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言語及聽力學之解剖與生理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語言、言語及聽力學之解剖與生理
作者:陳雅資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579282253
簡介:
這是一本專為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學生所編撰,亦是提供給語言治療師與聽力師必備的基礎解剖生理知識及聽語病理的機制與病症。內容從解剖生理(包括神經學、神經病理學)的角度,透過些許基礎醫學整合臨床的復健醫學,讓讀者不致於被艱深的人體奧秘所淹沒,而能從枯燥繁複的字海圖山裡驚見語言與聽力系統的治療曙光。在第五版作者們增入許多臨床筆記,註記許多臨床或日常徵兆,並以文獻實證來論述這些病症與現象,以及和解剖生理的關連性,讓專業治療師得以瞭解病症的源頭與行為發生,當面對任何的病理變化結果時,即可去思考與判斷以執行介入。除此之外,本書亦提供各專業領域包括嗓音、吞嚥、構音、神經性障礙與聽力部分等全面性基本知識,更是國家考試指定用書,對於想要進入此領域的讀者,這絕對是一本值得你閱讀的好書!
原價:
1800
售價:
17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立即查看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ISBN13:9789865713744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Clara E. Hill
譯者:林美珠;田秀蘭
規格:平裝 / 551頁 / 19 x 25 x 2.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5版
出版日:2021/10/00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里蘭大學教授Clara E. Hill所著暢銷教科書《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之第五版,適用於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初學者學習基本的助人技巧。Hill的三階段助人模式,說明了助人者如何引導個案探索他們的想法及感受,對不適應想法及行為的源起及結果獲得洞察,同時針對新的發現而產生行動,以開啟正向而長期的改變。此次第五版新增了發展並修正個案概念化的詳細指引,擴展了文化覺察的篇幅,同時也更新一些案例,以反映個案及助人者之間更多元的樣貌,此外,也增加了一些進行治療性挑戰的策略。
書中,作者更新了實務練習、實驗室活動、測驗考題,甚至課程綱要。此外,伴隨本書的網址(pubs.apa.org/books/supp/hill5)還有些加值活動,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
目錄
致謝 iii
關於作者 v
譯者序 vii
前言 xv
第一篇 概 覽 1
第1章 助人工作之簡介 3
什麼是「助人」? 4
心理治療有效嗎? 6
助人的催化面 7
助人的問題面 9
人們何時會求助? 11
成為一個助人者 12
成為助人者的學習歷程 14
倫理 20
本書概覽 23
結語 24
說說你的想法 25
第2章 助人歷程的模式 27
我的人格發展理論 28
我的改變理論 30
助人歷程中的背景變項 31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三階段模式 37
瞬間的互動序列 42
每次晤談之間 46
助人對個案的效果 48
結語 49
說說你的想法 49
第3章 自我覺察 53
自我認識和自我洞察 55
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洞察的方法 59
提高自我覺察的練習 63
說說你的想法 65
第4章 文化覺察 69
文化的定義 70
文化的層面 71
助人歷程中的文化議題 74
文化和助人相關的倫理行為 78
整合多元文化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成為助人者的個人風格 80
助人者會有的文化議題困難 82
我自己的文化經驗 84
說說你的想法 86
第二篇 探索階段 89
第5章 探索階段的概覽 91
理論背景: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92
探索階段的目標 100
結語 105
說說你的想法 106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巧 109
專注與傾聽的概覽 110
非口語表達的文化議題 112
促進專注的非口語行為 113
促進專注的潛口語行為 119
促進個案探索的輕微口語行為 120
專注與傾聽的例子 127
放輕鬆並保持自然,但具有專業性 128
結語 129
說說你的想法 129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 133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理念背景 134
重述與摘要 135
想法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42
訊息或事實的封閉式問句 148
區分開放式與封閉式問句 151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比較 151
說說你的想法 152
第8章 探索感覺的技巧 155
探索感覺的理念背景 156
處理情感時的文化考量 158
情感反映 159
情感的表露 176
情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78
情感探索技巧的比較 180
結語 181
說說你的想法 181
第9章 探索階段的技巧統整 183
探索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184
選擇目標與意圖以促進探索 186
選擇技巧來配合目標與意圖 187
執行探索階段的技巧 189
進行探索階段的晤談練習 189
處理探索階段困難的臨床情況 193
進行探索階段的難題 195
探索階段克服難題的因應策略 202
探索階段的案例 206
進入洞察階段的時機? 208
說說你的想法 209
第三篇 洞察階段 211
第10章 洞察階段概覽 213
何謂洞察? 214
為何洞察是有必要的? 215
理智性相對於情緒性的洞察 216
是否準備好洞察的標記 217
理論背景:精神分析以及存在理論 218
為洞察階段建立期待 228
洞察階段的目標和技巧 228
結語 230
說說你的想法 231
第11章 促進個案覺察的技巧 235
挑戰的理念背景 236
透過挑戰促進覺察的理論觀點 239
是否準備好覺察的標記 241
挑戰的類型 242
使用挑戰的一般原則 251
使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255
結語 256
說說你的想法 257
第12章 解釋的技巧 259
解釋技巧的理念背景 260
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0
如何進行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1
解釋 263
洞察性的表露 279
說說你的想法 284
第13章 治療關係的處理技巧 287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理念背景 289
是否準備好處理關係的標記 292
立即性的類型 294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一般原則 296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例子 299
使用立即性技巧時助人者會遇到的困難 300
說說你的想法 302
第14章 洞察階段技巧的統整 305
洞察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306
洞察階段技巧的執行 312
使用洞察技巧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314
助人者在洞察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315
克服洞察階段困難的策略 320
洞察階段延伸互動的實例 321
說說你的想法 324
第四篇 行動階段 327
第15章 行動階段概覽 329
行動階段的理念背景 330
行動的阻礙 331
哲學基礎 332
知道何時可進入行動階段的標記 334
理論背景:行為和認知理論 335
行動階段的目標 340
行動階段所使用的技巧 340
結語 361
說說你的想法 361
第16章 四項行動任務的工作步驟 363
行動任務的理念背景 364
放鬆 364
行為改變 369
行為預演 385
做決定 394
說說你的想法 400
第17章 行動階段技巧的統整 403
行動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404
執行行動階段 406
助人者在行動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408
克服困難的策略 413
說說你的想法 413
第五篇 統整 415
第18章 大統整:以三階段模式與個案工作 417
初談 418
在各次晤談之間 419
後續的晤談 421
結案 424
處理困難個案以及臨床情境 427
三階段模式的實例 433
結語 439
說說你的想法 440
參考書目 443
實驗室活動 469
網路格式 499
關鍵詞 545
回饋表 553
立即查看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ISBN13:9789579096843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黃政昌
裝訂/頁數:平裝/722頁
規格:26cm*19cm*3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診斷:心理輔導;行為改變術
內容簡介
本書自2008年出版迄今,因應心理評估的資訊與法令出現許多變化,如診斷系統DSM-5與ICD-10改版、WISC-4(5)等測驗工具更新、身心障礙鑑定基準(ICF系統)改變、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觀念落實等,特別進行大幅度的修正與更新,以符合當今諮商輔導界的需求。
特色1:勾勒出諮商中心理評估的重要內涵
第一篇心理評估的基本原理與概念,充分說明諮商中心理評估的意義內涵、臨床與諮商中應用的差異、評估會談與資料蒐集、心理測驗的內涵與諮商中應用,以及心理評估與測驗的倫理議題等,幫助評估者瞭解諮商中心理評估的基本內涵與心理計量原理。
特色2:彙整與介紹國內出版的有效心理測驗工具
第二篇國內心理評估常用測驗工具的介紹,包括心理評估工具的使用與購買、智力評估、學習評估、自陳類人格評估、投射類人格評估、以及生涯評估等測驗介紹,提供評估者認識國內各種實用有效的測驗工具。
特色3:撰寫諮商中各領域常見的心理評估報告案例
第三篇心理評估在諮商領域中的運用,包括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與撰寫、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報告,以及智力程度評估、學習適應評估、人格特質評估、心理健康評估、生涯興趣評估等案例報告,幫助評估者對各種諮商領域如何進行心理評估,有一個具體明確的概念或參考架構。
特色4:提供問題反思、延伸閱讀、諮商心理師考題與國內外測驗工具目錄
本書每章都列出的問題反思、延伸閱讀、歷屆諮商心理師考題摘錄等單元,供讀者進一步參考與評量;同時,特別彙整:國內和國外地區心理測驗出版商簡介、國內地區中文版心理測驗工具目錄、不同學齡階段的心理測驗工具一覽表等附錄,可作為評估者進行各類心理評估時,快速查詢測驗工具的參考指引。
本書是大學院校心理評量、心理評估、心理衡鑑、諮商評估相關課程之上課用書;更是諮商實務工作者在執業過程中實用的參考工具書,對於正準備參加相關研究所考試或諮商心理師高考的考生,亦是相關科目的必備參考用書。
目錄
PART 1 心理評估的基本原理與概念
第01章 心理評估的意義與內涵
1-1 心理評估的意義與階段
1-2 心理評估的類型
1-3 心理測驗與心理評估的不同
1-4 臨床心理衡鑑與諮商心理評估的比較
1-5 心理評估的效度議題
1-6 心理評估與諮商的關係
第02章 評估會談與資料蒐集
2-1 評估會談的意義與技巧
2-2 評估會談的內容
2-3 行為觀察與非語文行為
2-4 心智狀態檢查
2-5 檔案資料與生理測量
2-6 行為衡鑑
第03章 心理測驗(一):內涵、功能與應用
3-1 心理測驗的內涵
3-2 心理測驗的功能
3-3 心理測驗在諮商中的應用
第04章 心理測驗(二):統計概念與常模分數
4-1 測驗的基本統計概念
4-2 常模的種類
第05章 心理測驗(三):信度效度與試題分析
5-1 信度
5-2 效度
5-3 試題分析
第06章 心理評估與測驗的倫理議題
6-1 測驗使用者專業能力的倫理
6-2 個案權益與福祉的倫理
6-3 測驗的特殊倫理議題
PART 2 國內心理評估常用測驗的介紹
第07章 心理評估工具的使用與購買
7-1 測驗工具的使用能力
7-2 心理測驗的使用情形
7-3 心理測驗的三級評估
7-4 心理測驗工具在各領域使用的現況分析
7-5 心理測驗的選擇
7-6 電腦在心理評估中的角色
7-7 測驗工具的訊息與購買
第08章 智力評估的測驗
8-1 相關概念
8-2 一般智力測驗
8-3 神經心理測驗
第09章 學習評估的測驗
9-1 相關概念
9-2 學業性向測驗
9-3 學習態度測驗
9-4 成就測驗
第10章 10 人格評估的測驗(一):自陳類
10-1 相關概念
10-2 綜合人格測驗
10-3 情緒困擾測驗
10-4 適應能力測驗
10-5 人際關係測驗
第11章 人格評估的測驗(二):投射類
11-1 相關概念
11-2 編造技術
11-3 聯想技術
11-4 表現技術
11-5 完成技術
第12章 生涯評估的測驗
12-1 相關概念
12-2 興趣量表
12-3 生涯信念量表
12-4 職業測驗
PART 3 心理評估在諮商領域中的應用
第13章 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與撰寫
13-1 心理評估報告的結構取向
13-2 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內容
13-3 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報告
13-4 撰寫心理評估報告的注意事項
第14章 智力程度評估的案例
14-1 相關概念
14-2 「智能障礙」的評估案例
14-3 「智能優異」的評估案例
第15章 學習適應評估的案例
15-1 相關概念
15-2 「學習困難」的評估案例
15-3 「學習策略」的評估案例
第16章 人格特質評估的案例
16-1 相關概念
16-2 「行為異常」的評估案例
16-3 「人格了解」的評估案例
第17章 心理健康評估的案例
17-1 相關概念
17-2 「心理疾病」的評估案例
17-3 「自殺危機」的評估案例
第18章 生涯興趣評估的案例
18-1 相關概念
18-2 「選組選系」的評估案例
18-3 「生涯規劃」的評估案例
附錄
附錄一 國內和國外地區心理測驗出版商簡介
附錄二 國內地區中文版心理測驗工具目錄
附錄三 國內不同學齡階段心理測驗工具一覽表
立即查看
言語、吞嚥及聽覺解剖學圖譜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作者:林清山
出版社:東華
ISBN:9789576365102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次數分配及圖示法
第三章 集中量數
第四章 變異量數
第五章 相對地位量數
第六章 常態分配
第七章 積差相關
第八章 簡單直線迴歸與預則
第九章 集合、概率和期望值
第十章 推論統計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一個母數的假設考驗和區間估計
第十二章 兩個母數的假設考驗
第十三章 X2考驗及G2統計法
第十四章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五章 多重比較
第十六章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七章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其他設計
第十八章 趨向分析
第十九章 共變數分析
第二十章 其他重要相關統計法
第二十一章 淨相關、部分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
第二十二章 一般線性模式在統計下的應用
第二十三章 因素分析
第二十四章 無母數統計考驗
立即查看
政治學與臺灣政治
ISBN13:978986549201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王業立;蘇子喬;沈有忠;胡全威;鄭任汶;劉嘉薇;王啟明-合著;王業立-主編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4/01
中國圖書分類:政治學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各章內容除了涵蓋理論、制度與行為面的討論之外,並特別增加了全球化、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等新興且重要的議題,以期能讓讀者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網路時代中,可以接觸到政治學中最新發展的議題與趨勢。
近年來臺灣與國外政治情況變化很大,本書亦增加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於國內政治和全球化議題的相關影響,而臺灣最近的修憲、政黨政治的變化、社群媒體、小編治國,以及最新的大選結果等議題,也都納入了本書修訂中。
本書特色
加入大量的「臺灣」元素示例:針對臺灣各大專院校不同科系的需求,在各章內容上,儘量使用與臺灣有闋的例子或資料,以期讀者能透過本書,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並且能夠對於這塊土地上的政治事務有更多的認識,進一步結合理論與實務,更關心自己的國家與社會 。
多元化的圖、表與照片呈現:讀者在閱讀之後,能夠對於政治學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並且更廣泛的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
各種單元設計幫助學習:以學習目標、政治觀察站、前言、政治停看聽、名詞解釋、課後習題等單元設計,引導讀者掌握各章的內容與重點。
目錄
第01章 政治與政治學/王業立
1.1 政治與生活
1.2 政治學的定義
1.3 政治學研究的次領域
1.4 政治學是科學嗎?
1.5 本書的特色
第02章 政治學研究途徑/胡全威、蘇子喬、沈有忠
2.1 古典政治學研究途徑
2.2 近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2.3 當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第03章 政治哲學與意識形態/胡全威
3.1 什麼是政治哲學?
3.2 公共爭議與三種價值取向
3.3 意識形態
第04章 國家與民族/胡全威
4.1 國家
4.2 民族
4.3 兩岸關係與身分認同
第05章 憲法與人權/沈有忠
5.1 當代憲法的起源與類型
5.2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5.3 我國憲法保障基本人權的內容
第06章 民主與獨裁/蘇子喬
6.1 民主政治的意涵
6.2 民主政治的類型
6.3 民主政治的理論
6.4 民主政治的實際
6.5 獨裁政治
第07章 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蘇子喬
7.1 政治發展
7.2 政治衰敗
7.3 民主化與三波民主化浪潮
7.4 民主化理論與民主鞏固
第08章 政府類型/沈有忠
8.1 憲政研究的內容與研究途徑
8.2 總統制與議會內閣制
8.3 半總統制與臺灣的憲政運作
第09章 行政部門/蘇子喬
9.1 行政部門的意涵
9.2 行政權擴張的原因與控制方式
9.3 官僚體制
9.4 臺灣中央與地方行政部門
第10章 立法部門/蘇子喬
10.1 立法部門的意涵
10.2 立法部門的類型
10.3 立法部門的組織與立法程序
10.4 臺灣立法部門的介紹
第11章 司法部門/蘇子喬
11.1 司法部門的意涵
11.2 司法審查制度
11.3 臺灣司法體制的介紹
第12章 政黨與政黨體系/沈有忠
12.1 政黨的源起與功能
12.2 政黨組織與類型
12.3 政黨體系
第13章 利益團體/鄭任汶
13.1 利益團體的定義與分類
13.2 利益團體的理論
13.3 利益團體的評價
13.4 遊說法
第14章 選舉制度與公民投票/沈有忠
14.1 選舉的功能與制度的分類
14.2 臺灣採用的選舉制度與影響
14.3 公民投票與罷免
第15章 民意、投票行為與政治參與/劉嘉薇
15.1 民意的意義、來源與效果
15.2 民意趨勢在臺灣
15.3 投票行為的成因
15.4 重要選舉結果在臺灣
15.5 政治參與的意義與成因
15.6 政治參與在臺灣
第16章 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傳播/劉嘉薇
16.1 政治文化的意義與類型
16.2 臺灣政治文化的影響
16.3 政治社會化的意義
16.4 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16.5 政治傳播的意義與特徵、要素、面向
16.6 政治傳播在臺灣
第17章 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胡全威
17.1 網路的興盛與衝擊
17.2 電子化政府、競選與線上會議
17.3 網路政治的特性
第18章 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王啟明
18.1 國際政治的研究主體
18.2 分析層次
18.3 全球化的概念
18.4 外交決策與工具產出
立即查看
升科大四技-家庭教育(2022版)1/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107年教育部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家政群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之專業科目(一)「家庭教育」編輯而成,彙集各版本教科書精華,緊扣歷年試題命題方向編寫。各章附重點圖表,統整必考要點,同時網羅歷屆統測及模擬試題,提供豐富檢測評量;並針對出題重點穿插圖片與說明,是應考得分必備良書。
本書特色
1.題型豐富,深淺具備,是一舉奪得高分的應考祕笈。
2.以圖表及重點整理的編輯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3.章章標註常考試題關鍵詞,易學易記,快速掌握得分重點。
4.適時補充相關法規、延伸知識,學習全面,毫不遺漏。
5.每章附有練功坊、自我評量與歷屆試題,熟練得分關鍵,奪取高分。
目錄
第一章 家庭的本質
1-1 家庭的意義與功能
1-2 家庭的組成
1-3 家庭經營的重要性
綜合實力評量
歷屆試題
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內涵
1-1 家庭教育的意義與範圍
1-2 家庭教育的特性
1-3 親職教育
1-4 子職教育
1-5 性別教育
1-6 婚姻教育
1-7 失親教育
1-8 多元文化教育
1-9 家庭倫理教育
1-10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1-11 不同發展階段的家庭教育
綜合實力評量
歷屆試題
第三章 社會變遷與家庭型態
3-1 變遷中的家庭型態
3-2 多元型態家庭探討
3-3 變遷中的家庭生活價值觀
綜合實力評量
歷屆試題
第四章 家人關係與溝通
4-1 人際關係與溝通的重要性
4-2 人際關係維繫與溝通的技巧
4-3 影響家人關係的因素
4-4 家人關係與溝通問題的解決策略
4-5 家庭暴力防治
綜合實力評量
歷屆試題
第五章 家庭教育之推展
5-1 國內外家庭教育法
5-2 國內外家庭教育推展機構與相關資源
5-3 國內外家庭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
綜合實力評量
歷屆試題
立即查看
認知心理學:連結心智.研究及日常經驗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ng mind, research,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5/E)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認知心理學:連結心智、研究及日常經驗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ng mind, research,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5/E
作者: E. Bruce Goldstein
譯者: 李宏鎰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21/07/23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具體的方式講述認知心理學的故事,幫助讀者理解認知心理學實證研究及原理和日常經驗之間的連結,主要內容包括知覺、注意力、記憶、日常記憶和錯誤記憶、概念知識、視覺心像、語言、問題解決、判斷、決策和推理等。
書中有許多新近研究,知識內容的組織及分類方式也是相當獨到,讀過本書後必感到受用無窮。
實驗內容易於了解:本書不只是說明實驗結果,也盡可能地描述了實驗的設計方式以及參與者的行為,以便讀者了解如何獲知結果;實驗的描述文字亦輔以插圖,在理解上更加容易。
練習題目:每一章都有「自我測試」的練習題,可幫助讀者檢視內容;章末單元「想想看」則可促進讀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李宏鎰
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神經心理學組)博士
經歷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中山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目錄
第01章 認知心理學導論
1-1 認知心理學:心智的研究
1-2 放棄心智研究
1-3 心智研究的復興
1-4 認知心理學的演變
1-5 值得省思
第02章 認知神經科學
2-1 分析層次
2-2 神經元:基本原則
2-3 由神經激發的表徵
2-4 定位表徵
2-5 分布式表徵
2-6 神經網絡
2-7 值得省思
第03章 知覺
3-1 知覺的本質
3-2 為什麼設計知覺機器如此困難?
3-3 人類知覺的訊息
3-4 物體知覺的概念
3-5 神經元與環境知識
3-6 知覺與行動:行為
3-7 知覺與行動:生理學
3-8 值得省思:知識、推論與預測
第04章 注意力
4-1 注意力是訊息處理過程
4-2 處理能力和知覺負荷
4-3 掃描場景以引導注意力
4-4 注意力的成果
4-5 分配注意力:我們一次可以關注一件以上的事情嗎?
4-6 分心
4-7 我們不注意時會發生什麼?
4-8 經驗到連貫一致的世界
4-9 值得省思
第05章 短期記憶和工作記憶
5-1 多重記憶模型
5-2 感覺記憶
5-3 短期記憶:儲存
5-4 工作記憶:訊息處理
5-5 工作記憶與大腦
5-6 值得省思:為什麼工作記憶愈多愈好?
第06章 長期記憶:結構
6-1 比較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歷程
6-2 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
6-3 回到未來
6-4 程序記憶、促發和制約
6-5 值得省思
第07章 長期記憶:編碼、提取和固化
7-1 編碼:將訊息儲存到長期記憶中
7-2 有效學習
7-3 提取:從記憶中取得訊息
7-4 固化:建立記憶
7-5 再固化:記憶的動態性
7-6 值得省思:認知心理學的其他解釋
第08章 日常記憶和記憶錯誤
8-1 迄今為止討論過的記憶
8-2 自傳記憶:生命中發生的事件
8-3 記憶中的「特殊」事件
8-4 記憶的建構性本質
8-5 錯誤訊息效應
8-6 為生活中的事件創造記憶
8-7 為什麼人會做出錯誤的目擊者證詞?
8-8 值得省思
第09章 概念知識
概念和類別的基本屬性
9-1 如何將物體分類?
9-2 有心理上的「基本層級」類別嗎?
分類的網絡模型
9-3 表徵類別之間的關係:語意網絡取向
9-4 連結論取向
如何在大腦內表徵概念
9-5 大腦如何表徵概念的四個取向?
9-6 值得省思:樞紐和輪輻模型
第10章 視覺心像
10-1 心理學史上的心像
10-2 心像和知覺是否共享機制?
10-3 心像與大腦
10-4 使用心像改善記憶
10-5 值得省思
第11章 語言
11-1 什麼是語言?
11-2 理解字詞:複雜性
11-3 理解模稜兩可的字詞
11-4 理解句子
11-5 理解文章和故事
11-6 進行對話
11-7 值得省思
第12章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12-1 有什麼問題?
12-2 格式塔取向
12-3 訊息處理取向
12-4 使用類比解決問題
12-5 專家如何解決問題?
12-6 創造性的問題解決
12-7 創造力與大腦
12-8 值得省思
第13章 判斷、決策和推理
13-1 歸納推理:根據觀察判斷
13-2 演繹推理:三段論和邏輯
13-3 做決策:在替代方案之間進行選擇
13-4 值得省思
13-5 後記:Donders 返回現代
詳細資料
ISBN:9789579282925
規格:平裝 / 544頁 / 17 x 23 x 2.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社會與心理類> 心理> 一般心理學
立即查看
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
ISBN13:9789866624292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鄭昭明
裝訂/頁數:平裝/504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再修訂3版
出版日:2010/09/01
中國圖書分類:注意;記憶;學習
內容簡介
要瞭解人類大腦心智運作的奧秘,從來沒有比今天更為樂觀,因為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累積了無數可觀的發現,這些發現足以用來勾勒出人類心智的全貌。當然,這並不全是心理學家的功勞;神經科學家、語言學家、資訊科學家以及其他領域的專家也都曾經有了極為傑出的貢獻。
本書的作者綜合了這些過去的發現,提出了一套人類心智運作的系統。這系統包括:(1)有限的訊息傳遞系統、(2)知識系統、(3)認知策略系統與(4)認知的自我監控系統等四個主要部門。這四個部門的運作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主宰了你我的注意、辨識、學習、記憶、思考、解題、創作、發明與決策。
作者簡介
鄭昭明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哲學博士。台灣大學名譽教授。現任佛光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主授人類學習與記憶、認知心理學與教學心理學。
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系客座副教授、副教授、教授兼系所主任、終生特聘教授與講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傅爾布萊特訪問學人;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教授;中華心理學刊主編;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處處長。
曾獲美國心理學基金會研究獎金;美國傅爾布萊特研究獎金;教育部學術獎、實驗手冊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獎、優等獎、特約研究人員、特約研究人員獎;教育部國家講座。
目錄
再修訂三版序
第1章認知心理學的淵源與發展
早期哲學的影響
經驗主義
理性主義
十九世紀生理學的影響
結構學派
功能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
新行為主義
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緣起與觀點
訊息處理的觀點
人類的學習與認知系統
意識的與無意識的認知:人類認知的兩個面向
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功能的研究
化約的研究
場域研究
本書內容的安排
第一部分 人:語言與符號的運作者
第2章人類的語言
人類語言的特徵
語言的創造性
語言的規則
語言規則的詮釋能力
Chomsky的「變形─衍生」語法理論
詞組律
變形律
「變形─衍生」語法的「心理實質性」
詞組律的心理實質性
變形律的心理實質性
語法與剖句
歧途模式
「以訊息約束為基底」模式
「變形─衍生」語法的問題
其他的語言理論
語言的生理基礎
發聲器官
大腦皮質層
語言的腦側化
語言的腦側化與成熟
語言獲得的關鍵期
早期的個案報告
Genie:一個近代的個案
第3章語言與認知
語音的聲音本質
母音的聲譜
子音的聲譜
語音知覺
語音知覺的發展
發音的練習與控制
Skinner的看法
一個回饋模式的解釋
兒童的語言發展
第一混沌階段
第二混沌階段
第一言語階段:單字全句階段
第二言語階段:兩字階段
第三言語階段:發展語法
第四言語階段:接近成人的語法
語言相對假說
語言與認知
語言與記憶
語言與認知的發展
第二部分 有限的訊息傳遞系統
第4章注意與作業表現:控制式與自動式的認知技能
早期的視覺訊息處理
速示器
早期的研究
Sperling的研究
影像記憶的歷程
早期的聽覺訊息處理
注意的機制
Broadbent的過濾器模式
Treisman的減弱理論
後期選擇理論
特徵整合理論
注意的資源
注意與認知技能的自動化
Stroop叫色的實驗
注意與行為的表現
注意的生理基礎
個案1:額葉損傷
個案2:顱頂葉損傷
注意與神經傳遞介質
注意在教育上的意義
有趣事物的理論
第5章物件辨識
物件辨識的本質
模板比對理論
範型比對理論
特徵比對理論
魔宮
視覺屬性偵測的生理證據
Biederman的「以組件辨識」理論
結構模式
知識在物件辨識上所扮演的角色
視覺失認症
臉孔失認症
文字辨識
當代的「字優」理論
第6章短期事件記憶:獲得、保存與提取
記憶的材料
記憶項目呈現的方式
記憶的測量
直接測驗
間接測驗
記憶的對分
臨床的證據
功能分離的研究的證據
短期的事件記憶
記憶的獲得
訊息的保存與遺忘
訊息的提取(回憶)
作業記憶
第7章長期的事件記憶:獲得、保存與提取
記憶的獲得
意義的收錄
心像的媒介
記憶術的使用
記憶項目的組織
過去知識的連結
文章的章法
訊息的保存與遺忘
保存階段的遺忘
逐字的記憶與要旨的記憶
內在衍生的推論所導致的建構與錯誤記憶
外在提供的暗示所導致的建構與錯誤記憶
訊息的提取(回憶)
兩歷程理論
再認的歷程
收錄特定原則
再訪記憶的對分
處理層次說
偶發的學習
容量或處理層次
神經學上的證據
評語
第8章意識的與無意識的記憶
記憶的自我監控
監測與控制的互動
記憶的知感
記憶策略的選擇
練習時間的分配
無意識記憶(隱示記憶)研究的歷史回顧
早期的看法
二十世紀初葉的思潮
當代無意識記憶的研究
Korsakoff病人的記憶
正常人的意識記憶與無意識記憶的分離:作業分離法
遷移適宜處理理論
Jacoby的歷程分離程序
Jacoby分離法的問題
第三部分 概念與知識系統
第9章概念與歸類
早期的研究
屬性的學習
規則的學習
假說的驗證與策略的使用
評語
Wittgenstein的概念分析
自然概念的本質
概念的縱向結構
概念的橫向結構
概念朦朧性的計量
朦朧組論
屬性的朦朧
概念的連貫性
相似性的重要性
相似性的再認定
概念的喪失
第10章知識的表徵與結構
字彙知識
Morton的「字生」模式
字彙的觸接
直接或間接觸接
當代字彙觸接的研究
漢字的字彙觸接
概念知識的系統
Quillian的網狀模式
語意屬性模式
蔓延激發模式
樹狀的或空間的知識表徵
命題的知識結構
LNR(Lindsay、Norman與Rumelhart)系統
高層的知識結構模式
類比的表徵
知識的提取與使用
控制式與自動式的運作
認知技能自動化的歷程:知識的編纂
內隱的與無意識的知識
人工語法學習
共變學習
系列學習作業
動態系統的控制學習
評語
第四部分 策略與監控系統
第11章學習與記憶的策略
主要策略
前十章的啟示
SQ3R的讀書技術
支持策略
適度緊張的必要性
減除過度緊張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讀書習慣
建立讀書時間表
講求基礎知識的自動化
特殊的策略
幼兒的才藝訓練
第二語言的學習
作文的學習
數學的學習
科學概念的學習
第12章思考與解題的策略
思考的歷程
心像思考
語文思考
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裡的規則與限制
重新知覺問題
習慣、心向與功能執著性
問題解決的階段
演繹推理
條件推理
判斷的策略
代表性的策略
可用性策略
調整的策略
支持理論
決策的策略
厭惡損失
框架效果
知覺的正當性
預期的懊悔
推理、判斷與決策的理性問題
創造性思考
創造性思考的特徵
創造歷程的矛盾
創造性思考的原則
一般問題解決的策略
「差異減除」的方法
「方法─目的」分析
倒向解題
類比解題
特殊的解題策略
數學的知識建構
專家與生手的不同
下棋專家
其他方面的專家
智慧理論
Sternberg的三元理論
評Sternberg的三元理論
第13章認知的自我監控
Flavell對監控認知的分析
自我知識的認知
自我經驗的認知
...
立即查看
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第四版)
作者:鄭麗玉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2/00
ISBN:9789577637215
內容簡介
再版的認知心理學,除了補充說明過去過於簡略的部分,使讀者能更充分理解,也加進一些新的資料,增加了內容的深度與廣度。除了原有的主題,由於認知發展的主題一直受到相當的重視,而在第十一章增加了這個主題。因此,新版的認知心理學除了訊息處理模式的幾個重要階段--注意力與感官訊息的貯存、型態辨認、記憶結構與記憶歷程,還包括有關思考的高層次認知活動--概念形成、推理與決策、問題解決、語言結構與語言獲得、雙語,以及重要的認知主題--後設認知與認知發展、智力的本質等,內容更為完整,對讀者幫助更大!
為免過於艱澀乏味,沒有增加「認知的神經科學」的主題,但在必要時略提了大腦結構所扮演的角色,足以幫助讀者理解。總之,新版的認知心理學,內容比第一版更為充實加深,但仍保持理論與應用兼顧的目標,不致過分艱深,相信對於學生有更大助益!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認知心理學的定義
第二節 認知心理學的歷史
第三節 認知心理學的方法
第四節 本書的組織
第五節 如何閱讀本書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二章 注意力與感官訊息的貯存
第一節 感官訊息的貯存
第二節 注意力與感官訊息的處理
第三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三章 型態辨認
第一節 完形組織法則
第二節 型態描述取向
第三節 訊息處理取向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四章 記憶結構
第一節 雙記憶理論
第二節 短期記憶
第三節 長期記憶
第四節 記憶的組織模式
第五節 記憶的種類
第六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五章 記憶歷程
第一節 處理層次論
第二節 編碼與提取
第三節 記憶的提取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六章 概念形成、推理與決策
第一節 概念形成
第二節 推理
第三節 決策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附錄:醫學系學生的決策指引
第七章 問題解決
第一節 問題解決的步驟
第二節 問題表徵
第三節 問題解決方法的尋求
第四節 妨礙問題解決的因素
第五節 電腦模擬
第六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附錄
第八章 語言結構、理解與記憶
第一節 語言與思考的關係
第二節 語言結構
第三節 語言理解
第四節 語言記憶
第五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九章 語言獲得
第一節 語言的特徵
第二節 語言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語言的獲得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十章 雙語
第一節 雙語的定義
第二節 雙語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雙語的獲得
第四節 雙語教育
第五節 雙語的影響
第六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十一章 後設認知與認知發展
第一節 後設認知
第二節 認知發展
第三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十二章 智力的本質
第一節 從訊息處理看智力的個別差異
第二節 新智力理論
第三節 人工智慧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
索引
立即查看
圖解認知心理學(更新版) <易博士>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