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公共政策圖說關聯記憶 系列名:高普特考‧升等升資 ISBN13:9789860669152 出版社:知識達數位科技 作者:高維奇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5/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共行政
詳細資訊
公共政策圖說關聯記憶 系列名:高普特考‧升等升資 ISBN13:9789860669152 出版社:知識達數位科技 作者:高維奇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5/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共行政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行政學(概要)圖說關聯記憶 系列名:高普特考.升等升資 ISBN13:9786269726608 出版社:知識達數位科技 作者:高維奇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3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3/04/01 中文圖書分類:比較 ◎九大考點,化繁為簡 將繁雜的行政學歸納為九大考點,保留「常考、會考、愛考」的內容,將學科去蕪存菁,讓讀者輕鬆上手。 ◎提綱挈領,高效學習 以心智圖呈現各考點架構,使學習不迷網。有條有理快速掌握學科重點,提供考前最佳複習素材。 ◎考題導向,破解考試 彙整分析近十年各類國考行政學試題,針對不同考點提供「考古題常見考法」。不只知道「考什麼」,更清楚「怎麼考」! ◎實戰練題,游刃有餘 具體分享行政學選擇題與申論題做題技巧,搭配考古題實戰演練。從「好學生」變成「好考生」,最後成為「上榜生」! 目錄 二版序 自 序 本書使用方式 第一部分 行政學九大考點 考點1 行政學概述 1.1 行政學概述 1.2 行政學的界定 1.2.1 公共性與公共利益 1.3 典範 考點2 行政學流變 2.1 行政學發展流變 2.2 傳統理論時期 2.2.1 威爾遜與政治/行政分立 2.2.1(1) 威爾遜Wilson 2.2.1(2) 行政與政治的分合 2.2.1(3) 行政管理原則 2.2.2 韋伯與官僚 2.2.2(1) 韋伯Weber 2.2.2(2) 後官僚模型 2.2.3 傳統時期管理派別 2.3 修正理論時期 2.3.1 梅堯Mayo 2.3.2 馬斯洛Maslow 2.3.3 赫茲伯格Herzberg 2.3.4 麥格雷格McGregor 2.3.5 巴納德Barnard 2.3.6 賽蒙Simon 2.4 整合理論時期 2.4.1 系統理論 2.4.2 生態理論 2.4.3 權變理論 2.5 新公共行政NPA 2.5.1 黑堡宣言 2.5.2 代表性官僚 2.5.3 行政國 2.6 新公共管理 2.6.1 新公共管理理論基礎 2.6.2 新公共管理與企業型政府 2.6.2(1) 新公共管理內涵 2.6.2(2) 企業型政府之作法 2.6.2(3) 企業型政府與民主之矛盾 2.6.2(4) 顧客導向的缺點 2.6.3 新公共管理之影響 2.6.4 公私部門的差異 2.7 新公共服務 2.7.1 新公共服務七主張 2.7.2 新公共服務之影響 考點3 當代行政學議題 3.1 治理大綱 3.2 治理概述 3.3 全球化專題 3.3.1 全球化 3.3.2 全球治理 3.4 開放政府 3.5 跨域治理 3.6 公私部門合作專題 3.6.1 公私協力 3.6.2 民營化 3.7 公民參與專題 3.7.1 公民參與 3.7.2 公民參與階梯 3.7.3 影響公民參與之因素 3.7.4 公民參與之影響 3.8 電子化專題 3.8.1 電子化及電子治理 3.8.2 電子化之影響 考點4 人事行政 4.1 人事行政大綱 4.2 人事行政 4.3 人事體制專題 4.3.1 人事行政體制 4.3.2 人事制度的演進 4.3.3 人事機關 4.3.4 人事制度類別 4.3.5 政務官vs事務官 4.4 人事考用甄補 4.5 人事培訓 4.6 激勵理論專題 4.6.1 激勵 4.6.2 Herzberg雙因理論 4.6.4 過程理論 4.6.5 Skinner增強理論 4.6.6 X.Y.Z理論 4.7 我國人事之薪俸 4.8 考評獎懲 4.9 救濟 4.10 退撫 4.11 倫理與責任專題 4.11.1 行政倫理 4.11.2 行政責任 4.12 人事行政之趨勢議題 4.13.1 人事行政法條題 4.13.2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4.13.3 公務員服務法 考點5 財務行政 5.1 財務行政大綱 5.2 財務行政之意涵 5.3 美國預算制度專題 5.3.1 預算制度的流變 5.3.2 公共支出的成長與膨脹 5.4 我國預算制度專題 5.4.1 我國預算制度 5.4.2 預算收入與支出 5.4.2(1) 中央預算 5.4.2(2) 政府稅收類型 5.4.3 預算週期1:預算編制 5.4.4 預算週期2:預算審議 5.4.5 預算執行 5.4.5(1) 預算週期3:預算執行 5.4.5(2) 預備金 5.4.5(3) 追加預算vs特別預算 5.4.6 預算週期4:決算與審計 5.4.7 政府採購制度 5.4.8 我國基金制度 5.4.9 公共債務 5.4.10 地方政府財政 5.4.10(1) 地方財政 5.4.10(2) 府際財政移轉 考點6 公共管理 6.1 公共管理大綱 6.2 公共管理簡介 6.3 績效管理專題 6.3.1 績效管理 6.3.2 平衡計分卡 6.3.3 全面品質管理 6.3.4 目標管理 6.3.5 標竿學習 6.4 策略管理專題 6.4.1 策略管理 6.4.2 策略規劃工具 6.5 知識管理 6.6 危機管理專題 6.6.1 危機管理 6.6.2 危機管理流程 6.6.3 我國危機管理 考點7 組織管理 7.1 組織管理大綱 7.2 組織簡介與分類專題 7.2.1 組織概述 7.2.2 組織類型 7.3 組織結構專題 7.3.1 組織結構(分化) 7.3.2 組織結構(種類) 7.3.3 控制幅度 7.3.4 社會系統論 7.4 非正式組織專題 7.4.1 非正式組織 7.4.2 非正式組織的影響 7.5 組織專題 7.5.1 領導 7.5.1(1) 領導類型(1) 7.5.2(2) 領導類型(2) 7.6 溝通與協調專題 7.6.1 組織溝通及協調(1) 7.6.2 組織溝通及協調(2) 7.7 衝突專題 7.7.1 組織衝突 7.7.2 組織衝突之管理 7.7.3 個人目標衝突 7.8 文化專題 7.8.1 組織文化 7.8.2 行政文化 7.9. 組織病象 7.10 組織展望專題 7.10.1 組織發展 7.10.2 組織學習 7.10.3 組織革新 7.11 我國政府組織專題 7.11.1 我國行政組織 7.11.2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 7.11.3 行政院組織法 7.11.4 行政法人 考點8 政治管理 8.1 政治管理 8.2 府際關係專題 8.2.1 府際關係 8.2.2 府際關係流變(美國) 8.3 利益團體專題 8.3.1 利益團體 8.3.2 利益團體之影響 8.4 非營利組織專題 8.4.1 非營利組織(NPO) 8.4.2 NPO與政府 8.4.3 NPO之困境及趨勢 8.5 公共關係與民眾溝通 考點9 公共政策 9.1 公共政策架構 9.2 政策簡介與分析專題 9.2.1 公共政策基本概念 9.2.2 政策分析與分析家 9.2.2(1) 政策分析 ...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公共管理(概要)圖說關聯記憶 系列名:高普特考升等升資 ISBN13:9789860669169 出版社:知識達數位科技 作者:伊舒曼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5/09 中國圖書分類:公共行政 ◎本書綜合多本聖經級教科書精華,考生讀一本等於讀三本,效率一級棒。 ◎本書以圖像和表格呈現各個抽象、複雜甚至瑣碎的考點,協助考生記憶。 ◎本書微調過往教科書和文獻若干拗口的詞語,考生應用起來更流暢通順。 ◎每單元開頭之說圖記憶,均提供考生歷年國考出題趨勢,以及準備重點。 ◎各單元依主題列出國考考古題作為隨堂練習和搶分關鍵,以供實戰演練。 目錄 自 序 本書使用方式 第一部分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考點1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與研究途徑 1.1 (新)公共管理的發展背景 1.2 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理論/哲學基礎(來自新古典經濟學) 1.3 公共管理的意涵與特質 1.4 新公共管理的要素與核心理念 1.5 從傳統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轉變 1.6 P途徑和B途徑的公共管理 1.7 公共管理的要素與範圍 1.8 公共管理vs.企業管理 1.9 Behn提出公共管理需要思索的3M問題 1.10 新公共管理的限制與遭致的批評 1.11 公共管理下的「公共性」 1.12 公共利益 考點2 新公共行政與新公共服務 2.1 新公共行政的主張(第一次明諾布魯克會議的觀點) 2.2 新公共行政與政府再造運動(新公共管理)之區別 2.3 新公共服務之理論基礎與核心概念 2.4 新公共服務對政府再造之啟示 2.5 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之比較 考點3 政府再造與企業型政府 3.1 政府再造(reengineering government)的背景因素 3.2 政府再造意涵之釐清 3.3 凱特爾(Kettl)歸納政府再造的六項特質 3.4 政府再造的5C策略 3.5 政府再造的主要訴求 3.6 我國自2000年起推行政府改造的「四化策略」 3.7 政府再造的反思與問題 3.8 政府再造的挑戰 3.9 奧斯本與蓋伯勒(D. Osborne and T. Gaebler)提出企業型政府運作的十項原則 3.10 企業型政府的特質 3.11 企業型政府的省思 3.12 傅德瑞克森(H.G. Frederickson)對企業型政府的批評 考點4 治 理 4.1 從政府(government)/統治(governing)到治理(governance) 4.2 治理興起的原因 4.3 治理的鉅視觀點 4.4 治理途徑的公共管理 4.5 治理與新公共管理的關係 4.6 三種治理模式的比較 4.7 世界銀行(World Bank)定義的善治(good governance) 4.8 彼得斯(G. Peters)歸納四種新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徵 4.9 公共治理的三個層次 4.10 全球治理的組織層級 4.11 國家與政府職能在治理時代出現的三個轉向 4.12 全球治理常見的作為 4.13 地方治理 4.14 希克斯(Perri 6)提出的全觀型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 考點5 顧客導向管理 5.1 公部門「顧客」之概念 5.2 顧客導向策略的特質、管理途徑、目標與策略設計 5.3 顧客關係管理的核心概念:IDRM 5.4 顧客滿意經營的CCPR原則與以ABCD模式為基礎的4S服務 5.5 行政機關進行顧客滿意經營的步驟 5.6 行政機關實行顧客導向策略所需的條件 5.7 顧客導向對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的影響 5.8 顧客導向運用在公部門的限制與課題 考點6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與公共財務管理 6.1 人力資源管理的特性 6.2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行政的區別 6.3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之5P 6.4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區別 6.5 公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之特色 6.6 新績效預算(new performance budgeting)的發展背景和主張 6.7 新績效預算的優點 考點7 公私協力與民營化 7.1 公共管理的3P原則與5D基礎工程 7.2 公私協力的發展背景與意涵 7.3 公私協力的類型 7.4 興建──營運──移轉(BOT) 7.5 政府業務委託的意義和類型 7.6 公私協力的困境 7.7 公用(營)事業的特質與問題 7.8 民營化的定義與特質 7.9 薩瓦斯(E. Savas)定義民營化的三種類型 7.10 民營化成功的條件(配套措施) 7.11 民營化的優缺點 7.12 民營化與促進民間參與之比較 7.13 使用者付費 7.14 污染者付費 第二部分 組織管理 考點8 組織學習、團隊建立與組織(員額)精簡 8.1 組織學習的特性 8.2 組織學習的層次 8.3 組織學習的類型 8.4 彼得.聖吉(Peter Senge)提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8.5 公部門形塑學習型組織之策略 8.6 團隊(team)與團體(group)的比較 8.7 團隊管理的五大課題 8.8 布蘭查(Ken Blanchard)提出高績效團隊具備的七項特質:PERFORM 8.9 團隊建立對公共管理的影響 8.10 團隊建立的五種途徑 8.11 組織(員額)精簡的特性 8.12 組織(員額)精簡的三種策略 8.13 組織員額精簡之效益 8.14 組織(員額)精簡衍生的問題(影響) 考點9 目標管理 9.1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的三要素 9.2 目標管理的意涵與特色 9.3 目標管理的過程(丘昌泰) 9.4 戴明(Deming)的目標管理PDCA循環實施程序 9.5 公部門運用目標管理之限制 9.6 我國行政機關實施目標管理的建議作法 考點10 全面品質管理 10.1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在公部門興起的背景 10.2 全面品質管理的意義與要素 10.3 全面品質管理的主要原則 10.4 公部門運用全面品質管理之要件與步驟 10.5 公部門運用全面品質管理之優點與限制 考點11 標竿學習 11.1 標竿學習的意義、特點與核心價值 11.2 標竿學習的類型 11.3 標竿學習的實行流程/步驟 11.4 標竿學習的發展沿革與階段 11.5 公部門導入標竿學習的動機 11.6 標竿學習對我國政府再造的啟示 11.7 標竿學習的優點與限制 11.8 公部門實行標竿學習面臨的限制與課題 考點12 績效管理 12.1 政府績效管理的意涵與作用 12.2 傳統官僚科層體制的績效瓶頸(政府引入績效管理的動機) 12.3 績效管理的做法與步驟 12.4 績效指標之SMART原則與4E標準 ...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申論題寫作全指南 將申論題從時間、篇幅、內容架構層層拆解分析,破除申論題神秘面紗,最詳盡的申論題寫作攻略。 精選考點百題擬答 以五大考點彙整公共政策學科,精選百題考古進行示範。扎實仿真的擬答,從字數到內容提供考場上「寫得出來」的擬答! 思維透視輕鬆上手 隨題附上解題思路與作答架構,系統性建立解題技能。手把手輕鬆掌握作答SOP,考前迅速提升應考力。 影音講解高效學習 重點擬答搭配作者影音解析,解題關鍵一次講明白!省去摸索時間,高效衝刺學科實戰力。 考點微課《公共政策試題精講》 申論題的寫作是一項十分實務性的事。在閱讀完書本中的解題技巧後,仍要實際拿起考題進行練習,才能確實將申論筆鋒磨利。至於書中提到的技巧該如何運用,即是微課中所要關注的焦點。透過精選考題的講解,微課將解題流程從審題到作答全部攤展開來,為考生指出清晰的學習路徑。並且在每一道題目的講解中,分享應對不同題目時所能運用的解題技巧。期望提供考生多樣的解題思維能在考場上靈活運用,告別死背硬抄的無效學習,寫出獨一無二的上榜作答! 【目錄】 二版序 編者序 本書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 申論題寫作指南 主題1 時間與篇幅 主題2 申論題作答流程 主題3 前言寫作技巧 主題4 正文寫作技巧 主題5 結論寫作技巧 第二部分 公共政策考題實戰 考點1 政治問題與議程 聚焦熱點1 政策問題 問題建構 Q:過來幫忙想-德菲法(106高考三) Q:一定是大拇指-TOP觀點分析法(103身心三) 公共問題 Q:問題大條了-棘手問題(106原特三) 巿場失靈 Q:壞了才知什麼是正常-競爭市場運作(110原特三) Q:看不見的手不見了-市場失靈(106原特三) Q:共有財悲劇(109警特三) Q:公共財(105身心三) Q:市場失靈(105警特三) 政府失靈 Q:國家機器出狀況-政府失靈(108高考三) 聚焦熱點2 政策類型 管制型 Q:挺管用的-管制性政策(108身心三) Q:管制性政策(108警特三) Q:管制性政策(107地特三) 問題建構 Q:安靜你就輸了-沉默輸家(105地特三) 重分配型 Q:你好我不好-重分配性政策(105身心三) 聚焦熱點3 政策科學 政策科學 Q:內涵、過程我全都要-政策科學(106高考三) 分析概述 Q:哪個重要?再想想-政策分析(106地特三) 政策論證 Q:政策辯辯辯-政策論證(108高考三) Q:公說公有理-循證公共政策(105地特三) 分析家 Q:粗暴言論Duck不必-政策分析家的溝通藝術(110原特三) 分析途徑 Q:好的分析價值多更多-政策分析與納入多元價值(109高考三) 分析流程 Q:與天龍同部-政策分析八部曲(108警特三) Q:政策分析家的溝通(103高考三) 聚焦熱點4 政策議程 議程設定概述 Q:你要不要處理?-議程設定(106高考三) Q:君自何處來?-三種政策議程(媒體議程、公共議程、政策議程)(106高考三) Q:兩種議程比較(系統議程、制度議程)(104身心三) 影響議程設定因素 Q:如何讓你看見我?-議題進入議程的因素(109警特三) Q:你什麼態度?-政府於議程設定之角色(101身心三) Q:議程守門員(106原特三) Q:議題進入議程的因素(105高考三) Q:議題進入議程的因素(104高考三) 多元流模型 Q:不擇三流而能開其窗-多元流模型(106警特三) Q:多元流(107原特三) Q:政策窗(109警特三) Q:政策窗(103高考三) Q:政策企業家(110高考三) 考點2 政策規劃與合法化 聚焦熱點1 政策方案 方案理論 Q:因與果的連結-方案理論(104原特三) 方案來源 Q:怎麼想?如何選?-政策備選方案(108高考三) 方案篩選 Q:機關算盡太聰明-方案篩選分析(108身心三) 方案評估 Q:本權責辦理,正在研議中-可行性評估(110警特三) Q:要用就過來?-備選方案(104警特三) Q:可行性分析(107原特三) Q:成本效益分析(107原特三) Q:成本效益分析(105警特三) 聚焦熱點2 政策規劃 規劃途徑 Q:雙向並行-政策規劃途徑(105原特三) 政策規劃原則 Q:我的原則很簡單-Kaplan政策規劃原則(104高考三) 聚焦熱點3 政策決策模型 理性決策模型 Q:用說的都很理想喔-理性決策(109地特三) 滿意決策模型 Q:人非聖賢,孰能完全理性-有限理性(110身心三) Q:滿意決策模型(109身心三) 漸進決策 Q:溫水煮青蛙-漸進決策(110警特三) Q:漸進主義(106高考三) 垃圾桶模型 Q:現在是沒政府了嗎?-垃圾桶決策(110身心三) Q:垃圾桶決策模式(108身心三) 艾里森決策三模型 Q:驚爆十三天-艾里森三模型(110身心三) 比較題型 Q:是能多理性?-理性與漸進模型(107身心三) 聚焦熱點4 政策規劃中的行為者 專家決策 Q:請叫我教授加博士先生-專家決策(107地特三) 群體決策 Q:不同意的請舉手~沒有!通過!-群體決策(107身心三) 聚焦熱點5 政策規劃議題 政策衝突 Q:不要起爭議-政策衝突(107地特三) 權力面向 Q:三權分力-權力三面向(104地特三) 聚焦熱點6 政策合法化 合法化 Q:一切合法,謝謝關心-政策合法化(105警特三) 三讀程序 Q:讀你三遍也不厭倦-三讀程序(106身心三) 合法化行為者 Q:三個團體一起串連-鐵三角(103地特三) Q:一生只督你一權-國會與行政(103原特三) 合法化策略 Q:誰贊成?誰反對?-政策採納(105地特三) Q:人多了不起-國會多數聯盟(103高考三) 考點3 政策執行 聚焦熱點1 政策工具 綜合題型 Q:現在不買以後只會更貴-政策工具(110地特三) Q:必先利其器-政策工具(109身心三) Q:我們要用哪項妙妙工具?-工具的選擇(106身心三) Q:政策工具(107警特三) Q:政策工具(107原特三) Q:又是兩輪的錯?-政策工具(105身心三) Q:被生活覆蓋夢想和希望-政策工具(105身心三) 五工具 Q:誘之以利害-誘因工具(110原特三) Q:機智市場機制-市場工具(109高考三) Q:誘因與管制工具(109原特三) Q:Schneider和Ingram的五工具(109高考二) Q:Schneider和Ingram的五工具(106地特三) Q:Weimer與Vining五工具(103原特三) 三類十項 Q:政策十項工具-Howlett與Ramesh政策工具(109地特三) Q:Howlett與Ramesh的三項工具(106警特三) 推 力 Q:推推好用工具-推力(110高考三) Q:政策推起來-推力工具(109原特三) 聚焦熱點2 影響執行之因素 執行力 Q:資、願、溝、結-政策執行力(105原特三) 影響執行因素 Q:你去跟你老闆說嘛-影響政策執行因素(106警特三) 行銷與溝通 Q:有話好好說-政策溝通(108地特三) Q:不要有壓力,先聽看看就好-政策行銷(107高考三) Q:政策行銷(105高考三) Q:政策行銷(103原特三) 政策順服 Q:I服了U-政策順服(103警特三) 聚焦熱點3 執行研究 執行途徑 Q:高年級實習生-政策執行途徑(109警特三) Q:政策執行途徑(105高考三) Q:政策類型與途徑(105身心三) 基層官僚 Q:基層心酸誰人知-基層官僚(108警特三) 執行研究 Q:走在潮流的尖端-第四代政策執行研究(104高考三) 考點4 政策評估 聚焦熱點1 評估類型 評估類型 Q:估之哉!-政策評估(106地特三) Q:來賓請給分-影響評估(110警特三) Q:我們會妥善評估,給大家滿意的結果-政策評估(108警特三) 聚焦熱點2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Q:大家來評評估-評估方法(107警特三) Q:回應性評估(105原特三) 政策實驗 Q:你來驗一下-實驗評估(107身心三) Q:實驗設計(108地特三) 聚焦熱點3 評估指標 評估指標 Q:魚與熊掌,效率與公平-政策評估(109地特三) Q:先畫靶再射箭-標的人口(105地特三) Q:Dunn的評估六寶-政策評估標準(105高考三) Q:評估標準(108原特三) Q:評估標準(104地特三) Q:政策指標與社會指標(103高考三) 聚焦熱點4 評估結果應用 政策終結 Q:我們結束了嗎?-政策終結(107高考三) 考點5 政策專題 聚焦熱點1 政策變遷 政策變遷 Q:超級變變變-政策變遷(110高考三) Q:政策變遷(106高考三) 斷續均衡 Q:漸進線斷裂-斷續均衡(107警特三) 10-5 Q:斷續均衡理論(109高考二) 政策倡議聯盟架構 Q:你和那些反年改團體-政策倡導聯盟架構(106高考三) Q:倡導聯盟架構(109高考二) 聚焦熱點2 政策中的行為者 政 府 Q:大的小的-政府角色(110警特三) 府際關係 Q:中央地方一條心-府際關係(103身心三) 政務官與事務官 Q:行政與政治-政務官與事務官(104地特三) Q:政務官與事務官(104警特三) Q:政務官與事務官(103身心三) 利益團體 Q:壓力山大-利益團體(110原特三) Q:政府、利團一家親-統合主義(109高考三) Q:利益團體(107地特三) Q:統合主義(106原特三) 民 眾 Q:民眾有意,流水無情-民意(110地特三) Q: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民意(109身心三) Q:你們先想好再告訴我-審慎思辨民調(108地特三) Q:好處給我,壞處別來-鄰避(107警特三) Q:民意(109原特三) Q:民調(104高考三) Q:公民投票(108原特三) Q:利害關係人(106地特三) 民眾參與 Q:樓頂招樓腳,厝邊招隔壁-民眾參與(109高考三) Q:有話好說-審議民主(107身心三) Q:實在真厲害,大家同齊來-公民參與(106警特三) Q:公民參與及投票(108身心三) Q:民眾參與(104身心三) Q:審議式民主(106身心三) 媒 體 Q:媒體治國-大眾傳媒(108原特三) 公私協力 Q:飯店也BOT,山也要BOT,現在連海也要BOT!-BOT(109地特三) Q:沒有白吃的午餐-交易成本(107高考三) 政策網絡 Q:這是一個網羅-政策網絡(110身心三) Q:一張網讓人掙不開也逃不脫-政策網絡(106身心三) Q:政策網絡(109身心三) 聚焦熱點3 政策趨勢 政策創新、學習與擴散 Q:一言不合就創新-政策創新(110地特三) Q:學而時習之,不擴散乎?-政策學習(102地特三) Q:政策創新(104高考二) 全球化、電子化 Q:上線測風向-電子化(104地特三) Q:境外勢力-全球化(104警特三) Q:當代趨勢(105警特三) 開放政府 Q:Always Open我的Government-開放政府(108原特三) 公共性與公共利益 Q:天下為公-公民精神(110身心三) Q:你好我好大家好-公共利益(107高考三) Q:公共利益(104身心三) 第三部分 最新考題分析 考點1 政治問題與議程 政策問題 Q1:(112原特三) Q2:(112原特三) 政策類型 Q1:(112地特三) Q2:(111地特三) Q3:(111地特三) Q4:(111身心三) 政策科學 Q1:(112地特三) Q2:(111地特三) Q3:(111地特三) Q4:(111原特三) Q5:(111地特三) Q6:(111警特三) 政策議程 Q1:(111警特三) 考點2 政策規劃與合法化 政策規劃 Q1:(112警特三) Q2:(112身心三) 政策決策模型 Q:(112高考三) 政策規劃中的行為者 Q:(111身心三) 政策合法化 Q1:(112警特三) Q2:(111地特三) 考點3 政策執行 政策工具 Q1:(111原特三) Q2:(111警特三) 影響執行之因素 Q1:(112原特三) Q2:(112高考三) Q3:(112警特三) Q4:(112身心三) Q5:(111警特三) 考點4 政策評估 評估類型 Q1:(112高考三) Q2:(112警特三) Q3:(111身心三) 評估方法 Q:(111高考三) 評估結果應用 Q:(112地特三) 考點5 政策專題 政策變遷 Q:(111高考三) 政策中的行為者 Q1:(112高考三) Q2:(112身心三) Q3:(111地特三) Q4:(111高考三) Q5:(111身心三) 政策趨勢 Q1:(112原特三) Q2:(112身心三) Q3:(111高考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公共政策 系列名:圖解政治系列 ISBN13:978626317570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汪正洋 裝訂/頁數:平裝/312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重量:540克 版次:5 出版日:2022/03/28 中國圖書分類:公共行政 內容簡介 本書由淺入深地介紹公共政策,讀者可從本書依序學到下列知識: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論」介紹政策科學的基本觀念,包括政策研究的演進、範圍、基本架構,以及學術名詞的說明。第二章「政策分析理論」介紹分析公共政策的不同觀點及其背後的哲學基礎,並對其進行優缺點的評價。從第三章「政策問題認定」到第七章「政策評估」,乃以公共政策階段論為基礎,分別介紹公共政策中關於問題認定、方案規劃、合法化、執行與評估等五個階段中的相關知識。第八章「公共政策新觀念」介紹1980年後的熱門政策議題,如民意調查、新公共管理、全球化、電子化政府……等。 目錄 第一章 公共政策理論 第二章 政策分析理論 第三章 政策問題認定 第四章 政策規劃 第五章 政策合法化 第六章 政策執行 第七章 政策評估 第八章 公共政策新觀念 參考書目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表格整理 X 知識圖解 大量彙整各版本公共政策教科書、原文書及期刊內容,表格化呈現,並搭配大量圖解說明,快速提升同學閱讀及理解效率。 申論練習 X 選擇加分 除收錄歷屆國考申論試題供同學配合進度學習外,更收錄近年行政學選擇題之公共政策試題,選擇、申論雙效練習,必能強化概念理解,解題能力更加分。 言簡意賅 X 考試取向 本書是考試工具書,在介紹相關概念及理論時,力求言簡意賅、文字清晰簡潔,而非長篇論述及列舉大量實例說明。 【目錄】 Section One 重點整理 第一章 公共政策概論 第二章 政策分析 第三章 政策研究 第四章 政策研究議題 Section Two 試題剖析 第一章 測驗題 第二章 選擇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考點整合,導出破題關鍵 整合公共政策申論重點,直擊破題關鍵,讓你不只好記更好背誦。 解題全像圖X擬答超記憶 STEP By STEP解題步驟,按部就班,清晰你的申論答題架構。 全面制霸公共政策 考前總複習,全面性加強練習,貫徹考試方向。 本書特色 ◆作者巧思企劃,從策略性選題,以「審題考點」編撰「STEP解題步驟」。 ◆最新力作,「解題全像圖,擬答超記憶」,面對考試一一擊破。 【目錄】 第壹篇 公共政策總論 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公共政策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三章 公共政策模型研究 第四章 政策過程的研究 第五章 政策分析的本質 第六章 政策利害關係人與政策倫理的研究 ●嚴選名詞解釋 第貳篇 公共問題與政策問題的認定 第一章 公共問題的本質 第二章 政策問題的認定 第三章 問題的建構 第四章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第五章 政策論證、政策對談與政策網路 ●嚴選名詞解釋 第參篇 政策規劃 第一章 政策規劃的本質 第二章 政策規劃的原則與步驟 第三章 政策制定的理論 第四章 政策方案的預測 第五章 民主參與的政策制定 第六章 審議式民主與公民投票的研究 第七章 政策設計的理論 ●嚴選名詞解釋 第肆篇 政策合法化 第一章 政策合法化的本質 第二章 政策合法化的策略運用與技巧 ●嚴選名詞解釋 第伍篇 政策執行 第一章 政策執行的本質 第二章 政策執行的方式 第三章 政策執行力的研究 第四章 政策工具與選擇 第五章 政策監測與政策順服 ●嚴選名詞解釋 第陸篇 政策評估 第一章 政策評估的本質 第二章 政策評估的種類、方法與標準 第三章 政策評估的途徑與步驟 ●嚴選名詞解釋 第柒篇 公共政策研究重要論題 第一章 政策行銷的研究 第二章 民意、媒體與政策運作 第三章 利益團體與公共政策 第四章 政策變遷、政策終結、政策學習與政策擴散 第五章 智庫與政策運作 第六章 民營化與政策運作 第七章 政府再造─新績效預算 第八章 後現代公共治理模式 第九章 公共利益專題 ●嚴選名詞解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作者簡介 郭 雋 老師 .學歷:國立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畢業 .經歷:曾任機關副首長(簡任第十一職等)/大學兼任教師/公務人員訓練機關講座/71年普考及格/72年三等特考及格/73年高考及格 .專長:政治學、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考銓制度、公文 本書特色 ※知識圖解 ◆本書係針對高考、二三等特考、研究所等考試之公共政策命題方向編著,對初學者及本科學生,有快速學習之效果。 ◆本書編排採取最適合初學公共政策人士的「階段論」的結構編排,分成「公共政策總論」、「公共問題與政策問題的認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公共政策研究重要論題」等七大領域,並輔以每章節「全像圖筆記」之方式歸納整理,對自修者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果。 ◆在重要議題特加入知識亮點,如:「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開放政府的理念」、「線上民主與數位落差」等,期使讀者建立理論與實務之結合的理念。 目錄 第壹篇 公共政策總論 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公共政策的意涵 第二節 公共政策研究的原因、理由與目的 第三節 公共政策的特性 第四節 公共政策研究的層次 第五節 公共政策的類型 第六節 管制性政策的運用與轉型 試題觀摩 第二章 公共政策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節 公共政策的歷史脈絡 第二節 政策科學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與政策分析研究 第三節 公共政策研究架構 第四節 公共政策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試題觀摩 第三章 公共政策模型研究 第一節 公共政策的研究模型 第二節 菁英主義模型 第三節 多元主義模型 第四節 統合主義模型 第五節 漸進主義模型 第六節 垃圾桶決策模型 第七節 混合掃瞄決策模型 第八節 滿意決策模型 第九節 理性廣博決策模型 第十節 組織分析的決策模型 試題觀摩 第四章 政策過程的研究 第一節 政策過程的理論發展 第二節 政策過程的特性與影響環境因素 試題觀摩 第五章 政策分析的本質 第一節 政策分析的意涵 第二節 政策分析的特質 第三節 政策分析人員的要件與角色 第四節 政策分析家的類型 第五節 政策分析家態度或專業倫理 第六節 政策分析與政策倡導 第七節 政策研究與政策分析 第八節 社會互動與綜合理性模式、社會控制模式的比較 試題觀摩 第六章 政策利害關係人與政策倫理的研究 第一節 政策利害關係人的研究 第二節 政策倫理的研究 試題觀摩 重要名詞精選 第貳篇 公共問題與政策問題的認定 第一章 公共問題的本質 第一節 公共問題的意義 第二節 公共問題的發生 第三節 公共問題的提出與政府的態度 試題觀摩 第二章 政策問題的建構 第一節 政策問題的意涵與特性 第二節 政策問題的類別 第三節 政策問題認定的方法 第四節 政策問題認定的偏誤 第五節 政策議程的設定過程 第六節 媒體議程、公共議程與政策議程的意義與相關性 第七節 政治權力行使的面貌 第八節 斷續均衡理論 第九節 棘手問題 試題觀摩 第三章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第一節 市場失靈 第二節 政府失靈 第三節 矯正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的策略作法 第四節 共有財資源的悲劇 第五節 尋租理論 試題觀摩 第四章 政策論證、政策對談與政策網路 第一節 政策論證 第二節 政策對談(論述) 第三節 政策網路 第四節 政策社群與議題網路 第五節 社會網路管理 試題觀摩 重要名詞精選 第參篇 政策規劃 第一章 政策規劃的本質 第一節 政策規劃的意涵與特性 第二節 政策規劃的倫理與限制 第三節 政策規劃的種類 第四節 政策規劃鄰避情結的研究 試題觀摩 第二章 政策規劃的原則與步驟 第一節 政策規劃的原則 第二節 政策規劃實施的步驟 第三節 政策規劃的需求評量 第四節 政策規劃的目的 第五節 政策問題報告 第六節 逆境之下的政策規劃 第七節 策略性規劃 試題觀摩 第三章 政策制定的理論 第一節 菁英理論 第二節 團體理論 第三節 公民參與理論 第四節 公共選擇理論 第五節 成本交易理論 第六節 委託人代理人理論 第七節 博奕理論 試題觀摩 第四章 政策方案的預測與技術 第一節 建構政策替代方案的方法 第二節 政策方案預測的種類與情境 第三節 確定性情境的評比技術 第四節 風險性情境的評比技術 第五節 不確定性情境的評比技術 第六節 政策德菲法 第七節 SWOT分析法 第八節 循證的公共政策 第九節 政策方案可行性分析 試題觀摩 第五章 民主參與的政策制定 第一節 民意與公共政策 第二節 專制的政策科學與民主參與的政策科學 第三節 民意政治與專家政治 第四節 分配性政策沉默輸家 試題觀摩 第六章 審議式民主與公民投票的研究 第一節 審議式民主的研究 第二節 公民投票的研究 第三節 參與式預算 試題觀摩 第七章 政策設計理論與政策行動建議理論 第一節 政策設計理論 第二節 政策建議偏差行為 試題觀摩 重要名詞精選 第肆篇 政策合法化 第一章 政策合法化的本質 第一節 政策合法化的重要性 第二節 政策合法化的兩個層次 第三節 政治可行性評量 第四節 政策合法化的議價協商 第五節 我國立法院的政策合法化過程 第六節 個人決策標準與集體決策的型態 試題觀摩 第二章 政策合法化的策略運用與技巧 第一節 政策合法化策略的類型 第二節 行政機關政策合法化的作法 第三節 立法機關政策合法化的作法 第四節 建立支持的多數之方法 第五節 爭取利害關係人對政策方案的支持 第六節 政策採納的策略 試題觀摩 重要名詞精選 第伍篇 政策執行 第一章 政策執行的本質 第一節 政策執行的意涵 第二節 政策執行的重要性與特性 第三節 政策執行的政治性 第四節 官僚機構的性質 試題觀摩 第二章 政策執行的方式 第一節 就政策執行方向而分─向前推進的策略與向後推進的策略 第二節 政策執行的研究途徑 第三節 就政策研究重點為區分─政策執行研究重點 第四節 政策執行整合模式─宣導聯盟架構 第五節 政策執行整合模式─政策規劃/執行結果模式 第六節 政策執行環境模式 第七節 政策執行的賽局模式 第八節 政策執行的組織模式 第九節 模糊衝突分類執行模型 第十節 基層行政人員的政策執行 試題觀摩 第三章 政策執行力的研究 第一節 完美的政策執行力 第二節 史密斯的政策執行過程模式 第三節 愛德華的政策執行力模式 第四節 范米特與范洪恩的政策執行力模式 第五節 影響政策執行成敗的主要因素 第六節 績效管理與政策執行力 第七節 社會資本與政策執行 第八節 公共管理導向的政策執行模式 試題觀摩 第四章 政策工具與技術 第一節 政策工具的意涵與特性 第二節 政策工具的類型 第三節 政策工具的光譜 第四節 推力型政府 第五節 政策工具的選擇 第六節 政策工具的標準作業程序 試題觀摩 第五章 政策監測與政策順服 第一節 政策監測的意義與功能 第二節 政策結果監測途徑 第三節 標的人口與政策執行 第四節 標的人口與政策順服 第五節 我國政策執行的主要缺失與改進之道 試題觀摩 重要名詞精選 第陸篇 政策評估 第一章 政策評估的本質 第一節 政策評估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政策評估的目的與特徵 第三節 政策評估的限制 試題觀摩 第二章 政策評估的種類、方法與標準 第一節 政策評估的種類 第二節 政策評估的方法之演進 第三節 政策影響評估 第四節 方案評估 第五節 政策評估的標準 試題觀摩 第三章 政策評估的途徑與步驟 第一節 政策評估的途徑 第二節 政策影響評估的研究設計 第三節 政策評估的步驟 第四節 政策指標的選擇 第五節 我國政策評估的主要缺失與改進之道 試題觀摩 重要名詞精選 第柒篇 公共政策研究重要論題 第一章 政策行銷的研究 第一節 政策行銷的意涵、取向與功能 第二節 政策行銷的程序步驟與指導原則與核心概念 第三節 推動政策行銷的策略 試題觀摩 第二章 民意調查、媒體與政策運作 第一節 民意的定義及特性 第二節 民意調查的研究 第三節 一般傳統式民調與審議式民調 第四節 傳播媒體與政策制定 試題觀摩 第三章 利益團體與公共政策 第一節 利益團體的產生背景與定義 第二節 利益團體的衝突特徵與類型 第三節 利益團體的活動方式與功能 試題觀摩 第四章 政策變遷、政策終結、政策學習與擴散 第一節 政策變遷 第二節 政策終結 第三節 政策學習 第四節 政策擴散 試題觀摩 第五章 民營化與政策運作 第一節 民營化的意涵與目的 第二節 民營化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民營化的類型 第四節 民營化成功的要件 第五節 民營化的優點與限制 第六節 公共服務民營化的實例─BOT模式 試題觀摩 第六章 政府再造─企業化預算(新績效預算) 第一節 企業化預算的意義 第二節 企業化預算的特徵 第三節 企業化預算的功能 第四節 企業化預算(新績效預算)的限制與誘因策略 試題觀摩 第七章 公私協力治理與跨域治理 第一節 公私協力治理 第二節 跨域治理的研究 試題觀摩 第八章 公共利益的研究 第一節 公共利益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節 公共組織的「公共性」意涵 第三節 公共利益的界說 第四節 公共利益對民主政治的功能與實踐 第五節 公共性一般理論之要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