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原理與實務 三版 111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作者:黃政昌主編;黃政昌、黃瑛琪、連秀鸞、陳玉芳著
開數:18
頁數:560
ISBN:9786267178133
重量:950
出版日期:2022/9/30
書籍介紹
本書有三大特色
一、本書僅有三篇十二章,不但兼顧理論與實務,也涵蓋重要的輔導工作主題。
二、專為輔導界新鮮人所撰寫,內容深入淺出、簡單實用、資料新穎。
三、每章最後附上問題與反思、延伸閱讀、相關影片與網站等豐富教學資源。
本書適合做為大專校院師資培育課程或輔導相關科系之「輔導原理」、「輔導原理與實務」、「學校輔導」、「學校輔導工作」等課程的上課用書;對於正在從事社區輔導相關工作的社工員、輔導員,以及各級學校導師、教師、助教、輔導員、教官等,也非常適合參考使用。
目 次
第1篇 輔導概念篇
Chapter 1 輔導的基本概念/黃政昌
第一節 輔導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輔導的內容與實施原則
第三節 教育、輔導、諮商、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
Chapter 2 輔導組織與人員/黃瑛琪
第一節 各級學校輔導組織現況
第二節 輔導教師/人員的資格條件與角色任務
第三節 輔導教師/人員的專業展現與工作內容
Chapter 3 學校輔導工作的內涵/連秀鸞
第一節 生活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第三節 生涯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Chapter 4 三級預防的輔導模式/陳玉芳
第一節 三級預防的概念與意涵
第二節 三級預防輔導模式的內涵與作法
第三節 學校三級預防輔導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第2篇 輔導方法篇
Chapter 5 個別諮商/連秀鸞
第一節 個別諮商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諮商學派的重點
第三節 諮商專業倫理
Chapter 6 團體輔導/黃瑛琪
第一節 團體輔導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團體輔導的運作方式
第三節 團體輔導的技術與注意事項
Chapter 7 心理測驗與應用/黃政昌
第一節 心理測驗的意義與功能
第二節 心理測驗的類型與介紹
第三節 心理測驗的實施與應用
Chapter 8 個案研究與管理/陳玉芳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意義與內容
第二節 個案管理的精神與實施
第三節 個案研究報告的格式與範例
第3篇 輔導實務篇
Chapter 9 人際困境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黃瑛琪
第一節 人際困境學生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人際困境學生的類型與成因分析
第三節 人際困境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0 中輟生的認識與輔導/連秀鸞
第一節 中輟生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中輟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
第三節 中輟生的處遇流程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1 心理疾病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黃政昌
第一節 心理疾病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心理疾病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
第三節 心理疾病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2 自殺危機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陳玉芳
第一節 自殺的定義
第二節 自殺的成因分析
第三節 自殺危機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 輔導原理與實務(二版)
作者:翟宗悌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6/30
ISBN:9789865668877
內容簡介
本書採擷當代輔導學說理論與趨勢,且兼顧我國在學校輔導實務工作上之需要,為一本輔導實務之教戰手冊。
為使教師更有效地與學生進行師生互動,充分發揮教學功能,本書針對有效能之溝通技巧部分,闡釋說話的藝術。並以常見的問題類型為例,說明如何發揮輔導的效能,讓讀者更能了解在實務上的運用。
從輔導實務的角度來撰寫中小學之學校輔導工作的本質與執行層面,並提供最新資訊,使讀者能掌握國內外學校輔導工作之現況。
第二版新增《特殊教育學生輔導》一章,以充分展現當前學校教師在輔導工作上應有之專業理念,進而創造一個友善的教學環境。並於各章章後增加「課後活動」單元,讓授課教師在教學時得以靈活運用,進而加強教學之成效。
目錄
第01章 緒論:輔導的基本理念
第1 節 輔導的內涵與本質
第2 節 輔導學的理論學說
第3 節 輔導的發展趨勢
第02章 學校輔導工作
第1 節 學校輔導工作的實施理念
第2 節 高中 / 職輔導工作
第3 節 國中輔導工作
第4 節 小學輔導工作
第03章 學校輔導人員
第1 節 學校輔導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第2 節 學校組織系統之運作
第3 節 助人者的自我照顧
第04章 轉型中的青少年
第1 節 生命歷程的蛻變
第2 節 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第3 節 青少年輔導工作
第05章 有效能的談話技術
第1 節 有效能之助人者的態度
第2 節 有效能之會談技巧
第3 節 助人的基本原則
第06章 諮詢技術
第1 節 學校諮詢的理論發展
第2 節 如何與學生家長進行會談?
第3 節 如何與學校同事進行會談?
第4 節 諮詢技術的運用與實施原則
第07章 生涯輔導
第1 節 逐夢的歲月
第2 節 生涯輔導的理論發展
第3 節 生涯輔導的實施
第4 節 休閒與生活
第08章 學習輔導
第1 節 學習能力與學習歷程
第2 節 學習輔導的基本理論
第3 節 有效的學習技巧
第4 節 學習輔導之實施方向
第09章 行為輔導
第1 節 行為與習慣
第2 節 行為改變的策略
第3 節 正向管教與行為輔導
第10章 心理測驗與學生基本資料
第1 節 校園裡常見的心理測驗
第2 節 學生輔導資料表格
第3 節 實施測驗的專業倫理
第11章 團體輔導與班級經營
第1 節 團體輔導的基本觀念
第2 節 團體動力與團體技術
第3 節 小型團體方案
第4 節 大型團體方案
第5 節 班級經營
第12章 輔導工作的評鑑
第1 節 評鑑的內涵與本質
第2 節 學校輔導工作的整體評鑑
第3 節 輔導方案的評鑑
第13章 社會資源的運用
第1 節 社會資源的基本理念
第2 節 社會資源的運用與策略
第3 節 學校輔導工作與社會資源系統
第14章 輔導專業倫理
第1 節 專業倫理的基本理念
第2 節 助人者的自我省思
第3 節 對未成年人進行諮商的倫理問題
第15章 個案研究:輔導老師說故事
第1 節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第2 節 人我之間
第3 節 危機與轉機
第16章 特殊教育學生輔導
第1 節 特殊教育學生
第2 節 特殊教育學生的班級經營
第3 節 特殊教育學生的輔導
第4 節 特教學生與一般學生共同有效的策略
附錄
附錄一 學生輔導法
附錄二 國民中學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參考範例
附錄三 個案輔導紀錄(示例)
附錄四 新北市高國中學生輔導轉介流程
附錄五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學生關懷表
附錄六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2010)
附錄七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學生輔導工作倫理守則(2015)
附錄八 特殊教育法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本書第三版的基調為:根據自己原來的樣子,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選擇一種可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
本書系統的介紹了生涯諮商與輔導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方法,適用於心理學、教育學、心理諮商與社會工作等專業的大學生與研究生研習,亦可供學校輔導老師、諮商師、社工師與職涯指導人員培訓之用。
目 錄
第一章 生涯輔導之基本概念
第二章 生涯輔導的實施
第三章 生涯類型理論
第四章 生涯發展理論
第五章 個人構念理論
第六章 敘事生涯諮商
第七章 生涯建構理論
第八章 社會認知生涯理論
第九章 機緣巧合理論
第十章 生涯混沌理論
第十一章 生涯決定理論
第十二章 雙文化調和的中庸生涯模式
立即查看
優勢觀點與精神障礙者之復元:駱駝進帳與螺旋上升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優勢觀點與精神障礙者之復元:駱駝進帳與螺旋上升
ISBN13:9789866828959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宋麗玉 主編;宋麗玉;施教裕;徐淑婷 合著
裝訂/頁數:平裝/407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5/07/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在西方,「復元」已成為精神障礙處遇的終極目標,復元確定是一個可能,我們離自己有多遠,復元就有多重要。優勢觀點是一把鎖鑰,開啟復元的航程和補充那螺旋上升過程中所需的養分。專業人員的陪伴能否真正落實優勢觀點,猶如「駱駝進帳」,關乎「信念」和「態度」。這本書是理論、實務、和研究成果三者的結合,展現了實踐理論的過程議題和結果。
而今,我們已知道復元是那顆北極星,優勢觀點是可以帶領我們到達的一個模式。凡尋求必能尋見!甚盼這本書能夠提供專業人員指引,找到陪伴精障者復元的方法。
目錄
宋序/Ⅰ
施序/Ⅳ
徐序/Ⅶ
第一章 緒論:邁向復元之路/宋麗玉
第一部分 理論篇
第二章 優勢觀點模式與復元之成效/宋麗玉
第一節 前言:優勢觀點之必要性
第二節 優勢觀點模式之內涵
第三節 優點模式之復元成效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復元觀點的意義:中道華嚴哲學的詮釋/施教裕
第一節 復元觀點在台灣本土的傳承與建構
第二節 中道華嚴哲學:不二真義和圓融實用
第三節 國外文獻二元理論假定之中道辯證
第四節 本體詮釋的意義
第五節 雙向復元的意義和實證:兼談復元自體模型的實際操作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精神障礙者之特性與復元議題/徐淑婷
第一節 精神障礙的成因
第二節 精神障礙者特性
第三節 精神障礙者活動與參與的限制
第四節 復元議題的歷史
第五節 復元議題的演進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增強權能實務/宋麗玉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社會烙印之去除
第三節 增強權能之定義
第四節 增強權能實務之架構
第五節 結語
第六章 專業人員之態度與專業才能/宋麗玉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專業人員對於精神障礙者之態度
第三節 專業人員對於復元取向之態度
第四節 專業才能
第五節 結語
第二部分 運用篇
第七章 研究設計/宋麗玉
第一節 方案實施場域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第三節 方案研究程序與內涵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方法
第五節 研究變項與施測工具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第八章 專業人員對於優勢觀點之態度與運用:駱駝進帳/宋麗玉、施教裕
第一節 優點推行前的工作情況
第二節 對於優勢觀點之態度與轉變
第三節 對於優觀原則之態度、運用與影響
第四節 結語—駱駝進帳
第九章 建立專業關係與促進改變之方法/宋麗玉
第一節 建立關係之方法
第二節 促進改變的方法
第三節 個案之反應
第十章 精神障礙者復元程度之改變—量化分析/宋麗玉
第一節 參與者基本特徵與疾病資料
第二節 變化型態之分析
第三節 結語
第十一章 精神障礙者復元狀況之改變—質化分析/宋麗玉
第一節 參與者之背景資料
第二節 復元過程
第三節 復元結果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二章 復元之促進因素與限制/宋麗玉
第一節 復元之促進因素
第二節 優勢觀點模式之助益
第三節 推行優點個管模式之限制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三章 優勢觀點模式與組織改變/徐淑婷
第一節 場域
第二節 優勢觀點實施之前
第三節 優勢觀點的導入
第四節 實施之後
第五節 優勢觀點的組織管理
第六節 優勢觀點與組織改變:省思筆記
第七節 結語
第十四章 案例呈現/徐淑婷
第一節 個案簡介
第二節 優勢觀點模式個案管理的介入
第三節 結語
第十五章 議題討論與結論—駱駝進帳與螺旋上升/宋麗玉
第一節 議題討論與建議
第二節 結語
名詞索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老人心理諮商與輔導(Evidence-Based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for an Aging Population)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生死學概論
系列名:生命
ISBN13:9789869812986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郭慧娟
裝訂/頁數:平裝/391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2/10
中國圖書分類:生命倫理學
內容簡介
生死之間:愛是一切的答案
本書以臺灣社會的本土生命價值觀、風土人情、宗教精神信仰、喪葬風俗習慣及死亡相關處遇等為基礎背景,旨在撰寫一本完全符合臺灣本土需求及現代核心價值的生死學教科書。內容含括國內外重要且多元的生死學研究成果,並導入作者的個人訪談、觀察到的第一手有關國人的生死故事和生命經驗,以及世界各國生死及喪葬相關實例,增加本書的豐富性、可讀性及宏觀視野。
全書分為四篇,共15章:
「死亡面對」篇
先談臺灣社會普遍對死亡的認知、感受與恐懼;面對死亡時的態度和因應方式;以及死亡教育的從前、現在和未來。
「死亡認識」篇
藉由介紹國內外有關瀕死研究;催眠和回溯療法研究;靈魂的科學研究及獲致內容成果,認識死亡的可能樣貌與本質,並反思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死亡處理」篇
面對死亡時該如何進行實務處理,並提供關懷及處理技巧。包括:臨終時該如何準備與面對;我們能夠為親人做些什麼;親人死亡後該如何辦理後事、應該注意什麼、可以用什麼方式辦後事;以及喪親後的悲傷問題、悲傷關懷與陪伴、轉介和輔導;並專章介紹現代人的毛孩寶貝──寵物的飼養與生死。
「生命關懷與成長」篇
從生死學的角度著墨,由死亡意義與價值反思生命的現狀,內容包括與生死息息相關的重要議題,如:自殺問題、面對與防治;消弭歧視,促進生命的平等與尊重;自我覺察,壓力和情緒的抒發與管理;宗教和信仰的危機與靈性提升;以及高齡化社會的老年關懷、照護和陪伴問題。
每章以故事為引言,內文專欄豐富活潑,如「關懷小站」、「小故事」、「新聞停看聽」、「思言行」等,結合時事、生活經驗,引導思考與討論。本書強調現代之生死核心價值為「自主.平等.尊重.關懷.慈愛」,行文流暢、自然,並以生活化的敘述方式,提醒讀者隨時關愛生命、尊重所有生命的自主權、看見並珍視不同生命價值、提升生死尊嚴,懂得活在當下,珍愛自己身邊親友。
2版修訂特色:
.更新相關法規內容(如《病人自主權利法》)、統計數據;重要法規、推薦網站改以QRCode呈現,方便讀者使用手機查詢。
.新增內容:如網路霸凌、臨終病人舒適照護方式、圓夢的價值與意義、完成生命回顧、不留遺憾的五道人生……等;「關懷小站」新增:「大手牽小手.溫馨談生死」、「對你懷念特別多」、「與毛孩的十個生死約定」、「從整理遺物中獲得生命療癒」……等。
目錄
PART Ⅰ 死亡面對
Chapter 1 現代人的生死問題
第一節 國人的死亡避諱
第二節 現代人的死亡課題
第三節 現代善終觀念
Chapter 2 面對死亡──死亡心理與態度
第一節 死亡認知與概念
第二節 死亡的察覺與因應
第三節 死亡態度與接受
Chapter 3 要聽要說要看──正視死亡教育
第一節 死亡教育之內涵
第二節 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節 如何落實死亡教育
PART Ⅱ 死亡認識
Chapter 4 跨越生死之間──從瀕死經驗認識死亡
第一節 瀕死經驗的研究
第二節 從瀕死經驗認識死亡
第三節 瀕死經驗的生死反思
Chapter 5 前世與今生──從催眠與輪迴認識死亡
第一節 正確認識催眠與催眠療法
第二節 前世回溯與輪迴轉世
第三節 催眠與輪迴的生死反思
Chapter 6 人有沒有靈魂?──從靈魂觀認識死亡
第一節 我們的靈魂觀
第二節 靈魂的實驗與探討
第三節 從靈魂觀念與研究反思生死
PART Ⅲ 死亡處理
Chapter 7 死亡如此靠近──臨終關懷與陪伴
第一節 臨終關懷與陪伴的意義
第二節 生命與醫療自主
第三節 臨終過程與需求
第四節 臨終關懷與陪伴實務
Chapter 8 面對親人死亡──後事與喪禮
第一節 面對親人死亡
第二節 如何辦理喪事
第三節 喪禮儀節
第四節 預立遺囑與消費權益
Chapter 9 走出喪親悲傷──悲傷關懷與陪伴
第一節 認識喪親悲傷
第二節 生命各階段的喪親悲傷
第三節 走出喪親悲傷
Chapter 10 毛孩寶貝──寵物飼養與生死面對
第一節 現代人與寵物的依附關係
第二節 如何陪寵物走過生命終點
第三節 如何面對寵物死亡的失落與悲傷
PART Ⅳ 生命關懷與成長
Chapter 11 生命的逃學者──自殺問題與面對
第一節 面對自殺這件事
第二節 自殺研究與探討
第三節 自殺遺族的關懷與協助
第四節 活出意義防治自殺
Chapter 12 消弭歧視──生命平等與尊重
第一節 性別平等觀念
第二節 偏見、歧視與霸凌
第三節 多元尊重與包容
Chapter 13 靈性提升──宗教信仰與生死
第一節 宗教信仰與生死探索
第二節 靈性需求與照顧
第三節 靈性問題與危機
Chapter 14 和諧生活──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
第一節 現代人的壓力問題
第二節 如何調適與增強抗壓性
第三節 情緒表達與管理
Chapter 15 家有老人──銀髮關懷與照護
第一節 臺灣社會高齡問題
第二節 老人關懷與照護需求
第三節 現代老人的生死教育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