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高齡者休閒規劃
作者:張樑治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8/11/00
ISBN:9789571197784
內容簡介
全國第一本為高齡者撰寫的可及性、結構性以及動機理論與實務的「高齡者休閒規劃」專書。
人口高齡化是所有先進國家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各國無不盡力幫助高齡者盡可能維持健康。許多研究證實,高齡者從事休閒活動可維持身心健康,所以應鼓勵他們多參與本身能力可及的休閒活動。
本書即針對當前臺灣社會人口結構與高齡休閒服務之重要性撰寫,共含十三章節,內容包括:
第一章 休閒規劃與成功老化
第二章 高齡者之特徵
第三章 高齡者休閒參與和文化差異
第四章 休閒動機和休閒參與
第五章 休閒效益
第六章 效益取向經營之休閒規劃模式
第七章 活動設計
第八章 活動執行
第九章 活動成果評鑑
第十章 社區高齡者的休閒規劃
第十一章 機構高齡者的休閒規劃
第十二章 休閒包容
第十三章 高齡休閒規劃的未來
期使本書能在當今多元變動的高齡化時代,讓更多人瞭解高齡者休閒規劃,營造友善的休閒環境與公共效益。
目錄
序 (3)
第一章 高齡者休閒規劃與成功老化/余嬪 001
第一節 成功老化的意涵 003
第二節 非生理的老化理論 005
第三節 休閒參與和成功老化 013
第二章 高齡者之特徵/張樑治 025
第一節 高齡者之生理特徵 026
第二節 高齡者之心理特徵 033
第三節 高齡者之社會參與特徵 037
第三章 高齡者休閒參與和文化差異/張伯茹 043
第一節 文化與生活 044
第二節 休閒與文化相關理論 045
第三節 國內外休閒與文化之差異 052
第四章 休閒動機和休閒參與/張樑治 057
第一節 心流理論 058
第二節 認知評鑑理論 066
第三節 休閒參與之回饋機制 073
第五章 休閒效益/張伯茹 077
第一節 高齡學中的休閒與效益相關理論 078
第二節 休閒類型與其效益 079
第三節 在地老化與鄰里健康 084
第六章 效益取向經營之休閒規劃模式/張伯茹 091
第一節 效益取向經營之起源與演進 092
第二節 效益取向經營與休閒效益方法 094
第三節 效益取向經營之因果關係效益鏈 095
第四節 效益取向經營和高齡者休閒 097
第五節 效益取向經營模式的反思 099
第七章 活動設計/張樑治 101
第一節 休閒需求之評估 102
第二節 活動目標之訂定 108
第三節 活動內容之研擬 111
第八章 活動執行/張樑治 119
第一節 休閒活動執行者之特質與專業條件 120
第二節 可能影響休閒活動進行之因素 123
第三節 休閒活動執行者之角色 127
第九章 活動成果評鑑/張樑治 135
第一節 活動成果評鑑之方法 136
第二節 評鑑之工具 142
第三節 評鑑資料之分析方法 145
第十章 社區高齡者的休閒規劃/郭金芳 155
第一節 社區高齡者休閒規劃的重要 157
第二節 立基於理論證據的休閒活動規劃模式 161
第三節 樂活「有肌體」方案規劃 163
第四節 創齡「新腦力」方案規劃 170
第五節 歡喜「志服達人」方案 175
第六節 圓夢「生死教育」方案 179
第十一章 機構高齡者的休閒規劃/郭金芳 187
第一節 臺灣機構高齡者身心失能的類型與症狀 188
第二節 治療式遊憩介入高齡者復健的意義與角色 190
第三節 治療式遊憩的定義與方法效益取向 192
第四節 治療式遊憩的程序循環模式 194
第五節 創意效益取向治療式遊憩規劃的流程 196
第六節 創意效益取向治療式遊憩案例 198
第十二章 休閒包容/余嬪 205
第一節 休閒包容與社區、社群發展的關係 208
第二節 休閒包容的困難與阻礙 210
第三節 文化的民主(cultural democracy)、社區休閒教育與相關政策法規建立社區包容的基礎 211
第四節 包容的休閒服務專業增能 214
第五節 結語—休閒包容在高齡者休閒規劃之意義與實務建議 219
第十三章 高齡休閒規劃的未來/郭金芳 227
第一節 多面向未來危機的前瞻思維 228
第二節 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 229
第三節 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231
第四節 新經濟模式的生成 233
第五節 政治政策長照2.0的影響 235
第六節 關照高齡長期照顧服務人力的休閒需求 236
第七節 休閒規劃者的專業服務倫理 237
參考文獻 241
索引 281
立即查看
休閒遊憩行為
ISBN13:9789866860959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李素馨;侯錦雄;林宗賢;黃章展;葉源鎰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1/04/01
中國圖書分類: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內容簡介
由五位學有專長的作者共同建構本書的內容架構與基本格式,並以建構一個休閒遊憩行為研究的基礎理論架構、提出休閒遊憩的新視角、關注休閒遊憩的量與質之研究及建構地域性的學術典範為出發觀點。
內容共分三大篇,第一篇提出多元觀點的論述,藉由不同的學門探討休閒遊憩行為研究的基礎;第二篇為遊憩行為主題研究篇,整理歸納重要的休閒遊憩行為理論概念與研究模型;第三篇為遊憩活動的現象與論述篇,說明遊憩活動的現象與研究結果在台灣的實踐應用情形。
目錄
第一篇 多元觀點的遊憩主題論述篇
第1章 休閒遊憩行為的研究與實務
第一節 多元觀點看休閒遊憩行為
第二節 休閒遊憩行為學相關理念與理論
第三節 休閒遊憩行為研究的實務
第四節 休閒遊憩行為研究與應用
第2章 從心理學觀點看休閒遊憩行為
第一節 為何從心理學觀點看休閒遊憩行為
第二節 學派沿革與理論基礎
第三節 心理學理論觀點的休閒遊憩現象論述
第四節 休閒遊憩心理學相關議題探討
第3章 從社會學觀點看休閒遊憩行為
第一節 結構功能學派的觀點
第二節 衝突學派的觀點
第三節 符號互動學派的觀點
第4章 從環境心理學觀點看休閒遊憩行為
第一節 環境心理學與休閒遊憩行為的相關性
第二節 休閒遊憩環境心理學理論基礎
第三節 環境心理學觀點的休閒遊憩現象論述
第5章 從環境行為學觀點看休閒遊憩行為
第一節 休閒遊憩行為的環境行為互動觀
第二節 休閒遊憩相關的環境行為理論回顧
第三節 休閒遊憩的環境行為研究議題
第四節 休閒遊憩的環境行為研究與應用
第二篇 遊憩行為主題研究篇
第6章 休閒遊憩選擇行為
第一節 何謂休閒遊憩選擇行為
第二節 休閒遊憩選擇行為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休閒遊憩選擇行為的實證研究成果
第四節 休閒遊憩選擇行為的未來研究方向或議題
第7章 遊憩專門化
第一節 為何要探討遊憩專門化?
第二節 遊憩專門化的休閒活動
第三節 遊憩專門化的測量
第四節 遊憩專門化與活動行為的關係
第8章 休閒遊憩阻礙
第一節 休閒遊憩阻礙的定義及類型
第二節 休閒遊憩阻礙對休閒參與的影響
第三節 休閒遊憩阻礙的協商策略
第四節 相關休閒遊憩阻礙研究與應用
第9章 心流
第一節 心流的定義
第二節 心流體驗模式的演進
第三節 心流特徵
第四節 心流的測量方法與工具
第五節 國內外心流理論的應用性研究
第10章 休閒遊憩社會網絡關係
第一節 休閒遊憩社會網絡關係介紹
第二節 理論介紹
第三節 實證研究成果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或議題
第三篇 遊憩活動的現象與論述篇
第11章 觀光旅遊
第一節 觀光旅遊的定義及範疇
第二節 發展現況
第三節 各議題相關研究成果
第四節 觀光旅遊經營管理與展望
第12章 戶外遊憩永續性經營的挑戰
第一節 戶外遊憩永續性經營的挑戰
第二節 戶外遊憩的環境行為研究
第三節 戶外遊憩市場定位
第四節 簡約供給與永續成長的管理思維
第13章 認真性休閒
第一節 認真性休閒的源起與定義
第二節 認真性休閒參與者的特性
第三節 認真性休閒參與者的分類
第四節 認真性休閒的回饋
第五節 相關研究結果
第14章 冒險性活動
第一節 冒險性活動的定義與特性
第二節 冒險性活動動機與體驗
第三節 台灣冒險性活動的發展
第四節 冒險性活動的風險管理
第15章 休閒運動
第一節 休閒運動的源起與定義
第二節 休閒運動的分類
第三節 休閒運動的功能及效益
第四節 國內外休閒運動的相關研究
第16章 主題樂園
第一節 主題樂園源起於人類的好奇與創新
第二節 主題樂園產品的真實性與體驗性
第三節 主題樂園遊客行為規範的管理策略
第四節 主題樂園的服務品質經營策略
索引
立即查看
書名:休閒事業經營管理(2版)
作者:陳鈞坤, 周玉娥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20/04/00
ISBN:9789865031848
內容簡介
本書兩位作者在業界各擁20年以上實務經驗,對市場了解甚深,特以經營者和使用者角度合力完成本著作,不僅適合大專生研讀,更是觀光休閒等研究所及EMBA個案研討之實務課題資料。全書分為觀光遊樂業和觀光旅館業兩篇。上篇介紹主題樂園、休閒農場、博物館、溫泉遊憩區及休閒渡假村的經營管理,並增加2處中國大陸相關產業之案例;下篇介紹綠色旅館、觀光旅館業、休閒旅館客房管理及休閒旅館餐飲管理,並輔以9個臺灣休閒事業業界個案,探討經營管理實務。
本書特色
1.導入全球綠色概念包括綠色行銷、綠建築、環保旅館。
2.人力資源導入營運編成觀念;策略行銷導入平衡計分卡創新績效指標概念。
3.觀光遊樂業導入環境場域認證制度;觀光旅館業導入星級旅館評鑑制度。
4.全書計9個台灣觀光遊樂業及觀光旅館業個案探討其經營管理實務。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休閒事業人力資源與服務行銷管理
第三章 休閒事業環境教育與風險管理
上篇 觀光遊樂業
第四章 主題樂園之經營管理
第五章 休閒農場
第六章 博物館
第七章 溫泉遊憩區
第八章 休閒渡假村
下篇 觀光旅館業
第九章 環保旅館(綠色旅館)
第十章 觀光旅館業
第十一章 休閒旅館客房管理
第十二章 休閒旅館餐飲管理
索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