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行為分析在融合教室中的運用:提升自閉症光譜障礙學生成效指南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應用行為分析在融合教室中的運用:提升自閉症光譜障礙學生成效指南
作者:Debra Leach(吳佩芳)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06/00
ISBN:9789861918693
內容簡介
應用行為分析(ABA)是一個高度有效能、以嚴謹研究為基礎的自閉症光譜障礙孩童早期介入策略,然而很多老師並沒有受過足夠訓練來將ABA運用在融合教室的情境中。這就是為什麼每位幼兒園到高中的教師需要這一本提供大量應用行為分析教案及教學指導策略的實務操作手冊。
讀者們將從一個系統性的、循序漸進的指南開始,進入完整的應用行為分析教學過程中——從評估和目標設定,到數據蒐集與分析。之後,本書將會提供四十多個以應用行為分析策略為基礎的教案範本,來為本書讀者示範如何使用應用行為分析協助學生發展關鍵的技能,例如:
1. 與同儕一起參與在合作學習的活動中
2. 可以獨立的從不同的活動中進行轉銜
3. 對於同儕的主動邀請有正向回應
4. 使用簡單的句子來表達需求
5. 遊戲時能發展出輪流與等待的能力
6. 使用擴大性溝通系統來表達需求
本書採用具體且明確的範例,書中的教案範本提供教學者有效運用應用行為分析的策略,例如:明示教學、正增強、提示和提示褪除、影片示範教學、同儕互助的介入、社會性故事,以及自我監控的工具等。許多教師非常需要一個快速且不花太多時間的藍圖來協助應用行為分析在實務現場的工作。教師們除了需要找到有研究實證支持且有效的策略以滿足自閉症光譜障礙學生的需求外,更需要確保提供最優質的學習環境給所有的學生,而不論學生是否有特殊需求。
目錄
緒論
1‧自閉症光譜障礙學生在普通班教室的學習情境中
2‧了解 ABA
3‧規劃 ABA 介入之評估
4‧目標設定
5‧發展 ABA 教學程序
6‧數據蒐集與分析
7‧全盤整合
參考文獻
資源
學習指南
附錄
立即查看
應用行為分析在家庭、學校與遊戲中的運用-協助自閉症光譜障礙或其他障礙類別兒童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應用行為分析在家庭、學校與遊戲中的應用:協助自閉症光譜障礙或其他障礙類別的兒童
作者:Leach(吳佩芳)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861918754
內容簡介
應用行為分析(ABA)是針對自閉症光譜障礙以及其他障礙類別兒童的一個有成效的介入策略。本書可協助您將應用行為分析這個有效策略融入到幼兒的自然情境中,引導您在日常作息與活動中,運用應用行為分析的策略支持兒童的學習、活動參與以及發展。
本書適用於學齡前的兒童,這是第一本以實際操作為基礎,同時結合應用行為分析以及自然情境介入(NEI)的書籍——自然情境介入為一廣泛使用且具有研究支持,並能關照身心障礙兒童需求的模式。您將透過書中有研究支持的基礎論點,了解什麼是應用行為分析以及自然情境介入,同時可習得一個清楚的實務操作架構,
包含:
1. 進行一個有效的行為、能力、作息,以及照顧者優先考量的評估。
2. 設定有意義的目標來提升兒童於作息的主動參與度。
3. 為目標選擇應用行為分析的教學程序。
4. 設計有效的介入計畫,同時可以支持兒童跨領域的發展以及日常作息與活動。
5. 選擇合適的數據蒐集方式。
6. 針對目標進行進展監控,必要時進行調整與修正。
7. 確認應用行為分析介入計畫執行的一致性。
8. 運用教練訓練模式來協助其他專業人員以及照顧者使用應用行為分析的策略。
有了這本為多個經過驗證的介入策略所撰寫的綜合指南,您將可以協助自閉症光譜障礙以及其他障礙類別幼兒有持續性的進展,同時協助他們在家庭、學校以及社區的參與。
書末附有各章的讀者指南,能夠協助讀者更加了解章節所強調的重點,並且幫助讀者更快的將每個章節中所強調的重點轉換並融入日常教學運用中。
本書包括25個簡單的教案,可增強兒童的:
1.溝通能力
2.社交互動能力
3.正向行為
4.獨立遊戲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5.認知能力
6.日常作息參與
目錄
1. 自然情境介入概論
2. 認識應用行為分析
3. 自然情境中規劃 ABA 介入之評估
4. 自然情境中設定 ABA 介入之目標
5. 自然情境中發展 ABA 介入之教學程序
6. 數據蒐集與分析
7. 全盤整合
參考文獻
讀者指南
附錄
A 溝通能力教案範本
B 社交互動能力教案範本
C 獨立遊戲和生活自理能力教案範本
D 認知能力教案範本
E 正向行為教案範本
F 目標作息的介入計畫範本
G 作為評估、目標設定和數據彙整用途的空白表格
立即查看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6001437
替代書名:(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Promot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莎莉˙羅傑斯;吉拉汀˙道森
譯者:姜忠信;劉瓊瑛;朱思穎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4/11/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丹佛早療模式是一項對自閉症類幼兒、甚至是自閉症類嬰幼兒階段的綜合式早期療育模式,此模式在促進這些兒童能對他人有自發性的互動(也就是主動性),而能參與到他人之間。目前丹佛早療模式已經累積了不少實徵研究的報告,支持其對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帶來的助益。
在台灣逐漸邁向以證據為導向(evidence-based)的早療方案規劃過程中,對丹佛早療模式的認識與學習,在台灣的醫療及教育領域裡,有其時代的重要意義。
卤卤丹佛早療模式奠基於西方發展心理學及應用行為分析的知識及技術,教學策略重視遊戲為本位、關係為核心的實踐方式。本書提供結構化、且容易上手的工作程序,對兒童在個別及團體情境中,促發下列關鍵能力的發展:模仿、溝通、社交、認知、動作、適應行為以及遊戲能力。對每位兒童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必須經由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評估之後才能擬定。
目錄
第一章 當代對嬰兒學習與自閉症之間的認識
嬰兒是如何學習?
大腦發展如何支持社交溝通技能的習取
患自閉症後怎麼影響了腦的發展及學習
早期兒童發展中大腦的改變及之後
早期療育對形塑自閉症腦部發展及成效的角色
第二章 丹佛早療模式綜論
丹佛早療模式的理論基礎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實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教學程序
療育成效的證據
針對自閉症類幼兒的療育,丹佛早療模式與其他介入模式的異同
結論
第三章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
實施場域
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誰?
由誰提供這項服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執行程序
採用整合模式提供介入
專業療育團隊
與家長成為工作夥伴
丹佛早療模式介入之後的轉銜
結論
第四章 擬定短期學習目標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進行評估
建構學習目標
各領域之間的目標能取得平衡
設定多少目標?
挑選出目標技能的內涵
目標的組成要素
撰寫功能性目標
艾薩克的12週學習目標
結論
第五章 擬定每日的教學目標以及追蹤孩子的進展
為每一個目標規劃周詳的學習步驟
追蹤進展
結論
附錄5. 1 艾薩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步驟
第六章 擬定計畫及教學架構
成為玩伴
相互參與的例行活動:教學架構
處理一些無用的行為
組成及規劃療程
孩子一直沒有進步時:決策樹
結論
第七章 建立模仿與遊戲能力
教導模仿
教導遊戲技能
結論
第八章 建立非口語溝通能力
協調性注意力強調溝通
建立自然姿勢動作的使用及理解能力
教導合乎習俗的姿勢動作
結論
第九章 建立口語溝通能力
促進口語的發展
接受性語言
結論
第十章 丹佛早療模式運用於團體場域
考量自閉症幼兒在教室環境中所呈現的特徵
物理環境的安排
規劃每日的課程表及例行活動
教室經營管理
工作人員的規劃及溝通
小團體和大團體教學
教室行為管理
轉換及個人課程表的規劃方法
同儕關係和自我照顧技能的課程
轉銜到幼稚園
結論
附錄A 丹佛早療模式之課程檢核表以及項目說明
前言
實施方式
計分
將評估項目轉換為教學目標
所需要的材料
自閉症幼童之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內容項目說明
附錄B 丹佛早療模式教學真確度評分系統實施執行及評分計分
對治療真確度的評分程序
丹佛早療模式
丹佛早療模式真確度評分單
中英名詞對照
立即查看
自閉症社交技巧手冊:幫助孩子學習社交技巧與結交朋友的活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自閉症活動手冊 :幫助孩子溝通、交朋友和學習生活技能的活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自閉症活動手冊:幫助孩子溝通、交朋友和學習生活技能的活動
系列名:教子有方
ISBN13:9789864511402
替代書名:The Autism Activities Handbook: Activities to Help Kids Communicate, Make Friends, and Learn Life Skills
出版社:書泉
作者:Catherine Pascuas
譯者:陳美君
裝訂/頁數:平裝/116頁
規格:21cm*14.8cm*0.7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8/09/28
中國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自閉症活動手冊》說明許多的策略和概念,並且透過有意義的活動豐富孩子們的生活。
內含30種以上可幫助自閉症兒童的遊戲和活動:
1.遵守指示、集中注意力、強化動作技能。
2.與同儕互動、發展遊戲約會所需的社交技巧。
3.增加語彙、擴展溝通技巧及回答問題的能力。
Catherine Pascuas身兼自閉症專家、特殊教育教師、作家等多重角色,在全球各地舉辦演講及專題討論會、與病童家屬和專業人員合作,並且主持自閉症論壇推播。她一生大多在加拿大溫哥華度過,除了思考自閉症相關問題之外,也相當熱衷寫作。
目錄
第1章:溝通
歌唱接龍 (模仿和互動)
學習新字詞 (增加詞彙)
吹泡泡遊戲 (使用句子交談)
擠擠我!(使用句子交談)
扮演偶像 (詢問/回答私人問題)
食物怪獸 (詢問/回答以「什麼」為開頭的問題)
卡片對對碰 (進階溝通)
我有什麼感覺?(表達情緒資訊)
劇場表演 (語調)
分享昆蟲照片 (進階溝通)
共享式注意力 (進階溝通)
刻意說話 (進階溝通)
第2章:社交技巧
什麼是社交技巧?
猜猜我在看哪裡?(目光接觸)
照著我的指示這樣做 (遵從指示)
丟石頭跳格子 (輪流玩遊戲)
準備遊戲約會 (與朋友和手足一起玩遊戲)
腹式呼吸 (利用運動展開遊戲約會)
沙包投籃 (具教育意涵的遊戲約會活動)
玩偶掌中戲 (具創意性的遊戲約會活動)
畫臉遊戲 (情緒辨識)
情緒彩色罐 (分享情緒和感受)
拍照遊戲 (顯示對別人感興趣)
捲尺好好玩 (顯示對別人感興趣)
第3章:生活技能
猜對吃一口 (進食)
早餐麥片項鍊 (空閒時咀嚼)
焦慮解除罐 (控制情緒)
跨越障礙訓練 (集中注意力)
緩和焦慮運動(控制焦慮感)
釣魚樂(動作技巧)
食物畫(細動作技巧)
用力擊球(粗動作技巧)
電梯向上電梯向下(雙手輪流的粗動作技巧)
身體協調活動(雙側協調技巧)
螃蟹走路(腹部運動)
立即查看
因為整理,人生變輕鬆了:幫助2000個家庭的整理專家,教你從超量物品中解脫,找回自由的生活!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減量,是一種生活練習! 學會整理後,房子和人生都變清爽了!
不用搬到大房子,也能讓空間放大2倍的整理魔法
★韓國YES24網路書店,好評5顆星推薦★
IG粉絲破 11萬,YouTube的訂閱者超過15萬,累計點擊率1300萬以上!
──當家中塞滿不必要的物品,等同於心底深處堆滿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身為整理專家的作者在走遍2000個家庭後發現,房子其實反映人的內心,生活一團亂的人,家也一定無法整齊。這時透過整理,才能重新檢視生活。
˙【真人實證】原本混亂、痛苦的人生,都因整理而好轉了!
有孩子後,家變得很難維持整齊,重新將孩子的物品歸位,不再囤積於客廳後,環境變得清爽多了。
──李明珠,33歲╱忙於育兒故無法整理家的媽媽
因減肥導致憂鬱症,對家務提不起勁,透過整理,重新檢視家中物品,終於找回面對生活的勇氣。
──李荷娜,35歲╱履次減肥都失敗的單身女性
把收藏品看得比家庭重要,婚姻面臨危機,靜下心整理後,終於體認家人才是一切,不再沉迷。
──李鍾學,41歲╱處於離婚危機中,育有兩子的爸爸
無法面對丈夫離世,使家中毫無生氣,改將遣物放到專屬空間後,終於能認清事實,好好生活。
──金英芯,62歲╱丈夫過世,失去生存意志的妻子
對購物如同上癮,在家中囤積大量物品,學習控制購物欲並認真斷捨離後,家中終於乾淨了。
──李知仁,28歲╱購物成癮,控制不住個人物品量的職場女性
‧無論怎麼整理,家都還是很亂?
其實,整理的重點在於──
.本人對目前生活的空間,想做出怎麼樣的選擇?
.希望一家人在家時,擁有什麼樣的生活面貌?
.想創造什麼樣的「家」?
請記住,整理的核心不在於物品,而是人!
如何把空間改造成適合人生活的地方,才是首要之務。
‧從「分配空間」開始,就已是整理的一環
作者認為,並不是想辦法空出空間,或是將物品改放在看不到的地方就是整理。
真正的整理是從如何分配空間、如何安置家具開始,再來才是考慮家具要放置的位置。
只要遵守這些標準和原則,無論是獨居,或是兩人小家庭,還是有孩子的家庭,都能讓家一直保持乾淨狀態。
‧想打造舒適的家,就從「定義空間用途」開始,請試著這樣思考,讓家住起來更舒服吧!
.家是共同的空間,不是個人的儲藏室。
.練習斷捨離,是整理的第一步。
.購物要精準,別讓超量物品反客為主。
.每位家庭成員,都該有專屬的空間。
.每個物品都該有自己的家和位置。
.家中的每一扇門,都要能完全打開。
‧整理一次,效果維持一輩子!各空間的整理訣竅大公開
〔玄關〕是家的門面,最忌鞋子散落一地。
〔客廳〕是家人的共用空間,不該放太多個人物品。
〔廚房〕流理台愈乾淨,愈好整理。
〔冰箱〕打開後要一目了然,才會順手好用。
〔陽台〕只能放不怕潮濕的物品,而非用來堆雜物。
如果你現在正面臨家庭問題,或是生活不幸福,建議不妨開始整理吧!
好好整理的人,一定也能好好生活!
本書特色
1.重新了解整理的重點是「人」,而非物品。
2.斷捨離、極簡主義者都適用,幫助告別無止盡的囤積生活。
3.教你從「心」開始檢視需求,透過整理改變人生。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Ada│筆記女王
Blair│極簡整理師、茉蕾整理收納工作室負責人
于之琳│專業整理收納師
何安蒔│中華心希望空間整理顧問協會理事長
佩珊│「居家整聊室」高階整聊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廖心筠│收納教主
賴庭荷│衣櫥醫生
蘇菲│舒適生活的收納家
好評推薦
要是你覺得現在的生活有點匆促、壓抑或是力不從心,不如從整理收納這項家事開始,把環境打造成你心中理想的樣子,然後好好感受理想環境為你帶來的好處。相信我,你可以在其中體驗到更輕鬆、更愉快的生活!
──Blair,極簡整理師、茉蕾整理收納工作室負責人
人生,就是不斷地「取」與「捨」的結果,而透過整理,會讓你的思路更清楚、更了解自己的需求,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決策力」的練習。如果你害怕做決定、如果你常常有選擇障礙,不妨就從整理物品開始訓練自己吧!
──佩珊,「居家整聊室」高階整聊師
願意面對分離,所以才更懂得珍惜。但不想承受離別之苦,於是開始了堆積。堆積並不等於擁有,而是換了另一種方式失去。失去空間、失去時間、失去金錢,失去簡單清爽的生活……願我們透過這本書,整理出屬於我們必要的幸福。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曾有人告訴我,如果心情不好,他會去打掃家裡,清理生活中的垃圾,也掃除心理的垃圾。人生一直在追求擁有更多,但年齡漸增後,我體悟到,比起如何擁有更多,如何捨棄的功夫更重要也更艱難。不懂捨棄,就無法把時間與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我常說環境反映心靈,家的樣貌就是你心的樣貌,如果能把有形的物品整理好,自然就能整理好無形的心情。學會整理最神奇之處在於,除了讓空間乾淨清爽,連人生都煥然一新。
──廖心筠,收納教主
整理擁有改變的力量,改變的不只是居家空間,還有我們的心靈。整理也不是一味的丟棄、追求極簡,而是從整理中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事物以及生活方式。而舒適生活就是藉由不斷的調整(整理),調整到最適合當下的樣子。這本書裡很多的觀念蘇菲都非常認同,相信對於整理苦手的朋友,可以帶來很大的幫助。
──蘇菲,舒適生活的收納家
【目錄】
【推薦序】讓一切更輕鬆愉快的家事╱Blair
【推薦序】學會整理,讓你的人生煥然一新╱廖心筠
【作者序】不只整理空間,也整理你的心
Part one 為什麼需要「整理」?
01 讓原本消失的空間,重新活過來
02 整理能帶來「改變」的力量
03 開始整理後,身心都出現了變化
04 讓整理如同換季,自然而然地進行
05 整理讓人活在當下,不再執著於過往
06 懂整理,才有掌控人生的能力
Part two 如何讓家變得好整理?不妨這樣做!
01 當人生出現變化時,就需要整理
02 整理不複雜,三步驟就上手
03 不盲目跟流行,而是打造我家的專屬風格
04 每位家庭成員,都該有專屬的空間
05 每個物品都該有自己的家和位置
06 家是共同的空間,不是個人的儲藏室
07 不必要的物品,使居住空間愈來愈小
08 練習斷捨離,是整理的第一步
09 家中的每一扇門,都要能完全打開
10 購物要精準,別讓超量物品反客為主
Part three 不用換大房子,也能讓家更寬敞!
01 〔主臥室〕要安靜舒適,才能好好休息
02 〔兒童房〕不能只考慮現在,也要想到孩子的未來
03 〔客廳〕是家人的共用空間,不該放太多個人物品
04 〔廚房〕流理台愈乾淨,愈好整理
05 〔冰箱〕打開後要一目了然,才會順手好用
06 〔書房〕按書種分類擺放,並淘汰不看的舊書
07 〔玄關〕是家的門面,最忌鞋子散落一地
08 〔浴室〕活用收納櫃,避免在地板放置物品
09 〔陽台〕只能放不怕潮濕的物品,而非用來堆雜物
Part four 原本痛苦的人生,因整理而好轉了!
01 有孩子後,家變得很難維持整齊
(李明珠,33 歲╱忙於育兒故無法整理家的媽媽)
02 因減肥導致憂鬱症,對家務也提不起勁
(李荷娜,35 歲╱屢次減肥都失敗,而罹患憂鬱症的單身女性)
03 把收藏品看得比家庭重要,婚姻面臨危機
(李鍾學,41 歲╱正處於離婚危機中,育有兩子的爸爸)
04 無法面對至親離世,使家中毫無生氣
(金英芯,62 歲╱丈夫過世,失去生存意志的妻子)
05 對購物如同上癮,在家中囤積大量物品
(李知仁,28 歲╱購物成癮,控制不住個人物品量的職場女性)
【結語】整理,使人變得更幸福!
立即查看
改造焦慮大腦: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附「管理焦慮」表格,幫助你翻轉焦慮】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原來謎團是這樣鍊成的:幫助你解決創作懸疑推理小說的一切難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推理小說家看完想打掉重練的寫作入門書
★破解新人投稿的致命錯誤,速翻開第十三章
★了解創作者的視角,更添閱讀懸疑推理小說的樂趣
【導讀指南】栞|文字工作者
【專業推薦】(按首字筆畫排序)
伍薰|海穹文化創辦人
林斯諺|推理小說家
張麗嫻|獨步文化副總編
路那|推理評論家
寵物先生|推理小說家
給想看、想寫懸疑推理小說的創作入門攻略
作者新井久幸長年擔任懸疑推理文類的新人獎初審、複審的工作,並負責編輯過伊坂幸太郎、道偉秀介、米澤穗信等作家的作品。現在由這樣一名熟知懸疑推理小說創作技巧的總編輯,為大家徹底解說懸疑推理小說的「鐵則」!
懸疑推理小說的「三種神器」是什麼?何謂公平或不公平的寫法?如何埋設理想的伏筆?複雜的故事就適合寫成長篇小說嗎?什麼是「有寫出人味」?為何新人獎的寫作指南不可信?哪些書讀愈多愈能奠定懸疑推理的基礎功力?……作者全都一一娓娓道來。
本書也是為喜愛閱讀懸疑推理小說的讀者而寫。閱讀與書寫其實是一體兩面,如果了解推理小說家特別著重哪些地方、特別在哪裡下工夫,除了可以增添閱讀的樂趣,對於鑑別作品的「解析度」也能大大提升,進而打下創作懸疑推理小說的功力。下一個「暢銷作家」就是你!
☆推理小說家不敢讓讀者看的創作秘技完全大公開
☆只要會寫懸疑推理小說,就能駕馭其他類別的小說
☆鍊成核心指引——
・沒有謎團就沒戲可唱
・密室──王道中的王道
・最好是雙關性的伏筆
・登場人物「活在」那個世界裡
・結尾好,一切都好
・廣泛閱讀,不要挑食
・任何事物都能成為小說構想
【目錄】
導讀/創作沒有標準答案,但有綿延不絕的可能性
前言
第一章 歸根究柢什麼是「懸疑推理小說」?
第二章 沒有謎團就沒戲可唱
第三章 公平與不公平之間
第四章 意外的犯人並不「意外」
第五章 印象模糊的伏筆無法震驚讀者
第六章 名偵探集合所有人說「接下來」
第七章 複雜的故事適合寫成長篇小說嗎?
中場休息 讀書會:連城三紀彥與「逆向的箭頭」
第八章 什麼是「有寫出人味」
第九章 作品的世界是為何而創造?
第十章 小說標題是最重要的文案
第十一章 「純愛手札」會不會做著黑澤明的夢?
第十二章 通往出道之路
第十三章 關於懸疑推理小說新人獎的書寫、投稿與選拔之我見
後記
本書介紹之作品一覽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