預售屋應該多問的「幾個問題」
「建商承諾與履行保證」的重要文件有哪些
如何預見「設備糾紛」
看懂「建材設備說明書」與「代銷承諾」的差別
「心痛」的高單價設備
欠缺維養考量的設施設計
排水管的「糾紛」
如何預見「管理糾紛」
依設備管理的「目的」增加可用工具
地下室停車場漏水有解與無解的原因
提前裝修的住戶如何影響門廳防水品質
從門廳四面玻璃,看保全維安的調度
物業管理顧問服務的價值
專題:怎樣算「智能住宅等級」的監控設備?
不用給鑰匙的智能門禁系統
監控設備的「任務編組」
「智能防盜」的設備等級
「門禁」與「監控」整合的智能大樓
「智能家居」解除機能糾紛
當生活藍圖誕生
智能家居的「想像空間」
不在家時人們的智能家居需求:確認與補救
在家時人們的智能家居需求:自動化與預先作業
「智能家居系統」的組成
從「燈光控制」談智能居家的基礎
「多媒體中心」的額外任務
「智能廚房」的設備
當軟硬體整合備全
從「整合」階段判斷智慧居家的機能高低
「戶到戶」電梯的幾個建議
智能家居設備的2條線
讓「機器」自己認識「機器」:談智能居家的共同語言
關於「智能家居控制主機」的三個思考
從「遙控器」演進談控制系統的重要概念
從「無線耳機」談無線技術的選用
「軟體設定」比硬體重要的原因
當先端思考啟動
找出智能家居最好的「訊息溝通點」
智能系統的「體感性」
「體感」跟「房屋」溝通
智能大樓不能「落地」的原因
智能大樓的整合關鍵
立即查看
坡地植生工程
Vegetation Engineering of Slopeland
作 者:林信輝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0/04/01(2版2刷)
ISBN:978-957-11-8752-5
書 號:5I27
頁 數:520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坡地植生工程乃由人為導入植生覆蓋於裸露坡面,藉工程構造物之初期安定及後續植物根系之錨定、土壤補強效益等,期達到坡面穩定與植生規劃設計目標。
本書彙集筆者36年來從事水土保持植物、植生復育,以及曾編寫相關植生工程手冊、技術規範等之實務經驗所得,編著而成。全文分為總論、植物材料之應用、植物之環境保育功能、應用植物解說、植生工程計畫基本考量、植生前期作業之規劃設計、植生導入作業之規劃設計、植生工法各單元設計圖說、植生調查分析、植生維護管理等章節。可供坡地開發之水土保持計畫、自然災害造成裸露地區之整治規劃、園景綠地規劃等相關植生工程對策之依據,亦可供為大學相關科系之參考用書。但由於坡地環境條件、植生設計目的與預期成果不同,實際植生工程規劃設計細項仍需就個案探討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信輝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常務理事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理事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學士‧民國57~61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民國65~68年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系博士‧民國71~76年
日本九州大學林學科防砂研究室進修‧民國80~81年
日本東京農業大學林學科治山綠化研究室進修‧民國81年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助教‧民國64~70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講師‧民國70~77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副教授‧民國77~85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民國85年~
目錄
序
第一章 總論
1.1 前言
1.2 山坡地之定義與範圍
1.3 植生工程之定義、內涵
1.4 植生工程相關名詞釋義
第二章 植物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2.1 植物之生活型與生長型
2.2 環境因子對植物生長之影響
2.3 種子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2.4 植生木樁與活體枝條之特性與應用
2.5 育苗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第三章 植物之環境保育功能
3.1 植生之環境改善功能
3.2 植生對水文循環之影響
3.3 植生之地面保護功能
3.4 植生與邊坡穩定
3.5 植生與生態保育
第四章 水土保持應用植物解說
4.1 木本植物應用解說
4.2 草本植物應用解說
4.3 藤類植物應用解說
第五章 坡地植生工程計畫基本考量與資材應用
5.1 植生工程計畫之內容與基本考量
5.2 基地環境資料調查分析(以崩塌地為例)
5.3 植生基材之特性與應用
5.4 木樁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5.5 其他植生工程規劃設計時應注意事項
第六章 植生前期作業(基礎工)之規劃設計
6.1 植生前期作業(植生基礎工)之工作內容
6.2 整地與坡面處理
6.3 坡面排水工程
6.4 坡腳基礎工程(坡腳擋土構造物)
6.5 坡面保護工程
第七章 植生導入作業(植生導入工)之規劃設計原則
7.1 植生導入作業(植生導入工)之內涵
7.2 播種工法之規劃設計原則
7.3 栽植工法之規劃設計原則
第八章 植生工法各單元設計圖說
8.1 撒播
8.2 噴植工法
8.3 植生帶(網、毯、束)鋪植
8.4 草藤苗栽(鋪)植
8.5 苗木栽植
8.6 其他配合坡面保護工程之植生(土壤袋植草、階段面植生、栽植槽植藤)
第九章 植生調查與植生成果分析
9.1 植生調查之內涵
9.2 植生調查之項目內容
9.3 植生定量調查方法
9.4 植生定性調查方法
9.5 集水區植生群落特性分析
第十章 植生檢驗與維護管理
10.1 一般水土保持植生工程維護管理要項
10.2 植生養護之相關規定
10.3 噴植工法之維護管理與驗收
10.4 植生成果調查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立即查看
書名:治療景觀與園藝療法
作者:郭毓仁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0/06/01
條碼:9789577053077
內容簡介
景觀園藝治療場地的設計可以分為兩個部份,一個是感受的庭園(sensory garden),即讓使用者從觸覺(touch)、味覺(taste)、聽覺(hearing)、視覺(eyesight)、及嗅覺(smell)的感受得到療效,是一種不需動手即能感知的現在進行式(being)。而另一個設計是可以動手照顧植物的設計(learning garden),即從照顧植物的過程中得到療效,就是實際的活動(doing)。植物提供的效益是無庸置疑的,治療性庭園是幫助我們體驗植物效益的場所。園藝及景觀治療的宗旨乃是為弱勢者代言,並讓他們的生活更人性化、更接近我們身處的大自然。台灣的環境仍比不上歐美較先進的國家、綠地缺乏、執照制度不健全、醫療品質也缺乏運用自然的力量。精神病院、教養機構、老人中心、兒童院、慢性病或戒勒索、退伍軍人榮民醫院、公園、智力發展中心、職訓中心、復健醫療院所、監獄、學校、收容中心、聾啞中心、或社區等都是很好的對象來從事景觀園藝治療的。
這本書的內容介紹園藝及景觀治療的意涵、園藝治療的發展、益處、目標、及顧客對象,同時以實際案例介紹景觀園藝治療應用於各類型顧客的操作方法,最後並介紹如何利用植物的顏色及氣味在景觀園藝治療上。
在現今的社會中,錦上添花的事多,雪中送炭的事少,景觀園藝治療的工作絕對不在於個人的獲益,但卻是生命價值的發揮。我們期待透過此書,讓台灣的社會及環境更美麗,讓弱勢者活的更尊嚴,讓我們的孩子活個更自然,同時尋回每個人內心深處中那顆最美的心!
適用對象
大學、技術學院、或高職等景觀、建築、園藝、觀光、教育、或生活應用科學等科系師生,或通識教育課程。政府及民間機構包括醫療院所、教養機構、老人中心、育幼院、慢性病或戒勒索、退伍軍人榮民醫院、公園、智力發展中心、職訓中心、復健醫療院所、監獄、學校、收容中心、聾啞中心、或社區等都是很好的對象。
目錄
一 園藝及景觀治療的意涵
二 園藝治療的發展
三 園藝治療的益處
四 園藝治療的目標及顧客對象
五 園藝治療應用於各類型顧客的基本介紹
六 景觀園藝治療的操作方法
七 景觀園藝療法實際案例介紹
八 顏色及氣味也能應用在景觀園藝治療
九 治療庭園一定要有機園
十 後語
十一 相關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山坡地排水與滯洪設計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山坡地排水與滯洪設計(三版)
作者:余濬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4/03/00
ISBN:9789576555190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兩大篇,第一篇論及排水設施,包括有水文分析、水理計算與常見排水設施設計,且將若干常用水理計算結果整理成圖表,以利設計者查閱。
第二篇則闡述滯洪設施,包括有習見滯洪池之構造、水理計算、無因次水理計算與設計,此外亦提出特殊構造之滯洪池水理計算及設計,其中抽水式滯洪池係探討於相同滯洪效果之條件下,可以節省之滯洪量,而雙堰式滯洪池則係作者創新之設計,不須要抽水設施同樣可以節省部分之滯洪量,另分離式滯洪池則探討所需增加之滯洪量。
推薦語
加強實務應用之部分包括合理化公式、排水設施、滯洪池水理計算及設計,至於考古題的部份則包括水利、水土保持、大地、環境等工程之公務人員普通、高等、升等考試,與專門職業技術人員高等、檢覈考試,除了以上之考古題作者另再加上個人設計之題目,併同答案提示成為每章最末之自我評量,希望對於讀者觀念之釐清有所裨益。
目錄
第一篇 排水設施
第一章 水文分析
1.1 合理化公式法 1-1
1.2 逕流係數 1-2
1.2.1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逕流係數 1-2
1.2.2 『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與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逕流係數 1-3
1.3 降雨強度 1-4
1.3.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1-4
1.3.2 依據『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與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1-6
1.3.3 依據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 1-6
1.3.4 依據中央氣象局 1-6
1.4 集流時間 1-9
1.4.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1-9
1.4.2 依據『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與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1-10
1.4.3 依據『水土保持手冊』 1-10
1.4.4 其他集流時間公式 1-11
1.5 集水區面積 1-13
1.6 合理化公式計算例 1-13
1.7 合理化公式之線性化單位歷線 1-15
1.8 合理化公式之流量歷線 1-17
1.9 設計雨型 1-19
第二章 水理計算
2.1 流速計算公式 2-1
2.1.1 曼寧公式 2-1
2.1.2 蔡司公式 2-6
2.1.3 輸水容量 2-7
2.2 最佳水力斷面 2-7
2.2.1 矩形渠道 2-8
2.2.2 三角形渠道 2-8
2.2.3 梯形渠道 2-8
2.3 複式斷面 2-9
2.4 等價糙率 2-11
2.4.1 流速相等法 2-12
2.4.2 阻抗力法 2-12
2.4.3 加權平均法 2-12
2.5 臨界流 2-14
2.5.1 福祿數 2-14
2.5.2 臨界流 2-15
2.6 水躍 2-19
2.7 跌水 2-24
2.8 允許流速 2-25
2.8.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2-26
2.8.2 依據『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2-26
2.8.3 依據『台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2-27
2.9 出水高度 2-27
2.9.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2-27
2.9.2 依據『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2-27
2.9.3 依據『台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2-27
2.10 上揚力 2-28
2.11 孔口 2-31
第三章 常見排水設施
3.1 矩形溝 3-1
3.1.1 幾何要素 3-1
3.1.2 計算例 3-2
3.2 U形溝 3-6
3.2.1 幾何要素 3-6
3.2.2 計算例 3-7
3.2.3 矩形溝與U型溝比較 3-7
3.3 梯形溝 3-11
3.3.1 幾何要素 3-11
3.3.2 計算例 3-12
3.4 管涵 3-17
3.4.1 幾何要素 3-17
3.4.2 最大流量 3-19
3.4.3 最大流速 3-19
3.4.4 當y=0.75do之流速與流量 3-20
3.4.5 不同水深與滿管之流速比、流量比 3-24
3.4.6 管涵相關設計 3-27
3.5 箱涵 3-33
3.5.1 幾何要素 3-33
3.5.2 計算例 3-34
3.6 草溝 3-36
3.6.1 幾何要素 3-36
3.6.2 計算例 3-37
3.7 齒坡 3-40
3.8 跌水工 3-43
3.9 沖擊式消能池 3-46
3.10 SAF靜水池 3-52
3.11 豎井 3-54
第二篇 滯洪設施
第四章 滯洪設施概述
4.1 坡地開發之水文變化 4-1
4.2 滯洪設施之構造 4-2
4.3 滯洪功能 4-6
4.4 相關設計規定 4-11
4.4.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2003) 4-11
4.4.2 依據『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1990) 4-11
4.4.3 依據『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1989) 4-12
第五章 滯洪池三角單位歷線法水理計算
5.1 三角單位歷線法 5-1
5.1.1 水理計算理論依據 5-1
5.1.2 設計例 5-4
5.2 三角單位歷線法無因次化 5-8
5.2.1 無因次化理論依據 5-8
5.2.2 設計例 5-11
第六章 滯洪池水庫法水理計算
6.1 水庫法 6-1
6.1.1 水理計算理論依據 6-1
6.1.2 計算例 6-3
6.1.3 水庫法探討 6-14
6.2 水庫法無因次化 6-15
6.2.1 無因次化理論依據 6-15
6.2.2 比較 6-21
6.2.3 計算例 6-22
第七章 不同構造滯洪池
7.1 分離式滯洪池 7-1
7.1.1 分離式滯洪池構造 7-1
7.1.2 水理計算 7-2
7.1.3 滯洪量比較 7-3
7.1.4 設計例 7-4
7.2 雙堰式滯洪池 7-6
7.2.1 雙堰式滯洪池構造 7-6
7.2.2 水理計算 7-8
7.2.3 滯洪量比較 7-12
7.2.4 設計例 7-13
7.3 抽水式滯洪池 7-15
7.3.1 抽水式滯洪池構造 7-15
7.3.2 水理計算 7-16
7.3.3 滯洪量比較 7-18
7.3.4 設計例 7-18
7.4 全抽式滯洪池 7-21
7.4.1 全抽式滯洪池構造 7-21
7.4.2 設計例及水理計算 7-21
第八章 蓄洪量快速估算
8.1 依地區別速算蓄洪量 8-1
8.1.1 台北市 8-3
8.1.2 基隆 8-5
8.1.3 淡水 8-7
8.1.4 宜蘭 8-8
8.1.5 新竹 8-9
8.1.6 台中 8-10
8.1.7 台南 8-11
8.1.8 高雄 8-12
8.1.9 花蓮 8-13
8.1.10 台東 8-14
8.2 蓄洪量速算圖表與公式 8-1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1
附錄
附錄1 單位換算 附錄-1
附錄2 位序法設計雨型 附錄-2
附錄3 三角形單位歷線法 附錄-6
附錄4 相關法令規定 附錄-8
A.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附錄-8
B.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附錄-14
C. 『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 附錄-18
D.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附錄-24
E.
立即查看
景觀植栽設計(附光碟)PLANTING DESIGN FOR THE LAND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景觀植栽設計(附光碟)PLANTING DESIGN FOR THE LAND
作者:郭毓仁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1/02/01
條碼:9789577053800
內容簡介
在台灣有關於介紹植物和園藝栽培的書可說是不勝枚舉,居家庭園的設計也不少,可惜理論及實務兼具的植栽設計書籍卻很難找到,許多植栽設計的書籍多翻譯自國外不易國人閱讀。由於郭毓仁教授在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植栽設計課程十年,加上郭教授具有高爾夫球場場地管理的專長,以及近年來研究景觀園藝治療並推廣療癒庭園的經驗也曾獲設計獎項,因此融合了規劃設計、景觀維護、以及生態人文的關懷寫成此書提供參考。
本書以最簡潔的文字從最基本的植栽設計理念為出發,並介紹中國庭園對世界景觀的影響,從最低矮的草坪到最高的喬木,分別介紹其利用於植栽設計的技巧及方法,在了解個別植物在景觀的利用後,再告訴讀者如何融合這些植物於公園以及如何利用植物來塑造生態的感覺,保護我們的土地。這本書除了寫給專業者之外,特別是寫給一個想要立志成為偉大景觀師的學生族群,也運用真實的照片讓有興趣的非專業者入門閱讀。
作者簡介
郭毓仁
現任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學院銀髮養生環境學系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與園藝治療研究中心主持人
香港園藝治療中心顧問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自然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園藝系草坪管理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
宜蘭高中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副教授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景觀建築系訪問學者
環保署空保處綠美化評審委員
國科會計畫審查委員
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綠美化顧問
台北美國學校球場管理顧問(consultant)
關西保富高爾夫俱樂部球場管理顧問(consultant)
關西旭陽高爾夫俱樂部球場管理顧問(consultant)
桃園統帥高爾夫俱樂部球場管理總監(superintendent)
美國Champaign Golf Country Club grounds staff
台大園藝系研究助理
國際草坪研究學會會員(International Turfgrass Research Society)
美國農藝學會草坪分會(C-5)會員(American Society of Crop Science)
美國園藝治療學會會員(American Society of Horticulture Therapy)
目錄
壹、什麼是植栽設計
貳、中國庭園的歷史地位
參、植栽設計理念
肆、植栽設計的程序
伍、室內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陸、草坪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柒、地被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捌、觀賞草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玖、水生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拾、爬藤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拾壹、木本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拾貳、公園的植栽設計方法
拾參、生態綠化方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圖解都市景觀
作者:蔡燕寶 譯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20/03/01
條碼:9789577051257
內容簡介
本書之目的並非在於轉用基礎命題或造型課題方式引導,而且也不根據整體都市造型發展計劃構想。
本書重點在於都市景觀形成之細部單元,即"造型單元"-其形成或毀損-對於我們每日身處的環境景象而言意義深遠。另外一項選定本書主題因素乃根據以下之實例:都市計劃處理過程中-設置大空間的,抽象的以及步驟上一覽無遺的,小空間的等等問題上的應用-必須透過經驗與知識的融會貫通以求得洞悉與總覽。
對於學生而言,以反覆的方法,亦即由其自信的個別單元著手進行,並逐步地進入多層面而繁複的計劃與造型作業中。關於這種由理解細部再到掌握整體的方式,也就是個別疑點所獲致的方案包含了許多主體性的問題,例如-比例放大的問題-,然後再回歸到大範圍的造型課題上。
同時亦須考慮的是,於都市計劃的日常實務中,執行的任務範圍較少涉及大的都市計劃關聯性造型,而通常所涉及的乃是"精密作工"方面。
嚴謹而確實的細部造型設計,對於建造都市整體景觀造型的協調而言,有其絕對的必要,並藉有效的助益過程以達成任務。
目錄
鄉村、地方,都市景象之現況調查與分析
景象之造型特徵
自然照觀與聚落型態之造型特徵
都市景象於造型上之特徵
道路空間於都市造型上之特徵
建築物於都市造型上之特徵
與都市造型相關的構想
都市造型的一般性處理方式
自然環境中建造策略之設置
由計畫觀點看地形
由計畫觀點看河渠流向
由計畫觀點植裁
野地高處之建造基地的選擇
基地平面之配置以景觀協調性之評定為依據
山坡地建築之設置
自然環境中的建築群
從聚落外緣至外圍景觀的造型
建造於既存建築物環境結構中之新設建築
由都市建造之觀點出發的建築物造型
於眼睛高度之視線莊園內的建物空間與細部造型
空間界限之造型效應
屋頂形式之造型效應
街道與街道空間之造型
與自然景觀配合的道路措施
與街道景觀配合的道路措施
從道路到交通安寧與住宅區環境改善的改造方式
配合地形構造的道路走向
街道隔音設施之造型
從開放的景觀轉移到聚落領域的道路景觀造型
住宅區域之入口空間的景觀造型
道路空間的造型
廣場空間之造型
步道之造型
都市步道可視為多種生活體驗之範圍
步道之造型與設計參考準則
於步道上之設施與造型細部
水可視為都市景觀中一種體驗之要素
樹木可視為景觀造型之要素
樹木之美,活力與機能
樹木可視為道路與廣場景觀造型要素
適合於各種場所的樹種類
時間流轉中樹木成長之變化
住宅環境之設施與造型
於住宅環境中之體驗及活動空間與諸設備之結構
住宅環境之擴展形式
住宅環境中之各項設施之距離及其所需時間
住宅環境中之遊戲場
住宅區造型
獨棟住宅區域之低密度,開放型建築形式
基地分割與建築上所呈現的特徵
連結方式所造成之區域典型特徵
聚落的景觀,特徵及其造型
過渡區域可視為住宅區內一種造型的要素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
連結道路之設計與造型
高密度配置之住宅區域
住宅型態與土地分劃的的個性化特徵
整體配置中的住宅位置-以日照立場的考量
連結方式所造成的區域典型特徵
都市建造上建築的基本形式
典型的建築形式
過渡區域視為住宅環境中之造型要素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
停車場與車庫之設計與造型
建築物立面之造型與空間形成方式
並連房屋中轉角地之建築造型
連鎖或並列房屋之轉角地處理
樓層方式之住宅範圍
具有特徵的建築形態
各種建築型態互相組合的配置
1920至1980年間之集合住宅的變遷
建築,道路網及開放空間之造型相互間的關係
建築群配置構造-建議之計劃例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平台,中庭
連結形式之區域典型特徵
停車場的設計與造型-能夠自由利用的室外停車場
集合車庫的設計與造型
生活服務區的造型
從都市計畫的立場看生活服務設施之評估
生活服務設施及其區域之基本配置結構
獨立商店,其建築之特徵與連結之方式
商店街,其建築特徵與連結之方式
道路沿線上商店街之配置與連結方式
徒步專用區域內商店街之配置與連結
集合商店,其建築特徵及連結方式
集合商店內之各項機能配置
多層之集合商店
集合商店之造型
商店之立面造型
商店正立面之建築設計與造型
商店建築與商店街之特殊型態
具複合機能結構之中心設施
工商業混合區域
於混合區之建築型態的特徵
連結方式之典型特徵
各項機能的基本配置形態
混合使用建築之設計與造型例子
工商業混合區-造型的例子
區域典型之設計與造型上的特徵
建造計畫或準則中的造型決策
內容索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豪宅實品屋計畫
作者:林耿毅、林建國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06/08/01
條碼:9789577052520
內容簡介
實品屋的施工已經由從前滿足客戶銷售感官消極性的目的,轉化成業主與營造廠提早發現施工盲點的積極性指標。實品屋的施工更能進一步確認發包項目是否已經完備?人員組織是否周全?相關假設工程是否已經定位?以及施工程序與收頭檢討釐清、施工位置材質、數量確認、驗收標準確立等。
本書將藉由實品屋計劃的擬定項目與施工圖例,研討施作流程,並搭配實錄照片解說從放樣立窗到裝修完成,從各戶內裝到公共梯廳,希望藉由這樣這讀者能進一步了解實際著手進行的步驟與可能遭遇的困難。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品屋計畫檢討流程
第三章 實品屋計畫內容
第四章 先期作業
第五章 重要施工概念
第六章 收頭檢討與磁磚分割
第七章 機電設備與空間檢討
第八章 標準層梯廳檢討
第九章 假設工程施工計畫
第十章 實錄照片
立即查看
今天起,和植物一起生活:寫給想用綠意佈置家的你!36種耐陰好種、少蟲害、新手友善的室內觀葉提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綠色能源科技原理與應用(第五版)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探討許多全球備受關注的環保議題,舉凡再生能源的開發技術與困境、核能發電的利與弊、太陽能所帶來的能源效益等,於各章節討論開發再生能源所必須克服的技術問題以及建造上面對的挑戰,並加入許多歷史上發生的能源相關話題,引導讀者了解能源危機已是不可不去重視的議題。
【目錄】
第 1 章 能源概論
一、 能源概說
二、 能源的分類
三、 能源價值的品評
四、 能源運用趨勢與能源安全第 2 章 能量的分類與單位
一、 能量與功的定義
二、 能量的形式
三、 能量的單位與轉換第 3 章 能源應用與環境生態維護
一、 有害物質的排放與汙染
二、 溫室效應與溫室氣體排放管制
三、 綠色能源的開發與應用
四、 能源轉換與效率第 4 章 太陽輻射能的熱應用
一、 太陽輻射能的來源
二、 太陽輻射能的吸收
三、 太陽輻射能的傳遞
四、 太陽輻射能的熱應用第 5 章 太陽能發電
一、 太陽能熱發電
二、 太陽能光伏發電
三、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新發展第 6 章 風力發電原理與技術應用
一、 全球風力發電發展概況
二、 風力發電的原理
三、 風力發電機的分類與構造
四、 風力發電系統之應用第 7 章 生質能源與生質能源作物栽培
一、 生質物的光合作用
二、 生質物的能量轉換
三、 生質能源作物栽培技術第 8 章 水力發電
一、 水力發電概說
二、 水力位能的釋出及其效率
三、 水力動能的應用
四、 水渦輪機的型式第 9 章 海洋能
一、 潮汐能
二、 海流能
三、 波浪能
四、 其他型式的海洋能第 10 章 燃料電池
一、 燃料電池簡介
二、 燃料電池堆與燃料電池系統
三、 燃料電池的種類與應用第 11 章 其他可再生能源
一、 地熱能
二、 氫能
三、 廢棄物轉換成能源再利用
四、 核融合第 12 章 低碳經濟學
一、 碳權與碳權交易
二、 氣候科學評估報告
三、 淨零排放與碳中和
四、 碳捕捉與碳封存
五、 ESG企業永續發展第 13 章 溫室氣體盤查
一、 溫室氣體排放邊界設定
二、 基準年擬定與排放源範疇設定
三、 排放源鑑別
四、 溫室氣體排放係數與排放當量
五、 溫室氣體盤查流程第 14 章 產品碳足跡估算
一、 何謂碳足跡
二、 個人、家戶與活動碳足跡估算
三、 產品碳足跡估算書末習題
立即查看
以核養綠: 台灣能源新願景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缺電影響經濟,空汙危害健康!
規劃最佳能源配比,打造綠能低碳、穩定供電的家園
太陽能、火力發電、核能到底有何不同?
「以核養綠」究竟是什麼?再生能源就一定好嗎?
這本書將告訴你答案!
2018年底,台灣通過「以核養綠」、「火力發電年減1%」等兩項公投,顯示人民對核能發電的高度關切。但目前的能源政策無法解決台灣的缺電問題,因此,透過「2019民間能源會議」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企業界人士以及社會大眾,共同討論台灣能源現況,尋找最適合的能源政策。
透過這場講座的舉辦,也解答了許多人民心中的疑惑,包括:
•為什麼要「以核養綠」?
「核能發電是一種穩定的低碳、低汙染發電方式,國際上也明定核能是「潔淨能源」,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及空氣汙染。透過以核養綠打造綠能環境,維持電力穩定,穩健減核,逐步邁向非核家園。」
•「再生能源」不能取代核電嗎?
「台灣為獨立電網且規模小,包括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容易受天候影響,以台灣夏季而言,用電量最高卻沒風,很難進行風力發電。因此維持原有的核能發電,並持續發展再生能源才是上策,避免因大幅度調整能源配比,導致發電不穩。」
•「核廢料」該如何處理?
「科技不斷進步,核廢料早已有解決方式,不論是室外或室內貯存,安全都不是問題。高階核廢料甚至可透過再處理技術,回收其中大部分可利用的元素,重製為新型燃料並繼續用於發電。」
不論哪一種發電方式,都有優缺點,但不該輕易放棄任一選項。因此本書收錄來自各界領域專家及學者的具體建議、構想,期望為台灣找出適當的能源配比,擘劃充分、穩定、潔淨及可行的電力發展藍圖。
•透過專家論點剖析台灣能源配比:只有專家們才清楚的能源真相,在本書中首度完整呈現。
•全彩圖文說明各式能源利弊:收錄大量全彩圖表,並搭配專家的文字說明,幫助快速了解各式能源的優、缺點。
【目錄】
推薦序 以核養綠減碳,為台灣能源找出路(馬英九基金會董事長 馬英九)
推薦序 公投結果,不容漠視(長風基金會董事長 江宜樺)
專題篇 全球能源發展──數據解析全球能源發展趨勢(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郭位)
第一章 化石能源──從空汙、暖化到減碳
火電──空汙與暖化的迷思(前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 陳立誠)
從公投結果看我國能源政策未來(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梁啟源)
溫室氣體減排與再生能源發展:問題與對策(台北大學專案約聘教授、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黃宗煌)
第二章 再生能源──在台灣該如何發展?
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機會(前行政院副院長 杜紫軍)
逐夢現實,以核養綠(前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麻醉學科教授 王明鉅)
再生能源經濟分析(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 廖惠珠)
第三章 核能──為什麼台灣需要?
核,能不能?(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中華民國醫學物理學會理事 廖彥朋)
能或不能只在一念之間(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葉宗洸)
第四章 核廢料──如何存放及處理?
「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之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特聘教授 蔡春鴻)
核廢無解,我們又被綁架了嗎?(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 李敏)
消除「純核廢料」之理論基礎與工程設計(旅美核能專家 趙嘉崇)
【圓桌論壇】從專家角度看台灣的能源配比
馬英九基金會董事長 馬英九
長風基金會董事長 江宜樺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 林明儒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副理事長 許舒博
資深媒體人 陳鳳馨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黃士修
立即查看
台灣的三角習題:從美中台到紅藍綠,台灣前途的再思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美中台與紅藍綠的關係有如撞球,任何一顆球的滾動,都會在球檯上碰撞出難以預測的連鎖效應。
「台灣的三角習題」是蘇起對台灣內部與外部情勢的觀察與解析,蘇起提出「大三角」(美中台)與「小三角」(紅藍綠)的分析架構,來概括台灣內外的政策環境。
歷史證明,台灣雖小,卻是最可能引爆美中兩強交戰的導火線,這注定了台灣在國際局勢中的關鍵地位,但處境先天就十分困難,必須時時刻刻小心翼翼,否則代價必然巨大。而80年代黨禁解除後,國內政黨開始競合,也各自與北京互動,因此在美中台之下,又多了一組紅藍綠的三角關係。
《台灣的三角習題:從美中台到紅藍綠,台灣前途的再思考》有談內政,如台灣的歷史地理、內部變化、選舉,美國及大陸內政;有談雙邊關係,如台灣的大陸政策、北京的對台政策,或兩岸關係、美台關係、美中關係等;亦涉及東亞情勢、大小三角的變化。透過蘇起深入淺出的評論,我們對於台灣的命運與前途,將會有更加清楚的體認。
【目錄】
自序
台灣內政
01 理性主義vs.民族主義
02 台灣可以不悲哀
03 台灣與中華民國合則兩利
04 當前台灣困境的根源
05 嘆台灣的兩岸精神病
06 實力乎?民意乎?
07 溫水煮青蛙的台灣
08 失衡的國安人事布局
09 從馬習會看台灣的「自虐」與「他虐」
10 跳脫「松鼠」的宿命
11 相互毀滅還是相忍為國
12 從「乎乾啦」到杯弓蛇影
13 台灣的共業
14 「不知不覺」的台灣
15 台灣需要再次脫胎換骨
16 台灣民主的反思
17 民國百年,「興利」元年
18 台灣的歷史與地理
19 總統直選制度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台灣選舉
01 台灣大選的外部因素
02 二○一九──高度風險的一年
03 假如「美國牌」加上「台灣牌」
04 台灣選舉的境外因素
台灣安全
01 台灣新風險──四海+四獨
02 像一九四九的二○一九
03 美國會來救嗎?(上)
04 美國會來救嗎?(下)
05 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上)
06 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下)
07 試擬台灣未來的可能劇本
08 惡化中的台灣安全環境
09 今年攸關台灣安全的三因素
10 台灣安全的新變數
兩岸關係
01 蔡總統扭曲的兩岸觀
02 民共為何沒有溝通?
03 當前兩岸僵局的癥結
04 兩岸五二○後的可能對撞
05 新政府的兩岸課題
06 進入「危機管理期」的兩岸關係
07 三贏的馬習會
08 台海可能進入「危機管理期」
09 一個中國──在一與二之間
10 流失中的兩岸政治基礎
11 冒險、妥協、善意──辜汪會談的時代啟示
12 主權問題的迷思
13 兩岸需要同情的相互理解
台灣的大陸政策
01 蔡總統新轉折的風險
02 鬥、拖、和,或「經美制台」
03 沒有馬英九的馬英九政策
04 希臘荒謬劇的啟示
05 台灣應清楚打出「和」的品牌
06 誤判的教訓不能重演
07 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鬥、拖、和
北京對台
01 北京如何評估台灣大選?
02 習近平新時代的對台政策
03 北京如何看台灣?
04 試析習近平的中國大陸
美國
01 當前美國的對台政策
02 美國怎麼了?
03 美國在衰落嗎?
04 黑天鵝亂飛的二○一七年
05 川蔡通話的多重影響
06 美國政策思維中的台灣
美中關係
01 美中──台灣該選邊嗎?
02 美中貿易戰的背後
03 美中「競爭」下的台灣
04 用撞球思維看美中關係
05 台灣與美中角力
大小三角
01 變了形的大小三角
02 台灣的前途誰決定?
03 從大小三角看「維持現狀」
04 台灣的大三角與小三角
東亞
01 北韓問題與台灣的關聯
02 以「智」處世的國家及領袖
立即查看
美國綠建築LEED基礎知識與應用: Green Associate認證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是一個由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制訂,用以定義「高效能綠建築」之評估系統,以鼓勵永續性綠建築的發展與實行,並提供業界作為設計更健康、更環保與更節能建築物之準則。
LEED近年來廣為全世界先進國家所採用,不僅是全美國各州公認之綠建築評估準則,更將取得LEED認證列為公共建築的必要條件。近期亞洲國家包括台灣的大型公共建設及廠辦建築等也以獲得LEED綠建築標章為重要指標。
本書為LEED Green Associate入門級的參考教材,從綠色、永續、友善環境的角度,針對LEED各項指標做系統性介紹,並輔佐以圖片與說明,希望讓讀者能夠一窺綠建築的領域並對LEED綠建築認證體系有完整的認識。
【目錄】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綠建築永續設計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Green Building Design)
1.1 綠建築簡介(Introduction to Green Building)
1.2 綠建築定義(Definition of Green Building)
1.3 為什麼需要綠色建築(Why Do We Need Green Buildings)
1.4 綠色建築的核心原則(Core Principles of Green Building)
1.5 綠建築整合式設計流程(Green Building Integrated Design Process)
1.6 綠色建築評估系統(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s)
1.7 LEED優點與趨勢分析(LEED Advantages and Trend Analysis)
第二章 LEED綠建築評估系統簡介(Introduction to the LEED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2.1 USGBC簡介(Introduction to USGBC)
2.2 各種LEED評級系統(Various LEED Rating Systems)
2.3 如何選擇適當的評分系統(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Rating System)
2.4 了解 LEED 的評級系統(Understanding the LEED Rating System)
2.5 LEED的影響類別及比重(LEED Impact Categories and Weightings)
2.6 LEED 參考手冊(LEED Reference Manuals)
2.7 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綠建築認證委員會(GBCI)及LEED線上(LEED Online)(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 Green Business Certification Inc. (GBCI), and LEED Online)
2.8 LEED最低專案要求(Minimum Program Requirements)
2.9 LEED專案申請認證的要求(LEED Project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2.10 LEED 4.0版本及LEED 4.1版本的差異與更新(LEED v4.0 and LEED v4.1 Key Differences)
第三章 整合流程、規劃與評估(Integrative Process, Planning, and Assessments, IP)
3.1 LEED V5版本簡介(Introduction to LEED V5)
3.2 氣候韌性評估(Climate Resilience Assessment)
3.3 人類影響評估(Human Impact Assessment)
3.4 碳排放評估(Carbon Assessment)
3.5 整合設計流程(Integrative Design Process)
第四章 基地位置和交通(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4.1 概述(Overview)
4.2 環境敏感地保護(Sensitive Land Protection)
4.3 公平發展(Equitable Development)
4.4 緊湊與連接式發展(Compact and Connected Development)
4.5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4.6 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第五章 永續基地(Sustainable Sites)
5.1 最小化基地干擾(Minimize Site Disturbance)
5.2 生物多樣性棲息地(Biodiverse Habitat)
5.3 可及的戶外空間(Accessible Outdoor Space)
5.4 強化韌性基地設計(Enhanced Resilient Site Design)
5.5 降低熱島效應(Reduce Heat Island Effect)
5.6 減少光害(Light Pollution Reduction)
第六章 用水效率(Water Efficiency)
6.1 水表量測與報告(Water Metering and Reporting)
6.2 最低用水效率(Minimum Water Efficiency)
6.3 水表量測與漏水檢測(Water Metering and Leak Detection)
6.4 加強用水效率(Enhanced Water Efficiency)
第七章 能源與大氣(Energy and Atmosphere)
7.1 營運碳排放預測與脫碳計畫(Operational Carbon Projection and Decarbonization Plan)
7.2 基礎/進階能源效率(Minimum / Enhanced Energy Efficiency)
7.3 基本/進階建築能源系統功能驗證(Fundamental/Enhanced Commissioning of Building Energy System)
7.4 能源量測與報告(Energy Metering and Reporting)
7.5 基礎/進階冷媒管理(Fundamental / Enhanced Refrigerant Management)
7.6 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7.7 降低尖峰熱負荷(Reduce Peak Thermal Loads)
7.8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7.9 互動式電網(Grid-Interactive)
第八章 材料與資源(Materials and Resources)
8.1 零廢棄營運計畫(Planning for Zero Waste Operations)
8.2 評估並量化隱含碳(MR Prerequisite: Assess and Quantify Embodied Carbon)
8.3 建築與材料再利用(Building and Materials Reuse)
8.4 減少隱含碳(Reduce Embodied Carbon)
8.5 低排放材料(Low-Emitting Materials)
8.6 建材披露與優化(Building Product Disclosure and Optimization)
8.7 施工與拆除廢棄物轉移(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Diversion)
第九章 室內環境品質(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9.1 施工管理計畫(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lan)
9.2 最低室內空氣品質性能/增加通風(Minimum IAQ Performance / Increased Ventilation)
9.3 禁止吸菸或車速怠速(No Smoking or Vehicle Idling)
9.4 居住者體驗(Occuant Experience)
9.5 通用性與包容性(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9.6 韌性空間(Resilient Spaces)
9.7 空氣品質測試與監控(Air Quality Testing and Monitoring)
9.8 LEED既有建築與LEED新建建築(LEED-EB vs. LEED-NC)
第十章 創新與設計(Innovation in Design)
10.1 區域優惠(Regional Priority)
10.2 創新設計(Innovation in Design)
10.3 優異表現(Exemplary Performance)
10.4 LEED認證之專業人員參與(LEED Accredited Professionals)
第十一章 LEED GA認證考試模擬試題及詳解(LEED GA Practice Questions)
11.1 模擬考試題(LEED GA Practice Questions)
11.2 模擬考試題詳解
第十二章 附 錄
12.1 LEED考試常見問題Q&A
12.2 英文名詞解釋表(English Glossary)
12.3 繁體中文詞彙(Chinese Technical Glossary)
12.4 LEED Green Associate報考流程與注意事項
12.5 LEED得分表(LEED Scorecard)(繁體中文版)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