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孩子可以比你想得更專心:談注意力訓練 系列名:障礙教育 ISBN13:9789861919331 出版社:心理 作者:孟瑛如;簡吟文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1cm*14.8cm*1.3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0/11/13 中國圖書分類:特殊兒童教育 內容簡介 在我們生活周遭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訊息,為了讓我們的心理活動(如記憶、理解、推理、思考等)能夠保持最佳狀態,必須透過過濾、選擇、對焦、轉換及追蹤等心理能力,來處理接收到的訊息,而最直接處理訊息的心理能力便是注意力。因此,注意力被視為學習上不可忽視的一項能力,尤其是在課堂學習時,孩童更需要集中心思來看、聽或觀察老師在課堂中所呈現的教學內容。若能針對課程或是在日常活動中融入注意力訓練,相信對孩童的學習會有所助益。 本書內容包括:(1)你有注意力嗎?(2)你所了解與不了解的注意力;(3)誰有注意力問題?輕度障礙的注意力特徵和問題;(4)如何訓練注意力?相關訓練理論之探討;(5)不一樣的注意力訓練教材;(6)從哪裡看到效果?實施與應用研究;(7)翻轉的注意力訓練課程活動設計;(8)許一個更專心的未來: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發展與輔導建議。希望藉由本書兼顧理論與實務成效的說明,能提供讀者教學和思考的啟發及方向。 目錄 Chapter 1 你有注意力嗎? Chapter 2 你所了解與不了解的注意力 壹 神經心理學的基礎 貳 認知的歷程 參 注意力的分類 肆 注意力和記憶、學習的關係 伍 注意力相關的診斷標準 Chapter 3 誰有注意力問題?輕度障礙的注意力特徵和問題 壹 學習障礙的注意力特徵和問題 貳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注意力特徵和問題 參 智能障礙的注意力特徵和問題 肆 自閉症的注意力特徵和問題 伍 亞斯伯格症的注意力特徵和問題 陸 教師可行的班級經營原則 Chapter 4 如何訓練注意力?相關訓練理論之探討 壹 行為理論的治療 貳 認知行為學派的理論 參 飲食療法和心理治療 肆 國內注意力訓練相關研究 Chapter 5 不一樣的注意力訓練教材 壹 理論依據 貳 教材編製與架構 參 教材內容 肆 使用說明 Chapter 6 從哪裡看到效果?實施與應用研究 壹 學習障礙之注意力訓練研究 貳 輕度智能障礙之注意力訓練研究 Chapter 7 翻轉的注意力訓練課程活動設計 壹 設計緣起 貳 課程內容 參 教學設計 Chapter 8 許一個更專心的未來: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發展與輔導建議 壹 配合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貳 輔導建議 參考文獻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認知治療:基礎與進階(第二版) 作者:Beck(陳品皓)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9862981566 內容簡介 對於想要學習認知行為治療(CBT)的治療師或學生來說,本書是一本結合臨床實務且深具威信的佳作。在本書中,Judith S. Beck對於治療模式的理論、原則與實務運用,為讀者提供了厚實而深入的基礎。透過逐步階段的清楚導引,Beck為我們展示如何成功地運用實證基礎的治療技術,為案主帶來情緒與行為上的改變。本書的第二版,更是結合學界近十五年的豐碩研究成果,以及Beck在臨床實務、教師及督導等角色中持續不斷的個人歷練,在全面徹底的修訂與更新後,再度問世於大眾。 本書在治療技術之運用、協同關係之建立、發展個案概念化、擬定治療計畫與結構化會談歷程等項目上,提供了具體而詳細的說明。第二版更多了衡鑑與行為活化的篇章及導引。其中理論所涉及的核心治療技巧在本書也有詳盡的介紹;像是自動化思考的辨識、評估與回應;深沉假設與核心信念的修正及調整;行為與經驗層面的介入方法等等。本書也針對各式治療中所可能遇到的疑難問題與復發的預防,有詳細的介紹。 Beck以一位名為「莎莉」的個案縱貫全書各章節,作為實際治療上進行的案例說明。此外,第二版也針對治療者與案主之間的治療關係、如何賦能(empower)案主,以及有效執行家庭作業等部分,有相當幅度的說明;同時也有個案範例的詳盡紀錄,並提供七個可供讀者自由使用的臨床工具。若有其他任何特殊用途,讀者也可從網路下載定型化的格式以便使用(網址:www.guilford.com/p/beck4) 本書適合大部分臨床工作者閱讀,不論您是剛入門的新手治療師,還是想要進階學習的資深治療師,堪稱為深具啟發性的經典之著。對於臨床心理、社會工作、精神醫學,以及諮商心理的碩士班學生來說,更是必讀之作。 目錄 譯序 原推薦序 原序 Chapter 1 緒論 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 治療的理論基礎 認知行為治療的相關研究 Beck 認知行為療法的發展脈絡與背景 認知治療的基本原則 治療會談的樣貌 認知行為療法的發展 如何使用本書 Chapter 2 治療總回顧 發展治療關係 擬定治療計畫與結構化會談 辨識失功能信念並做出回應 調正向精神 促進案主在兩次會談之間認知與行為的改變(家庭作業) Chapter 3 認知概念化 認知模式 信念 行為與自動化想法的關係 Chapter 4 評估期 衡鑑會談的目標 衡鑑會談的架構 開始進行評估 衡鑑階段 評估的尾聲 家人的參與 與治療師的概念連結 設定初期的治療目標與建立相關治療計畫 對治療的期望 建立最初的認知概念化與治療計畫 Chapter 5 首次治療會談的架構 首次會談的目標與架構 設定流程 心情檢核 近況取得 討論診斷 問題確認與目標設定 教導案主認知模式的內涵 問題討論或行為活化 會談結束的總結與設定家庭作業 回饋 Chapter 6 行為活化 消極的概念化 乏控制感或愉悅的概念化 利用活動計畫單來檢驗預估的正確性 Chapter 7 第二次與之後的會談:結構與形式 會談的初始階段 會談中期 最後的摘要與回饋 第三次及之後的會談 Chapter 8 結構化治療會談的問題 治療師的認知 打斷案主 讓案主融入認知行為治療模式 增加案主投入治療的程度 強化治療同盟 心情檢核 簡短地更新近況 連結會談 回顧家庭作業 討論流程項目 設定新的家庭作業 最後摘要 回饋 Chapter 9 辨識自動化想法 自動化想法的特徵 對案主解釋自動化想法 引發自動化想法 教導案主辨識自動化想法 Chapter 10 情緒辨識 辨識情緒中的自動化想法 標定情緒的困難 評估情緒強度 利用情緒強度指引治療 Chapter 11 評估自動化想法 選擇主要的自動化想法 藉由提問以評估自動化想法 檢核評估期的結果 對自動化想法的評估為何無效進行概念化 使用不同方式協助案主檢視他們的想法 當自動化想法為真 教導案主評估他們的想法 捷徑:不使用提問 Chapter 12 回應自動化想法 回顧治療紀錄 會談間出現新的自動化想法的評估與回應 其他回應自動化想法的方法 Chapter 13 辨別與調整中介信念 認知概念化 調整信念 Chapter 14 辨別與調整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的分類 辨識核心信念 呈現核心信念 教導案主關於核心信念與管控其運作 發展新的核心信念 強化新的核心信念 調整負向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工作表 Chapter 15 其它的認知與行為技巧 問題解決與技巧訓練 做決定 再聚焦 使用活動計畫單來測量情緒與行為 放鬆與正念 階段性作業 暴露法 角色扮演 使用「餡餅」技巧 自我功能性比較與自我陳述列表 Chapter 16 心像 確認心像 教導案主心像 回應自發性心像 引發心像作為一種治療工具 Chapter 17 家庭作業 設定家庭作業 增加家庭作業堅持度 將困難概念化 回顧家庭作業 Chapter 18 結束治療與預防復發 初期的準備活動 治療過程中的活動 接近結案的準備活動 援助會談 Chapter 19 治療計畫 實現宏觀的治療目標 會談間的治療方案設計 設計治療計畫 規劃個別會談 決定問題的焦點 針對特殊疾患調整標準治療方案 Chapter 20 治療中的問題 揭開存在的問題 問題概念化 當治療卡住時 亡羊補牢 Chapter 21 邁向認知行為治療師之路 附錄部分 附錄A 認知個案撰寫表 附錄B 認知治療的相關資源 附錄C 認知治療評量表 參考書目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第二版) 作者:Sharf(馬長齡)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0 ISBN:9789866121999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兼容並蓄,深具廣度和深度。除了探討重要的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學派,也包含東方和其他理論學派,最後一章則比較與批判各理論的差異。本書除了詳盡介紹重要的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學派,更詳細說明理論創始人與理論的發展史,對讀者及學習者來說極為珍貴。針對不同心理疾患從各學派觀點闡述治療理念與說明案例應用,也是本書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利用治療師與個案的對話,描述各種理論使用技巧和治療方法,加上案例豐富,對初學者及臨床實務工作者必定有很大助益。 此外,作者用心於說明各種諮商理論在短期治療和團體諮商與治療的應用、現今實務運用的趨勢、相關研究、性別和多元文化議題等,可作為諮商師、心理治療師和相關科系學生參考書籍。 目錄 第1章 精神分析 第2章 Jung分析與治療 第3章 Adler學派治療 第4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5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6章 完形學派治療:一種體驗式的治療 第7章 行為治療 第8章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 第9章 認知治療 第10章 現實治療 第11章 女性主義治療:多元文化取向 第12章 家族治療 第13章 其他心理治療 第14章 統合治療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提升精神醫學核心能力(第二版) 851-081C/9789863684305 ISBN 9789863684305 作者/出版社 *林煜軒.張立人/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2 重量:0.7kg 頁數: 416 裝訂:平裝 開數:23 x17 cm 印刷:單色 簡介: 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的通過率,是所有專科中最低的。雖然所有考生幾乎可以在筆試輕鬆跨過60分的門檻,但口試卻只有一半左右的總醫師通過。有鑑於此,本書作者將準備專科筆試與口試時所整理的資料彙輯成冊,內含無數資深精神專科醫師的智慧傳承、住院醫師同事們的腦力激盪,以及持續翻新的精神醫學研究。全書共分為十一個章節,從介紹會談地圖開始,再進入會談報告與治療計畫,並一一介紹精神藥物學、神經精神醫學、心身醫學、兒童、青少年、老年醫學、睡眠醫學、成癮醫學等,本書不僅是介紹一套有系統的會談模式,以及蘊含豐富的學理基礎;也希望與讀者們一起分享時間管理的技巧,及精神科醫師如何字斟句酌地運籌臨床決策,也能為您在瞬息萬變的企業職場中,帶來高效率的溝通智慧! 目 錄 林序 vi 張序 viii 導讀:本書架構 x 前言:如何使用本書 xiii 第一章 會談地圖 第一節 基本資料 6 1-1 「NAME」 7 1-2 「HOME」 9 1-3 「DAME」 10 第二節 指標發病 13 2-1 指標發病期的內容-「PMD (A) F/F」 13 2-2 病史澄清 15 第三節 鑑別診斷 25 3-1 精神病症狀 26 3-2 躁症 31 3-3 憂鬱症 35 3-4 焦慮與身體化症狀 40 3-5 其他重要的鑑別診斷 42 第四節 四大急症 44 4-1 物質使用史 44 4-2 自傷、傷人危險評估 54 4-3 身體病況 60 第五節 認知檢查 62 5-1 認知功能 62 5-2 精神狀態檢查 66 5-3 身體檢查 68 第二章 會談報告與治療計畫 01 會談報告 72 02 心理、社工、職能治療計劃常識 81 第三章 精神疾病 01 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 90 02 雙相情緒障礙症(俗稱:躁鬱症) 98 03 憂鬱症 104 04 焦慮症 114 05 創傷後壓力症 123 06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127 07 人格障礙症 134 第四章 精神藥物與其他療法 01 基礎藥理學 146 02 鎮靜安眠藥 148 03 抗憂鬱劑 152 04 抗精神病劑 162 05 情緒穩定劑 173 06 腦刺激治療 181 07 營養精神醫學與輔助替代療法 183 第五章 神經精神醫學 01 臨床神經科學 192 02 神經疾病的精神症狀 202 第六章 心身醫學 01 壓力與身體症狀 210 02 照會精神醫學 219 03 COVID-19 230 04 飲食障礙症 233 05 女性身心健康與懷孕用藥 238 06 性別與精神醫學 245 07 自殺防治 246 08 精神流行病學 251 09 文化結合症候群 254 第七章 司法精神醫學 01 精神衛生法 258 02 精神醫學倫理 262 03 民事案件司法鑑定 264 04 刑事案件司法鑑定 265 05 家庭暴力 269 06 性侵害 273 第八章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 01 發展心理學 278 02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反抗症 283 03 自閉症 290 04 妥瑞氏症與其他神經發展疾病 295 05 情緒、焦慮與壓力障礙症 297 第九章 老年精神醫學 01 阿茲海默症 302 02 其他失智症 311 03 老年憂鬱症 316 04 其他老年精神疾病 319 05 老年精神藥物學 321 第十章 睡眠醫學 01 睡眠生理學 326 02 日夜節律睡醒障礙症 330 03 失眠症 334 04 類睡症 341 05 猝睡症 347 06 睡眠呼吸中止症 350 第十一章 成癭醫學 01 成癮神經心理學 356 02 酒精、尼古丁 359 03 安非他命、娛樂用藥與新興毒品 368 04 鴉片成癮 374 05 行為成癮 382 附 錄 最新精選文獻 387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組織行為學精華版(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e) 作者:黃家齊(Robbins)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8/05/11 ISBN:9789869603133 內容簡介 Stephen P. Robbins為全球最暢銷的「管理學」與「組織行為」教科書作者,其著作至今除廣受超過1,000所美國大專院校採用,亦被翻譯成16國語文暢行世界。《組織行為學》(Organizational Behavior)自出版伊始,轉眼間更新至第17版,第17版中另位作者Timothy A. Judge亦為組織行為界的頂尖學者,已在如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等重量級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百餘篇相關的學術論文。兩位知名教授的聯袂合筆,相得益彰、交映生輝,更凸顯新版譯作的嚴謹、可讀性與知識價值,不論教師授課、學生學習、業界人士採用,皆能品味展讀樂趣,收穫滿盈。 本書特色 一、入門好上手:本書為組織行為入門書籍,著重於基礎理論。每章有條列「學習目標」與「問題回顧」呼應,協助學習者專注於基本觀念之理解,並輕鬆獲得良好學習效果。 二、理論深度足:以《組織行為學》(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e)為根基,萃取其中的重點精華,具有足夠深度,有助於學習者對組織行為理論建立一個清楚完整的架構,並理解相關理論。 三、輕薄又扎實:份量雖輕薄,卻涵蓋組織行為學各個重要理論,幫助學習者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四、豐富的教輔資源:可至華泰文化 下載課外補充教學資源:「小組活動」、「觀點交鋒」及「章節附註」,除了豐富學習內容,更可增添課堂學習的趣味。 目錄 第一篇 認識組織行為 第1章 什麼是組織行為? 第二篇 個體 第2章 組織內的多樣化 第3章 態度與工作滿足感 第4章 情緒與心情 第5章 人格與價值觀 第6章 知覺與個人決策 第7章 激勵的基本觀念 第8章 激勵:從觀念到應用 第三篇 團體 第9章 團體行為的基礎 第10章 了解工作團隊 第11章 溝通 第12章 領導 第13章 權力與政治 第14章 衝突與協商 第15章 組織結構的基本介紹 第四篇 組織系統 第16章 組織文化 第17章 組織變革與壓力管理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採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觀點,針對全人發展中的老化過程進行分析。透過老年心理學相關理論與最新近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已開發國家因應超高齡社會所建立的國家型老化資料庫研究啟示,讓讀者更能了解文化與生活環境的影響,體察健康心理和生活型態可以有效地形塑年長者的思考與行為選擇。倡導優雅、最佳老化的策略,跳脫過去對於老化的負向思維、擔憂甚至恐懼,提供老年人具體的自我照顧方法,同時也提供讀者、老年人、照顧者與專業助人者質性和量化的證據作為參考,跳脫過去習慣式的學術想像或不同世代的非同理推論。 章首小故事或章節重點:每一章的開端即針對整體架構說明該章所要探討的重點,或以一則小故事銜接生命經驗與老年心理,藉此提高老年心理理論知識的親近性。 藉用隱喻、圖像彰顯抽象的概念:將專家如何進行問題評估、處遇與團體領導等潛藏內在的思考歷程具體、顯性化。採用圖、表、照片、插畫等圖像資訊,讓老年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更能貼近讀者的日常生活及易於理解。 各國老化資料庫的成果啟示:凸顯國家型老化資料庫建立的迫切性,以及文化契合性在老化政策擬定、資源分配上的重要性。 章後課堂學習活動:使讀者能活用知識、親身深入了解老年期的特性,進而提供或設計更好的介入及協助之具體作為。 適用課程︰老(人)年心理學、全人發展心理學、老年健康照護與健康促進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專生、研究生、老年健康促進專業助人者,以及對於人類健康成長與發展深感興趣的自學者。 【目錄】 Chapter 1 老年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 老化是人類發展中的正常現象 第二節 年齡與老年心理學 第三節 壽命與老年期 第四節 健康餘命/成功老化的需求 第五節 優雅成功老化的趨勢 第六節 本書章序的架構 PART 1 老年的心理功能篇 Chapter 2 知覺系統的老化 第一節 知覺的老化 第二節 視知覺的老化 第三節 視知覺的功能老化 第四節 聽覺的老化 第五節 嗅覺與味覺的老化 第六節 痛覺的老化 Chapter 3 老年的語言溝通與疼痛處理 第一節 老年的語言與溝通 第二節 老年人對字、詞、句子的理解與製造 第三節 老年人在對話與交談上的理解與表現 第四節 與罹患癌症/重症的老年人溝通 第五節 老年人與照顧者改善溝通的策略 第六節 老年人疼痛表達與對於疼痛/止痛的態度 第七節 老年人的疼痛衡鑑與處理 Chapter 4 老年的睡眠問題 第一節 老年人的睡眠結構特性 第二節 調節睡眠的腦組織老化的證據 第三節 導致老年人失眠的因素及其治療方法 第四節 老年人常出現與睡眠相關的疾病及治療 第五節 老年人睡眠品質對於心理的影響 第六節 老年人睡眠品質與生理、運動、疾病的關係 Chapter 5 老年的情感與情緒 第一節 老年人社會情感的發展 第二節 老年人的社會情感調節能力與問題解決 第三節 老年人的社會情感調節策略與線索辨認能力 第四節 老年人與社會情感相關腦區的老化 第五節 老年人的社會情感功能、認知表現與情感性疾患 PART 2 老年的智慧與性格篇 Chapter 6 老年的智力與智慧 第一節 智力的定義 第二節 老年的智力表現 第三節 智力的實作展現——智慧 第四節 老年智慧相關理論 第五節 能預測智慧的變項——研究證據 Chapter 7 老年的性格與習性改變 第一節 性格理論與老化 第二節 性格與老年壽命及健康的關係 第三節 老年性格發展特性 第四節 不利老化的五大習性與改變策略 第五節 保持運動/自我照顧好習慣有益老年健康 Chapter 8 老年的自我知覺與自我統整 第一節 老化自我知覺的定義與醞釀 第二節 老化自我知覺、健康行為與存活 第三節 正向和負向老化自我知覺的形成與影響 第四節 老年的自我統整 第五節 自我統整在老年心理健康促進的實務運用 Chapter 9 優雅成功老化與復原力 第一節 優雅成功老化的概念與測量 第二節 選擇最佳化補償模式 第三節 社會情感選擇理論 第四節 預測優雅成功老化的重要變項 第五節 家/空間的依附與老人社區烏托邦 第六節 優雅成功老化的另一指標——韌性/復原力 Chapter 10 宗教與社會支持對老年的影響 第一節 社會支持對於老年的重要性 第二節 老年社會支持與憂鬱的關係 第三節 老年社會支持與健康老化的關係 第四節 精神靈性與宗教信仰 第五節 宗教參與行為與老年健康的關係 PART 3 老年的心靈雞湯篇 Chapter 11 老年工作、退休與安置 第一節 老年退休問題 第二節 老年工作的優點 第三節 老年退休規劃的準備 第四節 對老人的態度分析 第五節 老年刻板印象影響行為表現 第六節 老年的安置、移居養老抑或在地老化 Chapter 12 老年心理需求與生活品質評估 第一節 老年階段的需求與提供協助 第二節 老年人的需求評估 第三節 老年心理需求:孤寂與受虐及介入策略 第四節 老年的憂鬱與焦慮及介入策略 第五節 老年的生活品質 第六節 生活品質與財富的關係 Chapter 13 失智症狀與阿茲海默氏症 第一節 失智症狀與前兆 第二節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神經心理特徵 第三節 阿茲海默氏症的病理基礎 第四節 阿茲海默氏症的致病基因與遺傳的影響 第五節 阿茲海默氏症與失智症狀的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 第六節 阿茲海默氏症病程的發展階段與治療選擇 第七節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與照顧者的照護關懷「撇步」 Chapter 14 老年照顧者特性與心理諮商介入 第一節 老年照顧者與照顧的概念 第二節 老年照顧者的負擔與施暴類型 第三節 老年照顧者的協助 第四節 長期照護者的角色與訓練需求 第五節 老年的心理諮商與治療方法 第六節 老年諮商的四大議題 第七節 諮商需考量老年的特性 Chapter 15 面對死亡與臨終關懷 第一節 老年人對於老化與臨終死亡的態度 第二節 末期老年病人的心理因應與面對死亡哀傷五個階段 第三節 安寧照護、衡鑑與成效評估案例 第四節 老年人生命終點前的溝通準備 第五節 喪偶/喪親的心理協助 第六節 死亡的心理因應與感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