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 (3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二版)
作者:邱皓政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1/18
ISBN:9789869558051
內容簡介
在資料科學中,數據是一切故事的起點,但數據必須來自測量,測量是踏入資料科學世界的敲門磚。測驗與評量工具的應用,向來在心理、教育、管理等社會科學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測評考試與調查實務工作者推動日常事務的重要職能。
本書除了深入淺出介紹心理測驗的基本原理,同時鉅細靡遺的說明量表工具的編製方法與技術,第二版特別強化操作範例的介紹與說明,配合SPSS、Mplus等軟體,示範測驗發展與量表編製的各個重要步驟,同時更對數據報表的意義進行詳細解說。
本書內容橫跨古典與現代,除了信度、效度、常模、測驗倫理等心理測驗的傳統章節,更納入了概化理論、結構方程模式、多層次模式、潛在類別模式、項目反應理論等當代最重要的尖端測驗理論與方法。
本書目的在於使讀者做好測評學理紮根打底的工作,也能掌握測評領域的熱門議題與發展趨勢,再配合編製技術的實際操作與實務應用演練,於短時間內建立完備的測評知識,擁有最前衛的實踐技能,躋身測評專業行列。
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01章 測驗與評量概說
1.1 前言
1.2 測評的基本概念
1.3 測評的目與功能
1.4 測評工具的分類
1.5 結語:理論與實務之間
第02章 測驗標準與倫理
2.1 前言
2.2 測驗標準
2.3 測驗倫理
2.4 結語
第二篇 測驗原理與技術
第03章 測評工具發展程序與數位化
3.1 前言
3.2 測評工具的發展程序
3.3 測評電腦化與網路化
3.4 結語:一門大學問
第04章 題型格式與題本組成
4.1 前言
4.2 測量題型
4.3 題本製作與編碼
4.4 測評的防弊機制
4.5 結語
第05章 測驗分數與常模
5.1 前言
5.2 題分
5.3 量尺分數
5.4 分數解釋與常模
5.5 結語:唇亡齒寒的隱喻
第06章 項目分析
6.1 前言
6.2 題目基本特徵
6.3 誘答分析
6.4 遺漏傾向分析
6.5 描述統計指數
6.6 效標分析法
6.7 因素分析法
6.8 項目分析的完整範例
6.9 結語
第07章 信度
7.1 前言
7.2 信度的基本原理
7.3 信度估計的方法
7.4 影響信度的因素
7.5 信度分析的操作範例
7.6 結語:考試代表什麼
第08章 概化理論
8.1 前言
8.2 概化理論的基本念
8.3 單面向設計
8.4 多面向設計
8.5 概化理論的操作範例
8.5 結語
第09章 效度
9.1 前言
9.2 效度的意義與內容
9.3 效度的分類
9.4 其他效度議題
9.5 效度衡鑑技術
9.6 結語
第三篇 統計模式原理與應用
第10章 因素分析與量表發展
10.1 前言
10.2 潛在變數的界定
10.3 因素分析的原理
10.4 因素分析的執行
10.5 因素分析的相關問題
10.6 結語
第11章 結構方程模式與量表發展
11.1 前言
11.2 驗證性因素分析
11.3 統合模式分析
11.4 模式適配評鑑
11.5 SEM在測驗發展的其他應用
11.6 結語
第12章 潛在類別模式與量表發展
12.1 前言
12.2 潛在類別模式的原理
12.3 模式適配與檢定
12.4 潛在類別模式的操作
12.5 結語
第13章 多層次模式與量表發展
13.1 前言
13.2 多層次模式的分析原理
13.3 多層次 SEM的 Mplus分析實例
13.4 多層次模式的信度調整
13.5 結語
第14章 項目反應理論與量表發展
14.1 前言
14.2 項目反應理論的特性
14.3 項目反應理論的主要概念
14.4 項目反應理論的不同模式
14.5 項目反應理論的Mplus應用範例
14.6 結語
立即查看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
ISBN13:9789865492076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邱皓政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增修2版
出版日:2021/05/0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量化研究法第二冊《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分成〈基礎統計原理〉、〈平均數考驗〉、〈關聯分析〉三篇,共十七章。內容圍繞在各種重要統計方法的原理說明,並搭配SPSS最新版本進行示範演練,原理闡述深入淺出,演算公式定義完備,範例具體務實,操作步驟顯明易懂,結果解釋說明完善。
深入討論各種變異數分析方法:提供實驗研究最完備的原理說明與分析指南。
系統介紹相關與迴歸方法:整合傳統與當代最新的迴歸應用,說明「中介」與「調節」的概念與分析策略。
統計原理的闡述完整清晰:配合SPSS最新版本操作示範,理論與實務兼備,為研究者與學員之必備專書。
系列叢書體系完整:引導讀者循序漸進建立量化研究能力,是學術研究與高階量化分析人員養成之最佳教材。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統計原理
第01章 統計學概論
1.1 前言
1.2 統計學發展的脈絡
1.3 統計的基本元素
1.4 統計學的分類
1.5 結語:真的有這麼難嗎?
第02章 描述統計與圖表
2.1 前言
2.2 次數分配
2.3 集中量數
2.4 變異量數
2.5 偏態與峰度
2.6 統計圖示
2.7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2.1 次數分配與描述統計的操作示範
範例 2.2 預檢資料的操作示範
2.8 結語
第03章 機率、分配與標準分數
3.1 前言
3.2 機率原理
3.3 機率分配
3.4 標準分數
3.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3.1 機率分配的操作示範
範例 3.2 Z 分數的操作示範
範例 3.3 T 分數的操作示範
3.6 結語
第04章 抽樣與估計
4.1 前言
4.2 抽樣與抽樣分配
4.3 估計
4.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4.1 平均數的區間估計
範例 4.2 百分比的區間估計
4.5 結語
第05章 假設考驗
5.1 前言
5.2 假設考驗的基本原理
5.3 假設考驗的決策方法
5.4 平均數假設考驗
5.5 類別變數假設考驗
5.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5.1 單一樣本t 檢定
範例 5.2 單因子χ2 檢定
5.7 結語
第二篇 平均數考驗
第06章 平均數差異檢定
6.1 前言
6.2 平均數差異檢定的原理
6.3 t 檢定的基本假設
6.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6.1 獨立樣本t 檢定
範例 6.2 相依樣本t 檢定(重複量數設計)
範例 6.3 相依樣本t 檢定(配對樣本設計)
6.5 結語
第07章 變異數分析
7.1 前言
7.2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7.3 效果量與檢定力分析
7.4 多重比較
7.5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假設
7.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7.1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7 結語
第08章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8.1 前言
8.2 多因子設計的原理
8.3 單純主要效果檢驗
8.4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圖示
8.5 型I、II、III、IV 平方和
8.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8.1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完全獨立設計)
8.8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09章 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9.1 前言
9.2 相依樣本設計的原理
9.3 相依樣本設計的效果量
9.4 多因子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9.5 球形假設問題
9.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9.1 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9.2 配對設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9.3 完全相依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7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10章 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10.1 前言
10.2 混合設計的統計原理
10.3 拉丁方格設計
10.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0.1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範例 10.2 拉丁方格分析
10.5 結語
附錄:以SPSS 語法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第11章 共變數分析
11.1 前言
11.2 共變數分析的特性
11.3 共變數分析的統計原理
11.4 共變數分析的應用議題
11.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1.1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範例 11.2 二因子共變數分析
11.6 結語
第三篇 關聯分析
第12章 類別變數分析
12.1 前言
12.2 類別變數的列聯表分析
12.3 類別變數的關聯係數
12.4 順序變數的關聯係數
12.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2.1 類別變數關聯分析
範例 12.2 順序變數關聯分析
12.6 結語:關聯係數的比較
第13章 相關與迴歸分析
13.1 前言
13.2 相關分析
13.3 其他相關係數
13.4 迴歸分析
13.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3.1 相關分析
範例 13.2 淨相關與部分相關分析
範例 13.3 簡單迴歸分析
13.6 結語
第14章 多元迴歸
14.1 前言
14.2 多元迴歸的統計原理
14.3 多元迴歸的執行程序
14.4 多項式迴歸分析
14.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4.1 解釋型迴歸分析
範例 14.2 預測型迴歸分析
範例 14.3 階層迴歸分析
範例 14.4 曲線迴歸分析
14.6 結語
第15章 虛擬變數迴歸
15.1 前言
15.2 虛擬變數迴歸原理
15.3 單因子(k = 2)虛擬迴歸
15.4 單因子(k > 2)虛擬迴歸
15.5 多因子虛擬迴歸
15.6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5.1 單因子虛擬迴歸
範例 15.2 二因子虛擬迴歸
15.7 結語
第16章 交互作用與調節效果迴歸
16.1 前言
16.2 交互作用迴歸的基本原理
16.3 混合自變數迴歸
16.4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6.1 交互作用迴歸(連續調節變數)
範例 16.2 交互作用迴歸(類別調節變數)
16.5 結語
第17章 中介效果迴歸與路徑分析
17.1 前言
17.2 中介效果迴歸分析
17.3 調節式中介與中介式調節
17.4 路徑分析
17.5 SPSS 操作示範
範例 17.1 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範例 17.2 調節式中介效果分析範例
範例 17.3 路徑分析範例
17.6 結語
附錄
附錄A:常態分配累積機率與尾機率對照表
附錄B:t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附錄C:F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附錄D:χ2分配臨界值與顯著水準對照表
立即查看
管理心理學:實務與應用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管理心理學:實務與應用
ISBN13:9789864307975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劉亦欣
裝訂/頁數:平裝/295頁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重量:647克
版次:4
出版日:2022/01/01
中國圖書分類:企業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淺顯易懂的文句,說明各種工作環境、群體的構成,以及碰到各種困境時,我們該如何面對解決。作者融貫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職場的實務歷練,提供讀者多元的案例,內容豐富、生動有趣,能引發多面向的思考。
為了不使來自國內外的理論流於型式,並符合本土在地化特色,因此特別加入了台灣本土的個案—「職場話題」做為管理心理理論的練習;同時書中穿插「心靈小站」的單元,藉此也讓讀者作一番心靈沈澱。此外「心靈劇場」單元則是模擬個案中不同角色,讓我們藉由揣摩過程了解到原來立場不同的心聲,讓你我在辦公室中,更加明白相處的藝術。
管理心理學是心理科學與行為科學的結合,主要研究組織管理活動中人們的心理過程與心理效應,進一步揭開人的心理規律和行為規律,是心理學中的應用理論科學,也是學習成為管理者所必須了解的重要學科。本書除了做為大專相關課程教科書外,也推薦給非心理系的管理人才或各商科人士參考。
本書特色
學習目標:建立各章的核心思想,能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概要。
職場話題:運用符合時勢的報章雜誌,提供讀者思考,做理論實務之印證。
現場直擊:各式各樣的職場故事,讓讀者做為管理心理理論的練習。
心靈小站:引導讀者稍作沉澱,回想自己在管理上的點滴或可記下您的看法,留待學習後做筆記整理。
心靈劇場:模擬個案中不同角色,藉由揣摩過程了解不同立場的心聲,讓讀者更明白相處的藝術。
自我省思:透過題目的練習,「管理心理學」才能真實融合於您的身上與所扮演的角色之中。
第四版除了依最新資訊修訂外,並以用心帶領、用心出發為內容特色,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將實務案例全面更新,增加了許多與疫情相關的案例分析,引導讀者用全新的思維來面對大環境的轉變,學習新的管理方式。
目錄
Chapter 01 管理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管理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管理心理學之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管理心理學與其他領域之關係
Chapter 02 認知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認知與社會認知
第三節 歸因
第四節 認知偏見
第五節 如何克服認知偏見
Chapter 03 學習
第一節 學習的意義與類型
第二節 操作性條件反射
第三節 觀察學習
Chapter 04 個體差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性格
第三節 能力
第四節 態度
Chapter 05 壓力
第一節 定義
第二節 產生壓力的原因
第三節 壓力的影響
第四節 壓力管理
Chapter 06 個體行為激勵
第一節 需要與動機
第二節 激勵理論
第三節 激勵理論的應用-工作設計
Chapter 07 群體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群體的定義、功能和分類
第三節 群體活動的動力
第四節 群體的規模和結構
Chapter 08 人際關係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意義
第三節 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
第四節 人際關係的經營
Chapter 09 溝通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溝通的意義與類型
第三節 溝通角色和溝通障礙
第四節 溝通的技巧
Chapter 10 衝突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個體衝突
第三節 群體內部和外部衝突
第四節 衝突的原因及其預防方法
第五節 解決衝突的方法
Chapter 11 組織設計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組織設計的意義與原則
第三節 組織變革
第四節 組織效能
Chapter 12 領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領導理論
第三節 領導與領導者
第四節 領導方式與技巧
Chapter 13 決策行為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決策之定義與原則
第三節 決策系統
參考書目
索引
立即查看
圖解現代色彩學
系列名:圖解系列-理工
ISBN13:978626317202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陳鴻興;蕭琇霙
裝訂/頁數:平裝/152頁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9/16
中國圖書分類:色彩及配色
內容簡介
「iPAS色彩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應考適用,中華色彩學會推薦
●一單元一概念,迅速理解現代色彩學相關理論
●內容完整,架構清晰,為了解現代色彩學的全方位工具書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本書為第一線色彩學專家所撰寫之科普教材,觀念清晰,是色彩工程與色彩設計的最佳入門書籍。內容從色彩的原理出發,再到色彩在心理、物理、生理上的作用,以及色彩的各種應用與研究,詳細介紹CMF設計師所需具備的色彩基礎知識。有工程導向,也有人文藝術,藉由全方位學習,培養感性與理性兼具。
全書彩色圖解,採用圖例與文字交叉對照的方式精心編排,易於理解,提供正確的學習方針,帶來色彩學學習的新面貌。除可作為高中、大專相關課程教學使用,亦適合社會人士自修閱讀。
目錄
CH1 色彩的原理
1-1 色彩是什麼?
1-2 現代色彩學的先行者
1-3 色彩的基本名稱:色名
1-4 色彩三屬性
1-5 牛頓與歌德的色彩觀點
1-6 孟賽爾色彩體系
1-7 NCS色彩體系
1-8 PCCS色彩體系(上)
1-9 PCCS色彩體系(下)
1-10 色票
1-11 顏料
1-12 色光加法混色
1-13 色料減法混色
1-14 繼時混色與並置混色
CH2 從心理看色彩
2-1 色相心理作用
2-2 明度的心理作用
2-3 色彩同化
2-4 色彩對比
2-5 補色
2-6 錯覺
2-7 明適應、暗適應與色適應
2-A 色彩詞彙演化模式
2-B 面積的色彩效果
CH3 從物理看色彩
3-1 可見光
3-2 光的反射、吸收、透射
3-3 光度學單位
3-4 用區塊色素解釋光譜顏色
3-5 物體光譜描述
3-6 照明光光譜描述
3-7 標準光源
3-8 同色異譜
CH4 從生理看色彩
4-1 蜜蜂看顏色的方式
4-2 人眼構造與大腦視覺系統
4-3 錐狀細胞與桿狀細胞
4-4 色覺理論
4-5 側抑制
4-6 色覺障礙的分類
4-7 色覺檢測方法
CH5 色彩的量化
5-1 CIE XYZ表色系統
5-2 色彩定量化描述
5-3 CIE xy色度圖
5-4 色溫與黑體軌跡
5-5 CIE均勻色度圖
5-6 CIE均勻色彩空間
5-7 色彩差異的描述:色差公式
CH6 色彩的應用與研究
6-1 彩色導表
6-2 色彩測量
6-3 數位相機:基本構成
6-4 數位相機:白平衡
6-5 彩色印表機
6-6 彩色顯示器
6-7 光源演色性
6-8 色彩管理
6-9 注目新研究:新式色覺檢測方法
6-10 注目新研究:典藏繪畫色彩評價技術
6-11 注目新研究:金屬色測量評價
6-12 注目新研究:數位彩妝模擬技術
附錄A 點描繪畫色彩原理
附錄B 數位影像的色彩分類
參考文獻
索引
立即查看
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Research Methods,Design,and Analysis 12/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作者:郭俊顯(Christensen)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9/01/11
ISBN:9789579096331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各國私立大學普遍採用的「心理學實驗法」教科書,適用心理系修習「心理學實驗法」、「研究方法」或「社會科學研究法」等課程之學生、亦適用於非心理系本科系之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或是其他對心理學實驗法有興趣之學生。
本書章節架構之安排,及內容的寫作風格,具有合理的邏輯性,且作者的說明淺顯易懂,亦採用相當多適合的例子進行說明,除了適合尚未具備堅實心理學知識基礎的大二學生,對非本科系的學生也極易閱讀,可以作為自學的書籍。
本書特色
概念構圖: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協助學生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每章一開始,用「概念圖」來協助學生對該章內容產生整體知識架構。
章節架構:本書強調知識的架構與邏輯,除了透過適當的章節安排,每章內容均與其他章節產生連結。學生可據此學習到有架構邏輯的知識,而非零散的知識內容。
自學資源:提供多樣的自學資源,特別是每章學習主題的相關網站,提供相關資料或提供實作練習的機會,可以增加學生相關的知識基礎。
資訊完整:除了實驗法,也說明質化研究進行方式、統計分析,且以專章進行說明研究完成後如何準備發表結果,讓學生可以輕鬆掌握整套的相關知識內容。
目錄
PART 1 簡介
第01章 科學研究概論
獲取知識的方法
科學
科學研究潛藏的基本假定
科學研究的特徵
理論在科學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科學家在心理學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
偽科學
第02章 研究取向與資料蒐集
量化研究的變項
實驗研究
心理學實驗
實驗研究情境
非實驗量化研究
質化研究
資料蒐集的主要方法
PART 2 研究的計劃歷程
第03章 問題的確認與假設的形成
研究構想的來源
研究構想的偏頗
無法進行科學探討的構想
文獻回顧
研究的可行性
研究問題的形成
假設的形成
第04章 倫理
研究倫理:它們是什麼
倫理兩難
倫理指導方針
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倫理標準
執行研究時需考慮的倫理議題
以電子媒介進行研究的倫理議題
準備研究報告的倫理議題
動物(非人類)研究的倫理
使用動物的安全防護
動物研究指導方針
PART 3 研究的基礎
第05章 測量變項與抽樣
定義測量
測量的量尺
良好測量的心理計量特性
使用信度與效度資訊
測驗訊息的來源
抽樣方法
抽樣使用的專有名詞
隨機抽樣技術
非隨機抽樣技術
隨機選取與隨機分派
使用隨機抽樣時,決定樣本大小
質化研究的抽樣
第06章 研究效度
四種主要效度類型的概觀
統計結論效度
建構效度
內在效度
外在效度
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之間的關係
PART 4 實驗方法
第07章 實驗研究的控制技術
實驗隨機化開始時使用的控制技術
配對
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控制技術
對抗平衡法
控制參與者效應
控制實驗者效應
達成控制的可能性
第08章 實驗研究設計
弱實驗研究設計
強實驗研究設計
參與者間設計
參與者內設計
階層設計
受試者內獨變項的階層設計
混合模式的階層設計
階層設計的優、缺點
如何選擇或建構適當的實驗設計
第09章 進行實驗的程序
機構認可
研究對象
設備與/或儀器
程序
先導研究
第10章 準實驗設計
不對等比較組設計
時間序列設計(Time-Series Design)
迴歸不連續設計
第11章 單一個案研究設計
單一個案研究設計
使用單一個案研究時方法學上的考量
評估改變的標準
競爭假設
PART 5 調查、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
第12章 調查研究
何時該進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的步驟
橫斷與縱貫研究設計
選擇蒐集調查資料的方法
調查工具的建構與修改
從母群中選擇你的調查樣本
調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第13章 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
質化研究的主要特徵
質化研究的研究效度
四種質化研究方法
現象學
民族誌
個案研究
紮根理論
混合方法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的研究效度
PART 6 分析與解釋資料
第14章 描述統計
描述統計
次數分配
資料的圖示
集中趨勢的測量
變異性的測量
檢驗變項之間的關係
第15章 推論統計
抽樣分配
估計
假設檢定
實務的假設檢定
假設檢定與研究設計
PART 7 撰寫研究報告
第16章 整理研究報告:為口頭發表或出版做準備
APA 格式
研究報告的整理
為出版而投稿的研究報告
在專業研討會上發表研究結果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 實驗研究法與共變數分析
作者:凃金堂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7/05/25
ISBN:9789571191386
內容簡介
實驗研究是較能確定變項因果關係的研究方法,針對實驗研究資料的統計方式,大多數的統計書籍,會建議採用「共變數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許多研究生或研究人員因不熟悉共變數分析的基本概念,而不敢採用共變數分析處理實驗研究的資料。本書旨在說明實驗研究法與共變數分析的關聯性,解析共變數分析的基本概念,並介紹SPSS與「EZ_ANCOVA」的EXCEL統計軟體的操作與報表解讀,協助讀者能順利以共變數分析,進行實驗資料的統計分析工作。
本書特色
‧解說實驗研究與共變數分析的關聯性。協助實驗研究的研究人員,採用共變數分析進行實驗資料分析,以獲得更精準的統計結果。
‧介紹如何使用SPSS與「EZ_ANCOVA」的EXCEL統計軟體,並透過統計軟體的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讓讀者學會進行共變數分析。
‧針對令人困擾的「詹森-內曼法」(Johnson-Neyman procedure),除了介紹基本原理。並引導讀者使用SPSS與「EZ_ANCOVA」的EXCEL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本書資料檔,請至本公司網站www.wunan.com.tw
輸入書號1H0H,即可找到下載處。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實驗研究法
壹、實驗研究與因果關係
貳、實驗研究的基本概念
參、實驗研究的內外在效度
肆、實驗研究設計類型
第二章 共變數分析基本概念
壹、(準)實驗研究法使用共變數分析的理由
貳、共變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壹、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基本原理
貳、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的計算歷程
參、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一個共變項兩個組別)的SPSS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肆、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一個共變項兩個組別)的EXCEL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伍、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一個共變項三個組別)的SPSS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陸、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一個共變項三個組別)的EXCEL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柒、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兩個共變項兩個組別)的SPSS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兩個共變項兩個組別)的EXCEL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玖、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兩個共變項三個組別)的SPSS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拾、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兩個共變項三個組別)的EXCEL操作步驟與報表解讀
第四章 詹森-內曼法
壹、詹森-內曼法的基本概念
貳、詹森-內曼法的SPSS統計操作與報表解讀
參、詹森-內曼法的EXCEL統計操作與報表解讀
肆、三組別迴歸係數不同質的統計方式
第五章 雙因子共變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壹、雙因子共變數分析的基本假定
貳、雙因子共變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 雙因子共變數分析的統計軟體操作
壹、一個共變項的2×2雙因子共變數分析(單純主要效果顯著)
貳、一個共變項的2×3雙因子共變數分析(單純主要效果顯著)
立即查看
全新!托福TOEFL iBT寫作題庫大全:完整提供20回模擬試題,詳細解說答題技巧,針對托福測驗量身打造的寫作書!(雙書裝+整合寫作音檔下載QR碼)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計量經濟及高等研究法: JMulTi與Eviews的應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新一代 科大四技設計群基本設計實習實作寶典 - 基礎構成.文字造形篇 - 最新版(第二版)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診斷 ‧ 評量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依據新課綱掌握考試方向:因應四技二專學測專業科目(二)之實作評量方式,並依據基本設計課綱,規劃系統、單元性的試題習作。
2.試題設計兼顧教學與自學:習作明列主題、說明、工具,可訓練同學讀題和解題的能力;時間的擬定建議由老師視情況需要做設定;附評分表和評語欄,可讓老師迅速回饋同學的學習結果;此外部分試題開放自訂條件,便於老師做教學變化或調整。
3.習作可靈活運用於各場合:每冊題數份量適中,可滿足老師課堂教學之用,並可作為同學課後練習和班級測驗之用。
4.彩色範例更有效引導學習:試題附有彩色示範作品或圖片提示,部份提供重點文字提示,提供同學立即之參考。在參考的過程中,有賴老師的解說和引導,增強同學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期許同學的構想能突破現有範例。
目錄
第一單元 設計工具練習
主題1:徒手直線和工具直線練習
主題2:工具圓弧線練習
第二單元 基本設計要素
主題1:點構成-虛點、點的線化、點的面化
主題2:線構成-消極的線、線的面化
主題3:點、線構成表現立體感、空間感
主題4:面構成-抽象、具象幾何形
主題5:體構成-點線面表現體、體的二次元表現
第三單元 文字造形
主題1:POP字體-細字
主題2:POP字體-正字方角字(一)
主題3:POP字體-正字方角字(二)
主題4:POP字體-正字方角字(三)
主題5:POP字體-正字圓角字(一)
主題6:POP字體-正字圓角字(二)
主題7:POP字體-活字(一)
主題8:POP字體-活字(二)
主題9:POP字體-裝飾字(一)
主題10:POP字體-裝飾字(二)
主題11:POP字體綜合練習
主題12:POP字體-變體字
主題13:基本字體-明體字筆劃
主題14:基本字體-黑體字筆劃
主題15:基本字體-明體字
主題16:基本字體-黑體字
主題17:基本字體-英文字體練習
主題18:基本字體設計-中、英文和數字練習
主題19:基本字體-中文字體應用
主題20:基本字體-字體設計(一)
主題21:基本字體-字體設計(二)
主題22:文字編排-表現法
主題23:文字編排-標題與內文編排
第四單元 美的形式原理
主題1:反覆-類似性反覆、間隔性反覆
主題2:節奏
主題3:漸變
主題4:對稱
主題5:均衡
主題6:調和與對比
第五單元 平面構成方式
主題1:分割-線形分割、形量分割
主題2:並置-分離、連接、重疊
主題3:變形和錯開
主題4:單位形設計、組合和繁殖
第六單元 視覺錯視原理
主題1:圖地反轉
主題2:錯視圖形、群化圖形
主題3:矛盾圖形
主題4:多義圖形
立即查看
新一代 科大四技設計群基本設計實習實作寶典 - 圖案插畫.圖文整合篇 - 最新版(第二版)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診斷‧評量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 .依據新課綱掌握考試方向:因應四技二專學測專業科目(二)之實作評量方式,並依據基本設計課綱,規劃系統、單元性的試題習作。
2 .試題設計兼顧教學與自學:習作明列主題、說明、工具,可訓練同學讀題和解題的能力;時間的擬定建議由老師視情況需要做設定;附評分表和評語欄,可讓老師迅速回饋同學的學習結果;此外部分試題開放自訂條件,便於老師做教學變化或調整。
3 .習作可靈活運用於各場合:每冊題數份量適中,可滿足老師課堂教學之用,並可作為同學課後練習和班級測驗之用。
4 .彩色範例更有效引導學習:試題附有彩色示範作品或圖片提示,部份提供重點文字提示,提供同學立即之參考。在參考的過程中,有賴老師的解說和引導,增強同學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期許同學的構想能突破現有範例。
目錄
工具篇
基礎構成.文字造形篇
第一單元 圖案設計
主題1:圖案的形式-具象平面形、具象立體形、幾何形、抽象形
主題2:圖案的表現-線、面、線+面、質感構成
主題3:圖案造形的開發-簡化、變形、特徵化
主題4:圖案的編排(一)-二方連續、四方連續
主題5:圖案的編排(二)-骨格的設計和應用
主題6:圖案的構成(一)-對稱、放射、疏密
主題7:圖案的構成(二)-強調、對比;漸變、律動
第二單元 創意插畫設計
主題1:點構成法
主題2:線構成法
主題3:面構成法
主題4:精繪法
主題5:合成法
主題6:改造法
第三單元 色彩原理應用
主題1:色相配色
主題2:明度配色
主題3:色調配色
主題4:色彩並置混合
主題5:色彩的感覺
主題6:色彩的聯想
主題7:色彩的情感
第四單元 視覺效果表現
主題1:三次元幻像-透明感、立體感、空間感
主題2:四次元幻像-速度感和動感
主題3:味覺意象
主題4:心情和聲音意象
主題5:風格效果表現
第五單元 圖文整合構成
主題1:海報設計方法-具象型、抽象型、文字型、符號型
主題2:海報設計兩段式構想表現
主題3:廣告簡介設計
主題4:封面設計
第六單元 設計史應用設計
主題1: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
主題2: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sm)和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風格
主題3:立體派(Cubism)和未來派(Futurism)風格
主題4:風格派(De Stijl)和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ionism)風格
主題5:歐普藝術(Optical Art)和普普藝術(Pop Art)風格
第七單元 詩、文、演、曲插畫設計
主題1:古詩意境表現
主題2:新詩聯想表現
主題3:歌謠插畫表現
主題4:表演藝術插畫表現-白蛇傳之戲劇、舞蹈
第八單元 LOGO、繪圖文字設計
主題1:LOGO設計方法-點線面、圖地反轉、群化圖形之應用
主題2:LOGO設計方向-圖案型、文字型、綜合型
主題3:LOGO設計
主題4:繪圖文字設計和應用
立即查看
新一代 科大四技設計群基礎圖學實習實作寶典 - 2025年(第三版)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詳解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依據新課綱,掌握考試方向:因應統測之實作評量方式,並依據基礎圖學課綱,規劃系統、單元性的試題習作。
2、練習題設計兼顧教學與自學:習作明列主題、說明、工具需求及參考資料,參考資料可提供解題之基本線索,訓練學生自 學時讀題與解題的能力;時間的擬定,建議由老師依據實際需要設定;附評分標準及評語欄,可讓老師迅速回饋學生的學習結果。此外,部分練習題開放自訂條件,便於老師作教學變化或調整。
3、習作可靈活運用於各場合:習作題數適中,配合階段性課程實施,可作為課堂、回家作業練習或隨堂測驗用。
4、提供全方位的練習:練習題包含基礎圖學考科全範圍,題目由淺入深,兼具概念與實作,循序漸進練習。
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功能:
使用「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登入會員與書籍序號後,可線上閱讀詳解、自我練習,增強記憶力,反覆測驗提升應考戰鬥力,即學即測即評,強化試題熟練度。
評量:可在線上反覆練習書內各種題目;亦可連結至「歷屆試題」、「名師分享」(試題與影音)練習其他試題。
詳解:在線上即時取得各單元的試題解析,方便快速核對答案,並可隨時查閱詳細解析。
目錄
第一單元 幾何圖法
主題1:正多邊圖形應用練習(一)
主題2:正多邊圖形應用練習(二)
第二單元 正投影視圖
主題1:三視圖練習 (一)
主題2:三視圖練習 (二)
主題3:三視圖練習 (三)
主題4:三視圖練習 (四)
主題5:三視圖練習 (五)
主題6:三視圖練習 (六)
主題7:三視圖練習 (七)
第三單元 尺度標註及符號識別
主題1:尺度標註練習(一)
主題2:尺度標註練習(二)
主題3:尺度標註練習(三)
第四單元 平行投影立體圖法
主題1:等角圖練習(一)
主題2:等角圖練習(二)
主題3:等角圖練習(三)
主題4:等角圖練習(四)
主題5:等角圖練習─等角弧、等角圓
主題6:等斜圖、半斜圖練習
主題7:立體圖練習
第五單元 剖視圖
主題1:全剖視圖練習(一)
主題2:全剖視圖練習(二)
主題3:全剖視圖、半剖視圖
第六單元 輔助視圖
主題1:輔助視圖練習(一)
第七單元 歷屆試題練習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