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介面:從醫學到教育再到超越人類想像的未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人類將進入智腦時代
本書將讀者引領進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條腦機介面之路,從醫學領域的奇蹟開始,一直延伸至教育的變革,最終超越我們對未來的所有想像。
本書將深入探討腦機介面的起源、演進。透過探討腦機介面的各種形式,包括侵入式、非侵入式和介入式,我們將全面理解這項技術的多樣性與應用前景。
揭示腦機介面在醫學領域中的革命性應用。本書將深入研究腦機介面在治療肢體運動障礙、意識與認知障礙、精神疾病、感覺缺陷等方面的卓越表現。同時,透過實例深入剖析機械義肢的奇蹟,以及腦機介面在治療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方面的優勢。
探究腦機介面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從智能裝備、士兵增強到軍事戰略,將揭開腦機介面在保衛國家安全上的嶄新面貌。同時,我們將思考這種應用所帶來的倫理和社會挑戰。
展望腦機介面的未來,從智慧互動、教育變革、遊戲體驗到軍事應用,深入探討腦機介面在不同領域中的潛在影響。並瞭解腦機介面如何改變人機互動模式、重塑教育模式,甚至在軍事領域中發揮其威力。
探究腦機介面在商業領域中的發展,從產業落地、領先方案到商業化的進展。
【目錄】
第一章 智腦時代已來?
1.1 「駭客任務」在今天
1.2 認識腦機介面
1.2.1 從語言交流到腦機介面
1.2.2 什麼是腦機介面?
1.3 腦機介面100年
1.3.1 第一階段:腦結構的理論理解
1.3.2 第二階段:大腦訊號的解碼應用
1.3.3 第三階段:從實驗室邁向市場
1.3.4 第四階段:正在經歷的技術爆發期
1.4 和大腦相連的三種方式
1.4.1 侵入式腦機介面
1.4.2 非侵入式腦機介面
1.4.3 介入式腦機介面
1.5 腦機介面正當時
第二章 腦機介面的醫學使命
2.1 腦機介面,翻轉未來醫療
2.1.1 肢體運動障礙診療
2.1.2 意識與認知障礙診療
2.1.3 精神疾病診療
2.1.4 感覺缺陷診療
2.1.5 癲癇和神經發育障礙診療
2.2 機械義肢,讓假肢不「假」
2.2.1 周圍神經系統:給義肢接上訊號
2.2.2 中樞神經系統:用大腦控制義肢
2.2.3 再次行走計畫:「癱瘓」的足球少年
2.2.4 機械義肢有多靈活?
2.3 讓「失聯者」重建與世界的聯繫
2.3.1 意念打字成為現實
2.3.2 讓失語者開口「說話」
2.4 一個關於快樂的開關
2.4.1 治療抑鬱症的最優解
2.4.2 人為製造「快樂開關」
2.4.3 神奇的大腦數位藥丸
2.4.4 「快樂開關」安全嗎?
2.5 數位療法和腦機介面的強強聯合
2.5.1 數位療法是什麼?
2.5.2 一場醫療範式革命
第三章 腦機介面的無限可能
3.1 通向終極智慧互動
3.1.1 互動模式之變
3.1.2 人機互動的終極方式
3.1.3 用意念控制智慧家居
3.2 重新定義未來教育
3.2.1 提供一個「觀察」的視窗
3.2.2 即時識別學習狀態
3.2.3 定制個性化的學習計畫
3.2.4 有效干預學習障礙
3.2.5 告別「死記硬背」的傳統教育
3.2.6 人類歷史最具有顛覆性的學習革命
3.3 將「一級玩家」搬進現實世界
3.3.1 顛覆傳統遊戲
3.3.2 個性化的遊戲體驗
3.3.3 不僅僅是「遊戲」
3.4 腦機介面成為軍事力量
3.4.1 腦機介面「從軍」
3.4.2 操控無人軍事裝備
3.4.3 用意念來進行軍事通訊
3.4.4 提高軍事人員的認知能力
3.4.5 無人戰場到來
第四章 腦機介面掘金路
4.1 腦機熱潮來到
4.1.1 腦機介面走向產業落地
4.1.2 腦機介面產業鏈
4.1.3 腦機介面投資觀察
4.2 「獨角獸」的領先方案
4.2.1 Neuralink:馬斯克的腦機介面夢
4.2.2 Synchron:全球首家獲批人體試驗
4.2.3 BrainCo強腦科技:在產品落地遙遙領先
4.2.4 腦虎科技:中國柔性電極材料領先開發商
4.2.5 Blackrock Neurotech:全球領先的精密電極產品供應商
4.3 腦機介面離商業化還有多遠?
4.3.1 腦機介面的商業化難題
4.3.2 中國市場進展緩慢
第五章 搶佔腦機介面高地
5.1 腦機介面成為全球科技熱點
5.1.1 引領下一場技術革命
5.1.2 腦機介面的社會影響力
5.2 大國競爭,加速佈局
5.2.1 美國:最早行動,快速發展
5.2.2 中國:腦機介面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5.2.3 歐盟:人類腦計畫的折戟
5.2.4 日本:創造出更加精確的腦圖
5.2.5 韓國:致力於基礎研究
5.2.6 澳大利亞:將腦機介面作為腦計畫使命內容
5.3 腦機介面學術之爭
5.3.1 腦機介面研發實力分佈
5.3.2 從專利申請看大國腦機研發態勢
第六章 從記憶移植到大腦增強
6.1 記憶可以移植嗎?
6.1.1 大腦的秘密
6.1.2 我們怎樣記憶和遺忘
6.1.3 移植記憶的可能性
6.2 擁有記憶移植的超能力
6.2.1 一場「仿生大腦」的風潮
6.2.2 向世界分享你的記憶
6.2.3 從記憶移植到定制記憶
6.3 記憶移植的未知風險
6.3.1 命運好好玩
6.3.2 真實的體驗和虛假的記憶
6.3.3 高級的記憶和低級的生命
第七章 超越想像的未來腦聯網
7.1 讓大腦走向「互聯」
7.1.1 馬斯克的「腦腦介面」
7.1.2 小鼠「傳心」已實現
7.1.3 非侵入式腦聯網走得更遠
7.2 腦聯網,釋放大腦無限可能
7.2.1 消失的手機
7.2.2 資訊搜尋的革命
7.2.3 直接入腦的廣告
7.2.4 衝擊兩性關係
7.2.5 當腦聯網席捲教育界
7.2.6 置身在娛樂的世界
7.2.7 在軍事領域彰顯威力
7.2.8 超級智慧組織
第八章 通向腦機介面時代
8.1 腦機介面時代的科技倫理挑戰
8.1.1 隱私問題
8.1.2 安全問題
8.1.3 意識問題
8.1.4 社交互動
8.1.5 道德責任
8.1.6 公平問題
8.1.7 治理問題
8.2 一個關於「人」的終極神話
8.2.1 人機融合已經開始
8.2.2 突破大腦的生物邊界
8.2.3 開啟人類未來之門
立即查看
全人醫學教案 2014 <金名>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是所有醫四小班教學老師的心血結晶,除了教案外,也呈現老師們的討論及心得整理。本書彰顯全人醫學的理念,倫理與人文修養的教育核心貫穿全書。「從課堂到臨床」、「從臨床知識到實證醫學觀念的建立」、「醫療、人文與醫病關係」、「哲人日已遠乎?」、「可遇而不可求的教案」等各單元,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臨床能力、溝通能力、倫理思辨、人文關懷、精益求精、承擔責任、利他助人、誠信正直的醫學專業素養,也為學生的醫學知識、病人照護、專業素養、人際及溝通技能、從工作中學習及成長、制度下的臨床工作等核心能力,打下根基。本書是PBL小班教學重要的參考及指引
立即查看
【中文翻譯書】
書名:新時代的醫學人文
作者:成令方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7/04/10
ISBN:9789571189680
內容簡介
醫學人文是二十世紀末期醫學教育的新強調。醫學人文、基礎醫學以及臨床醫學已是新時代醫學教育的三大核心主軸,但什麼是醫學人文卻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醫師除了診治疾病的能力之外,應有人文的素養,但人文素養又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人文包含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歷史……等等,然而醫學中的人文所要強調的卻是一種人性的關懷及感性的訓練,使一個人能在醫療過程中發揮與生俱來的惻隱情素,去體恤受疾病之苦的人。醫學人文因之是一種感動的能力,不但在診治之中對病人發揮疼惜關懷之情,也能因為個人的愛心使病人感受人的尊嚴與感動。這本《新時代的醫學人文》從學理及實踐二方面來探討醫學人文的精神,也談論醫學教育中應有的人文內函,並從事反省。
目錄
序言
第一篇 醫學人文的理念
第一章 新時代的醫學人文(戴正德)
一、前言
二、何謂醫學人文?
三、人文教育原是教育的重心
四、新情勢的挑戰
五、醫學人文的內涵
六、醫學人文的本質為邊際整合科學與全人醫療
七、增進健康與臨床醫療照護上人文的角色
八、醫學人文教學與課程
九、人文關係與人文關懷到底是什麼?
十、深化醫學教育中的通識人文教育
十一、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從敘事醫學談人文及社會關懷(朱真一)
一、前言
二、敘事醫學的開啟
三、敘事醫學是什麼?
四、敘事醫學故事—醫病關係
五、敘事醫學故事—社區/社會
六、偏遠地區服務學習的故事
七、醫師的社會責任
八、社會因素影響診治
九、社交媒體
十、醫學與文學
十一、臺灣文學與醫學
十二、醫學科學性的社會因素
十三、多讓民眾了解醫學科學本質
十四、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二篇 醫學人文教育
第三章 談醫學人文教育之養成要素(黃苓嵐)
一、前言
二、為何我們需要醫學人文教育?
三、醫學人文教育之特質
四、醫學人文教育之目的
五、醫學人文教育的方法
六、結語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再思醫學人文教學(孫海倫)
一、前言
二、如何在現行的升學制度下,挑選出我們要的醫學生?
三、醫學人文所應該具備的授課內容
四、授課方式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知識 VS 智慧:從實證到解決(葉英堃)
一、前言
二、隱私權
三、勝任能力
四、知情同意與拒絕治療的權利
五、病人不接受治療時,評估其「知情同意」能力,應有一些原則上的考慮及技巧。
六、確保捐贈器官來源要「智慧」,是「藝術境界」策略
七、結語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無遠弗屆的智慧生活創意體驗醫學人文課程設計(蔡篤堅)
一、前言背景與問題意識導引
二、實踐導向的理論視野:有機知識分子另類文化霸權開創之場域經營可能
三、敘事認同取向課程設計與見微知著的另類文化霸權脈絡形塑方法
四、研究發現一:促成全新社區參與以及社會新生力量的課程設計成果
五、研究發現二:智慧生活實驗室的連結與城鄉風貌發展的新可能
六、研究發現三:無遠弗屆高等教育典範轉譯與轉移可能性之初步探索
七、結論與後續發展的建議
參考文獻
第七章 醫學人文教育的性別關懷與創新(成令方)
一、前言
二、性別的醫療社會學分析
三、具有性別觀點的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以女人身體為例)
四、具有性別觀點的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以男人身體為例)
五、具有性別觀點的性與多元性別健康
六、性別差異的醫學研究
七、性別與醫學教學創新
參考文獻
第八章 醫學人文中的靈性與關懷倫理(戴正德)
一、前言
二、什麼是靈性?
三、關懷與靈性
四、德行倫理與關懷
五、關懷倫理
六、結語
參考文獻
第九章 人之本性內發的臨終關懷(蕭宏恩)
一、前言
二、人的自然本性
三、面對生死的道德抉擇
四、歷程與終結
五、善終正是生命意義的終極展現與生命價值的完成
六、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三篇 醫學人文的實踐
第十章 行醫最樂(林啟禎)
一、前言
二、醫學是神聖志業
三、終身學習之樂
四、真愛無憾
五、病人的自癒能力
六、無私的愛
七、智者的教誨
八、醫學點亮人生
九、創新價值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身教重於言教(許重義、張文正)
一、前言
二、身教重於言教
三、醫學倫理及醫學人文在臺灣之發展概況
四、醫學倫理教學之有效性的質疑
五、醫學倫理的主要面向
六、醫學倫理諮詢的需求
七、內化與外在的約束
八、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談醫病「理解」(黃苓嵐)
一、前言
二、兩個角色的理解與認同
三、醫病雙方如何理解?
四、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醫病關係:一種信任問題的考驗(葉永文)
一、前言
二、信任的意義
三、人際信任和體系信任
四、體系信任下的醫病關係
五、結語:臺灣醫病信任問題的初步檢視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臺灣醫療史中醫學人文典範的記事
—「教會醫療人物」的特質(張德麟)
一、前言
二、對病患有超乎常人的愛
三、對弱勢者的委身
四、慷慨分享他們的所有
五、對臺灣這塊土地有情
六、在臺灣,開醫療風氣之先
七、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面對生命的態度
—一位醫師的臨床醫學人文觀(陳景祥)
一、前言
二、醫學人文的定義
三、醫學人文與醫療糾紛
四、病人是醫學人文最好的老師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醫學人文典範對醫學生的期許
—專訪吳德朗、黃富源
一、前言
二、醫學人文的重要性─與吳德朗醫師訪談
三、如何成為一位好醫師─與黃富源醫師訪談
立即查看
大學國文選: 醫學與人文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疫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