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圖學與AUTOCAD (1版)
人氣推薦!已有8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目錄】
立即查看
工程數學(精簡版) (1版)
人氣推薦!已有8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工程數學 O'Neil 8/e (SI Edition)
作者:黃孟槺、郭姿君(O'Neil)
出版社:東華
出版日期:2019/03/01
ISBN:9789579282437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利用圖示、範例以及有趣的數學模型,讓數以千計的學生得以一窺工程數學的堂奧。全書共 12 章,內容包含常微分方程式;矩陣、線性代數與線性微分方程組;向量分析;傅立葉分析以及偏微分方程式。
全書包含許多範例和習題,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所涉及的概念,而不是只列出機械式步驟。此外,「數往知來」( Math in Context) 專欄,由工程師撰寫,對數學如何應用在各種現實世界的工程專案和環境中提供深刻的見解,期望能增進學生利用工程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技巧。
目錄
第一章 一階微分方程式
第二章 二階微分方程式
第三章 拉氏變換
第四章 向量與向量空間 Rn
第五章 矩陣、行列式與線性方程組
第六章 特徵值、對角化與特殊矩陣
第七章 線性微分方程組
第八章 向量的微分
第九章 向量的積分
第十章 傅立葉級數
第十一章 傅立葉變換
第十二章 偏微分方程式
立即查看
Thermodynamic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ISE (10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DESCRIPTION
Cengel’s Thermodynamics is known to be student friendly, self-instructive, and easy to read and understand even for the most challenging topics with the help of attractive illustrations, examples, and real-world applications. The authors’ philosophy is that the best way to learn is by practice. Special effort is made throughout the book to reinforce material that was presented earlier and to appeal to students’ natural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For instructors looking to engage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s, Connect offers student-friendly, accessible content, tools, and resources that develop high-level problem-solv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cluding New Application-Based Activities.
TABLE OF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and Basic Concepts
2) Energy, Energy Transfer, and General Energy Analysis
3) Properties of Pure Substances
4) Energy Analysis of Closed Systems
5) Mass and Energy Analysis of Control Volumes
6)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7) Entropy
8) Entropy Analysis
9) Exergy
10) Gas Power Cycles
11) Vapor and Combined Power Cycles
12) Refrigeration Cycles
13) Thermodynamic Property Relations
14) Gas Mixtures
15) Gas-Vapor Mixtures and Air-Conditioning
16) Chemical Reactions
17) Chemical and Phase Equilibrium
18) Compressible Flow
原價:
1600
售價:
152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設施規劃 (Facilities Planning 4/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設施規劃 第四版
原文書名:Facilities Planning 4/E
譯者:邵柏林 遊文清 黃浩良
作者 : Tompkins, White, Bozer, Tanchoco
出版社:滄海
書號: IE0222
ISBN:9789572890769
商品簡介
本書將「設施」視為一個動態的個體,也是達成卓越供應鏈多層次網路的關鍵性組件。在供應鏈中所有的設施應具備「彈性」、「模組化」、「升級性」、「適應性」、「選擇操作性」、「環境與能源友善」等特性。設施規劃係建構卓越供應鏈的重要手法之一。在供應鏈中各個體的界線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合併」、「全方位整合」、「可靠度」、「維護」與「持續改善」等要素是成功的設施規劃應具備的條件。本書的編撰兼具巨觀與微觀的觀點、理論與實務並重,同時兼顧定量與定性分析法,根據具有脈絡的章節發展與相關個案呈現出作者具體表達「設施」的特性、「設施規劃」應具備之條件與完整的發展過程。採用本書的教師亦可根據個人的教學大綱對本書的相關章節做編組以發展為個人化的教案。
作者簡介
邵柏林、游文清、黃浩良、林煜超、邱燕松、謝志光 譯
目錄
第1章 導論
第2章 產品、製程與日程設計
第3章 流程系統、作業關聯和空間需求
第4章 人事勞務需求
第5章 物料搬運
第6章 布置規劃模型與設計邏輯運算法則
第7章 倉儲作業
第8章 製造系統
第9章 設施系統
※以下章節,請於本頁的參考網址下載:
第10章 量化設施規劃模型
第11章 設施規劃的評估與選擇
第12章 設施計畫之準備、提呈、執行與維護
立即查看
作業管理(Stevenson/Operations Management 14e) (1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作業管理(Stevenson/Operations Management 14e)
作 / 譯 者 : 何應欽
I S B N - 13 : 9789863414728
I S B N - 10 : 9863414727
類 別: 生產與作業管理
版 次: 14 版
年 份: 2021
規 格: 840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 / McGraw-Hill Education
內容簡介
「生產與作業管理」(或稱「作業管理」)是許多工業工程或工業管理學系所的必修課程,也是其他系所認識生產管理的必選課程之一。生產與作業管理之相關知識及方法的歷史非常悠久,尤其在工業革命後,其發展更是多樣與蓬勃,這些知識與方法也已收錄在許多教科書之中。而由William J. Stevenson教授所著的這本《作業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即是當中經典之作,不僅深受市場肯定,更普獲用書老師與學生的歡迎及喜愛。
除了學理介紹,亦穿插豐富的專欄單元、範例演示以及國內外實際個案。全書主要特色:
一、提供多元範例、情境分析、問題研討以及思考練習。
二、承續前版議題,例如服務、永續性等,增訂最新趨勢及資訊。
三、大幅更新閱讀素材及圖片,裨益讀者觸類旁通,掌握作業管理主旨要義。
四、擴充各章相關主題本土個案,強化理論與實務、在地議題以及時事脈動之緊密結合。
五、加入了區塊鏈技術整合、3D列印創新、無人機應用、自駕車、AI無人商店等主題,章節脈絡更完整,視野領域更前瞻。
目錄
第1章 作業管理導論
第2章 競爭力、策略與生產力
第3章 預測
第4章 產品與服務設計
第5章 產品與服務之策略性產能規劃
第6章 製程選擇與設施佈置
第7章 工作設計與衡量
第8章 地點規劃與分析
第9章 品質管理
第10章 品質管制
第11章 總體規劃與主排程
第12章 存貨管理
第13章 MRP與ERP
第14章 JIT與精實作業
第15章 供應鏈管理
第16章 排程
第17章 專案管理
第18章 等候線管理
立即查看
生產計畫與管理
系列名:生產計劃與管制
ISBN13:9789576098901
出版社:華泰
作者:林則孟
裝訂/頁數:平裝/560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2
出版日:2012/09/07
中國圖書分類:生產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歷經多年教學與研究經驗,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花費近十年之慢工出細活所完成,特別適合作為大專或大學院校高年級的生產管理或生產計畫課程教科書。
二版重新調整章節架構與增修內容為十四章,以更符合實際教學與用書需求,其特色如下:
一、有別於一般作業管理的廣泛介紹,特別深入探討製造業有關生產計畫與管制(PPC)系統所涵蓋的各項子題理論及相關的管理課題。
二、以深入淺出方式介紹生產計畫之預測、存貨、產能等三大議題,以建立生產計畫之理論基礎。
三、詳細說明總體計畫(AP)、主生產排程(MPS)、物料需求計畫(MRP)、製造資源規劃(MRP II)等規劃模組間之串聯關係。
四、介紹限制驅導式排程(DBR)、豐田式生產系統(TPS)與精實(Lean)之基本觀念和應用。
五、每章中均附有詳細的計算範例及案例應用說明。
作者簡介
林則孟
現職: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學歷:美國理海大學工業工程博士
學術經歷: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系主任
中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清華大學科管院EMBA執行長
教育部顧問室顧問
清華大學計算機與通訊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與專長: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企業電子化、製造系統模擬及其應用
目錄
第1章 生產系統與計畫管制
第2章 預測
第3章 存貨
第4章 產能
第5章 總體計畫
第6章 主生產排程
第7章 物料需求計畫
第8章 製造資源規劃
第9章 作業排程
第10章 限制理論
第11章 生產活動管制
第12章 豐田與精實生產系統
第13章 配銷需求計畫
第14章 先進規劃與排程系統
立即查看
圖解品質管理
ISBN13:978626343606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陳耀茂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3/01/01
中文圖書分類:生產管理
內容簡介
競爭變得激烈化的現在,企業組織要生存與繁榮,需要針對顧客所希望的高品質之產品、服務,以低廉的成本迅速地提供。產品、服務若是屬於單純的時代,生產現場或服務的提供現場,只要努力打拚都能設法做到,可是,像目前產品或服務變得複雜化時,不只是特定的部門,所有的部門如不改善各自的過程,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等綜合性的水準,自然是無法提升的。
改善並非口號,要身體力行,而且改善並非毫無章法,本書為了使改善能導向成功,說明有標準式的步驟。只要務實的依循此步驟進行,都能有效果呈現。此外,改善並非土法煉鋼,仍須佐以合適的統計方法,書中也介紹有方法的內容。
本書不僅是為直接參與生產、服務的第一線人員,也是為所有各部門的人員能夠輕鬆閱讀而執筆的。這如先前所說明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的改善,所有部門的參與是不可欠缺的。以品質為核心的改善進行方式,不妨以本書作為導入口,並以相關書籍作為參考,想必可以強化品管的改善知識。
綜觀本書是採圖解式循序漸進的解說,簡明易懂,作者期盼本書能做為讀者學習的敲門磚,再進階參閱其他相關品管書籍,以熟悉品管之運用。
目錄
序言
第1篇 品管理念
第1章 品質的想法
1-1 何謂品質
1-2 品質的定義
1-3 使用的合適性
1-4 誰是顧客
1-5 品質的兩個層面
1-6 品質保證的精神
1-7 從狹義的品質到廣義的品質與社會的品質
1-8 品質與周邊技術的關聯
1-9 品質成本概念(1)
1-10 品質成本概念(2)
第2章 管理的想法
2-1 管理的循環
2-2 標準化是活的
2-3 「異常」的處理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1)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2)
2-5 用於工作上的質
2-6 過程管理
第3章 事實的管理
3-1 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和事實與數據之間的偏差
3-2 統計的發想(1)
3-3 統計的發想(2)
第4章 綜合的想法
4-1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1)
4-2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2)
4-3 部長、課長應有的姿態與由基層做起的TQM
第5章 保證的想法
5-1 後工程是顧客
5-2 特性的使用方法與管理項目
5-3 防止再發與標準化
5-4 TQM與「太忙」的託辭
第6章 過程的管理
6-1 改變工作方式與標準化
6-2 由真實出發(發自內在)
6-3 利用結果來進行管理
6-4 追究原因
6-5 「利益」是一種結果
第7章 統計的想法
7-1 以數據說明事實
7-2 層別與變異
7-3 柏拉圖與重點導向和「管制圖」的精神
7-4 從「圖形」到「管理圖形」
7-5 「異常」的意義
第8章 品管的哲學
8-1 品管定律
8-2 品管疫苗
8-3 14項實施要點
8-4 7項致命惡疾與各種障礙
第2篇 品管手法
第9章 品管七手法
9-1 QC式問題解決步驟
9-2 QC七工具是什麼
9-3 查核表
9-4 圖表
9-5 柏拉圖
9-6 直方圖
9-7 特性要因圖
9-8 散布圖
9-9 管制圖
第10章 新QC七手法
10-1 N7是整理語言資料與解決問題所準備的工具
10-2 N7是利用小組充實計畫的工具
10-3 活用N7的4個著眼點
10-4 親和圖
10-5 關聯圖
10-6 系統圖
10-7 矩陣圖
10-8 PDPC法
10-9 箭線圖
10-10 矩陣資料解析法
第3篇 改善管理
第11章 改善的需要性
11-1 何謂改善(1)
11-2 何謂改善(2)
11-3 有組織地推行改善
11-4 何謂改善的環境與改善提案制度、表揚制度
11-5 支持改善的基本想法
11-6 「以數據說話」是原則
11-7 改善步驟的需要性
11-8 改善的步驟
11-9 有關手法的整體輪廓
第12章 背景整理
12-1 背景整理的目的
12-2 以重點導向來進行─柏拉圖
12-3 整理茫然不明的狀況─親和圖
12-4 定量性地整理─利用平均、標準差來檢討
第13章 現狀分析
13-1 現狀分析的目的
13-2 積極地收集事實
13-3 調查符合規格的能力
13-4 掌握整體的輪廓
13-5 時系列的調查
第14章 要因探索
14-1 要因探索的目的
14-2 定性地表現結果與要因
14-3 列舉要因或系統的創意
14-4 以定量的方式考察要因
14-5 更正確地表現結果與要因的關係
第15章 對策研擬
15-1 對策研擬
15-2 評估系統的方案(1)
15-3 評估系統的方案(2)
15-4 利用實驗來考察 222
15-5 在企劃、設計過程之間搭起橋梁
第16章 效果驗證
16-1 效果驗證的目的
16-2 評價影響度
16-3 以時系列的方式評估故障
第17章 引進與管制
17-1 引進與管制的目的
17-2 將作法標準化
17-3 設定引進對策的方式
17-4 使對策能安全、確實地運作
第4篇 全面品質管理
第18章 TQM的需要性
18-1 TQM的目的(1)
18-2 TQM的目的(2)
18-3 TQM的目的(3)
18-4 TQM中的管理
18-5 「全面性(Total)」活動為何需要與TQM成為生存的必要條件
18-6 TQM的願景
第19章 提升各過程水準的方法
19-1 5S
19-2 標準化
第20章 提升整個組織水準的方法
20-1 綜合推進的要點
20-2 方針管理
20-3 日常管理
20-4 機能別管理
20-5 高階診斷
第21章 各階段TQM的重點
21-1 品質保證體系的配備
21-2 研究開發、企劃階段
21-3 設計階段(1)
21-4 設計階段(2)
21-5 生產準備、採購管理階段
21-6 生產、服務提供階段
21-7 營業階段與庫存、物流階段
第22章 TQM的模型與其效果的活用
22-1 ISO 9000系列規格
22-2 戴明獎(1)
22-3 戴明獎(2)
22-4 六標準差(1)
22-5 六標準差(2)
22-6 TQM的本質與模型的活用
22-7 TQM所指向的文化、風氣
22-8 引進TQM的重點
立即查看
簡介
21世紀為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濟實力或企業競爭力,係取決於無形之智慧財產權或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於無形資產中占有舉足輕重之角色,其中之專利權,係以創作及發明為基礎所形成之心智結晶,在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設計上,專利權之排他與獨占之效力最為強大,誠為智慧財產權之重要一環。
專利法為典型之科技法律,兼具法律與科技之面向,涵蓋範圍跨越各產業,故如何掌握法律規範之重點,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專利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具體事件,誠屬重要。作者從事智慧財產權審判多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本諸國內、外學說、實務見解及審判經驗,將本書內容分為專利之授與、專利實施及專利保護三部分,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專利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本書計有案例92題,先於介紹各章節理論之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專利法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專利制度之起源
第二節 我國專利制度之沿革
第三節 專利制度之本質
第二章 專利之種類
第一節 發明專利
第二節 新型專利
第三節 設計專利
第四節 衍生專利
第三章 專利之標的
第一節 不予專利保護之發明
第二節 不予專利保護之新型
第三節 不予專利保護之設計
第四章 專利之申請
第一節 專利取得主義
第二節 專利申請權人
第三節 專利代理人
第四節 專利申請日
第五節 專利說明書
第五章 專利要件
第一節 充分揭露要件
第二節 產業上利用性
第三節 新穎性
第四節 進步性
第六章 專利審查制度
第一節 我國審查制度
第二節 早期公開制
第三節 新型專利之形式審查
第四節 公眾審查制
第七章 專利權限
第一節 專利權期間
第二節 專利權效力
第三節 專利權之處分
第八章 專利權人之義務
第一節 繳納費用
第二節 強制授權
第三節 標示專利權
第九章 專利侵害之判斷
第一節 界定專利權之範圍
第二節 全要件原則
第三節 均等論原則
第四節 逆均等論原則
第五節 禁反言原則
第六節 先前技術及技藝之阻卻
第七節 設計專利侵害之判斷
第十章 專利侵害之民事保全
第一節 保全執行
第二節 證據保全
第十一章 專利侵害之民事救濟
第一節 管轄法院
第二節 民事集中審理
第三節 專利侵害類型
第四節 民事救濟請求權人
第五節 禁止侵害請求權
第六節 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七節 業務上信譽損害請求權
第八節 回復名譽請求權
第九節 銷燬請求權
第十節 不當得利請求權
第十一節 無因管理請求權
立即查看
品質管理:觀念、理論與方法 (3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品質管理:觀念、理論與方法3/e
作者:傅和彥、黃士滔
出版社:前程
出版日期:2004
條碼:9789570348576
內容簡介
.理論與實務兼備
本書集結兩位作者多年教學研究與顧問輔導經驗而成,內容將理論與實務充份結合,從本書以往的銷售數據足以證明,本書為最佳之品質管理入門教本。
.內容更完整
本版新增「MIL-STD-1916抽樣標準」,以符合業界現況。此外,因應時代趨勢,加入「六標準差管理」、「服務品質」等全新章節,使得本書內容更加完備。
.資料更新穎
本版除將相關資料與數據作更新外,並將「ISO系列品質管理系統」及「各類品質獎」兩章作大幅更新,使讀者能掌握最新的資料,如此一來更能符合時代的潮流,瞭解品管實務上的脈動。
作者簡介
傅和彥
學歷:
台灣大學碩士
經歷:
輔仁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二百餘家企業顧問案輔導
現職:
前程企業管理公司總經理
研究領域:
生產管理、物料管理、品質管理
相關著作:
生產與作業管理、現代物料管理、工廠管理、採購管理及工業工程領域專業譯作十餘本
黃士滔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現職: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副教授
研究領域:
品質管理、品質資訊系統、品質工程
目錄
第一章 品質管理概說
第二章 統計學概論
第三章 機率概論及機率分配
第四章 統計製程管制與管制圖
第五章 計量值管制圖
第六章 計數值管制圖
第七章 製程能力分析
第八章 允收抽樣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計數值抽樣計畫
第十章 計量值抽樣計畫
第十一章 六標準差管理
第十二章 可靠度
第十三章 田口式品質工程
第十四章 品質改善技巧
第十五章 服務品質
第十六章 ISO系列品質管理系統
第十七章 各類品質獎
立即查看
書名:六標準差
作者:蘇朝墩
出版社:前程
出版日期:2009
條碼:9789867239792
內容簡介
六標準差為眾所公認協助企業追求卓越的重要品質方法論。企業若能將其精神導入工作中,定能大量降低不良率,顯著提升流程運作效率與競爭優勢,創造另一番榮景。
本書為「六標準差」提供一完整的思考邏輯,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相關的工具與應用方法;同時對於一般初學者容易感到卻步的統計分析部分,也搭配案例,逐步解說Minitab 軟體操作與分析的概念。
本書在觀念的解說以及應用的方法步驟皆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撰寫完成,除可做為大專院校相關系所之教科書,亦很適合一般產業界人士做為自習或參考之用。
本書附有綠帶與黑帶認證考試之模擬試題,適合做為顧問公司綠帶與黑帶認證課程之教材,亦可提供希望取得證照考試人士參考。
作者簡介
蘇朝墩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國際品質學術院(IAQ)院士
學歷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工業工程博士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經營工學系客座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教授
橡樹遠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工程師
專長
品質工程、品質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技術之應用
榮譽
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個人獎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個人獎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工業工程論文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論文獎
ANQ Congress 最佳論文獎
清華大學工學院傑出教學獎
目錄
第一篇、基本原理篇
.全面品質概論
.六標準差原理
第二篇、常用統計方法篇
.基礎統計
.相關與迴歸分析
.實驗設計
.田口方法
.反應曲面法
第三篇、常用品質工具篇
.常用品質工具
.統計流程管制
.流程能力與績效分析
第四篇、衡量方法篇
.量測系統分析
.六標準差衡量
第五篇、六標準差方法論與應用篇
.六標準差策略
.DMAIC模式
.六標準差案例
.六標準差文化
第六篇、進階篇
.六標準差設計
.精實六標準差
立即查看
品質管理: 永續經營實務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80年代全面品質管理活動展開與90年代六標準差的興起,品質管理的演進越趨成熟。站在學術角度包括從流程管理、統計、分析、改善、矯正,都是經過品質大師引導與時間淬煉才有的專業知識,從工作的應用來看臺灣市場環境為出口導向,加上消費者品質意識抬頭的情況下,對於提供產品品質與服務品質的要求越發提升。
作者以來自職場的實務經驗撰寫,有助於學員增加職場應用品質專業知識的概念。因日後絕大部分的學子要進入職場,是否學習到進入職場應有的基礎技能?是否能夠養成品管人員的特質?是需要考量的要點。再版的過程以能夠於職場上應用的工具書為主軸,重新檢討學習要點、關鍵字、品質面面觀、實務小專欄、品質大視界、課後習題、案例影片內容,改寫與增加最新內容,整理出12個章節內容提供學員閱讀吸收。內容以品質管理實務、品質意識的建立、管理系統的導入、六標準差與精實管理、品保相關法規的掌握、永續經營實務為架構,這些與品質工作相關的內容提供教學使用及實務上的應用參照。期許這樣的品質管理實務經驗分享,能對於未來要進入職場擔任品質工作的學子,提供良好的啟發與協助。
【目錄】
CH1 品質管理實務導論
1-1 品質管理實務
1-2 品質管理手法
1-3 實務品質指標
1-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2 品質觀念建立與工具應用
2-1 建立品質觀念與做法
2-2 品質觀念推動
2-3 品質管理(舊)與(新)七大手法
2-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3 品質管理與改善活動展開
3-1 改善活動發展與演進
3-2 推展品質活動方式
3-3 改善活動推動作法
3-4 流程改善作業
3-5 稽核活動的觸發
3-6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4 管理系統介紹
4-1 系統標準的發展與演進
4-2 整合性系統管理
4-3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5 品質管理功能與品質大數據
5-1 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流程
5-2 品質管理功能單位
5-3 品質大數據
5-4 品管人員資格認證
5-5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6 文件管制作業
6-1 文件的種類
6-2 有效管理步驟
6-3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7 軟體產品品質
7-1 軟體產業的發展
7-2 軟體產品的開發
7-3 軟體產品的品質管理
7-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8 六標準差與精實管理
8-1 六標準差管理方法
8-2 精實管理方法
8-3 精實六標準差
8-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9 綠色有害物質管理
9-1 法規發展的背景與動機
9-2 品牌商的要求
9-3 符合性綠色文件提交
9-4 有害物質管理作法
9-5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10 拆解回收管理
10-1 法規發展的背景與動機
10-2 環境化設計
10-3 WEEE因應作業
10-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11 節能減碳管理
11-1 節能指令要求
11-2 減碳作業
11-3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CH12 企業ESG與永續經營實務
12-1 RBA相關內容
12-2 CSR相關內容
12-3 ESG相關內容
12-4 BCM相關內容
12-4 章節結論
本章習題
A 附錄
A-1 個案影片明細
A-2 英中索引
立即查看
餐旅服務品質管理(第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ISO 9001:2015 品質管理系統 背景、概念、用語、要求事項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由於創新科技智識與雲端資訊交流的突飛猛進,使得按顧客需求 生產之產品,已能迅速經由服務過程傳回顧客手上,並立即產生感受 回應,而其過程時間已縮短到幾乎可用秒速差來計,正如2015年9月 剛公佈的ISO-QMSs,產品/服務幾已為同一詞。因此,透過適切的教 育訓練培植適當可用的人才,建立雄厚紮實的人才庫,勢必成為現今 企業成功經營的關鍵和最富高値的資產。
本會在台灣已經走過52個年頭,我們伴隨著台灣從手工業、輕工 業、重工業到電子資通訊業及其他生技、環工、醫療、服務諸百行千 業,培育了許多品質與管理方面卓越經營的專業人才,更使得台灣製 造、服務業成為享譽國際知名品牌廠商,所倚重和肯定的國際製造分 工合作夥伴及重要推手。
學會在台灣品質技術與管理的奠基工作上無役不與,我們曾設立 「品管團體獎」、「品管個人獎」、「經濟部部長品管獎」與「卓越經營 品質獎」,以激勵產業全面提昇品質促進經濟發展;每年借召開「全國 品質會議」廣邀歐美、亞洲、澳紐,尤其曰、韓及新、港、大陸兩岸 三地品質先進與同好,參與研討並觀摩交流;另出版60餘程品質相關 書籍,推廣「品管圈(Q.C.C.)」、「團結圏」活動,更執行包括「品質 工程師」、「品質技術師」、「可靠度工程師」、「品質管理師」、「服務業 品質專業師」、「輭體品質工程師」、「輭體測試工程師」、「品質顧問師」 等的證照考試和專業訓練課程,同時每月發行品質月刊50餘年從未間 斷,已成為產官學研品質智識交流溝通最可靠信賴的平台,並定期參 與籌辦國家品質獎及國際品質交流會議與國家標準審定等作業,培養無數的優秀品質相關工程師與經營管理人才 且均能在個自工作職位發揮所長,為國家、產業經濟發展發光發熱。
推廣品質智識乃豐學會的重要任務與使命,早期為引進品管新知、傳播品管知識,進而協助產業導入品質專業制度,而廣邀國内品 質先進、學者專家精心著編出版許多品質相關的書籍及教材工具書, 亦先後廣受產官學研各界所採用,現今雖已進入e世代,出版書刊的 技術大為突破,電子書刊廣為網際網路重用流傳,本會為結合國際的 品質發展及國家產業品質政策,除陸續出版更多優質品質書籍外,並為順應時代潮流趨勢積極規劃推行品質晝籍、學報、月刊e化,以裨 益廣大讀者同好所需。因此,本人謹借此新書初版或再版新刷之際, 特別引此一隅贅言寫序,除向著者先進表達誠摯欽佩與感激謝忱外, 更期盼喚起國内外品質先進、有識之士及同道同好,熱烈回應共襄盛 舉,共同為「品質知識。品質經濟」而努力!
中華民國品質學 劉黎宗 謹識
2016年正月
立即查看
長照機構營運與品質管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臺灣的高齡化及長期照顧需求已是目前急需面對的問題,而住宿式長照機構是民眾選擇長期照顧的重要選項之一,長照機構的服務品質更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非常重視的指標,透過各類型的評鑑、督考、訪查,來評核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照顧服務品質,為服務使用者把關。機構的照護品質並非只有在評鑑時呈現優質的照顧成果,更應落實於平日的照顧服務中,因此,如何將優質的照顧服務落實於日常化的管理服務,便是本書編輯的目的。
本書共有六章,第一章長期照顧機構經營管理概論,內容包含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管理者及其專業團隊角色,如何掌握日常化作業的品質管理;第二章營運管理效能,包含機構經營管理效能的指標項目及如何運用於日常化管理;第三章專業照顧品質,包含照顧服務相關作業規範之擬訂、機構防疫機制的建置與感染管制相關作業、個案身體清潔及活動照顧以及跨專業照顧的合作;第四章安全環境設施設備,包含機構防火管理指引、消防安全設備設置與維護及疏散避難動線規劃、緊急災害應變計畫(EOP)及作業程序研擬,以及緊急災害應變作業與演練規劃;第五章個案權益保障,包含個案權益保障指標精神與內涵、如何維護個案隱私的與社會參與權益、個案平時生活安排與生命末期臨終照顧權益維護;第六章營運創新,包含機構營運創新與品質維護、長照機構創新照顧實例介紹,以及智慧科技照顧於長照機構之運用。
本書的編撰期望可協助長期照顧機構實際經營者及從業人員,了解日常化的管理掌握照護品質及對評核指標的內涵及解讀;提供長照領域的學生及有心投入長照產業的朋友,能了解機構照顧品質的精神及日常化品質管理的技巧,一起為長照服務使用者的照顧品質把關。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作者簡介
主編序
第一章 長期照顧機構經營管理概論/梁亞文、李莉
第一節 住宿式長照機構的變與不變
第二節 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管理者們
第三節 住宿式長照機構管理者的角色
第四節 住宿式長照機構品質管理與日常化作業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經營管理效能/梁亞文、陳維萍
第一節 經營管理效能指標
第二節 經營管理效能指標的解讀與日常化管理
第三節 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的日常化管理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專業照顧品質/紀夙芬、陳瑩琪、朱凡欣
第一節 專業照顧品質指標相關作業規範擬訂
第二節 防疫機制建置與感染管制
第三節 身體清潔及活動照顧
第四節 跨專業照顧的準備與執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安全環境設施設備/潘國雄
第一節 防火管理指引
第二節 消防安全設備設置與維護及疏散避難動線規劃
第三節 緊急災害應變計畫(EOP)及作業程序研擬
第四節 緊急災害應變作業與演練規劃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個案權益保障/李梅英、林昱宏、徐國強
第一節 個案權益保障指標精神與內涵
第二節 個案隱私與社會參與權益
第三節 個案平時生活安排與權益保障
第四節 個案生命末期與臨終照顧權益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營運創新/周矢綾
第一節 營運創新與品質維護
第二節 長照機構創新照顧服務介紹
第三節 智慧科技照顧於長照機構之運用
參考文獻
附錄 評鑑標準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