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身分法(含1、2試)體系爭點攻略書 (2版)
作者: 王昱忻(優妮)
版次: 2
ISBN: 9786269778065
出版社: 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波斯納)
出版日期: 2023/12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71
重量: 0.54 Kg
頁數: 36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法律
#民法
#身分法
定價: 480
售價: 394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作者簡介 優 妮 台大法研所 律師高考及格 書籍介紹 白話直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全方位了解家庭/婚姻/親屬/繼承! 體系圖表:透過表格統整繁雜或容易混淆的爭點,讓你考前複習不緊張! 法條爭點:強調法條與爭點、題目的連結,可以快速釐清法條內容與相應的實務學說見解! 概念釐清:強化考生對於法條爭點的理解,讓身分法不再霧煞煞! 實戰練題:收錄近年一、二試重要題目,並附上答題關鍵,讓你讀完馬上練功! 目錄 二版序 編者序 本書使用方法 如何面對身分法 第一章 親 屬  焦點1 親屬之類型  焦點2 親等計算 第二章 婚 姻  焦點1 婚 約  焦點2 結 婚  焦點3 離 婚  焦點4 婚姻之普通效力  焦點5 夫妻之財產分配  焦點6 保全規定 第三章 父母子女  焦點1 稱姓與住所  焦點2 婚生子女  焦點3 非婚生子女怎麼變婚生子女  焦點4 父母之權利義務  焦點5 監 護  焦點6 扶 養 第四章 收 養  焦點1 收養之成立  焦點2 終止收養 第五章 遺囑、遺贈、特留分  焦點1 遺 囑  焦點2 遺 贈  焦點3 特留分 第六章 遺產之分配與計算  焦點1 繼承之要件與類型  焦點2 喪失繼承權與代位繼承  焦點3 繼承回復請求權  焦點4 遺產之計算與分配  焦點5 共同繼承

為您推薦

刑法學霸筆記書 (3版)

刑法學霸筆記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重點太多怎麼讀?用心智圖歸納章節重點就對了! ☆爭點、學說、實務通通整進來,一本就完勝! ☆埋頭苦讀很重要,以考點區分主題更是王道! ☆申論題字數到底要寫多少?直接寫給你看!   本書不管是高普考、司法特考、司律二試,只要有考刑法的國考考試科目,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由簡到繁的刑法內容,學說實務爭議一網打盡,藉此實現筆者的「一本書主義」。   本書是以刑法分則上的各個條文內容做編排,並且把刑總的概念放在刑法分則的條文做說明,並整理以下特色: (一)柚說刑總:我會在刑法分則的條文內容一併介紹刑總的概念,讓大家在複習刑法分則的時候,也可以一併的把刑總做一個完整的複習。 (二)爭點限時通:條文構成要件內容,如遇到比較大的爭議點時,就會用「爭點限時通」來為各位做爭點中各個見解的整理與複習。 (三)實務怎麼說:選錄了該爭點中重要的實務見解內容,講解該爭議的法概念,讓讀者們加深印象的學習。 (四)有題有真相:對照國考是怎麼考的,並且附上筆者自己撰寫的擬答,讓讀者知道解題技巧與答題架構上的編排。 (五)實務一把罩:最新的實務動態與之前重要的實務見解,現今不選判例的情況下,最高法院採取了值得參考判決,也一併收錄進讓各位讀者可以看出實務最新議題趨勢。 (六)試題大挑戰:如果這個章節或條文是比較常考,而且內容也是比較繁瑣與爭點很多的,我會在條文或章節的最後放上國考中,涵蓋的考點與條文比較多、比較大的考題,以供應用練習。 (七)限時聊天室:最後會在限時聊天室幫各位讀者做一個複習,以及需要注意的部分,聊聊目前關於條文罪名時事的分析即可。 【目錄】 三版序 推薦序(旭律師) 自 序 本書使用方法與編輯特色 解題技巧與答題模版 第一章 人格法益 第一節 殺人罪章  壹、殺人既遂罪(§271Ⅰ)   【柚說刑總】正犯與共犯    爭點限時通:區分正共犯的標準    爭點限時通:間接正犯著手之判斷    爭點限時通:間接正犯的逾越與錯誤    爭點限時通:共同正犯既未遂的認定    爭點限時通:教唆犯的既未遂    爭點限時通:教唆者之錯誤    爭點限時通:幫助行為與法益侵害的因果關係   【柚說刑總】不純正不作為犯    爭點限時通:「危險前行為」限於「違背義務」?    爭點限時通:不作為犯的著手時點    爭點限時通:不作為犯的犯罪參與   【柚說刑總】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之區辨    爭點限時通:第三人因過失行為製造風險    爭點限時通:風險升高問題/危險增加理論    爭點限時通:事實面錯誤:雙行為的因果歷程錯誤   【柚說刑總】違法性    爭點限時通:不法侵害應到達何種程度,始可稱為「現在」的侵害?    爭點限時通:侵害時點之判斷    爭點限時通:如果防衛行為逾越必要之程度,則屬防衛過當的問題    爭點限時通:挑撥防衛    爭點限時通:強制型緊急避難    爭點限時通:自招危難    爭點限時通:對於通說針對避難行為審查的反思    爭點限時通:容許構成要件錯誤類型(誤想防衛、誤想避難)    爭點限時通:反面構成要件錯誤(偶然防衛、偶然避難)   【柚說刑總】罪 責    爭點限時通:原因自由行為可罰性爭議    爭點限時通:原因自由行為的例外模式修正說  貳、殺人未遂罪(§271Ⅱ)    爭點限時通:關於「未了未遂」與「既了未遂」之區分標準?  參、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272)  肆、義憤殺人罪(§273)  伍、生母殺嬰罪(§274)  陸、加工自殺罪(§275)  柒、過失致死罪(§276)   【柚說刑總】過失犯解題之體系設定    爭點限時通:超越承擔過失 第二節 墮胎罪章  壹、墮胎罪介紹  貳、孕婦自行或聽從墮胎罪(§288)  參、得孕婦囑託或得其承諾之墮胎罪(§289)  肆、意圖營利得孕婦同意墮胎罪(§290)  伍、未得孕婦同意墮胎罪(§291)  陸、介紹墮胎罪(§292) 第三節 傷害罪章  壹、概述  貳、普通傷害罪(§277)  參、重傷害罪(§278)  肆、加暴行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罪(§281)  伍、聚眾鬥毆罪(§283)  陸、過失傷害罪(§284)  柒、妨害幼童發育罪(§286) 第四節 遺棄罪章  壹、概述  貳、無義務者之遺棄罪(§293)  參、違背義務之遺棄罪(§294) 第五節 妨害自由罪章  壹、使人為奴隸罪(§296)  貳、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罪(§302)    爭點限時通:是被害人於行為當下時的自由,或是潛在行動自由?  參、強制罪(§304)    爭點限時通:強暴行為之區辨  肆、恐嚇危害安全罪(§305)    爭點限時通:恐嚇是否以直接、確定或間接方式為限?  伍、侵入住居罪(§306)    爭點限時通:居住人有數人時,若有其中一人不同意行為人進入,如何認定同意權的效力?    爭點限時通:當行為人進入向公眾開放的營業場所時,若明顯違反業者的意思,此時如何認定有無構成本罪?    爭點限時通:當行為人誘騙使被害人同意進入時,是否構成本罪?需要考慮詐術的誘騙內容為何?  陸、公然侮辱罪(§309)  柒、誹謗罪(§310) 第六節 妨害性自主罪及妨害風化罪章  壹、強制性交罪(§221)    爭點限時通: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    爭點限時通:非涉及恐嚇性質的詐術獲得他人同意而性交的情形  貳、加重強制性交罪(§222)  參、強制猥褻罪(§224)    爭點限時通:猥褻是否以身體接觸為必要?    爭點限時通:強制猥褻罪與強制觸摸罪之區辨    爭點限時通:突襲手段是否為本罪之違反其意願?  肆、乘機性交猥褻罪(§225)  伍、強制性交猥褻罪之加重結果犯(§226)  陸、與幼童強制性交或強制猥褻罪(§227)  柒、利用權勢性交或猥褻罪(§228)  捌、圖利使人為性交或猥褻罪(§231)  玖、公然猥褻罪(§234)  拾、散布、販賣猥褻物品及製造持有罪(§235) 第七節 妨害秘密罪章  壹、妨害書信秘密罪(§315)  貳、妨害秘密罪(§315-1)    爭點限時通:對於秘密領域的形式界定?    爭點限時通:GPS追蹤他人行車路徑,是否屬非公開之活動?  參、圖利為妨害秘密罪(§315-2)  肆、洩漏電腦取得秘密罪(§318-1) 第八節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壹、立法理由  貳、關於深偽技術色情影音之保護法益之定性  參、關於性影像之定義  肆、法條要件分析 第二章 財產法益 第一節 財產法益導論    爭點限時通:何謂財產概念?    爭點限時通:財產犯罪的分類 第二節 竊盜與侵占  壹、竊盜罪(§320)    爭點限時通:竊盜罪的保護法益為何?    爭點限時通:所有意圖的對象是誰?    爭點限時通:竊取存摺或提款卡會成立竊盜罪嗎?    爭點限時通:不法意圖之區辨    爭點限時通:使用竊盜  貳、加重竊盜罪(§321)  參、侵占罪(§335)    爭點限時通:侵占行為如何認定?    爭點限時通:是否需具備持有原因? 第三節 搶奪、強盜與勒索  壹、搶奪罪(§325)  貳、強盜罪(§328~§332)    爭點限時通:如何認定被害人是否處於不能抗拒之狀態?  參、準強盜罪(§329)    爭點限時通:如何認定不能或難以抗拒?    爭點限時通:如何判斷準強盜之既遂或未遂?  肆、恐嚇取財罪(§346)    爭點限時通:惡害的區分?  伍、擄人勒贖罪(§347)    爭點限時通:是否具三面關係或兩面關係?(人質與付贖者是否須為不同人?) 第四節 詐欺與背信  壹、詐欺罪(§339)    爭點限時通:三角詐欺  貳、設備詐欺罪(§339-1~§339-3)    爭點限時通:無權使用他人提款卡是否成立本罪(關於不正方法的解釋)    爭點限時通:利用付款機器的瑕疵或人為控管疏失而提款?  參、其他詐欺罪(§341)  肆、背信罪(§342)    爭點限時通:為他人處理事務之基礎? 第五節 損害財產  壹、毀損罪(§352)  貳、損害債權罪(§356) 第六節 其他重要罪名  壹、重利罪(§344)  貳、贓物罪(§349) 第三章 社會法益 第一節 公共危險罪章  壹、放火罪(§173Ⅰ、Ⅲ、Ⅳ+§174Ⅰ、Ⅱ、Ⅳ+§175Ⅰ、Ⅱ)    爭點限時通: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此「現有人所在」的意思?  貳、失火罪與準放火罪  參、交通危險罪(§183、§184、§185、§185-3、§185-4)    爭點限時通:關於飆車是否為本罪之他法    爭點限時通:致生不能安全駕駛?    爭點限時通:發生交通事故逃逸罪之保護法益之認定    爭點限時通:發生交通事故與無過失之性質?——2021修法簡析  肆、污染環境罪(§190、§190-1、§191、§191-1) 第二節 偽造犯罪章  壹、偽造貨幣罪章(§195~§200)  貳、偽造有價證券罪章(§201~§205)  參、偽造文書與印文罪章(§210~§212、§217~§220)    爭點限時通:無代理權人簽屬本票——最高法院95年第19次刑庭    爭點限時通:影本是否構成偽造文書罪?  肆、登載不實罪章(§213~§215) 第三節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章  壹、妨害婚姻罪(§237、§239)  貳、妨害家庭罪(§240、§241) 第四節 其他重要罪名  ◎普通賭博罪與沒收物(§266~§270) 第四章 國家法益 第一節 瀆職罪章    爭點限時通:何謂刑法上的公務員?    爭點限時通:職務權限之範圍界限――談法定職權說與實質影響力?  壹、不違背職務之受賄罪(§121)  貳、違背職務受賄罪及行賄罪(§122)  參、準受賄罪(§123)  肆、公務員圖利罪(§131)  伍、競 合  陸、濫權追訴罪(§125)  柒、廢弛職務釀成災害罪(§130) 第二節 妨害公務罪章  壹、妨害公務執行及職務強制罪(§135)  貳、聚眾妨害公務罪(§136)  參、公然聚眾施強暴脅迫罪(§150) 第三節 妨害司法罪章  壹、逃脫罪章(§161~§163)  貳、藏匿人犯及湮滅證據罪(§164~§167)    爭點限時通:是否以司法程序已開始進行之案件為限?    爭點限時通:湮滅關係自己之證據?    爭點限時通:湮滅多數人間之證據或與自己有關之共犯證據?  參、偽證及誣告罪(§168、§169) 第四節 妨害投票罪章  壹、投票收賄罪(§143)  貳、投票行賄罪(§144)  參、妨害投票結果正確罪(§146)    爭點限時通:意圖使特定候選人當選以虛偽遷徙戶籍取得投票權而為投票之可罰性?    爭點限時通:關於虛遷戶籍投票罪之既未遂著手時點 專題研討 競合論  壹、導 論  貳、想像競合  參、法條競合  肆、實質競合 專題研討 沒收論  壹、制度流變  貳、法理依據  參、違禁物沒收  肆、犯罪物沒收  伍、利得沒收/犯罪所得沒收(沒收新制的變革)  陸、利得沒收之審查順序

原價: 700 售價: 574 現省: 126元
立即查看
展開!刑法總則體系書 (1版)

展開!刑法總則體系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目錄 A導論 Chapter 1 刑法的基本概念與原則1-2 Section 1 犯罪成立的三階層體系1-2 Section 2 罪刑法定原則1-4 Chapter 2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1-12 Section 1 刑法的效力1-12 Section 2 刑法的解釋1-18 Chapter 3 犯罪類型與刑法的行為概念1-32 Section 1 犯罪類型1-32 Section 2 刑法的行為概念1-41 B故意之作為犯 Chapter 4 構成要件該當性2-3 Section 1 概說2-3 Section 2 行為與結果間之因果關係2-7 Section 3 行為與結果間的客觀歸責2-18 Section 4 主觀構成要件2-43 Chapter 5 違法性2-47 Section 1 違法性概說2-47 Section 2 正當防衛(刑§23前段)2-49 Section 3 緊急避難(刑§24Ⅰ前段)2-73 Section 4 其他法定阻卻違法事由2-92 Section 5 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2-96 Chapter 6 有責性(罪責)2-106 Section 1 概說2-106 Section 2 罪責要2-108 Section 3 原因自由行為2-117 Chapter 7 其他可罰性要件2-137 Section 1 客觀處罰條件2-137 Section 2 個人阻卻或解除刑罰事由2-138 Chapter 8 錯誤論2-140 Section 1 概說2-140 Section 2 構成要件錯誤2-142 Section 3 禁止錯誤(違法性錯誤)2-169 Section 4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2-171 Section 5 反面錯誤2-179 Chapter 9 未遂犯2-184 Section 1 故意犯罪行為之實現階段2-184 Section 2 未遂犯之處罰根據2-186 Section 3 未遂犯之成立要件2-190 Section 4 不能未遂(不能犯)2-195 Section 5 中止未遂(中止犯)2-204 C正犯與共犯 Chapter 10 關於正犯與共犯的基本思考3-2 Section 1 正犯概念與參與型態3-2 Section 2 區別正犯與共犯之理論(正犯理論)3-3 Chapter 11 正犯3-8 Section 1 間接正犯3-8 Section 2 共同正犯3-22 Chapter 12 共犯3-55 Section 1 概說3-55 Section 2 教唆犯3-57 Section 3 幫助犯3-71 Section 4 共犯的錯誤問題3-83 Chapter 13 犯罪參與的特殊問題3-90 Section 1 身分犯的犯罪參與3-90 Section 2 必要的參與犯(必要共犯)3-92 D過失作為犯 Chapter 14 過失作為犯4-2 Section 1 概說4-2 Section 2 過失犯的構成要件該當性4-7 Section 3 過失犯的違法性4-18 Section 4 過失犯的有責性(罪責)4-21 Section 5 加重結果犯4-30 E不作為犯 Chapter 15 不作為犯5-3 Section 1 不作為犯導論5-3 Section 2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該當性5-9 Section 3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違法性與有責性5-21 Section 4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未遂5-26 Section 5 不作為犯的正犯與共犯5-27 F競合論 Chapter 16 競合論6-2 Section 1 單一行為與數行為6-3 Section 2 單一行為的競合類型6-10 Section 3 數行為的競合類型6-21 G刑事制裁 Chapter 17 犯罪的法律效果——刑事制裁7-2 Section 1 刑事制裁體系概說7-2 Section 2 刑罰7-3 Section 3 保安處分7-13 Section 4 沒收7-16 H犯罪檢驗結構模型 ▶ 故意既遂犯8-2 ▶ 未遂犯8-3 ▶ 共同正犯8-3 ▶ 間接正犯8-4 ▶ 共犯8-5 ▶ 過失犯8-5 ▶ 加重結果犯8-6 ▶ 不純正不作為犯8-6

原價: 590 售價: 502 現省: 88元
立即查看
展開!行政法體系書 (1版)

展開!行政法體系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特色 【以圖示幫助讀者建構體系】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構行政法考科之「學習體系」,考科的整體思維、各章節的架構以及較為艱澀之概念,都透過清楚且有層次,並結合思考脈絡及邏輯的「體系圖示」予以呈現(非單純的樹狀圖),以期讀者閱後能猶如領域展開,得以迅速掌握重點、命中考試核心。 【完整最新學術及實務資料收錄】   書內有收錄完整的文獻引註及實務見解註記,可方便知悉法律見解的來源,並使欲深入研究的讀者能迅速找到相關資料。   本書收錄資料更新至如下: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5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大字第2號裁定 ‧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1165號判決(112年9月21日經徵詢程序統一見解) ‧112年8月15日施行之行政訴訟法 ‧111年訴願法修正草案 ‧110年行政執行法修正草案 【運用超連結貫通繁雜體系】   各章節間的關聯概念,都透過註腳的「超連結」來提醒於本書何處可以交互參照,以促融會貫通之效。 【目錄】 A 依法行政─行政法之基礎理解 Chapter 1 行政法的基礎理解:「行政」 A-2 Section 1 行政的概念 A-2 壹、行政之多義性 A-2 貳、行政之界定與特徵描述 A-3 Section 2 行政的分類 A-6 壹、依「功能與目的」而分 A-6 貳、依「對人民影響強度」而分 A-7 參、依「法律拘束行政之程度」而分 A-8 肆、依「行政的法律形式」而分 A-8 【專題】私經濟行政是否受到公法實體法之拘束? A-10 Section 3 公法與私法之區分 A-13 壹、概說:公法與私法的思考 A-14 貳、公法與私法的區分理論 A-15 【專題】公私法區分之主觀因素? A-18 參、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 A-23 肆、公法與私法的區別實益 A-27 伍、雙階理論的觀察 A-29 Section 4 行政形成自由 A-35 壹、行政之受法拘束性與權宜性 A-35 貳、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 A-35 參、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 A-37 Chapter 2 行政法的基礎理解:「依法」 A-49 Section 1 行政法的概念 A-49 壹、內部法與外部法 A-49 貳、實體法與程序法 A-50 參、組織法與行為法 A-50 Section 2 法源論與法規範位階體系 A-51 壹、法源之概念 A-51 貳、成文法源 A-53 參、不成文法源 A-59 肆、法規範位階體系 A-82 Section 3 行政法律關係 A-87 壹、行政法律關係概說 A-87 貳、行政法律關係之始末 A-88 參、行政法律關係之重要種類 A-90 Section 4 主觀公權利理論 A-91 壹、公法世界中,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性:反射利益 A-91 貳、找出主觀公權利:保護規範理論 A-92 參、多功能的主觀公權利 A-99 B 行政組織 Chapter 1 行政組織之基本構造 B-2 Section 1 行政主體/公法人 B-4 壹、行政主體之種類 B-4 貳、行政主體之要件 B-4 Section 2 行政主體的內部構成:行政機關與內部單位 B-5 壹、概說 B-5 貳、行政機關之概念要素 B-6 參、行政機關與內部單位之區別 B-6 Section 3 行政機關間的互動 B-8 壹、指揮監督 B-8 貳、合作關係 B-9 Chapter 2 管轄權 B-12 Section 1 基本理解 B-12 壹、管轄權的內涵 B-12 貳、管轄權的種類 B-15 Section 2 管轄權疑義 B-16 壹、管轄競合 B-17 貳、權限爭議 B-17 參、事權爭議 B-18 Section 3 管轄權移轉 B-19 壹、概說 B-19 貳、共通的合法性控制 B-19 參、委任 B-22 肆、委託 B-22 伍、委辦 B-24 陸、行政委託(兼談行政助手、專家參與、私法契約羅致之私人) B-25 柒、垂直介入權與代行處理 B-29 Chapter 3 行政組織法之其他須知 B-30 Section 1 行政法人 B-30 壹、行政法人的意義 B-30 貳、行政法人的特徵 B-31 參、現有的行政法人 B-33 Section 2 獨立機關 B-34 壹、獨立機關的定義 B-34 貳、獨立機關的特徵(釋613) B-34 參、不服獨立機關作成之處分應如何救濟? B-35 肆、現有的獨立機關 B-36 Section 3 農田水利署 B-37 壹、【過去】「農田水利會」為地方水利自治團體,屬於公法人 B-37 貳、【現今】「行政院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係屬於中央三級行政機關 B-38 Section 4 公營造物 B-39 壹、公營造物的意義與特徵 B-39 貳、公營造物之利用關係與利用規則 B-39 Section 5 公物 B-40 壹、公物之意義與特徵 B-40 貳、公物之種類 B-41 參、公物之成立與消滅 B-41 Section 6 公營事業機構 B-42 C 行政行為─行政作用法 Chapter 1 行政命令 C-4 Section 1 行政命令之基本概念 C-5 Section 2 法規命令 C-8 壹、定性:法規命令之意義與名稱 C-8 貳、形式合法性控制 C-9 【專題】人民有無請求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之主觀公權利? C-17 【專題】違反預告與評議程序,是否屬於行政程序法第158條第1項第1款所稱之「牴觸法律」? C-19 參、實質合法性控制 C-22 Section 3 行政規則 C-23 壹、定性:行政規則之意義、名稱、種類 C-23 貳、行政規則效力之探討 C-24 參、形式合法性控制 C-27 肆、實質合法性控制:一般行政法原則 C-27 Section 4 職權命令 C-28 壹、定性:職權命令之意義與種類 C-28 貳、合法性控制 C-29 參、淺介職權命令存廢議題 C-29 Section 5 緊急命令 C-30 壹、定性:緊急命令之意義 C-30 貳、合法性控制:立法院追認 C-31 參、釋字第543號解釋之闡釋 C-31 Section 6 行政命令之審查 C-33 壹、行政審查 C-33 貳、司法審查 C-33 參、立法審查 C-34 Chapter 2 行政處分 C-36 Section 1 行政處分之六要素 C-37 壹、行政機關 C-37 貳、公法性質 C-37 參、具體事件 C-38 肆、直接對外 C-44 伍、法律效果 C-51 陸、單方行為 C-63 柒、小結 C-64 Section 2 行政處分之種類 C-67 壹、下命處分、形成處分、確認處分 C-67 貳、授益處分、負擔處分、混合效力處分、第三人效力處分 C-68 參、要式處分、不要式處分 C-69 肆、程序決定 C-70 伍、暫時處分 C-72 陸、羈束處分、裁量處分 C-73 柒、對人一般處分、對物一般處分 C-73 捌、多階段行政處分、先行裁決、部分許可 C-73 玖、須當事人協力之處分、人民參與程序之處分 C-73 拾、重覆處分、第二次裁決 C-73 拾壹、對人行政處分、對物行政處分 C-73 Section 3 行政處分之效力 C-74 壹、生效方式 C-74 貳、效力之分類 C-75 參、問題思考 C-79 肆、附論:淺介違法性承繼理論vs.構成要件效力之例外 C-80 Section 4 行政處分之合法性控制 C-86 壹、概說 C-86 貳、導致「無效」的合法性瑕疵 C-88 參、導致「其他效果」的合法性瑕疵 C-94 肆、行政處分合法要件及導致「得撤銷」的合法性瑕疵 C-102 Section 5 行政處分之附款 C-104 壹、附款之容許性及合法性 C-104 貳、附款之種類 C-106 參、附款之區別 C-109 肆、附款之救濟 C-110 Section 6 行政處分之廢棄 C-114 壹、廢棄 C-114 貳、違法處分之撤銷 C-117 參、合法處分之廢止 C-126 肆、小結 C-130 伍、附論:公法上不當得利 C-131 Section 7 行政處分之程序再開 C-144 壹、概說 C-144 貳、程序再開之二階段程序構造及處置 C-146 參、程序再開之要件 C-148 Section 8 附論:公法上時效制度—以消滅時效為中心 C-154 壹、時效制度 C-154 貳、消滅時效之適用對象:公法上請求權 C-156 參、消滅時效之長度及起算 C-158 肆、消滅時效之時效中斷及重行起算 C-165 Chapter 3 行政契約 C-167 Section 1 行政契約之理解 C-168 壹、行政契約之意義 C-168 貳、行政契約之功能 C-169 參、雙行為併用禁止原則 C-170 肆、行政契約之準用民法 C-174 Section 2 行政契約之種類 C-177 壹、對等契約、隸屬契約 C-177 貳、負擔契約、處分契約 C-178 參、和解契約、雙務契約 C-178 Section 3 行政契約之合法性控制 C-181 壹、瑕疵之命運、無效之後果 C-181 貳、形式合法性控制 C-183 參、實質合法性控制 C-185 Section 4 行政契約之進展 C-189 壹、行政契約之指導或協助 C-189 貳、同一公法人之其他機關行使公權力所生損失補償 C-190 參、行政契約之調整或終止 C-191 Section 5 行政契約之貫徹 C-194 壹、行政訴訟 C-194 貳、強制執行 C-196 Chapter 4 行政事實行為 C-199 Section 1 行政事實行為之概念 C-200 壹、行政事實行為之意義 C-200 貳、行政事實行為之種類 C-201 Section 2 行政事實行為之合法性控制 C-205 壹、管轄權 C-205 貳、正當程序 C-205 參、法律保留原則 C-205 肆、比例原則 C-206 伍、其他行政法一般法律原則 C-206 Section 3 行政事實行為之爭訟 C-206 壹、請求排除造成侵害之行政事實行為 C-206 貳、請求給付行政事實行為之請求權 C-212 參、國家賠償請求權或損失補償請求權 C-213 Chapter 5 行政計畫 C-214 Section 1 行政計畫之意義及定性 C-214 壹、計畫之意義及功能 C-214 貳、行政計畫之定性 C-214 Section 2 行政計畫之確定程序 C-215 壹、步驟1:擬定計畫之提出 C-215 貳、步驟2:擬定計畫之公開程序 C-216 參、步驟3:擬定計畫之聽證程序 C-216 肆、步驟4:確定計畫之裁決(計畫之核定) C-216 Section 3 都市計畫之定性 C-217 Chapter 6 行政罰 C-218 Section 1 行政罰之定性 C-219 壹、行政制裁之概念 C-219 貳、裁罰性之判斷 C-221 參、裁罰種類 C-226 肆、連續處罰的定性 C-231 伍、行政罰法之定位 C-233 Section 2 行政罰之合法性控制:基本原則 C-234 壹、處罰法定原則 C-234 貳、有利原則 C-235 參、屬地原則 C-241 肆、有責原則 C-241 伍、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C-243 陸、其他行政法一般法律原則 C-243 Section 3 行政罰之合法性控制:行政罰之形成 C-243 壹、行為人 C-243 貳、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 C-249 參、違法性/阻卻違法事由 C-255 肆、有責性/阻卻責任事由 C-257 Section 4 行為數及一行為不二罰 C-263 壹、行為數之認定 C-264 貳、一行為不二罰 C-269 【專題】漏稅罰的實務見解:釋字第754號解釋【填具進口報單逃漏稅捐併合處罰案】之探討 C-275 Section 5 行政罰之合法性控制:時效、管轄、裁處程序 C-281 壹、裁處權時效 C-281 貳、管轄機關 C-283 【專題】裁罰管轄機關的爭議問題: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大字第2號裁定 C-285 參、裁處程序 C-299 Section 6 不法所得剝奪機制 C-303 壹、剝奪手段 C-303 貳、不法所得之計算 C-304 Section 7 附論:行為責任及狀態責任vs.行政裁罰vs.屬物性法律關係之繼受 C-306 壹、緣起與思考層次 C-306 貳、行為責任 C-310 參、狀態責任 C-311 肆、「狀態責任、行為責任」與「行政裁罰」之關聯性辨明? C-315 伍、「屬物性」行政法律關係之繼受/移轉? C-319 Chapter 7 行政執行 C-325 Section 1 行政執行法的基本認識 C-326 壹、行政執行之意義 C-326 貳、基本原則及一般性規定 C-327 參、執行名義 C-329 Section 2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行政執行 C-332 壹、執行機關 C-332 貳、執行要件 C-333 參、執行標的 C-335 肆、執行方法 C-339 伍、執行費用 C-349 Section 3 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行政執行 C-350 壹、執行機關 C-350 貳、執行要件 C-350 參、執行方法 C-352 Section 4 即時強制 C-358 壹、執行機關 C-358 貳、執行要件 C-358 參、執行方法 C-359 Section 5 執行時效期間及執行程序之開始與終結 C-361 壹、執行時效期間 C-361 貳、執行程序之開始 C-363 參、執行程序之「終結/終止」 C-363 Section 6 行政執行之救濟 C-365 壹、執行行為的定性 C-365 貳、聲明異議及行政訴訟 C-366 參、債務人異議之訴 C-369 肆、第三人異議之訴 C-371 伍、國家賠償訴訟 C-371 陸、即時強制之損失補償 C-372 D 行政程序 Chapter 1 正當法律程序 D-3 Section 1 正當法律程序的基本概念+應依個別事物領域綜合各要素考量 D-3 Section 2 都市更新及市地重劃所要求的正當法律程序 D-4 Section 3 公務員免職所要求的正當法律程序 D-5 Chapter 2 行政程序法的適用 D-7 Section 1 行政程序法的定位 D-7 壹、兼具程序法功能及實體法功能 D-7 貳、普通法定位或基本法定位? D-8 Section 2 程序規定之排除適用 D-8 壹、機關排除 D-9 貳、事項排除 D-9 Section 3 行政程序之當事人 D-12 壹、當事人 D-12 貳、代理人(行程§§24~26) D-14 參、輔佐人(行程§31) D-14 肆、選定或指定當事人(行程§§27~30) D-15 Chapter 3 行政程序的始末 D-16 Section 1 職權 D-16 壹、開始程序 D-16 貳、調查事證 D-17 Section 2 公正 D-19 壹、迴避制度 D-19 貳、程序外禁止接觸 D-21 Section 3 公開:閱覽卷宗 D-22 壹、閱覽卷宗權的內容:閱覽、抄寫、複印或攝影有關資料或卷宗,並得請求更正 D-22 貳、閱覽卷宗權的積極要件 D-23 參、閱覽卷宗權的消極要件 D-23 Section 4 公平 D-24 壹、聽證制度 D-24 貳、送達制度 D-26 Section 5 其他 D-35 壹、費用(行程§§52、53) D-35 貳、期間之計算 D-35 參、法定期間之回復原狀(雖然事實上逾期,但在法律上不逾期) D-36 Section 6 救濟 D-36 Chapter 4 附論:政府資訊公開法 D-37 Section 1 概說 D-37 壹、立法目的(政資§1) D-37 貳、普通法定位(政資§2) D-38 參、公開的客體:政府資訊(政資§§3、4) D-38 肆、公開的原因:「主動公開」或「因人民申請而提供(被動公開)」(政資§5) D-38 伍、實體權利→救濟:課予義務爭訟(政資§20) D-38 Section 2 政府機關應主動公開 D-39 Section 3 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 D-40 壹、申請人 D-40 貳、申請提供之客體:政府資訊 D-40 Section 4 人民請求「更正或補充」 D-40 Section 5 豁免公開:應限制公開或不予提供之政府資訊 D-41 壹、公開政府資訊之例外 D-41 貳、分離原則 D-42 參、情事變更原則 D-43 Chapter 5 附論:土地徵收程序 D-44 Section 1 開始徵收 D-44 壹、法律保留原則 D-44 貳、徵收請求權? D-44 Section 2 徵收內容 D-47 壹、公告 D-47 貳、徵收範圍 D-47 Section 3 補償人民 D-49 壹、迅速補償原則 D-49 貳、發給抵價地 D-49 參、對徵收處分未補償之不服 D-50 肆、人民之補償請求權 D-51 Section 4 事後處置 D-52 壹、須合乎目的 D-52 貳、「收回權」的憲法肯定及「事後程序保障」 D-53 E 行政爭訟 Chapter 1 控訴者所求為何 E-3 Section 1 撤銷爭訟 E-3 壹、行政處分客觀存在 E-4 貳、行政處分效力存在 E-4 Section 2 課予義務爭訟 E-9 壹、怠為處分爭訟 E-10 貳、拒絕處分爭訟 E-10 Section 3 確認訴訟 E-11 壹、一般確認訴訟 E-12 貳、處分無效確認訴訟 E-12 參、處分違法確認訴訟 E-13 Section 4 一般給付訴訟 E-14 壹、一般給付訴訟的標的 E-14 貳、關於「公法上原因」 E-15 參、須得「直接行使」給付請求權者 E-15 肆、關於行政訴訟法第8條第2項 E-16 Section 5 其他訴訟 E-16 壹、維護公益訴訟 E-16 貳、附帶請求損害賠償 E-17 參、選罷訴訟 E-17 肆、無名訴訟 E-18 Section 6 爭訟類型彙整 E-18 Chapter 2 利用爭訟制度的必要 E-20 Section 1 爭訟利益/權利保護必要性 E-20 壹、撤銷爭訟的爭訟利益 E-21 貳、課予義務爭訟的爭訟利益 E-21 參、一般給付訴訟的訴訟利益 E-25 肆、確認訴訟的確認利益及補充性原則 E-25 伍、續行確認訴訟之利益 E-27 Section 2 誤用爭訟類型之處理 E-29 Chapter 3 誰可以提起爭訟 E-33 Section 1 當事人能力及爭訟能力 E-33 壹、當事人能力 E-33 貳、爭訟能力 E-35 參、欠缺之處理 E-36 Section 2 當事人適格/爭訟權能 E-37 壹、意義 E-37 貳、欠缺之處理 E-38 參、當事人適格有無之判斷暨第三人提起爭訟 E-38 Section 3 參加制度 E-45 壹、訴願參加 E-46 貳、訴訟參加 E-48 【專題】裁量收縮至零:由「得」變成「應」依職權命該第三人參加訴訟 E-50 Chapter 4 如何提起訴願 E53 Section 1 不須提起訴願之事件 E-53 壹、逕提起訴訟事件 E-53 貳、相當於訴願之程序 E-53 參、訴願擇一程序 E-54 Section 2 須踐行訴願先行程序之事件 E-54 壹、強制性訴願先行程序 E-55 貳、任意性訴願先行程序 E-55 Section 3 訴願管轄機關 E-56 壹、一般管轄 E-56 貳、共同處分之管轄 E-57 參、委託事件之管轄 E-57 肆、委任事件之管轄 E-58 伍、委辦事件之管轄 E-60 陸、行政委託之管轄 E-60 柒、原處分機關裁撤或改組之管轄 E-61 捌、立法委託之管轄 E-61 Section 4 於法定期間內提起 E-63 Section 5 訴願書須提出並經由原處分機關 E-64 壹、人民應提出「訴願書」 E-64 貳、訴願書應提出於「原處分機關」:重新審查 E-64 Chapter 5 訴願決定 E-67 Section 1 訴願審「議」 E-67 壹、訴願審議委員會 E-67 貳、訴願審議委員之迴避 E-68 Section 2 訴願「審」議 E-69 壹、先程序 E-69 貳、後實體 E-71 Section 3 訴願決定之種類及內容 E-72 壹、實體無理由之駁回決定 E-72 貳、實體有理由之撤銷訴願 E-73 參、實體有理由之課予義務訴願 E-77 Section 4 訴願決定的效力 E-78 壹、形式確定力 E-78 貳、實質確定力/拘束力 E-79 參、執行力 E-79 Chapter 6 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E-80 Section 1 於法定期間內提起 E-80 壹、必須經過訴願程序始得起訴之情形(訴願前置原則的通常情形) E-80 貳、不須經過訴願程序即得起訴之情形(訴願前置原則的例外情形) E-81 Section 2 被告機關 E-82 壹、行政訴訟法第24條 E-82 貳、處分無效或違法確認訴訟之被告機關 E-85 參、一般確認訴訟之被告機關 E-86 肆、一般給付訴訟之被告機關 E-86 伍、涉及行政委託事件之被告機關 E-86 陸、被告機關裁撤或改組 E-87 Section 3 行政法院 E-87 壹、審判權 E-87 貳、土地管轄權 E-88 參、三級二審制、事務管轄權、訴訟程序類型 E-90 Chapter 7 判決 E-96 Section 1 實體判決要件 E-96 壹、一般實體判決要件 E-96 貳、特別實體判決要件 E-97 Section 2 判決之種類及內容 E-100 壹、訴訟不合法之裁判 E-100 貳、訴訟合法時之判決 E-100 Section 3 判決內容的實現:強制執行 E-104 Chapter 8 暫時權利保護制度 E-106 Section 1 停止執行 E-106 壹、停止執行的對象及效果 E-107 貳、停止執行的要件 E-107 【專題】「行政處分之合法性顯有疑義」可否為行政訴訟之停止執行事由? E-108 參、停止執行裁定之實現 E-109 肆、停止執行於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的關係? E-110 Section 2 假扣押 E-112 壹、假扣押之意義及目的 E-112 貳、假扣押之管轄法院 E-113 參、假扣押之聲請時點 E-113 肆、假扣押之實現 E-113 Section 3 假處分 E-113 壹、假處分的概念 E-113 貳、本案預為裁判禁止原則/本案先取禁止原則 E-115 參、假處分之實現 E-116 肆、假處分與停止執行的互斥關係 E-116 Section 4 小結 E-116 壹、處分違法確認訴訟並無暫時權利保護措施 E-116 貳、不同訴訟類型之「暫時權利保護措施/保全措施」之彙整 E-116 參、對於暫時權利保護裁定之救濟:提起抗告 E-117 Chapter 9 其他 E-118 Section 1 爭訟審理原則 E-118 壹、處分權主義 E-118 貳、職權調查主義 E-118 參、審理方式 E-119 肆、自由心證原則 E-120 Section 2 法律及事實的判斷時點 E-121 Section 3 和解及調解 E-122 壹、和解 E-122 貳、調解 E-123 Section 4 特別救濟程序 E-124 壹、再審(訴願§97、行訴§§273~283) E-124 貳、重新審理(行訴§§284~292) E-125 Section 5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 E-126 壹、原告適格(行訴§237-18) E-126 貳、程序標的(行訴§237-18) E-127 參、請求內容(行訴§237-18) E-127 肆、被告機關(行訴§237-18) E-127 伍、專屬管轄(行訴§237-19) E-127 陸、起訴期間(行訴§237-20) E-127 柒、重新審查(行訴§237-21) E-127 捌、判決之種類及其效力 E-127 玖、保全程序:暫時處分 E-129 Section 6 統一法律見解制度 E-130 Section 7 強制律師代理 E-131 壹、強制律師代理之事件及其例外 E-131 貳、非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 E-132 參、強制律師代理之補正 E-133 肆、訴訟代理人在途期間之計算 E-134 Chapter 10 附論:特別法律關係之行政爭訟 E-135 Section 1 特別權力關係之發展及突破 E-135 壹、特別權力關係理論 E-135 貳、基礎關係與經營關係理論/二分理論 E-135 參、重要性理論 E-136 肆、特別權力關係之突破:有權利即有救濟→改稱「特別法律關係」 E-136 伍、特別權力關係導致行政處分的錯誤判斷 E-136 Section 2 公務員之行政爭訟 E-137 壹、公務員特別權力關係之發展 E-137 貳、公務員特別權力關係之全面突破:公務人員保障法救濟體系之重建 E-141 參、其他必知的公務員法基礎內容 E-145 Section 3 學生之行政爭訟 E-147 壹、學生特別權力關係之發展 E-147 貳、相應之行政爭訟程序 E-149 Section 4 教師之行政爭訟 E-150 壹、教師之特別權力關係突破 E-150 貳、教師法之救濟途徑 E-150 參、對於教師之學校措施的定性 E-155 Section 5 在押被告及受刑人之行政爭訟 E-168 壹、特別權力關係突破:在押被告vs.看守所 E-168 貳 特別權力關係突破:受刑人vs.監獄 E-169 F 國家責任 Chapter 1 國家責任 F-3 壹、國家賠償 F-3 貳、損失補償 F-3 Chapter 2 國家賠償 F-4 Section 1 國家賠償請求權之構成要件 F-4 壹、因「公務員職務行為」所生國家賠償請求權之構成要件 F-4 貳、因「公共設施瑕疵」所生國家賠償請求權之構成要件 F-10 參、國家之求償權 F-17 肆、消滅時效 F-17 Section 2 如何實現國家賠償請求權 F-18 壹、賠償義務機關 F-18 貳、書面請求及協議先行 F-19 參、起訴→雙軌制 F-19 肆、賠償範圍 F-21 伍、賠償方法 F-22 陸、假處分 F-23 Section 3 國家賠償之性質 F-23 壹、國家賠償性質之種類 F-23 貳、我國國家賠償之法制性質 F-24 【專題】國家賠償與行政爭訟的關係 F-25 Chapter 3 損失補償 F-29 Section 1 特別犧牲理論 F-29 壹、意義 F-29 貳、是否構成特別犧牲之判斷 F-30 Section 2 損失補償法定原則 F-30 Section 3 損失補償之基本類型 F-31 壹、財產權之特別犧牲 F-31 貳、財產權以外權利之特別犧牲 F-32 參、立法漏洞:違法但無責之公權力行為 F-32 G 地方自治 Chapter 1 地方自治權 G-2 壹、「地方自治團體」之構成要件 G-2 貳、受「憲法制度性之保障」,且與中央為「垂直分權」關係 G-2 參、立法院不得強制地方自治團體之公務員到會備詢 G-3 肆、「組織自主權」及「地方立法權」 G-3 伍、「財政自主權」 G-3 陸、中央對地方自治事項限於「適法性監督」;委辦事項則及於「適當性監督」 G-4 柒、關於「選罷地方議會正副議長」之「記名投票」,不屬憲法第129條所稱選舉 G-4 Chapter 2 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 G-5 Section 1 大法官提出之解決方法 G-6 Section 2 學說提出之解釋方法 G-7 壹、均權理論 G-7 貳、功能最適理論 G-7 參、地方優先、上升分配原則 G-7 Section 3 【實務案例】肉品殘留萊克多巴胺之安全容許量標準,屬中央事項 G-8 Chapter 3 地方法規 G-9 Section 1 自治條例 G-9 壹、意義(地制§25後段) G-9 貳、名稱(地制§26Ⅰ) G-9 參、自治條例保留原則(地制§28) G-9 肆、有罰則自治條例 G-10 伍、無罰則自治條例之備查(地制§26Ⅳ後段) G-10 Section 2 自治規則 G-10 壹、意義(地制§§25後段、27Ⅰ) G-10 貳、名稱(地制§27Ⅱ) G-10 參、備查+查照(地制§27Ⅲ) G-10 Section 3 委辦規則 G-11 Section 4 自律規則 G-11 Chapter 4 地方自治之監督 G-12 Section 1 對於自治法規之監督 G-12 壹、事前監督:核定、備查、查照 G-12 貳、事後監督:法規範位階體系→函告無效 G-13 參、函告無效、函告不予核定之性質? G-15 Section 2 對於自治事項或委辦事項之監督 G-16

原價: 790 售價: 672 現省: 118元
立即查看
民法體系建構(Ⅰ)-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 (1版)

民法體系建構(Ⅰ)-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價: 580 售價: 476 現省: 104元
立即查看
民法體系建構(Ⅱ)-侵權行為.物上請求權 (1版)

民法體系建構(Ⅱ)-侵權行為.物上請求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作者簡歷 .司法官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全國前十名) .台大法研所民事法學組 .台大外文、法律雙主修 本書特色 本書以請求權基礎為單位撰寫,整理出各種請求權之審查要件及體系,並輔以爭點索引、精選試題等內容,讓讀者可以「一本書」同時吸收到教科書、專書以及文章的知識,以及檢驗自己知識內化、答題輸出的能力。 概念體系綜覽 本書突破打底書獨立爭點、專題研究之編排,以前後邏輯連貫的段落式文字呈現,期避免使讀者在打底期陷入「見樹不見林」的窘境。 法理脈絡釐清 民法爭點多彼此連貫,本書追本溯源,爬梳各說脈絡,帶領讀者知其所以然,而非僅知其肯否兩說之然。 審查體系建構 坊間打底書大多重細節性探討,而失實例題解決的審查體系。本書在顧及打底書定位之餘,抽繹各請求權基礎的要件,並以上位法理敘述其正當化基礎,以利讀者應付萬變之考試題目。 本書係「《民法體系建構(Ⅰ)-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的續編,從第(Ⅰ)冊的契約法、無因管理法、不當得利法,到第(Ⅱ)冊的侵權行為法、物上請求權法,描繪了整個民事財產法的請求權體系,並收斂於第(Ⅱ)冊的結編「請求權競合」。分為(Ⅰ)(Ⅱ)冊,將協助讀者建構臨危不亂的民法實例審查體系,增加應考時爭點辨識的廣度;並釐清上位法理,增進應考時的答題深度,對於輔考打底必能有所助益。 目錄 第四編 侵權行為  第一章 自己行為責任  第二章 非自己行為之侵權責任  第三章 侵權行為法上之損害賠償  第四章 時效 第五編 債之共同效力  第一章 多數債權人與多數債務人  第二章 債之保全  第三章 債之消滅 第六編 物上請求權  第一章 占有回復請求權  第二章 所有物物上請求權及返還關係人間之權利義務  第三章 時效 結編 請求權競合  第一章 請求權檢討與要件事實  第二章 妨害排除、妨害防止請求權  第三章 返還請求權  第四章 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五章 利得返還(利益歸入)請求權  第六章 支出費用返還請求權

原價: 620 售價: 508 現省: 112元
立即查看
行政法講義 (2版)

行政法講義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特色】 •簡明精要解說,迅速奠基行政法基礎 •圖表架構輔助,輕鬆建立行政法體系 •司律題型附列,裨益熟悉行政法命題 【目錄】 二版序 序 第一章 認識行政法  第一節 行政之概念 5   壹、「組織」意義之行政 6   貳、「行為」意義之行政 7   參、「特徵描述」意涵之行政 9  第二節 瞭解控管行政之「法」 12   壹、行政法之概念 12   貳、法源論 13   參、作為控管行政主力之「公法」—論公法與私法之界分 22   肆、行政可能適用之「私法」 36  第三節 控管行政之法的適用原則 41   壹、邏輯三段論法 41   貳、複數法規範控管行政時之適用原則 41 第二章 「法」如何控制「行政」  第一節 憲法權力分立理論支配下之行政法 53  第二節 依法行政原則 56   壹、法律優越原則(法律優位原則)—消極依法行政 56   貳、法律保留原則—積極依法行政 57  第三節 立法授予行政之個案裁度空間—構成要件之「不確定法      律概念解釋權」與法律效果之「行政裁量權」 74   壹、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解釋判斷 74   貳、行政裁量 81   參、不確定法律概念解釋判斷與行政裁量之區分 87  第四節 不受立法控制的行政保留 90 第三章 公法上權利與行政法律關係  第一節 公法上權利 101   壹、公法上權利的認定標準—公權利理論或保護規範理論 101   貳、案例思考 103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係 105  第三節 所謂的「特別權力關係」 107   壹、概念 107   貳、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突破與發展—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觀察 108   參、「特別權力關係」轉化為「特別法律關係」之理解 122 第四章 行政組織法與公物法概論  第一節 行政組織法概論 129   壹、行政組織的基本結構 129   貳、行政組織的法定管轄權 134   參、特殊的行政組織型態 139  第二節 公物法概論 151   壹、公物之概念 151   貳、公物之特性與分類 151   參、公物之使用 153 第五章 行政程序法之總則部分  第一節 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與適用範圍 161   壹、立法目的 161   貳、適用範圍 161  第二節 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 171   壹、行政程序法第4~10條規定之一般原則 171   貳、未成文化之行政法一般原則 185  第三節 行政機關管轄權與行政協助 190   壹、管轄權 190   貳、行政協助 190  第四節 行政程序之主體 192   壹、行政機關 192   貳、行政程序之當事人 194  第五節 行政程序法之正當行政程序要求 196   壹、正當行政程序之意義與基本內涵 196   貳、正當行政程序於行政程序法之實踐 197   參、程序違反事件之暫時救濟排除 212 第六章 行政程序法就行政行為之合法性控制  第一節 行政命令 221   壹、意義與必要性 221   貳、種類 221   參、行政命令訂定之合法性控制 222   肆、行政命令之效力與適用問題 232   伍、行政命令之事後監督—國會監督與司法審查 234   陸、行政命令訂定合法性控制之整理 237  第二節 行政處分 244   壹、定義(概念要素) 244   貳、行政處分之種類 265   參、行政處分之效力 269   肆、行政處分作成之合法性控制 275   伍、違反行政處分合法性控制所生瑕疵之效力 297   陸、行政機關依職權廢棄具形式存續力之行政處分 308   柒、人民申請重新審查具形式存續力之行政處分 321   捌、公法上請求權之時效 328  第三節 行政契約 352   壹、意涵 352   貳、定義 354   參、行政契約之類型 360   肆、行政契約「單方」變更或申請調整契約內容與行政處分之差異 363   伍、行政契約之合法性控制 368   陸、違反行政契約合法性控制所生瑕疵之效力 378   柒、行政契約關係之開展 385   捌、行政契約準用民法規定之思考 393  第四節 行政事實行為 404   壹、意涵 404   貳、行政事實行為之公、私法性質 405   參、行政事實行為之合法性要件 406   肆、行政事實行為之違法後果及救濟方式 407   伍、行政程序法規範之行政事實行為—行政指導(行程§165) 408  第五節 行政計畫 411   壹、意涵 411   貳、行政計畫之法律性質 411   參、行政程序法所規範之行政計畫 412   肆、計畫確定程序規範之探討 413  第六節 陳情 416   壹、陳情之意義與方式 416   貳、行政機關就陳情之處理 416   參、陳情機關錯誤之處理及救濟告知 416  第七節 不受行政程序法直接規範之私法形式行政行為 417   壹、國庫理論與行政之私法活動 417   貳、私法形式之行政行為是否應置於公法領域控管 420   參、私法形式之行政行為與行政程序法之關係 423   肆、對私法形式行政行為的司法救濟 424 第七章 行政罰法—針對裁罰性行政處分之合法性控制  第一節 行政罰法之定位 431  第二節 行政罰之概念界定與處罰種類 433   壹、行政罰之概念界定 433   貳、行政罰之種類—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 438  第三節 行政罰適用上之重要法律原則 441   壹、處罰法定原則 441   貳、便宜原則 441   參、從新從輕原則—行政裁罰條款變更時之法適用問題 442   肆、比例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 451   伍、有責性原則 451   陸、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452  第四節 行政裁罰權的合法形成 453   壹、裁罰權之形成 454   貳、不作為犯 467   參、故意共同實施違法行為 468   肆、組織之代表權人的併同處罰 472   伍、行為責任人與狀態責任人間處罰之優先順序問題 475  第五節 行政裁罰權的合法行使 478   壹、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478   貳、數行為違反同一或不同行政法上義務→併罰 495   參、管轄機關 495   肆、裁處權時效 499   伍、過渡條款 502   陸、裁處程序 505   柒、裁處之審酌加減與擴張 509 第八章 行政執行法—針對行政執行行為之合法性控制  第一節 概說 529   壹、行政執行之概念與體系 529   貳、行政執行之一般性規定 530  第二節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 535   壹、執行要件 535   貳、執行方法的合法性控制 538  第三節 公法上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 550   壹、執行要件 550   貳、各種執行方法間之關係 552   參、間接強制執行方法 553   肆、直接強制執行方法 555   伍、物之交付義務之執行準用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 557  第四節 即時強制 558   壹、即時強制之概念與發動要件 558   貳、即時強制之方法 558   參、即時強制之費用負擔 561   肆、即時強制之即時異議程序與損失補償 561  第五節 行政執行之救濟 563   壹、作為執行名義之處分違法的權利救濟 563   貳、作為執行名義之處分作成後所生債權障礙事由的救濟 563   參、聲明異議 564 第九章 行政爭訟法制: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  第一節 行政爭訟法概論 577   壹、行政爭訟概念界定 577   貳、行政爭訟流程思考 578  第二節 訴願法 579   壹、訴願之性質與功能 579   貳、「誰(訴願主體)」就「何種行政行為(訴願客體)」得提起訴願 580   參、「誰」掌理訴願 587   肆、訴願之提起、效力與審理 598   伍、訴願決定 604  第三節 行政訴訟法 612   壹、「誰(訴訟主體)」就「何種行政行為(訴訟客體)」得提起訴訟 612   貳、「誰」掌理行政訴訟 624   參、爭訟類型的確定 632   肆、行政訴訟的合法提起要件(行政訴訟提起程序要件) 639   伍、行政訴訟之提起效力、審理程序與裁判效力 663   陸、行政爭訟之暫時權利保護制度 710   柒、行政爭訟決定之違法判斷基準時 724   捌、訴訟決定 730   玖、行政訴訟判決之強制執行 739 第十章 國家賠償法  第一節 國家賠償概念 773   壹、先行概念—人民權利保護制度之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的區別 773   貳、國家賠償責任之性質 775   參、國家賠償法對人之效力 776  第二節 國家賠償請求權之構成 779   壹、公務員「執行職務型」之國家賠償責任 779   貳、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型」之國家賠償責任 788   參、「公共設施瑕疵型」之國家賠償責任 793  第三節 國家賠償請求如何行使(程序問題) 800   壹、國家賠償之請求程序 800   貳、國家賠償後之求償程序 806 第十一章 國家損失補償法制  第一節 損失補償制度之體系建構 818   壹、公法上危險責任補償 819   貳、信賴利益之補償 819   參、社會補償(或稱「衡平補償」) 819  第二節 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 821   壹、特別犧牲理論 821   貳、財產權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 823   參、違法無責之公權力行為所生之特別犧牲(「類似徵收之侵害」或「準徵收之侵害」) 827   肆、因公權力行為附隨效果所生之特別犧牲(徵收作用之侵害、具徵收附屬效果之侵害) 828   伍、應予補償之「非財產權」限制(公益犧牲補償)—釋字第670號解釋:合法羈押之刑事補償責任 829  第三節 損失補償之範圍、程序與方法 831   壹、補償方法 831   貳、補償範圍—「適當」或「合理」之補償 831   參、補償金額之爭訟 832

原價: 880 售價: 81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5回破解身分法(含家事事件法)學霸筆記書 (1版)

5回破解身分法(含家事事件法)學霸筆記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介紹 五回主題,30天衝刺 直擊考點,爭點濃縮 淺白解說,快速吸收 最新考題,精簡作答 身分法與家事事件法彙整,實體、程序一本書主義。 學說實務不一樣,筆者白話給你講。 寫題起頭難,手把手帶你看考點,擬答分量寫的完。 新見解都給你整理,大考當前4週救急。 作者簡歷 梁言 政大法研所民法組 律師高考及格 司法官特考及格 高考三級(法制類科)及格 【目錄】 初版序 本書使用方式 分回進度表 第一回 親屬通則、婚姻制度  考點1:身分法原理原則   題型透析1:112高考法制第1題   題型透析2:106高考戶政第2題  考點2:單純婚約、婚姻成立之積極、消極要件   題型透析1:109書記官四等第2題   題型透析2:107家事官第2題節錄、改編   題型透析3:106家事官第2題改編   題型透析4:108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1234再來一次:112臺大法研(民法A)第3題  考點3:婚姻成立、解消之相應效力   題型透析1:112司律第2大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03家事官第2題    1234再來一次:111臺大法研(民法A)第3題   題型透析2:111司律第2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3:110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3題   題型透析4:105律師第3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04律師第3題節錄   題型透析5:110北大法研(民法A)第4題改編    1234再來一次:108地特三等法制第2題    1234再來一次:113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第二回 父母子女親屬關係  考點1: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   題型透析1:111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2:108司律第2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3:105司法官第3題    1234再來一次:111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題型透析4:106家事官第3題  考點2:收養子女   題型透析1:107司法官第1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2:103家事官第3題  考點3:父母之權利義務   題型透析1:106律師第2題節錄   題型透析2:105律師第3題改編 第三回 監護、扶養問題  考點1:未成年人監護   題型透析1:106律師第2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05地特四等財稅行政第2題   題型透析2:103書記官三等第4題  考點2:特殊情形──成年人監護  考點3:扶養   題型透析1:102律師第3題   題型透析2:108地特三等戶政第3題   題型透析3:109臺大法研(民法A)第3題    1234再來一次:104升官等薦任戶政第3題   題型透析4:104普考財稅行政第2題改編 第四回 繼承、遺囑專章  考點1:繼承之發生與繼承人的確立   題型透析1:106家事官第1題   題型透析2:108司律第2大題   題型透析3:106司事官(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4:106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1題  考點2:確立後之遺產繼承、分配   題型透析1:111司律第2大題節錄   題型透析2:104司法官第3題   題型透析3:107家事官第3題改編   題型透析4:103司法官第3題  考點3:遺產之清算、拋棄   題型透析1:107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1234再來一次:105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2:101律師第3題    1234再來一次:109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4題   題型透析3:104律師第3題節錄  考點4:遺囑之方式、內容、限制以及其他死後財產爭議   題型透析1:112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3題   題型透析2:109司事官三等(法律事務組)第4題   題型透析3:102高考法制第2題    1234再來一次:100律師第3題   題型透析4:107司法官第1大題節錄    1234再來一次:111臺大法研(民法B)第3題   題型透析5:110司律第2大題   題型透析6:112臺大法研(民法B)第3題 第五回 實體、程序法綜合題  考點1:家事事件法通則   題型透析1:106家事官第2題   題型透析2:102律師第5題    1234再來一次:112高考法制第1題  考點2:婚姻事件類型   題型透析1:104司法官第2題   題型透析2:103公證人第4題  考點3:認領、否認、收養子女類型   題型透析1:109司律第2大題    1234再來一次:105政大法研(民事身分法與民事訴訟法)第3題   題型透析2:104律師第2題   題型透析3:104家事官第3題改編  考點4:請求扶養費類型   題型透析1:107律師第2大題   題型透析2:108高考法制第2題  考點5:家事事件法精選見解回顧

原價: 580 售價: 476 現省: 104元
立即查看
身分法體系解題完全攻略(2版)(律師/司法官/高考/法研所) (2版)

身分法體系解題完全攻略(2版)(律師/司法官/高考/法研所)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體系地圖˙綱舉目張 本書於各個章節之前均會附上體系地圖使讀者快速瀏覽後才展開章節的介紹。主文寫作架構清晰、淺顯易懂,讓你徹底掌握體系架構及學說精髓,完全攻略身分法。 關鍵實務˙去蕪存菁 本書精選最新及重要最高法院實務見解,使讀者在學習身分法時,不至於陷入實務見解茫茫大海當中,讓你迅速掌握實務脈動,完全攻略身分法。 爭點分析˙抽絲剝繭 本書對於身分法較為複雜困難的爭點,會以爭點分析的方式帶領讀者了解問題意識,並讓你掌握實務與學說爭議關鍵,完全攻略身分法。 觀念連結˙觸類旁通 本書對於民法其它編與身分法具有關聯性的議題,會以觀念連結的方式讓準備司律考試的讀者能夠前後融會貫通,完全攻略身分法。 溫馨叮嚀˙深入淺出 本書針對較為艱澀、複雜抽象的概念會透過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說明,讓讀者對於身分法上的重要概念不再似懂非懂,完全攻略身分法。 專題討論˙更上層樓 本書對於重要時事或是較為深入的議題,會以專題討論的方式,讓讀者對於身分法的深入議題不再恐懼,帶你更上層樓,完全攻略身分法。 精選試題˙打鐵趁熱 本書嚴選了重要的司律一試以及各校轉學考考試的題目,透過參考答案的講解,讓你在考試程風破浪,完全攻略身分法重要考題。 【目錄】

原價: 820 售價: 631 現省: 189元
立即查看
這是一本身分法解題書 (9版)

這是一本身分法解題書 (9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改版內容?報你知! 新增113年度最新國考及法研所試題 -【113 司事官─法律實務組(三等)】 -【113 司特─家調官(三等)】 -【113 台大A卷】 -【113 台大B卷】 -【113 政大】 -【113 北大A卷】 ●必買原因?誰人知!   觀察身分法往年考古題可以發現,題目重複率很高,大多集中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的計算以及遺產繼承分配,但近幾年又結合時事及修法,新增有關裁判離婚及遺囑方式的題目,讀者在準備考試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尤其是準備研究所考試,記得多讀些教授的文章,考題很大概率就從那裡面出現,有唸就有分!   本書主要是幫準備考試的讀者們整理歷年研究所及國家考試經常出現的考點,以及近期修法比較有考相的部分。用題目讓讀者複習身分法中比較容易成為考題的法條及章節!林老師和戴老師有特殊見解的部分,筆者也以題目帶觀念說明兩位老師的看法。   而本書解題是以身分法的兩大家─戴說及林說為中心,因為在考試當中時間有限,沒有辦法把各家學說一一並列,所以以這兩大家的見解為主,再適時的補充實務見解。希望可以提供讀者寫題時的架構跟鋪排,以及在考試有限的時間內應如何呈現答題內容,讓改題者可以一眼就看出答題的重點。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1 如何準備身分法 5 體系表 9 親屬 Chapter1 通則 Topic1 親等計算 1-2 1.1 親屬關係及親等【筆者自擬】 1-2 Topic2 親屬關係之消滅 1-4 1.2 姻親關係之消滅【筆者自擬】 1-5 Chapter2 婚姻 Section1 婚約 2-3 Topic1 未成年之婚約 2-4 2.1 未成年婚約之要件【筆者自擬】 2-4 Section2 結婚 2-7 Topic2 結婚之實質要件 2-9 2.2.1 超越倫常的愛之直系姻親篇【108台大A卷(節錄)】 2-9 2.2.2 重婚立法之演進【改編自92律師】 2-13 2.2.3 協議離婚沒離好,之後怎麼結婚都沒效【108政大】 2-18 Topic3 婚姻形式要件 2-24 2.3 誰都可以當離婚證人嗎?【112台大A卷(節錄)】 2-24 Section3 婚姻之效力 2-26 Topic4 婚姻之普通效力 2-27 2.4 家庭生活費用與自由處分金【改編自97律師】 2-27 Topic5 夫妻財產制 2-31 2.5.1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6條之2【改編自85司法官】 2-31 2.5.2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6條之1【改編自89律師】 2-36 2.5.3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1【105政大】 2-41 2.5.4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2【111司律】 2-46 2.5.5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3【93司法官】 2-51 2.5.6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4【104律師】 2-55 2.5.7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5【110司特─書記官(三等)】 2-61 2.5.8 剩餘財產分配之標的【102司法官】 2-63 2.5.9 配偶一方死亡之剩餘財產分配請求問題—民法第1030條之1修法(101.12.26)【筆者自擬】 2-68 2.5.10 老公壞壞送東西給小三正宮要如何反擊【106北大】 2-74 2.5.11 夫妻財產制之類型【筆者自擬】 2-77 Section4 婚姻之解消 2-82 Topic6 死亡 2-83 2.6 死亡宣告與婚姻關係【案例改編】 2-83 Topic7 離婚 2-85 2.7.1 不能人道是否屬不治之惡疾?【筆者自擬】 2-85 2.7.2 破綻主義+贍養費+剩餘財產分配標的【111台大A卷】 2-88 2.7.3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離婚判決確定前死亡+婚姻形式要件欠缺【112司律(節錄)】 2-92 2.7.4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破綻主義【113司事官─法律事務組(三等)】 2-97 2.7.5 約定贍養費行不行【113政大】 2-99 Chapter3 父母子女 Section1 婚生子女 3-3 Topic1 婚生子女之要件 3-4 3.1.1 婚生推定【筆者自擬】 3-4 3.1.2 婚生子女推定結合遺產分配【101司法官】 3-6 3.1.3 人工生殖之婚生子女【103律師】 3-12 Topic2 子女婚生性之推翻 3-16 3.2.1 婚生否認之訴【筆者自擬】 3-17 3.2.2 我的孩子都不是我的孩子【109司律】 3-21 3.2.3 確認親子關係存否之訴【104司法官】 3-30 Section2 非婚生子女 3-38 Topic3 認領 3-39 3.3.1 認領之訴與確認親子關係存否之訴【105政大】 3-39 3.3.2 反於真實認領之效力【改編自94律師、102台大(B卷)】 3-43 3.3.3 反於真實認領之效力round2─心甘情願戴綠帽【108司律(節錄)】 3-49 3.3.4 撤銷認領之限制【筆者自擬】 3-52 3.3.5 民法第1069條但書─認領後對第三人之效力【111司特─書記官(三等)】 3-55 Topic4 準正 3-56 3.4 胎兒之準正【筆者自擬】 3-56 Section3 收養 3-59 Topic5 收養之效力 3-60 3.5.1 收養效力發生之時點【案例改編】 3-60 3.5.2 養子女要跟誰姓+認領之要件+遺產分配【107北大】 3-64 Topic6 收養之終止 3-69 3.6.1 養孫制度之承認與否?【97司事官(三等)】 3-69 3.6.2 死後終止收養不可以顯失公平【108台大(A卷)(節錄)】 3-73 Topic7 綜合題 3-76 3.7.1 乙男有點綠【103台大(A卷)】 3-76 3.7.2 婚姻要件與同性伴侶收養他方子女之效力 【107司法官(節錄)】 3-81 Section4 父母之權利義務 3-85 Topic8 身分上之權限 3-86 3.8 親權【93律師】 3-86 Topic9 財產上之權限 3-91 3.9.1 父母對子女特有財產之處分權【86政大(勞社法組)】 3-91 3.9.2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特有財產管理之權限【改編自106律師(節錄)】 3-95 Chapter4 監護與扶養 Section1 監護 4-3 Topic1 未成年監護 4-4 4.1.1 未成年監護設置之要件【95律師】 4-4 4.1.2 未成年監護財產管理之限制【改編自106律師(節錄)】 4-11 4.1.3 未成年委託監護契約【112高考─法制(三級)】 4-14 Topic2 成年監護與輔助宣告制度 4-16 4.2.1 成年監護【105台大A卷(節錄)】 4-16 4.2.2 監護人職權【111台大B卷】 4-20 4.2.3 輔助宣告【筆者自擬】 4-23 Topic3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 4-26 4.3 成年人之法定監護與意定監護間之關係【案例改編】 4-26 Section2 扶養 4-31 Topic4 未成年子女之扶養 4-32 4.4 未成年子女受扶養之依據【94司法官(節錄)】 4-32 Topic5 夫妻間之扶養 4-38 4.5 夫妻間扶養之要件【76律師(節錄)】 4-38 Topic6 扶養義務之減輕或免除 4-41 4.6.1 扶養義務之減輕及免除─民國99年修法【99北大(節錄)】 4-41 4.6.2 扶養義務經減輕或免除之人,國家還可以向他全數請求老人緊急安置費用,這樣公平嗎?【109台大A卷】 4-44 繼承 Chapter5 遺產之繼承 Topic1 同時存在原則 5-4 5.1 同時死亡是否符合同時存在原則?【案例改編】 5-4 Topic2 繼承權喪失事由 5-9 5.2.1 遺贈準用民法第1145條【改編自91司法官】 5-9 5.2.2 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之要件【96司法官】 5-13 5.2.3 當民法第1145條第1項遇到民法第1118條之1 【102律師】 5-19 Topic3 代位繼承 5-25 5.3.1 代位繼承之性質【筆者自擬】 5-25 5.3.2 第一順位繼承人於繼承開始前死亡【98司法官】 5-29 5.3.3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時之代位繼承遇上遺囑侵害特留分 【106政大】 5-34 Section2 繼承回復請求權 5-38 Topic4 繼承回復請求權與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5-39 5.4.1 繼承回復請求權罹於時效【87律師】 5-41 5.4.2 失去繼承回復請求權之繼承人,還是繼承人─釋字第771 號解釋【108北大】 5-45 5.4.3 又是釋字第771號解釋【108司律(節錄)】 5-51 5.4.4 釋字第771號解釋繼承回復請求權VS所有物返還請求權【113台大A卷】 5-57 Section3 遺產分配 5-62 Topic5 拋棄繼承 5-63 5.5 拋棄繼承之性質【104政大】 5-63 Topic6 應繼分 5-69 5.6.1 民法第1144條第1款【改編自90律師】 5-69 5.6.2 遺產繼承搭配否認子女之訴【105司法官】 5-75 5.6.3 小孩誰的好複雜之確定遺產繼承人與遺產分配【105律師】 5-80 5.6.4 繼承人之分析與應繼分【改編自95司法官】 5-86 5.6.5 結婚過程好坎坷之確定遺產繼承人與遺產分配【103司法官】 5-90 5.6.6 誰才是繼承人、誰又是監護人【113司特─家調官(三等)】 5-96 5.6.7 當遺產繼承遇到收養人死亡,法院仍為收養認可之裁定 【104司法官】 5-98 Topic7 扣還 5-104 5.7 兄弟姊妹霸占死去父母存款時該怎麼辦?【109台大B卷】 5-104 Topic8 歸扣 5-109 5.8.1 歸扣之重要爭議問題【改編自92律師】 5-109 5.8.2 特別贈與額小於應繼分之價額【99司法官】 5-114 5.8.3 遺囑指定遺產分割方法之效力+特種贈與歸扣+特留分計算【113台大B卷】 5-118 Topic9 民國98年6月修法之考題 5-121 5.9.1 民法第1148條之1第1項【案例改編】 5-121 5.9.2 不肖子別想把遺產偷偷花掉不還人家【109政大】 5-126 5.9.3 民法第1148條之1第1項之「繼承人」解釋【101律師】 5-131 5.9.4 所得遺產清償繼承債務有剩餘,未受生前贈與之人可否搭 便車【101台大(B卷)】 5-136 5.9.5 透過法院清算【筆者自擬】 5-142 5.9.6 繼承人任性不透過法院的自己清算【101北大】 5-146 5.9.7 配偶一方死亡之剩餘財產分配及自己清算、透過法院清算 通通考出來【106台大B卷】 5-151 5.9.8 代位繼承人要不要歸扣+繼承人沒有開具遺產清冊時,該 怎麼清償?【108台大B卷】 5-157 Chapter6 遺囑與特留分 Section1 遺囑之方式與效力 6-4 Topic1 遺囑之方式 6-5 6.1.1 自書遺囑【97司特─書記官(三等)】 6-5 6.1.2 自書遺囑之要件與遺囑能力【107司法官(節錄)】 6-9 6.1.3 代筆遺囑【筆者自擬】 6-12 6.1.4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遺囑見證人與遺產分配【107政大】 6-15 6.1.5 代筆遺囑見證人之認定+遺囑侵害特留分+歸扣【110司律】 6-18 6.1.6 公證遺囑與遺囑侵害特留分【106台大A卷】 6-24 6.1.7 口授遺囑【112司特─公證人(三等)】 6-29 Topic2 遺囑之撤回 6-30 6.2.1 前後遺囑相牴觸之效力【105北大】 6-30 6.2.2 好幾份遺囑,到底要用哪一份?【109北大】 6-35 6.2.3 記載同一日期而內容相牴觸之遺囑效力【筆者自擬】 6-41 6.2.4 前後遺囑相互牴觸之效力與燒燙燙的釋字第771號解釋 【107台大A卷】 6-44 Topic3 遺贈 6-49 6.3.1 遺贈與指定應繼分【105台大A卷(節錄)】 6-49 6.3.2 遺贈與死因贈與【86司法官】 6-54 Section2 特留分 6-57 Topic4 特留分之扣減權 6-58 6.4.1 遺贈之要件【改編自102台大B卷】 6-58 6.4.2 遺贈未侵害特留分時之遺產分配【改編自87司法官】 6-62 6.4.3 遺贈侵害特留分之效力【102高考—法制(三級)】 6-67 6.4.4 特留分扣減權之標的【92司法官】 6-70 6.4.5 共同繼承人之扣減權【104台大A卷】 6-74 6.4.6 特留分扣減權之時效【112台大B卷】 6-79 6.4.7 遺囑信託侵害特留分【110台大B卷】 6-82 索引 Ⅰ

原價: 650 售價: 553 現省: 97元
立即查看
身分法考點破解 (1版)

身分法考點破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將身分法相關學術文獻、實務見解及國考試題的內容去蕪存菁,並融合作者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突破傳統的嶄新方式加以體系化編排,期待能夠幫助讀者以最少的時間與精力,在考前衝刺階段迅速掌握身分法所有的重要考點。以貫徹「一本書主義」為宗旨,兼顧「基礎建立」、「體系架構」、「考點彙整」及「解題練習」等多重功能,力求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 一、內容精實,考點選擇精準 作者精選出考試重要性較高的考點,分門別類、體系化編排於各主題中,既能幫助讀者迅速掌握考試重點,亦能兼顧體系架構的建立,避免見樹不見林。 二、以法條為本,輔以學說、實務 內容編排上以法條規定為中心鋪排、論述,輔以重要學說、實務見解,幫助讀者提升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三、專題研究,筆者叮嚀 前者係針對考點內容進行更深入的剖析及概念補充;後者則在提醒讀者研讀時必須特別注意的事項,並為相關重要觀念的提示或比較,或是提供作者個人對於疑難問題的看法與建議。 四、試題演練,熟能生巧 「考古題練習」絕對是戰勝國考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設有「試題演練」,期待藉由「考點破解」與「試題演練」的結合,雙效合一,幫助讀者提升學習效率,輕鬆迎戰國考。 【本書推薦文】林○○(考取:司法官、律師) 準備國考,一般考生大多沒時間得以用來準備身分法,本書內容詳盡,份量適中,適合在短時間內複習完身分法。讀這本書幾乎可以學習到身分法在國考上會出現的考點,內容也補充許多的實務判決、座談會及最新的釋字、老師的文章。包括新的議題,如:人工生殖法。 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跟著本書章節的安排與練習題目,即可有效率的完成身分法的複習,本書適合打底或作為考前衝刺複習使用。 【目錄】 導論 親屬法概說 主題1 婚姻  考點1 結婚之要件  考點2 婚姻之效力  考點3 婚姻之解消 主題2 父母子女  考點1 婚生子女及非婚生子女  考點2 收養  考點3 父母之權利義務 主題3 扶養  考點1 扶養之意義、種類、要件及順序  考點2 扶養義務之程度、方法及變更 導論 繼承法概說 主題1 遺產之繼承  考點1 繼承之效力  考點2 共同繼承  考點3 概括繼承  考點4 拋棄繼承 主題2 遺囑  考點1 通則  考點2 遺囑之方式及撤回  考點3 遺贈  考點4 特留分

原價: 580 售價: 476 現省: 104元
立即查看
身分法爭點解題一本通 (10版)

身分法爭點解題一本通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擺脫傳統教科書的體例,以「命題機率最高的實例題型解題步驟」,為同學架構出審題及作答時,應如何兼具「效率性」及「完整性」的思考架構!透過作者精闢、獨到的分析,讓你在最短時間內輕鬆掌握身分法的核心重點、最新修法內容以及學說實務見解,助你過關斬將、無往不利! 本次改版主要新增多則實務見解,並於相關內文一併予以調整。作者整理實務見解之範圍,涵蓋釋字、決議、往年重要判例、最高法院及高等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高等法院法律研討會意見等最新或重要實務見解。作者於「Part Ⅵ 近五年重要試題演練」部分,收錄最新112年司律以及113年台大法研所試題,並製作「重要考點歷年試題分佈表」,供同學實戰練習,熟悉命題趨勢及脈動。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身分法(圖說)》、《圖解式法典-民法(親屬‧繼承)》,幫助讀者快速的分析身分法法條中的重點,掌握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面對身分法時不再不知所措。 【目錄】 前言 實例題解題步驟 Part I 確定遺產繼承人  第一節 配偶繼承人→婚姻須為合法有效  第二節 血親繼承人  第三節 繼承人例外不得繼承之情事 Part II 確定遺產數額  第一節 對內「應(可)繼遺產」之認定  第二節 對外「責任財產」之認定 Part III 遺產之分配  第一節 計算方式  第二節 分配順序及比例 Part IV 近年新修法或實務見解 Part V 近年重要期刊彙整及重點提示 Part Ⅵ 近五年重要試題演練

原價: 520 售價: 426 現省: 94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