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取向大全-理論與技術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藝術治療取向大全:理論與技術
作者:Rubin(陸雅青)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03/00
ISBN:9789861918556
內容簡介
《藝術治療取向大全:理論與技術》將多變的理論取向匯集在一起,提供多種挑戰理論轉譯成技術的解法。每一篇文章均由此領域中最傑出的學者所執筆,為特定的理論或關注的範圍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和方向。第三版除了保留那些藝術治療先驅們重要且歷久彌新的文章外,也新增了幾篇主題廣泛,包括冥想(contemplative)取向、辯證行為治療 (DBT)、神經科學以及心智化(mentalization) 的素材。這些臨床案例以及超過100張以上病人的畫作圖解,生動的說明了實務中的技術運用。本書可說是在任何臨床工作者所配備的理論與技術工具箱中的一個重要資產,也是去形成每個人自己藝術治療取向的必要資源。
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 基礎理論
1.藝術即治療
2.身為藝術家的治療師
3.關係美學與藝術治療
第二部分 心理動力取向精神分析(佛洛伊德)
4.藝術治療中的發現與洞察
5.昇華與藝術治療
6.佛洛伊德的主題與變奏
7.客體關係與藝術治療
8.心智化基礎的藝術心理治療
第二部分 心理動力取向分析式心理治療(榮格)
9. 榮格取向藝術治療
第三部分 人本取向
10. 藝術治療
11. 完形取向藝術治療
12. 個人中心取向表達性藝術治療
13. 正向藝術治療
第四部分 當代的取向
14. 靈性之旅藝術創作
15. 聚焦導向藝術治療
16. 藝術治療中的冥想智慧傳統
第五部分 認知與神經科學取向
17. 認知行為取向藝術治療
18. 創傷處遇中的敘事藝術治療
19. CREATE
第六部分 系統取向
20. 家族藝術治療
21. 團體藝術治療
第七部分 整合取向
22. 發展取向藝術治療
23. 圖像中的課題
24. 潘朵拉的禮物
25. 折衷取向藝術治療
結語
立即查看
書名:藝術治療手冊
作者:Case(陸雅青)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0
ISBN:9789861917757
內容簡介
《藝術治療手冊》在許多場合已堪稱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標準概論類的教科書。這本全面性的書籍專注在藝術治療師的工作上:他們做什麼、他們在哪兒執業,以及如何與為何藝術和治療加在一起能幫助療癒和瞭解所突顯的問題。本書對這個專業的新進展有清晰的描述,包括神經科學、研究、個人執業以及科技對治療場域影響的幾個部分。
Caroline Case 與Tessa Dalley有豐富的藝術治療教學、督導以及臨床實務的經驗。她們使用來自治療師及病患藝術治療的第一手資料,那些含括了心理動力思考、藝術過程中影像的角色,以及藝術治療師工作場域的部分。《藝術治療手冊》同時也聚焦在藝術治療師他們自己、他們的執業、背景以及訓練上。本書包括一個範圍廣泛的圖書目錄,涵蓋了現今藝術治療全面性範圍的文獻、相關議題,和包含了一個精神分析用語的名詞釋義附錄。
本書也含括了臨床工作者和所有層級受訓學生均可受用的基礎理論與實務,可謂藝術治療師、輔導員、心理治療師、心理學家和學生,以及從事其他種藝術治療之專業人士的關鍵性文本。
目錄
chapter 1 導論(陸雅青)
chapter 2 藝術治療師(陸雅青)
chapter 3 藝術治療室(周怡君)
chapter 4 藝術治療中的治療(周怡君)
chapter 5 藝術治療中的意象(王秀絨)
chapter 6 個別藝術治療(王秀絨)
chapter 7 藝術治療團體工作(蔡汶芳)
chapter 8 理論發展及其對當前藝術治療實務的影響(蔡汶芳)
chapter 9 藝術與精神分析(林純如)
chapter 10 對精神分析理解之發展進程(許純瑋)
名詞釋義
藝術治療理論及相關領域的書籍
英國藝術治療師協會
立即查看
工作室藝術治療 : 藝術本位治療取向 (Studio Art Therapy︰Cultivating the Artist Identity in the Art Therapist)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工作室藝術治療:藝術本位治療取向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6001956
替代書名:Studio Art Therapy︰Cultivating the Artist Identity in the Art Therapist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凱瑟琳.海蘭.穆恩 作;吳明富 審閱
譯者:周大為;吳明富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7/10/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作者在本書中說了許多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情境,從精神病院中的住院病人,到居家服務的兒童和家庭個案,以及在一間畫廊後方小小空間裡的私人執業。藝術本位治療取向在這種種的場域中進行都是可能的,因為並不是依賴所能取得的空間或媒材來定義自己的工作,而是靠自己的藝術敏感度。工作室取向的藝術治療是一種與之同在的方式,它根植於相信藝術本身具有促進個人與社會改變的潛能。
本書的核心概念即是藝術治療師在工作室裡,除了美術外,還可以整合其他具表達性和創造性的各類藝術形式(戲劇、舞蹈、音樂、詩歌、寫作……等等)於不同的治療脈絡、臨床環境和實務操作中。因此「工作室」,成為一種可以涵容各種藝術工作的空間。
目錄
作者中文版序
審閱序
引言
致謝
作者筆記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用我們的藝術敏感度展望我們的工作
結語
第三章 培養藝術家自我認同的過程
細心留意:磨練藝術敏感度
認真學習
自律練習
結語
第四章 創造工作室空間
工作室的精神
工作室的硬體空間
結語
第五章 透過生命之詩回應個案
試圖理解個案
回應具詩意的暗示與線索
結語
第六章 關係美學
對於藝術治療美學一種新的認識
關係美學的實務意涵
結語
第七章 藝術觀點對治療工作的影響
藝術治療師和藝術家個案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與藝術歷程的關係
藝術家與創作歷程╱作品的關係
結語
第八章 藝術家治療師
藝術治療師在療程中創作
角色的連續光譜
結語
第九章 和他人溝通藝術治療師的工作
能使用多種語言
專業誠信和文字語言的使用
結語
第十章 藝術治療與社會責任
藝術治療教育
藝術治療實務
擴展藝術治療的視野
結語
後記
立即查看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入門手冊
系列名:焦點解決
ISBN13:9789861917788
出版社:心理
作者:許維素
裝訂/頁數:平裝/360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7/06/01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是一容易入門的諮商派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應用,也很容易帶來實務工作的效果。然而,「簡單,並不等於簡化」、「簡單,也不等於容易」,本書根據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重要的基礎架構與內涵,以一章一個特定主題的方式集中闡述,並在各章最後,呈現對應的案例對話與諮商師的自我反思。期待本書的章節設計能使讀者更快掌握知易行難之SFBT各基本重要概念與技術,並直接連結至晤談實務的運作之中。
名人推薦
「本書由一位焦點解決短治療優秀的實務工作者所撰寫。欲到達熟練之境,是需要有一位導師於起步階段引領入門,又能於發展階段即時在側指導。不論是新進接觸或進階學習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實務工作者,我衷心推薦這本由許教授所撰寫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入門手冊》!」──美加地區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協會前會長Lance Taylor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入門手冊》介紹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晤談階段及重要代表技巧,將可幫助學習者在實務工作更加明瞭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師心中所掌握的原則,相信有助於學習者朝向成為一位高效能治療師的夢想前進。」──歐洲短期治療協會前辦事處主任Alasadair J. Macdonald
目錄
1 範式轉移的代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興起與諮商哲學
2 尊重的賦能—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人性觀與專業價值
3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中理解合作的諮商關係
4 建構解決之道的晤談階段
5 從夢想到現實—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目標架構
6 生命的亮光—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例外架構
7 身後一步的引導—未知態度的代表問句
8 正向開場的誠摯邀請
9 創造改變的動能—讚美的充分運用
10 拾起散落的光亮—一般化與重新建構的形塑精髓
11 承受生命的智慧—因應問句的滋養
12 注入希望的仙女棒—奇蹟問句
13 擴大與轉移知覺的寶器—評量問句與關係問句
14 畫龍點睛的晤談回饋
15 滾雪球效應—改變的推進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
作者:Malchiodi(朱惠瓊)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0
ISBN:9789861578460
內容簡介
這本權威指南將告訴你,如何使用藝術治療來引導自己和其他人以特殊的方式自我成長、覺察及轉化。Cathy A. Malchiodi是這個領域的主要專家,給予步驟的說明來激發創造力以及解釋藝術作品的結果。這個具鼓勵性和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和其他人從痛苦中復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將會幫助你:
.從過度承受的壓力中找到紓解
.從創傷失落中復原
.發現自我覺察
.體驗個人成長
目錄
第一章 藝術治療是什麼?
第二章 藝術治療:關於過去和現在的繪畫運用
第三章 開始:發自內心而畫
第四章 創造力:關於歷程的繪畫運用
第五章 建立:環境與媒材的運用
第六章 自發性藝術:畫出想像
第七章 使用藝術表達感受:關於失落的繪畫運用
第八章 藝術創作和疾病:畫出健康的圖畫
第九章 藝術治療團體:一起畫圖
第十章 和藝術作品工作:有意義的繪畫
更進一步:資源檢索
書目
立即查看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ISBN13:9789865713744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Clara E. Hill
譯者:林美珠;田秀蘭
規格:平裝 / 551頁 / 19 x 25 x 2.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5版
出版日:2021/10/00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里蘭大學教授Clara E. Hill所著暢銷教科書《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之第五版,適用於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初學者學習基本的助人技巧。Hill的三階段助人模式,說明了助人者如何引導個案探索他們的想法及感受,對不適應想法及行為的源起及結果獲得洞察,同時針對新的發現而產生行動,以開啟正向而長期的改變。此次第五版新增了發展並修正個案概念化的詳細指引,擴展了文化覺察的篇幅,同時也更新一些案例,以反映個案及助人者之間更多元的樣貌,此外,也增加了一些進行治療性挑戰的策略。
書中,作者更新了實務練習、實驗室活動、測驗考題,甚至課程綱要。此外,伴隨本書的網址(pubs.apa.org/books/supp/hill5)還有些加值活動,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
目錄
致謝 iii
關於作者 v
譯者序 vii
前言 xv
第一篇 概 覽 1
第1章 助人工作之簡介 3
什麼是「助人」? 4
心理治療有效嗎? 6
助人的催化面 7
助人的問題面 9
人們何時會求助? 11
成為一個助人者 12
成為助人者的學習歷程 14
倫理 20
本書概覽 23
結語 24
說說你的想法 25
第2章 助人歷程的模式 27
我的人格發展理論 28
我的改變理論 30
助人歷程中的背景變項 31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三階段模式 37
瞬間的互動序列 42
每次晤談之間 46
助人對個案的效果 48
結語 49
說說你的想法 49
第3章 自我覺察 53
自我認識和自我洞察 55
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洞察的方法 59
提高自我覺察的練習 63
說說你的想法 65
第4章 文化覺察 69
文化的定義 70
文化的層面 71
助人歷程中的文化議題 74
文化和助人相關的倫理行為 78
整合多元文化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成為助人者的個人風格 80
助人者會有的文化議題困難 82
我自己的文化經驗 84
說說你的想法 86
第二篇 探索階段 89
第5章 探索階段的概覽 91
理論背景: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92
探索階段的目標 100
結語 105
說說你的想法 106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巧 109
專注與傾聽的概覽 110
非口語表達的文化議題 112
促進專注的非口語行為 113
促進專注的潛口語行為 119
促進個案探索的輕微口語行為 120
專注與傾聽的例子 127
放輕鬆並保持自然,但具有專業性 128
結語 129
說說你的想法 129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 133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理念背景 134
重述與摘要 135
想法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42
訊息或事實的封閉式問句 148
區分開放式與封閉式問句 151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比較 151
說說你的想法 152
第8章 探索感覺的技巧 155
探索感覺的理念背景 156
處理情感時的文化考量 158
情感反映 159
情感的表露 176
情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78
情感探索技巧的比較 180
結語 181
說說你的想法 181
第9章 探索階段的技巧統整 183
探索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184
選擇目標與意圖以促進探索 186
選擇技巧來配合目標與意圖 187
執行探索階段的技巧 189
進行探索階段的晤談練習 189
處理探索階段困難的臨床情況 193
進行探索階段的難題 195
探索階段克服難題的因應策略 202
探索階段的案例 206
進入洞察階段的時機? 208
說說你的想法 209
第三篇 洞察階段 211
第10章 洞察階段概覽 213
何謂洞察? 214
為何洞察是有必要的? 215
理智性相對於情緒性的洞察 216
是否準備好洞察的標記 217
理論背景:精神分析以及存在理論 218
為洞察階段建立期待 228
洞察階段的目標和技巧 228
結語 230
說說你的想法 231
第11章 促進個案覺察的技巧 235
挑戰的理念背景 236
透過挑戰促進覺察的理論觀點 239
是否準備好覺察的標記 241
挑戰的類型 242
使用挑戰的一般原則 251
使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255
結語 256
說說你的想法 257
第12章 解釋的技巧 259
解釋技巧的理念背景 260
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0
如何進行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1
解釋 263
洞察性的表露 279
說說你的想法 284
第13章 治療關係的處理技巧 287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理念背景 289
是否準備好處理關係的標記 292
立即性的類型 294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一般原則 296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例子 299
使用立即性技巧時助人者會遇到的困難 300
說說你的想法 302
第14章 洞察階段技巧的統整 305
洞察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306
洞察階段技巧的執行 312
使用洞察技巧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314
助人者在洞察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315
克服洞察階段困難的策略 320
洞察階段延伸互動的實例 321
說說你的想法 324
第四篇 行動階段 327
第15章 行動階段概覽 329
行動階段的理念背景 330
行動的阻礙 331
哲學基礎 332
知道何時可進入行動階段的標記 334
理論背景:行為和認知理論 335
行動階段的目標 340
行動階段所使用的技巧 340
結語 361
說說你的想法 361
第16章 四項行動任務的工作步驟 363
行動任務的理念背景 364
放鬆 364
行為改變 369
行為預演 385
做決定 394
說說你的想法 400
第17章 行動階段技巧的統整 403
行動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404
執行行動階段 406
助人者在行動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408
克服困難的策略 413
說說你的想法 413
第五篇 統整 415
第18章 大統整:以三階段模式與個案工作 417
初談 418
在各次晤談之間 419
後續的晤談 421
結案 424
處理困難個案以及臨床情境 427
三階段模式的實例 433
結語 439
說說你的想法 440
參考書目 443
實驗室活動 469
網路格式 499
關鍵詞 545
回饋表 553
立即查看
人本存在:年長者與照顧者藝術治療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人本存在:年長者與照顧者藝術治療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9954655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吳明富-主編;吳明富;呂冠廷-作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2/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書內容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著重在文獻探討和學理論述,包含:年長者與家庭照顧者的失落議題、存在哲學觀與存在心理治療的理論背景,以及人本—存在藝術治療的概念和機制;第三部分呈現了藝術媒材應用於年長者的物理屬性與心理特性,以及高齡團體藝術治療的架構、療效因子和活動規劃,其中包含二十幾個針對社區長者、失能長者和家庭照顧者等所設計且執行過的活動方案;第四部分聚焦在分享臨床案例與實務故事;第五部分則是最後的總結與統整,涵蓋一些與年長者和照顧者工作時,重要的注意事項、現實的困境挑戰和必要的提醒建議。
「當我們跟年長者和其家庭照顧者工作時,除了抱持真誠一致、無條件正向關懷和同理心的態度,與之建立安全、開放、信任的我-汝關係,協助他們覺察身體、心理與靈性的基本和成長需求外,更要關注生而為人的我們,在面臨他人與自己逐步老化∕成長的過程中,所必須正視的邊界處境和終極關懷--死亡、孤獨、自由與無意義。」--吳明富
目錄
第一部分 年長者與照顧者藝術治療概論
壹、前言
貳、臺灣高齡現況與概論
參、年長者與照顧者的藝術治療
肆、小結
第二部分 人本-存在取向藝術治療應用於年長者族群
壹、存在主義哲學
貳、存在心理治療
參、年長者的存在焦慮
肆、人本-存在取向藝術治療
伍、小結
第三部分 媒材應用與活動設計
壹、媒材的物理和心理特性
貳、年長者的藝術治療團體
參、失能長者活動方案範例
肆、社區長者活動方案範例
伍、家庭照顧者活動方案範例
第四部分 個別與團體藝術治療案例
壹、機構長者--阿黎奶奶的故事
貳、中風失能長者--阿勇爺爺的故事
參、社區長者藝術治療團體療效因子探究
肆、慰安婦阿嬤攝影藝術治療工作坊
伍、家庭照顧者個別藝術治療歷程
第五部分 建議、注意事項和總結
附錄
附錄一 正念紮根和呼吸練習
附錄二 藝術治療活動設計與記錄格式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學校輔導中的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學校輔導中的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第三版)
作者:Sklare(許維素)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04/00
ISBN:9789861918624
內容簡介
本書對於如何對青少年應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SFBC),提供了非常步驟化的明確架構與內容;同時,亦強調SFBC運用於學校輔導的適用性及其他變化應用方式。尤為可貴的是,本書淺顯易懂,精簡實用,處處佐以實例與對話說明,相信任何與青少年工作的相關專業人士,如學校諮商師、教師、心理學家、社工師、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等,都能在極為強調實務應用的本書中,獲得與其專業相關的有用理論、技術及案例,並能彈性轉換運用SFBC每一個要素於各種場域中。
目錄
CHAPTER 1 學校與其他情境中的諮商工作:問題與解決之道
一˙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之緣起
二˙差異性及相似性
三˙有效性
四˙核心原則
五˙焦點解決基本假定
六˙其他的引導概念
CHAPTER 2 設立目標
一˙開啟初次會談:建立投契關係並說明諮商歷程
二˙發展正向目標
三˙奇蹟問句
四˙「還有呢」問句
五˙建構良好設定的目標:綜述
CHAPTER 3 發現與建構解決之道
一˙發現尚未辨識的解決之道:成功事例
二˙藉由認可既存資源而賦能當事人
三˙評量基準點與進展
四˙標示地雷區:辨認與克服阻礙
五˙以訊息來總結初次晤談
CHAPTER 4 連結各部分
一˙初次晤談的要素
二˙心理健康情境之案例研討:初次晤談
三˙學校情境之案例逐字稿:與 Pedro 的初次晤談
CHAPTER 5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晤談濃縮版
一˙解釋晤談歷程
二˙確認當事人想要達成的事物
三˙使用評量了解當事人對其現狀的觀點
四˙當事人曾經到達過的最高分數為何?
五˙書寫訊息
六˙SFBC 晤談濃縮版之案例
CHAPTER 6 後續晤談的施行
一˙開啟後續晤談
二˙第二次及後續晤談的要素
三˙進一步諮商的需求評估
四˙書寫訊息
五˙第二次及後續晤談的工具:流程圖與紀錄單
六˙心理健康情境中的後續晤談
七˙學校情境中的後續晤談
CHAPTER 7 與非自願當事人於挑戰性的情境工作
一˙幫助非自願當事人成為諮商消費者
二˙使用 SFBC 與「強制諮商代替懲處」的學生工作
三˙將困難情境轉變為可工作的目標
CHAPTER 8 焦點解決概念的擴大應用
一˙十秒鐘「諮商」
二˙焦點解決諮商轉介單
三˙SFBC 晤談中使用玩偶
四˙SFBC 晤談中使用沙盤
五˙焦點解決團體諮商
六˙在班級諮商使用 SFBC 方法
七˙焦點解決親師會議
八˙焦點解決引導式心像
九˙尾聲
附錄 A 練習將一個不明確的目標,加以細節化
附錄 B 練習活動:與 Kasey 的諮商晤談
附錄 C 焦點解決引導式心像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藝術治療工作坊:媒材應用與創作指引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藝術治療工作坊:媒材應用與創作指引
ISBN13:9789866001840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吳明富 主編;吳明富;徐玟玲 合著
裝訂/頁數:平裝/300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6/11/15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藝術治療是從使用媒材開始。因此,認識和理解藝術媒材的屬性與特質,並學習如何因「材」施「療」將媒材應用於諮商輔導和心理治療情境中,以及如何將媒材活用建構出具療癒性的處遇介入和團體歷程,是藝術治療師的基本素養與重要專業知能。
本書內容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透過文獻探討和反思論述來介紹藝術治療媒材應用的概念與理論;第二部分是根據作者帶領工作坊和課程教學的實務經驗,有架構地整理出各類及不同主題的媒材應用方式與創作活動方案;第三部分則將媒材準備和收納、藝術治療空間安排與設計,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加以統整,做為其他藝術治療專業的借鏡。
目錄
作者序一
作者序二
第一部分:藝術治療媒材概論
第一節 概念
壹、媒材與創作
貳、媒創藝術育療
參、藝術治療工作室參訪省思
肆、時間、空間與媒材的關係
伍、媒材種類
陸、媒材品質
柒、媒材特質
捌、選用媒材要點
第二節 理論
壹、關係美學
貳、社會建構
參、跨文化藝術治療
肆、媒材量度變數
伍、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
陸、存在藝術治療
柒、藝療視框
第二部分:媒材應用與創作活動方案
第一節 平面媒材
壹、線畫
貳、繪畫
參、拼貼
肆、布料
伍、數位攝影
陸、版畫
第二節 立體媒材
壹、陶藝
貳、塑型
參、雕刻
肆、摺紙
伍、複合拼貼
方案範例
1. 塗鴨敘事
2. 寄給自己的明信片
3. 懷念:火柴畫
4. 酷卡配對
5. 創傷人
6. 糾結毛線牽
7. 沙遊曼陀羅
8. 旅途:看見路上風景
9. 無常:彩繪心靈卡
10. 門與盾牌
11. 憤怒三部曲
12. 靈魂拼貼
13. 蛹與塚
14. 動物襪娃
15. 攝影九宮格
16. 攝影日記能量卡
17. 向左向右看出口
18. 初談放「輕」鬆
19. 保護元神
20. 涵容湖:燭船啟航
21. 我的臉
22. 我的家
23. 放心盒
24. 鋁線人偶
25. 雙重人格面具
26. 改造書盒
27. 彩染拼被
第三部分:媒材準備與藝術治療空間規劃
第一節 如何取得創作媒材
壹、自然界資源
貳、居家現成物
參、工業產出媒材
第二節 如何準備行動媒材箱
壹、媒材箱種類
貳、媒材箱收納示例
第三節 如何規劃藝術治療工作室空間與媒材管理設施
壹、藝術治療工作室空間需求
貳、藝術治療工作室媒材管理設施
參、針對特殊需要兒童所設計的藝術治療工作室
第四節 結語
附件一 :藝術治療媒材應用與創作活動方案表格
附件二 :團體藝術治療活動方案計畫表格
附件三:冥想引導語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恰當日本語:適時適所!用日本人的一天學日語,一次告訴你對應各種場合與對象,從輕鬆到正式的三種不同表現(附QR碼線上音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輕鬆・禮貌・拘謹,恰當區分得體程度,
輕鬆的場合講輕鬆的話,嚴肅的場合講嚴肅的話,
和日本人溝通,大家都要一定要會的三種標準表現!
全時段・全場景皆適用,從正式到非正式,
由日本知名的溝通大師,告訴你如何理解日本人講話時最在乎的事!
◆收錄一整天從早到晚可能會碰見的各種場景,個別解釋如何在正確的場合講正確的話
從早上打招呼的方式,一直到晚上道別時該講的話,日本語的敬語文化中在各種不同的時段和場合都會有所謂的「最有禮貌的講法」。本書先以一天的各「時段」來分類各章節,再舉例出個各種的「場合」,說明在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下,該如何正確並不失禮的以日語對應。
◆「松」、「竹」、「梅」三種等級,依對象或場景選擇最恰當的講法
日本在分等級的時候有時會說「松」、「竹」、「梅」,以「松」為最高等級,依序接著「竹」跟「梅」。例如吃壽司時「松」等級就會是最豪華、最大盤的壽司組合。本書將日語的敬語也分成三種講法,有最拘謹有禮的「松」,具備基本禮貌的「竹」,和放鬆親近的「梅」,三種最重要的日語溝通方式皆會在書內舉例、介紹並說明。
要注意的是,「松」、「竹」、「梅」三種等級只是以拘謹的程度來分類,並非是好壞之分,隨著場合和交談對象的不同,太過拘謹的說話,反而會給日本人冷淡、有距離的印象。本書介紹的句子不管是松、竹、梅,都會是常用、具實用性的句型。
◆隨書附QR碼可隨掃隨聽!全音檔中日發音對照幫助理解,練聽力、練口說更加有效率
本書內介紹的所有生活必備句型皆附有日籍人士錄音的發音示範,搭配中文翻譯對照,自然而然的幫您記住日文的意思,練聽力、練口說也更有感覺。音檔採QR碼掃描下載方式,不需要用到光碟機,只要用手機掃描即可馬上下載!也提供可將全書MP3一次完整下載的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iOS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本書特色
★以時段分類章節,早上用的到的句子到晚上用的到的句子一併俱全。
★列出近百種在各時段內可能會碰見的狀況,日常生活一定會碰到。
★「松」、「竹」、「梅」三種類別,將敬語的運用分為三種方式,詳細說明與舉例。
★由日本知名的溝通大師撰寫的大量追加知識,幫助對日本語的文化增加理解。
★附贈QR碼,可隨掃隨聽由日語母語人士錄製的示範MP3。
★全音檔中日對照,光聽就能了解意思。
立即查看
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各國歷史教育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關懷照護科學與正念練習:實踐Watson人性關懷照護理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關懷照護科學與正念練習:實踐Watson人性關懷照護理論
作者:黃嘉敏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557
簡介:
醫學治療除了照護患者疾病的疼痛之外,也須兼顧病患的心靈與精神層面,本書所介紹Watson十項人性關懷照護理論,不僅闡述了護理人員在病人照護的過程中,應理解及維護患者之人格、內在生命與發展歷程,亦提供了醫護人員需具備對待病患的態度及處置的技巧,如關愛、給予希望及建立其自信心,另外還包括正負向的情緒表達、運用創造力解決問題及營造療癒環境等議題,書中並引述多項施行計畫於實踐例證,再由正念練習與圖像藝術來強化這些觀念,這是一本醫護人員在臨床治療外,提升醫病關係與自我涵養的優質讀物。
序言
很榮幸有機會為本次的出版盡一分力,並感謝在關懷照護科學方面學術成就卓越的施普林格圖書出版公司(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促成本次合作,願意出版華生關懷照護科學機構系列叢書。本次出版內容獨樹一格,以Kathleen Sitzman博士令人印象深刻的個人實務與教學經驗作為基礎,再將一行禪師的正念覺察觀點與教學方式帶入文章之中。
我認為Sitzman博士與一行禪師,是能夠帶來啟發並讓大眾獲得知識的人,他們二位幫助我們深入理解何謂「關懷時刻」、「如實存在於當下」、「正念覺察」與「反思實踐」─這些正是我們與他人、甚至是全世界,將人際間真誠關懷化為靈活運用的基礎。
在本書中,Sitzman博士從旁協助將我的人性關懷照護理論轉化為具體的經驗及有助學習的活動,為許多初次接觸此理論的學習者增添吸引力。此外,本書亦邀請每位讀者一同拓展並深入練習、理解這個理論,透過圖片、藝術、隱喻與符號表現等許多具有創意的學習方式,讓我們明白如何實踐人性照護,且對於無論是否曾讀過我著作的讀者,向其展現此理論的價值所在。
本書相當適合作為學生、執業人員、教育人員或管理者的學習指南,它以一種優雅而迷人的方式,將錯綜複雜的抽象概念及潛藏於人性關懷照護理論中的哲學倫理觀點結合在一起,具體運用於日常自我照護實務之中。
當我們有機會將注意力與意念重新集中於沈思、反省、與單純「暫停片刻」時,讓原本習慣處於恐懼的內在自我,也能夠學著去愛,開啟以心為出發點的憐憫胸懷,探究內在認知的源頭,並與所有萬物相互依存。
書中所提到的「核心」與「邊緣」理論概念,幫助我們理解何謂永恆的關懷?而什麼又是會不斷地變化?例如熟練度、任務種類、執行過程及知識面。Sitzman將這些差異化作簡單的影像比喻─想像一顆橘子在你面前,試著將它的表皮剝除,將果肉握在手中擠壓,留下在手中部分的即是橘子的核心;雖然所去除的部分會隨著時間消失,但對於橘子來說二者皆缺一不可。
貫穿本書並與正念覺察相關的其他實踐方式包含:冥想練習、藝術創作,及每一項關懷照護理論要素的摘要介紹。摘要部分是由護理師、護理督導,及美國各地華生關懷照護科學機構的師資共同完成,呈現出美國國內健康照護系統的改變,這也意謂著轉型改革正在這個領域上演。
整體來說,若能善用人類內心與精神層次所產生的創造力與默契,便能將人性關懷照護理論帶入生活之中。書中運用知道(knowing)、存在(being)、實行(doing)、與成為(becoming)的各種途徑,讓我們明白何謂「相互依存(interbeing)」─也就是在當下為自己及他人實踐人性照護。這樣的學習過程與關懷照護科學的世界觀是並行的,採用多重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形式的疑問去探索、保持好奇心、擁有自知之明,並維持嚴謹的覺察與內在訓練,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人性照護。
最後,本書將科學與精神層次、自然與超自然、世俗與神聖、平凡與非凡、腦部與心靈…等再次結合,產生了全新的人性意識,讓護理學有了新的進展。書中亦賦予了「紀律(discipline)」一詞新的想法─即鼓勵大家朝著自我實踐的目標而努力,讓關懷可以傳遞到人心之中,與大地之母合而為一,在我們的宇宙中完整呈現出來。
我相信那些研讀及學習此理論的人,將會意識到在內心最深處有個聲音正朝著他們呼喊,並相信它能夠幫助你與你的靈魂產生共鳴,並深達個人及專業的內在訓練之中,讓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得以推展開來。願我們全體都能喚起各自的內在靈魂,學習充分將真正的人性關懷發揚光大,並以此做為世界及內心之中照護與治療的最佳典範。
Jean Watson博士
註冊護理師(RN)
委員會認證高階全照護護理師(AHN-BC)
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FAAN)
目錄
協同作者群 / viii
作者序 / x
前言 / xiii
推薦者序 / xiv
第一部 關懷照護與正念的關聯
Chapter 1 正念與Watson照護理論 / 3
Chapter 2 Watson理論──十項關懷照護要素 / 15
Chapter 3 一行禪師的五項正念訓練 / 23
Chapter 4 進入Jean Watson的世界 / 31
第二部 十項關懷照護要素
Chapter 5 第一項:信奉利他主義價值並對自己及他人仁慈 / 41
Chapter 6 第二項:抱持信心與希望並尊重他人 / 53
Chapter 7 第三項:增加個人信念與訓練以提升對自身及他人的敏感度 / 65
Chapter 8 第四項:建立助人-信任-關懷的關係 / 75
Chapter 9 第五項:在傾聽的同時,鼓勵並接受正負向情緒表達 / 87
Chapter 10 第六項:利用創造性科學問題解決方法為關懷做決策 / 97
Chapter 11 第七項:強調個別需求與理解的指導及學習方式 / 109
Chapter 12 第八項:創造身心療癒環境以尊重人性尊嚴 / 119
Chapter 13 第九項:協助人類生理、情感與精神基本需求 / 129
Chapter 14 第十項:對神祕事物採取開放態度、允許奇蹟發生 / 141
Chapter 15 深入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 151
索引 / 155
延伸影片 / 159
立即查看
哲蚌寺對話錄:達賴喇嘛與科學家談心智、正念覺察力和實在的本質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