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勞動法實務見解彙編 2020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集體勞動法實務見解彙編
ISBN13:9789575113988
出版社:元照
作者:灣勞動法學會;黃程貫;劉志鵬
裝訂/頁數:平裝/424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本書由勞動法學會歷任理事長黃程貫教授與劉志鵬律師擔任主編,邀集學會成員,以系統化之方式將歷經數年裁決實務及後續法院判決進行梳理,擷取了民國100年開始施行的新集體勞動三法(工會法、團體協約法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之所有裁決決定的精華,以及後續行政法院相關判決的重點,甚至包括民事法院等判決要點,讓各界對於法院、裁決會的裁判規範能一目了然,勞資雙方當事人更能經由本書迅速掌握行為規範,亦為司法考試參與者之必讀資料。
目錄
推薦序/黃程貫
推薦序/劉志鵬
出版序/侯岳宏
編輯說明
導 論/1
第一章 工會法
一、工會組織/7
(一)工會之籌組/8
(二)不得組織工會之勞工/10
(三)工會之類型/12
二、工會會員/21
三、強制入會/22
(一)強制入會非屬強制性規定/23
(二)強制入會屬強制性規定/24
(三)章程規範強制入會之效力/25
四、工會會員之除名與停權/26
(一)除 名/26
(二)停 權/29
五、退出工會/29
六、工會理監事/31
(一)選 任/31
(二)任 期/34
(三)理事長、副理事長/34
(四)理監事資格之喪失與保留/35
七、工會會議/38
(一)理事會/38
(二)監事會/39
(三)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39
八、工會會費/46
九、工會會費之代扣/47
(一)雇主之代扣會費義務/47
(二)雇主不得停止代扣工會會費/48
(三)雇主對於工會提供代扣會費名單之形式審查權/55
十、工會保護/61
(一)不當勞動行為/61
(二)會務假(工會法第36條)/171
第二章 勞資爭議處理法
一、勞資爭議處理法之適用/189
二、勞資爭議之定義與類型/192
(一)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192
(二)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193
三、勞資爭議處理期間不利行為之禁止/194
(一)勞資爭議處理法第八條規範目的/194
(二)勞資爭議調解、仲裁或裁決期間之起訖期間認定/194
(三)重覆申請調解與勞資爭議處理法第八條之適用/196
(四)協調與勞資爭議處理法第八條之適用/196
(五)違反勞資爭議處理法第八條之處罰/197
(六)非依勞資爭議處理法所行之調解程序/198
(七)調解、仲裁或裁決期間受禁止之雇主行為/198
(八)調解、仲裁或裁決期間受禁止之勞方行為/201
四、勞資爭議調解/202
(一)調解之申請/202
(二)協 調/203
(三)調解之受理/204
(四)調解程序之進行/205
(五)調解之成立/206
五、勞資爭議仲裁/207
六、裁 決/213
(一)裁決之申請/213
(二)裁決受理之併案審理/224
(三)裁決之不受理/225
(四)裁決之和解/234
(五)裁決之調查程序/235
(六)救濟命令/237
(七)裁決決定之救濟程序/245
七、爭議行為/250
(一)爭議權/250
(二)爭議行為之類型與定義/252
(三)禁止罷工之勞工/256
(四)職業工會罷工/258
(五)罷工必要服務條款/259
(六)罷工目的之限制/260
(七)調解程序先行/261
(八)罷工投票/261
(九)罷工糾察線/263
(十)爭議手段之限制(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5條第1項、第56條)/264
(十一)爭議行為與集會遊行法之關係/276
(十二)爭議行為之法律效果/277
第三章 團體協約法
一、團體協約之意義與成立/283
(一)團體協約之成立/283
(二)一般性團體協商與團體協約之區別/289
(三)勞使協議/291
(四)預備協商/292
二、團體協約之協商/293
(一)團體協約協商主體/293
(二)團體協約之協商事項/315
(三)協商程序/322
三、違反誠信協商之不當勞動行為/329
(一)誠信協商之定義與判斷/329
(二)對於他方提出合理適當之協商內容、時間、地點及進行方式,拒絕進行協商/333
(三)未於60日內提出對應方案並進行協商/335
(四)拒絕提供進行協商所必要之資料/336
(五)自始宣示無達成合意之意思/344
(六)迴避工會逕與個別勞工協商/344
(七)協商中單方決定或變更勞動條件/347
(八)指派無權限之人為協商代表/350
(九)不承認對所授權之協商代表與他方達成合意之草案/353
(十)變更已達成共識之團體協約草案條款/353
(十一)拒絕就已達成合意之內容簽署團體協約/354
(十二)認不具協商資格拒絕協商/358
(十三)主管機關拒絕核可團體協約或拒絕協商/360
四、團體協約之效力/362
(一)債法性效力/362
(二)法規性效力/363
五、團體協約之備查/370
六、團體協約之存續期間/371
附 錄:實務見解一覽表/373
立即查看
勞工保險法─理論與實務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勞工保險法:理論與實務
ISBN13:978626317771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楊通軒
裝訂/頁數:平裝/624頁
規格:23cm*17cm*2.8cm (高/寬/厚)
重量:90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7/25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勞工保險是我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社會保險,也一直是社會各界討論最多、但卻不一定聚焦相同的社會、甚至國家議題。舉凡勞動階層、市民走卒、甚至千金大戶都可能利益相關;而其他職域的工作者(軍人、公教人員、農民),也可能因勞工保險年金的改革而受到連動(例如各社會保險金保險年資的併計)。我國在2009年1月1日開始施行勞工保險年金制,裨益於被保險人及其受益人良多,對於勞工保險實務應有深遠的影響。雖然我國社會保險法學者以其專業研究,逐步促成勞工保險制度的完善,並且透過保險人及法院實務的做法而不斷地深化被保險人及其受益人的權益,但似乎仍然有再補強之處。作者以為勞工保險與商業保險共同負起消化各種職場風險或社會風險的重責大任,本書或可提供一些淺薄的勞工保險法律觀點。市井小民之說、野人獻曝之見,卑之無甚高遠,但求放心而已。
目錄
第一章 總論—基本理論、勞工保險與商業保險之異同、行政法原則之適用
第一節 勞工保險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勞工保險與商業保險的異同
第三節 行政法原則之適用
第二章 勞工保險的原則,及與其他社會保險或領域之關聯
第一節 勞工保險在社會保險中的地位及其意義
第二節 勞工保險之重要原則/理論
第三節 勞工保險與就業保險之關係
第四節 勞工保險與其他社會保險法規之關係
第五節 勞工保險與勞工保護法等法域之關係
第三章 勞工保險之救濟(程序問題)—一事不再理(含請求權競合)等問題
第一節 勞工保險給付之各種程序問題
第二節 特殊問題:投保單位之爭議審議等程序上資格
第四章 投保資格及保險費
第一節 勞工保險之關係人(當事人/保險主體、關係人/輔助人)
第二節 勞工保險之法律關係
第三節 勞工保險契約之成立與生效:申報制主義
第四節 工資的定義及投保薪資
第五節 保險費及保險基金的相關法律問題
第五章 勞工保險強制加保之法律問題
第一節 勞工保險之種類
第二節 強制加保之勞工
第三節 職業工會加保之法律問題
第六章 勞工保險自願加保之法律問題(境外僱用等)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配合第6條強制加保的擴大被保險人範圍
第三節 基於勞保政策等考量的繼續加保
第四節 基於其他政策上考量的繼續加保
第五節 境外工作者之參加勞工保險問題
第七章 保險給付—通則、失蹤津貼、生育給付
第一節 請領保險給付之共通原則
第二節 故意違法參加勞工保險之法律後果
第三節 保險給付受領權之保護
第四節 生育給付
第八章 老年給付—基本問題、錯誤勾選一次請領老年給付之問題等
第一節 老年給付的基本問題
第二節 老年給付的個別問題
第九章 死亡給付—死亡給付之法理、死亡給付與失能給付及老年給付的連動關係等
第一節 死亡的原因及種類
第二節 死亡給付的法理
第三節 死亡給付的當事人及其順序
第四節 死亡給付的請領及承領
事項索引
立即查看
書名:個別勞動法精選判決評釋
作者:陳建文/劉士豪/林良榮等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18/07/01
ISBN:9789578607453
內容簡介
近年來個別勞動法相關議題常受到社會關注,例如,勞工之定義、工作時間等問題。許多爭議也會進入到法院,甚至最終透過大法官會議解釋來解決,例如,司法院釋字第726號與第740號解釋。
面對個別勞動法的新發展,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中心從眾多判決中,嚴選重要判決二十餘則,進行分析及檢討。希望透過解說,使關心相關議題之人員對於判決事實及要旨能進一步理解。也期待此書,在勞動法學教育上或是實務上能有所貢獻。
目錄
序 言/陳春生
◆作為勞基法適用要件之勞動契約概念的認定爭議
──釋字第740號之評析/陳建文 1
◆競業禁止代償措施的規範意義與認定爭議
──評析最高法院民事判決103年度台上字第793號/陳建文 11
◆工作規則與團體協約相異之效力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204號民事判決評釋/劉士豪 23
◆違反勞基法第84條之1之法律效果
──大法官釋字第726號評釋/劉士豪 35
◆退休金給付差額爭議與勞基法上工資之認定
──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勞上更字第13號判決評釋/林良榮 45
◆我國加班費給付認定方式之爭議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844號判決評釋/林良榮 61
◆待命時間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4年度勞上字第19號判決/李玉春 73
◆值日夜之問題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重勞上更(一)字第6號判決/李玉春 83
◆「後勞基法第84條之1時代」之工時除外適用條款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勞上字第49號判決評析/邱羽凡 91
◆調職五原則之內涵變遷與懲戒性調職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00號判決評析/邱羽凡 103
◆懲戒解僱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010號判決/林佳和 115
◆同工同值同酬
──宜蘭地方法院98年度勞訴字第2號判決/林佳和 127
◆職場性騷擾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簡上字第16號判決/傅柏翔 139
◆就業歧視(年齡)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1036號判決/傅柏翔 149
◆職業災害與解僱事由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249號民事判決評釋/郭玲惠 159
◆職業災害與有過失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180號民事判決評釋/郭玲惠 173
◆不能勝任工作之解僱
──評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341號判決/葛百鈴 187
◆合意終止之濫用
──評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700號判決/葛百鈴 197
◆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之解僱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894號判決/侯岳宏 207
◆役畢與就業歧視之認定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簡上字第48號判決/侯岳宏 219
◆試用期間之終止
──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勞上字第100號判決/洪瑩容 233
◆權利失效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766號判決/洪瑩容 243
◆論派遣關係下的雇主職業災害補償及賠償責任
──以高等法院103年度勞上易字第5號判決為中心/黃鼎佑 255
◆論定期契約之合法性要件
──以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066號判決為中心/黃鼎佑 267
本書各篇有影音實錄可供線上閱覽!請見【月旦實務講座】
立即查看
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增訂6版)
作者:楊通軒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8/00
ISBN:9789577635549
內容簡介
集體勞工法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內涵,但卻又極具爭議性的法域。可以說,它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法」。集體勞工法的領域中擁有三個法規範者,分別是立法者、司法者及團體協約自治當事人,各司制定法律、形成個案見解及訂定團體協約之責任。相較於他國,我國的勞動三法形式上的完備並不遑多讓。但實質上並未具體落實所謂的國家中立原則、協商與爭議對等原則、禁止過度原則等重要的集體勞工法的原理原則。此實有待於修正中的勞動三法加以矯正過來。
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理論
第一章 勞工法之意義、體系及規範任務
第一節 意義、目的及法源
第二節 體系
第三節 勞工法的規範任務及規範體系
第二章 集體勞工法之誕生
第一節 台灣
第二節 德國
第二部分 集體勞工法
第三章 團結權之基礎理論
第一節 集體基本權之內涵
第二節 團結權之概念
第三節 憲法第14條為法律基礎?第15條?或第22條之利剩餘權限?
第四節 團結權之主體
第五節 團結體之成立要件
第六節 團結體之功能
第四章 團結權之內涵
第一節 積極的團結權
第二節 消極的團結權
第三節 集體的團結權
第四節 團結自由基本權之保障
第五章 團體協商權之內涵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團體協約自治
第三節 國家中立原則
第四節 台灣現行勞工法令違反國家中立原則之檢討
第五節 台灣修正中勞動三法違反國家中立原則之檢討
第六節 現行團體協約法之相關問題
第六章 勞資爭議之內涵
第一節 概說(爭議行為合法之理由)
第二節 勞資爭議與團體協約自治
第三節 爭議行為中的各種風險
第四節 爭議對等原則
第五節 爭議行為之限制
第六節 爭議行為之種類
第七節 合法爭議行為之法律效果
第八節 非法爭議行為之法律效果
第九節 勞資爭議之仲裁
第七章 勞工參與法制之內涵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勞工參與之理論基礎及指導原則
第三節 勞工參與之合憲性問題
第四節 勞工參與之型態
第五節 企業層次之勞工參與
第六節 台灣勞工董事之法律問題
立即查看
個別勞動法
系列名:指南勞動法
ISBN13:9789575114916
出版社:元照
作者:黃程貫-主編;黃程貫;姚妤嬙;陳建文;李柏毅;劉素吟;林炫秋;林志蓁;彭敬元;張義德;林佳和;張詠善;林良榮;洪瑩容;陳瑞元;邱羽凡-著
裝訂/頁數:平裝/632頁
規格:23cm*17cm*2.9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3/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集合政治大學法學院勞社法中心教師與畢業學生,共同撰寫指南勞動法系列一:個別勞動法,從理論與實務,提供個別勞動法完整體系的論述與觀察。內容包括:勞動基本權、勞動契約與非典型勞動契約概論、勞工定義、工資、工時與休例假、工作規則、人事調動、績效考核、雇主懲戒、就業歧視與性別平等、職災補償、勞動契約終止、退休、最低服務年限與離職後競業禁止。
目錄
主編序
第一章 勞動基本權之概念與內涵/黃程貫
第一節 勞動基本權之意義與範圍/1
第二節 基本權之功能/4
第三節 勞動關係中之各個基本權/13
第四節 評釋大法官釋字第373號解釋──同盟自由基本權(勞動三權)之保障/21
第五節 結 語/45
第二章 勞動契約基礎概論/姚妤嬙
第一節 勞動契約之性質與特性/47
第二節 勞動契約之成立與生效/48
第三節 不定期契約與定期契約/49
第四節 試用期間/52
第五節 年 資/56
第六節 勞動契約中雙方之權利義務/58
第七節 判決評釋:機師試用期間案/67
第三章 非典型勞動契約/姚妤嬙
第一節 前 言/73
第二節 定期契約/74
第三節 勞動派遣/76
第四節 部分工時勞工/89
第五節 結 論/96
第四章 勞工定義/陳建文
第一節 勞工定義的理論意義與規範作用/99
第二節 勞基法勞工定義思考路徑的分化與合流/102
第三節 以勞動從屬性認定勞工的思考路徑發展情形/114
第五節 比較法發展觀察/127
第六節 案例探討/131
第五章 工 資/李柏毅
第一節 前 言/143
第二節 工資定義之各家學說/144
第三節 工資認定的行政主管機關見解/150
第四節 工資認定之司法實務見解──以最高法院判決趨勢為中心/152
第五節 判決評釋──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勞上易字第30號判決/158
第六節 結 語/165
第六章 工作時間/劉素吟
第一節 概 說/167
第二節 工作時間之判斷/168
第三節 延長工作時間/179
第四節 判決評釋──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4年度勞上字第23號民事判決/191
第七章 例假、休假與特別休假/劉素吟、林炫秋
第一節 例假與休假/201
第二節 特別休假/226
第八章 工作規則/林志蓁
第一節 前 言/257
第二節 工作規則之訂立、內容及效力/258
第三節 工作規則之法律性質/264
第四節 工作規則與其他法源之關係/271
第五節 工作規則不利益變更之法律效力/273
第六節 判決評析──法令修正對工作規則效力之影響(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6年度訴字第728號行政判決)/279
第九章 人事調動與績效考核/彭敬元、張義德
第一節 人事調動/283
第二節 績效考核/316
第十章 就業歧視與性別工作平等/林佳和
第一節 前言:勞動世界的自由、平等與歧視/333
第二節 憲法下的平等與平等對待/335
第三節 就歧與性平法之釋義學體系/345
第四節 判決評釋: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6年度訴字第915號判決/375
第十一章 雇主懲戒處分/張詠善
第一節 前 言/381
第二節 雇主懲戒處分之態樣/382
第三節 司法救濟之方式/382
第四節 司法審查內容/389
第五節 精選判決/397
第十二章 職業災害補償/林良榮
第一節 前言:職災發生之事後「救濟」與雇主責任/403
第二節 我國職災補償之救濟制度與職災認定爭議:以職災認定之因果關係為中心/411
第三節 日本職災補償之救濟制度與職災認定爭議:以職災認定之因果關係為中心/419
第十三章 勞動契約之終止/洪瑩容、張詠善
第一節 雇主終止勞動契約/447
第二節 勞工終止勞動契約/541
第十四章 退 休/陳瑞元、林志蓁
第一節 退休概念/547
第二節 勞動契約終止事由/551
第三節 退休金請求權/554
第四節 優惠退休制度/563
第五節 判決評析──雇主免除退休金給與之討論(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勞上字第21號民事判決)/565
第十五章 最低服務年限與離職後競業禁止/邱羽凡
第一節 最低服務年限之限制/573
第二節 勞工離職後之競業禁止/587
立即查看
集體勞動法
系列名:臺灣勞動法學會叢書
ISBN13:9789865407261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焦興鎧;康長健;魏千峯;邱羽凡;劉志鵬;李玉春;林佳和;王松柏;周兆昱;陳建文;張義德;郭玲惠;林炫秋;黃程貫;林良榮;侯岳宏;黃馨慧;黃鼎佑;邱駿彥;張鑫隆;鄭津津;陳金泉
裝訂/頁數:平裝/490頁
規格:23cm*17cm*2.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4/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體系完整且大量解析我國實務意見之集體勞動法教科書,除了可作為講師於講授相關課程之教學用書,亦能提供律師二試等國家考試考生準備考試之用。此外,因為本書兼顧了法理與重要實務意見,將成為律師、企業人資、工會幹部等實務工作者於處理集體勞動法案件時之重要參考。
目錄
序言 I
第一章 集體勞動權總論 1
第一節 概述(焦興鎧) 1
壹、序言 1
貳、規範勞動三權國際勞動基準之發展沿革及重要內容 5
參、團結權概述 13
肆、協商權概述 21
伍、爭議權概述 29
陸、結語 40
第二節 集體勞動權國際公約(康長健) 41
壹、國際勞動基準的制定 41
貳、規範集體勞動權的基本國際勞工公約 45
參、規範集體勞動權的其他重要公約 48
肆、國際勞動基準的落實與監督 55
伍、小結 60
第三節 集體勞動權之憲法依據(魏千峯) 61
壹、憲法無明文規定說 62
貳、憲法第14條結社自由權說 63
參、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及工作權說 64
肆、憲法第22條人民其他自由及權利說 65
伍、憲法第14條與第15條結合說 66
陸、憲法第15條為主,結合憲法第14條結社權與憲法第22條一般基本權說 69
柒、本文之見解 72
第二章 團結權與工會 79
第一節 團結權之保障(邱羽凡) 79
壹、團結權之保障 79
貳、團結權之結構與內涵 83
第二節 工會之概念、種類與要件(劉志鵬) 95
壹、工會之概念與種類 95
貳、工會之要件 100
第三節 工會之組織與會員(李玉春) 105
壹、工會自治與法規範 105
貳、會費 108
參、會員資格之取得與喪失 110
肆、強制入會與工會安全條款 111
伍、工會法上之勞工 113
第四節 工會活動(林佳和) 120
壹、工會行動權之問題 120
貳、工會行動權之分析 121
參、工會行動權之界限 125
肆、狹義的工會行動權體系 130
伍、狹義的工會行動權之貫徹可能性 138
第三章 團體協商 141
第一節 概說(王松柏) 141
壹、團體協商之意義 143
貳、團體協商之法律規範 150
參、勞資協議制度 168
第二節 團體協商之主體、協商事項暨協商程序(周兆昱) 174
壹、團體協商之主體 174
貳、團體協商之協商事項 185
參、團體協商之協商程序 192
第三節 誠實協商義務(陳建文) 199
壹、誠實協商義務的比較法脈絡觀察 199
貳、我國誠實協商義務的規定內容與特色 200
參、誠信協商義務的法理基礎 201
肆、裁決實務對誠信協商義務的詮釋與操作 204
第四章 團體協約 219
第一節 團體協約之概念(張義德) 219
壹、團體協約之意義 219
貳、團體協約之功能 221
參、團體協約之生成與發展 224
肆、我國團體協約法制之變遷 227
第二節 團體協約之法律性質 229
第三節 團體協約之要件 232
壹、團體協約之成立要件 232
貳、團體協約之生效要件 239
第四節 團體協約之效力(劉士豪) 242
壹、團體協約之拘束力 242
貳、團體協約之債法效力 245
參、團體協約的法規效力 249
肆、團體協約的競合 257
第五節 團體協約之適用與競合(郭玲惠) 260
壹、複數協約之競合 260
貳、團體協約之適用 267
第六節 團體協約之消滅與餘後效力(林炫秋) 275
壹、團體協約之消滅 275
貳、團體協約之餘後效力 282
第五章 不當勞動行為 293
第一節 概說(黃程貫) 293
壹、引言 293
貳、不當勞動行為(Unfair Labor Practices)之制度目的 293
參、不當勞動行為之制度內容 294
肆、 裁決作為不當勞動行為之認定與救濟機制 297
伍、小結 304
第二節 實體規定(張鑫隆) 304
壹、不當勞動行為之法律概念 304
貳、不利益待遇 319
參、支配介入之不當勞動行為(林良榮) 344
肆、拒絕團體協商之不當勞動行為規範 359
伍、結論 372
第三節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程序(侯岳宏) 373
壹、裁決體制 374
貳、裁決程序之架構區分 376
參、裁決程序之進行 385
肆、裁決制度與司法制度的關係 393
第四節 程序規定(黃馨慧) 397
壹、前言 397
貳、涉及私權爭議之不當勞動行為相關民事訴訟案件 400
參、不涉及私權爭議之不當勞動行為相關行政訴訟程序 405
第六章 爭議行為 409
第一節 概說(黃鼎佑) 409
壹、爭議行為之意義 409
貳、我國法上之特殊限制 421
第二節 爭議行為的正當性要件(邱駿彥) 428
壹、主體正當性 429
貳、目的正當性 429
參、程序正當性 432
肆、手段正當性 433
第三節 正當爭議行為之法律免責(張鑫隆) 437
壹、刑事免責 437
貳、民事免責 456
參、結語 472
第七章 爭議處理程序 473
第一節 概說(鄭津津) 473
壹、「調解」與「仲裁」之修正重點 473
貳、「調解」與「仲裁」之施行現況與成效 479
第二節 調解 481
壹、調解之申請 481
貳、調解期間之行為禁止義務 484
參、調解機制之檢討 485
第三節 仲裁(陳金泉) 489
壹、勞資爭議處理法之仲裁 489
貳、仲裁法之仲裁 496
參、仲裁法之仲裁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之仲裁異同比較 503
立即查看
勞資聖經—經典勞動六法(2022年10月版) (1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勞資聖經:經典勞動六法
系列名:臺灣勞動法學會叢書
ISBN13:9789865262716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臺灣勞動法學會
裝訂:平裝
規格:14.5cm*10.5cm*3cm (高/寬/厚)
版次:15
出版日:2022/10/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一、鑑於市面上之一般小六法對於勞動之相關法規常疏於收錄,或僅相當有限之收錄,常有不敷使用之缺憾;而所謂六法全書,雖收錄齊全,卻往往內容龐雜,不僅攜帶時相當笨重,使用上亦不方便,故而有本書之編輯。
二、本書搜集有關勞動關係、勞工保險、勞工安全衛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等現行常用之勞動法規,及雖非專屬之勞動法規卻與勞動領域息息相關之其他重要法規,屬以勞動為主題之勞工分科法典。
三、本書依個別勞動關係、集體勞動關係、勞工保險、勞工安全衛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其他相關法規等項目,編列法規之呈現順序,並針對勞動基準法、憲法、民法及大法官會議解釋擬有「條文要旨」,以利讀者快速檢閱及幫助讀者了解條文之意義。
四、本書採袖珍本印行方式,求其攜帶方便,利於隨時查閱,為一般勞工、處理勞工事務者、修習勞工法律者所隨身必備之工具書。
立即查看
神明社會論:集體福祉與靈性的象徵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神明社會論》,主要在說明如何從社會的角度來觀看神明,過去筆者在祭祀圈與信仰圈的研究中,比較強調臺灣民間信仰的組織與活動和庄社、聚落、宗族、姓氏、祖籍、族群和區域人群的關係,有把兩者並置並加以連結的目的,來說明神佛作為集體之福祉與集體靈性的象徵,對於社群與個體福祉與靈性的追求,所起到的作用。本書大致以聚落與姓氏、族群、性別分篇。除了一些學術論點的提出之外,確實也是有著筆者對神明靈性的理解,神明既有著其代表集體的象徵作用,也有著其超越的卓然於世的屬性,方能成為人們所崇敬信仰的對象。
-----林美容〈自序〉
【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總論
壹、臺灣的神明信仰
貳、從神明經書看神聖性
第二部分 聚落與姓氏
參、從草屯鎮看土地公廟對聚落的重要性
肆、關於新社鄉九庄媽祖/林美容 方美玲
伍、從王爺姓氏看高雄王爺信仰
第三部分 族群
陸、保生大帝信仰與分布/林美容 王俊凱
柒、從嘉義新港大興宮看保生大帝信仰/林伯奇 林美容
捌、關於高雄開漳聖王廟/林美容 周益民
玖、關於高雄清水祖師廟/林美容 楊一樂
第四部分 性別
拾、艋舺龍山寺觀音會和念佛會的歷史演變與女信眾在其中的角色/林美容 楊璟惠
拾壹、從宗教行者看觀音授法與救世/林美容 林育嫺
拾貳、母娘授法與母娘乩子
拾參、為母娘辦事—法華山慈惠堂溫滿妹五十年的宗教療癒與實踐/林美容 鄭鳳嘉 釋念慧
第五部分 神明靈性
拾肆、關於媽祖靈力諸說
拾伍、臺灣囝仔神—太子爺與囝仔公/林美容 劉家宏
拾陸、田中將軍成神過程/林美容 三尾裕子 劉智豪
拾柒、漂流物成神與神明的外來性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