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機械設計(第四版)
作者:蔡忠杓 / 光灼華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9/01/22
ISBN:9789865030117
內容簡介
本書由國內十一所著名大學共十六位教學及實務經驗均相當傑出之教師和一位學驗豐富的產業界副總經理,依個人專長分工合作撰寫而成,是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之機械設計教科書與參考書。內容共分為五篇,第一篇為機械設計基礎,介紹機械設計之基本原理與概念,包括創意性設計、工程材料與選用、應力分析與破壞理論等;第二篇為軸與傳動,介紹軸與聯軸器設計、軸承與潤滑、齒輪、傳動與定位技術等,第三篇為機械元件設計,介紹機械常用之元件如皮帶、鏈條、彈簧、離合器與制動器等之設計;第四篇為機械系統設計,特別強調公差與配合、接合設計、疲勞設計及系統可靠度等;第五篇為機械設計案例,亦為本書之另外一個特色,以兩個產業實際之設計案例,由學驗豐富的產學界學者專家共同撰寫完成,可做為機械設計專題或專題實作課程的範例,供學生在修習機械設計課程後,進行機械系統設計的實務應用與練習,有助於學習機械設計實務經驗與自信心之建立。
本書特色
1.由國內最堅強的著作團隊完成,理論與實務並重,各章節依學者專家之專長分別撰寫,所提供之資料最新也最適合大專學生學習。
2.各章均附編習題,最能幫助學習者深入瞭解該章節之重點並提高學習效果。本書附編有習題解答可提供教師參考,有利於發揮教學效果。
3.附錄所編列之兩個機械設計案例均為產業實務設計實例,該兩個實例之解題均需應用到本書各章節所學習到之知識,可做為機械設計專題課程或專題實作課程之教學用設計案例。
4.適用於大學、科大機械相關科系三年級「機械設計(一)(二)」及三下、四上之「專題實作」或機械設計專題課程「機械設計」使用。
目錄
第一篇 機械設計基礎
第1章 緒論
1.1 設計與機械設計之意義
1.2 設計程序
1.3 創意性設計
1.4 機械設計之考慮因子
第2章 工程材料與選用
2.1 工程材料的種類
2.2 材料的機械性質
2.3 金屬強化的處理
2.4 材料規格及選用
第3章 應力分析與破壞理論
3.1 平衡方程式
3.2 剪力及彎矩簡介
3.3 應力分析簡介-軸向應力、彎曲應力、剪應力
3.4 平面應力及平面應變
3.5 三維應力分析
3.6 撓度分析
3.7 靜態負載下針對延性材料之破壞理論
3.8 靜態負載下針對脆性材料之破壞理論
3.9 應力集中因數
第二篇 軸與傳動
第4章 軸及軸連結器設計
4.1 軸及軸連結器設計導論
4.2 撓度與扭曲
4.3 強度設計
4.4 聯軸器
4.5 臨界轉速
第5章 軸承與潤滑
5.1 軸承(bearing)
5.2 軸承的種類
5.3 軸承的標準尺寸
5.4 滾動軸承壽命(life of rolling bearing)
5.5 軸承負荷
5.6 軸承的材料
5.7 滾動軸承的材料與潤滑劑
5.8 潤滑(lubrication)
5.9 黏度
第6章 齒輪
6.1 齒輪種類簡介
6.2 齒輪幾何參數與特殊名詞定義
6.3 正齒輪及螺旋齒輪幾何計算
6.4 齒輪破壞與強度計算
6.5 齒輪精度與量測介紹
第7章 傳動與定位
7.1 概論
7.2 馬達
7.3 滾珠導螺桿
7.4 線性滑軌
7.5 位置感測器
第三篇 元件設計
第8章 皮帶及傳動
8.1 皮帶傳動的特性、分類與應用
8.2 皮帶傳動分析
8.3 V型皮帶傳動的設計與計算
8.4 皮帶傳動的調整裝置
8.5 同步皮帶傳動
第9章 鏈條與鏈條傳動
9.1 鏈條功能與分類
9.2 鏈條傳動分析
9.3 鏈條傳動的設計與計算
9.4 鏈條安裝與調整
第10章 彈簧
10.1 彈簧的總類及功用
10.2 螺旋彈簧
10.3 扭轉彈簧
10.4 板片彈簧
10.5 彈簧的選用方法
10.6 彈簧串聯與並聯使用之計算
第11章 離合器與制動器
11.1 前言
11.2 離合器設計
11.3 短來令塊制動器
11.4 長來令塊擴張型制動器
11.5 碟式制動器
11.6 對稱樞塊制動器
11.7 制動器之發熱量
第四篇 機械系統設計
第12章 公差與配合
12.1 精密度、誤差、偏差與公差
12.2 公差與偏差制度
12.3 公差與配合
12.4 零件之組合公差分析
12.5 組合件之公差配置
第13章 接合設計
13.1 螺紋標準和定義
13.2 傳力螺桿力學
13.3 螺紋結件
13.4 拉力接頭剛性常數(stiffness constant)
13.5 螺栓強度
13.6 拉力接頭-靜負載
13.7 螺栓預負載與鎖緊扭拒
13.8 拉力接頭-疲勞負載
13.9 承受剪力之螺栓及鉚釘接頭
13.10 偏心負載所造成螺栓及鉚釘的剪切
13.11 銲接
13.12 對頭銲接與填角銲接
13.13 承受偏心負載之銲接接頭
13.14 銲接接合處強度
13.15 鍵和銷
第14章 疲勞設計
14.1 疲勞破壞與機件壽命之關係
14.2 疲勞極限與疲勞強度
14.3 不同週期性負載之疲勞設計累積疲勞
14.4 赫茲接觸疲勞模式
第15章 系統可靠度
15.1 可靠度工程
15.2 安全係數與可靠度之關係
15.3 可靠度與材料強度之關係
15.4 系統可靠度與組成元件可靠度之關係
第五篇 機械設計案例
附錄A 設計案例一
A.1 題目分析
A.2 設計計算及元件決定
A.3 結語
附錄B 設計案例二
B.1 單軸滾珠螺桿定位平台應用案例
B.2 單軸線型馬達定位平台應用案例
B.3 案例比較檢討
立即查看
實用人因工程學(第六版)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實用人因工程學
ISBN13:9789865037130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李開偉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5cm (高/寬/厚)
版次:6
出版日:2022/01/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內容簡介
人因工程是一門實用科學,其領域涵蓋了工程、設計、生理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等。本書以人體的安全與健康為主軸,依人的基本特徵來呈現人體測計、力學行為特徵、生理/新陳代謝特徵、肌肉骨骼傷害等,此外更提供許多相關知識及調查數據,以達理論與實務並重。人因工程的知識已廣泛的應用在產品、空間、設施、工作、與環境的設計上。不僅適合作為大專相關系所授課教材,也十分適合一般業界人士進修使用,造就「人因工程」技術專長人才。
本書特色
1.本書內容完善,充分了解人體的各種特徵、行為與限制,更可將這些知識運用在工作環境的設計改善中,提昇工作效率。
2.理論及方法介紹後,配合調查數據與例題說明,使讀者活用理論、貼近實務。
3.章後設有「自我評量」單元,加強重點記憶與學習回饋,提昇學習效果。
目錄
第1章 人因工程概論
1.1 人因工程的定義
1.2 人因工程的起源
1.3 人機系統
1.4 人的特徵
1.5 人因工程的應用
1.6 本書的架構
第2章 人體測計與應用
2.1 人體座標與方位
2.2 人因體測計學
2.3 人體資料的變異來源
2.4 人體測計資料與應用原則
2.5 人體測計與工作空間設計
第3章 人體的力學特徵
3.1 骨骼系統
3.2 肌肉系統
3.3 基本動作型態
3.4 肌力量測與基礎生物力學調查
3.5 生物力學模式
3.6 手的活動與肌力
第4章 生理系統與工作設計
4.1 飲食與能源
4.2 新陳代謝
4.3 呼吸與心臟血管系統
4.4 工作與休息
4.5 生理韻律與人員排班
第5章 肌肉骨骼傷害(I)
5.1 下背部傷害
5.2 手臂與手的肌肉骨骼傷害
5.3 其他部位的肌肉骨骼傷害
5.4 肌肉骨骼系統傷害調查方法
5.5 傷害的預防
第6章 肌肉骨骼傷害(II)
6.1 人工物料處理
6.2 震 動
第7章 防滑設計
7.1 摩擦力與摩擦係數
7.2 腳與地板間摩擦的問題
7.3 腳與地板間作用力
7.4 影響鞋與地板間的摩擦係數之因子
7.5 地板抗滑標準與摩擦係數量測
第8章 體溫調節與大氣環境
8.1 熱與體溫調節
8.2 熱環境評估
8.3 熱危害控制
8.4 冷環境與冷應力
第9章 感覺與人員訊息處理
9.1 感覺的基本過程
9.2 資訊理論
9.3 人員訊息處理模式
9.4 記 憶
9.5 決策過程
9.6 注 意
9.7 信號偵測理論
9.8 情境知覺
9.9 人員反應
第10章 視覺與照明
10.1 眼睛的構造
10.2 視覺能力
10.3 光與顏色
10.4 視覺與照明
10.5 視覺與疲勞
第11章 聽覺設計與噪音問題
11.1 聽覺器官
11.2 聲音的性質
11.3 聲音與聽覺
11.4 聽覺訊息顯示
11.5 噪音問題
第12章 控制與輸入設計
12.1 控制器的種類
12.2 控制器之編碼
12.3 控制阻力
12.4 控制器的回饋與靈敏度
12.5 控制器的評估
12.6 常見之控制器與輸入裝置
第13章 視覺顯示設計
13.1 數量顯示設計
13.2 質化顯示器
13.3 文字顯示
13.4 圖形與符號顯示
13.5 視覺顯示終端機
13.6 顯示器的位置
13.7 抬頭顯示器
13.8 光投影顯示
13.9 控制與顯示之配置
第14章 安全資訊與警告標示
14.1 事故與人為失誤
14.2 產品與環境之危害
14.3 產品安全資訊設計模式
14.4 警告標示
14.5 警告標示與人員行為
附錄A 英中名詞對照
附錄B 人體測計之應用-安全防護
附錄C 肌肉骨骼系統評估
附錄D MSDS檢核表
附錄E KIM推拉作業檢核表
立即查看
書名:氣液壓學(第五版)
作者:呂淮熏 黃勝銘
出版社:高立
ISBN:9789864127030
立即查看
【簡介】
綜觀全書,從熱力學簡單定義與原理開始,中間貫穿第一定律與第二定律之理論,而後實際應用於生活與工程應用上。本書各章章末所附之習題與各章節的內容相互呼應,使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確實掌握熱力學的觀念,並明瞭各種工程應用上及生活中經常遭遇的問題。
本書以培養核心能力為基礎來編列習題,並刪除許多原文書原有的繁雜計算題目,以提 高初學者的學習興趣。書中所使用的專有名詞,以教育部的機械工程名詞為準,一些特殊名 稱則以工業界慣用之名稱為主,並附上原文。本書對讀者研習熱力學有莫大的助益,相當適合作為各大專院校熱力學相關科系的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目錄】
第1章 基本既念
第2章 能量、能量傳遞和能量分析
第3章 純物質的性質
第4章 封閉系統的能量分析
第5章 控制體積的質量與能量分析
第6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
第7章 熵
第8章 熵分析
第9章 㶲:可用能的度量
第10章 氣體動力循環
第11章 蒸氣與複合動力循環
第12章 冷凍循環
第13章 熱力性質關係式
第14章 混合氣體
第15章 氣體 – 蒸氣混合物與空氣調節
第16章 化學反應
第17章 化學平衡與相平衡
立即查看
實驗設計(第二版)
+作者:張國華著
+年份:2021 年2 版
+ISBN:9789863631385
+書號:PS0494
+規格:16開/平裝/單色
+頁數:432
+出版商:滄海
1. 強調統計直覺觀念的講述。
2. 實務需要為導向,內容精實足以應付實務上以及更進階實驗設計的需要。
3. 以台灣產業相關範例的完整演練,循序漸進流程式的範例分析可作為在未來分析實務問題上的參考模板。
4. 配合統計軟體Minitab的操作,讀者具備立刻著手執行實驗設計的能力。
5. 數理原理敘述紮實,讀者具備獨立解決未來多樣問題之能力。
目錄
第 1 章 簡介
第 2 章 基礎統計
第 3 章 單一因子實驗設計
第 4 章 單一因子集區實驗設計
第 5 章 多因子實驗設計
第 6 章 2k 實驗設計
第 7 章 2k - p 部分實驗組合實驗設計
第 8 章 多目標最佳化與強健設計
第 9 章 二次方反應曲面設計
立即查看
【中文翻譯書】
書名:工作研究 第十三版
原文書名:Niebel's Methods, Standards, and Work Design 13/e
原文作者:Andris Freivalds、Benjamin W. Niebel
中文譯者: 王明揚
出版日期:2014/12/17
ISBN:9789863411543
目錄
第1章 方法、標準與工作設計:緒論
第2章 解決問題的工具
第3章 操作分析
第4章 人力工作設計
第5章 工作的人因工程考量
第6章 工作場所與系統安全
第7章 實施新方法
第8章 時間研究
第9章 評比與寬放
第10章 標準資料法
第11章 預定時間系統
第12章 工作抽查
第13章 間接與管銷人工標準
第14章 標準的追蹤與應用
第15章 訓練、薪資與其他管理實務
立即查看
安全工程Safety Engineering3/e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安全工程(第三版)
作者:張一岑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9864635061
內容簡介
■ 本書特色
1.提供專業安全工程師所需的安全概念、設計方法、評估及災變防範技術。
2.可作為大學、理工學院或環境安全、職業安全、工業安全等相關科系,或研究所「安全工程」相關課程教科書。
3.可作為高考或工安技師參考書。
■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旨在於提供專業工程師所需的本質安全的觀念、設計方法、評估與災變防範技術等,內容強調觀念、方法的介紹與案例的應用,避免基本理論的探討與公式推演。凡具大學工學院二年級以上程度者,皆可理解,可作為大學
三、四年級或研究所安全工程相關課程教科書、專業工程師參考書或高考或技師準備書籍。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1.安全的基本觀念/張一岑
第二篇 危害
2.危害/許宏德、李家偉
3.危害辨識/張一岑
第三篇 設計與規劃
4.安全設計/張一岑、許宏德
5.設施規劃與安置/呂志維
6.作業環境控制/李訓谷
第四篇 危害控制
7.危害性物質儲存與運輸/戴華山
8.機械防護/許宏德
9.電路與電機設備安全/許宏德
10.噪音與振動防制/許宏德、張一岑
11.設備完整性/王振華
12.防火與防爆/張一岑
13.人因危害防制/張一岑
第五篇 評估與管理
14 安全管理制度與法規/張一岑
15風險評估與管理/張一岑
附錄
一 危害物質主要分類及圖示
二 毒性化學物質容器包裝運作場所設施標示
三 風險評估案例一
四 風險評估案例二
立即查看
VLSI製造技術 6版
作(編/譯)者 : 莊達人 出版年份 : 2021
ISBN : 9789864123735 類別 : 半導體
書號 : 1019 幾色 : 1
規格 : 18 發行公司 : 高立
版權日期 : 2021/04/01 版次 : 六版九刷
頁數 : 1040
目錄
第 1 章 導 論
第一篇 元件物理
第 2 章 半導體材料
第 3 章 元 件
第 4 章 應用元件
第二篇 單元製程
第 5 章 薄膜沉積 I ── 物理氣相沉積
第 6 章 薄膜沉積 II ── 化學氣相沉積
第 7 章 微 影
第 8 章 蝕 刻
第 9 章 摻 雜
第10章 氧化與熱處理
第11章 先進單元製程 ── CMP
第三篇 製程整合
第12章 MOS 製程
第13章 隔離製程
第14章 多重內連線製程 I ── 平坦化
第15章 多重內連線製程 II ── 金屬化
第16章 先進整合技術 I ── 電晶體
第17章 先進整合技術 II ──多重內連線
第四篇 製程設備
第18章 氣體輸送系統
第19章 真空系統
第20章 設備整合
附錄 A 電 漿
附錄 B DRAM
附錄 C Schrodinger 方程式與自由電子模型
附錄 D C-V 量測
附錄 E 半導體製程材料的安全性數據 (MSDS)
附錄 F 主要常數及矽和二氧化矽的物化特性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作者:林清山
出版社:東華
ISBN:9789576365102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次數分配及圖示法
第三章 集中量數
第四章 變異量數
第五章 相對地位量數
第六章 常態分配
第七章 積差相關
第八章 簡單直線迴歸與預則
第九章 集合、概率和期望值
第十章 推論統計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一個母數的假設考驗和區間估計
第十二章 兩個母數的假設考驗
第十三章 X2考驗及G2統計法
第十四章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五章 多重比較
第十六章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七章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其他設計
第十八章 趨向分析
第十九章 共變數分析
第二十章 其他重要相關統計法
第二十一章 淨相關、部分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
第二十二章 一般線性模式在統計下的應用
第二十三章 因素分析
第二十四章 無母數統計考驗
立即查看
產品穩健設計-田口品質工程方法的介紹和應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突破品質水準 : 實驗設計與田口方法之實務應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突破品質水準:實驗設計與田口方法之實務應用
作者:林李旺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3/08/00
ISBN:9789572190654
內容簡介
企業要特出於同業的競爭優勢,有效率的品質管理是重要關鍵。本書能讓讀者從實務中理解如何透過設計有效的實驗方法,從實驗結果中分析、了解品質特性,以達到控制品質,進而提升品質的目標。本版新增「田口方法」篇章,此方法將實驗設計屬於統計理論的部份省略,就算是不懂統計的初學者也能透過此書理解應用。無論是實驗設計或田口方法,皆能有效地協助企業提昇產品的品質水準。
目錄
Ch1 實驗設計概論
1-1 實驗設計的目的
1-2 利用實驗設計提升品質水準的15個步驟
1-3 實驗設計在Six Sigma(DMAIC 及 DFSS)中的運用
1-4 實驗設計中統計分析的利器-Minitab
Ch2 簡單的統計
2-1 常態分布
2-2 t 分布
2-3 F 分布
2-4 二平均數差的比較:t 檢定
2-5 二變異數的比較:F 檢定
Ch3 一因子實驗設計
3-1 變異數分析的時機和目的
3-2 一因子變異數分析
3-3 Fisher的兩水準相比較
3-4 殘差分析
Ch4 2k因子設計
4-1 不同的實驗設計組合
4-2 因子設計的解析
4-3 2k因子設計的解析
4-4 加入中心點的設計
4-5 數據轉換
Ch5 2k-p部分因子設計
5-1 2k-p部分因子設計簡介
5-2 2k-1部分因子設計
5-3 2k-p部分因子設計
5-4 解析度*(建議初學實驗設計者可以省略此章節)
5-5 Plackett-Burman 設計
5-6 離散型反應值的實驗設計
Ch6 反應曲面法
6-1 反應曲面法介紹
6-2 反應曲面法的分析-中央合成設計
6-3 反應曲面法的分析-Box-Behnken設計
6-4 最陡上升法
6-5 最佳化設計
6-6 多反應值的最佳化
Ch7 田口方法
7-1 田口方法概述
7-2 直交表的原理及選用
7-3 損失函數
7-4 SN比分析-靜態參數設計
7-5 SN比分析-動態參數設計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