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5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作(編/譯)者 : 李慶芳 作者/陳怡方‧卓偉琪 主編 出版年份 : 2019 ISBN : 9789864129447 書號 : 550901 幾色 : 1 規格 : 25K 發行公司 : 高立圖書 版權日期 : 2019/09/01 版次 : 初版二刷 頁數 : 424 什麼是質化研究? 質化研究是「現象、故事、意義、反思」的開悟方法 2. 誰適合做質性研究呢? 質性研究可以使你變成具敏銳度的人 3. 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是 第一個修煉:「田野訪談」使你了解脈絡 第二個修煉:「研究方法」使你事半功倍 第三個修煉:「理論脈絡」使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四個修煉:「寫作習慣」訓練你的邏輯思考 第五個修煉:「理論對話」深化你的見解 第六個修煉: 「創意鋪陳」開創研究新亮點 4. 如何賞析質化研究? 審稿人關心什麼?他們在意的是深度的質問、有趣的故事、合理的推論、見所未見的意義、發人省思的啟發。 5. 質化研究有哪些撞牆期? 資料厭食症、逐字稿恐慌症、思索停滯症、逃避心態? 目錄 第一單元 什麼是質化研究? 第二單元 什麼人適合做質性研究? 第三單元 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 第四單元 如何賞析質化研究? 第五單元 質化研究有些撞牆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社會學新論(增訂三版) 作者:葉肅科 出版商:三民 出版日期:2016-01-01 最新刷次: 2019-10-10 ISBN:9789571459950 內容簡介 DESCRIPTION 本書所以稱為《醫療社會學新論》,並非在書名上標新立異,而是反映某些新事實:1.新概念:重新定義健康、疾病與醫療等概念;2.新方法:最大特點在於將範圍擴展至醫療以外、整體醫療保健體系,甚至一切和健康與疾病問題有關的領域;3.新視野:一種融入更新近、更多元的健康與疾病社會學視野;4.新趨勢:一種更貼近個人、社會與生活的發展。 一直以來,本書試圖整合傳統醫療社會學的核心理念,並融入更新近的身體、健康與疾病社會學文獻的新論點。據此,增訂三版的特色包括:1.新增第十四章〈老化照顧服務:安寧照護〉;2.延伸「問題與討論」單元;3.補充各章關鍵詞彙之內容;4.增補與更新圖表資料、內文所附照片。 衷心期盼本書能對讀者有所助益,也讓醫療社會學新論的知識,為日常生活帶來一些樂活氛圍與健康活力。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社會科學概論:多元觀點的透視(第二版) 作者:謝國斌, 何祥如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5/07/00 ISBN:9789864300402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認識有趣且多元之社會科學知識領域,適合社會科學的初學者閱讀,以及大專院校做為通識課程教材。 做為社會科學最初步的入門書籍,作者以相當通俗白話的口吻撰寫,並沒有像一般的社會科學論著一樣,做引經據典的長篇論述或統計數據的引用。全書以社會科學「多元觀點」的本質為軸線,作為串連不同學門的基礎,這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全書共十六章,第一章至第六章勾勒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第一章先介紹社會科學的意義並闡釋多元觀點的精神;第二章以國家起源為例,介紹社會思想家的觀點;第三章介紹孔德、涂爾幹、韋伯等重要的社會科學思想家;第四章闡明科學哲學的意義及典範;第五章及第六章分別講述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著手進行研究。 第七章起介紹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學門,其中第七章到第九章闡述社會學的意義及社會階層、族群關係等社會學的重要議題;第十章與第十一章介紹政治的基本概念及民主政治;第十二至十五章則各以一章引導讀者認識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與、國際政治經濟學。這些學門雖然還無法構成社會科學知識領域完整的形象,但相信已足以勾勒出大致的樣貌。希望本書除了能讓讀者得到一些知識的累積之外,也能有系統地建構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並培養其批判思考的能力。 第二版對於第一版中某些論點加以強化、補足,並依最新資訊及社會科學的發展更新內容,期能以更完整、更新穎的面貌就教於讀者。 目錄 Chapter 01導論 第一節 社會科學的意義 第二節 社會科學的科際分工與整合 第三節 多元觀點的透視 第四節 多元觀點教與學的幾個建議 Chapter 02 社會思想家的觀點—以國家的起源為例 第一節 KWL學習策略 第二節 思想家對國家的看法 第三節 三位思想家國家論之比較 Chapter 03 重要社會科學思想家 第一節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1857) 第二節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 第三節 韋伯(Max Weber, 1864-1920) Chapter 04 科學哲學 第一節 科學哲學的意義 第二節 典範的意義 第三節 科學哲學的四大典範 Chapter 05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打開社會科學之門的工具箱 第三節 常見的社會科學資料蒐集方法 Chapter 0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研究前之準備工作─問自己四個問題 第二節 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 研究的途徑 第四節 效度與信度 第五節 研究計畫之擬定 Chapter 07 社會學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第二節 社會學的四大理論觀點 Chapter 08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一):社會階層 第一節 社會階層的定義與觀點 第二節 社會階層制度 第三節 社會階層的劃分 第四節 社會階層流動 Chapter 09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二):族群關係 第一節 族群的定義 第二節 族群的形成與維繫 第三節 族群關係 第四節 族群同化的層面 Chapter 10 政治學(一):政治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多元的政治定義 第二節 綜合性的政治定義 第三節 政治運作的場合 Chapter 11 政治學(二):民主政治 第一節 民主政治的意義 第二節 多元的民主政治型態 Chapter 12 人類學 第一節 人類學的意義 第二節 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土人類學的議題─台灣的南島民族 第四節 文化多樣性的重要 Chapter 13 心理學 第一節 什麼是心理學? 第二節 多元的心理學模式 第三節 其他重要心理學理論 Chapter 14 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學的意義與觀點 第二節 台灣教育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 教育的功能 第四節 多元的智能與機會 Chapter 15 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 經濟學的意義與範疇 第二節 經濟發展 第三節 有錢的國家與貧窮的國家 第四節 經濟發展與危急的地球 Chapter 1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何謂研究者? 第三節 成為合格研究者的蛻變歷程 第四節 認清社會科學多元的本質 第五節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