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輔導(Constructive Guidance and Discipline: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 6th ed)2/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書名: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附光碟)
作者: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9861918112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於2016年正式通過,特殊教育工作者應運用正向行為支持(PBS)的理念因應特殊教育學生的行為問題,也期待落實2013年《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的新規定。國內坊間相關主題的書籍雖然不少,但本書主要是在說明特殊教育學會所通過的「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三級預防工作流程圖」,並詳述其理論背景和實施方法,其所介紹的執行程序、工作表單和範例都有經過公聽程序和試用過程,應該是國內在正向行為支持(PBS)的書籍中最具本土化與實證性的。
本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理論與技術」以及「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介入處理實例」,特別是在第二篇蒐集了特殊教育學校、國小、國中和高中階段之實施案例,期待由案例敘明工作流程和工具表格資料之使用和詮釋,讓正向行為支持(PBS)的理念更易落實。
目錄
第一篇 理論與技術
第 一 章 緒論:正向行為支持(洪儷瑜)
第 二 章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架構(林迺超、袁銀娟、翁素珍、洪儷瑜)
第 三 章 初級預防(何美慧)
第 四 章 次級預防:行為界定與測量(吳佩芳)
第 五 章 次級預防:功能評量(田凱倩)
第 六 章 次級預防:形成假設與行為功能介入方案(陳佩玉)
第 七 章 次級預防:處理策略(田凱倩)
第 八 章 次級預防:危機處理(吳佩芳)
第 九 章 次級預防:成效評估(陳佩玉)
第 十 章 三級預防(洪儷瑜、曾瑞蓉、謝佳真)
第十一章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專業倫理(鳳華)
第二篇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介入處理實例
第十二章 實例一:臺中特殊教育學校正向行為支持小組十年的發展歷程與成果(王志全、吳雅萍、楊善知、鳳華)
第十三章 實例二:南區三校建構全校性三級預防系統之經驗分享(何美慧、吳佩芳、郭勇佐、黃萃涵、康琮富)
第十四章 實例三:國小資源班ADHD學生「拒絕進教室行為」(廖芳玫、詹千慧)
第十五章 實例四:國小資源班ADHD學生「離座干擾行為」(林慧茵、鳳華)
第十六章 實例五:國中資源班ADHD學生「課堂干擾行為」(廖芳玫、陳婉萍、蘇芷瑩)
第十七章 實例六: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離開教室及校園行為」(王若權、翁素珍、謝秀圓)
第十八章 實例七:高職特教學校自閉症學生「嗅覺刺激行為」(廖莉婷、郭佑慈、鳳華)
第十九章 實例八:高職特教學校智能障礙學生「以行為契約建立自我管理技能」(楊善知、鳳華)
索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光碟目次
架構
01.附件A: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三級預防概念圖
02.附件B: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三級預防工作流程圖
倫理
03.附件C: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倫理守則
工作表單
04.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G通用版)
05.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S1學前版)
06.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S2特殊學校版)
07.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S3出席困難/上學困難版)
08.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G通用版)
09.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S1學前版)
10.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S2特殊學校版)
11.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S3出席困難/上學困難版)
12.附件三-A:有效的功能行為評量:功能評量檢核表(教師及行政人員版)
13.附件三-B:功能行為訪談表(簡版)
14.附件三-C:功能行為訪談表
15.附件四-A:行為動機評量表(Motivation Assessment Scale, MAS)
16.附件四-B:行為動機評量表
17.附件五-A:行為前後事件紀錄表(A版)
18.附件五-B:行為前後事件紀錄表(B版)
19.附件六-A:次級預防介入策略表(空表)
20.附件六-B:次級預防介入策略參考表
21.附件七:危機處理計畫表
立即查看
教育心理學:翻轉教學取向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教育心理學:翻轉教學取向
ISBN13:9789579096775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王秀槐
裝訂/頁數:平裝/376頁
規格:23cm*17cm*1.4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5/01
中國圖書分類:教育心理學;教學;課程
內容簡介
教育心理學為探討人類特有心智活動「學習」的學問。本書針對學習三大議題:學習者發展、學習理論,與學習多樣性,進行有系統的介紹與探討,以提供讀者一把開啟「學習奧秘」的金鑰。
本書最大特色為:採用「翻轉教室」取向,提供優質學習鷹架、多元課堂活動、與討論案例,提供教師教學引導建議,也可供學習者自主閱讀、深化學習。
採取「翻轉教學」取向:與坊間眾多教育心理學書籍相較,此乃本書最大特色,提供優質學習鷹架、多元課堂活動與討論案例,提供教師教學引導建議,也可供學習者自主閱讀、深化學習。
結合理論與實務:本書系統性介紹重要教心理論,同時透過實際案例,將理論要旨應用於實務情境中。
滿足三類學習者需求:本書詳盡介紹重要教心理論 、針對理論提供應用策略,並設計深入反思問題,充分滿足理論學術、教育應用與探索反思三類學習者的需求。
目錄
第0章 導論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學習的金鑰
第二節 本書的內涵與編排
第三節 本書的特色與應用
PART 1 發展理論
第01章 認知發展論
成長故事 小寶的發現與成長
第一節 皮亞傑:認知發展論
從理論看故事/小寶的成長與轉變
第二節 維高斯基:社會文化認知發展論
成長故事 小華的成長
從理論看故事/在互動中成長的小華
第三節 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比較
第02章 心理社會發展論
成長故事 小明的成長挑戰
第一節 基本理論
第二節 心理社會階段發展任務
從理論看故事/小明面對的發展危機
第三節 心理社會發展論的教學啟示
第四節 心理社會發展論的貢獻與限制
第03章 道德發展論
成長故事 美美的轉變
第一節 理論基礎
第二節 柯爾伯格道德發展論
從理論看故事/美美的道德發展歷程
第三節 道德發展論的貢獻與限制
PART 2 學習理論
第04章 行為學習論
成長故事 尋求注意的小傑
第一節 古典制約
從理論看故事/從古典制約看小傑行為的養成
第二節 操作制約
從理論看故事/從操作制約看小傑行為的塑造
第三節 行為學習論的貢獻與限制
第05章 社會學習論
成長故事 察顏觀色的小柔
第一節 基本理論
從理論看故事/小柔的社會學習歷程
第二節 社會學習論的教學應用
第三節 社會學習論的貢獻與限制
第06章 人本學習論
成長故事 王老師的「人本」班級
第一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二節 羅傑斯:學生中心教育
第三節 馬斯洛:需求階層理論
從理論看故事/王老師的人本主義教學路
第四節 人本主義的應用、貢獻與限制
第07章 認知學習論( 一):初級認知歷程
成長故事 學生怎麼都記不住?
第一節 大腦學習機制
第二節 訊息處理論
第三節 訊息提取論
第四節 記憶術與應用
從理論看故事/記憶的法寶
第五節 初級認知歷程理論的貢獻與限制
第08章 認知學習論( 二):高級認知歷程
學習故事 學生怎麼都學不會?
第一節 概念學習
第二節 推理
第三節 問題解決
從理論看故事/舉一反三、解決問題
第四節 高級認知學習理論的貢獻與限制
PART 3 學習多樣性
第09章 學習動機
學習故事 沮喪的明華
第一節 韋納:自我歸因論
從理論看故事/明華的歸因
學習故事 一種學習、三種選擇
第二節 德威克:目標導向論
從理論看故事/一種學習、三種目標
學習故事 看書的理由
第三節 德西和瑞安:內外在動機論
從理論看故事/一樣看書、兩種動機
第10章 智力因素
學習故事 誰是聰明的小孩?
第一節 智力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智力測驗
從理論看故事/大家都是「聰明」的小孩!
第三節 智力理論的貢獻與限制
第11章 非智力因素
成長故事 一樣兄弟、兩樣性情
第一節 心理氣質理論
從理論看故事/一樣兄弟,不同「氣質」
第二節 學習風格理論
學習故事/兩個學生、不同風格
從理論看故事/「研究者」與「行動者」的學習風格
第12章 優勢本位教育
成長故事 「林來瘋」傳奇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
第二節 優勢本位教育
從理論看故事/林書豪的優勢美德
立即查看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程序(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6e)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嬰幼兒課程評量與活動設計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簡介】
透過行為觀察與紀錄以解讀幼兒行為的意義,是幼教老師重要的專業知能,更是需持續努力精進的目標。
理解幼兒的行為蘊義,是家長與幼教老師所共同關注;掌握幼兒行為的意義,不僅有益於辨明幼兒的真實想法與發展狀況,對於進一步決定回應幼兒的行為,前述理解更是重要的判斷基礎。對幼教老師而言,其專業內涵之一,就是擁有了解孩子的方法與策略,進而運用以獲致對幼兒行為與發展狀況的理解。是以,在培育幼教老師的階段,關於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的課程,莫不列為必修課程且占有相當份量的學分數。
本書為幼教、幼保相關科系的入門書,在撰寫內容方面,不僅要求筆調簡要且詳予說明,並在介紹各種觀察與紀錄方法時,均附有詳細實例,旨在能使讀者自行閱讀且便於理解。在章節的安排上面,從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的意義與重要性進行詳介;其次,針對各種觀察與策略方法的理論與實例進行鋪陳;再次,對於進行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的倫理議題加以論述,也隨著教育科技的進步增列影音紀錄法。
內容特別增加「觀察與紀錄應用於幼兒能力評量」專章,討論新課綱的精神與教師如何符應前述精神進行觀察與紀錄,期在完整的架構與論述之餘,提供讀者對本領域有整全的認識。
【目錄】
第一章 從行為理解幼兒(蔡春美)
第二章 觀察與紀錄前的準備(盧以敏)
第三章 觀察與紀錄的方法概述(洪福財)
第四章 時間取樣(邱瓊慧)
第五章 事件取樣(邱瓊慧)
第六章 軼事紀錄(邱瓊慧)
第七章 檢核表(洪福財、盧以敏)
第八章 影音紀錄(張明傑)
第九章 觀察與紀錄應用於幼兒能力評量(吳君黎、蔡春美)
第十章 觀察與紀錄的倫理-幼兒視野的融入(洪福財)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