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植生工程
Vegetation Engineering of Slopeland
作 者:林信輝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0/04/01(2版2刷)
ISBN:978-957-11-8752-5
書 號:5I27
頁 數:520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坡地植生工程乃由人為導入植生覆蓋於裸露坡面,藉工程構造物之初期安定及後續植物根系之錨定、土壤補強效益等,期達到坡面穩定與植生規劃設計目標。
本書彙集筆者36年來從事水土保持植物、植生復育,以及曾編寫相關植生工程手冊、技術規範等之實務經驗所得,編著而成。全文分為總論、植物材料之應用、植物之環境保育功能、應用植物解說、植生工程計畫基本考量、植生前期作業之規劃設計、植生導入作業之規劃設計、植生工法各單元設計圖說、植生調查分析、植生維護管理等章節。可供坡地開發之水土保持計畫、自然災害造成裸露地區之整治規劃、園景綠地規劃等相關植生工程對策之依據,亦可供為大學相關科系之參考用書。但由於坡地環境條件、植生設計目的與預期成果不同,實際植生工程規劃設計細項仍需就個案探討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信輝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常務理事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理事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學士‧民國57~61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民國65~68年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系博士‧民國71~76年
日本九州大學林學科防砂研究室進修‧民國80~81年
日本東京農業大學林學科治山綠化研究室進修‧民國81年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助教‧民國64~70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講師‧民國70~77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副教授‧民國77~85年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民國85年~
目錄
序
第一章 總論
1.1 前言
1.2 山坡地之定義與範圍
1.3 植生工程之定義、內涵
1.4 植生工程相關名詞釋義
第二章 植物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2.1 植物之生活型與生長型
2.2 環境因子對植物生長之影響
2.3 種子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2.4 植生木樁與活體枝條之特性與應用
2.5 育苗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第三章 植物之環境保育功能
3.1 植生之環境改善功能
3.2 植生對水文循環之影響
3.3 植生之地面保護功能
3.4 植生與邊坡穩定
3.5 植生與生態保育
第四章 水土保持應用植物解說
4.1 木本植物應用解說
4.2 草本植物應用解說
4.3 藤類植物應用解說
第五章 坡地植生工程計畫基本考量與資材應用
5.1 植生工程計畫之內容與基本考量
5.2 基地環境資料調查分析(以崩塌地為例)
5.3 植生基材之特性與應用
5.4 木樁材料之特性與應用
5.5 其他植生工程規劃設計時應注意事項
第六章 植生前期作業(基礎工)之規劃設計
6.1 植生前期作業(植生基礎工)之工作內容
6.2 整地與坡面處理
6.3 坡面排水工程
6.4 坡腳基礎工程(坡腳擋土構造物)
6.5 坡面保護工程
第七章 植生導入作業(植生導入工)之規劃設計原則
7.1 植生導入作業(植生導入工)之內涵
7.2 播種工法之規劃設計原則
7.3 栽植工法之規劃設計原則
第八章 植生工法各單元設計圖說
8.1 撒播
8.2 噴植工法
8.3 植生帶(網、毯、束)鋪植
8.4 草藤苗栽(鋪)植
8.5 苗木栽植
8.6 其他配合坡面保護工程之植生(土壤袋植草、階段面植生、栽植槽植藤)
第九章 植生調查與植生成果分析
9.1 植生調查之內涵
9.2 植生調查之項目內容
9.3 植生定量調查方法
9.4 植生定性調查方法
9.5 集水區植生群落特性分析
第十章 植生檢驗與維護管理
10.1 一般水土保持植生工程維護管理要項
10.2 植生養護之相關規定
10.3 噴植工法之維護管理與驗收
10.4 植生成果調查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立即查看
綠屋頂技術手冊(AProfessionalGuidetoGreenRoofTechnology)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綠屋頂技術手冊(A Professional Guide to Green Roof Technology
作者:蔡厚男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3/03/12
條碼:9789577054487
內容簡介
台灣島嶼地窄人稠,城市及建築環境日漸趨向高層化發展,城市化的結果造成都市生態系統頹化失能,因應極端氣候變異的能力也愈益脆弱,因此需要更積極地營造綠化空間,讓都市熱島退燒。筆者以專業的角度將綠屋頂的觀念轉化為一般民眾淺易可懂的知識,一方面也將目前可行的綠屋頂應用技術及實作範例等相關資料匯集成書,深入淺出並極具參考價值。全書先由綠屋頂的基本概念與特性入門,接著說明綠屋頂的基本構成,並對其施作和維護要點提綱挈領,最後借鏡國外綠屋頂推行的策略與案例,對台灣綠屋頂的推廣實踐進行因地制宜的發想,期待醜陋凌亂的光禿屋頂能批上綠紗,為水泥叢林帶來一片生機,邁向欣欣向榮的永續生態城市。
作者簡介
蔡厚男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博士
〈主修建築與城鄉學門〉
教研經歷
台灣大學園藝及景觀學系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景觀及規劃研究所訪問研究
學術專長領域
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觀生態(landscape ecology)
基地工程(site engineering)
空間規劃與永續發展(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
環境規劃(environmental planning)
園藝植物(horticulture and planting design)
環境與公共藝術(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art)
過去20多年以來,作者長期關心與介入永續城鄉規劃、地景生態設計、自然與文化地景的跨界交流,並針對當代景觀建築發展等公共議題進行探討,同時參與協助教育部永續校園、內政部城鄉風貌、市區道路景觀、都市更新和新市鎮、交通部道路景觀、觀光局國際觀光客倍增、觀光魅力據點等專案計畫的審議和推動事務。
目錄
第1章 綠屋頂的基本概念
1-1 綠屋頂的演進與發展
1-2 綠屋頂的功能與效益
第2章 綠屋頂的基本構成
2-1 綠屋頂類型
2-2 綠屋頂組成
防水層
防根層
保護層
蓄∕排水層
過濾層
介質層
植栽層
第3章 綠屋頂的施作
3-1 綠屋頂設置要點
屋頂結構組成
負載重量
屋頂斜度
隔水防漏
植栽選用
阻根防裂
灌溉
微氣候環境
風災維安與防範
儲水防旱
維護管理
排水順暢
植栽養護
3-2 各層防水施工法
綠屋頂施作流程
防水層
普通防水層的施工
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熱熔法施工
自黏防水卷材的施工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冷黏法施工
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的施工
防根層(耐根穿刺防水層)&保謢層
基本要求
由塑料製成的保護層
由塑料毛墊製成的保護層
由砂漿抹面製成的保護層
經過排水層的保護層
分離防滑層的施工
複合型防水層(防水+防根)
銅複合胎基改性瀝青(SBS)阻根防水卷材的熱熔法施工
金屬銅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JCuB)與聚乙烯胎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PPE)的複合施工
合金防水卷材(PSS)與雙面自黏防水卷材的複合施工
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的複合施工
濕鋪法雙面自黏防水卷材(BAC)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水卷材的複合施工
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黏結料複合防水的施工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輔以耐根穿刺卷材的防水施工
地下建築頂板的耐根穿刺防水層施工
威達銅複合胎基改性瀝青SBS阻根防水卷材施工方案
蓄╱排水層
排(蓄)水層板
軟式透水管
過濾層
由紡織品製成的過濾層
由有機材料製成的過濾層
3-3 綠屋頂植栽所需資材
栽培介質層
輕質
薄層
穩定
環保
介質層的種類
密集型綠化的介質層
粗放型綠化的介質層
特殊介質層1(雙層建築構造的基層)
特殊介質層2(單層建築構造的基層)
介質的調配
有機介質
無土介質
常用屋頂綠化介質類型和配置比例參考表
植物材料
影響綠屋頂植栽選用之因素
綠屋頂植栽選用原則
植栽選擇常見問題
植栽層施工要點
屋頂綠化常用植栽
3-4 綠屋頂的維護與管理
完全維護
透過灌溉進行的完全維護
透過施肥進行的完全灌溉
透過清除雜草和根蘗的完全維護
透過生物防治措施進行完全維護
例行維護
密集型綠化的例行維護
粗放型綠化的例行維護
第4章 綠屋頂推行的策略和城市經驗
4-1 當代城市綠屋頂政策之發展趨勢和分析
國家環境計畫
城市與社區層級的綠屋頂政策
技術標準
績效標準
直接的財務獎勵
間接的財務獎勵
綠屋頂政策的利弊分析
4-2 城市經驗-綠屋頂在美、日、德
美國喬治亞(George)州 Athens-Clarke County
城市暴雨處理計畫
綠屋頂的政策設計
管制規範
間接的財務獎勵
日本東京
東京都綠屋頂政策的發展歷程
政策設計
德國柏林
柏林市綠屋頂政策的發展歷程
管制規範:「生境面積因子(Biotope AreaFactor)」的計算模式
第5章 台灣發展綠屋頂的方式及發想
5-1 綠屋頂建置相關法令
中央與台北市
新北市
高雄市
綠屋頂施行案例
國內外綠屋頂推行經驗的啟示
小結
5-2 推行綠屋頂的在地化發想
附錄1 美國景觀建築協會綠屋頂設計案例
附1-1 分類系統簡介
附1-2 ASLA 生態屋頂的構造系統
防水層
防根層
隔熱層
通氣層與排水層
生長介質與植物層
附1-3 結語
附錄2 綠屋頂適用之植栽資料庫
立即查看
山坡地排水與滯洪設計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山坡地排水與滯洪設計(三版)
作者:余濬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4/03/00
ISBN:9789576555190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兩大篇,第一篇論及排水設施,包括有水文分析、水理計算與常見排水設施設計,且將若干常用水理計算結果整理成圖表,以利設計者查閱。
第二篇則闡述滯洪設施,包括有習見滯洪池之構造、水理計算、無因次水理計算與設計,此外亦提出特殊構造之滯洪池水理計算及設計,其中抽水式滯洪池係探討於相同滯洪效果之條件下,可以節省之滯洪量,而雙堰式滯洪池則係作者創新之設計,不須要抽水設施同樣可以節省部分之滯洪量,另分離式滯洪池則探討所需增加之滯洪量。
推薦語
加強實務應用之部分包括合理化公式、排水設施、滯洪池水理計算及設計,至於考古題的部份則包括水利、水土保持、大地、環境等工程之公務人員普通、高等、升等考試,與專門職業技術人員高等、檢覈考試,除了以上之考古題作者另再加上個人設計之題目,併同答案提示成為每章最末之自我評量,希望對於讀者觀念之釐清有所裨益。
目錄
第一篇 排水設施
第一章 水文分析
1.1 合理化公式法 1-1
1.2 逕流係數 1-2
1.2.1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逕流係數 1-2
1.2.2 『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與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逕流係數 1-3
1.3 降雨強度 1-4
1.3.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1-4
1.3.2 依據『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與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1-6
1.3.3 依據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 1-6
1.3.4 依據中央氣象局 1-6
1.4 集流時間 1-9
1.4.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1-9
1.4.2 依據『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與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1-10
1.4.3 依據『水土保持手冊』 1-10
1.4.4 其他集流時間公式 1-11
1.5 集水區面積 1-13
1.6 合理化公式計算例 1-13
1.7 合理化公式之線性化單位歷線 1-15
1.8 合理化公式之流量歷線 1-17
1.9 設計雨型 1-19
第二章 水理計算
2.1 流速計算公式 2-1
2.1.1 曼寧公式 2-1
2.1.2 蔡司公式 2-6
2.1.3 輸水容量 2-7
2.2 最佳水力斷面 2-7
2.2.1 矩形渠道 2-8
2.2.2 三角形渠道 2-8
2.2.3 梯形渠道 2-8
2.3 複式斷面 2-9
2.4 等價糙率 2-11
2.4.1 流速相等法 2-12
2.4.2 阻抗力法 2-12
2.4.3 加權平均法 2-12
2.5 臨界流 2-14
2.5.1 福祿數 2-14
2.5.2 臨界流 2-15
2.6 水躍 2-19
2.7 跌水 2-24
2.8 允許流速 2-25
2.8.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2-26
2.8.2 依據『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2-26
2.8.3 依據『台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2-27
2.9 出水高度 2-27
2.9.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2-27
2.9.2 依據『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2-27
2.9.3 依據『台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2-27
2.10 上揚力 2-28
2.11 孔口 2-31
第三章 常見排水設施
3.1 矩形溝 3-1
3.1.1 幾何要素 3-1
3.1.2 計算例 3-2
3.2 U形溝 3-6
3.2.1 幾何要素 3-6
3.2.2 計算例 3-7
3.2.3 矩形溝與U型溝比較 3-7
3.3 梯形溝 3-11
3.3.1 幾何要素 3-11
3.3.2 計算例 3-12
3.4 管涵 3-17
3.4.1 幾何要素 3-17
3.4.2 最大流量 3-19
3.4.3 最大流速 3-19
3.4.4 當y=0.75do之流速與流量 3-20
3.4.5 不同水深與滿管之流速比、流量比 3-24
3.4.6 管涵相關設計 3-27
3.5 箱涵 3-33
3.5.1 幾何要素 3-33
3.5.2 計算例 3-34
3.6 草溝 3-36
3.6.1 幾何要素 3-36
3.6.2 計算例 3-37
3.7 齒坡 3-40
3.8 跌水工 3-43
3.9 沖擊式消能池 3-46
3.10 SAF靜水池 3-52
3.11 豎井 3-54
第二篇 滯洪設施
第四章 滯洪設施概述
4.1 坡地開發之水文變化 4-1
4.2 滯洪設施之構造 4-2
4.3 滯洪功能 4-6
4.4 相關設計規定 4-11
4.4.1 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2003) 4-11
4.4.2 依據『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1990) 4-11
4.4.3 依據『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1989) 4-12
第五章 滯洪池三角單位歷線法水理計算
5.1 三角單位歷線法 5-1
5.1.1 水理計算理論依據 5-1
5.1.2 設計例 5-4
5.2 三角單位歷線法無因次化 5-8
5.2.1 無因次化理論依據 5-8
5.2.2 設計例 5-11
第六章 滯洪池水庫法水理計算
6.1 水庫法 6-1
6.1.1 水理計算理論依據 6-1
6.1.2 計算例 6-3
6.1.3 水庫法探討 6-14
6.2 水庫法無因次化 6-15
6.2.1 無因次化理論依據 6-15
6.2.2 比較 6-21
6.2.3 計算例 6-22
第七章 不同構造滯洪池
7.1 分離式滯洪池 7-1
7.1.1 分離式滯洪池構造 7-1
7.1.2 水理計算 7-2
7.1.3 滯洪量比較 7-3
7.1.4 設計例 7-4
7.2 雙堰式滯洪池 7-6
7.2.1 雙堰式滯洪池構造 7-6
7.2.2 水理計算 7-8
7.2.3 滯洪量比較 7-12
7.2.4 設計例 7-13
7.3 抽水式滯洪池 7-15
7.3.1 抽水式滯洪池構造 7-15
7.3.2 水理計算 7-16
7.3.3 滯洪量比較 7-18
7.3.4 設計例 7-18
7.4 全抽式滯洪池 7-21
7.4.1 全抽式滯洪池構造 7-21
7.4.2 設計例及水理計算 7-21
第八章 蓄洪量快速估算
8.1 依地區別速算蓄洪量 8-1
8.1.1 台北市 8-3
8.1.2 基隆 8-5
8.1.3 淡水 8-7
8.1.4 宜蘭 8-8
8.1.5 新竹 8-9
8.1.6 台中 8-10
8.1.7 台南 8-11
8.1.8 高雄 8-12
8.1.9 花蓮 8-13
8.1.10 台東 8-14
8.2 蓄洪量速算圖表與公式 8-1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1
附錄
附錄1 單位換算 附錄-1
附錄2 位序法設計雨型 附錄-2
附錄3 三角形單位歷線法 附錄-6
附錄4 相關法令規定 附錄-8
A.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附錄-8
B. 『臺北市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 附錄-14
C. 『台北市山坡地開發建築基地規劃設計技術規範』 附錄-18
D.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附錄-24
E.
立即查看
景觀植栽設計(附光碟)PLANTING DESIGN FOR THE LAND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景觀植栽設計(附光碟)PLANTING DESIGN FOR THE LAND
作者:郭毓仁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1/02/01
條碼:9789577053800
內容簡介
在台灣有關於介紹植物和園藝栽培的書可說是不勝枚舉,居家庭園的設計也不少,可惜理論及實務兼具的植栽設計書籍卻很難找到,許多植栽設計的書籍多翻譯自國外不易國人閱讀。由於郭毓仁教授在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植栽設計課程十年,加上郭教授具有高爾夫球場場地管理的專長,以及近年來研究景觀園藝治療並推廣療癒庭園的經驗也曾獲設計獎項,因此融合了規劃設計、景觀維護、以及生態人文的關懷寫成此書提供參考。
本書以最簡潔的文字從最基本的植栽設計理念為出發,並介紹中國庭園對世界景觀的影響,從最低矮的草坪到最高的喬木,分別介紹其利用於植栽設計的技巧及方法,在了解個別植物在景觀的利用後,再告訴讀者如何融合這些植物於公園以及如何利用植物來塑造生態的感覺,保護我們的土地。這本書除了寫給專業者之外,特別是寫給一個想要立志成為偉大景觀師的學生族群,也運用真實的照片讓有興趣的非專業者入門閱讀。
作者簡介
郭毓仁
現任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學院銀髮養生環境學系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與園藝治療研究中心主持人
香港園藝治療中心顧問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自然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園藝系草坪管理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
宜蘭高中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副教授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景觀建築系訪問學者
環保署空保處綠美化評審委員
國科會計畫審查委員
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綠美化顧問
台北美國學校球場管理顧問(consultant)
關西保富高爾夫俱樂部球場管理顧問(consultant)
關西旭陽高爾夫俱樂部球場管理顧問(consultant)
桃園統帥高爾夫俱樂部球場管理總監(superintendent)
美國Champaign Golf Country Club grounds staff
台大園藝系研究助理
國際草坪研究學會會員(International Turfgrass Research Society)
美國農藝學會草坪分會(C-5)會員(American Society of Crop Science)
美國園藝治療學會會員(American Society of Horticulture Therapy)
目錄
壹、什麼是植栽設計
貳、中國庭園的歷史地位
參、植栽設計理念
肆、植栽設計的程序
伍、室內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陸、草坪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柒、地被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捌、觀賞草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玖、水生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拾、爬藤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拾壹、木本植物在植栽設計上的運用
拾貳、公園的植栽設計方法
拾參、生態綠化方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圖解都市景觀
作者:蔡燕寶 譯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20/03/01
條碼:9789577051257
內容簡介
本書之目的並非在於轉用基礎命題或造型課題方式引導,而且也不根據整體都市造型發展計劃構想。
本書重點在於都市景觀形成之細部單元,即"造型單元"-其形成或毀損-對於我們每日身處的環境景象而言意義深遠。另外一項選定本書主題因素乃根據以下之實例:都市計劃處理過程中-設置大空間的,抽象的以及步驟上一覽無遺的,小空間的等等問題上的應用-必須透過經驗與知識的融會貫通以求得洞悉與總覽。
對於學生而言,以反覆的方法,亦即由其自信的個別單元著手進行,並逐步地進入多層面而繁複的計劃與造型作業中。關於這種由理解細部再到掌握整體的方式,也就是個別疑點所獲致的方案包含了許多主體性的問題,例如-比例放大的問題-,然後再回歸到大範圍的造型課題上。
同時亦須考慮的是,於都市計劃的日常實務中,執行的任務範圍較少涉及大的都市計劃關聯性造型,而通常所涉及的乃是"精密作工"方面。
嚴謹而確實的細部造型設計,對於建造都市整體景觀造型的協調而言,有其絕對的必要,並藉有效的助益過程以達成任務。
目錄
鄉村、地方,都市景象之現況調查與分析
景象之造型特徵
自然照觀與聚落型態之造型特徵
都市景象於造型上之特徵
道路空間於都市造型上之特徵
建築物於都市造型上之特徵
與都市造型相關的構想
都市造型的一般性處理方式
自然環境中建造策略之設置
由計畫觀點看地形
由計畫觀點看河渠流向
由計畫觀點植裁
野地高處之建造基地的選擇
基地平面之配置以景觀協調性之評定為依據
山坡地建築之設置
自然環境中的建築群
從聚落外緣至外圍景觀的造型
建造於既存建築物環境結構中之新設建築
由都市建造之觀點出發的建築物造型
於眼睛高度之視線莊園內的建物空間與細部造型
空間界限之造型效應
屋頂形式之造型效應
街道與街道空間之造型
與自然景觀配合的道路措施
與街道景觀配合的道路措施
從道路到交通安寧與住宅區環境改善的改造方式
配合地形構造的道路走向
街道隔音設施之造型
從開放的景觀轉移到聚落領域的道路景觀造型
住宅區域之入口空間的景觀造型
道路空間的造型
廣場空間之造型
步道之造型
都市步道可視為多種生活體驗之範圍
步道之造型與設計參考準則
於步道上之設施與造型細部
水可視為都市景觀中一種體驗之要素
樹木可視為景觀造型之要素
樹木之美,活力與機能
樹木可視為道路與廣場景觀造型要素
適合於各種場所的樹種類
時間流轉中樹木成長之變化
住宅環境之設施與造型
於住宅環境中之體驗及活動空間與諸設備之結構
住宅環境之擴展形式
住宅環境中之各項設施之距離及其所需時間
住宅環境中之遊戲場
住宅區造型
獨棟住宅區域之低密度,開放型建築形式
基地分割與建築上所呈現的特徵
連結方式所造成之區域典型特徵
聚落的景觀,特徵及其造型
過渡區域可視為住宅區內一種造型的要素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
連結道路之設計與造型
高密度配置之住宅區域
住宅型態與土地分劃的的個性化特徵
整體配置中的住宅位置-以日照立場的考量
連結方式所造成的區域典型特徵
都市建造上建築的基本形式
典型的建築形式
過渡區域視為住宅環境中之造型要素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
停車場與車庫之設計與造型
建築物立面之造型與空間形成方式
並連房屋中轉角地之建築造型
連鎖或並列房屋之轉角地處理
樓層方式之住宅範圍
具有特徵的建築形態
各種建築型態互相組合的配置
1920至1980年間之集合住宅的變遷
建築,道路網及開放空間之造型相互間的關係
建築群配置構造-建議之計劃例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平台,中庭
連結形式之區域典型特徵
停車場的設計與造型-能夠自由利用的室外停車場
集合車庫的設計與造型
生活服務區的造型
從都市計畫的立場看生活服務設施之評估
生活服務設施及其區域之基本配置結構
獨立商店,其建築之特徵與連結之方式
商店街,其建築特徵與連結之方式
道路沿線上商店街之配置與連結方式
徒步專用區域內商店街之配置與連結
集合商店,其建築特徵及連結方式
集合商店內之各項機能配置
多層之集合商店
集合商店之造型
商店之立面造型
商店正立面之建築設計與造型
商店建築與商店街之特殊型態
具複合機能結構之中心設施
工商業混合區域
於混合區之建築型態的特徵
連結方式之典型特徵
各項機能的基本配置形態
混合使用建築之設計與造型例子
工商業混合區-造型的例子
區域典型之設計與造型上的特徵
建造計畫或準則中的造型決策
內容索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完形治療:觀點與應用
作者:Nevis(蔡瑞峰)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5/09/30
ISBN:9789577028174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多元而供給豐富的書。其中所談的觀點與應用都是那些活躍的、當今的實務工作者從很多領域中,呈現出完形治療的力量。比應用範疇值得注意的是舊知識的修正與拓展:我們不是正在內攝我們被教導的;當我們持續學習時我們也在增加和改變。這本書告訴我們,在我們邁入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時,完形治療還活著而且還活得很好。
目錄
第一部份 觀點
第1章 完形治療的理論 蔡瑞峰譯
第2章 診斷:為一個有意義的典範而努力 蔡瑞峰譯
第3章 跨時間的完形治療:整合困難與診斷 蔡瑞峰譯
第4章 完形倫理 黃進南譯
第5章 溝通分析與完形治療 何麗儀譯
第6章 完形治療與身心:盧本飛德能量同步療法概述 黃進南譯
第7章 心理整合與完形治療 黃進南譯
第二部分 應用
第8章 酒癮:一個完形治療的觀點 何麗儀譯
第9章 與精神病患的完形工作 蔡瑞峰譯
第10章 完形兒童治療:兒童憤怒和內攝的處理 何麗儀譯
第11章 完形取向的夫妻治療 何麗儀譯
第12章 完形團體歷程的理論與實務之概觀 黃進南譯
第13章 完形的思考與治療性環境 黃進南譯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五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高齡者的諮商與心理治療-從精神動力觀點出發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高齡者的諮商與心理治療:從精神動力觀點出發
作者:Terry(秦秀蘭)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4/03/00
ISBN:9789861915623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了關於高齡者及其照護者在諮商與心理治療方面的深度理解,探尋治療在老化過程中的價值,為高齡服務使用者所面對的一系列議題提供了線索,從虛弱的疾病、對依賴的沮喪,到哀慟與創傷的長期影響。
Paul Terry善用他個人在這個領域的廣泛經驗,以令人回味的案例研究及充滿人情味的實例,在個人、配偶與團體治療方面,提供讀者實用的深刻理解,既發人省思且引人入勝。本書的內容包括:
‧簡短介入與長期治療中,各種治療性技巧的使用。
‧不管治療師與學生們的理論取向為何,本書的描述都會我們更容易基礎心理分析的概念。
‧強調照護者的重要性,強調該如何幫助照護者面對,並預防虐待性關係與年齡歧視主義。
‧本書提供諮商與心理治療一個傑出的反省性實踐例子,以及如何從困難、錯誤、挑戰與成功中學習。
本書對有興趣在這個具挑戰性且有意義的實踐領域工作的所有專業人員、實習生及學生們來說,是一本珍貴的閱讀材料。
目錄
第一篇 直接面對面治療
第一章 珍愛生命並哀悼其終
引言
兩則關於哀悼的發展性精神分析研究案例
嬰兒期的哀悼
成人的哀悼
投射性自我認同與哀悼
對死亡的恐懼
小結
第二章 簡短介入
引言
疾病、失能與哀慟
早期轉介治療
米勒先生:沮喪來自於家裡
關於哀慟反應到疾病與失能上的進一步闡述
席威先生:用幽默的態度來克服自己的悲痛
希爾太太:只聽得到自己女兒說的話
小結
第三章 長期個人治療
引言
生命晚期的「依賴」
泰勒太太:在無助中崩潰
嬰孩化與對依賴的恐懼
習慣
憤怒與悲傷
親密與失落
嚴重創傷的長期影響
克羅先生:集中營的倖存者
開始談論創傷的困難
一些關於性虐待治療與創傷的意見
小結
第四章 與一位失語高齡男性間的治療
引言
米契爾先生:喪失語言
取得某程度的掌握
建立字彙
哀悼與放手
小結
第五章 高齡夫妻
引言
高齡夫妻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問題
韓德森太太:退休是惡夢的開始
強生夫妻:來自疾病的背叛與折磨
與一對高齡夫妻的長期治療
戴伊夫妻:不斷扼殺希望的一對夫妻
希望與失望
相互攻擊與怨恨
治療中的突破
小結
第六章 極脆弱高齡者與其照護者的團體治療
引言
團體面談
觸及被動之下的憤怒
來自疾病與殘酷失落的折磨
從一首關於愛和死的歌中獲得親密感
患者與照護人員對面談的反應
小結
第二篇 間接治療性諮商
第七章 年齡歧視者的態度與行為
引言
對老化的核心恐懼之投射:依賴、孤獨與死亡
依賴
孤獨
死亡
小結
第八章 與照護者進行的個別諮商
引言
康復與絕望:芭芭拉與道琪.梅太太
令人困擾的悲傷:美樂蒂與茹絲.史考特太太
侵略性與施虐性行為:貝蒂與亞瑟.葛林先生
追查肢體虐待的疑慮
小結
第九章 照護人員的支持團體
引言
約克支持團體
關於改變會讓工作人員與患者過於親近的擔憂
幫助工作人員重新取得角色與成就定位
小結
第十章 高齡者治療的教與學
引言
殘疾與脆弱性
透過問題釋放情緒
愧疚與脆弱性
恐懼與依賴感
小結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長者精神健康系列:靜觀治療小組實務分享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