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植物生理學 (2版)
作者: 王淑美
版次: 2
ISBN: 9789576169854
出版社: 藝軒
#植物科學
#生物學
#自然科學
定價: 500
售價: 450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中文書】 書名: 植物生理學 第二版 作者:王淑美 出本社 : 藝軒 ISBN: 9789576169854 目次 緒 論 一、植物生理學的定義、內容和任務 二、植物生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三、植物生理學的展望 小結 複習 第一篇 水分和礦物營養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節 植物對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 二、植物體內水分存在的狀態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 植物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一、水分跨膜運輸的途徑 二、水分跨膜運輸的原理 三、細胞間的水分移動 第三節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運輸 一、土壤中的水分 二、根系吸水 三、水分向上運輸 第四節 蒸散作用 一、蒸散作用的生理意義、部位和指標 二、氣孔蒸散 三、影響蒸散作用的因素 第五節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礎 一、作物的需水規律 二、合理灌溉的指標 三、節水灌溉的方法 小結 複習 第二章 植物的礦物營養 第一節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一、植物體內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礦物元素的確定 三、植物必需礦物元素的生理作用 四、作物缺乏必需礦物元素的診斷方法 第二節 細胞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一、生物膜 二、離子的跨膜運輸 第三節 植物體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一、植物吸收礦物元素的特點 二、根部對土壤中礦物元素的吸收 三、影響根部吸收礦物元素的條件 四、葉片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四節 礦物元素的運輸和利用 一、礦物元素運輸的形式 二、礦物元素運輸的途徑 三、礦物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利用 第五節 植物對氮、硫、磷的同化 一、氮的同化 二、硫酸鹽的同化 三、磷酸鹽的同化 第六節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礎 一、作物的需肥規律 二、合理追肥的指標 三、發揮肥效的措施 小結 複習 第二篇 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節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節 葉綠體及其色素 一、葉綠體的結構和成分 二、光合色素的化學特性 三、光合色素的光學特性 四、葉綠素的合成及降解 第三節 光合作用過程 一、初級反應 二、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 三、碳同化 第四節 、與CAM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較 一、葉片結構 二、生理特性 第五節 光呼吸 一、光呼吸的途徑 二、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第六節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外界條件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二、內在因子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第七節 植物對光能的利用 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徑 小結 複習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節 呼吸作用概念和生理意義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 第二節 呼吸代謝途徑 一、糖解作用 二、發酵作用 三、三羧酸循環 四、磷酸五碳糖途徑 第三節 電子傳遞與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電子傳遞鏈 二、氧化磷酸化 三、末端氧化  第四節 呼吸過程中能量的貯存和利用 一、貯存能量 二、利用能量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係 第五節 呼吸作用的調節和控制 一、巴斯德效應和糖解作用的調節 二、三羧酸循環的調節 三、腺甘酸能荷的調節 第六節 呼吸作用的指標及影響因素 一、呼吸作用的指標 二、內在因子對呼吸速率的影響 三、環境因子對呼吸速率的影響 第七節 呼吸作用與農業生產 一、呼吸作用與作物栽培 二、呼作用與糧食貯藏 三、呼吸作用與蔬果貯藏 小結 複習 第五章 植物同化物的運輸 第一節 同化物運輸的途徑 一、運輸途徑和方向 二、運輸的速率和汁液成分 第二節 韌皮部裝載 一、質外體途徑裝載 二、共質體途徑裝載 第三節 韌皮部卸載 一、同化物卸載途徑 二、依賴代謝進入庫容細胞 第四節 韌皮部運輸的機制 一、壓力流假說 二、胞質泵動假說 三、收縮蛋白假說 第五節 同化物的分布 一、配置 二、分配 小結 複習 第六章 植物的次級代謝物 第一節 初級代謝和次級代謝 第二節 帖類 一、 帖類的種類 二、 帖類的生合成 三、 帖類的功能 第三節 酚類 一、酚類的種類 二、酚類的生合成 三、簡單酚類 四、木質素 五、類黃酮類 六、鞣質 第四節 含氮次級化合物 一、生物鹼 二、含氰  三、芥子油  第五節 次級代謝物的生物技術應用 一、花色改良育種 二、改良農作物品質及提高抗逆性 三、藥用植物的快速繁殖 小結 複習 第三篇 植物的生長和發育 第七章 細胞信息傳導 第一節 信號與受體結合 一、信號 二、受體 第二節 跨膜信號轉換 一、雙元系統 二、受體激  第三節 細胞內信息傳導形成網絡 一、二級信使 二、蛋白質的可逆性磷酸化 三、蛋白降解 小結 複習 第八章 植物生長物質 第一節 生長素類 一、生長素的種類和化學結構 二、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和運輸 三、生長素生合成和降解 四、生長素的信息傳導途徑 五、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和應用 第二節 赤黴素類 一、赤黴素的結構和種類 二、赤黴素的分布和運輸 三、赤黴素的生合成與代謝 四、赤黴素的信息傳導途徑 五、赤黴素的生理作用和應用 第三節 細胞分裂素類 一、細胞分裂素的種類和化學結構 二、細胞分裂素的分布和運輸 三、細胞分裂素的生合成和代謝 四、細胞分裂素的信息傳導途徑 五、細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 第四節 乙烯 一、乙烯的分布、生合成和代謝 二、乙烯的信息傳導途徑 三、乙烯的生理作用和應用 第五節 離(層)酸 一、離(層)酸的化學結構和分布 二、離(層)酸的生合成、代謝和運輸 三、離(層)酸的信息傳導途徑 四、離(層)酸的生理作用 第六節 ................

為您推薦

植物營養學 (3版)

植物營養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植物營養學(第三版) 作者:張則周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0/00 ISBN:9789577636508 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及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尤其是對維持生命的食物格外關注,其中一般大眾最熟悉的是利用有機農業生產的有機食物及近年來陸續被科學家發現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植化素。這兩項食品自從被商品化後,多強調其優點,忽視了生產環境與生產過程。以一位站在多年來從事台灣農業發展研究者的立場,有義務也有責任提醒農業生產者:在進行有機栽培時是否對栽培環境進行過詳盡的調查與評估?提醒消費者:在享用有機產品時可曾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因此,本書希望藉第三版能從植物營養的角度對有機農業及植化素做適當的補充,繼續呼籲社會大眾要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尤其是農業的生產環境,並督促政府及早制定合乎永續發展的農業政策,徹底解決全民賴以生存的食的問題。   本書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揭開「植物營養學」學術面紗,除了整合有系統的知識,供研習植物營養學的學生及農業生產者或研究者參考外,更希望一般民眾能透過本書對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生產與營養有深入了解。並體會到唯有在一個理想的環境與社會,植物的營養與人的營養健康才有保障。 目錄 第一章植物營養學簡介 什麼是營養 植物營養學是一門怎樣的科學 植物營養學在農業生產上所處之地位 植物營養學與其他學科之關係 研究植物營養學的方法 第二章植物營養學發展簡史 土和水與植物生長關係的探索期(公元1700年以前) 空氣與植物生長關係的探索期(公元1700-1840年) 礦質營養說確立期(公元1840-1900年) 礦質營養說發展期(公元1900-1960年) 生長因子綜合理論期(公元1960年-迄今) 第三章植物生長需要什麼養分? 物質與能量的生物循環 植物吸收的元素來自環境 植物的組成成分 植物營養元素之分類 植物需要營養的共同性與差異性 第四章植物對養分的攝取 植物攝取養分的器官及途徑 根部對養分的吸收 葉部對養分之攝取 養分通過細胞膜之各種方式 第五章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 木質部的運輸 韌皮部的運輸 第六章養分吸收、運輸和環境的關係 影響養分吸收的因子 植物對逆境的適應 第七章植物對能的轉換與物質的代謝 太陽能的利用與碳的固定 呼吸作用與能量的轉移 植物營養素的代謝 植物次級產物的應用價值 第八章植物生長要怎樣調節營養 植物的生長與生長因子 植物各生育期的營養特性 施肥與營養調節 第九章土壤及植體分析與營養診斷 分析前的初步診斷 土壤分析 植體分析 診斷系統在臺灣農業上之應用 營養診斷的前瞻 第十章有機農業的發展與展望 有機農業發展的背景 有機農業的定義 有機農業的興起與演變 有機農業的發展趨勢 有機循環暗藏的危機 糧食主權是落實有機農業的必要條件 從有機農業走向永續農業 第十一章人的營養和農產品品質 人類需要哪些營養素 人類的食物為什麼有主食與副食之分 農產品的營養品質如何判定 植物營養及農產品品質 怎麼才能吃到安全而又健康的農產品 附錄一怎麼吃才能有營養 附錄二你不可不知的臺灣農業 附錄三高品質的農產品才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保障 附錄四政府施政,人民應有參與和監督的機制 附錄五21世紀的顯學:土壤科學 附錄六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讓人與自然和諧 附錄七動土與棄土,應有整體規劃 附錄八由聯考及有機蔬菜看事實真相 附錄九作物參數資料檔 參考文獻 索引

原價: 720 售價: 612 現省: 108元
立即查看
Biology: A Global Approach (12版)

Biology: A Global Approach (1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Biology: A Global Approach, Global Edition ISBN13:9781292341637 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作者:Neil A. Campbell;Lisa A. Urry;Michael L. Cain;Steven A. Wasserman;Peter V. Minorsky;Jane B. Reece 裝訂/頁數:平裝/1504頁 規格:23cm*27.5cm*5.4cm (高/寬/厚) 版次:12 出版日:2020/05/14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1 Biology and Its Themes Unit 1 THE ROLE OF CHEMISTRY IN BIOLOGY 2 Atoms and Molecules 3 The Chemistry of Water 4 Carb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Diversity 5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nd Lipids 6 Energy and Life Unit 2 Cell Biology 7 Ce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8 Cell Membranes 9 Cellular Signaling 10 Cell Respiration 11 Photosynthetic Processes 12 Mitosis Unit 3 THE GENETIC BASIS OF LIFE 13 Sexual Life Cycles and Meiosis 14 Mendelian Genetics 15 Linkage and Chromosomes 16 Nucleic Acids and Inheritance 17 Expression of Genes 18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19 DNA Technology 20 The Evolution of Genomes Unit 4 Evolution 21 How Evolution Works 22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23 Microevolution 24 Species and Speciation 25 Macroevolution Unit 5 THE DIVERSITY OF LIFE 26 Introduction to Viruses 27 Prokaryotes 28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Eukaryotes 29 Nonvascular and Seedless Vascular Plants 30 Seed Plants 31 Introduction to Fungi 32 An Introduction to Animal Diversity 33 Invertebrates 34 Vertebrates Unit 6 PLAN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35 Plant Structure and Growth 36 Transport in Vascular Plants 37 Plant Nutrition 38 Reproduc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39 Plant Signals and Behavior Unit 7 ANIMAL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40 The Animal Body 41 Chemical Signals in Animals 42 Animal Digestive Systems 43 Animal Transport Systems 44 Animal Excretory Systems 45 Animal Reproductive Systems 46 Development in Animals 47 Animal Defenses Against Infection 48 Electrical Signals in Animals 49 Neural Regulation in Animals 50 Sensation and Movement in Animals Unit 8 THE ECOLOGY OF LIFE 51 An Overview of Ecology 52 Behavioral Ecology 53 Populations and Life History Traits 54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ies 55 Energy Flow and Chemical Cycling in Ecosystems 56 Conservation and Global Ecology

原價: 2100 售價: 1999 現省: 101元
立即查看
現代作物育種學

現代作物育種學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現代作物育種學 作者:高典林 出版社:藝軒 出版日期:2002/07/01 ISBN:9789576163869 內容簡介 本書除重視傳統作物育種方法外,特重視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在育種上的應用,如書中編入胚培養、原生質體融合、花藥培養與單倍體育種、胚乳培養與三倍體育種、基因轉移及人工種子等章。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變異與作物育種 第三章 作物繁殖及受粉方式與作物育種 第四章 引種及種質資源 第五章 選拔育種法 第六章 作物雜交育種 第七章 作物雜交後代之處理 第八章 回交育種法 第九章 遠親雜交育種 第十章 胚培養及試管內受粉與作物育種 第十一章 原生質體融合與作物育種 第十二章 花藥培養與單倍體育種 第十三章 雜交優勢與作物育種 第十四章 自交不親和性與作物育種 第十五章 雄性不稔性與作物育種 第十六章 多元體與作物育種 第十七章 三倍體與胚乳培養 第十八章 輪迴選種合成品種與一代雜種 第十九章 誘變育種 第二十章 抗病育種 ...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3版)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作者: 曾哲明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23/06/20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依其多年教學及研究經驗撰寫而成,主要介紹分子生物學的基礎概念,內容著重於與基因表現有關的DNA、RNA與蛋白質等大分子上,探討其結構、合成、功能與活性的調節,可幫助學子們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為進一步研習生物技術、分子醫學、生物資訊等應用性學門作準備。一些較進階的內容則整理於「延伸學習」專欄,並在各章章末提供完整參考文獻,可作為更深入探索分子生物學的一些線索,並方便研究者查詢相關資料。對於即將報考研究所的學子而言,本書可作為重點概念的溫習用書。 近年來由於研究技術與理論的創新,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立,加上在醫學與生物學更廣泛的應用,分子生物學已經逐漸邁入一個新的世代。 第三版增加了近十年來相關文獻與數據庫的資料,部分內容做了大幅增補與修正,尤其是近年來基因組學與蛋白組學的快速發展,經由人類全基因研究(GWAS),以及針對基因與其產物(蛋白質)的深入註解(annotation),發現或確認了多種人類基因,本書增加了相關基因的特性、調控,以及其蛋白產物的功能與交互作用,同時概略闡述部分基因及蛋白與分子醫學、癌症研究的相關性。 此外,第三版的另一特色是增加了第13章「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簡介」,以利啟蒙者能以本書為基礎,銜接已融入日常保健與醫學診療的生物科技,故第三版大幅提升了深度與廣度。本書之附圖及索引也做了編修與增補,參考文獻依據近十年內的相關期刊論文全面整編。   目錄 Chapter 01 DNA與染色體的結構 1-1 分子生物學的里程碑 1-2 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1-3 從DNA到染色體 Chapter 02 基因體的結構與特性 2-1 基因 2-2 基因體 2-3 基因體中的重複序列 2-4 核外的基因體 Chapter 03 原核細胞基因的轉錄與調控 3-1 轉錄調控序列 3-2 原核細胞的轉錄 3-3 早期研究-乳糖操縱組 3-4 操縱組調控機制的多樣性 3-5 適應環境的基因調控系統 Chapter 04 噬菌體的基因調控 4-1 λ噬菌體生活史 4-2 溶菌期的基因調控 4-3 潛溶期的基因調控 4-4 基因體的整合與誘發 Chapter 05 真核細胞基因的轉錄 5-1 啟動子與順向調控元素 5-2 基因轉錄的啟始 5-3 轉錄的延伸與終止 Chapter 06 真核細胞基因轉錄的調控 6-1 轉錄因子 6-2 組蛋白的轉譯後修飾 6-3 DNA甲基化與表觀調控 6-4 RNA甲基化與表觀調控 6-5 小RNA的干擾機制 Chapter 07 傳訊RNA的轉錄後修飾 7-1 5' 端帽化作用 7-2 3' 端的轉錄後處理 7-3 剪接體的插入子剪接作用 7-4 自我剪接的插入子 7-5 另類的剪接模式 7-6 mRNA經核孔輸出的機制 7-7 細胞質RNA的修飾與分解 Chapter 08 轉譯-合成蛋白質 8-1 轉送RNA 8-2 胺基酸乙醯tRNA 8-3 核糖體 8-4 轉譯 8-5 轉譯的調節 Chapter 09 轉譯後修飾與蛋白質轉送 9-1 蛋白質的修飾 9-2 自由態核糖體的轉譯與轉送途徑 9-3 粗內質網核糖體轉譯與轉送途徑 Chapter 10 DNA複製 10-1 DNA 複製的特性 10-2 原核細胞DNA複製 10-3 真核細胞DNA複製 Chapter 11 DNA的突變與修補 11-1 DNA突變與損傷 11-2 點突變的修補機制 11-3 結構損傷的修補機制 Chapter 12 DNA的重組與轉位 12-1 DNA 重組 12-2 轉位子 Chapter 13 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簡介 13-1 DNA重組與克隆技術 13-2 聚合酶連鎖反應 13-3 微矩陣分析 13-4 DNA定序 13-5 生物資訊學 附錄 索引 詳細資料 ISBN:9789864309337 規格:平裝 / 462頁 / 19 x 26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生命科學類> 生物學

原價: 470 售價: 447 現省: 23元
立即查看
生物化學 (2版)

生物化學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生物化學(2版) ISBN13:9789861945668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張基隆-等編;總校 裝訂/頁數:平裝/494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2 出版日:2020/07/06 中國圖書分類:生物化學;醫化學 內容簡介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物體的物質組成、代謝和功能的科學,為探討生命分子基礎的一門學問,亦是醫護相關科系學生學習醫學知識之入門課程。本書由學有專精且執教多年經驗的作者群參與各章節之編撰,並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生物化學科張基隆教授擔任總校閱,深入了解學生們的需要,不僅適合修習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生,對於研究相關領域的讀者而言,更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書籍!   全書內容涵蓋了基礎的細胞與生化概念,醣類、脂類、蛋白質、能量及代謝過程,以及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現代生化學在臨床上的應用等,內容簡潔精要、圖表完備,並輔以充分的圖解說明,對初學者有莫大的啟發作用。   本書的另一特色是特別設計生化專區,將研究新知、疾病案例作專欄探討,內容完整及豐富,讓讀者更加了解生物化學領域的發展趨勢與臨床應用現況。章末並附有「復習題」,可立即評量學習成效。   第二版內容更新生物化學發展大事紀、FDA認證之單株抗體應用現況。新增免疫檢查點蛋白(Checkpoint Protein)、探討抑制負向免疫調節所達到的治療癌症療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嵌合抗原接受器T細胞療法等內容。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生物化學的研究領域 第二節 生物化學與醫學發展 第三節 常見的生物化學技術原理與應用 Chapter 2 水、細胞及生物分子 第一節 水 第二節 細胞 第三節 生物分子 Chapter 3 胺基酸與蛋白質 第一節 組成蛋白質的分子──胺基酸 第二節 蛋白質的結構 第三節 胺基酸的分解代謝與生化合成 第四節 蛋白質合成 第五節 蛋白質研究的相關技術 Chapter 4 酵素 第一節 酵素的特性 第二節 酵素的作用原理 第三節 酵素動力學 第四節 酵素活性的調節 Chapter 5 醣類的結構 第一節 醣類的分類 第二節 單醣的架構 第三節 雙醣的架構 第四節 多醣的架構 第五節 醣類修飾後的產物 Chapter 6 醣類的生理功能 第一節 醣類代謝 第二節 檸檬酸循環 第三節 氧化磷酸化 第四節 五碳醣磷酸代謝路徑 第五節 醣質新生 第六節 肝醣代謝 Chapter 7 脂質 第一節 脂質生物功能 第二節 脂肪酸的結構與命名 第三節 脂質代謝 第四節 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 Chapter 8 核酸化學 第一節 核酸的組成 第二節 DNA的結構與功能 第三節 RNA的結構與功能 第四節 DNA的複製、修復與重組 第五節 RNA的轉錄、加工與修飾 Chapter 9 生化科技與疾病治療 第一節 疫苗發展 第二節 免疫治療 第三節 基因治療 第四節 再生醫學之幹細胞治療 索引

原價: 700 售價: 63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微生物學 (2版)

微生物學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微生物學 ISBN13:9789861944661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詹哲豪等 裝訂/頁數:平裝/714頁 規格:26cm*19cm*3.4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8/03/01 中國圖書分類:微生物學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考選部命題大綱」為架構,從微生物的形態及結構,細菌生長及培養,細菌的遺傳,滅菌、消毒及抗菌治療,感染與疾病及免疫概論等基本理論做探討,承接各種重要病原菌、醫用真菌學、介於細菌和病毒間的病原體,而後轉論病毒學及RNA病毒群、DNA病毒群、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群等主題,最後再以寄生蟲及病媒節肢動物做總結,將廣奧的微生物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做基本知識的分類與整理,簡單明瞭,符合醫護相關科系學生課程之需要;並「榮獲國家考試參考用書」。   「全新改版」重點如下:   1.全彩印刷:內文穿插微生物及疾病相關照片或作用機轉流程圖,共收錄360餘幅圖照片,圖文配合以加深學習印象。   2.二版修訂特別邀請了資深教師依近期研究結果、時事,進行了章節架構重整。   ‧四章全新內容由林育興博士編著:第1章〈緒論〉、第2章〈細菌的形態及結構〉、第3章〈細菌的生長及培養〉,及第5章〈滅菌、消毒及抗菌治療〉。   ‧洪紹文博士修訂:第4章〈細菌的遺傳〉。   ‧林明鋒博士修訂:第6章〈感染與疾病〉、第8~11章〈化膿性球菌、革蘭氏陽性桿菌、革蘭氏陰性腸內桿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及第13章〈螺旋體、放線菌、立克次氏菌、披衣菌、黴漿菌與尿漿菌〉。   ‧楊續研資深講師大幅修訂:第7章〈免疫概論〉。   ‧李忠信博士修訂:第12章〈醫用真菌學〉、第18~22章〈寄生蟲學緒論、原蟲、線蠕蟲、扁蠕蟲及病媒節肢動物〉。   ‧戴國峯博士修訂:第14~17章〈病毒學概論、RNA病毒群、DNA病毒群、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群〉。   3.全書巨細靡遺地說明,配合最新國考試題,以黑體字標示重點,並在章末整理「重點回顧」,確實掌握學習要點。   4.「課後復習」單元參考歷屆國考試題之題型及命題方向,讓讀者輕鬆掌握得分之鑰。   5.中英文雙索引,利於迅速查閱微生物專有名詞。   6.「致病總表」書卡隨身攜帶的設計,提供讀者考前快速瀏覽加深記憶。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在我們生活中的微生物 第二節 微生物命名及分類 第三節 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 第四節 微生物學與醫護人員的關聯 Chapter 2 細菌的形態及結構 第一節 真核及原核細胞的比較 第二節 細菌的大小、形態及排列 第三節 細菌的結構 第四節 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Chapter 3 細菌的生長及培養 第一節 細菌的生長與分裂 第二節 影響細菌的生長因子 第三節 細菌的培養 第四節 細菌的新陳代謝 Chapter 4 細菌的遺傳 第一節 遺傳物質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細菌性狀的變異 第三節 DNA的修復系統 第四節 遺傳物質的轉移與重組 第五節 基因工程 Chapter 5 滅菌、消毒及抗菌治療 第一節 滅菌及消毒的原則 第二節 化學抗菌劑 第三節 物理滅菌 第四節 化學治療方法 Chapter 6 感染與疾病 第一節 生物群落互動模式 第二節 微生物的致病機轉 第三節 宿主的防禦機制 第四節 感染性疾病的表現 第五節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與防治 第六節 新興傳染病 Chapter 7 免疫概論 第一節 免疫系統 第二節 抗原與抗體 第三節 血清學試驗 第四節 補體系統 第五節 主要組織相容性基因複合物(MHC) 第六節 免疫細胞與淋巴系統 第七節 免疫反應與細胞激素 第八節 過敏反應 第九節 其他免疫反應 Chapter 8 化膿性球菌 第一節 葡萄球菌屬 第二節 鏈球菌屬 第三節 肺炎鏈球菌 第四節 奈瑟氏雙球菌屬 Chapter 9 革蘭氏陽性桿菌 第一節 不帶芽孢的革蘭氏陽性桿菌 第二節 需氧帶芽孢桿菌 第三節 厭氧帶芽孢桿菌 Chapter 10 革蘭氏陰性腸內桿菌 第一節 腸內桿菌科簡介 第二節 沙門氏桿菌屬 第三節 志賀氏桿菌屬 第四節 大腸桿菌屬 第五節 克雷白氏桿菌屬 第六節 沙雷氏桿菌屬 第七節 變形桿菌屬 第八節 腸桿菌屬 第九節 鼠疫桿菌 Chapter 11 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 第一節 革蘭氏陰性厭氧桿菌 第二節 葡萄糖非發酵性桿菌 第三節 弧菌 第四節 挑剔性革蘭氏陰性桿菌 第五節 人畜共通病原菌 第六節 曲狀桿菌與幽門螺旋桿菌 Chapter 12 醫用真菌學 第一節 總 論 第二節 表皮黴菌 第三節 皮下黴菌 第四節 全身性感染黴菌 第五節 伺機性真菌 Chapter 13 螺旋體、放線菌、立克次氏菌、披衣菌、黴漿菌與尿漿菌 第一節 螺旋體 第二節 放線菌 第三節 立克次氏菌 第四節 披衣菌 第五節 黴漿菌與尿漿菌 Chapter 14 病毒學概論 第一節 病毒的一般性質 第二節 噬菌體 Chapter 15 RNA病毒群 第一節 正黏液病毒 第二節 副黏液病毒科與德國麻疹病毒 第三節 小RNA病毒與杯狀病毒 第四節 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科 第五節 桿狀病毒 第六節 節肢動物媒介病毒 第七節 出血性病毒 第八節 冠狀病毒 Chapter 16 DNA病毒群 第一節 腺病毒 第二節 疱疹病毒科 第三節 痘病毒科 Chapter 17 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群 第一節 肝炎病毒 第二節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第三節 腫瘤病毒 第四節 感染性變性蛋白質與類病毒 Chapter 18 寄生蟲學緒論 第一節 寄生蟲學簡介 第二節 寄生蟲的分類 第三節 寄生蟲的感染及致病性 第四節 我國寄生蟲之流行現況 Chapter 19 原蟲 第一節 原蟲的分類與一般性質 第二節 腸道原蟲 第三節 陰道滴蟲 第四節 組織及血液內原蟲 Chapter 20 線蠕蟲 第一節 腸道線蟲 第二節 血液及組織線蟲 Chapter 21 扁蠕蟲 第一節 吸蟲 第二節 絛蟲 Chapter 22 病媒節肢動物 第一節 病媒節肢動物總論 第二節 常見的病媒 參考文獻 中英索引 英中索引

原價: 850 售價: 765 現省: 85元
立即查看
生理學 (4版)

生理學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生理學 ISBN13:9789864307890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許家豪;張媛綺;唐善美;巴奈‧比比;蕭如玲;陳昀佑 裝訂/頁數:平裝/386頁 規格:26cm*19cm*1.9cm (高/寬/厚) 重量:849克 版次:4 出版日:2021/12/20 中國圖書分類:人體生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由多位在技職校院具有豐富教學經驗之資深教師合力編撰,書中融合生理學的學理與臨床運用,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生理學各個系統的功能,引導初學者學習完整的概念,循序漸進進入生理學領域,對生理學產生學習興趣並認識生理學之真諦,是一本較為簡明的生理學教材。   全書章節架構完整,內容配合豐富圖片、表格及流程圖,加強讀者對生理機轉及概念之理解;章末編有「學習評量」並在書中提供解答,可讓讀者自我測驗,提昇學習成效。   生理學是一門探討人體各個構造功能之學問,不僅是醫護相關科系學生學習醫學知識之基礎入門課程,對於運動、休閒等非醫護科系也是重要的學科。   目前各大專院校使用的「生理學」教材,包括許多大部頭的原文書或翻譯書,內容繁雜且往往過於艱澀,讓初學者望而生畏,進而影響後續相關課程的學習。與其在剛開始就採用國考指定的大部頭翻譯書,上課教不完、學生也讀不完,就算書裡有再多國考重點也沒用。   本書簡明、教得完,而且採用樸實的單色印刷,學生負擔較輕。先讓學生建立全面性的概念,日後準備應考時,再去讀比較深、比較詳盡的國考指定用書,事半功倍。   第四版除了對第三版中需要更新的資料加以修訂並更新國考考題之外,特別從單色印刷改為全彩精印,提升閱讀體驗。 目錄 第1章 細胞 第2章 神經組織 第3章 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 第4章 自主神經系統 第5章 肌肉系統 第6章 感覺 第7章 血液系統 第8章 心血管系統 第9章 呼吸系統 第10章 腎臟生理 第11章 體液平衡與調節 第12章 消化系統 第13章 內分泌系統 第14章 淋巴與免疫系統 第15章 生殖系統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植物生理學 (2版)

植物生理學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植物生理學(第二版) 作者:柯勇 出版社:藝軒 出版日期:2016/09/00 ISBN:9789863940180 內容簡介 本書在內容的安排及材料的取捨上,儘可能提供較新的研究成果,而不依循教條式的理論體系來介紹。在章節的安排上,大約可分為三個主軸,第一主軸將植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及植物化學等科學之基礎、原理作簡要之闡述,包括植物細胞構造、功能組織、細胞生理的理化基礎及基因表達等。第二主軸是物質代謝、功能和能量之轉化,包括水分生理、礦物營養與同化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脂肪代謝以及二次代謝物質。第三主軸以生長與發育為主,闡述荷爾蒙、光敏素、開花生理及逆境生理學等。本書可作為理學院、農學院和生命科學院大學部及研究所之同學所需植物生理學之教材及參考,也可作為植物生物化學、植物遺傳育種、植物化學、植物病理及植物生態等的教材參考。 目錄 第一章 植物細胞構造、功能與組織 第二章 植物細胞生理的理化基礎與基因表達 第三章 植物之水分生理 第四章 植物的礦物營養 第五章 溶質運輸(無機營養運輸) 第六章 韌皮部運輸 第七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反應 第八章 光合作用:碳素代謝作用 第九章 光合作用之影響因子 第十章 呼吸作用與脂肪代謝 第十一章 植物礦物養分的同化作用 第十二章 植物之二次代謝物質 第十三章 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信息傳導 第十四章 生長素 第十五章 激勃素 第十六章 細胞分裂素 第十七章 乙烯和離層酸 第十八章 光敏素與光型態發生(對光的反應) 第十九章 植物開花的生理調控 第二十章 植物逆境生理學 第二十一章 新發現的植物荷爾蒙 第二十二章 藍光與光形態發生 索 引 索引增補

原價: 950 售價: 855 現省: 95元
立即查看
實用有機化學 (5版)

實用有機化學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實用有機化學 ISBN13:9789864308439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楊朝成;王貴弘;何文岳 裝訂/頁數:平裝/260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重量:551克 版次:5 出版日:2022/07/15 中國圖書分類:有機化學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提供一本讓教師好教,也讓初學者更有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的有機化學教科書。因此本書內容安排以實用為主要訴求,配合簡易圖表與深入淺出的敘述,不但讓讀者學習時不會感到艱澀無趣,也不會只懂應用而忽略其基礎原理,使讀者藉由本書瞭解有機化學在生活中之重要性,並將有機化學融入生活應用中。 書中介紹烷類、環烷類、烯類與炔類、有機鹵化物、芳香族、立體化學等內容,以深入淺出之方式,引導非專攻化學科系的學生能以最短時間與最少精力,瞭解有機化學的基本觀念與實務應用,進而配合自己專長領域,融會貫通發揮所學。 「有機化學」對化工、環工、醫藥、食品、化妝品等科系均為十分重要的基礎課程。但有機化學十分廣泛,且各科系所需學習的範圍與程度可能未盡相同。本書三位作者任教於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化妝品科技研究所、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對化妝品相關科系的「有機化學」教學與課程需求有深切的體認與心得。 第五版除了依用書老師們指正與建議進行修訂外,新增第十一章有機矽化物,讓讀者了解有機矽化物的性質及在化粧品中應用的角色,避免坊間對「矽靈」的誤解。 本書「習題解答」附於書末,學生自行演練複習後可即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方便自學讀者研讀自修。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有機化學的定義 1.2 有機化學相關的基礎知識 1.3 碳原子之電子組態與官能基 Chapter 02 烷類、環烷類 2.1 烷類的定義 2.2 結構異構物與結構式之表示法 2.3 烷類之IUPAC命名規則 2.4 環烷類 2.5 環烷類之命名 2.6 烷類的來源 2.7 烷類之物理特性 2.8 烷類的化學性質與其應用 Chapter 03 烯類與炔類 3.1 烯類的定義 3.2 烯類的命名 3.3 烯類的性質 3.4 烯類來源與製備 3.5 烯類的用途 3.6 炔類的定義 3.7 炔類的命名 3.8 炔類的用途 Chapter 04 有機鹵化物 4.1 有機鹵化物之定義 4.2 有機鹵化物的命名 4.3 有機鹵化物之性質 4.4 常見有機鹵化物的用途 Chapter 05 芳香族 5.1 芳香族的定義 5.2 芳香族烴的來源 5.3 苯的構造與共振 5.4 芳香族的性質 5.5 芳香族衍生物的命名 5.6 其他芳香族化合物 5.7 芳香族化合物之應用 Chapter 06 醇類、酚類與醚類 6.1 醇類 6.2 酚類 6.3 醚類 Chapter 07 醛類和酮類 7.1 醛與酮的定義 7.2 醛類的命名 7.3 醛類之來源與性質 7.4 醛類之用途 7.5 酮類的命名 7.6 酮類之來源與性質 7.7 酮類之用途 7.8 醌 Chapter 08 羧酸 8.1 羧酸的定義 8.2 羧酸類的命名 8.3 羧酸類的性質 8.4 羧酸類的用途 Chapter 09 酯類 9.1 酯類的定義 9.2 酯類的性質 9.3 酯類的合成:酯化反應 9.4 酯類的製備 9.5 酯類的皂化反應 9.6 酯類的命名 9.7 內酯類 9.8 酯類在化粧品的應用 Chapter 10 胺類與醯胺類 10.1 胺類的定義 10.2 胺的命名 10.3 胺的性質 10.4 常見胺及其用途 10.5 醯胺的定義 10.6 醯胺的命名 10.7 醯胺的性質 10.8 常見醯胺及其功用 Chapter 11 有機矽化物 11.1 矽烷的定義 11.2 有機矽化物的性質 11.3有機矽化物在化粧品之應用 Chapter 12 立體化學 12.1 簡介 12.2 立體異構物之結構 12.3 對掌異構物的命名 12.4 對掌異構物與光學活性 12.5 對掌性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 Chapter 13 聚合物 13.1 碳水化合物 13.2 蛋白質 13.3 核酸 13.4 人工合成之聚合物 習題解答

原價: 395 售價: 375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植物生理學 (1版)

植物生理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植物生理學 作者:蔣德安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3/02/14(1版3刷) ISBN:9789571195865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礦物營養、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化物的運輸與分配、植物激素、植物的生長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衰老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和植物次生代謝。書中除了闡明植物生理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外,對某些知識的前沿進展、作用機制及應用也有獨到的論述,包括水分、離子的跨膜運輸機制,提高水分、養分利用率、光能分配和酶活性調節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基因工程,呼吸鏈上複合體、電子傳遞途徑的多樣性及種子貯藏、果實保鮮,同化物的運輸機制和生產應用,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徑和作用機制,植物次生物質代謝工程,植物光信號傳導和光敏素作用機制,植物程式性細胞死亡和衰老的分子調節,植物抗性的機制及基因工程等內容。   期許此書能成為植物研究人員或相關領域研究的重要參考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吸水原理  第三節 植物根系的吸水  第四節 蒸散作用  第五節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  第六節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礎  ■第二章 植物的礦物營養 第一節 植物的必需元素  第二節 植物細胞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三節 植物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四節 氮同化 第五節 礦物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第六節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礎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節 光合作用的意義  第二節 葉綠體及其色素  第三節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第四節 光合作用的碳同化  第五節 光呼吸  第六節 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第七節 光合作用與農林業生產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節 植物呼吸代謝途徑及其生理意義  第二節 粒線體的呼吸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第三節 呼吸作用的指標及影響因素  第四節 呼吸原理在植物生產中的應用  ■第五章 同化物的運輸與分配  第一節 植物體內同化物的運輸  第二節 同化物的裝入和卸出  第三節 同化物的配置和分配  第四節 影響同化物運輸與分配的外部因素  ■第六章 植物激素  第一節 生長素  第二節 赤黴素  第三節 細胞分裂素  第四節 脫落酸  第五節 乙烯  第六節 油菜素內酯  第七節 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長物質  第八節 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係  第九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及應用 ■第七章 植物的生長生理  第一節 生長、分化和發育的概念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發育及調節  第三節 植物的生長  第四節 光敏色素和光形態建成  第五節 植物的運動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一節 幼年期  第二節 春化作用  第三節 光周期  第四節 花器官的形成和控制  第五節 受精生理  第六節 種子與果實的發育  第七節 種子的休眠  ■第九章 植物的衰老生理  第一節 植物的衰老進程  第二節 植物衰老的機制與調節  第三節 器官脫落及其機制  第四節 環境因素對衰老和脫落的影響 ■第十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一節 植物對逆境的生理適應  第二節 植物對水分逆境的適應性  第三節 植物對溫度逆境的適應性  第四節 植物對鹽脅迫的適應性  第五節 環境汙染與植物的適應性  第六節 植物對生物逆境的適應性 ■第十一章 植物次生代謝 第一節 植物次生代謝物的概念  第二節 萜類化合物  第三節 酚類化合物  第四節 植物含氮化合物  第五節 植物次生代謝工程  ■索引

原價: 750 售價: 638 現省: 112元
立即查看
植物生理學實驗(增訂本) (1版)

植物生理學實驗(增訂本)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80 售價: 252 現省: 28元
立即查看
植物生理學(精)  1985 <三民>

植物生理學(精) 1985 <三民>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33 售價: 283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 (3版)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植物生理學 3/e (3版)

植物生理學 3/e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99 售價: 199 現省: 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