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基準法實務爭點
ISBN13:9789575118174
出版社:元照
作者:臺灣勞動法學會-主編;陳建文;姚妤嬙;邱冠喬;張義德;洪瑩容;邱靖棠;華育成;張詠善;李玉春;林俊宏;張清浩;翁瑋;李佑均;程居威;劉素吟;李有容;張軒豪;蔡菘萍;李瑞敏;李柏毅;葛百鈴;蔡麗-作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勞動基準法在臺灣勞動實務上有著相當廣泛的重要作用,累積有大量實務意見與爭議焦點,有系統的整理這些資訊係研究與運用該法的基礎工作。臺灣勞動法學會特別邀請學會內熟悉勞動法令的學者與律師們組成專業作者群,挑選了內容涵蓋勞動契約、工資工時、工作規則、職業災害、勞動契約終止等21個主題,整理解說實務見解發展及分析爭點,以方便各界進一步研究與運用勞動基準法。
序 言/陳建文
第一章 勞動契約
第1講 勞工之從屬性/陳建文
壹、「勞動從屬性」觀念與勞動法的發展/3
貳、「勞動從屬性」觀念的立法面發展/5
參、難以統一解釋的「勞工之從屬性」見解分歧/7
肆、「勞工之從屬性」在司法面的發展/12
伍、「勞工之從屬性」在勞工行政實務面的發展/20
第2講 定期勞動契約/姚妤嬙
壹、前 言/27
貳、何謂定期勞動契約?何謂不定期勞動契約?/27
參、「繼續性工作」之認定/28
肆、定期勞動契約之種類/30
伍、試用期之約定是否為定期勞動契約?/32
陸、接續簽訂定期勞動契約之適法性?/33
柒、替代性人力與定期契約/34
捌、研究助理、計畫助理與定期勞動契約/35
玖、定期勞動契約之終止/37
拾、結 論/38
第3講 勞動派遣/邱冠喬
壹、前 言/39
貳、勞動派遣的意義與立法歷程/40
參、爭點探討/43
肆、結 論/50
第4講 試用期間/張義德
壹、試用期間之意義/53
貳、爭點1:試用勞動之法律性質為何?/54
參、爭點2:定期勞動契約得否約定試用期間?/56
肆、試用期間中之權利義務關係/56
伍、試用勞工之「解僱」相關爭議/59
陸、代結語──本文見解/64
第5講 最低服務年限/洪瑩容
壹、前 言/67
貳、最低服務年限約款之效力/68
參、附論:違約金條款/79
肆、其他相關問題/82
第6講 離職後競業禁止/邱靖棠、華育成
壹、前 言/85
貳、勞基法增訂前後概覽/85
參、離職後競業禁止約款重要爭點/88
肆、結 論/97
第二章 工資與工時、休假
第7講 工資之認定/張詠善
壹、前 言/101
貳、爭點1:工資之定義/102
參、爭點2:勞務對價性之內容/105
肆、爭點3:經常性之內容/106
伍、爭點4:勞雇有關非工資約定之合法性/107
陸、爭點5:勞動事件法第37條之影響/110
第8講 工資之保護與無薪假/李玉春
壹、基本工資之保障/113
貳、工資給付原則/115
參、工資資訊之提供與保存/119
肆、同工同酬與同值同酬/120
伍、工資債權之保障/120
陸、年度終了之獎金及紅利/122
柒、無薪假/122
第9講 工作時間之認定/林俊宏
壹、前 言/125
貳、工作時間之判斷基準/126
參、法定工時制度:原則規範/132
肆、法定工時制度:例外類型/134
伍、休息與請休假/137
陸、結 語/138
第10講 加班費爭議訴訟:控制標準及統包式報酬制/張清浩
壹、問題說明/141
貳、問題分析/141
參、最高法院對於加班費控制標準見解之演變/143
肆、何謂「兩造已另行議定」工資?/145
伍、行政法院對加班費控制標準的見解/147
陸、學說皆認同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39條為強制規定/147
柒、統包式報酬制合法性判斷及其效果/149
第11講 正常工時除外規定:勞基法第84條之1/翁 瑋
壹、前 言/153
貳、勞基法第84條之1適用要件/154
參、結 論/165
第12講 特別休假/李佑均
壹、前 言/167
貳、勞基法第38條主要爭點/168
參、結 論/178
第三章/工作規則與雇主人事權
第13講 工作規則/程居威、華育成
壹、前 言/183
貳、工作規則重要爭點/185
參、結 論/196
第14講 調職之合法性/劉素吟
壹、概 說/197
貳、調職之定義/198
參、調職之依據/199
肆、調職之原則/202
伍、調職之類型/204
第15講 懲戒與績效考核/李有容
壹、懲 戒/211
貳、績效考核/224
第四章/職業災害
第16講 職業災害之認定/張軒豪
壹、前 言/233
貳、職業災害之定義/234
參、職業災害之認定基準/238
肆、通勤災害是否應視為職業災害?/243
伍、結 論/246
第17講 職業災害補償/蔡菘萍
壹、前 言/249
貳、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性質及有無「與有過失」之適用/249
參、勞動基準法第59條各款之補償責任/250
肆、雇主依勞動基準法可抵充之範圍/253
伍、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60條主張抵充之對象?/256
陸、雇主依勞工保險條例所為給付得抵充勞動基準法之補償責任?/257
柒、事業單位與承攬人間之連帶責任/258
捌、要派單位與派遣單位間之連帶責任/259
玖、結 語/259
第五章/勞動契約之終止
第18講 勞動契約之終止──勞基法第11條/李瑞敏
壹、概 說/263
貳、勞基法第11條各款實務見解/264
參、資遣最後手段性原則之適用──兼論安置義務/271
肆、辦理資遣之相關程序/275
伍、結 語/282
第19講 勞動契約之終止──勞基法第12條/李柏毅
壹、前 言/283
貳、勞基法第12條第1項各款/283
參、勞基法第12條第2項除斥期間/292
肆、結 語/294
第20講 勞雇雙方合意終止勞動契約/葛百鈴
壹、勞動契約消滅之原因/295
貳、合意終止契約類型之爭點/297
參、合意終止契約效力之爭點/304
第21講 退 休/蔡麗秋
壹、前 言/307
貳、退休制度簡介/308
參、重要爭點介紹/309
肆、結 語/319
立即查看
勞資聖經—經典勞動六法(2022年10月版) (1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勞資聖經:經典勞動六法
系列名:臺灣勞動法學會叢書
ISBN13:9789865262716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臺灣勞動法學會
裝訂:平裝
規格:14.5cm*10.5cm*3cm (高/寬/厚)
版次:15
出版日:2022/10/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一、鑑於市面上之一般小六法對於勞動之相關法規常疏於收錄,或僅相當有限之收錄,常有不敷使用之缺憾;而所謂六法全書,雖收錄齊全,卻往往內容龐雜,不僅攜帶時相當笨重,使用上亦不方便,故而有本書之編輯。
二、本書搜集有關勞動關係、勞工保險、勞工安全衛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等現行常用之勞動法規,及雖非專屬之勞動法規卻與勞動領域息息相關之其他重要法規,屬以勞動為主題之勞工分科法典。
三、本書依個別勞動關係、集體勞動關係、勞工保險、勞工安全衛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其他相關法規等項目,編列法規之呈現順序,並針對勞動基準法、憲法、民法及大法官會議解釋擬有「條文要旨」,以利讀者快速檢閱及幫助讀者了解條文之意義。
四、本書採袖珍本印行方式,求其攜帶方便,利於隨時查閱,為一般勞工、處理勞工事務者、修習勞工法律者所隨身必備之工具書。
立即查看
【簡介】
在律師選考的科目中-勞動社會法在實務上是非常實用的科目,不僅能體現法律照顧社會弱勢之目的,在司法上也是數量眾多的訴訟類型,本書挑選研究所試題與近年發生的實務案例改寫為範題,方便考生在研讀法條、學說之餘,能學習如何實際運用法律概念,更希望能便利考生節省備考時間。
一、本書依照考選部規劃的命題大綱,重新安排學習體系,規劃出四個單元,並彙整113~98年間各項國家考試及研究所考試之題目,分成18個學習主題,幫助考生快速掌握各個考點,見樹也見林。
二、為培養答題思維及解題策略能力,每一個題目不單單只是提供建議答案,更從思維、組織到鋪陳,帶領考生練習審題與思考的能力。每個題目都包含下列內容:
1、審題思維:學習如何掌握題目的「關鍵字」,分析命題者的命題意旨。
2、主要爭點:從題意(或案例事實)中,找出爭點,並以爭點開始展開答題架構。
3、考題關鍵字分析:針對實例題型增設此部分,找出考題中重要的關鍵字句,並解說該字句應有的問題意識,輕鬆判斷命題意旨之所在,快速建構答題大綱。
4、三分鐘答題架構:考生在拿到考卷後,應該先將每題花三分鐘寫出答題架構,再依題逐一書寫,目的在方便自己整合答題素材(如條號、字號、關鍵字等),並鋪陳答題素材的先後順序或相互關係。
5、擬答:以答題架構為基礎,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將所知、所學展露出來。
三、作者特於每一主題文末設計了「律師思維」,以長期從事勞資爭議的經驗為基礎,分享律師在接觸案情時,應如何分析、舉證與規劃訴訟策略,以為考生日後執業時之準備參考。
【目錄】
第一單元 勞動契約
主題1-1 勞動關係性質之認定
主題1-2 定期契約與不定期契約
主題1-3 勞動關係之終止概說
主題1-4 雇主片面終止事由
主題1-5 勞工片面終止事由
主題1-6 勞動關係終止保護
主題1-7 勞動契約重要條款
主題1-8 非典型僱傭關係
第二單元 勞動基準與勞動條件
主題2-1 勞動條件一:工資
主題2-2 勞動條件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
主題2-3 工作規則
第三單元 集體勞動關係
主題3-1 勞動基本權
主題3-2 不當勞動行為與救濟
主題3-3 勞資爭議處理
第四單元 社會安全與保障
主題4-1 社會基本權與社會安全、社會保障、社會保險
主題4-2 勞工保險制度
主題4-3 職業安全-以職業災害補償與勞保給付為核心
主題4-4 勞工老年生活保障-以勞工退休制度為核心
立即查看
勞動訴訟與勞動事件法
系列名:指南勞動法
ISBN13:9789575115746
出版社:元照
作者:黃程貫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0/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2020年1月勞動事件法正式施行,在新的制度基礎上,勞動訴訟進入嶄新階段。本書共收錄九篇論文,從勞動訴訟之原有問題與障礙談起,通往改革之路──勞動事件法之制定與立法思考,接著直視該法之個別制度與適用問題,法政策與法釋義學雙重視野,最後兼及德國與日本制度之借鏡與分析,兩個就我國勞動事件法之內容建構,顯然具有相當影響的他山之石。
目錄
主編序
第一章 勞動訴訟改革──勞動事件法之制定/黃程貫、邱羽凡
壹、勞動訴訟改革作為臺灣勞動法變革的一環/1
貳、臺灣勞資爭議處理實況與問題/4
參、勞動訴訟之改革與勞動事件法制定/18
肆、勞動事件法施行現況與未來展望/26
伍、結 語/29
第二章 勞動事件之調解程序/張義德、王藝蓁
壹、前 言/31
貳、勞動調解之適用範圍/34
參、勞動調解之管轄/35
肆、勞動調解程序之主體──勞動調解委員會及勞動調解委員/38
伍、勞動調解程序之開始/43
陸、勞動調解程序之進行/49
柒、勞動調解程序之終結/55
捌、勞動調解程序與訴訟程序之關聯/60
第三章 勞動事件之訴訟程序──以舉證責任為中心/洪瑩容
壹、前 言/63
貳、程序之指揮、程序限制與失權制度/65
參、證據調查與事實認定/71
肆、請求給付補償金制度/103
第四章 加班申請制與勞動事件法第38條之適用/邱羽凡
壹、前 言/111
貳、加班費事件之舉證責任/112
參、加班費事件之舉證責任減輕/129
肆、勞動事件法第38條與加班事實之證明/142
伍、結 論/157
第五章 勞動事件法第39條之轉換補償金請求權──德國法的借鏡/林佳和
壹、勞動事件法特殊設計/159
貳、適用範圍與常見類型/161
參、程序要件:原告聲請/166
肆、定履行期間與補償金/168
伍、強制執行相關之問題/171
陸、結語:可能性與選擇/172
第六章 勞動事件之保全程序/林佳和
壹、憲法有效司法保護要求之勞動事件法保全程序/175
貳、形成權行使之效果與勞動爭訟之特殊保全需求/180
參、繼續僱用請求權:非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實體權/184
肆、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決定作成後之保全程序適用/207
伍、勞工對調動聲請依原條件定繼續僱用狀態處分/216
第七章 德國勞動法院法簡介/黃程貫、林佳和
壹、法律救濟之基礎/227
貳、勞動法院之管轄權(審判權限)/236
參、判決程序/243
肆、裁定程序/250
◎附錄:德國勞動法院制度簡要觀察/254
第八章 勞動專業法庭──德國制度之簡析/林佳和
壹、前言:臺灣的de lege ferenda?/261
貳、德國勞動法院之歷史發展/263
參、德國勞動法院之組織/267
肆、德國勞動法院之審判權/269
伍、德國勞動訴訟程序法原則/275
陸、德國勞動法院的榮譽職法官/279
柒、結 語/282
第九章 從紛爭解決的觀點探討日本勞動審判制度──兼論並比較我國勞動事件法「調解制度」之法政策意義/林良榮
壹、前言:一個法政策視角的制度觀察/283
貳、日本勞動審判法之成立背景、目的論爭與制度特徵/285
參、日本勞動審判制度之主要架構、規範與成效/291
肆、我國勞動事件法之基本架構、特徵與主要規範/303
伍、我國勞動事件法「勞動調解制度」之概要/306
陸、結語:調解制度與ADR政策的策略選擇/311
立即查看
勞動事件法概要:案例式探討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勞動事件法概要:案例式探討
ISBN13:9789575114503
出版社:元照
作者:陳業鑫
裝訂/頁數:平裝/240頁
規格:21cm*15cm*1.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1/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介紹勞動事件法立法結構及條文規範意旨,並以實際案例說明法律規範運用方法。作為勞動事件法入門,讓有心瞭解勞動事件法內容的讀者,無論是法律專業者或非法律科班出身但對本法有興趣者,均能將本書作為教科書及工具書使用,領略勞動事件法之全貌及細節。
目錄
推薦序
自 序
Part 1 概念篇
一、勞動事件法欲解決什麼問題/3
1.1 太遠:管轄法院不利於勞工/3
1.2 太貴:裁判費等訴訟成本對勞工而言太高/3
1.3 太慢:訴訟費時耗力,拖延經年/4
1.4 太難:勞動事件訴訟專業門檻太高/5
1.5 立法目的/5
二、勞動事件法之概覽/7
2.1 總則/7
2.1.1 勞動事件法之定性/7
2.1.2 勞動事件定義/7
2.1.3 程序上勞工及雇主定義/9
2.1.4 專業法庭/10
2.1.5 管轄法院/11
2.1.6 迅速處理原則/13
2.1.7 勞工輔佐人及外籍勞工訴訟代理人/13
2.1.8 訴訟標的價額及裁判、執行費之徵收/15
2.1.9 訴訟救助/15
2.2 勞動調整程序/17
2.2.1 調解前置原則/17
2.2.2 調解管轄、聲請要式及合併調解/19
2.2.3 勞動調解委員會之組成/20
2.2.4 調解聲請不合法之處理/20
2.2.5 法官指揮程序/21
2.2.6 勞動調整之進行程序/21
2.2.7 程序不公開/22
2.2.8 調解成立方式及效力/22
2.2.9 調解不成立之程序銜接/23
2.2.10 調解中陳述、讓步之效力/24
2.2.11 調解不成立之效果/24
2.3 訴訟程序/25
2.3.1 續行訴訟程序應注意事項/25
2.3.2 一次期日辯論終結原則與言詞辯論準備/25
2.3.3 辯論主義之修正/26
2.3.4 證據之特別規定/26
2.3.5 取代雇主行為之補償金制度/31
2.3.6 工會之不作為訴訟/32
2.3.7 共通基礎中間確認之訴/33
2.3.8 職權宣告假執行/33
2.3.9 工會訴訟之特別規定/34
2.4 保全程序/34
2.4.1 裁決之保全/34
2.4.2 給付訴訟之保全/36
2.4.3 法院就生計困難勞工之闡明義務/36
2.4.4 命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之定暫時狀態處分/37
2.4.5 回復原職之定暫時狀態處分/39
2.5 附則/40
2.5.1 施行日期與新舊程序轉換/40
2.5.2 子法/41
Part 2 實務篇
三、勞資雙方就勞動事件法應注意之十大事項/45
3.1 理解勞動事件法性質/45
3.2 程序從新/45
3.3 勞動事件定義擴大/46
3.4 程序上勞工雇主定義擴大/46
3.5 工資推定影響/47
3.6 工時推定影響/48
3.7 解僱程序須嚴守法律規定/48
3.8 調動嚴守「調動五+一原則」/49
3.9 工會法律地位強化/49
3.10 勞資互動模式重開機/50
四、管轄法院之實例/51
五、工資推定之實例/53
六、工時推定之實例/57
七、繼續僱用之定暫時狀態處分實例/61
八、回復原職之定暫時狀態處分實例/65
九、勞動事件法第37條工資推定條款、第38條工時推定條款案例彙整/69
9.1 勞動事件法第37條「工資推定條款」案件勝負統計/70
9.2 勞動事件法第38條「工時推定條款」案例彙整/88
十、勞動事件法第37條工資推定條款、第38條工時推定條款案例彙整/103
10.1 勞動事件法第49條提起確認僱傭之訴聲請 繼續僱用並給付工資定暫時狀態結果統計/105
10.2 勞動事件法第50條關於職務調動違法之事件聲請定暫時狀態結果統計/117
附 錄/121
勞動事件法/121
勞動事件法施行細則/139
勞動事件審理細則/141
地方法院受理勞動事件事務分配辦法/163
地方法院設置勞動調解委員辦法/166
各級法院法官辦理案件年度司法事務分配辦法/174
勞動事件法第四十條第二項委任律師酬金支給標準/185
加強辦理勞動調解事件實施要點/186
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189
法院行專家諮詢要點/207
法院辦理勞資爭議事件應行注意事項/210
立即查看
來勝基本法分科-民法及其相關法規(含勞動社會法) (3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套書係由廣受在校生、國考生之愛用的《學習式六法》所衍生出的《來勝基本法分科》系列,打破以往對法典笨重的既定概念,貼心採以分科學習之使用性與便利性,除了將學習式六法之設計概念運用至其中,提高讀者分科學習之使用性與方便性!
《民法及其相關法規(含勞動社會法)》收錄國家考試重要且常用之相關法規(含勞動社會法),最適合在校生、法研所、國考、實務界等使用,資料完整豐富、輕便易攜帶,為坊間研習民法及勞動社會法時最佳之工具書。編排體例如下:
(一)現行條文:各法規條次後列有條文要旨。
(二)立法沿革:各法規均詳列歷年修正情形。
(三)洞悉立法現況:精選重要法規之最新修正草案及未施行條文、修正前條文、立法理由。
(四)關連性條文索引:以法學概念整合關連性條文。
(五)歷屆試題索引:提示該法條於國考之重要性,如相關司法官、律師等。
(六)法學概念整理:重要法條之下,以通說整理相關法學概念,以利理解相關法律用語。
(七)精選實務見解:為求學習方便,於法條之下收錄重要實務見解。
(八)法規索引表:書末附有法規索引表,將本書收錄之法規依筆畫順序排列,以方便讀者查閱。
書中收錄至114年1月之最新法規,包含:就業服務法、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勞動基準法及其施行細則、土地法、性別平等工作法及其施行細則、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勞工請假規則、工會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民法及其施行法……等。
【目錄】
民法及其相關法規
民 法 第一編 總則(110.01.13)
民法總則施行法(110.01.13)
民 法 第二編 債(110.01.20)
民法債編施行法(110.01.20)
民 法 第三編 物權(101.06.13)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99.02.03)
民 法 第四編 親屬(110.01.20)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110.01.13)
民 法 第五編 繼承(104.01.14)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102.01.30)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112.06.09)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99.05.26)
動產擔保交易法(96.07.11)
動產擔保交易法施行細則(104.12.17)
信託法(98.12.30)
消費者保護法(104.06.17)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104.12.3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05.1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94.11.16)
土地法(113.08.07)
土地法施行法(100.06.15)
土地登記規則(110.07.13)
勞動社會法
勞動基準法(113.07.31)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113.03.27)
勞工請假規則(112.05.01)
勞工退休金條例(108.05.15)
就業服務法(114.01.20)
性別平等工作法(112.08.16)
性別平等工作法施行細則(113.01.17)
工會法(111.11.30)
工會法施行細則(103.10.06)
團體協約法(104.07.01)
勞資爭議處理法(110.04.28)
勞工保險條例(110.04.28)
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114.01.06)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04.30)
全民健康保險法(112.06.28)
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113.12.21)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