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自由之地的泰國─發展現況與展望 系列名:台灣國際研究叢書 ISBN13:9789869748568 出版社:翰蘆圖書 作者:施正鋒;紀舜傑;嚴智宏;謝國斌;鄧育承;吳東林;李謁霏;高衡權;鄧玉英;游雅雯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5cm*1.2cm (高/寬/厚) 重量:50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12/20 中國圖書分類:亞洲 內容簡介 泰國舊稱暹羅,是東南亞唯一沒有被西方殖民統治的國家;然而,儘管未被直接併吞,泰國卻飽受外來的支配,特別是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一再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接受治外法權、甚至割地賠款,實際上處於一種半殖民的狀態。 泰國人以從未被西方列強殖民為榮,泰國王室的外交手腕被讚譽為「風竹外交」,即能夠順勢彎曲調整之意。這段保住泰國不被殖民的事蹟,也成為泰國光榮歷史,不但強化王室對泰國的重要性,也形成建構國家認同的民族主義的要素;與之相對的是國恥論,指王室雖然沒有讓泰國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但與歐洲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嚴重傷害了泰國獨立主權,因此國恥論將1893年失去領土的歷史變成選定創痛,讓它形成集體的國家恥辱。 泰國人以宗教、食物、美麗景色與豐富的多元文化為榮,但許多美好表象背後都有著政治、經濟弱勢與窮困的社會因素。本書從泰國的建國歷史、族群認同、內政演變、外交政策、經濟發展等面向研究,探討泰國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目錄 泰國的建國及獨立自主∕施正鋒 壹、歷史發展 貳、西方帝國主義的來臨 參、法國與英國的蠶食鯨吞 肆、英法競逐下的共同保證主權獨立 伍、尾聲:日本介入的插曲 陸、結語 附錄1:『英法關於暹羅王國事務宣言』(1896) 附錄2:泰國的府(省)(1871) 附錄3:泰國的府(省)(1900) 附錄4:當前泰國的府(省) 附錄5:條約、協定、宣言 泰國的國家認同∕紀舜傑 壹、泰國印象與形象 貳、民族主義的要素 參、泰式民主:政變的民主 肆、泰南分離主義 伍、結論 我造文字故我在-論泰國文字的創制,兼談西夏文及越南文∕嚴智宏 壹、緒論 貳、文獻探討與分析架構 參、泰國文字之創制 肆、西夏、越南的例子 伍、結語 泰國的族群政策∕謝國斌 壹、前言 貳、泰國的語言政策:從同化主義到多元主義 參、南方的馬來穆斯林族群議題 肆、東北伊善人的貧窮問題 伍、北部山區的原住民族議題 陸、結語 民族主義的兩面刃-第二次世界大戰泰國外交政策的演變∕鄧育承 壹、前言 貳、泰國民族主義的兩條神經:泰國王室與軍事菁英 參、新現實主義的反思:披汶「泛泰主義」與日本「泛亞主義」的新秩序 肆、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泰國:與盟國互動關係 伍、結論 泰國軍事政權與國防發展及其區域角色∕吳東林 壹、前言 貳、泰國安全環境 參、泰國國防任務與組織 肆、泰國政權更迭與國防發展 伍、泰國軍事政權與區域角色 陸、結論 泰國克拉地峽運河開鑿構想與中國南海政策∕李謁霏 壹、中國國界及領土概況 貳、支撐中國崛起的出海口何在一東海與南海 參、維繫中國生存的海上生命線何在—南海麻六甲海峽 肆、南海麻六甲海峽的重要性 伍、中國海道擴張—泰國克拉地峽運河開鑿構想 陸、「一帶一路」擴張—中國降低對麻六甲海峽的依賴 柒、中國運用國際規則漏洞實現南海政策 捌、代結論—中國南海政策的擴張與避險 泰國能源與經濟發展的思路與策略∕高衡權、鄧玉英 壹、前言 貳、泰國能源政策與相關文獻 參、資料與方法 肆、實證結果 伍、結論 當代泰國政黨政治與「塔克辛政黨」的崛起∕游雅雯 壹、前言 貳、當代泰國政黨的選舉表現 參、當代泰國政黨政治的發展 肆、結論:塔克辛一黨獨大體系的興起或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