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作者: 曾哲明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23/06/20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依其多年教學及研究經驗撰寫而成,主要介紹分子生物學的基礎概念,內容著重於與基因表現有關的DNA、RNA與蛋白質等大分子上,探討其結構、合成、功能與活性的調節,可幫助學子們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為進一步研習生物技術、分子醫學、生物資訊等應用性學門作準備。一些較進階的內容則整理於「延伸學習」專欄,並在各章章末提供完整參考文獻,可作為更深入探索分子生物學的一些線索,並方便研究者查詢相關資料。對於即將報考研究所的學子而言,本書可作為重點概念的溫習用書。
近年來由於研究技術與理論的創新,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立,加上在醫學與生物學更廣泛的應用,分子生物學已經逐漸邁入一個新的世代。
第三版增加了近十年來相關文獻與數據庫的資料,部分內容做了大幅增補與修正,尤其是近年來基因組學與蛋白組學的快速發展,經由人類全基因研究(GWAS),以及針對基因與其產物(蛋白質)的深入註解(annotation),發現或確認了多種人類基因,本書增加了相關基因的特性、調控,以及其蛋白產物的功能與交互作用,同時概略闡述部分基因及蛋白與分子醫學、癌症研究的相關性。
此外,第三版的另一特色是增加了第13章「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簡介」,以利啟蒙者能以本書為基礎,銜接已融入日常保健與醫學診療的生物科技,故第三版大幅提升了深度與廣度。本書之附圖及索引也做了編修與增補,參考文獻依據近十年內的相關期刊論文全面整編。
目錄
Chapter 01 DNA與染色體的結構
1-1 分子生物學的里程碑
1-2 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1-3 從DNA到染色體
Chapter 02 基因體的結構與特性
2-1 基因
2-2 基因體
2-3 基因體中的重複序列
2-4 核外的基因體
Chapter 03 原核細胞基因的轉錄與調控
3-1 轉錄調控序列
3-2 原核細胞的轉錄
3-3 早期研究-乳糖操縱組
3-4 操縱組調控機制的多樣性
3-5 適應環境的基因調控系統
Chapter 04 噬菌體的基因調控
4-1 λ噬菌體生活史
4-2 溶菌期的基因調控
4-3 潛溶期的基因調控
4-4 基因體的整合與誘發
Chapter 05 真核細胞基因的轉錄
5-1 啟動子與順向調控元素
5-2 基因轉錄的啟始
5-3 轉錄的延伸與終止
Chapter 06 真核細胞基因轉錄的調控
6-1 轉錄因子
6-2 組蛋白的轉譯後修飾
6-3 DNA甲基化與表觀調控
6-4 RNA甲基化與表觀調控
6-5 小RNA的干擾機制
Chapter 07 傳訊RNA的轉錄後修飾
7-1 5' 端帽化作用
7-2 3' 端的轉錄後處理
7-3 剪接體的插入子剪接作用
7-4 自我剪接的插入子
7-5 另類的剪接模式
7-6 mRNA經核孔輸出的機制
7-7 細胞質RNA的修飾與分解
Chapter 08 轉譯-合成蛋白質
8-1 轉送RNA
8-2 胺基酸乙醯tRNA
8-3 核糖體
8-4 轉譯
8-5 轉譯的調節
Chapter 09 轉譯後修飾與蛋白質轉送
9-1 蛋白質的修飾
9-2 自由態核糖體的轉譯與轉送途徑
9-3 粗內質網核糖體轉譯與轉送途徑
Chapter 10 DNA複製
10-1 DNA 複製的特性
10-2 原核細胞DNA複製
10-3 真核細胞DNA複製
Chapter 11 DNA的突變與修補
11-1 DNA突變與損傷
11-2 點突變的修補機制
11-3 結構損傷的修補機制
Chapter 12 DNA的重組與轉位
12-1 DNA 重組
12-2 轉位子
Chapter 13 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簡介
13-1 DNA重組與克隆技術
13-2 聚合酶連鎖反應
13-3 微矩陣分析
13-4 DNA定序
13-5 生物資訊學
附錄
索引
詳細資料
ISBN:9789864309337
規格:平裝 / 462頁 / 19 x 26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生命科學類> 生物學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本書採系統性論述編排,層次清晰、簡明扼要,著重於各篇章之連貫性。除以適當圖表輔助內文說明,更將相關應用概念以「專欄」呈現,以利讀者清楚了解生物化學的重要基礎概念。於章節最末並以「摘要」協助讀者重點整理,幫助學習者融會貫通,期能鼓勵及吸引讀者加入一探生化浩瀚領域之行列!
全書共23章,分為四篇:
第一篇:緒論,從簡介生物化學的領域與演進開始,帶領讀者認識生物化學的重要性,並藉由生物體中水與酸鹼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讓讀者能初步認識生物細胞內的組成與功能。
第二篇: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進一步專章介紹在生物體系統中各個執行生化反應的要角與其之間的關聯性,包括醣類、脂質、蛋白質、對遺傳具重大貢獻的核酸,以及參與生化反應最為活躍的酶與輔酶系統;從其結構、功能與重要性,引領讀者一步步領略生物體中各種化學變化的奧秘。
第三篇:生物能量與代謝,引導讀者更深入了解這些系統如何在生物細胞中建構出一連串複雜的網絡,以及如何協助生物體中能量運用與代謝機制的合作制衡。
第四篇: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一方面介紹遺傳訊息(基因)的相關基礎概念,藉此讓讀者深切體會生物化學在遺傳性狀與物種延續上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另一方面介紹生物化學的科技應用層面,包括研究生物分子的多種技術,以及充滿許多未知領域而尚待進一步挖掘的生物工程發展。
本書由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周正俊教授總校閱,由陳立功、張洪淵、何偉瑮等共同編撰,不僅適用於台灣各專技院校生物化學課程使用,亦為大學生物化學基礎授課的絕佳入門教材!
第三版特別邀請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詹社紅、陳俊宏老師,及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詹恭巨、陳淑茹老師,進行修訂,並依現況更新目前最新生物技術、勘誤補漏。
產品目錄
Part 01 緒論
Chapter 01 生物化學研究的領域與演進
1.1 生物化學的涵義
1.2 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
1.3 生物化學與其他生命科學的關係
1.4 生物化學與現代工業和技術的關係
Chapter 02 水、酸鹼與緩衝溶液
2.1 水的性質
2.2 非共價作用力
2.3 酸與鹼
2.4 緩衝溶液
2.5 生物體的緩衝系統
Chapter 03 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
3.1 細胞的結構
3.2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3.3 細胞的組成元素
Part 02 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Chapter 04 胺基酸與胜肽
4.1 胺基酸的結構
4.2 胺基酸的分類
4.3 胺基酸的重要性質
4.4 胜肽鏈結構
4.5 蛋白質結構層次
4.6 血紅素
Chapter 05 蛋白質
5.1 幾種典型蛋白質
5.2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5.3 蛋白質性質的測定
Chapter 06 酶與輔酶
6.1 酶的催化特點
6.2 酶的組成及分類
6.3 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6.4 酶催化反應的機制
6.5 酵素反應動力學
6.6 酵素反應的影響因素
6.7 酶的活性
Chapter 07 代謝系統必需的輔助因子-輔酶
7.1 維生素的命名及分類
7.2 水溶性維生素
7.3 脂溶性維生素
7.4 金屬酶與金屬活化酶
Chapter 08 醣化學
8.1 單醣
8.2 雙醣
8.3 多醣
8.4 醣類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
Chapter 09 脂質和生物膜
9.1 脂質與常見脂肪酸
9.2 油脂
9.3 磷脂質
9.4 固醇類
9.5 其他脂類
9.6 生物膜
Chapter 10 核酸化學
10.1 核酸研究的起源
10.2 核酸的化學組成
10.3 RNA結構
10.4 DNA結構
10.5 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質
Chapter 11 醣類的分解
11.1 醣類的消化吸收
11.2 糖解作用I:產生兩個三碳糖
11.3 糖解作用II:由醛氧化至酸
11.4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11.5 三羧酸循環
11.6 己糖單磷酸途徑
11.7 乙醛酸循環
11.8 醣分解代謝的生物學意義
Part 03 生物能量與代謝
Chapter 12 能量的代謝與利用
12.1 生物氧化的特點
12.2 粒線體氧化系統
12.3 非粒線體氧化系統
12.4 高能磷酸鍵的生成機制
12.5 穿梭機制-粒線體與細胞質間的能量傳遞
12.6 生物能量的儲存與利用
12.7 氧化與磷酸化的解偶聯
Chapter 13 醣類的合成
13.1 光合作用的部位
13.2 光反應—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轉換
13.3 暗反應—光合作用的碳素途徑
13.4 肝醣生成作用
13.5 糖質新生作用
Chapter 14 脂質代謝
14.1 脂質的消化與吸收
14.2 脂肪的分解代謝
14.3 酮體代謝
14.4 脂肪分解的能量轉換
14.5 脂肪的合成作用
14.6 磷脂的分解代謝
14.7 磷脂的合成代謝
14.8 膽固醇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5 氮代謝
15.1 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
15.2 胺基酸的分解代謝
15.3 尿素循環
15.4 胺基酸的合成代謝
15.5 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15.6 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15.7 動植物與微生物的氮代謝
Chapter 16 醣、脂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代謝的相互關係
16.1 醣的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之關係
16.2 醣代謝與脂代謝的關係
16.3 醣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關係
16.4 三大物質代謝的協調機制
Chapter 17 物質代謝的調節控制
17.1 生物體內三級層次調節
17.2 酶活性的調節
17.3 迴饋調節
17.4 酶含量調節的方式
17.5 基因表現與誘導(抑制)酶合成作用的關係
Part 04 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
Chapter 18 DNA的生物合成-複製
18.1 參與DNA複製的酶
18.2 DNA的半保留複製
18.3 DNA複製的起始點和方向
18.4 DNA的半不連續複製
18.5 DNA的複製過程
18.6 DNA輻射損傷及修復
Chapter 19 RNA的生物合成-轉錄
19.1 RNA聚合酶
19.2 RNA的轉錄機制
19.3 轉錄與反轉錄作用
19.4 RNA轉錄後的修飾
Chapter 20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轉譯
20.1 遺傳訊息的表現方式
20.2 遺傳密碼
20.3 核糖體
20.4 胺基酸的活化
20.5 啟譯密碼子與啟譯tRNA
20.6 轉譯過程
20.7 轉譯後的修飾作用
20.8 基因表現的抑制劑
Chapter 21 研究生物分子的技術
21.1 層析法
21.2 電泳法
21.3 比色法
21.4 墨點法技術
21.5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21.6 蛋白質純化技術
21.7 核酸純化技術
Chapter 22 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
22.1 生物工程概述
22.2 生物工程的應用面
22.3 DNA及RNA測序方法
22.4 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角色
22.5 基因載體
22.6 轉化與篩選
22.7 基因表現
Chapter 23 蛋白質工程
23.1 蛋白質工程概述
23.2 蛋白質工程的一般技術
23.3 蛋白質工程改造酶
23.4 蛋白質工程於藥物設計之應用
參考資料
索引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 植物生理學 第二版
作者:王淑美
出本社 : 藝軒
ISBN: 9789576169854
目次
緒 論
一、植物生理學的定義、內容和任務
二、植物生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三、植物生理學的展望
小結
複習
第一篇 水分和礦物營養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節 植物對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
二、植物體內水分存在的狀態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 植物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一、水分跨膜運輸的途徑
二、水分跨膜運輸的原理
三、細胞間的水分移動
第三節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運輸
一、土壤中的水分
二、根系吸水
三、水分向上運輸
第四節 蒸散作用
一、蒸散作用的生理意義、部位和指標
二、氣孔蒸散
三、影響蒸散作用的因素
第五節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礎
一、作物的需水規律
二、合理灌溉的指標
三、節水灌溉的方法
小結
複習
第二章 植物的礦物營養
第一節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一、植物體內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礦物元素的確定
三、植物必需礦物元素的生理作用
四、作物缺乏必需礦物元素的診斷方法
第二節 細胞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一、生物膜
二、離子的跨膜運輸
第三節 植物體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一、植物吸收礦物元素的特點
二、根部對土壤中礦物元素的吸收
三、影響根部吸收礦物元素的條件
四、葉片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四節 礦物元素的運輸和利用
一、礦物元素運輸的形式
二、礦物元素運輸的途徑
三、礦物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利用
第五節 植物對氮、硫、磷的同化
一、氮的同化
二、硫酸鹽的同化
三、磷酸鹽的同化
第六節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礎
一、作物的需肥規律
二、合理追肥的指標
三、發揮肥效的措施
小結
複習
第二篇 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節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節 葉綠體及其色素
一、葉綠體的結構和成分
二、光合色素的化學特性
三、光合色素的光學特性
四、葉綠素的合成及降解
第三節 光合作用過程
一、初級反應
二、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
三、碳同化
第四節 、與CAM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較
一、葉片結構
二、生理特性
第五節 光呼吸
一、光呼吸的途徑
二、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第六節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外界條件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二、內在因子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第七節 植物對光能的利用
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徑
小結
複習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節 呼吸作用概念和生理意義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
第二節 呼吸代謝途徑
一、糖解作用
二、發酵作用
三、三羧酸循環
四、磷酸五碳糖途徑
第三節 電子傳遞與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電子傳遞鏈
二、氧化磷酸化
三、末端氧化
第四節 呼吸過程中能量的貯存和利用
一、貯存能量
二、利用能量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係
第五節 呼吸作用的調節和控制
一、巴斯德效應和糖解作用的調節
二、三羧酸循環的調節
三、腺甘酸能荷的調節
第六節 呼吸作用的指標及影響因素
一、呼吸作用的指標
二、內在因子對呼吸速率的影響
三、環境因子對呼吸速率的影響
第七節 呼吸作用與農業生產
一、呼吸作用與作物栽培
二、呼作用與糧食貯藏
三、呼吸作用與蔬果貯藏
小結
複習
第五章 植物同化物的運輸
第一節 同化物運輸的途徑
一、運輸途徑和方向
二、運輸的速率和汁液成分
第二節 韌皮部裝載
一、質外體途徑裝載
二、共質體途徑裝載
第三節 韌皮部卸載
一、同化物卸載途徑
二、依賴代謝進入庫容細胞
第四節 韌皮部運輸的機制
一、壓力流假說
二、胞質泵動假說
三、收縮蛋白假說
第五節 同化物的分布
一、配置
二、分配
小結
複習
第六章 植物的次級代謝物
第一節 初級代謝和次級代謝
第二節 帖類
一、 帖類的種類
二、 帖類的生合成
三、 帖類的功能
第三節 酚類
一、酚類的種類
二、酚類的生合成
三、簡單酚類
四、木質素
五、類黃酮類
六、鞣質
第四節 含氮次級化合物
一、生物鹼
二、含氰
三、芥子油
第五節 次級代謝物的生物技術應用
一、花色改良育種
二、改良農作物品質及提高抗逆性
三、藥用植物的快速繁殖
小結
複習
第三篇 植物的生長和發育
第七章 細胞信息傳導
第一節 信號與受體結合
一、信號
二、受體
第二節 跨膜信號轉換
一、雙元系統
二、受體激
第三節 細胞內信息傳導形成網絡
一、二級信使
二、蛋白質的可逆性磷酸化
三、蛋白降解
小結
複習
第八章 植物生長物質
第一節 生長素類
一、生長素的種類和化學結構
二、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和運輸
三、生長素生合成和降解
四、生長素的信息傳導途徑
五、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和應用
第二節 赤黴素類
一、赤黴素的結構和種類
二、赤黴素的分布和運輸
三、赤黴素的生合成與代謝
四、赤黴素的信息傳導途徑
五、赤黴素的生理作用和應用
第三節 細胞分裂素類
一、細胞分裂素的種類和化學結構
二、細胞分裂素的分布和運輸
三、細胞分裂素的生合成和代謝
四、細胞分裂素的信息傳導途徑
五、細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
第四節 乙烯
一、乙烯的分布、生合成和代謝
二、乙烯的信息傳導途徑
三、乙烯的生理作用和應用
第五節 離(層)酸
一、離(層)酸的化學結構和分布
二、離(層)酸的生合成、代謝和運輸
三、離(層)酸的信息傳導途徑
四、離(層)酸的生理作用
第六節 ................
立即查看
微生物學
ISBN13:9789861944661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詹哲豪等
裝訂/頁數:平裝/714頁
規格:26cm*19cm*3.4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8/03/01
中國圖書分類:微生物學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考選部命題大綱」為架構,從微生物的形態及結構,細菌生長及培養,細菌的遺傳,滅菌、消毒及抗菌治療,感染與疾病及免疫概論等基本理論做探討,承接各種重要病原菌、醫用真菌學、介於細菌和病毒間的病原體,而後轉論病毒學及RNA病毒群、DNA病毒群、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群等主題,最後再以寄生蟲及病媒節肢動物做總結,將廣奧的微生物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做基本知識的分類與整理,簡單明瞭,符合醫護相關科系學生課程之需要;並「榮獲國家考試參考用書」。
「全新改版」重點如下:
1.全彩印刷:內文穿插微生物及疾病相關照片或作用機轉流程圖,共收錄360餘幅圖照片,圖文配合以加深學習印象。
2.二版修訂特別邀請了資深教師依近期研究結果、時事,進行了章節架構重整。
‧四章全新內容由林育興博士編著:第1章〈緒論〉、第2章〈細菌的形態及結構〉、第3章〈細菌的生長及培養〉,及第5章〈滅菌、消毒及抗菌治療〉。
‧洪紹文博士修訂:第4章〈細菌的遺傳〉。
‧林明鋒博士修訂:第6章〈感染與疾病〉、第8~11章〈化膿性球菌、革蘭氏陽性桿菌、革蘭氏陰性腸內桿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及第13章〈螺旋體、放線菌、立克次氏菌、披衣菌、黴漿菌與尿漿菌〉。
‧楊續研資深講師大幅修訂:第7章〈免疫概論〉。
‧李忠信博士修訂:第12章〈醫用真菌學〉、第18~22章〈寄生蟲學緒論、原蟲、線蠕蟲、扁蠕蟲及病媒節肢動物〉。
‧戴國峯博士修訂:第14~17章〈病毒學概論、RNA病毒群、DNA病毒群、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群〉。
3.全書巨細靡遺地說明,配合最新國考試題,以黑體字標示重點,並在章末整理「重點回顧」,確實掌握學習要點。
4.「課後復習」單元參考歷屆國考試題之題型及命題方向,讓讀者輕鬆掌握得分之鑰。
5.中英文雙索引,利於迅速查閱微生物專有名詞。
6.「致病總表」書卡隨身攜帶的設計,提供讀者考前快速瀏覽加深記憶。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在我們生活中的微生物
第二節 微生物命名及分類
第三節 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
第四節 微生物學與醫護人員的關聯
Chapter 2 細菌的形態及結構
第一節 真核及原核細胞的比較
第二節 細菌的大小、形態及排列
第三節 細菌的結構
第四節 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Chapter 3 細菌的生長及培養
第一節 細菌的生長與分裂
第二節 影響細菌的生長因子
第三節 細菌的培養
第四節 細菌的新陳代謝
Chapter 4 細菌的遺傳
第一節 遺傳物質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細菌性狀的變異
第三節 DNA的修復系統
第四節 遺傳物質的轉移與重組
第五節 基因工程
Chapter 5 滅菌、消毒及抗菌治療
第一節 滅菌及消毒的原則
第二節 化學抗菌劑
第三節 物理滅菌
第四節 化學治療方法
Chapter 6 感染與疾病
第一節 生物群落互動模式
第二節 微生物的致病機轉
第三節 宿主的防禦機制
第四節 感染性疾病的表現
第五節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與防治
第六節 新興傳染病
Chapter 7 免疫概論
第一節 免疫系統
第二節 抗原與抗體
第三節 血清學試驗
第四節 補體系統
第五節 主要組織相容性基因複合物(MHC)
第六節 免疫細胞與淋巴系統
第七節 免疫反應與細胞激素
第八節 過敏反應
第九節 其他免疫反應
Chapter 8 化膿性球菌
第一節 葡萄球菌屬
第二節 鏈球菌屬
第三節 肺炎鏈球菌
第四節 奈瑟氏雙球菌屬
Chapter 9 革蘭氏陽性桿菌
第一節 不帶芽孢的革蘭氏陽性桿菌
第二節 需氧帶芽孢桿菌
第三節 厭氧帶芽孢桿菌
Chapter 10 革蘭氏陰性腸內桿菌
第一節 腸內桿菌科簡介
第二節 沙門氏桿菌屬
第三節 志賀氏桿菌屬
第四節 大腸桿菌屬
第五節 克雷白氏桿菌屬
第六節 沙雷氏桿菌屬
第七節 變形桿菌屬
第八節 腸桿菌屬
第九節 鼠疫桿菌
Chapter 11 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
第一節 革蘭氏陰性厭氧桿菌
第二節 葡萄糖非發酵性桿菌
第三節 弧菌
第四節 挑剔性革蘭氏陰性桿菌
第五節 人畜共通病原菌
第六節 曲狀桿菌與幽門螺旋桿菌
Chapter 12 醫用真菌學
第一節 總 論
第二節 表皮黴菌
第三節 皮下黴菌
第四節 全身性感染黴菌
第五節 伺機性真菌
Chapter 13 螺旋體、放線菌、立克次氏菌、披衣菌、黴漿菌與尿漿菌
第一節 螺旋體
第二節 放線菌
第三節 立克次氏菌
第四節 披衣菌
第五節 黴漿菌與尿漿菌
Chapter 14 病毒學概論
第一節 病毒的一般性質
第二節 噬菌體
Chapter 15 RNA病毒群
第一節 正黏液病毒
第二節 副黏液病毒科與德國麻疹病毒
第三節 小RNA病毒與杯狀病毒
第四節 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科
第五節 桿狀病毒
第六節 節肢動物媒介病毒
第七節 出血性病毒
第八節 冠狀病毒
Chapter 16 DNA病毒群
第一節 腺病毒
第二節 疱疹病毒科
第三節 痘病毒科
Chapter 17 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群
第一節 肝炎病毒
第二節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第三節 腫瘤病毒
第四節 感染性變性蛋白質與類病毒
Chapter 18 寄生蟲學緒論
第一節 寄生蟲學簡介
第二節 寄生蟲的分類
第三節 寄生蟲的感染及致病性
第四節 我國寄生蟲之流行現況
Chapter 19 原蟲
第一節 原蟲的分類與一般性質
第二節 腸道原蟲
第三節 陰道滴蟲
第四節 組織及血液內原蟲
Chapter 20 線蠕蟲
第一節 腸道線蟲
第二節 血液及組織線蟲
Chapter 21 扁蠕蟲
第一節 吸蟲
第二節 絛蟲
Chapter 22 病媒節肢動物
第一節 病媒節肢動物總論
第二節 常見的病媒
參考文獻
中英索引
英中索引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以人、環境、健康、護理出發,培養專業核心價值
護理學導論是護理初學者建立護理專業基本認識的一門課程,透過此課程可獲得從事護理專業應有的觀念並奠定護理基礎。本書以護理學之四大概念(範疇)為骨架,由17位學經歷豐富之作者執筆,完整建構護理學基本知識共16章,內容囊括:
•人:人類基本需要、治療性人際關係與有效溝通、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與生涯規劃等。
•環境:認識醫療環境及健康照護體系等。
•健康:健康的定義以及健康與疾病模式等。
•護理:護理的定義、護理理念、護理發展史、護理概念模式、護理過程以及護理倫理與法律等重要概念。
本版修訂重點
1.更新法規條文與相關數據、修正國內外最新資料
內容包括:護理價值觀的變遷趨勢;護理證照制度;COVID-19疫情影響之下,護理照護模式及教學模式之轉型;進階的公衛2.0預防醫學四段七級理論架構;2021年ICN倫理規範及2023年台灣護理倫理規範。
2.全新著作的章節
第10章 護理照護模式、第14章 護理專業團體、第16章 護理生涯發展與規劃。
各章架構中,「學習目標」以及「章節架構」,幫助學生在各章的開始即對內容有初步的認識,並掌握學習方向;「情境探討」專欄,使理論與應用結合,激發學生延伸思考能力;章末的「課後練習」利於學生複習使用,提升學習效能。期望本書的再版能讓護理學子深入認識護理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護理理念
Chapter 3 護理發展史
Chapter 4 護理學相關理論(概念模式)
Chapter 5 護理教育之發展
Chapter 6 健康照護體系簡介及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7 健康與疾病
Chapter 8 人類基本需要
Chapter 9 病人的醫療環境
Chapter 10 護理照護模式
Chapter 11 護理過程
Chapter 12 治療性人際關係與溝通
Chapter 13 護理倫理
Chapter 14 護理專業團體
Chapter 15 護理與法律
Chapter 16 護理生涯發展與規劃
立即查看
分析化學(Harris: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10/e)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分析化學(第十版)(Harris 10/e)
+作者:方嘉德編譯(Harris 10/e)
+年份:2022 年10 版
+ISBN:9789867696380
+書號:CE0298-1
+規格:16開/平裝/單色
+頁數:528
+出版商:W.H.Freeman麥克米倫
簡介
●作者在整本書的各章開始部分,都利用一件世人所矚目之事作為範例,深入淺出地將讀者帶入該章的內容中。
●在各章節都儘量以學生在課堂內所從事之實驗,或者有大學生參與之研究成果來作為範例,讓讀者們有著身歷其境的學習經驗。
●在各章節的計算過程,儘量再增加利用試算表進行運作的操作流程,而在今日個人電腦普及的年代,讓學生們能夠善用手邊的工具。
●在本書以三章篇幅介紹了在分析化學中常用的一些統計方、F法,如有效數字處理、不確定度之累積計算、高斯分布檢定方法、假說檢定、品質管理和方法確效等各項。
●作者先用兩章篇幅介紹沉澱、錯化合與酸鹼中和等各種反應與滴定過程之基本原理,讓讀者能夠加以比較而迅速地了解在這幾種反應之間的相似性與其差異性。然後再利用後續各章逐一仔細介紹單質子酸鹼平衡、多質子酸鹼平EDTA衡、酸鹼滴定滴定等各項。如此讓讀者能夠先具有基礎觀念,再更深入地窺其堂奧。
●本書在儀器分析範疇中,採用先淺顯介紹,再逐一深入說明各種方法之背景原理的方式,依序介紹了電分析化學、光譜學、分離化學等各個領域的各種分析方法,尤其是在目前已經成為儀器分析之顯貴的質譜法,也有專章介紹之。
目錄
第0章 化學分析流程
第1章 化學測量
第3章 實驗誤差
第4章 統計學
第5章 品質保證和校正方法
第6章 化學平衡
第7章 開始進行滴定
第9章 單質子酸鹼平衡
第10章 多質子酸鹼平衡
第11章 酸鹼滴定
第12章 EDTA滴定法
第14章 電化學的基本原理
第16章 氧化還原滴定
附錄F 溶解度積
附錄G 酸解離常數
附錄H 標準還原電位
附錄l 形成常數
附錄J 離子配對反應M(aq) + L(aq)≒ML(aq)之形成常數對數值
附錄M H2O的卡爾費雪滴定法
以下為線上版內容.請掃瞄書本目錄QR code進行線上閱讀:
第2章 實驗室工具
第8章 活性和化學平衡的系統性處理方法
第13章 化學平衡的深入研究項目
附錄A 對數、指數和直線圖形
附錄B 不確定度之累積
附錄C 額外之數據處理技術
附錄D 氧化價數和平衡氧化還原反應式
附錄E 當量濃度
附錄K 分析標準品
章末習題解答(練習、問題)
會計
經濟
國際貿易
財務
企業管理
數學
機率與統計
資訊與資工
工業工程
社會與心理
醫務管理
物理
化學與化工
電子與電機
機械工程
航空工程
土木工程
環境工程
生命科學
護理
休閒觀光與餐飲
化妝品科學
其他
帳號
密碼
驗證碼
忘記密碼 | 註冊登入訂閱 / 取消滄海電子報
尊重智慧財產權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
預防詐騙公告
滄海桌布下載
傳真訂購單
165全民防詐騙
立即查看
Biology: A Global Approach (1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Biology: A Global Approach, Global Edition
ISBN13:9781292341637
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作者:Neil A. Campbell;Lisa A. Urry;Michael L. Cain;Steven A. Wasserman;Peter V. Minorsky;Jane B. Reece
裝訂/頁數:平裝/1504頁
規格:23cm*27.5cm*5.4cm (高/寬/厚)
版次:12
出版日:2020/05/14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1 Biology and Its Themes
Unit 1 THE ROLE OF CHEMISTRY IN BIOLOGY
2 Atoms and Molecules
3 The Chemistry of Water
4 Carb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Diversity
5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nd Lipids
6 Energy and Life
Unit 2 Cell Biology
7 Ce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8 Cell Membranes
9 Cellular Signaling
10 Cell Respiration
11 Photosynthetic Processes
12 Mitosis
Unit 3 THE GENETIC BASIS OF LIFE
13 Sexual Life Cycles and Meiosis
14 Mendelian Genetics
15 Linkage and Chromosomes
16 Nucleic Acids and Inheritance
17 Expression of Genes
18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19 DNA Technology
20 The Evolution of Genomes
Unit 4 Evolution
21 How Evolution Works
22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23 Microevolution
24 Species and Speciation
25 Macroevolution
Unit 5 THE DIVERSITY OF LIFE
26 Introduction to Viruses
27 Prokaryotes
28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Eukaryotes
29 Nonvascular and Seedless Vascular Plants
30 Seed Plants
31 Introduction to Fungi
32 An Introduction to Animal Diversity
33 Invertebrates
34 Vertebrates
Unit 6 PLAN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35 Plant Structure and Growth
36 Transport in Vascular Plants
37 Plant Nutrition
38 Reproduc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39 Plant Signals and Behavior
Unit 7 ANIMAL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40 The Animal Body
41 Chemical Signals in Animals
42 Animal Digestive Systems
43 Animal Transport Systems
44 Animal Excretory Systems
45 Animal Reproductive Systems
46 Development in Animals
47 Animal Defenses Against Infection
48 Electrical Signals in Animals
49 Neural Regulation in Animals
50 Sensation and Movement in Animals
Unit 8 THE ECOLOGY OF LIFE
51 An Overview of Ecology
52 Behavioral Ecology
53 Populations and Life History Traits
54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ies
55 Energy Flow and Chemical Cycling in Ecosystems
56 Conservation and Global Ecology
原價:
2100
售價:
1999
現省:
101元
立即查看
最新護理學導論
ISBN13:9789861944104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蘇麗智;阮玉梅;胡月娟;林明珍等作
裝訂/頁數:平裝/414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17/05/09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類基本需求、健康與疾病開始,陸續介紹護理專業、護理發展史、護理理念與角色功能、護理過程、護理倫理與法律、護理專業團體,循序漸進帶領讀者進入護理領域,最後以護理生涯規劃一章作結尾,讓護理初學者對未來有所概念並及早規劃。
本版修訂重點:
1.更新臺灣護理最新資訊與未來趨勢,教育方面,如「影響臺灣護理教育的相關因素」、「學士後護理系」、「臺灣護理教育未來發展」、「護理師角色走向多元化」;醫療政策制度方面,如「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臺灣長期照顧制度之發展」、「安寧緩和醫療定義和健保給付範圍」、「專科護理師執業範圍辦法」;新增「生涯規劃之理論」、「利用護理過程五大步驟運用在生涯規劃」,作為護理系學生未來就業之參考。
2.配合時事,新增「醫療糾紛的刑事案例」、「醫療糾紛導因、處理與預防」,並在「臨床常見的醫療倫理困境」和「護理倫理抉擇過程」加入多個案例探討,讓讀者能理論與實務結合。
3.更新「護理人員法」、「國、內外護理倫理規則」、「護理專業團體」、「各層級之衛生行政組織架構」等相關資訊,以及相關法規和最新數據,讓讀者與時俱進,了解最新護理專業知識。
目錄
Chapter 1 人類基本需求
第一節 基本需求的定義及特性
第二節 基本需求的相關理論
第三節 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護理過程
Chapter 2 健康與疾病
第一節 健康的定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疾病的定義及其機轉
第三節 預防疾病三段五級健康學說
第四節 促進健康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Chapter 3 護理專業
第一節 護理的意義
第二節 護理與專業
第三節 護理專業與社會變遷
Chapter 4 護理發展史
第一節 護理發展史
第二節 護理專業之發展與變遷
Chapter 5 護理理念
第一節 理念、專業、護理的關係
第二節 護理理念的演進
第三節 臺灣地區護理理念的變遷
Chapter 6 醫療保健體系與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
第一節 我國醫療保健體系與衛生行政組織
第二節 重要衛生政策
第三節 護理人員應具備之資格與條件
第四節 護理的範圍
第五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第六節 護理服務對全民健康維護與促進之貢獻
Chapter 7 治療性人際互動與溝通
第一節 治療性人際互動與治療性關係
第二節 治療性人際關係的建立與互動重點
第三節 人際溝通
第四節 治療性溝通技巧
第五節 過程實錄的應用
Chapter 8 護理過程
第一節 護理過程的概念
第二節 護理過程之步驟
第三節 護理過程之理論運用
第四節 護理紀錄法
Chapter 9 護理倫理
第一節 倫理
第二節 護理倫理
第三節 護理倫理規則
第四節 臨床常見的醫療倫理困境
第五節 護理倫理抉擇過程
Chapter 10 護理專業與法律
第一節 護理專業與法律
第二節 護理人員法
第三節 護理人員法施行細則
第四節 護理業務的法律責任
第五節 醫療糾紛的處理與預防
Chapter 11 護理專業團體
第一節 團體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衛生及護理專業團體之簡介
Chapter 12 護理生涯規劃
第一節 生涯規劃的概念
第二節 影響生涯規劃的因素
第三節 生涯規劃的步驟
第四節 護理生涯規劃
立即查看
【簡介】
榮獲護理師國家考試參考用書
預防及治療疾病是醫學發展的主要目的,而病理學便是探討這些疾病奧祕的一門學問。病理學中對疾病研究與探討的結果,是日後照護病人與措施的立論基礎,因此,病理學向來被視為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也是由學術理論轉為實際應用的最主要關鍵。本書針對醫護相關科系學生之需要,著重基本病理知識的分類與整理,以圖片及表格比較整理代替冗長的病理敘述,簡單明瞭;每章附有「課後評量」,讓讀者可即時性自我測驗;書末並附有詳細的病理學名詞索引,協助快速搜尋相關之內容。第九版修訂特色1.「傳染病」新增或更新:COVID-19、MERS-CoV Infections、SARS、M痘(舊稱猴痘)、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等感染性疾病皆在本版有所新增及更新;配合衛生福利部及WHO所公布的最新資料更新本書之數據及資料。2.「內容」新增或更新:發炎媒介因子、骨折癒合、色盲、鼻息肉、成人高血壓分類、黏膜相關性淋巴組織淋巴瘤、肺囊蟲肺炎、濾泡性淋巴瘤、空氣汙染、多發性骨髓瘤、自體免疫性胃炎、男性女乳症、乳房肥大、多囊性卵巢病、急性腎小管傷害、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硬皮病等;配合臺灣民眾十大死因與癌症趨勢等資料修訂本書相關內容。3.「圖片」新增或更新:血栓的形成、輻射劑量比較圖、酒精代謝過程、卡波西氏肉瘤、海因氏小體、伯基特氏淋巴瘤、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之腎絲球內的新月體、乳房肥大、男性女乳症、格雷氏病的外貌、痛風石等;全書逾500幅圖照,圖文配合以加深印象。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細胞適應與細胞傷害
Chapter 3 炎症與修復
Chapter 4 體液代謝障礙
Chapter 5 遺傳與相關疾病
Chapter 6 環境與營養病理學
Chapter 7 腫瘤
Chapter 8 感染性疾病
Chapter 9 免疫系統
Chapter 10 心臟血管系統
Chapter 11 呼吸系統
Chapter 12 造血系統
Chapter 13 消化道
Chapter 14 肝臟、膽囊與胰臟
Chapter 15 腎臟與泌尿道
Chapter 16 生殖器官與乳房
Chapter 17 內分泌系統
Chapter 18 神經系統
Chapter 19 骨與關節
Chapter 20 皮膚、眼與耳
立即查看
生活中的化學 - 最新版(第二版) - 附贈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1、內容深入淺出,為瞭解化學如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最佳書籍。
2、新穎的編排方式及豐富彩圖,讓人閱讀愉悅,進而可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多元的學習評量,引導學生雙向思考,可藉此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
【目錄】
Chapter 1食品與化學
1-1 茶與咖啡
1-2 食品添加物
1-3 食安問題
1-4 包裝飲料及手搖飲料
1-5 西式速食餐點
1-6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學習評量
Chapter 2衣料與化學
2-1 衣料纖維的種類
2-2 特殊材質的衣服、纖維
2-3 如何選購運動服、泳衣和登山衣
2-4 如何穿出品味和風格
2-5 洗淨衣服的清潔劑
2-6 慎選洗衣劑
學習評量
Chapter 3化妝品與化學
3-1 化妝品的定義與分類
3-2 清潔用化妝品
3-3 護膚保養化妝品
3-4 彩妝化妝品
3-5 頭髮化妝品
3-6 芳香化妝品
3-7 特殊作用化妝品
學習評量
Chapter 4醫療保健與化學
4-1 常見藥物
4-2 正確就醫、用藥保平安
4-3 正確的身體保健法
4-4 健康食品
4-5 毒品的認識
4-6 遠離毒品
學習評量
Chapter 5能源與化學
5-1 能源簡介
5-2 化石能源
5-3 其他能源
5-4 我國的新能源政策
5-5 節約能源
5-6 化學電池
學習評量
Chapter 6材料與化學
6-1 金屬材料
6-2 高分子材料
6-3 含矽材料
6-4 運動場地、運動與休閒用品材料
6-5 高科技產業常用的材料
學習評量
立即查看
學習樹系列套書:三、四年級(生物的小小樂園)(2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物理治療師國考Winner:(2)肌動學與生物力學(收錄2017~2023年歷屆考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很開心能參與編輯物理治療國考書籍,書中有參考前一版並新增考試題目內容,將更方便記憶的整理,讓讀者能立即上手。在此對合記圖書出版社的耐心協助一併致謝。
肌動學與生物力學是一門需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實務科學,才能領悟其箇中奧秘,筆者在此鼓勵各位讀者如果有遇到任何無法理解的考題時,直接實際嘗試動作就會知道了!平常多嘗試各種動作,在面對考試時更能靈活應變多樣的考題。
此書編排以簡易輔助為出發,如有錯誤或是其他建議,歡迎不吝指教。最後,祝福各位考生都能金榜題名!
【目錄】
序言iii
第1章生物力學與肌肉生理學概論1
第2章肌動學概論59
第3章髖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83
第4章膝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11
第5章肩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39
第6章踝關節與足部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65
第7章肘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193
第8章腕關節與手指關節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207
第9章中軸脊椎的肌動學與生物力學229
立即查看
(三下)藥劑學與生物藥劑學詳解(112年5月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為藥劑學與生物藥劑學之最新年度(民國112年)的依照章節主題分類、完整解析,快速掌握關鍵重點。
分為上、下兩冊
藥劑學與生物藥劑學詳解
書碼:MA003-1 (上冊)
編/著者:黃建才
出版日期:2023 / 04
規格:單色 / 640頁
藥劑學與生物藥劑學詳解
書碼:MA003-2 (下冊)
編/著者:黃建才
出版日期:2023 / 05
規格:單色 / 624頁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