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 (3版)
作者: 邱皓政
版次: 3
ISBN: 9789869558051
出版社: 雙葉
出版日期: 2018/01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3.12
頁數: 62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
定價: 630
售價: 567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二版) 作者:邱皓政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1/18 ISBN:9789869558051 內容簡介   在資料科學中,數據是一切故事的起點,但數據必須來自測量,測量是踏入資料科學世界的敲門磚。測驗與評量工具的應用,向來在心理、教育、管理等社會科學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測評考試與調查實務工作者推動日常事務的重要職能。   本書除了深入淺出介紹心理測驗的基本原理,同時鉅細靡遺的說明量表工具的編製方法與技術,第二版特別強化操作範例的介紹與說明,配合SPSS、Mplus等軟體,示範測驗發展與量表編製的各個重要步驟,同時更對數據報表的意義進行詳細解說。   本書內容橫跨古典與現代,除了信度、效度、常模、測驗倫理等心理測驗的傳統章節,更納入了概化理論、結構方程模式、多層次模式、潛在類別模式、項目反應理論等當代最重要的尖端測驗理論與方法。   本書目的在於使讀者做好測評學理紮根打底的工作,也能掌握測評領域的熱門議題與發展趨勢,再配合編製技術的實際操作與實務應用演練,於短時間內建立完備的測評知識,擁有最前衛的實踐技能,躋身測評專業行列。 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01章 測驗與評量概說 1.1 前言 1.2 測評的基本概念 1.3 測評的目與功能 1.4 測評工具的分類 1.5 結語:理論與實務之間 第02章 測驗標準與倫理 2.1 前言 2.2 測驗標準 2.3 測驗倫理 2.4 結語 第二篇 測驗原理與技術 第03章 測評工具發展程序與數位化 3.1 前言 3.2 測評工具的發展程序 3.3 測評電腦化與網路化 3.4 結語:一門大學問 第04章 題型格式與題本組成 4.1 前言 4.2 測量題型 4.3 題本製作與編碼 4.4 測評的防弊機制 4.5 結語 第05章 測驗分數與常模 5.1 前言 5.2 題分 5.3 量尺分數 5.4 分數解釋與常模 5.5 結語:唇亡齒寒的隱喻 第06章 項目分析 6.1 前言 6.2 題目基本特徵 6.3 誘答分析 6.4 遺漏傾向分析 6.5 描述統計指數 6.6 效標分析法 6.7 因素分析法 6.8 項目分析的完整範例 6.9 結語 第07章 信度 7.1 前言 7.2 信度的基本原理 7.3 信度估計的方法 7.4 影響信度的因素 7.5 信度分析的操作範例 7.6 結語:考試代表什麼 第08章 概化理論 8.1 前言 8.2 概化理論的基本念 8.3 單面向設計 8.4 多面向設計 8.5 概化理論的操作範例 8.5 結語 第09章 效度 9.1 前言 9.2 效度的意義與內容 9.3 效度的分類 9.4 其他效度議題 9.5 效度衡鑑技術 9.6 結語 第三篇 統計模式原理與應用 第10章 因素分析與量表發展 10.1 前言 10.2 潛在變數的界定 10.3 因素分析的原理 10.4 因素分析的執行 10.5 因素分析的相關問題 10.6 結語 第11章 結構方程模式與量表發展 11.1 前言 11.2 驗證性因素分析 11.3 統合模式分析 11.4 模式適配評鑑 11.5 SEM在測驗發展的其他應用 11.6 結語 第12章 潛在類別模式與量表發展 12.1 前言 12.2 潛在類別模式的原理 12.3 模式適配與檢定 12.4 潛在類別模式的操作 12.5 結語 第13章 多層次模式與量表發展 13.1 前言 13.2 多層次模式的分析原理 13.3 多層次 SEM的 Mplus分析實例 13.4 多層次模式的信度調整 13.5 結語 第14章 項目反應理論與量表發展 14.1 前言 14.2 項目反應理論的特性 14.3 項目反應理論的主要概念 14.4 項目反應理論的不同模式 14.5 項目反應理論的Mplus應用範例 14.6 結語

為您推薦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2版)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2版)

人氣推薦!已有9位會員共同選購!!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ISBN13:9789865492076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邱皓政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增修2版 出版日:2021/05/0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量化研究法第二冊《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分成〈基礎統計原理〉、〈平均數考驗〉、〈關聯分析〉三篇,共十七章。內容圍繞在各種重要統計方法的原理說明,並搭配SPSS最新版本進行示範演練,原理闡述深入淺出,演算公式定義完備,範例具體務實,操作步驟顯明易懂,結果解釋說明完善。   深入討論各種變異數分析方法:提供實驗研究最完備的原理說明與分析指南。   系統介紹相關與迴歸方法:整合傳統與當代最新的迴歸應用,說明「中介」與「調節」的概念與分析策略。   統計原理的闡述完整清晰:配合SPSS最新版本操作示範,理論與實務兼備,為研究者與學員之必備專書。   系列叢書體系完整:引導讀者循序漸進建立量化研究能力,是學術研究與高階量化分析人員養成之最佳教材。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統計原理 第01章 統計學概論 1.1 前言 1.2 統計學發展的脈絡 1.3 統計的基本元素 1.4 統計學的分類 1.5 結語:真的有這麼難嗎? 第02章 描述統計與圖表 2.1 前言 2.2 次數分配 2.3 集中量數 2.4 變異量數 2.5 偏態與峰度 2.6 統計圖示 2.7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2.1 次數分配與描述統計的操作示範 範例 2.2 預檢資料的操作示範 2.8 結語 第03章 機率、分配與標準分數 3.1 前言 3.2 機率原理 3.3 機率分配 3.4 標準分數 3.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3.1 機率分配的操作示範 範例 3.2 Z 分數的操作示範 範例 3.3 T 分數的操作示範 3.6 結語 第04章 抽樣與估計 4.1 前言 4.2 抽樣與抽樣分配 4.3 估計 4.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4.1 平均數的區間估計 範例 4.2 百分比的區間估計 4.5 結語 第05章 假設考驗 5.1 前言 5.2 假設考驗的基本原理 5.3 假設考驗的決策方法 5.4 平均數假設考驗 5.5 類別變數假設考驗 5.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5.1 單一樣本t 檢定 範例 5.2 單因子χ2 檢定 5.7 結語 第二篇 平均數考驗 第06章 平均數差異檢定 6.1 前言 6.2 平均數差異檢定的原理 6.3 t 檢定的基本假設 6.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6.1 獨立樣本t 檢定 範例 6.2 相依樣本t 檢定(重複量數設計) 範例 6.3 相依樣本t 檢定(配對樣本設計) 6.5 結語 第07章 變異數分析 7.1 前言 7.2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7.3 效果量與檢定力分析 7.4 多重比較 7.5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假設 7.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7.1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7 結語 第08章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8.1 前言 8.2 多因子設計的原理 8.3 單純主要效果檢驗 8.4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圖示 8.5 型I、II、III、IV 平方和 8.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8.1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完全獨立設計) 8.8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09章 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9.1 前言 9.2 相依樣本設計的原理 9.3 相依樣本設計的效果量 9.4 多因子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9.5 球形假設問題 9.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9.1 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9.2 配對設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9.3 完全相依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7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10章 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10.1 前言 10.2 混合設計的統計原理 10.3 拉丁方格設計 10.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0.1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10.2 拉丁方格分析 10.5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11章 共變數分析 11.1 前言 11.2 共變數分析的特性 11.3 共變數分析的統計原理 11.4 共變數分析的應用議題 11.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1.1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範例 11.2 二因子共變數分析 11.6 結語 第三篇 關聯分析 第12章 類別變數分析 12.1 前言 12.2 類別變數的列聯表分析 12.3 類別變數的關聯係數 12.4 順序變數的關聯係數 12.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2.1 類別變數關聯分析 範例 12.2 順序變數關聯分析 12.6 結語:關聯係數的比較 第13章 相關與迴歸分析 13.1 前言 13.2 相關分析 13.3 其他相關係數 13.4 迴歸分析 13.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3.1 相關分析 範例 13.2 淨相關與部分相關分析 範例 13.3 簡單迴歸分析 13.6 結語 第14章 多元迴歸 14.1 前言 14.2 多元迴歸的統計原理 14.3 多元迴歸的執行程序 14.4 多項式迴歸分析 14.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4.1 解釋型迴歸分析 範例 14.2 預測型迴歸分析 範例 14.3 階層迴歸分析 範例 14.4 曲線迴歸分析 14.6 結語 第15章 虛擬變數迴歸 15.1 前言 15.2 虛擬變數迴歸原理 15.3 單因子(k = 2)虛擬迴歸 15.4 單因子(k > 2)虛擬迴歸 15.5 多因子虛擬迴歸 15.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5.1 單因子虛擬迴歸 範例 15.2 二因子虛擬迴歸 15.7 結語 第16章 交互作用與調節效果迴歸 16.1 前言 16.2 交互作用迴歸的基本原理 16.3 混合自變數迴歸 16.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6.1 交互作用迴歸(連續調節變數) 範例 16.2 交互作用迴歸(類別調節變數) 16.5 結語 第17章 中介效果迴歸與路徑分析 17.1 前言 17.2 中介效果迴歸分析 17.3 調節式中介與中介式調節 17.4 路徑分析 17.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7.1 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範例 17.2 調節式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範例 17.3 路徑分析範例 17.6 結語 附錄 附錄A:常態分配累積機率與尾機率對照表 附錄B:t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附錄C:F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附錄D:χ2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原價: 790 售價: 711 現省: 79元
立即查看
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Research Methods,Design,and Analysis 12/E) (1版)

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Research Methods,Design,and Analysis 12/E) (1版)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作者:郭俊顯(Christensen)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9/01/11 ISBN:9789579096331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各國私立大學普遍採用的「心理學實驗法」教科書,適用心理系修習「心理學實驗法」、「研究方法」或「社會科學研究法」等課程之學生、亦適用於非心理系本科系之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或是其他對心理學實驗法有興趣之學生。   本書章節架構之安排,及內容的寫作風格,具有合理的邏輯性,且作者的說明淺顯易懂,亦採用相當多適合的例子進行說明,除了適合尚未具備堅實心理學知識基礎的大二學生,對非本科系的學生也極易閱讀,可以作為自學的書籍。 本書特色   概念構圖: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協助學生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每章一開始,用「概念圖」來協助學生對該章內容產生整體知識架構。   章節架構:本書強調知識的架構與邏輯,除了透過適當的章節安排,每章內容均與其他章節產生連結。學生可據此學習到有架構邏輯的知識,而非零散的知識內容。   自學資源:提供多樣的自學資源,特別是每章學習主題的相關網站,提供相關資料或提供實作練習的機會,可以增加學生相關的知識基礎。   資訊完整:除了實驗法,也說明質化研究進行方式、統計分析,且以專章進行說明研究完成後如何準備發表結果,讓學生可以輕鬆掌握整套的相關知識內容。 目錄 PART 1 簡介 第01章 科學研究概論 獲取知識的方法 科學 科學研究潛藏的基本假定 科學研究的特徵 理論在科學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科學家在心理學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 偽科學 第02章 研究取向與資料蒐集 量化研究的變項 實驗研究 心理學實驗 實驗研究情境 非實驗量化研究 質化研究 資料蒐集的主要方法 PART 2 研究的計劃歷程 第03章 問題的確認與假設的形成 研究構想的來源 研究構想的偏頗 無法進行科學探討的構想 文獻回顧 研究的可行性 研究問題的形成 假設的形成 第04章 倫理 研究倫理:它們是什麼 倫理兩難 倫理指導方針 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倫理標準 執行研究時需考慮的倫理議題 以電子媒介進行研究的倫理議題 準備研究報告的倫理議題 動物(非人類)研究的倫理 使用動物的安全防護 動物研究指導方針 PART 3 研究的基礎 第05章 測量變項與抽樣 定義測量 測量的量尺 良好測量的心理計量特性 使用信度與效度資訊 測驗訊息的來源 抽樣方法 抽樣使用的專有名詞 隨機抽樣技術 非隨機抽樣技術 隨機選取與隨機分派 使用隨機抽樣時,決定樣本大小 質化研究的抽樣 第06章 研究效度 四種主要效度類型的概觀 統計結論效度 建構效度 內在效度 外在效度 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之間的關係 PART 4 實驗方法 第07章 實驗研究的控制技術 實驗隨機化開始時使用的控制技術 配對 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控制技術 對抗平衡法 控制參與者效應 控制實驗者效應 達成控制的可能性 第08章 實驗研究設計 弱實驗研究設計 強實驗研究設計 參與者間設計 參與者內設計 階層設計 受試者內獨變項的階層設計 混合模式的階層設計 階層設計的優、缺點 如何選擇或建構適當的實驗設計 第09章 進行實驗的程序 機構認可 研究對象 設備與/或儀器 程序 先導研究 第10章 準實驗設計 不對等比較組設計 時間序列設計(Time-Series Design) 迴歸不連續設計 第11章 單一個案研究設計 單一個案研究設計 使用單一個案研究時方法學上的考量 評估改變的標準 競爭假設 PART 5 調查、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 第12章 調查研究 何時該進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的步驟 橫斷與縱貫研究設計 選擇蒐集調查資料的方法 調查工具的建構與修改 從母群中選擇你的調查樣本 調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第13章 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 質化研究的主要特徵 質化研究的研究效度 四種質化研究方法 現象學 民族誌 個案研究 紮根理論 混合方法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的研究效度 PART 6 分析與解釋資料 第14章 描述統計 描述統計 次數分配 資料的圖示 集中趨勢的測量 變異性的測量 檢驗變項之間的關係 第15章 推論統計 抽樣分配 估計 假設檢定 實務的假設檢定 假設檢定與研究設計 PART 7 撰寫研究報告 第16章 整理研究報告:為口頭發表或出版做準備 APA 格式 研究報告的整理 為出版而投稿的研究報告 在專業研討會上發表研究結果

原價: 680 售價: 612 現省: 68元
立即查看
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2版)

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2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第二版) 作者:邱皓政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579096317 內容簡介 量化研究法第一冊《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分成〈研究方法〉、〈資料處理〉、〈數據分析〉三篇,共十七章。各章質量均具,除了研究方法的概論性介紹,也詳細說明APA格式的規定、實驗與非實驗方法的設計要領、SPSS的詳細功能介紹與操作方法的說明,以及資料準備、資料篩選、資料轉換、資料呈現的方法與分析操作技術。 本版特別新增「離群值與常態性分析」、「複選題與排序題分析」、「資料遺漏與插補」等章節內容,是國內獨一無二最為完備的量化研究資料處理操作指南,適合碩博士研究生、大學、技院專校的調查與統計、量化研究等課程使用。 特色 兼顧實驗設計、調查方法與測量技術,深入淺出介紹研究設計原理。 涵蓋量化研究資料處理各個環節,配合軟體操作示範,讓學習者容易入手。 詳細說明離群值分析與資料插補, 專章介紹複選排序分析,國內最完備的量化研究工具書。 系列叢書體系完整,引導讀者循序漸進建立量化研究能力,是學術研究最佳入門教材。 目錄 第一篇 研究方法 第01章 行銷的本質  1.1 科學的本質與特性  1.2 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內容  1.3 量化研究的構成要素  1.4 量化研究的程序  1.5 結語 第02章 研究效度與倫理議題  2.1 科學研究的效度  2.2 研究的效度  2.3 學術的倫理議題  2.4 結語 第03章 論文寫作格式:APA格式  3.1 論文寫作規範:APA格式  3.2 論文的結構與內容  3.3 論文手稿的準備  3.4 中文論文寫作格式  3.5 結語 第04章 實驗與非實驗設計  4.1 前言  4.2 實驗設計的基本原理  4.3 實驗設計的類型  4.4 實驗研究的樣本設計  4.5 非實驗研究設計  4.6 非實驗研究的抽樣設計  4.7 結語 第05章 測量理論與方法  5.1 測量的基本概念  5.2 測量的尺度  5.3 測量的格式  5.4 測量的信度  5.5 測量的效度  5.6 結語 第二篇 資料處理 第06章 量化資料的電腦化處理  6.1 電腦科技與資料分析  6.2 SPSS統計套裝軟體  6.3 編碼系統  6.4 研究資料的先期處理  6.5 資料查核  6.6 結語 第07章 SPSS基本操作  7.1 前言  7.2 SPSS系統設定  7.3 SPSS資料編輯視窗  7.4 SPSS輸出視窗  7.5 SPSS語法視窗  7.6 結語 第08章 資料庫建立  8.1 資料輸入的基本概念  8.2 SPSS資料建檔程序  8.3 其他檔案的轉入  8.4 反應心向  8.5 結語 第09章 資料管理  9.1 資料串流管理  9.2 資料數據管理  9.3 資料檔案管理  9.4 檔案合併管理  9.5 結語 第10章 資料篩選與轉換  10.1 資料篩選與加權  10.2 資料轉換  10.3 資料編碼與分組  10.4 結語 第三篇 資料分析 第11章 統計圖表的運用  11.1 次數分配表  11.2 次數分配表的製作  11.3 類別變數的統計圖  11.4 連續變數的統計圖  11.5 結語 第12章 量化資料的描述統計  12.1 基本描述統計  12.2 資料的標準化與相對性  12.3 描述統計的SPSS操作  12.4 結語 第13章 離群值與常態性分析  13.1 前言  13.2 離群值偵測與處理  13.3 離群值的統計量檢定法  13.4 常態性查核  13.5 結語 第14章 區間估計與交叉分析  14.1 估計的原理  14.2 平均數的區間估計  14.3 百分比區間估計  14.4 交叉分析  14.5 結語 第15章 複選題與排序題分析  15.1 前言  15.2 複選題處理與分析  15.3 排序題處理與分析  15.4 結語 第16章 統計檢定與決策方法  16.1 前言  16.2 分析方法:Type A  16.3 分析方法:Type B  16.4 分析方法:Type C  16.5 分析方法:Type D  16.6 結語 第17章 資料遺漏與插補  17.1 前言  17.2 遺漏型態與機制  17.3 遺漏資料的因應處理  17.4 遺漏值分析與置換範例  17.5 多重插補  17.6 結語

原價: 560 售價: 504 現省: 56元
立即查看
發展心理學(平裝)【上下冊不分售】  2014 <學富>

發展心理學(平裝)【上下冊不分售】 2014 <學富>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發展心理學(共兩冊) ISBN13:9789865840341 出版社:Cengage Learning 作者:David R. Shaffer;Katherine Kipp 譯者:張心戊;林淑玲;李明芝 裝訂/頁數:平裝/936頁 規格:26cm*19cm*4cm (高/寬/厚) 本數:2 版次:2 出版日:2014/02/01 中國圖書分類:兒童心理學 內容簡介   撰寫本書的目的,在使我們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發展有最新且完整的輪廓,並據此添加多名發展心理學者提供的最佳理論、研究和實務建議等。本書採用輕鬆、實際的寫作風格,並大量引用問題、想法、概念檢驗及練習來刺激學生的興趣和參與,以此激發學生思考發展心理學迷人的歷程。   新版已全部更新和修訂,以反映發展心理學領域的不斷變化,使本書更能貼近廣大讀者。本書最大特色在於能與讀者對話,而不只是單向的對讀者說話,此外亦能預測讀者的興趣、問題及關注點,將讀者視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使學生在離開課堂後,能明確了解發展心理學的起因與複雜性,並實際應用到許多真實的生活情境。這些實務應用能協助我們扮演好父母、教師、護士、托兒工作者、小兒科醫師、心理學家等角色,或具備其他任何有天可能影響發展中某人的能力。 目錄 上冊 第 1 章 發展心理學的簡介與研究策略  第 2 章 遺傳對發展的影響  第 3 章 產前發展與生產  第 4 章 嬰兒期  第 5 章 生理發展:腦、身體、動作技能和性的發展  第 6 章 認知發展:皮亞傑的理論和維高斯基的社會文化觀點 第 7 章 認知發展:訊息處理觀點 第 8 章 智力:測量心智表現  下冊 第 9 章 語言和溝通技巧的發展  第 10 章 情緒發展、氣質和依附  第 11 章 自我概念的發展  第 12 章 性別差異及性別角色發展  第 13 章 攻擊、利他主義及道德發展  第 14 章 發展的背景環境Ⅰ:家庭  第 15 章 發展的背景環境Ⅱ:同儕、學校與科技 

原價: 1050 售價: 94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心理學導論 (2版)

心理學導論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 : 心理學導論 二版 原文書名:Atki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16/e 原文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Barbara L. Fredrickson、Geoffrey R. Loftus、 Christel Lutz 中文譯者:危芷芬 ISBN: 9789865840976 內容簡介   本書自1953年出版以來,歷經半世紀十餘次的修訂,不僅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學教材,更是國內心理學教授所熟悉的經典教科書,幫助眾多讀者走過心理學一百多年以來的發展軌跡,遍訪心理學史的重大里程碑。   作者在這個版本中特別加入新的歐洲觀點,為本書帶來嶄新的國際化觀點。新版更加入超過350篇參考文獻,納入心理學近期研究成果,並且更廣泛地涵蓋每個主題領域,包括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以及腦與行為的研究;感覺與知覺之基礎研究的創新應用;情緒及智力、性格的基因和演化論、正向心理學、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觀點等「新潮流」。新版心理學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以確保符合大學心理學課程的需求。   本書除了強調理論與科學研究,同時引導讀者去認識心理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第八章所討論的錯誤記憶現象,造成無辜當事人被誤認為嫌犯;第五章則以視錯覺原理,說明電影《魔戒》如何在螢幕上創造只有人類身高一半的哈比人;而第十四章有關壓力的介紹,可供讀者親身體驗及身體力行,第十六版更納入了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的最新內容,讓讀者即時跟上國際潮流。在在說明心理學活躍於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本書是一本內容理論與實務兼具、總覽心理學既有與嶄新研究成果的重要鉅著。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危芷芬   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目錄 第01章心理學的本質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第二節 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 當代心理學觀點 第四節 如何進行心理學研究 第02章心理學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 心理學研究的生物基礎 第二節 神經細胞:神經系統的構造單位 第三節 腦的構造 第四節 自主神經系統 第五節 內分泌系統 第六節 演化、基因與行為 第03章心理發展 第一節 遺傳與環境 第二節 新生兒的能力 第三節 童年認知發展 第四節 性格與社會發展 第五節 青少年期發展 第04章感覺歷程 第一節 感覺模組的特性 第二節 視覺 第三節 聽覺 第四節 其他感覺 第05章知覺 第一節 知覺的用途為何? 第二節 注意力 第三節 定位 第四節 辨識 第五節 抽取 第六節 知覺恆常性 第七節 大腦的分工 第八節 知覺發展 第06章意識 第一節 意識層面 第二節 睡眠與夢 第三節 催眠 第四節 心理作用藥物 第07章學習與制約 第一節 學習的各種觀點 第二節 古典制約 第三節 工具制約 第四節 學習與認知 第五節 學習與大腦 第六節 學習與動機 第08章記憶 第一節 三種重要區分 第二節 感覺記憶 第三節 工作記憶 第四節 長期記憶 第五節 內隱記憶 第六節 建構式記憶 第七節 改善記憶 第09章語言和思考 第一節 語言與溝通 第二節 語言發展 第三節 概念與分類:建構思考的基石 第四節 推理與決策 第五節 在行動中思考:問題解決 第10章動機 第一節 驅力與恆定 第二節 誘因動機與酬賞 第三節 饑餓、進食與飲食疾病 第四節 性別與性欲 第11章情緒 第一節 情緒的成分 第二節 認知評估與情緒 第三節 主觀經驗與情緒 第四節 思考—行動傾向與情緒 第五節 生理變化與情緒 第六節 臉部肌肉活動與情緒 第七節 情緒反應:情緒調節 第八節 情緒、性別與文化 第九節 正向心理學 第12章智力 第一節 智力衡鑑 第二節 現代智力理論:眾多或少數智力? 第三節 基因與智力 第四節 情緒智力 第五節 一般學習障礙 第13章性格 第一節 性格的概念與衡鑑 第二節 心理分析取向 第三節 行為取向 第四節 認知取向 第五節 人本取向 第六節 演化取向 第七節 性格的基因學 第14章壓力、健康與因應行為 第一節 壓力的生理反應 第二節 壓力與生理健康 第三節 壓力與心理健康 第四節 評估、因應與健康 第五節 壓力管理 第15章精神疾病 第一節 變態的定義 第二節 焦慮症 第三節 憂鬱症與雙極性情感症 第四節 思覺失調症 第五節 性格違常 第六節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6章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心理治療技術 第三節 生理治療 第四節 增進心理健康 第17章社會影響 第一節 他人在場 第二節 順從與服從 第三節 內化 第四節 團體互動 第五節 重點重述:如何以社會心理學觀點解釋難以理解的現象 第18章社會認知 第一節 印象形成 第二節 態度 第三節 人際吸引 第四節 重點重述:兩種社會認知模式的說法 附錄 Erikson 八個發展階段

原價: 850 售價: 765 現省: 85元
立即查看
變態心理學 (4版)

變態心理學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版在精神疾病的診斷、病理及治療上都依據最新的研究及資訊做了更新。依據 2022 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修訂本(DSM-5-TR)的精神疾病分類為基礎,介紹各種精神疾病臨床描述及病症,並且以綜合的觀點整合各個精神疾病的生物、認知、行為和社會情感的最新研究,呈現出心理病理學的病因和最有效的心理及生物療法。本書著重研究和臨床應用之間的平衡,讀者可以同時深入了解臨床工作者和科學家每天面臨的複雜挑戰。 資料的整合及撰寫的方式更能帶動思考及學習: 1. 依據 DSM-5-TR 及研究修訂各個精神疾病的病症及病因:例如,用「對比迴避模式」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擔憂;用「海馬迴的活性、大小,以及大腦區域之間的連結」詮釋創傷後壓力症的神經生物因子。 2. 以研究證據的新發現重新整合生物、心理及社會的病因:例如,憂鬱的研究顯示,早期的逆境會影響負向認知風格、皮質醇水準、關鍵神經區域的活動,以及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統的功能。 3. 依據療效研究更新心理及生物治療:例如,創傷後壓力症暴露療法的輔助療法包括更直接地關注認知、情緒調節訓練和眼球運動;有關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新資訊。 【目錄】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原價: 1060 售價: 954 現省: 106元
立即查看
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3版)

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第三版 原文書名 : Personality Theory & Research 12/E 作者:Pervin/Cervone 翻譯:葉光輝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8/31 ISBN:9789865668921 內容簡介 兼顧多元與整合的性格心理學……   從本書的第一版發行至今已有40個年頭,雖然隨著心理學領域持續進展,書中所介紹的性格理論各有興衰,但它們共同見證了性格研究在心理學領域中得以持續發展的特殊優勢--以「完整的個人」為基本研究單位、為個人心理運作的「個別差異」提供完整理論,成為各種心理學次領域知識的匯聚核心。而Cervone與Pervin兩位作者在最新版中也透過既有的書籍結構編排巧思、各種最新研究成果的添補,繼續呈現出性格心理學與時俱進、跨領域整合的兩大特徵。   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三版)作為教學用書,仍承襲先前各版的特色,強調理論與研究間相輔相成的關係,大量運用當代豐富的實徵研究與個案資料,深入介紹了性格心理學界歷來具代表性的理論取向,並藉由各種不同角度或特定研究議題對各理論取向進行分析比較,以凸顯其各自的優勢、侷限與彼此之間的異同,引導讀者能思考多元理論觀點並存的必要性,以及整合的可能性。 目錄 第01章 性格理論:從日常觀察到系統理論  性格理論家的五大目標  為什麼要唸性格心理學  定義性格  性格理論的探問:人的性格由什麼組成、如何運作及行為成因  以科學方式解答性格問題:結構、歷程、發展與治療改變  性格理論的重要議題  評估性格理論  性格心理學理論:簡介 第02章 性格的科學研究  性格心理學的研究資料  研究的目標:信度、效度、倫理行為  三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性格理論與性格研究  性格衡鑑及 Jim 的個案 第03章 心理動力論:Freud 的心理分析取向性格理論  Sigmund Freud(1856-1939)生平簡介  Freud 之人性觀  Freud 的性格科學觀  Freud 的心理分析式性格理論 第04章 心理動力論:Freud 理論的應用與評估  心理動力取向之性格衡鑑:投射測驗  心理病理學  心理改變  Jim 的案例  相關理論觀點及晚近發展  理論評價 第05章 現象學理論取向:Carl Rogers 的個人中心性格理論  Carl R. Rogers(1902-1987):生平簡介  Rogers 之人性觀  Rogers 的性格科學觀  Carl Rogers 的性格理論 第06章 Rogers 的現象學理論:應用、相關概念與當代研究  臨床應用  Jim 的案例  相關的理論觀點  相關理論與研究的晚近發展  理論評價 第07章 性格特質論:Allport、Cattell 與 Eysenck  特質論重要學者概覽  特質論之人性觀  特質論之性格科學觀  特質論者共通的基本觀點  Gordon W. Allport(1897-1967)之特質論  確認主要特質相度:因素分析  Raymond B. Cattell(1905-1998)之因素分析特質論  Hans J. Eysenck(1916-1997)的三因素理論 第08章 性格特質論的應用  性格的大五因素模型:研究證據  大五因素論  成長與發展  或許還漏了一個?六因素模型  Jim 的案例  個人與情境之爭論  理論評價 第09章 性格的生理基礎  氣質  演化、演化心理學與性格  基因與性格  心情、情緒與大腦  可塑性:生理歷程是原因也是結果  探討「高階」心理運作功能的神經科學研究 第10章 行為主義及學習取向  行為主義之人性觀  行為主義之性格科學觀  Watson、Pavlov 與古典制約  Skinner 的操作制約理論  理論評價 第11章 認知論取向:George A. Kelly 的個人構念性格理論  George A. Kelly(1905-1966):生平簡介  Kelly 之性格科學觀  Kelly 之人性觀  George A. Kelly 的性格理論  臨床應用  Jim 的案例  相關觀點及近期發展  理論評價 第12章 社會認知論:Bandura 與 Mischel  社會認知論與其他理論之比較  相關學者生平簡介  社會認知論之人性觀  社會認知論之性格科學觀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理論:結構  社會認知的性格理論:歷程  社會認知論對成長、發展之觀點 第13章 社會認知論:應用、相關理論概念與當代研究  性格的認知成分:信念、目標及評估標準  壓力與因應  Jim 的案例  理論評價  主要貢獻與總結 第14章 情境脈絡中的性格:人際關係、文化與生命全程發展  人際關係  面對學業與社交之挑戰:樂觀主義策略及防衛性悲觀  情境脈絡中的性格一致性  社經脈絡下的性格發展  跨生命全程的性格運作  文化中的個人  實務應用脈絡中的性格運作  結語 第15章 評價性格:理論與研究  結構、歷程、發展及治療的改變  Jim 的案例  對性格理論和研究的批判評價  最後總結:理論如同工具箱

原價: 750 售價: 67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 (2版)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 系列名:溝通障礙 ISBN13:9789861919447 替代書名:Speech Scien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4e 出版社:心理 作者:Carole T. Ferrand 譯者:彭書韻;林香均;林珮瑜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重量:82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1/03/08 中國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言語科學:理論與臨床應用》一書從聲音的本質出發,由物理的角度轉向解剖學以及發聲、共鳴和構音學,並解釋特定疾病及其對言語產出的影響與治療。本書的臨床評估部分綜合以上知識,並提供綜合案例,輔助讀者思考實際情境下所需做的判斷。章節內容含括呼吸系統、喉部發聲系統、構音系統、聽覺系統和神經系統及各系統相關疾病的評估與治療。第二版著重於言語產生及言語感知關聯性的科學研究,穿插詳盡細緻的圖示,清楚闡述和言語的產出、疾病及治療相關的科學與構造,讓讀者輕易理解基礎科學與人類溝通行為間的連結。 目錄 第 1 章 聲音的本質 國際單位系統 基本物理學概念 聲音:氣壓的改變 純音與複合音 聲音的吸收、反射、折射與繞射 建設性與破壞性干涉 聲音的屬性 分貝刻度 共振 第 2 章 呼吸系統 肺部器官 呼吸肌肉 胸膜連結 氣體在肺部的進出 肺容積與肺容量 肺容量 維生呼吸與言語呼吸的差異 說話的呼吸模式 言語呼吸在不同年齡層的變化 第 3 章 臨床應用:呼吸系統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測量呼吸變數 呼吸系統疾病的分類 特定疾病的呼吸功能和言語產生 神經疾病 第 4 章 發聲/喉部系統 喉部骨架 喉部的閥門 喉部肌肉 發聲的肌彈性空氣動力學理論 生命全期發聲/喉部系統的改變 嗓音品質 嗓音音域 第 5 章 臨床應用:發聲問題的評估與治療 發聲變項的測量 喉部視覺化方法 涉及發聲系統溝通障礙之評估與治療 第 6 章 構音/共鳴系統 聲道的構音器官 咽部 傳統母音子音分類系統 聲道共鳴 聲譜圖分析 語境中語音的產生 第 7 章 臨床應用:構音和發聲障礙的評估與治療 發聲、清晰度及儀器測量 涉及構音和共振之溝通障礙的評估與治療 第 8 章 聽覺系統 耳朵的構造 言語的感知 母音與雙母音的感知 子音 子音的感知 第 9 章 臨床應用:聽覺障礙相關疾病的評估與治療 聽力缺損的類別 聽覺障礙的診斷 聽力缺損與言語感知 人工電子耳 中耳炎與言語感知 語言與閱讀障礙及言語感知 構音問題與言語感知 第10章 神經系統 腦部組織 神經元功能 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 功能性腦部解剖學 腦部皮質下區域 腦幹 小腦 脊髓 脊神經 腦神經 腦部的血液供應 言語產生的運動控制系統 運動控制法則 第11章 臨床應用:腦部影像應用於神經系統的疾病評估與治療 腦部結構造影技術 腦部功能造影技術 應用腦部造影於溝通障礙 第12章 言語產生與言語感知的模型和理論 模型與理論 言語動作控制組織與管理的相關問題 言語產生的模型與理論 言語感知 言語感知的模型與理論 術語列表 附錄:單位中英對照表

原價: 700 售價: 59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原價: 780 售價: 70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三)內外科護理學 (1版)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三)內外科護理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4712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二)基本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1-8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48頁 第1回 緒論、醫療環境 第2回 觀察與溝通 第3回 記錄 第4回 感染控制(一) 第5回 感染控制(二) 第6回 護理過程 第7回 第1~6回復習 第8回 舒適的需要(一) 第9回 舒適的需要(二) 第10回 活動與運動的需要 第11回 休息與睡眠的需要 第12回 生命徵象(一) 第13回 生命徵象(二) 第14回 第8~13回復習 第15回 冷熱療法的護理(一) 第16回 冷熱療法的護理(二) 第17回 營養的需要 第18回 給藥法(一) 第19回 給藥法(二) 第20回 體液供給(一) 第21回 體液供給(二) 第22回 第15~21回復習 第23回 排泄需要(一) 第24回 排泄需要(二) 第25回 繃帶束帶的運用 第26回 臨終病人的護理 第27回 出入院病人護理、傷口護理 第28回 第23~27回復習 第2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13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三)內外科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4-9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70頁 第1回 知覺剝削與知覺繁增、疼痛病人之護理 第2回 免疫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3回 免疫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4回 癌症病人之一般護理(一) 第5回 癌症病人之一般護理(二) 第6回 體液、電解質與酸鹼不平衡之護理 第7回 第1~6回復習 第8回 傳染病病人之護理 第9回 急症病人之護理 第10回 手術病人之一般護理 第11回 消化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2回 消化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3回 第8~12回復習 第14回 內分泌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15回 內分泌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16回 呼吸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17回 呼吸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18回 泌尿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9回 泌尿及生殖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20回 第14~19回復習 第21回 皮膚疾病之護理 第22回 心臟血管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23回 心臟血管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24回 血液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25回 神經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26回 神經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27回 第21~26回復習 第28回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一) 第29回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二) 第30回 眼耳鼻喉科疾病之護理 第31回 老年人及瀕死病人之護理 第32回 第28~31回復習 第33回 總復習(一) 第34回 總復習(二) 解答及解析 4714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四)產科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7-0 2023.01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08頁 第1回 緒論、生殖系統、胚胎及胎兒的發育 第2回 妊娠期婦女的生理及心理變化 第3回 妊娠期的評估與診斷 第4回 妊娠期間的護理 第5回 第1~4回復習 第6回 分娩的過程 第7回 待產及分娩時的護理評估與護理(一) 第8回 待產及分娩時的護理評估與護理(二) 第9回 產後期婦女的生理及心理變化(一) 第10回 產後期婦女的生理及心理變化(二) 第11回 第6~10回復習 第12回 產後期及剖腹產婦女的護理 第13回 新生兒護理(一) 第14回 新生兒護理(二) 第15回 高危險孕婦的護理(一) 第16回 高危險孕婦的護理(二) 第17回 第12~16回復習 第18回 分娩期及產後期異常的護理 第19回 婦科常見疾病(一) 第20回 婦科常見疾病(二) 第21回 第18~20回復習 第22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15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五)兒科護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6-3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106頁 第1回 緒論、兒童的生長與發展 第2回 新生兒及其護理 第3回 高危險新生兒之護理 第4回 住院及瀕死兒童之反應及其護理(一) 第5回 住院及瀕死兒童之反應及其護理(二) 第6回 兒童傳染病及其護理 第7回 第1~6回復習 第8回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9回 兒童循環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0回 兒童血液疾病及其護理 第11回 兒童消化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2回 兒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3回 第8~12回復習 第14回 兒童神經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15回 兒童免疫系統及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6回 兒童內分泌系統疾病及慢性病之護理 第17回 兒童事故傷害及皮膚系統疾病之護理 第18回 兒童、青少年發展及心理社會健康問題之護理 第19回 兒童癌症護理 第20回 第14~19回復習 第21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18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八)解剖生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711-2 2023.04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96頁 第1回 緒論、細胞生理與組織系統 第2回 皮膚系統 第3回 骨骼組織系統、關節 第4回 肌肉組織系統 第5回 第1~4回復習 第6回 神經組織、自主神經系統、特殊感覺 第7回 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 第8回 內分泌系統 第9回 心臟血管系統:血液與心臟 第10回 心臟血管系統:血管與循環路線 第11回 第6~10回復習 第12回 淋巴與免疫系統 第13回 呼吸系統 第14回 消化系統 (一) 第15回 消化系統 (二) 第16回 泌尿系統 第17回 生殖系統與胚胎發育 第18回 第12~17回復習 第1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4721新護理師實力評量(十一)病理學 華杏命題趨向研究中心編著 ISBN 978-986-194-685-6 2022.10 | 一版 | 華杏 | 平裝 | 16開 | 單色 | 91頁 第1回 疾病與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 第2回 體液代謝與循環障礙 第3回 遺傳與相關疾病、環境傷害及營養疾病 第4回 腫瘤 第5回 感染性及免疫系統疾病 第6回 第1~5回復習 第7回 心臟血管與造血系統疾病 第8回 呼吸系統疾病 第9回 消化道疾病 第10回 肝、膽、胰疾病 第11回 泌尿系統疾病 第12回 第7~11回復習 第13回 生殖系統和乳房疾病 第14回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15回 神經系統及眼、耳疾病 第16回 肌肉骨骼、關節及皮膚疾病 第17回 第13~16回復習 第18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原價: 220 售價: 19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總論與量化研究法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總論與量化研究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總論與量化研究法 作者: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 出版社:東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5/05/13 ISBN:9789574838127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現今社會科學逐漸成熟,有關研究方法的書籍,不論翻譯或編著都為數甚多。我們編輯出版《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除了在內容上全面調整外,更強調盡可能匯聚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在各章編寫過程中特別加重方法背後的觀念,及方法的應用時機,並以臺灣本土的例子說明,藉以區隔此書與坊間其它方法學書籍的差異。 目錄 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 2.研究倫理 3.研究設計 4.研究文獻評閱與研究 5.實驗研究法 6.個體發展的研究方法 7.抽樣調查研究法 8.調查資料庫之運用 9.焦點團體研究法 10.古典測量理論 11.試題反應理論 12.社會網絡分析 13.質量並用法

原價: 660 售價: 62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1版)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ISBN13:9789866624940 替代書名: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W. Lawrence Neuman 譯者: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 裝訂/頁數:平裝/774頁 規格:26.5cm*20cm*3.1cm (高/寬/厚) 版次:2版5刷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研究法 內容簡介   在這本備受推崇的著作裡,作者以全面而且均衡的方式介紹了社會研究中的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取向,並且也強調了結合各種不同取向所能帶來的益處。本書中亦包含了數十個來自於實際研究的新範例,能夠幫助讀者瞭解各種概念以及研究方法。   「對於任何一位作者而言,要同時詳細地檢視質化以及量化研究方法,都是一項費力而艱鉅的任務。然而,本書作者卻漂亮地完成了這項任務,不但在整本書中以均衡的份量來分別討論這兩種研究方法,而且也突顯出這兩種研究方法相互重疊以及彼此歧異之處。」 ─雷提克(Bethany L. Letiecq) 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你應該購買這本新版的《當代社會研究法》,以下是五個你非買不可的好理由!   1. 在整本書裡,作者已經加強以及擴充了關於更廣泛的社會研究方法論議題的討論內容,而不 只是狹隘地探討各種研究技術的應用方式而已。其中包括了整合量化以及質化取向、把社會研究置入於更大的科學事業的脈絡之中、以及解釋文化與文化信念對於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關聯性。   2. 作者更新了關於社會研究各種認識論基礎的討論內容,並且在其中加入了出現在近期文獻中的新議題以及新觀念。   3. 作者的寫作方式能夠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於內容當中,因為作者強調了讀者作為研究者的身分,而且也把讀者放置於一個決策制訂者的位置上。除此之外,本書中有數個章節的開頭部分都是一項研究,而且在整個章節內容中都會一再提及該項研究,以作為證明某些概念的實際例子。在內文中的各種圖形、表格、範例、補充資訊等等,則依據主要的類型來重新加以組織,而且圖形也變得更為清晰易懂。   4. 關於社會科學裡的個案研究方法,本書已經增加了相關的討論內容,而且也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說明。此部分內容目前包含了個案研究對於建立理論的重要性,並且也增加了在文獻當中所提到的關於個案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5. 本書第九章「實驗研究」以及第十章「調查研究」的內容,都已經大幅度地增加了最新的發展趨勢以及內容。第九章的新特色之一,是更為強調理論在實驗研究中的重要性,而第十章裡則增加了在調查研究中各種可能的誤差來源,以及在調查訪談中的最新發展,其中包括對於認知訪談的說明與解釋。 目錄 第1部分 基礎 第1章 為什麼要進行研究? 1 社會科學研究之外的其他選擇 3 研究的內涵:科學化的取向 11 社會研究的類別 23 研究過程的步驟 25 為什麼要學習進行社會研究的方法? 32 結論 33 第2章 社會研究的主要類別 35 研究的運用與讀者群 37 研究的目的 53 個案內或是跨個案研究 57 單一時間點或是多重時間點 62 資料蒐集技術 65 結論 73 第3章 理論與研究 75 什麼是理論? 77 社會理論與意識型態 79 社會理論的組成部分 84 結論 120 第4章 方法論的意義 123 哲學基礎 124 三種取向 128 實證主義社會科學 130 詮釋取向社會科學 138 批判取向社會科學 148 女性主義以及後現代研究 160 結論 163 第5章 如何回顧文獻以及進行合乎倫理的研究 169 文獻回顧 170 社會研究中的倫理 195 結論 219 第2部分 規劃以及準備 第6章 研究設計的策略 223 三角檢證法 224 研究的質化以及量化取向 226 質化設計議題 238 量化設計議題 243 結論 261 第7章 質化與量化測量 267 測量的必要性 268 量化以及質化測量 270 測量的過程 271 信度與效度 279 量化測量指引 292 量表與指數 298 結論 315 第8章 質化與量化抽樣 319 進行抽樣的理由 319 抽樣策略 321 結論 357 第3部分 量化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9章 實驗研究 363 適當的技術 364 實驗簡史 367 隨機分派 371 實驗設計的邏輯 375 內在與外在效度 386 實際的考量 398 實驗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 399 與倫理有關的議題 400 結論 402 第10章 調查研究 405 調查研究的歷史 406 調查研究的邏輯 409 建構問卷 411 調查的類型:優點與缺點 443 調查訪談 450 合乎倫理的調查 462 結論 463 第11章 非反應式研究以及次級分析 469 非反應式研究 470 內容分析 473 現存的統計數據╱文件 483 調查資料的次級分析 490 推論的議題以及理論考驗 498 倫理的考量 499 結論 499 第12章 量化資料分析 503 資料處理 504 單變項的結果分析 507 雙變項的結果分析 517 超過兩個變項 532 推論統計 540 結論 545 第4部分 質化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13章 田野/實地研究 549 瞭解田野/實地研究 550 田野/實地研究訪談 590 資料品質 598 田野/實地研究中的倫理兩難困境 601 焦點團體研究 603 結論 605 第14章 歷史比較研究 611 歷史比較研究簡史 613 適合歷史比較研究的研究問題 613 歷史比較研究的邏輯 615 進行歷史比較研究計畫的步驟 625 歷史脈絡中的資料以及證據 630 比較研究 641 歷史比較研究中的同義議題 659 倫理 663 結論 664 第15章 質化資料分析 669 資料分析方法的比較 670 編碼以及概念形成 673 質化資料的分析策略 683 其他的技術 703 結論 712 第5部分 與他人溝通 第16章 撰寫研究報告以及社會研究的政治 717 研究報告 718 社會研究的政治 739 客觀性以及價值中立 756 結論 758

原價: 800 售價: 72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