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第二版)
ISBN13:9789576168130
出版社:藝軒
作者:楊美桂
裝訂:精裝
規格:27cm*20cm*2.6cm (高/寬/厚)
出版日:2005/03/01
中國圖書分類:微生物學
本書將微生物學之基本概念,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有系統的闡釋。本書的編排除了深入淺出的介紹為生物之重要概念,還提供目前生物科技發展的趨勢。除了強調前後章節的連貫性與整體性,更凸顯微生物在免疫學、遺傳學與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重要性。
目錄
緒論
微生物的構造
微生物的培養
微生物的生長
細菌的代謝
微生物的控制
微生物的遺傳
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
微生物的感染與疾病的發生
微生物引起人類的疾病
環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應用
立即查看
發酵食品微生物學
ISBN13:9789576168772
出版社:藝軒
作者:BRIAN J. B. WOOD
譯者:徐岩 譯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6/07/01
中國圖書分類:食品化學;營養化學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不同發酵食品之相關微生物分佈,微生物生態變化及微生物之生物化學。食品種類包括世界各地習慣食用的主要發酵食品,係由英國史特拉斯克萊德大學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生物科學暨生化學系的伍德 (Brian J. B. Wood) 教授邀請世界各地專家撰寫彙集而成。書中介紹了食品微生物學領域最新的發現和成果,是從事生物工程、食品科學研究的讀者最佳參考書籍。
目錄
1醋
1.1引言
1.2醋生產的起源
1.3全球醋的生產
1.4醋的應用
1.5原料
1.6醋的生產
1.7醋化作用
1.8醋酸發酵液的後處理
1.9醋的標準、組成和分析方法
2發酵蔬菜微生物學
2.1引言
2.2酸菜
2.3醃黃瓜的生產
2.4發酵橄欖
2.5今後的研究
3.青貯飼料發酵
3.1引言
3.2青貯飼料的微生物學
3.3青貯飼料的化學成分
3.4發酵控制
4廢棄物發酵生產動物飼料
4.1引言
4.2木質纖維農作物廢棄物的發酵
4.3使用乳酸桿菌和酵母菌之動物排泄物與玉米混合物的發酵
4.4使用其他微生物之廢棄物的發酵 4.5結論
5可可豆、咖啡和茶葉
5.1引言
5.2可可豆
5.3咖啡
5.4茶葉
6微生物增稠劑
6.1引言
6.2傳統增稠劑在食品工業之應用
6.3三仙膠(E415)
6.4結蘭膠(E418)
6.5與結蘭膠相似的多醣
6.6來自乳酸菌的胞外多醣
6.7普聚多醣
6.8硬葡聚醣
6.9結論
7麵包與麵包酵母
7.1引言
7.2麵包
7.3麵包生產的微生物學
7.4烘焙酵母的生產及其微生物學
7.5酵母菌種的改良
8酸麵團麵包及相關產品
8.1引言
8.2酸麵團的微生物生態學
8.3酸麵團乳酸菌對技術的影響
8.4酸麵團中乳酸菌的生理學
9酒精飲料的微生物學
9.1引言 9.2葡萄酒
9.3蘋果酒
9.4啤酒
9.5清酒
9.6蒸餾酒飲料
10乾酪
10.1引言
10.2乾酪類型、產量和營養組成
10.3乳酸菌:歷史回顧
10.4菌乳酸菌的微生物學
10.5次生菌群的微生物學
10.6菌乳酸菌的功能
10.7次生菌群的功能
10.8乳酸菌的篩選、生產和應用
10.9微生物引起的品質問題
10.10乾酪生產技術
10.11結論和未來趨勢
11發酵乳製品
11.1引言
11.2傳統發酵乳製品
11.3新型發酵乳製品
11.4發酵乳製品的化學組成
11.5發酵乳製品生產用菌
11.6發酵乳製品的營養和生理特性
12東方蛋白質發酵食品:醬油和味噌
12.1引言
12.2歷史
12.3東方的大豆發酵食品:醬油、味噌、天貝和納豆
12.4醬油和味噌的製造
12.5日本醬油和味噌生產的進展
12.6討論
13魚和魚產品的發酵
13.1引言
13.2醃魚調味料
13.3發酵魚醬
13.4鹹魚
13.5結論
14發酵香腸
14.1引言
14.2香腸的成分和添加劑
14.3發酵香腸的生產
14.4香腸成熟過程中的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變化
14.5酵香腸與大眾健康
14.6發展前景
15富含蛋白質的蔬菜發酵食品
15.1引言
15.2大豆
15.3天貝的生產:概述
15.4其他成分
15.5天貝在西方飲食中的應用
15.6製程中的微生物學
15.7發酵對基質組成的影響
15.8抗氧化劑
15.9相關酵素學
15.10天貝麴黴及其他問題
15.11天貝概述
15.12發酵花生餅
15.13豆腐乳
15.14紅米和紅麴
15.15結論
16酵母食品調味劑
16.1引言
16.2活性酵母產生的風味物質
16.3非活性酵母衍生的調味物質
16.4展望和今後發展
17菇類培養的生物學及技術
17.1菇類產品概況
17.2洋菇的生產
17.3傘蓋蕈類的病蟲害及其控制
17.4商業化或需“覆蓋物”的傘蓋菌
17.5木材腐朽菌
17.6菌根菌
17.7展望
18食用藻類
18.1引言
18.2螺旋藻──食品及健康食品
18.3鹽生杜氏藻──胡蘿蔔素的生產
18.4小球藻
18.5其他的藻類
18.6新的培養系統
18.7結論
19生物強化:發酵食品中維生素的生成
19.1引言
19.2增強 強化
19.3維生素的來源
19.4生物強化蛋白質
19.5結論
20酵素的工業生產以及酵素在發酵食品中的應用
20.1引言
20.2工業酵素製劑的主要歷史
20.3現代酵素的生產方法
20.4動物來源的酵素
20.5植物酵素
20.6從動植物組織中萃取酵素的主要步驟
20.7微生物酵素
20.8工業化生產微生物酵素的方法
20.9工業生產的酵素在發酵食品生產的應用
20.10發酵食品原料中的內源性酵素
21麴
21.1定義和範圍
21.2大豆麴
21.3米麴及類似產品
21.4接種
21.5結論
22熱帶地區的發酵食品
22.1真菌毒素年代
22.2古代發酵食品的生產
22.3分類和特性
22.4技術傳播和地理限制
22.5發酵食品的分布
22.6熱帶發酵食品的進展
22.7環境和原料對發酵食品的影響
22.8討論
23非洲的發酵食品
23.1引言
23.2不含酒精的澱粉發酵食品
23.3發酵酒精飲料
23.4發酵植物蛋白
23.5發酵動物蛋白
23.6總結
24印度次大陸的發酵食品
24.1引言
24.2分類
24.3發酵乳製品
24.4穀物豆類或豆類食品
24.5穀類食品
24.6發酵水果和蔬菜
24.7肉類和魚類食品
24.8其他各種食品
24.9結論
25發酵類斷乳食品
25.1母乳餵養和斷乳
25.2斷乳、腹瀉疾病與營養不良
25.3乳酸發酵
25.4發酵類斷乳食品
25.5相關的研究
25.6流行病學證據
25.7D-乳酸和L-乳酸
25.8營養的改善
25.9麥芽製備
25.10結論
26發酵食品可能造成的傳染性危害和微生物毒性危害
26.1引言
26.2發酵食品與微生物病原菌
26.3食因性病原菌的耐酸性
26.4常見發酵食品的腐敗
26.5影響發酵食品消費者受微生物毒害感染的因素
26.6發酵食品中的真菌毒素(黴菌毒素)的角色
27基因工程對發酵食品和飲料的影響
27.1引言
27.2應用遺傳學和重組DNA技術
27.3基因工程植物和微生物
27.4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
附錄:微生物名稱註解
立即查看
分析化學 修訂版(Harris:Exploring Chemical Analysis 5/E)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分析化學(第五版)修訂版
作者:Harris(林維炤)
出版社:高立
出版日期:2019/08/00
ISBN:9789863782247
內容簡介
實用的主題文章作開端
每章的開始,以一篇生活化、實用的主題文章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進入章節前,對課程概念有基本的認知。生活化的文章內容,亦可讓學生體會真實世界與科學領域的相關性。
專欄及示範實驗
內文穿插與各章主題相關的「專欄」及「示範實驗」的介紹,增添本書的趣味性及豐富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興趣,徹底瞭解分析化學這門學科的觀念與重點。
彩色插圖
整本書重要實驗反應的彩色圖片,製成彩頁附在書中,供學生參考。藉此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印象,建立更清晰的完整觀念。
題目類型多元化
配合章節敘述概念,提供大量題目供教師及學生運用;各章除了「範例」、「自我評量」、「習題」外,特別在每個「範例」演算示範後,隨題附上「自我測試」題,方便學生自我檢視、加強對相關類題的解題能力;各章末習題的「你會怎麼做?」則提供了更開放的思考。
目錄
第 1 章 化學分析的流程
第 2 章 化學測量
第 3 章 數學工具與統計
第 4 章 品質保證與檢量方法
第 5 章 滴定
第 6 章 重量與燃燒分析
第 7 章 介紹酸與鹼
第 8 章 緩衝液
第 9 章 酸鹼滴定
第 10 章 多質子酸與鹼
第 11 章 深入探討化學平衡
第 12 章 EDTA 滴定
第 13 章 電極電位
第 14 章 電極測量
第 15 章 氧化還原滴定
第 16 章 電化學儀器法
第 17 章 光譜測定法的原理與應用
第 18 章 層析法與質譜法
附錄 A 溶解度積
附錄 B 酸解離常數
附錄 C 標準還原電位
附錄 D 氧化數與氧化還原反應平衡
註解與參考文獻
習題解答
索引
立即查看
藥物學【含藥物發音QR Code】
ISBN13:9789864307883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蔡秋帆;詹婉卿;劉名浚;湯念湖
裝訂/頁數:平裝/431頁
規格:26cm*19cm*2.1cm (高/寬/厚)
重量:957克
版次:6
出版日:2021/12/06
中國圖書分類: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讀者提供藥物學的系統分類與觀念整合,使讀者容易融會貫通,提高學習成效,並能了解正確用藥知識,避免藥物濫用物、誤用等情形產生。
作者群在藥物學領域均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深知學生學習需求,書中簡明扼要、提綱挈領地整理藥物之作用機轉、藥理作用、臨床用途、副作用及注意事項,輔以圖片幫助讀者理解。各章以摘要表格及「醫藥資訊箱」等單元,讓讀者有效掌握學習要點。各章均有「課後複習」,並附解答,方便讀者檢視學習成效。
書中將常見藥物以自然發音法標注,並以QR Code提供讀者掃描下載聽取藥物發音錄音檔,引導讀者練習藥物發音,使讀者在閱讀時,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版主要更新部分藥物,如治療疼痛、糖尿病、高血壓藥物,並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治療藥物,以期本書內容更臻完善、更接近時代潮流,絕對是您學習藥物知識的必備工具。
目錄
Ch 01 緒論
1-1 藥物和藥物學的定義
1-2 藥物的來源及其分類
1-3 藥物的標準—藥典與命名
1-4 藥用度量衡
1-5 溶液調配與基本藥用數學
1-6 藥物劑型
1-7 處方
1-8 配伍禁忌與藥物的安定性
1-9 新藥的發展
Ch 02 藥物作用的原理
2-1 藥物學及藥理學
2-2 藥物動力學
2-3 藥物的安全性劑量
2-4 藥物藥效學
Ch 03 自主神經系統用藥
3-1 自主神經系統的解剖構造
3-2 自主神經傳遞物質的合成及釋放
3-3 自主神經受體的分布及生理作用
3-4 自主神經藥物
Ch 04 自泌素及其拮抗劑
4-1 組織胺
4-2 血清素
4-3 血管收縮素
4-4 慢動素
4-5 前列腺素與白三烯素
Ch 05 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
5-1 中樞神經系統概論
5-2 中樞神經興奮劑
5-3 中樞神經抑制劑
5-4 抗癲癇藥物
5-5 巴金森氏病藥物
Ch 06 精神科藥物
6-1 思覺失調症藥物
6-2 憂鬱症及雙相情緒障礙症藥物
6-3 焦慮症藥物
6-4 阿茲海默氏症藥物
Ch 07 麻醉劑
7-1 全身麻醉劑
7-2 局部麻醉劑
Ch 08 治療疼痛的藥物
8-1 麻醉性鎮痛劑
8-2 非麻醉性鎮痛劑
8-3 痛風治療劑
8-4 偏頭痛治療藥物
Ch 09 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
9-1 氣喘治療藥物
9-2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
9-3 治療鼻炎藥物
9-4 鎮咳劑
9-5 袪痰劑
Ch 10 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
10-1 消化性潰瘍治療藥物
10-2 瀉劑
10-3 止瀉劑
10-4 鎮吐劑和催吐劑
10-5 消化劑
Ch 11 作用於泌尿系統的藥物
11-1 利尿劑
11-2 泌尿道抗菌劑
11-3 改變尿液酸鹼度藥物
Ch 12 作用於心臟血管系統的藥物
12-1 充血性心衰竭治療藥物
12-2 抗心律不整藥物
12-3 抗心絞痛藥物
12-4 抗高血壓藥物
Ch 13 作用於血液的藥物
13-1 凝血劑
13-2 抗血栓藥物
13-3 抗貧血藥物
13-4 降血脂藥物
Ch 14 作用於內分泌系統的藥物
14-1 腦下腺素及下視丘製劑
14-2 甲狀腺素和抗甲狀腺素藥物
14-3 副甲狀腺素及骨質疏鬆症治療劑
14-4 胰島素及降血糖藥物
14-5 腎上腺皮質固醇藥
14-6 性激素及避孕藥
Ch 15 化學治療藥物
15-1 化學治療藥物
15-2 抗生素
15-3 抗黴菌藥物
15-4 抗結核病藥物與抗痲瘋病藥物
15-5 抗病毒藥物
15-6 抗原蟲藥物
15-7 抗蠕蟲藥物
Ch 16 抗腫瘤藥物
16-1 癌症化學療法之概論
16-2 抗腫瘤藥物
Ch 17 毒物學
17-1 毒物對各組織之毒性
17-2 毒物學
17-3 藥物濫用
參考文獻
索引
立即查看
(舊版)有機化學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3/E) 精簡版 <滄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適合一般科學學生研習之用,更適用於專科學生。本書共分二十一章,每章小節,每一章後面均有練習提供讀者演練之用,最後並附有練習題解答供作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烷類
第三章 環烷類
第四章 烯類
第五章 炔類
第六章 芳香族碳氫化合物
第七章 鹵烷類
第八章 醇類
第九章 酚化合物
第十章 (酉迷)類
...
立即查看
有機化學 3/E BROWN <滄海> 986-7287-54-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