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書名:燒傷復健期的處理-理論與實務 作者:蕭鳳儀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387 簡介: 《燒傷復健期的處理-理論與實務》一書,是由台灣第一個專責燒傷復健的陽光基金會之資深治療師們共同編撰。內容先以系統性方式來介紹燒傷相關基本概念,以及評估與治療計畫擬定及燒傷復健的處理原則,再依據不同燒傷部位的影響就擺位、副木、運動與壓力治療之復健介入方式作詳述,提供治療師對燒傷患者於日常生活活動遭遇困難時的處理與訓練方式。此外,對於如何安撫燒傷患者在復健期間經歷的情緒困擾,亦提出具體之因應與支持方法,對於有志於燒傷領域學習與執業的專業人員,本書是一本兼具臨床與實務全方位必備的工具書。 目錄 1燒傷相關的基本概念 1 皮膚的構造與功能 2 表皮 2 ▏真皮 3 ▏皮膚的附屬器官 3 燒傷分類 4 燙傷種類 4 ▏燒傷深度分級 5 ▏燒傷面積 6 ▏燒傷嚴重度 7 燒傷傷口的癒合與處置方式 8 燒傷傷口的癒合 8 ▏燒傷傷口的處置方式 8 燒傷疤痕 16 疤痕的發展與疤痕評估 16 ▏疤痕照護方式 20 2復健期的評估與治療計畫擬定 23 燒傷評估項目 24 基本資料與醫療史 24 ▏傷口與疤痕評估 25 ▏生理檢查評估 25 身體活動能力 27 ▏日常生活活動 28 復健計畫擬定 29 問題排序考量 29 ▏復健目標設定 30 ▏復健介入規劃 30 團隊合作與患者的配合 32 3燒傷復健各項介入的處理原則 33 燒傷後的擺位 34 擺位的原則 34 ▏各部位的正確擺位 34 副木於燒傷的應用 39 副木介入的目的 40 ▏燒傷復原各階段副木的應用 42 ▏副木的種類 43 臨床副木的設計、製作原則及注意事項 44 ▏燒傷患者常用的各式副木 49 燒傷後的運動與活動介入 61 燒傷患者復健運動的目標 62 ▏燒傷患者復健運動的考量與注意事項 62 復健運動的種類 65 壓力治療於燒傷的應用 69 壓力治療的原則與介入時機 69 ▏壓力治療的注意事項 70 ▏壓力治療的方式 70 物理因子於燒傷的應用 75 超音波 75 ▏淺層熱療 76 ▏電刺激 76 ▏牽引機 77 4上肢與軀幹燒傷的處理 79 上肢與軀幹的疤痕位置與其產生的影響 80 上肢與軀幹燒傷的處理方式 85 擺位與副木 85 ▏壓力治療 87 ▏運動與活動建議 88 上肢相關的日常生活功能訓練 106 上肢燒傷的次發性問題 107 肩部問題 107 ▏手肘問題 110 ▏上肢截肢 112 5手與腕燒傷的復健 115 手部解剖構造與特性簡述 116 燒傷後的手部水腫 117 燒傷後手部復健的歷程與處理 119 急性期的復健介入 119 ▏傷口癒合期的復健介入 122 ▏復健期的復健介入 125 手部的評估方式 129 手部燒傷位置與處理策略 132 背側燒傷 133 ▏腹側燒傷 142 常見的手部變形與處理策略 147 爪狀變形 148 ▏鈕扣指變形 151 ▏槌狀指變形 155 ▏天鵝頸變形 155 手掌掌面攣縮變形 158 ▏掌內肌緊縮 161 6下肢燒傷 169 下肢燒傷與其產生的影響 170 疤痕位置對關節活動度與姿勢的影響 170 ▏下肢靜脈鬱滯(充血)問題 172 燒傷後的異常步態 173 下肢燒傷的處理方式 174 擺位與副木 174 ▏壓力治療 178 ▏運動與活動建議 180 下肢燒傷的次發性問題 192 垂足 192 ▏下交叉症候群 194 ▏足踝蹠屈攣縮 199 ▏腳趾倒翹變形 202 下肢截肢 204 7頭頸部燒傷的復健 207 燒傷造成的頭頸部常見問題 208 眼睛周圍 209 ▏鼻子或鼻子周圍 210 ▏嘴部周圍 211 外耳 212 ▏頸部 213 ▏頭髮 215 頭頸部燒傷的處理方法 215 擺位與副木 216 ▏壓力治療 219 ▏運動與活動建議 223 ▏贗復輔具 225 修飾化妝 226 ▏整體造型 229 8燒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訓練 231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訓練的原則 233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訓練的方式 233 增進身體功能 233 ▏調整活動執行方式 234 ▏應用與選擇合適的輔具 234 環境調整 235 主要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的訓練策略 235 進食與飲水 235 ▏盥洗 239 ▏如廁 241 ▏穿脫衣物 244 洗澡 247 ▏其他日常生活功能輔具 249 ▏社區移行 251 9影響燒傷復健的社會心理因素與協助方式 255 個人因素 256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影響與協助方式 256 ▏情緒因生理狀況產生的影響與協助 方式 258 ▏外表改變的影響與協助方式 260 家庭因素 262 照顧者與燒傷患者的關係 263 ▏照顧者與燒傷患者的溝通 263 照顧者的自我心理照顧 263 附錄 參考文獻 265 英中對照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