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兩岸房地產法比較研究(一)
作者: 夏欲欽
ISBN: 9789575110635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11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2.43
頁數: 52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800
售價: 72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兩岸房地產法比較研究(二):都市更新法律 (1版)

兩岸房地產法比較研究(二):都市更新法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兩岸房地產法比較研究(二):都市更新法律 ISBN13:9789575114497 出版社:元照 作者:謝哲勝-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1/01 中國圖書分類:土地經濟 內容簡介   2012年台北市政府依法拆除士林「文林苑都更案」王家住宅,引起激烈抗爭,將台灣都市更新實施長久隱含的諸多問題浮出檯面;2017年喧騰一時的北京市驅趕低端人口的新聞,也是實施都市更新的結果。為了公共利益推動都市更新,但也要兼顧原居住民眾基本權利的保障,因此,踐行正當法律程序,才能推動都市更新,因而精緻都市更新相關法律並加以執行,即為兩岸四地都市更新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本書作者為兩岸四地房地產法學者專家,探討台灣、大陸、香港及澳門的都市更新相關法律,閱讀本書即可對兩岸四地都市更新法律有基本的認識,而有助於確保作為都市更新參與者的權益,本書也提供完善都市更新法律的論述,可作為兩岸四地主管機關研擬與審議都市更新法律的重要參考。 目錄 序 言/謝哲勝 作者簡介 引用說明 第一章 緒 論/謝哲勝/1 第二章 都市更新法律簡介 第一節 臺灣都市更新法律簡介/謝哲勝/3 壹、引 言/3 貳、都市更新條例立法通過前/5 參、都市更新條例立法通過後2019年修正前的主要內容/10 肆、釋字第709號解釋公布後/12 伍、都市更新條例2019年修正重點/15 第二節 中國大陸棚戶區改造的經驗與反思──與深圳市「市場化」城市更新的對比/樓建波、陳 陶/16 壹、引 言/16 貳、棚戶區改造概述/18 參、棚戶區改造的城市更新功能/29 肆、棚戶區改造的實踐效果和法律問題/33 伍、棚戶區改造的制度定位和反思/39 陸、結 語/44 第三節 澳 門/梁靜姮/47 壹、澳門都市更新的基礎議題/47 貳、「都市更新」的進駐/56 參、小 結/59 第三章 更新地區的劃定 第一節 臺灣都市更新地區的劃定與相關爭議問題──以臺北市都市更新之推動為例/張鈺光/61 壹、緒 論/61 貳、都市計畫之意義、性質與分類/62 參、都市更新及相關計畫/69 肆、更新地區劃定的相關法律問題/76 伍、結 語/87 第二節 中國大陸「都市更新」地區的劃定與相關爭議問題/李雄偉/89 壹、中國大陸城市更新單元劃定相關爭議的主要類型/90 貳、中國大陸城市更新單元的劃定之行政類爭議/91 參、中國大陸城市更新單元的劃定之民商事類爭議/106 第三節 澳 門/梁靜姮/112 壹、舊區重整之步步為營/112 貳、新城建設之文遺制衡/119 第四章 更新事業計畫的核准 第一節 評析新修正都市更新條例中有關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的核定/高仁川/121 壹、前 言/121 貳、公益原則的貫徹與確保/122 參、正當行政程序原則的落實/127 肆、權益保障/133 伍、提供都市更新的誘因/135 陸、結 論/138 第二節 中國大陸城市更新核准程序與評析/金 儉、崔 嵬/139 壹、城市更新的內涵與更新方式的發展/139 貳、中國大陸城市更新法制建設的現狀/142 參、城市更新核准的管理機構與程序/146 肆、城市更新核准中的爭議法律問題/162 伍、結論與討論/171 第三節 香港都更事業計畫的核准與相關爭議問題/吳世學/172 壹、市建局/173 貳、市建局實施的重建項目/173 參、以需求為導向的重建項目(試驗計畫)/176 肆、促進服務(試驗計畫)/178 伍、收 地/181 陸、土地(重建強制售賣)條例/184 柒、相關爭議問題/185 捌、改革建議/189 玖、結 論/191 第五章 容積獎勵 第一節 臺灣都市更新的容積獎勵與相關爭議問題/林怡均/193 壹、引 言/193 貳、容積獎勵概說/193 參、美國容積獎勵制度簡介/197 肆、臺灣都市更新容積獎勵規定/199 伍、結 論/215 第二節 中國大陸都市更新中容積獎勵法律爭議問題研究──基於地方立法樣本的分析/郭 潔/217 壹、引 言/217 貳、中國大陸容積率獎勵制度的由來和特點/217 參、容積率獎勵的制度功能/226 肆、容積率獎勵的法律爭議問題及回應/227 第三節 香港容積獎勵的法律實踐──都市更新背景下的相關法律問題/陳耿釗/242 壹、都市更新及容積獎勵的香港法律及實踐/242 貳、相關法律問題/249 參、都市更新及容積獎勵相關爭議問題評析探討/250 肆、結 論/259 第六章 租稅優惠 第一節 臺灣都市更新的租稅優惠──以法律經濟分析探討房屋稅漲幅過鉅相關爭議問題/林?睿/261 壹、前 言/261 貳、臺灣都市更新租稅優惠制度簡介/263 參、美國法都市更新租稅優惠制度介紹/269 肆、都市更新租稅優惠制度經濟分析與比較/276 伍、臺灣房屋稅法制的缺失與修法建議/280 陸、結 論/284 第二節 中國大陸都市更新的租稅優惠與相關問題/田 磊、陳鴻慈/287 壹、引 言/287 貳、都市更新與相關概念/287 參、都市更新中租稅優惠政策/293 肆、中國大陸都市更新中租稅優惠政策存在的爭議問題/299 伍、結 語/301 第七章 結 論/謝哲勝/303 索 引/307

原價: 520 售價: 4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不散的筵席: 基隆廟口小吃與兩岸飲食印記 (1版)

不散的筵席: 基隆廟口小吃與兩岸飲食印記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探討新石器時代迄今,臺海兩岸飲食文化傳播的集粹之作。 內容簡介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本書發行收益全部捐贈「中華河洛暨開漳聖王文化研究會」。 中國大陸新石器時代,早已具有航海能力的東南沿海的古百越人群,約在六千年前橫渡海峽,登上臺灣史前舞台。古百越人不僅把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作技術傳播到臺灣,形成臺灣最早的「稻粟並作」農業文明,他們也是臺灣原始南島語族先住民的先祖。 唐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所帶領的將士,於一千三百多年前,將河洛文化「南傳閩粵」,也移入了中原飲食文化。明清時代,河洛文化「東移臺灣」,閩粵河洛人後裔在開發臺灣的過程中,又把河洛人的飲食習俗與文化帶入了臺灣。 1949年,國民政府百萬大軍易守來臺,中國大陸「八大菜系」地域性飲食隨著大量外省人遷移臺灣這座「璀璨之島」,各省市飲食習俗在臺承續,就地深根,交替與混融,成為中華飲食文化大融爐的薈萃之地。 時空膠囊聚縮在基隆廟口,小吃深藏千年飲食基因密碼, 傳統羹湯、滷肉飯、麵食、生魚片,不乏古代中原飲食身影。兩岸飲食文化持續展演亙古至今「不散的筵席」。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一、時間範圍 二、空間範圍 三、本研究的議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理論與設計 一、文獻分析法 二、參與觀察法 三、訪談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一、河洛飲食文化南傳閩粵 二、河洛、閩粵飲食文化東移臺灣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文化傳播相關理論 第二節 河洛文化傳播 一、飲食文化的擴散與交流 二、兩岸民間交流與互動 三、飲食文化傳播的推手-移民 四、奠基閩臺,「中原文化傳播者」開漳聖王陳元光 五、閩臺「文化圈」的相似性 六、飲食文化傳播要素-環境變遷 第三節 河洛文化影響閩南飲食文化 一、河洛中原孕育最早的華夏文明 二、閩地的開發與文化熟成 第四節 中原、閩南移民文化深植臺灣 一、跨海來臺 近代民族大遷徙 二、宗族開枝,房派散葉 三、臺灣飲食信仰習俗,彰顯河洛印記 四、薈萃多元飲食,臺灣盡展風華 第五節 小結:臺灣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跨越古今 二、臺灣重現中國傳統美味 第三章 大陸影響臺灣史前農業與飲食 第一節 史前農糧生產與加工 一、新石器時代的糧食生產農具 二、穀物脫殼工具-石磨盤、石磨棒 三、杵、臼 槌搗米穀 四、石轉磨研製麵粉,加工技術的重大變革 第二節「陶」-源自大陸的臺灣史前飲食器物 一、中國發現兩萬年前最早的陶器 二、百越陶器六千年前傳入臺灣大坌坑文化 三、圓山文化的飲食器-陶罐 第三節 「刀耕火種」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農漁業 一、百越文化的傳播 二、臺灣先住民「穀倉」與百越「干欄屋」 第四節 中國大陸青銅器、鐵器傳播臺灣 一、中原青銅時代的農具革新 二、商周、百越青銅文化在臺灣 三、百越人與臺灣鐵器時代的農業 第五節 小結:兩岸考古共同印記與特徵 第四章 臺灣史前與閩浙沿海的互動 第一節 臺灣「原始南島語族」與大陸「百越族」的關係 第二節 大陸東南「百越」種姓眾多 第三節 河姆渡人的後代-百越人群與臺灣南島語族 第四節 穀倉豐收 干欄巢居 第五節 善造舟船 征海傳播 第六節 「骨耜」耕作-翻田種稻之始 第七節 河姆渡人陶器與飲食的多樣 第八節 中原文化影響百越、臺灣南島語族 第九節 小結:南島語族初始發源地在大陸華南 第五章 河洛飲食與水席 第一節 河洛飲食 一、河洛飲食特質 二、先秦時期「八珍」和調味料 三、河洛飲食發展脈絡 第二節 洛陽水席 第三節 大唐胡食 風華盛世 一、唐三彩 陶俑的寓意 二、胡漢相會 三、異域飲食傳入中土 四、洛陽「水席」到臺灣「肉羹」 第四節 小結:多元民族共同成就河洛飲食發達史 第六章 清領到日據:臺灣常民文化與飲食概況 第一節 漢人移民社會的形成 第二節 常民文化與飲食內涵 第三節 臺灣先住民與漢人早期飲食 一、臺灣最早的稻米 起源長江流域 二、明清時期 閩菜在臺落地生根 三、日據時期 蓬萊米與生食文化 第四節 小結:臺菜承襲閩俗與河洛民風 第七章 晚近臺灣飲食文化的變遷:酒樓到酒家 第一節 「酒家菜」承續中國大陸菜系多元飲食 一、秦樓楚館 酒樓文化 二、「臺灣料理」-日本皇室的「御宴」 第二節 攀附權貴 縱情聲色 第三節 混血「臺菜」 一、酒家菜為「臺菜」始祖 二、多元薈萃 自成一格 第四節 小結:「臺菜」揮灑中國大陸菜系底蘊 第八章 國宴的內涵與寓意 第一節 國宴的意涵與籌備 第二節 時代的演替 第三節 國宴菜單的演變 第四節 古典盛食器的觀察 第五節 低調與包裝 第六節 中國菜的鄉愁 第七節 小吃輝映國宴 第八節 小結:近代飲食的菁華 第九章 飲食大融爐 臺灣「混省」菜系特徵 第一節 菜系的形成 一、菜系的區域性特徵 二、菜系的源起與地方風味的形成 第二節 八大菜系的混融與本土化 一、「臺灣菜系」獨創「特殊一元」 二、「混省」特色 多元一體 第三節 小結:中國大陸飲食文化的集成地,臺灣一枝獨秀 第十章 今古羹湯與麵食文化 第一節 羹湯文化 一、羹的源起 二、羹的沿革與發展 三、古代名品的羹 四、今古羹的調製 五、羹與湯之別 六、今日臺灣羹湯小吃 第二節 今古麵食文化 一、小麥與製麵的起源 二、中國最早的第一碗麵條 三、麵條的歷史 四、饅頭名稱的源起 五、饅頭的歷史 六、餃子、餛飩的歷史 第三節 臺灣的麵食文化 一、百萬大軍帶進麵食文化 二、「獨尊米食」到「米麵共食」 三、傳統糕點 四、傳統麵條 五、新興麵食文化 第四節 小結:飲食的高度文明 第十一章 飲食王國 第一節 臺灣最美麗的風景-夜市與小吃 第二節 古代夜市與小吃名品 第三節 臺灣傳統小吃品項 第四節 小吃的鄉土情趣 第五節 異國料理 美食天堂 第六節 海上明珠 璀璨之島 吃在臺灣 第七節 小結:族群共融 多樣的飲食 第十二章 基隆廟口美食文化的在地化呈現 第一節 基隆的開發 一、史前新石器時代 二、歷史時期 三、大航海時代 四、漳州人開發市區「崁仔頂」 五、強權環伺 第二節 基隆廟口與小吃的形成 一、廟口奠濟宮沿革 二、開漳聖王廟口與小吃 三、街巷裡的小攤溫情 四、小吃傳承閩粵、河洛原鄉印記 第三節 美食之都在基隆 第四節 小吃天堂在廟口 一、百味珍饈 首屈一指 二、雨都的熱食-羹、麵 第五節 古代飲食的呈現,羹湯意味深長 一、肉羹 二、鼎邊趖 三、紅糟鰻魚羹、排骨羹 四、豆簽羹 五、花枝羹 六、白湯豬腳 第六節 「麵食」亙古通今 一、千年歷史 大麵炒 二、汕頭沙茶咖哩炒麵 三、陽春麵 四、餛飩 五、什錦麵 六、糕餅與麵點 第七節 廟口生魚片,源自先秦「魚膾」生食文化 第八節 小結:古代飲食的密碼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華夏飲食基因濃縮在臺灣、基隆的時空膠囊 第二節 研究限制 一、時間限制 二、空間限制 三、相關研究成果不足的限制 四、考古發現的理論限制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後記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二、英文書目 三、學報期刊 四、報刊網路 五、其他

原價: 380 售價: 285 現省: 95元
立即查看
兩岸繼承經典法律案例解析 (1版)

兩岸繼承經典法律案例解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兩岸繼承經典法律案例解析》是鄭律師多年實務經驗的精華之作,內容豐富且具高度實務價值。書中從兩岸繼承法制的重大差異切入,深入解析具體案例,為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探討。無論是第一章中對兩岸繼承法制關鍵差異的比較,還是後續章節中針對實務經典案例的詳細分析,書中專業的見解均能讓讀者豁然開朗。 這本書不僅是法律專業人士的寶典,更是有兩岸繼承需求者不可或缺的實用指南。鄭律師憑藉豐富的實務經驗,結合兩岸繼承法的特殊性,讓讀者在面對複雜的法律問題時都能找到解答。從本書中,讀者不僅能學習法律知識,還能獲得實際的法律指引,每一頁都凝聚了鄭律師的智慧與心血,這本書的出版,無疑是對兩岸法制交流與發展的一大貢 【目錄】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台灣觀點 (1版)

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台灣觀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780 售價: 70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兩岸新聞場域分析:新聞勞動、績效管理、新聞專業表現 (1版)

兩岸新聞場域分析:新聞勞動、績效管理、新聞專業表現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