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與各類型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正念與各類型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
作者:Rappaport(吳明富)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12/05
ISBN:9789861918501
內容簡介
「正念和各類型藝術治療的整合,對臨床工作者和團體帶領者來說,是一種自然且迫切需要的發展。Laury Rappaport博士在這本符合時代潮流的書中,集結了一群優秀的實務工作者。」—Natalie Rogers, Ph.D., REAT著作:《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在療癒和社會改變的應用和創造性連結:療癒的表達性藝術》(Person-Centered Expressive Art for Healing and Social Change and The Creative Connection: Expressive Arts for Healing)
「《正念與各類型藝術治療》將正念和靜觀的基本概念,以一種實用易懂的方式結合起來,不僅邀請各類型藝術治療師,還有所有從事心理治療及健康照護的專業人員,去培養和應用它的智慧與個案工作,同時也成為一種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練習。」—Cathy Malchiodi, Ph.D., ATR-BC, LPAT, LPCC萊斯理大學創傷知情取向和表達性藝術治療學院(Trauma-Informed Practice and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Institute, and Lesley University)
「Kass 和 Trantham 兩位博士在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書籍最後關於神經科學的那一章節裡,為臨床工作者、研究人員和任何有興趣認識正念、靜觀、藝術和大腦的人,提供了一個統整性的理解。」—Lawrence Peltz, MD.著作:《成癮復原的正念之路:重新掌握人生的實用指南》(The Mindful Path to Addiction Recover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gaining Control Over Your Life)
這本突破性的著作探索了整合正念和所有的藝術治療,在理論、臨床和訓練上的應用,其中包含尖端的神經科學文獻。由各類型藝術治療和心理學領域的先驅撰寫,他們描述了自己與不同族群工作的經驗:癌症、創傷、慢性疼痛、物質濫用、嚴重精神疾患、私人開業、青少年和臨床訓練。
目錄
第一部分正念和各類型藝術治療:概觀和根源
第一章正念、心理治療和各類型藝術治療
正念的本質‧靈性根源和正念應用‧心理治療中的正念‧正念與各類型藝術治療‧兩隻青蛙的故事‧文獻
第二部分透過表達性藝術培養正念覺察和臨在
第二章見證和沉浸於藝術治療經驗的當下所扮演的角色
以嶄新的方式對當下保持開放‧正式的歷程‧創造性空間和見證角色‧藝術歷程與正念覺察‧治療師即是見證者‧工作室和訓練應用‧總結‧註解‧文獻
第三章意圖與見證:藝術與寫作的正念工具
工作室三部曲的形成背景‧理論架構‧臨床應用‧總結‧文獻
第三部分整合正念與各類型藝術治療
第四章正念藝術治療:癌症療癒的應用
正念藝術治療的發展‧理論架構‧正念藝術治療在癌症病患上的研究結果‧臨床應用‧藝術媒材的正念探索‧探索靜觀與心/身的關係‧關注疼痛和照護‧令人愉悅的和不悅的事件圖像‧Peterson正念靜觀練習經驗‧感覺身體語彙‧療癒之地‧標準化MBAT課程摘要‧漫步:新的MBAT處遇方案‧漫步:觀內、觀外‧總結‧致謝‧文獻
第五章藝術治療對慢性疼痛症候群的身心覺察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總結‧註解‧文獻
第六章正念與舞蹈/動作治療對創傷的處遇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案例:解凍冰凍的身體‧總結‧註解‧文獻
第七章正念與戲劇治療:洞見即興表演與憤怒轉化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總結‧文獻
第八章音樂、意象與正念在物質依賴的處遇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總結‧文獻
第九章詩文治療,創造力與正念練習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結論‧文獻
第十章癌症患者的靜默創造性休養課程:給專業人員參考的阿西西模式
理論架構‧靜默創造性休養課程‧結論‧致謝‧文獻
第十一章正念減壓與表達性藝術治療於社區醫院的推廣方案
對我個人的重要性‧理論架構‧臨床應用‧課程架構‧結論‧文獻
第十二章正念表達性治療在嚴重且持續的精神疾患之應用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臨床考量‧結論‧註解‧致謝‧文獻
第四部分正念藝術治療取向
第十三章真實動作與正念:體現覺察與表達性藝術的療癒本質
理論架構‧臨床及訓練的應用‧結論:成就完整的圓‧文獻
第十四章澄心聚焦藝術治療:培養正念、關懷,並獲取內在智慧
理論架構‧臨床及訓練應用‧結論‧文獻
第十五章哈科米與藝術治療
個人意義與影響‧理論架構‧整合哈科米和藝術治療的益處‧臨床應用‧結論‧文獻
第十六章正念與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反思和結論‧致謝‧文獻
第十七章創造性正念:辯證行為治療與表達性藝術治療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創造性正念練習‧結論‧文獻
第十八章兒童與青少年的正念和澄心聚焦藝術治療
理論架構‧臨床應用‧結論‧註解‧文獻
第五部分正念和各類型藝術治療的教育與訓練
第十九章訓練藝術治療師的正念考量:內在友誼──外在專業
理論架構‧訓練應用‧結論:做為藝術治療師和諮商師的一席之地‧文獻
第二十章關係正念和關係動作於訓練舞蹈/動作治療師的應用
理論架構‧訓練應用‧結論‧致謝‧文獻
第六部分神經科學、正念和各類型藝術治療
第二十一章臨床神經科學的觀點:正念與治療性應用的藝術
內在沉著:彈性應對的基礎‧彈性和破壞性應對的神經科學‧正念與治療性應用的藝術:行動的神經科學‧結論‧文獻
附錄一資源
附錄二各章節作者簡介
立即查看
書名:藝術治療取向大全:理論與技術
作者:Rubin(陸雅青)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03/00
ISBN:9789861918556
內容簡介
《藝術治療取向大全:理論與技術》將多變的理論取向匯集在一起,提供多種挑戰理論轉譯成技術的解法。每一篇文章均由此領域中最傑出的學者所執筆,為特定的理論或關注的範圍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和方向。第三版除了保留那些藝術治療先驅們重要且歷久彌新的文章外,也新增了幾篇主題廣泛,包括冥想(contemplative)取向、辯證行為治療 (DBT)、神經科學以及心智化(mentalization) 的素材。這些臨床案例以及超過100張以上病人的畫作圖解,生動的說明了實務中的技術運用。本書可說是在任何臨床工作者所配備的理論與技術工具箱中的一個重要資產,也是去形成每個人自己藝術治療取向的必要資源。
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 基礎理論
1.藝術即治療
2.身為藝術家的治療師
3.關係美學與藝術治療
第二部分 心理動力取向精神分析(佛洛伊德)
4.藝術治療中的發現與洞察
5.昇華與藝術治療
6.佛洛伊德的主題與變奏
7.客體關係與藝術治療
8.心智化基礎的藝術心理治療
第二部分 心理動力取向分析式心理治療(榮格)
9. 榮格取向藝術治療
第三部分 人本取向
10. 藝術治療
11. 完形取向藝術治療
12. 個人中心取向表達性藝術治療
13. 正向藝術治療
第四部分 當代的取向
14. 靈性之旅藝術創作
15. 聚焦導向藝術治療
16. 藝術治療中的冥想智慧傳統
第五部分 認知與神經科學取向
17. 認知行為取向藝術治療
18. 創傷處遇中的敘事藝術治療
19. CREATE
第六部分 系統取向
20. 家族藝術治療
21. 團體藝術治療
第七部分 整合取向
22. 發展取向藝術治療
23. 圖像中的課題
24. 潘朵拉的禮物
25. 折衷取向藝術治療
結語
立即查看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ISBN13:9789865713744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Clara E. Hill
譯者:林美珠;田秀蘭
規格:平裝 / 551頁 / 19 x 25 x 2.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5版
出版日:2021/10/00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里蘭大學教授Clara E. Hill所著暢銷教科書《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之第五版,適用於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初學者學習基本的助人技巧。Hill的三階段助人模式,說明了助人者如何引導個案探索他們的想法及感受,對不適應想法及行為的源起及結果獲得洞察,同時針對新的發現而產生行動,以開啟正向而長期的改變。此次第五版新增了發展並修正個案概念化的詳細指引,擴展了文化覺察的篇幅,同時也更新一些案例,以反映個案及助人者之間更多元的樣貌,此外,也增加了一些進行治療性挑戰的策略。
書中,作者更新了實務練習、實驗室活動、測驗考題,甚至課程綱要。此外,伴隨本書的網址(pubs.apa.org/books/supp/hill5)還有些加值活動,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
目錄
致謝 iii
關於作者 v
譯者序 vii
前言 xv
第一篇 概 覽 1
第1章 助人工作之簡介 3
什麼是「助人」? 4
心理治療有效嗎? 6
助人的催化面 7
助人的問題面 9
人們何時會求助? 11
成為一個助人者 12
成為助人者的學習歷程 14
倫理 20
本書概覽 23
結語 24
說說你的想法 25
第2章 助人歷程的模式 27
我的人格發展理論 28
我的改變理論 30
助人歷程中的背景變項 31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三階段模式 37
瞬間的互動序列 42
每次晤談之間 46
助人對個案的效果 48
結語 49
說說你的想法 49
第3章 自我覺察 53
自我認識和自我洞察 55
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洞察的方法 59
提高自我覺察的練習 63
說說你的想法 65
第4章 文化覺察 69
文化的定義 70
文化的層面 71
助人歷程中的文化議題 74
文化和助人相關的倫理行為 78
整合多元文化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成為助人者的個人風格 80
助人者會有的文化議題困難 82
我自己的文化經驗 84
說說你的想法 86
第二篇 探索階段 89
第5章 探索階段的概覽 91
理論背景: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92
探索階段的目標 100
結語 105
說說你的想法 106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巧 109
專注與傾聽的概覽 110
非口語表達的文化議題 112
促進專注的非口語行為 113
促進專注的潛口語行為 119
促進個案探索的輕微口語行為 120
專注與傾聽的例子 127
放輕鬆並保持自然,但具有專業性 128
結語 129
說說你的想法 129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 133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理念背景 134
重述與摘要 135
想法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42
訊息或事實的封閉式問句 148
區分開放式與封閉式問句 151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比較 151
說說你的想法 152
第8章 探索感覺的技巧 155
探索感覺的理念背景 156
處理情感時的文化考量 158
情感反映 159
情感的表露 176
情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78
情感探索技巧的比較 180
結語 181
說說你的想法 181
第9章 探索階段的技巧統整 183
探索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184
選擇目標與意圖以促進探索 186
選擇技巧來配合目標與意圖 187
執行探索階段的技巧 189
進行探索階段的晤談練習 189
處理探索階段困難的臨床情況 193
進行探索階段的難題 195
探索階段克服難題的因應策略 202
探索階段的案例 206
進入洞察階段的時機? 208
說說你的想法 209
第三篇 洞察階段 211
第10章 洞察階段概覽 213
何謂洞察? 214
為何洞察是有必要的? 215
理智性相對於情緒性的洞察 216
是否準備好洞察的標記 217
理論背景:精神分析以及存在理論 218
為洞察階段建立期待 228
洞察階段的目標和技巧 228
結語 230
說說你的想法 231
第11章 促進個案覺察的技巧 235
挑戰的理念背景 236
透過挑戰促進覺察的理論觀點 239
是否準備好覺察的標記 241
挑戰的類型 242
使用挑戰的一般原則 251
使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255
結語 256
說說你的想法 257
第12章 解釋的技巧 259
解釋技巧的理念背景 260
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0
如何進行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1
解釋 263
洞察性的表露 279
說說你的想法 284
第13章 治療關係的處理技巧 287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理念背景 289
是否準備好處理關係的標記 292
立即性的類型 294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一般原則 296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例子 299
使用立即性技巧時助人者會遇到的困難 300
說說你的想法 302
第14章 洞察階段技巧的統整 305
洞察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306
洞察階段技巧的執行 312
使用洞察技巧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314
助人者在洞察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315
克服洞察階段困難的策略 320
洞察階段延伸互動的實例 321
說說你的想法 324
第四篇 行動階段 327
第15章 行動階段概覽 329
行動階段的理念背景 330
行動的阻礙 331
哲學基礎 332
知道何時可進入行動階段的標記 334
理論背景:行為和認知理論 335
行動階段的目標 340
行動階段所使用的技巧 340
結語 361
說說你的想法 361
第16章 四項行動任務的工作步驟 363
行動任務的理念背景 364
放鬆 364
行為改變 369
行為預演 385
做決定 394
說說你的想法 400
第17章 行動階段技巧的統整 403
行動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404
執行行動階段 406
助人者在行動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408
克服困難的策略 413
說說你的想法 413
第五篇 統整 415
第18章 大統整:以三階段模式與個案工作 417
初談 418
在各次晤談之間 419
後續的晤談 421
結案 424
處理困難個案以及臨床情境 427
三階段模式的實例 433
結語 439
說說你的想法 440
參考書目 443
實驗室活動 469
網路格式 499
關鍵詞 545
回饋表 553
立即查看
工作室藝術治療 : 藝術本位治療取向 (Studio Art Therapy︰Cultivating the Artist Identity in the Art Therapist)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工作室藝術治療:藝術本位治療取向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6001956
替代書名:Studio Art Therapy︰Cultivating the Artist Identity in the Art Therapist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凱瑟琳.海蘭.穆恩 作;吳明富 審閱
譯者:周大為;吳明富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7/10/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作者在本書中說了許多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情境,從精神病院中的住院病人,到居家服務的兒童和家庭個案,以及在一間畫廊後方小小空間裡的私人執業。藝術本位治療取向在這種種的場域中進行都是可能的,因為並不是依賴所能取得的空間或媒材來定義自己的工作,而是靠自己的藝術敏感度。工作室取向的藝術治療是一種與之同在的方式,它根植於相信藝術本身具有促進個人與社會改變的潛能。
本書的核心概念即是藝術治療師在工作室裡,除了美術外,還可以整合其他具表達性和創造性的各類藝術形式(戲劇、舞蹈、音樂、詩歌、寫作……等等)於不同的治療脈絡、臨床環境和實務操作中。因此「工作室」,成為一種可以涵容各種藝術工作的空間。
目錄
作者中文版序
審閱序
引言
致謝
作者筆記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用我們的藝術敏感度展望我們的工作
結語
第三章 培養藝術家自我認同的過程
細心留意:磨練藝術敏感度
認真學習
自律練習
結語
第四章 創造工作室空間
工作室的精神
工作室的硬體空間
結語
第五章 透過生命之詩回應個案
試圖理解個案
回應具詩意的暗示與線索
結語
第六章 關係美學
對於藝術治療美學一種新的認識
關係美學的實務意涵
結語
第七章 藝術觀點對治療工作的影響
藝術治療師和藝術家個案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與藝術歷程的關係
藝術家與創作歷程╱作品的關係
結語
第八章 藝術家治療師
藝術治療師在療程中創作
角色的連續光譜
結語
第九章 和他人溝通藝術治療師的工作
能使用多種語言
專業誠信和文字語言的使用
結語
第十章 藝術治療與社會責任
藝術治療教育
藝術治療實務
擴展藝術治療的視野
結語
後記
立即查看
藝術治療工作坊:媒材應用與創作指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藝術治療工作坊:媒材應用與創作指引
ISBN13:9789866001840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吳明富 主編;吳明富;徐玟玲 合著
裝訂/頁數:平裝/300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6/11/15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藝術治療是從使用媒材開始。因此,認識和理解藝術媒材的屬性與特質,並學習如何因「材」施「療」將媒材應用於諮商輔導和心理治療情境中,以及如何將媒材活用建構出具療癒性的處遇介入和團體歷程,是藝術治療師的基本素養與重要專業知能。
本書內容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透過文獻探討和反思論述來介紹藝術治療媒材應用的概念與理論;第二部分是根據作者帶領工作坊和課程教學的實務經驗,有架構地整理出各類及不同主題的媒材應用方式與創作活動方案;第三部分則將媒材準備和收納、藝術治療空間安排與設計,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加以統整,做為其他藝術治療專業的借鏡。
目錄
作者序一
作者序二
第一部分:藝術治療媒材概論
第一節 概念
壹、媒材與創作
貳、媒創藝術育療
參、藝術治療工作室參訪省思
肆、時間、空間與媒材的關係
伍、媒材種類
陸、媒材品質
柒、媒材特質
捌、選用媒材要點
第二節 理論
壹、關係美學
貳、社會建構
參、跨文化藝術治療
肆、媒材量度變數
伍、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
陸、存在藝術治療
柒、藝療視框
第二部分:媒材應用與創作活動方案
第一節 平面媒材
壹、線畫
貳、繪畫
參、拼貼
肆、布料
伍、數位攝影
陸、版畫
第二節 立體媒材
壹、陶藝
貳、塑型
參、雕刻
肆、摺紙
伍、複合拼貼
方案範例
1. 塗鴨敘事
2. 寄給自己的明信片
3. 懷念:火柴畫
4. 酷卡配對
5. 創傷人
6. 糾結毛線牽
7. 沙遊曼陀羅
8. 旅途:看見路上風景
9. 無常:彩繪心靈卡
10. 門與盾牌
11. 憤怒三部曲
12. 靈魂拼貼
13. 蛹與塚
14. 動物襪娃
15. 攝影九宮格
16. 攝影日記能量卡
17. 向左向右看出口
18. 初談放「輕」鬆
19. 保護元神
20. 涵容湖:燭船啟航
21. 我的臉
22. 我的家
23. 放心盒
24. 鋁線人偶
25. 雙重人格面具
26. 改造書盒
27. 彩染拼被
第三部分:媒材準備與藝術治療空間規劃
第一節 如何取得創作媒材
壹、自然界資源
貳、居家現成物
參、工業產出媒材
第二節 如何準備行動媒材箱
壹、媒材箱種類
貳、媒材箱收納示例
第三節 如何規劃藝術治療工作室空間與媒材管理設施
壹、藝術治療工作室空間需求
貳、藝術治療工作室媒材管理設施
參、針對特殊需要兒童所設計的藝術治療工作室
第四節 結語
附件一 :藝術治療媒材應用與創作活動方案表格
附件二 :團體藝術治療活動方案計畫表格
附件三:冥想引導語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普通心理學 (PATHWAYS TO PSYCHOLOGY 2E )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普通心理學 二版
原文書名:Pathways to Psychology 2/e
原文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中文譯者:黎士鳴
出版日期:2016/04/06
ISBN:9789865632663
內容簡介
心理學是一門了解自己與實踐生活的學科,透過作者Sternberg多樣化與應用性的研究思維,以及本次改版落實生活實踐的部分,希望這些簡單的實作練習,可以幫助讀者做中學、學中做,將心理學融入為生活中的一門科學。
本版保留原先版本的主要內容與架構,在資料更新上採用「新知介紹」來補充新近資料與研究發現;「知識的應用」與「自我探索策略」能幫助讀者了解自己,並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另外,每章開頭有「個案研究」,透過實際案例的呈現,讓讀者掌握本章的重點;並且在章後有「個案解決」,使讀者更熟悉該章主題的應用。
目錄
第01章 心理學是什麼?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為何?
研究心理學時必須有理性的思考
心理學家如何做研究?
心理學家如何決定事件的因果關係?
心理學家須面對什麼樣的倫理議題?
心理學如何成為一門科學?
二十世紀心理學的主流觀點是什麼?
第02章 生物心理學
我們的生物歷史是什麼?
神經系統的結構為何?
訊息如何在神經系統中處理?
內分泌系統如何運作?
大腦的主要結構及功能是什麼?
第03章 感覺與知覺
心理學家如何研究感官系統?
感官系統共有的生物特性
我們如何看東西?
我們如何聽聲音?
我們如何感受到味覺、嗅覺、觸覺、動覺及其他感覺?
我們如何將感覺賦予意義?
我們如何看到這個3D 世界?
第04章 意識
注意力如何運作?
我們有多少意識的層次?
意識狀態改變時發生了什麼事?
當我們睡眠與作夢時發生了什麼事?
當我們靜觀時發生了什麼?
藥物如何誘發不同的意識改變狀態?
第05章 學習
什麼是先備反應?
什麼是古典制約?
什麼是操作制約?
什麼是社會學習?
第06章 記憶
心理學家如何研究記憶?
傳統的記憶觀點
其他記憶的新觀點
訊息如何被收錄、貯存與提取?
我們如何建構自己的記憶?
第07章 思考與語言
什麼是問題解決?
什麼是判斷與決策?
什麼是推理?
什麼是語言?
我們如何獲得語言?
我們如何了解與排列字?
我們如何在社會情境中使用語言?
只有人類懂得使用語言嗎?
第08章 智力與創造力
兩種傳統研究智力的取向
心理學家如何評估智力?
我們如何了解智力的本質?
智力的極端
智力來自遺傳嗎?
智力可以提升嗎?
創造力是什麼?它如何產生?
智慧的發展與歷程
第09章 一生的發展
心理學家觀察到哪些發展的方向?
成熟與學習扮演何種角色?
胎兒如何發展?
嬰兒與幼童如何發展?
兒童如何發展?
青春期與青少年如何發展?
成人與老年如何發展?
第10章 社會心理學
什麼是社會認知?
我們如何形成與改變態度?
什麼是喜歡、愛及人際的吸引?
我們如何在私人關係中溝通?
我們如何在團體中互動?
什麼是遵從、順從與服從?
什麼因素產生利社會行為?
反社會行為
第11章 動機與情緒
早期心理學家如何解釋「動機」?
人類的生理如何影響動機?
心理需求與其他需求如何影響動機?
認知如何影響動機?
人們感受什麼情緒?
心理學家如何了解情緒?
人類如何表達情緒?
第12章 人格心理學
心理動力論對人格的觀點
人本論對人格的觀點
認知-行為論對人格的觀點
特質論對人格的觀點
互動論對人格的觀點
心理學家如何衡鑑人格?
第13章 心理疾患
什麼是異常行為?
人們曾經如何解釋心理疾患?
醫生如何診斷異常行為?
什麼是焦慮症?
什麼是情感性疾患?
什麼是解離性疾患?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什麼是「衝動—控制」疾患?
什麼是人格障礙症?
兒青期疾患
還有哪些心理疾患?
要命的心理困擾:心理學家如何看待自殺?
法律對於異常行為的看法
第14章 心理治療
臨床工作人員如何決定誰需要心理治療?
不同學派對心理治療的取向
個別治療之外的心理治療法
心理治療的成效如何?
心理治療上的一些道德議題
第15章 健康心理學
健康心理學家做什麼?
人們如何透過生活方式來提升健康?
人格和壓力如何影響健康?
人格類型和疾病有何關聯?
我們如何經驗到疼痛?
人們如何與嚴重、慢性的疾病共存?
立即查看
Zimbardo′s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
ISBN13:9789866624636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PHILIP G. ZIMBARDO;ROBERT L. JOHNSON;VIVIAN MCCANN
譯者:洪光遠;邱發忠;張文哲等譯
裝訂/頁數:平裝/1100頁
規格:26cm*18.5cm*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2/05/01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學總論
內容簡介
在結構部分,作者在每章一開始,都提出-關鍵問題,由問題出發,並在章末以回答問題為結束,此外,每節都有一核心概念,整節內容都跟著核心概念走,使不致於失焦,且在每節結束皆有複習,即理解檢核,使得學習者能暫時停下來複習自己所學,以精緻化學習。
在意義化部分,作者在大部分的章節皆有心理學在生活應用或自我測試,使得課本知識不只是放在教室考試時候用而已,而是能進入生活,處理生活實際會面臨的問題。
在專家化部分,也是本書與其它普通心理學課本最大的不同,即是作者強調學習每個議題時,試著以心理學家的方式來思考,亦即批判思考的角度,舉例來說,「真的有學習風格這種特質嗎?」他們認為學習風格在某種程度是被炒作的,不過他們也非全盤否定學習風格,例如他們就相當贊同Sternberg提出的三種思考風格,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思考風格是有經過實驗操弄得知的,換言之,他們相當強調學者所提出的論點是否有實徵研究的支持,而這是心理學家相當重視的。當然還有其它許多心理學家珍視的價值在本書裡出現,在此只能先賣個關子的說:欲知詳情,趕快翻書!
目錄
給學生的話 iii
校閱者序 vii
關於作者 1
第1章 心智、行為與心理學的科學 3
1.1 何謂心理學?以及什麼不是心理學? 4
心理學的應用:批判性思考心理學與偽心理學 7
1.2 心理學家如何發展新的知識? 11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21
1.3 心理學的六大主要觀點為何? 23
心理學的應用:以心理學為主修 34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促進式溝通 35
摘要 36
第2章 生物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人類天性 39
2.1 基因與行為之間有何關聯? 42
心理學的應用:選擇自己後代的基因 50
2.2 身體的內部系統之間如何彼此溝通? 52
心理學的應用:精神心理藥物影響神經系統的方式 66
2.3 大腦如何引起行為表現與心理歷程? 68
心理學的應用:利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90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左腦與右腦 92
摘要 93
第3章 學習與人類培育 97
3.1 古典制約如何解釋學習? 100
心理學的應用:倒胃口與化療 107
3.2 我們如何經由操作制約學到新行為? 107
心理學的應用:使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120
3.3 認知心理學如何解釋學習? 120
心理學的應用:飛行恐懼的修正 128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嗎? 129
摘要 132
第4章 記憶 135
4.1 何謂記憶? 137
心理學的應用:你想擁有「照相式記憶」嗎? 139
4.2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 141
心理學的應用:「閃光燈」記憶:「當發生……時,你在哪裡?」 153
4.3 我們如何提取訊息? 154
心理學的應用:話在舌尖 159
4.4 為什麼記憶有時會失敗? 160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169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恢復記憶的爭議 171
摘要 173
第5章 思考與智力 177
5.1 思考的組成為何? 179
心理學的應用:你可以藉由基模與腳本來預知下一步 185
5.2 優秀思考者具備哪些能力? 188
心理學的應用:善用心理學來學心理學 197
5.3 如何測量智力? 199
心理學的應用:特殊兒童該如何教養? 205
5.4 智力的構成元素為何? 208
心理學的應用:測驗分數和自我實現的預言 215
5.5 心理學家如何解釋團體之間的智力差異? 217
心理學的應用:刻板印象威脅 224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性別差異的問題 226
摘要 227
第6章 生命全程的發展 231
6.1 新生兒具備何種天賦能力? 234
心理學的應用:基因裡的心理特質 246
6.2 兒童期的發展任務為何? 247
心理學的應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謎 263
6.3 哪些變化意味著青春期業已到來? 266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大學生的認知發展 273
6.4 成人面對哪些發展挑戰? 275
心理學的應用:雙胞胎研究的回顧 284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莫札特效應 286
摘要 288
第7章 感覺與知覺 293
7.1 刺激如何變成感覺? 295
心理學的應用:感覺適應作用 300
7.2 感官有何異同之處? 301
心理學的應用:痛覺的經驗 317
7.3 知覺與感覺之間有何關係? 320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336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閾下知覺與閾下說服 337
摘要 338
第8章 意識狀態 343
8.1 意識如何與其它心智活動產生關聯? 345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351
8.2 在日常意識狀態中發生了什麼週期性循環? 352
心理學的應用:睡眠失常 362
8.3 意識還能呈現出何種形式? 365
心理學的應用:依賴性與成癮性 376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潛意識——重新思考 378
摘要 380
第9章 情緒與動機 385
9.1 情緒對人類有何功能? 387
心理學的應用:男女性的情緒差異,同時取決於生理因素以及文化 391
9.2 情緒的源起何在? 392
心理學的應用:激發、表現與倒U型曲線 399
9.3 人類對情緒的掌控程度為何? 401
心理學的應用:控制怒火 405
9.4 動機:人類言行舉止背後有哪些因素? 407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414
9.5 成就、饑餓與性有何異同? 415
心理學的應用:有關意志力、笑聲與巧克力餅乾的問題 430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測謊儀」真的能測謊嗎? 432
摘要 435
第10章 人格:全人理論 439
10.1 塑造人格的力量為何? 441
心理學的應用:詮釋不尋常的人與不尋常的行為 444
10.2 哪些持續終身的模式(或稱氣質)組成了人格? 446
心理學的應用:找出你的人格類型 453
10.3 哪些心智歷程在我們的人格中運作? 455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476
10.4 人會採用哪些「理論」來理解自己與他人? 477
心理學的應用:發展你自己的人格理論 481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人與情境的爭議 483
摘要 484
第11章 社會心理學 489
11.1 社會情境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492
心理學的應用:成為耶魯大學的一隻「鞋」 511
11.2 建構社會實體:哪些因素影響我們對他人的判斷? 512
心理學的應用:吸引力的香味 527
11.3 體系(體制、系統)如何建造一個影響行為的情境? 529
心理學的應用: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534
批判性思考的應用:恐怖主義是「狂熱份子所做的、無意義的暴力行動?
立即查看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一生,我為何而存在?(全球每19秒售出1本!療癒千萬人的暢銷經典,定位人生的神奇之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人生沒什麼不好,但好像缺了什麼......。」
─讀完這本書,你就不再是本來的你─
不要害怕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
人生中,只有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全球每19秒就售出1本!連南極洲都有讀者!
★翻譯突破45種語言,總銷量高達500萬冊
★亞馬遜讀者好評突破4萬則!
★蟬聯9年(2015~2023)歐洲暢銷TOP1
★曾與歐普拉 、東尼·羅賓斯和狄帕克·喬布拉並列為最具啟發力的百位思想領袖之一
在一家位於偏僻之地、彷彿世界盡頭的小咖啡館裡,
疲憊的旅人約翰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
只想在繼續自己的旅行前補充一點能量。
但這一晚,他發現了完全不同的心靈補給——
除了今日特餐之外,
這間咖啡館的菜單還列出了三個問題,
鼓勵所有客人思考:
你為什麼在這裡?
你害怕死亡嗎?
你感到滿足嗎?
透過這些靈魂拷問,以及在咖啡館內遇見的三個人,
約翰踏上了一趟覺醒的旅程,
從繁忙的城市到慵懶的南美洲海灘,
從渾渾噩噩卻不滿足的生活,
到為自己、為人生定錨一個位置——
如果你走在人生的迷霧中,歡迎來到「問題咖啡館」。
「人生其實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只是有時候,我們忘了自己就是作者,
能夠隨心所欲地書寫它。」
好評推薦
【全球讀者盛讚——改變生命之書】
‧「我一直覺得生活不該只是日復一日⋯⋯這本書為我帶來希望。」——Michael
‧「我會向任何想要思考自己人生目標或熱情所在的人推薦這本書!」 ——Ellie
‧「讓我震驚的是,就像約翰在生命中的正確時間發現那間咖啡館一樣,我也在人生受到重擊而去旅行的的時候拿起了這本書!」——Daniel
‧「這是一本改變人生的讀物。」——Bobby
‧「一本簡單的書,卻帶來巨大的啟發,讓我重新思考自己活著的意義。」——Chris
‧「非常深刻⋯⋯是一本適用全宇宙的人生指引。」——D. Miller
‧「引人入勝、可愛又實用。一定要讀,而且應該早點讀!」——Anna
‧「我很少買書,但從圖書館借回來並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立刻為自己和朋友買了一本,今年又讀了兩遍。」——William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剛搬到新的地方,開始新工作,身邊沒什麼認識的人,正處於人生的過渡期。這本書拓展了我的人生觀,幫助我順利地進入新生活!」——Shirley
國際推薦
「一旦拿起這本書,就不會想放下它了。」——中西部書評(Midwest Book Review)
「對生命的目的和我們存在的意義提出深刻的叩問。」——出版商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目錄】
【繁體中文新版獨家作者序】讓我們活出真正精采的人生
作者簡介
前 言 改變人生的那一夜
Chapter01 事故
Chapter02 交叉路口
Chapter03 孤立無援
Chapter04 孤注一擲
Chapter05 神祕咖啡館
Chapter06 你為什麼在這裡?
Chapter07 困惑
Chapter08 存在的意義
Chapter09 尋找答案
Chapter10 又一位陌生人
Chapter11 當下
Chapter12 順流
Chapter13 逆流
Chapter14 商人和漁夫
Chapter15 訊息
Chapter16 惡性循環
Chapter17 內耗
Chapter18 共鳴
Chapter19 恐懼
Chapter20 金錢
Chapter21 好運的祕密
Chapter22 熱情的力量
Chapter23 高爾夫球
Chapter24 包裹
Chapter25 故事
Chapter26 禮物
尾 聲 入口的另一頭
看更多
立即查看
人本主義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職場會傷人:本該施展抱負的職場,為何讓人身心俱疲 ? <采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