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研究方法原理: 論文寫作的邏輯思維 (4版)
作者: 韓乾
版次: 4
ISBN: 9786263433052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2/08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1.92
頁數: 384
內文印刷顏色: 雙色
#研究方法
#論文寫作
定價: 500
售價: 425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研究方法原理:論文寫作的邏輯思維 系列名:研究&方法 ISBN13:9786263433052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韓乾 裝訂/頁數:平裝/368頁 規格:25.5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本書是做研究、撰寫論文的必備書籍! 帶你融會貫通論文寫作的What→Why→How 全面拆解學術研究的邏輯思維,並且兼及論文寫作的格式:從摘要、緒論、問題意識、、文獻回顧、分析架構、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討論、等寫作注意事項。 本書適合學生寫論文,研究人員寫研究報告,政府施政政策及企業決策分析、計畫的擬定與評估,環境影響評估等各種研究應用參考。 研究方法,是每一位研究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無論研究主題為何,擁有良好的問題意識、透過嚴謹的方法論得出研究成果,才能獲得學術界的肯定。 從思維出發,剖析研究本質 「科學」是什麼?「科學研究方法」是什麼?從問題意識、文獻回顧、研究設計、成果討論、研究倫理到說明論文寫作風格及發表。除了論文撰寫的技巧,本書更重視研究方法思維的說明。帶領讀者一步一步建立研究工作者的思考方式,寫出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 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的結合,使研究方法更合乎現代應用目的與需求。 本書整合了質性(定性)與量化(定量)兩個主要的研究方法,汲取兩者的優點並加以結合,開拓出研究方法的新思維。本書第三版除了強化第二版的內容之外,特別加上第十五章質量混合的研究設計,使得本書內容更加完備。 目錄 Chapter 1 導論:科學研究方法的遺傳基因 近代科學研究方法的起源與發展 什麼是科學的研究? 科學研究需要如何思考? 科學研究需要系統性思考 Chapter 2 什麼是科學與科學研究方法? 什麼是科學? 什麼是科學方法? 證據與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的基本假設 科學研究要從觀察開始 科學研究需要做實驗 科學研究與價值判斷 科學與常識 科學方法是會自我修正的 方法論與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目的 研究方法的功能 科學概念的可操作性 概念的實用性 概念的功能 科學方法的價值與有限性 Chapter 3 什麼是現代的社會科學研究?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統一性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只是技術與工具的不同 幾種常用的研究技術 Chapter 4 如何寫論文的研究計畫? 什麼是研究計畫? 為什麼要寫研究計畫? 從問題陳述開始 接下來寫文獻回顧! 再寫問題、假說與模式 如何寫研究方法? 研究計畫需要一個工作計畫 為什麼一定要把研究計畫寫出來? Chapter 5 科學研究方法的邏輯思維 什麼是邏輯? 歸納與演繹 論文寫作的邏輯程序與步驟 Chapter 6 把要研究的問題分析清楚講明白 什麼是可研究的問題? 如何去找一個可研究的問題? 問題的來源 可研究的問題的性質與標準 問題的分析與陳述 結語 Chapter 7 文獻回顧怎麼寫? 文獻回顧的目的是什麼? 需要回顧什麼樣的文獻? 文獻與資料的來源 到哪裡去找所需要的文獻? 文獻的組織 把文獻回顧寫成一篇文章! 文獻回顧的寫法舉例 好的文獻回顧與不好的文獻回顧舉例 Chapter 8 假說!?為什麼要有假說? 假說與科學方法 研究與假說是如何開始的? 假說是如何建立的? 假說要有假說的前提 假說前提的來源 問題與假說的重要性 問題與假說的廣泛性與特定性 行為科學研究的多元性 假說與假設有什麼不同? 什麼樣的研究不需要假說? 結語 Chapter 9 統計與假說的檢定 統計的功能 統計的單一性 統計的不確定性 統計的品質與價值 概率與歸納 統計的描述 集中趨勢 離散性 假說的檢定 假說的檢定與錯誤 統計檢定方法的應用 結論 Chapter 10 理論、模式與假說的檢定 理論與法則或律 理論的真實論與工具論模式 模式與理論的關係 模式與社會科學 Chapter 11 科學研究的定量與定性 量度的功能 量度的結構與量度的規則 量度的尺度 量度的效度 行為科學的量度問題 Chapter 12 觀察與實驗 觀察 實驗與實驗設計 實驗有哪些類別? 社會科學的實驗 Chapter 13 實驗設計 典型的實驗設計 影響實驗設計內在與外在效度的因素 幾種常用的實驗設計 三個初步的實驗設計(Pre-experimental Design) 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迴歸與相關 Chapter 14 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的歷史發展 調查研究的操作步驟 問題的類型與回應 關於問卷設計的幾個問題 各類調查的優點與缺點 結論 Chapter 15 定性與定量混合的研究設計 定性與定量混合研究設計的意義 為什麼要用質量混合的研究設計? 質量混合研究的資料蒐集 定量研究的技術與步驟 定性研究的技術與步驟 質量混合研究的樣本選取與整合 質量混合研究的樣本整合 如何進行整合? Chapter 16 科學研究的倫理規範 科學研究的倫理觀 科學家的道德責任 常見的科學研究倫理問題 得失的衡量 社會學術及職業團體的研究倫理 社會科學研究的倫理守則 Chapter 17 論文的寫作與發表 學術論文的寫作 作者與文章的特色 論文的組織與格式 論文寫作的表達與風格 如何改進寫作的風格? 研究生所不甚瞭解的一些寫法

為您推薦

質性研究: 從開始到完成 (3版)

質性研究: 從開始到完成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 系列名:研究&方法 ISBN13:9786263438590 替代書名: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應國瑞 譯者:李政賢 裝訂/頁數:平裝/496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重量:81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3/04/10 中文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本書幫助讀者了解質性研究方法,含括了主要的研究步驟 (啟動、設計、資料蒐集、分析與撰寫),同時包括了新興趨勢。淺顯易讀的專欄演示其他學者如何成功地將各步驟付諸實行。本書視質性研究為獨特的工藝,各個步驟與方法有多樣的選擇,讓讀者可以客製化自己的研究,容納不同的世界觀與取徑。 原文二版新增: ▓各種世界觀的深度探討 (例如建構主義、後實證主義與實用主義),及其與各種方法論的關係 ▓明顯地將重點放在類推的質性研究,同時承認12種特殊類型(例如行動本位研究、藝術本位研究、自傳俗民誌、扎根理論、現象學等) ▓廣泛討論各種不同的質性研究案例與方法 ▓如何避免在分析質性資料時停滯不前 ▓質性研究的另類收尾: 採取行動 「本書內容豐富,對於從事田野本位專案的初學者或進階者而言,可謂絕佳指南。方法實用、範例無數,本書範圍包括如何與研究倫理委員會打交道、如何準備試行研究、分析類推、評估對立解釋、管理審閱者的反饋等。很少有書籍能夠這麼清楚、有洞見、淺顯地道出這麼多質性研究過程。」 ~Mario Luis Samall,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 「從實用、歸納與適應的觀點來寫作,本書巧妙地融合了學術範例與常識;簡單易讀,很容易了解定義與解釋……章末的練習題很棒!我會指定作為功課。」 ~Michelle C. Bligh,克萊蒙研究大學,行為暨組織科學學院 「應教授用清晰、方法論的方式呈現質性研究的基礎,為課程提供討論與探索的基礎……我非常欣賞專欄的跨學科特質,不侷限於某特定領域。」 ~Penny A. Pasque,奧克拉荷馬大學,教育領導與政策研究系 目錄 第一篇 認識質性研究 第1章 何謂質性研究──你為何考慮做此種研究? 第2章 整裝上路──整備質性研究的勝任能力 第3章 如何開始研究 第二篇 質性研究的實施做法 第4章 質性研究的設計 第5章 田野研究實務 第6章 資料蒐集方法 第7章 記錄資料 第8章 分析質性資料I──編纂、解組、重組 第9章 分析質性資料II──詮釋、結論 第三篇 質性研究結果的發表 第10章 質性資料的呈現 第11章 質性研究的寫作與分享 第四篇 帶領質性研究更上一層樓 第12章 拓展質性研究的挑戰

原價: 650 售價: 553 現省: 97元
立即查看
原住民族藝術教育論:理論方法、工藝展示、圖像研究

原住民族藝術教育論:理論方法、工藝展示、圖像研究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原住民族藝術教育論:理論方法、工藝展示、圖像研究 作者:李招瑩 出版社: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9868809932 【本書特色】 * 原住民族藝術教育,是近年來深受重視的教育核心,著者以其藝術史博士背景,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在第一線教學,並在學術上的研究與發表卓有成果。本書即為其成果的集結。 * 這本學術論文集,以原住民族與藝術教育做為主軸,共有三大面向:族群藝術課程設計與當代原住民藝術研究、原住民工藝展示與博物館課程、十八世紀西方旅遊札記中的原住民圖像與意象的研究。著者除了有理論上的探析,也有從實務面的操作來印證理論,並且透過課堂上與學生共同的實作,來達到藝術教育的目的。因此,本書實為理論、實作與實務上的多面向結合。 * 著者的主要研究,為藝術史與人類學交集的領域,本書價值實有助於拓展國內原住民藝術與文化研究的新視野,並且將理論實際應用於原住民族的藝術教育。 【目錄】 第一單元 族群藝術課程設計與當代原住民藝術研究 ▋原住民藝術文化課程設計創意與數位應用─以東華大學碩士班課程為例 壹、前言 貳、系所課程架構與方向 參、族群文化藝術課程架構的理念及特色 肆、族群課程設計與目標及課程的內容 伍、課程數位教材的應用(網路、影片、互動平台) 陸、學生的互動與評量 柒、數位互動與學習 捌、結論          ▋當代原住民藝術的非物質性特質─從族群文化的象徵符號談起 壹、前言 貳、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定義 參、物質與非物質 肆、材質語彙在創作上的挑戰 伍、原住民藝術家作品「非物質性」探討 陸、結論        第二單元 原住民工藝展示與博物館課程 ▋台灣原住民工藝美學─以2014東華大學「原」藝、「原」創、「原」樂活展覽為例 壹、前言 貳、院典藏原住民工藝品的美學特色 參、展覽理論 肆、策展創意設計與美感經驗催生 伍、美感教育之挑戰 陸、全民美育之理想      ▋博物館理論之實務策展兼談學生原住民美感教育 壹、前言 貳、展品來源:原住民民族學院典藏工藝品介紹 參、策展理論 肆、策展創意設計與美感經驗催生 伍、美感教育之挑戰 陸、結論      第三單元 原住民與他者─西方旅遊札記中的原住民圖像與意象 ▋十八世紀旅行書寫的台灣面貌─以Prevost的Histoire generale des voyages文本為例 壹、前言-Antoine Francois Prevost的《世紀旅遊札記》的特色,建構世界各洲的地理、人文、風俗、知識 貳、澎湖島與台灣(福爾摩沙)的地理誌旅遊書寫取材耶穌會所著的書籍 參、結論      ▋歐洲關於台灣旅遊札記的地理與政治特質─地圖中的原住民圖像及福爾摩沙島的視覺再現 壹、18世紀的歷史地理背景 貳、地圖 參、原住民的再現方式─以中國人的觀看方式 肆、原住民插圖的再現─歐洲人的觀看方式 伍、結論

原價: 400 售價: 3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法實證研究:原理、方法、應用 2/E 2022 <新學林> (2版)

法實證研究:原理、方法、應用 2/E 2022 <新學林>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法實證研究:原理、方法、應用 系列名:專論 ISBN13:9789865261764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張永健 裝訂/頁數:平裝/528頁 規格:23cm*17cm*2.8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2/01 中國圖書分類:法律哲學;法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這是中文世界第一本關注民事實體法的實證研究專書,也是第一本探討地方法院判決的實證研究專書。   從實證研究作為法學方法的角色定位出發,探索物權法、侵權法、不當得利法的實務問題,將經濟學、心理學、統計學的方法融合至法學。   本書亦給予入門者統計方法導論,並提示視覺化數據資料的具體方法。 目錄 二版序 i 一版序 v 凡 例 xvii 導 論 xix 第一部分:方法論 001 第一章 法實證研究的方法座標 003 第二章 實證研究在法學中的角色 049 第二部分:物權法 115 第三章 分割共有物 117 第四章 袋地通行權 155 第五章 越界建築 173 第三部分:侵權法 199 第六章 身體健康侵害慰撫金 201 第七章 生命侵害慰撫金 245 第八章 扶養費與薪資損失 303 第四部分:不當得利 315 第九章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317 附錄一:定錨效應與司法判決:實證研究的改革啟示 369 附錄二:固定效果、隨機效果、群聚穩健標準誤 377 附錄三:設限資料 399 附錄四:數據呈現教戰手冊 417 中文參考文獻 447 外文參考文獻 459 英文索引 475 中文索引 481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2版)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ISBN13:9789865492076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邱皓政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增修2版 出版日:2021/05/0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量化研究法第二冊《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分成〈基礎統計原理〉、〈平均數考驗〉、〈關聯分析〉三篇,共十七章。內容圍繞在各種重要統計方法的原理說明,並搭配SPSS最新版本進行示範演練,原理闡述深入淺出,演算公式定義完備,範例具體務實,操作步驟顯明易懂,結果解釋說明完善。   深入討論各種變異數分析方法:提供實驗研究最完備的原理說明與分析指南。   系統介紹相關與迴歸方法:整合傳統與當代最新的迴歸應用,說明「中介」與「調節」的概念與分析策略。   統計原理的闡述完整清晰:配合SPSS最新版本操作示範,理論與實務兼備,為研究者與學員之必備專書。   系列叢書體系完整:引導讀者循序漸進建立量化研究能力,是學術研究與高階量化分析人員養成之最佳教材。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統計原理 第01章 統計學概論 1.1 前言 1.2 統計學發展的脈絡 1.3 統計的基本元素 1.4 統計學的分類 1.5 結語:真的有這麼難嗎? 第02章 描述統計與圖表 2.1 前言 2.2 次數分配 2.3 集中量數 2.4 變異量數 2.5 偏態與峰度 2.6 統計圖示 2.7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2.1 次數分配與描述統計的操作示範 範例 2.2 預檢資料的操作示範 2.8 結語 第03章 機率、分配與標準分數 3.1 前言 3.2 機率原理 3.3 機率分配 3.4 標準分數 3.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3.1 機率分配的操作示範 範例 3.2 Z 分數的操作示範 範例 3.3 T 分數的操作示範 3.6 結語 第04章 抽樣與估計 4.1 前言 4.2 抽樣與抽樣分配 4.3 估計 4.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4.1 平均數的區間估計 範例 4.2 百分比的區間估計 4.5 結語 第05章 假設考驗 5.1 前言 5.2 假設考驗的基本原理 5.3 假設考驗的決策方法 5.4 平均數假設考驗 5.5 類別變數假設考驗 5.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5.1 單一樣本t 檢定 範例 5.2 單因子χ2 檢定 5.7 結語 第二篇 平均數考驗 第06章 平均數差異檢定 6.1 前言 6.2 平均數差異檢定的原理 6.3 t 檢定的基本假設 6.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6.1 獨立樣本t 檢定 範例 6.2 相依樣本t 檢定(重複量數設計) 範例 6.3 相依樣本t 檢定(配對樣本設計) 6.5 結語 第07章 變異數分析 7.1 前言 7.2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7.3 效果量與檢定力分析 7.4 多重比較 7.5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假設 7.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7.1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7 結語 第08章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8.1 前言 8.2 多因子設計的原理 8.3 單純主要效果檢驗 8.4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圖示 8.5 型I、II、III、IV 平方和 8.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8.1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完全獨立設計) 8.8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09章 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9.1 前言 9.2 相依樣本設計的原理 9.3 相依樣本設計的效果量 9.4 多因子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9.5 球形假設問題 9.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9.1 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9.2 配對設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9.3 完全相依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7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10章 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10.1 前言 10.2 混合設計的統計原理 10.3 拉丁方格設計 10.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0.1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10.2 拉丁方格分析 10.5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11章 共變數分析 11.1 前言 11.2 共變數分析的特性 11.3 共變數分析的統計原理 11.4 共變數分析的應用議題 11.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1.1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範例 11.2 二因子共變數分析 11.6 結語 第三篇 關聯分析 第12章 類別變數分析 12.1 前言 12.2 類別變數的列聯表分析 12.3 類別變數的關聯係數 12.4 順序變數的關聯係數 12.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2.1 類別變數關聯分析 範例 12.2 順序變數關聯分析 12.6 結語:關聯係數的比較 第13章 相關與迴歸分析 13.1 前言 13.2 相關分析 13.3 其他相關係數 13.4 迴歸分析 13.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3.1 相關分析 範例 13.2 淨相關與部分相關分析 範例 13.3 簡單迴歸分析 13.6 結語 第14章 多元迴歸 14.1 前言 14.2 多元迴歸的統計原理 14.3 多元迴歸的執行程序 14.4 多項式迴歸分析 14.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4.1 解釋型迴歸分析 範例 14.2 預測型迴歸分析 範例 14.3 階層迴歸分析 範例 14.4 曲線迴歸分析 14.6 結語 第15章 虛擬變數迴歸 15.1 前言 15.2 虛擬變數迴歸原理 15.3 單因子(k = 2)虛擬迴歸 15.4 單因子(k > 2)虛擬迴歸 15.5 多因子虛擬迴歸 15.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5.1 單因子虛擬迴歸 範例 15.2 二因子虛擬迴歸 15.7 結語 第16章 交互作用與調節效果迴歸 16.1 前言 16.2 交互作用迴歸的基本原理 16.3 混合自變數迴歸 16.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6.1 交互作用迴歸(連續調節變數) 範例 16.2 交互作用迴歸(類別調節變數) 16.5 結語 第17章 中介效果迴歸與路徑分析 17.1 前言 17.2 中介效果迴歸分析 17.3 調節式中介與中介式調節 17.4 路徑分析 17.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7.1 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範例 17.2 調節式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範例 17.3 路徑分析範例 17.6 結語 附錄 附錄A:常態分配累積機率與尾機率對照表 附錄B:t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附錄C:F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附錄D:χ2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原價: 790 售價: 711 現省: 79元
立即查看
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 (3版)

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二版) 作者:邱皓政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1/18 ISBN:9789869558051 內容簡介   在資料科學中,數據是一切故事的起點,但數據必須來自測量,測量是踏入資料科學世界的敲門磚。測驗與評量工具的應用,向來在心理、教育、管理等社會科學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測評考試與調查實務工作者推動日常事務的重要職能。   本書除了深入淺出介紹心理測驗的基本原理,同時鉅細靡遺的說明量表工具的編製方法與技術,第二版特別強化操作範例的介紹與說明,配合SPSS、Mplus等軟體,示範測驗發展與量表編製的各個重要步驟,同時更對數據報表的意義進行詳細解說。   本書內容橫跨古典與現代,除了信度、效度、常模、測驗倫理等心理測驗的傳統章節,更納入了概化理論、結構方程模式、多層次模式、潛在類別模式、項目反應理論等當代最重要的尖端測驗理論與方法。   本書目的在於使讀者做好測評學理紮根打底的工作,也能掌握測評領域的熱門議題與發展趨勢,再配合編製技術的實際操作與實務應用演練,於短時間內建立完備的測評知識,擁有最前衛的實踐技能,躋身測評專業行列。 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01章 測驗與評量概說 1.1 前言 1.2 測評的基本概念 1.3 測評的目與功能 1.4 測評工具的分類 1.5 結語:理論與實務之間 第02章 測驗標準與倫理 2.1 前言 2.2 測驗標準 2.3 測驗倫理 2.4 結語 第二篇 測驗原理與技術 第03章 測評工具發展程序與數位化 3.1 前言 3.2 測評工具的發展程序 3.3 測評電腦化與網路化 3.4 結語:一門大學問 第04章 題型格式與題本組成 4.1 前言 4.2 測量題型 4.3 題本製作與編碼 4.4 測評的防弊機制 4.5 結語 第05章 測驗分數與常模 5.1 前言 5.2 題分 5.3 量尺分數 5.4 分數解釋與常模 5.5 結語:唇亡齒寒的隱喻 第06章 項目分析 6.1 前言 6.2 題目基本特徵 6.3 誘答分析 6.4 遺漏傾向分析 6.5 描述統計指數 6.6 效標分析法 6.7 因素分析法 6.8 項目分析的完整範例 6.9 結語 第07章 信度 7.1 前言 7.2 信度的基本原理 7.3 信度估計的方法 7.4 影響信度的因素 7.5 信度分析的操作範例 7.6 結語:考試代表什麼 第08章 概化理論 8.1 前言 8.2 概化理論的基本念 8.3 單面向設計 8.4 多面向設計 8.5 概化理論的操作範例 8.5 結語 第09章 效度 9.1 前言 9.2 效度的意義與內容 9.3 效度的分類 9.4 其他效度議題 9.5 效度衡鑑技術 9.6 結語 第三篇 統計模式原理與應用 第10章 因素分析與量表發展 10.1 前言 10.2 潛在變數的界定 10.3 因素分析的原理 10.4 因素分析的執行 10.5 因素分析的相關問題 10.6 結語 第11章 結構方程模式與量表發展 11.1 前言 11.2 驗證性因素分析 11.3 統合模式分析 11.4 模式適配評鑑 11.5 SEM在測驗發展的其他應用 11.6 結語 第12章 潛在類別模式與量表發展 12.1 前言 12.2 潛在類別模式的原理 12.3 模式適配與檢定 12.4 潛在類別模式的操作 12.5 結語 第13章 多層次模式與量表發展 13.1 前言 13.2 多層次模式的分析原理 13.3 多層次 SEM的 Mplus分析實例 13.4 多層次模式的信度調整 13.5 結語 第14章 項目反應理論與量表發展 14.1 前言 14.2 項目反應理論的特性 14.3 項目反應理論的主要概念 14.4 項目反應理論的不同模式 14.5 項目反應理論的Mplus應用範例 14.6 結語

原價: 630 售價: 56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精研(含社會統計) (12版)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精研(含社會統計) (1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內容完整涵蓋「社會研究法」、「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社會調查與研究」等名稱相異、內容雷同之試題,堪為坊間唯一收錄試題適用對象最完整之考試用書。其篇幅精巧,難易適中,極適合國考的考生研習、鑑往知來。本書特色如下: 一、定義周延、中英對照 本書所涉及的專業術語,一律給予周延而嚴謹的概念定義,全力杜絕望文生義的直覺。此外,重要概念均標示英文以避免多種譯名的誤解,並竭力註記所有的中文譯名,以供對照。最後,在每章末更對歷年相關名詞解釋做詳解,以消除任何留下想像空間的模糊地帶。 二、圖表定位、全書導航 本書依據Walter Wallace所提出的科學之輪(the wheel of science),強制貫穿各個看似分崩離析的章節,並在每章開頭標示個別章節在整體圖像上的定位,以讓讀者建立統整的理解,沒有任何遺世獨立的片段。 三、標題一貫、平行比較 本書以直角座標系的精神強制貫穿所有章節,把一切頑強的不可共量性都暴露在放射線下,透明評比,讓讀者在研讀時能逐章過關斬將。 四、事例齊備、活學活用 各章中,以對稱且齊備的方式安排每一環節的應用事例。相較於一般教科書較為艱難與駁雜的事例,本書為幫助考試而生,自然應安排簡短、切題且不會留有額外想像空間的範例,尤其在社會統計部分,生硬的公式最需搭配簡要事例的解說,本書為此提供最有效率的認知捷徑。 五、試題索引、鉅細靡遺 本書以多種方式將試題融入學習當中。首先,在各章內文標記過往出題紀錄;其次,在各章末尾收錄相關之選擇題、申論題及名詞解釋題(來自所有科別之試題),進行破題指導與解析。 六、歷屆試題、鑒往知來 書末蒐納至113年試題,期能幫助讀者瞭解命題核心及掌握趨勢。 【目錄】 第一章 社會研究法概論(General Introduction) 第二章 研究概論(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第三章 抽樣設計(Sampling Design) 第四章 測量概論(Measurement) 第五章 測量工具(Questionnaire and Testing) 第六章 調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 Method) 第七章 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 Research Method) 第八章 單案研究法(Single-case Design Method) 第九章 定性研究法(Unobtrusive Research Method) 第十章 質性研究概論(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第十一章 質性研究法個論(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第十二章 社會統計學(Social Statistics) 第十三章 研究計畫(Research Proposal) 附錄一 相關附表 附錄二 歷屆試題

原價: 700 售價: 574 現省: 126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