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分成「刑法基本概念」、「犯罪論」、「競合論」以及「刑罰論與制裁措施」四個主架構:第一篇到第四篇(刑法ABC講述刑法的基本概念、故意作為犯、過失作為犯、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屬於「犯罪論」;最後兩篇(競合論、刑罰論與制裁措施)則是在犯罪論後,其中最重要的「犯罪論」和「制裁措施(沒收)」部分,無論如何在考試前一定要弄熟,其他部分也要稍微有個概念,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
本次改版,新增這一年來公布的憲法法庭判決及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並增加112年重要國考試題。本書的特色在於將複雜的刑法概念體系化,並以白話的方式交代理論背景,讓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以在考試上靈活運用。特色如下:
一、體系建構輔以實務見解、學者見解說明
主要參考國內學者的教科書與文章,並補充相關的實務見解,重要的議題再輔以學者的見解。對於考生而言,熟讀一種體系下的內容已經綽綽有餘,若心有餘力,可再參考阿榮之聲!
二、阿榮之聲打通任督二脈
在刑總的學習上,掌握理論脈絡是打通任督二脈的第一步。阿榮之聲正是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知道這些脈絡後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概念都是互通的,學習刑總的路也可以因此擺脫單純背誦看不懂的緊箍咒了!
三、小撇步釐清觀念
作者以圖表的方式搭配白話文,替讀者解構一些常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四、TRY IT反覆練習,提升解題實力
一般而言,出題老師會在題目中用某些用語或段落編排來提示考生爭點,而對於爭點的敏感度,必須留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才能漸漸累積經驗培養爭點意識。如何讓閱卷者一眼看到他要的爭點,便是考生需要多加費心的了。為了讓讀者有更多的機會練習題目,這個部分挑選許多歷年來的經典考題供讀者反覆練習,加強解題實力。寫完之後請參考《透明的刑法解題書》核對答案。
另讀者除研讀本書之外,可相互配合《透明的刑法-分則編》一起研讀,相信即可充分應付所有考試。
【目錄】
第一篇 刑法ABC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第二篇 故意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刑法上的行為
第三章 客觀構成要件(一):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四章 客觀構成要件(二):未遂犯與預備犯
第五章 主觀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七章 罪責
第八章 刑法上之錯誤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三篇 過失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無認識過失vs有認識過失
第三章 不法構成要件
第四章 違法性
第五章 罪責
第四篇 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
第一章 純正不作為犯vs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15) 第五篇 競合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行為數的計算
第三章 法益數的計算
第四章 行為單數的競合
第五章 行為複數的競合
第六章 新舊法之適用
第六篇 刑罰論與制裁措施
第一章 刑罰論
第二章 沒收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以2006年7月起施行的新刑法總則為本,而全新撰寫的教科書;本版(第12版)更新最新立法動態至2024年6月前之最新修正,並蒐集至同年5月之最新實務見解,期能使讀者掌握我國刑法總則的新脈動。全書編排皆從具體案例出發,輔以數十則圖表,細說刑法總則的體系結構與基礎知識。除著重近年來知名的本土實例外,以及我國釋憲實務和大法庭新制的發展外,本書論述兼及刑法國際化的發展,讓讀者窺見跨國性刑事法與人權法整合的新趨勢。
【目錄】
第一章 序說刑法 1
壹、刑法是什麼? 4
貳、犯罪與刑罰 7
參、刑罰目的何在? 13
肆、刑法之雙軌制裁體系 20
◎自我評量 31
第二章 刑法之運用與解釋 33
壹、罪刑法定原則 36
貳、刑法之解釋 45
參、刑法之效力範圍 58
◎自我評量 84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87
壹、故意犯V.過失犯 89
貳、作為犯V.不作為犯 90
參、行為犯V.結果犯 91
肆、實害犯V.危險犯 100
伍、繼續犯V.狀態犯 104
陸、一般犯V.特別犯V.己手犯 107
柒、單一犯V.結合犯 109
◎自我評量 110
第四章 行為與行為理論 111
壹、犯罪行為的基礎:人類行為 113
貳、行為理論 116
參、附論:法人犯罪能力 124
◎自我評量 126
第五章 構成要件之概念與學說 127
壹、構成要件之概念 129
貳、構成要件之學說 130
參、基本構成要件及其變體 137
肆、不法構成要件之要素 140
◎自我評量 147
第六章 客觀不法構成要件-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149
壹、客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52
貳、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係 154
參、行為與結果之客觀歸責 162
◎自我評量 180
第七章 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構成要件之故意與錯誤 183
壹、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87
貳、構成要件故意之型態 190
參、構成要件之故意要素與對應關係 201
肆、構成要件錯誤 209
◎自我評量 220
第八章 違法性總論 223
壹、違法性概說 225
貳、阻卻違法事由概說 231
◎自我評量 238
第九章 阻卻違法事由各論 239
壹、正當防衛 244
貳、緊急避難 264
參、依法令之行為 277
肆、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283
伍、得被害人之承諾(超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285
◎自我評量 290
第十章 罪責(有責性) 293
壹、罪責概說 296
貳、罪責理論 299
參、罪責要素 301
肆、原因自由行為 312
◎自我評量 324
第十一章 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 325
壹、概說 326
貳、客觀處罰條件 327
參、個人排除及解除刑罰事由 329
◎自我評量 332
第十二章 刑法上之錯誤 333
壹、錯誤理論概說 336
貳、關於犯罪構成事實之錯誤 339
參、關於禁止規範之錯誤 340
肆、關於阻卻違法事由之錯誤 345
伍、關於寬恕或減輕罪責事由之錯誤 353
陸、關於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的錯誤 353
◎自我評量 355
第十三章 犯罪之階段-預備、未遂與既遂 357
壹、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361
貳、預備犯 364
參、未遂犯 366
肆、不能未遂(犯) 378
伍、中止未遂(犯) 385
◎自我評量 400
第十四章 正犯與共犯 403
壹、正犯與共犯之概說 411
貳、正犯與共犯之區別 417
參、正犯 424
肆、(狹義)共犯 461
伍、正犯與共犯之特殊問題 493
◎自我評量 500
第十五章 過失之作為犯 505
壹、過失作為犯之概述 509
貳、過失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15
參、過失作為犯之違法性:以正當防衛為例 530
肆、過失作為犯之罪責 533
◎自我評量 534
第十六章 故意與過失之不作為犯 537
壹、不作為犯之概說 541
貳、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55
參、不作為犯之違法性/義務衝突 560
肆、不作為犯之罪責 563
伍、不作為犯之行為階段 564
陸、不作為犯之參與型態(正犯V.共犯) 568
◎自我評量 571
第十七章 犯罪之競合-行為與犯罪之單數與複數 575
壹、競合論概說 584
貳、行為單數V.行為複數 591
參、行為單數之犯罪競合 613
肆、行為複數之犯罪競合 632
◎自我評量 643
第十八章 犯罪之法律效果-刑罰、保安處分與沒收 649
壹、刑罰之種類 656
貳、刑罰之適用 660
參、刑罰之執行 681
肆、保安處分及其執行 697
伍、處罰之障礙 706
陸、其他法律效果:沒收新制 714
◎自我評量 736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 740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沒收) 780
◎參考文獻 799
◎圖表索引 824
◎法條及關鍵字索引 826
立即查看
刑法各論(上)
【作 者】 陳子平
【書 號】 5C161GE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出 版】 2022/09
【版 次】 5
【ISBN/ISSN】9789575118594
刑法各論(下)
ISBN13:9789575112271
出版社:元照
作者:陳子平
裝訂/頁數:軟精/944頁
規格:23.6cm*18.5cm*4.7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10/00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分則
上目錄
五版序(上冊)
作者簡介
主要參考書與略稱
序 論
壹、刑法各論的意義/1
貳、刑法各論的對象/3
參、犯罪的分類與刑法各論的體系/4
肆、刑法各論之今後課題/5
第一編 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 侵害生命、身體的犯罪/9
第一節 殺人罪/14
第一、普通殺人罪(271)/14
第二、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272)/28
第三、義憤殺人罪(273)/33
第四、生母殺嬰罪(274)/36
第五、加功自殺罪(參與自殺罪)(275)/40
第六、過失致死罪(276)/55
第二節 墮胎罪/58
第三節 遺棄罪/65
第一、普通遺棄罪(293)/70
第二、違背義務者(保護義務者)的遺棄罪(294)/73
第三、遺棄直系血親尊親屬罪(295)/94
第四節 傷害罪/94
第一、普通傷害罪(277)/95
第二、重傷罪(278)/111
第三、義憤傷害罪(279)/117
第四、傷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280)/118
第五、加暴行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罪(281)/119
第六、參與自傷罪(加功自傷罪)(282)/120
第七、聚眾鬥毆罪(283)/127
第八、傳染花柳病罪(285)(已刪除)/132
第九、妨害自然發育罪(286)/133
第十、過失致傷罪(284)/138
第二章 妨害自由之犯罪/140
第一、使人為奴隸罪(296)/141
第二、買賣、質押人口罪以及為性交或猥褻罪(296之1)/144
第三、圖利詐使出國罪(297)/149
第四、略誘婦女罪(298)/149
第五、移送被略誘婦女出國罪(299)/156
第六、收受、藏匿被略誘婦女或使之隱避罪(300)/156
第七、私行拘禁罪(剝奪行動自由罪)(302)/156
第八、對直系血親尊親屬之私行拘禁罪(303)/169
第九、強制罪(304)/169
第十、單純恐嚇罪(305)/178
第十一、侵入住居罪(306)/195
第十二、違法搜索罪(307)/208
第三章 妨害性自主罪/215
第一、普通強制性交罪(221)/219
第二、加重強制性交罪(222)/239
第三、強制猥褻罪(224)/260
第四、加重強制猥褻罪(224之1)/273
第五、乘機性交猥褻罪(225)/274
第六、妨害性自主罪之結果加重犯(226)/285
第七、強制性交猥褻罪之結合犯(226之1)/287
第八、與幼年男女性交猥褻罪(準強制性交、猥褻罪)(227)/291
第九、利用權勢性交猥褻罪(228)/314
第十、詐術性交罪(229)/324
第十一、告訴乃論罪(229之1)/326
第四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的犯罪/327
第一、公然侮辱罪(309)/330
第二、誹謗罪(310)/346
第三、侮辱誹謗死者罪(312)/381
第四、妨害信用罪(313)/383
第五章 妨害秘密罪/390
第一、妨害書信秘密罪(315)/392
第二、竊視竊聽竊錄罪(妨害私生活秘密罪)(315之1)/397
第三、加重竊視竊聽竊錄罪(加重妨害私生活秘密罪)(315之2)/415
第四、洩漏業務知悉秘密罪(316)/418
第五、洩漏工商秘密罪(317)/421
第六、洩漏公務知悉工商秘密罪(318)/422
第七、洩漏因電腦知悉秘密罪(318之1)/423
第八、利用電腦洩漏工商秘密罪(318之2)/424
第六章 侵害財產之犯罪/427
第一節 竊盜罪/472
第一、普通竊盜罪(320)/472
第二、加重竊盜罪(321)/497
第三、常業竊盜罪(322)(已刪除)/525
第四、親屬相盜特例(324)/525
第二節 搶奪罪/529
第一、普通搶奪罪(325)/529
第二、加重搶奪罪(326)/537
第三、常業搶奪罪(327)(已刪除)/538
第三節 強盜罪/538
第一、普通強盜罪(328)/540
第二、準強盜罪(亦稱事後強盜罪)(329)/558
第三、加重強盜罪(330)/570
第四、常業強盜罪(331)(已刪除)/574
第五、強盜結合犯(332)/574
第四節 海盜罪/585
第五節 侵占罪/585
第一、普通侵占罪(335)/588
第二、公務、公益及業務上之侵占罪(336)/611
第三、侵占遺失物等罪(337)/615
第四、關於準動產與親屬相盜特例的準用(338)/622
第六節 詐欺罪/623
第一、詐欺取財罪(339Ⅰ)/625
第二、詐欺得利罪(339Ⅱ)/644
第三、收費設備詐欺罪(339之1)/673
第四、自動付款設備詐欺罪(339之2)/675
第五、電腦或相關設備詐欺罪(339之3)/680
第六、加重詐欺罪(339之4)/681
第七、常業詐欺罪(340)(已刪除)/700
第八、準詐欺罪(341)/701
第七節 背信罪(342)/702
第八節 重利罪/719
第一、普通重利罪(344)/719
第二、加重重利罪(344之1)/727
第九節 恐嚇取財罪與擄人勒贖罪/730
第一、恐嚇取財、得利罪(346)/730
第二、擄人勒贖罪(347、348、348之1)/754
第十節 贓物罪/769
第十一節 毀棄損壞罪/798
第一、毀損文書罪(352)/798
第二、毀損建築物等罪(353)/805
第三、毀損器物罪(354)/812
第四、詐術損害財產罪(間接損財罪)(355)/820
第五、損害債權罪(356)/821
第七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831
第一、非法入侵電腦罪(358)/834
第二、破壞電磁紀錄罪(359)/839
第三、干擾電腦罪(360)/846
第四、加重妨害電腦使用罪(361)/847
第五、製作電腦犯罪程式罪(362)/849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刑事訴訟之內涵,近年一直處於變動狀態,稍不留意,昔日熟悉之條文或判決,即遭廢止或變更。在此變革中,一些新興的重要理論也逐漸浮現與建立,如何掌握這些理論,成為學習刑事訴訟法最重要的課題。我國近來修法方向,多採美國、日本之經驗,如證據排除法則、當事人進行主義、認罪協商、傳聞法則等等。
本書由台灣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大學的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三位具留美背景之教授合著,三位教授各有所長,許多論文已成為大法官解釋、增修法律、最高法院判決之內容。本書儘可能囊括當今刑事訴訟重要議題,詳細整理、分析、闡釋相關理論與實務見解,更重要者,本書提出許多新的議題及新的理論,希望能引領我國刑訴發展,也讓讀者預知未來可能之變動。
【目錄】
七版序 i
六版序 iii
五版序 v
四版序 vii
三版序 ix
二版序 xi
序 xiii
第一篇 導 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的目的 3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歷史 9
第三章 刑事訴訟與憲法之關係 15
第四章 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 23
第五章 證據用語辨析 35
第六章 法 院 41
第七章 訴訟程序 79
第八章 案件的單一性與同一性 95
第二篇 強制處分
第一章 概 說 117
第二章 證據排除法則 121
第三章 相當理由 161
第四章 令狀原則 181
第三篇 搜索、扣押及通訊監察
第一章 搜索扣押介紹 197
第二章 搜索扣押之客體 219
第三章 搜索票之核發與執行 237
第四章 附帶搜索 253
第五章 緊急搜索 267
第六章 同意搜索 299
第七章 扣 押 313
第八章 身體檢查處分 333
第九章 通訊監察 337
第十章 盤查與路檢 351
第四篇 拘提及羈押
第一章 短期拘束人身自由 367
第二章 限制出境、出海 399
第三章 長期拘束人身自由—羈押 415
第四章 暫行安置 453
第五篇 自白與不自證己罪
第一章 自白法則 465
第二章 審判階段之緘默權 501
第三章 緘默權之效力 513
第四章 不自證己罪保護之客體 537
第五章 測謊之證據能力 547
第六章 自白與毒樹果實原則 555
第七章 緘默之證據能力 569
第六篇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第一章 辯護制度重要理論 583
第二章 受有效律師協助的權利 597
第三章 律師權的內容 627
第七篇 起訴、不起訴裁量及控制
第一章 偵查前之調查程序 643
第二章 檢察一體 651
第三章 偵查不公開 657
第四章 告 訴 667
第五章 起訴裁量 685
第六章 起訴審查 705
第七章 撤回起訴與一事不再理 717
立即查看
【簡介】
不同於刑法典以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及個人法益的順序編排,本書將考試中最重要的「個人法益」放在第一篇,第二篇則放入「社會與國家法益」,並統稱為「集體法益」。而為了讓大家在考試時能夠迅速地連結每個罪名,作者特地把時常放在一起考的條文,或是可以一併學習的犯罪類型,放在同一個章節下以便大家理解與記憶。
本次改版更新了這一年來公布的憲法法院判決(公然侮辱罪、侮辱公務員罪)、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其他重要判決及其判決事實,也增加112~113年重要國考與法研所考題;已收錄的舊年度解析,亦因實務與學說見解的增補而做調整。
本書將眾多複雜的刑分概念體系化,並且以白話的方式交代理論背景,讓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以在考試上靈活運用。
主要內容架構如下:
一、體系建構輔以實務見解、學者見解說明
主要參考國內學者的教科書與文章,並補充相關的實務見解,重要議題再輔以學者的見解。對於考生而言,熟讀一種體系下的內容已經綽綽有餘,若心有餘力,可再參考阿榮之聲!
二、阿榮之聲打通任督二脈
在刑分的學習上,掌握理論脈絡是打通任督二脈的第一步。阿榮之聲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知道這些脈絡後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概念都是互通的,學習刑分的路也可以因此擺脫單純背誦看不懂的緊箍咒了!
三、小撇步釐清觀念
作者以圖表的方式搭配白話文,替讀者解構一些常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四、TRY IT反覆練習,提升解題實力
一般而言,出題老師會在題目中用某些用語或段落編排來提示考生爭點,而對於爭點的敏感度,必須留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才能漸漸累積經驗培養爭點意識。如何讓閱卷者一眼看到他要的爭點,便是考生需要多加費心的了。為了讓讀者有更多的機會練習題目,作者挑選許多歷年來的經典試題供讀者反覆練習,加強解題實力。寫完之後請參照《透明的刑法解題書》核對擬答。
另讀者除本書外,建議搭配《透明的刑法-總則編》一起研讀,必可建立完整的刑法體系和打好基礎。
【目錄】
第一篇 個人法益
第一章 殺人、墮胎、傷害及遺棄罪章
第一節 殺人罪章(§271~§276)
第二節 墮胎罪章(§288~§292)
第三節 傷害罪章(§277~§287)
第四節 遺棄罪章(§293~§295)
第二章 妨害自由、性自主及風化罪章
第一節 妨害自由罪章(§296~§308)
第二節 妨害性自主罪章(§221~§229-1)
第三節 妨害風化罪章(§230~§236)
第三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章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條文解釋
第四章 妨害秘密罪章及相關犯罪
第一節 私的秘密(§315~§316)
第二節 公的秘密(§109、§132)
第五章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第一節 保護法益
第二節 性影像(§10VIII)
第三節 妨害性隱私罪
第四節 製作不實性影像罪(§319-4)
第六章 財產犯罪
第一節 個別財產利益vs整體財產利益
第二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一):竊盜罪與侵占罪
第三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二):搶奪罪、強盜罪及準強盜罪
第四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三):毀損罪章
第五節 侵害整體財產犯罪(一):恐嚇取財得利罪與擄人勒贖罪
第六節 侵害整體財產犯罪(二):詐欺罪、背信罪及重利罪
第七節 妨礙財產請求權犯罪:贓物罪(§349)
第七章 電腦犯罪
第一節 廣義電腦犯罪vs狹義電腦犯罪
第二節 廣義電腦犯罪:電腦詐欺罪(§339-1~§339-3)
第三節 狹義電腦犯罪:妨害電腦使用罪章(§358~§363)
第二篇 集體法益
第一章 社會法益
第一節 公共危險罪章(§173~§194)
第二節 偽造罪章(§195~§220)
第三節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章(§237~§245)
第二章 國家法益
第一節 瀆職罪章(§120~§134)
第二節 妨害公務罪章及妨害秩序罪章(§135~§141、§149、§150)
第三節 妨害投票罪章(§142~§148)
第四節 司法罪(§161~§172)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本書理論闡述,層次分明,務求詳盡,並與實務見解融會貫串,前瞻與實用兼顧,引註多而新,是進修物權法之最佳素材,研究物權法之重要指南,經由實務案例之引用及評析,更使物權法奠基於實際,內容生活化、實用化。本書另闢「延伸探討」,引領新思維,開啟新視野,或以不同視角,審思爭議問題,拋磚引玉,增添物權法園地之綠意花香。又擔保物權乃企業融資之重要工具,本書就擔保物權論述最詳,並講究可操作性,實為融資實務之法學寶典。
目錄
修訂八版序 i
修訂七版序 v
修訂六版序 ix
修訂五版序 xi
修訂四版序(上冊) xiii
修訂二版序 xv
初版序(上冊) xvii
本書主要簡略用語 xxv
第一篇 序 論 1
第二篇 本 論 11
第一章 物權通則 11
第一節 物權之意義 11
第二節 物權之客體 15
第三節 物權之特性 27
第四節 物權之效力 30
第五節 物權之種類 38
第一項 物權法定主義 38
第二項 物權之分類 46
第六節 物權之變動 50
第一項 概 說 50
第二項 物權變動之公示原則與公信原則 52
第三項 物權行為 56
第一款 物權行為之立法主義 56
第二款 物權行為之意義及特性 59
第四項 物權變動之要件 66
第一款 不動產物權變動之要件 67
第一目 因法律行為之不動產物權變動 67
第二目 非因法律行為之不動產物權變動 78
第三目 登記之推定力與公信力 91
第二款 動產物權變動之要件 101
第五項 物權消滅之原因 108
第一款 混 同 108
第二款 拋 棄 112
第三款 其他消滅原因 114
第二章 所 有 權 117
第一節 通 則 117
第一項 所有權概說 117
第二項 所有權之意義與性質 120
第三項 所有權之權能 122
第四項 所有權之保護 127
第一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意義及要件 128
第二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效果及費用負擔 137
第三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實務問題 141
第四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相關問題 154
第五項 取得時效 160
第一款 所有權之取得時效 160
第二款 其他財產權之取得時效 176
第二節 不動產所有權 188
第一項 不動產所有權之範圍 188
第二項 相鄰關係 197
第一款 序 說 197
第二款 鄰地損害之防免 203
第三款 關於用水之相鄰關係 208
第四款 鄰地使用 213
第五款 越界之相鄰關係 235
第三項 區分所有建築物 245
第一款 序 說 245
第二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關係 248
第三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用益與處分關係 267
第四款 約定專用部分之專用權 275
第五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管理關係 281
第六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屬同一人所有之準用 289
第七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正中宅門之使用 291
第八款 實務問題研討 292
第三節 動產所有權 301
第一項 善意取得 302
第二項 先 占 315
第三項 拾得遺失物 318
第四項 發見埋藏物 332
第五項 添 附 336
第一款 附 合 339
第二款 混 合 348
第三款 加 工 349
第四款 添附之求償關係 354
第四節 共 有 359
第一項 概 說 359
第二項 分別共有 362
第一款 應有部分之意義及性質 362
第二款 共有之內部關係 364
第一目 共有物之用益權及所得利益之分配 365
第二目 應有部分之處分 366
第三目 共有物之處分 377
第四目 共有物之管理 390
第五目 共有物之費用負擔 410
第三款 共有之外部關係 411
第四款 共有物之分割 415
第一目 分割請求權 416
第二目 請求分割之方法 421
第三目 分割之效力 438
第三項 公同共有 449
第四項 準 共 有 467
第三章 占 有 475
第一節 序 說 475
第一項 意義與機能 475
第二項 占有之成立 483
第三項 占有之種類 490
第四項 占有之變更 503
第二節 占有之取得 509
第一項 占有之原始取得 509
第二項 占有之繼受取得 509
第一款 繼受取得之原因 510
第二款 繼受取得之效力 512
第三節 占有之效力 517
第一項 占有權利之推定 517
第二項 善意取得 522
第三項 占有物之使用收益 541
第四項 占有人與回復請求人之權利義務 543
第一款 善意占有人與回復請求人之權利義務 546
第二款 惡意占有人與回復請求人之權利義務 549
第三款 與其他請求權之關係 553
第五項 占有之保護 559
第一款 占有人之自力救濟權 560
第二款 占有之物上請求權 563
第三款 共同占有之保護 576
第四節 占有之消滅 578
第五節 準占有 582
第四章 地 上 權 589
第一節 用益物權總說 589
第二節 普通地上權序說 593
第三節 地上權之取得 602
第四節 地上權之期間 609
第五節 地上權之效力 615
第一項 地上權人之權利 615
第二項 地上權人之義務 623
第六節 地上權之消滅 629
第一項 消滅之原因 629
第二項 消滅之效果 634
第七節 區分地上權 646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659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乃針對國考趨勢,自創或改編國考、法研所試題,以案例之形式,切入問題爭點,導引學習民法債編基本概念及其應用,配合「學習補充站」、實務見解、「作者的叮嚀」等,釐清讀者重要觀念,提升問題意識。此外各章末均附有「爭點地圖」,以心智圖方式呈現該章之體系及相關爭點,在複習時可以再次確認自己對於該爭點的理解程度,經過基本概念之訓練後,再藉由擬答檢視爭點掌握是否完整,強化答題技巧。
本次改版,除新增113年之重要學說、實務見解外,亦新增113年司法官、律師、司法三等之相關國考試題及各校法研所入學重點試題,不僅可讓讀者多加練習,更提供讀者比較、驗證考點之所在。
本書特色如下:
一、精選案例,掌握爭點
以國考試題、自創題或改編題來模擬國考趨勢之案例,並條列出問題爭點,並輔以各家學說見解,以條理式循序說明,對於各類實例型考題將可迎刃而解。
二、圖示說明,釐清問題
將較複雜的問題,以清楚的圖示呈現,以圖輔題,清楚掌握問題的爭點所在。
三、實務見解,加強學習
收錄相關實務見解,讓理論與實務可以相輔相成,加強學習與理解的能力。
四、精闢擬答,驗收實力
案例最後之擬答,可讓讀者在前面之觀念研讀完畢後,作一實力的驗收,達到理論與實務充分運用的最佳效果。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民法債編總論》、《民法總則》、《民法物權》,讓同學能對財產法建立起完整而全面性的認識。還有《圖解式法典-民法(總則、債、物權)》參酌學說理論之體系及實務見解,將相關法條之關連性或其實際操作方式,以「樹狀體系圖」、「處理流程圖」等方式呈現,藉由圖像式的解析法條,希冀能夠幫助讀者有效率地建立財產法之完整體系概念,並能迅速地理解並記憶法條的重要內涵。
【目錄】
第一章 債編各論概說
第二章 移轉所有權為標的之契約(一)買賣
第一節 買賣契約之成立
第二節 出賣人之義務
第三節 買受人之義務
第四節 危險負擔(民法第373、374、377條)
第五節 特種買賣
第三章 移轉所有權為標的之契約(二)贈與
第一節 成立
第二節 贈與人之義務
第三節 贈與契約之撤銷與拒絕履行
第四節 附負擔贈與
第四章 移轉使用權為標的之契約(一)租賃
第一節 成立
第二節 出租人之義務
第三節 承租人之義務
第四節 變更
第五節 消滅
第五章 移轉使用權為標的之契約(二)借貸
第一節 使用借貸
第二節 消費借貸
第六章 勞務契約(一)委任
第一節 勞務契約概論
第二節 委任契約之成立
第三節 受任人之義務
第四節 委任人之義務
第五節 消滅
第七章 勞務契約(二)承攬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承攬人之義務
第三節 定作人之義務
第四節 消滅
第五節 合建契約與委建契約
第八章 勞務契約(三)旅遊
第九章 勞務契約(四)寄託
第一節 一般寄託
第二節 特殊寄託
第十章 勞務契約(五)運送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物品運送
第三節 旅客運送
第十一章 團體性契約:合夥與合會
第一節 合夥
第二節 合會
第十二章 承擔風險之契約(一)和解
第十三章 承擔風險之契約(二)保證
第十四章 承擔風險之契約(三)人事保證
立即查看
民法債編各論(上)
書號 : 5EB19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2-07-31
ISBN/ISSN : 4711366090111
版別 : 2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560頁
民法債編各論(中)
書號 : 5EB23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3-01-31
ISBN/ISSN : 4711366090166
書系 : 入門教科書
版別 : 2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560頁
民法債編各論(下)
書號 : 5EB28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2-03-31
ISBN/ISSN : 4711366090012
版別 : 修訂版4刷
裝幀 : 平裝 18開 464頁
上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二章 買 賣 5
第一節 總 說 5
第二節 買賣之效力 27
第三節 特種買賣 121
第三章 互 易 183
第四章 交互計算 189
第五章 贈 與 207
第一節 總 說 207
第二節 贈與之效力 212
第三節 贈與之撤銷 221
第四節 特種贈與 227
第六章 租 賃 239
第一節 總 說 239
第二節 租賃之效力 257
第三節 租賃之變更 323
第四節 租賃之消滅 375
第五節 特種租賃 387
第七章 借 貸 451
第一節 使用借貸 451
第二節 消費借貸 475
參考書目 531
中目錄
第八章 僱傭
第一節 總說 1
第二節 僱傭之效力 5
第三節 僱傭之消滅 16
第九章 承攬
第一節 總說 21
第二節 承攬之效力 32
第三節 承攬之消滅 109
第十章 出版
第一節 總說 115
第二節 出版之效力 121
第三節 出版之消滅 138
第十一章 委任
第一節 總說 141
第二節 委任之效力 158
第三節 委任之消滅 196
第十二章 經理人及代辦商
第一節 總說 211
第二節 經理人 213
第三節 代辦商 241
第十三章 居間
第一節 總說 257
第二節 居間之效力 265
第三節 居間之消滅 280
第十四章 行紀
第一節 總說 281
第二節 行紀之效力 287
第三節 行紀之消滅 314
第十五章 寄託
第一節 總說 315
第二節 寄託之效力 325
第三節 寄託之消滅 347
第四節 特殊寄託 350
第十六章 倉庫
第一節 總說 381
第二節 倉庫契約之效力 389
第三節 倉庫關係之消滅 413
第十七章 運送
第一節 總說 415
第二節 物品運送 421
第三節 旅客運送 486
第十八章 承攬運送
第一節 總說 499
第二節 承攬運送之效力 505
第三節 承攬運送關係之消滅 522
參考書目 523
下目錄
修訂版序言
自序
第十九章 旅遊
第一節 旅遊營業人及旅遊契約 2
第二節 旅遊契約之成立 8
第三節 旅遊契約之性質及特性 11
第四節 旅遊契約之效力 15
第五節 旅遊之消滅 38
第二十章 合夥
第一節 總說 41
第二節 合夥之效力 48
第三節 合夥人之退夥及入夥 80
第四節 合夥之消滅 92
第二十一章 隱名合夥
第一節 總說 101
第二節 隱名合夥之效力 108
第三節 隱名合夥之消滅 117
第二十二章 合會
第一節 總說 123
第二節 合會之成立、性質及其類似概念 142
第三節 合會之效力 150
第四節 合會之變更 167
第五節 合會之倒會 184
第六節 合會之消滅 190
第二十三章 指示證券
第一節 總說 193
第二節 指示證券之發行 202
第三節 指示證券之讓與 217
第四節 指示證券之承擔 224
第五節 指示證券之給付 228
第六節 指示證券之消滅 237
第二十四章 無記名證券
第一節 總說 241
第二節 無記名證券之發行 244
第三節 無記名證券之流通 252
第四節 無記名證券之給付 258
第五節 無記名證券喪失之救濟 268
第六節 無記名證券之消滅 281
第二十五章 終身定期金
第一節 總說 283
第二節 終身定期金之效力 295
第三節 終身定期金之消滅 299
第二十六章 和解
第一節 總說 307
第二節 和解之效力 318
第三節 和解之消滅 326
第二十七章 保證
第一節 總說 331
第二節 保證人與債權人間之關係 345
第三節 保證人與主債務人間之關係 365
第四節 保證之消滅 377
第五節 特殊保證 388
第六節 銀行法關於保證之特殊規定 399
第二十八章 人事保證
第一節 總說 409
第二節 人事保證之成立及特性 414
第三節 人事保證之效力 416
第四節 人事保證之消滅 425
參考書目 431
後記 439
立即查看
民法債編各論(上) 2/E 2022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民法債編各論(上)
書號 : 5EB19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2-07-31
ISBN/ISSN : 4711366090111
版別 : 2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560頁
民法債編各論(中)
書號 : 5EB23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3-01-31
ISBN/ISSN : 4711366090166
書系 : 入門教科書
版別 : 2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560頁
民法債編各論(下)
書號 : 5EB28
編/著者 : 劉春堂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2-03-31
ISBN/ISSN : 4711366090012
版別 : 修訂版4刷
裝幀 : 平裝 18開 464頁
上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二章 買 賣 5
第一節 總 說 5
第二節 買賣之效力 27
第三節 特種買賣 121
第三章 互 易 183
第四章 交互計算 189
第五章 贈 與 207
第一節 總 說 207
第二節 贈與之效力 212
第三節 贈與之撤銷 221
第四節 特種贈與 227
第六章 租 賃 239
第一節 總 說 239
第二節 租賃之效力 257
第三節 租賃之變更 323
第四節 租賃之消滅 375
第五節 特種租賃 387
第七章 借 貸 451
第一節 使用借貸 451
第二節 消費借貸 475
參考書目 531
中目錄
第八章 僱傭
第一節 總說 1
第二節 僱傭之效力 5
第三節 僱傭之消滅 16
第九章 承攬
第一節 總說 21
第二節 承攬之效力 32
第三節 承攬之消滅 109
第十章 出版
第一節 總說 115
第二節 出版之效力 121
第三節 出版之消滅 138
第十一章 委任
第一節 總說 141
第二節 委任之效力 158
第三節 委任之消滅 196
第十二章 經理人及代辦商
第一節 總說 211
第二節 經理人 213
第三節 代辦商 241
第十三章 居間
第一節 總說 257
第二節 居間之效力 265
第三節 居間之消滅 280
第十四章 行紀
第一節 總說 281
第二節 行紀之效力 287
第三節 行紀之消滅 314
第十五章 寄託
第一節 總說 315
第二節 寄託之效力 325
第三節 寄託之消滅 347
第四節 特殊寄託 350
第十六章 倉庫
第一節 總說 381
第二節 倉庫契約之效力 389
第三節 倉庫關係之消滅 413
第十七章 運送
第一節 總說 415
第二節 物品運送 421
第三節 旅客運送 486
第十八章 承攬運送
第一節 總說 499
第二節 承攬運送之效力 505
第三節 承攬運送關係之消滅 522
參考書目 523
下目錄
修訂版序言
自序
第十九章 旅遊
第一節 旅遊營業人及旅遊契約 2
第二節 旅遊契約之成立 8
第三節 旅遊契約之性質及特性 11
第四節 旅遊契約之效力 15
第五節 旅遊之消滅 38
第二十章 合夥
第一節 總說 41
第二節 合夥之效力 48
第三節 合夥人之退夥及入夥 80
第四節 合夥之消滅 92
第二十一章 隱名合夥
第一節 總說 101
第二節 隱名合夥之效力 108
第三節 隱名合夥之消滅 117
第二十二章 合會
第一節 總說 123
第二節 合會之成立、性質及其類似概念 142
第三節 合會之效力 150
第四節 合會之變更 167
第五節 合會之倒會 184
第六節 合會之消滅 190
第二十三章 指示證券
第一節 總說 193
第二節 指示證券之發行 202
第三節 指示證券之讓與 217
第四節 指示證券之承擔 224
第五節 指示證券之給付 228
第六節 指示證券之消滅 237
第二十四章 無記名證券
第一節 總說 241
第二節 無記名證券之發行 244
第三節 無記名證券之流通 252
第四節 無記名證券之給付 258
第五節 無記名證券喪失之救濟 268
第六節 無記名證券之消滅 281
第二十五章 終身定期金
第一節 總說 283
第二節 終身定期金之效力 295
第三節 終身定期金之消滅 299
第二十六章 和解
第一節 總說 307
第二節 和解之效力 318
第三節 和解之消滅 326
第二十七章 保證
第一節 總說 331
第二節 保證人與債權人間之關係 345
第三節 保證人與主債務人間之關係 365
第四節 保證之消滅 377
第五節 特殊保證 388
第六節 銀行法關於保證之特殊規定 399
第二十八章 人事保證
第一節 總說 409
第二節 人事保證之成立及特性 414
第三節 人事保證之效力 416
第四節 人事保證之消滅 425
參考書目 431
後記 439
立即查看
民法債編各論(精) 1995 <三民>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