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彩色圖解骨科徒手治療-學習如何操作及感知動作 (1版)
作者: *黃瀚儀
版次: 1
ISBN: 9789863682172
出版社: 合記
書籍開數、尺寸: 26.7*21.2
重量: 0.95 Kg
頁數: 328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醫學
#臨床醫學
#骨科
#健康科學
定價: 1050
售價: 998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彩色圖解骨科徒手治療-學習如何操作及感知動作 作者:黃瀚儀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172 簡介: 過去五十年來,骨科徒手治療的發展日漸穩定,且已成為一門全球的獨立學科。本書內容分成兩大篇,先簡單介紹徒手治療的理論基礎,包含疼痛生理學、生物力學、神經動力學與疾病的生物心理模式層面,接著以實際演練為主,透過超過500張的全彩圖片說明從腳趾到顳顎關節的系統性檢查與治療步驟。此外,亦提供紀錄用的實作表格範本,使讀者能輕鬆掌握臨床上的操作訣竅。對於想要增進物理/徒手治療技術的學生或治療師來說,本書不僅提供相當實用的資源,也是提升治療操作技巧的重要導引。 序言: 本書為最新的英文版本,依然強調了動作引導與感測,同時也強調記錄的邏輯思考流程,這些均是完善的徒手治療基礎,而特殊技巧則以全彩圖像予以呈現。 本書已經更新了最新的資訊,詳細地說明了臨床決策程序,其涵蓋疼痛生理學、生物力學、神經動力學與疾病的生物社會心理模式層面,綜合起來而形成了徒手治療的基礎。在實際操作的內容中更清晰地描述關鍵問題的使用,以及有關物理治療病人檢查的分類系統、及六種治療類別。豐富的參考書目也能讓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進階探究其背景知識。 我非常榮幸本書的內容在這幾年於教學、繼續教育計劃及病人的治療上都被證實出頗具助益。自從本書的第一版發行後,因我的切身經驗,讓我堅信這一套方法。當老師們與學生們密切合作時,能夠快速達到檢查結果的一致 性,特別是在旋轉動作測試時。由總結(物理治療診斷)得出的手法, 若能使用本書的技巧,且給予患者適當的劑量及分辨適當的適應症,治療結果往往好到令人意外,通常並不需要使用到更複雜的技巧,而更多重要的額外處 置資訊(像是主動動作與自我治療)可由繼續教育計劃裡取得。然而,這些額外資訊有可能超出了本書的範疇。 我希望新版能幫助同仁們向更負責可靠且成功的物理治療實作之路邁進,也歡迎各位讀者給予意見及建設性的批評。 Jochen Schomacher 目錄: 理論 1 骨科徒手治療之歷史與定義 1 1.1 何謂徒手治療? 3 1.2 歷史 3 1.3 徒手物理治療史 4 1.4 世界各地的骨科徒手治療 5 1.5 骨科徒手治療之定義 6 2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下的徒手治療 7 2.1 以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做為OMT 的基礎 7 2.2 生物醫學模式 8 3 徒手治療與關節力學 11 3.1 骨骼運動學 11 3.2 關節運動學 13 3.3 關節解剖學 16 4 徒手治療系統 21 4.1 假設/演繹過程 21 4.2 模式辨別 22 4.3 包含定向問題的系統式檢查結構 22 5 骨科徒手治療之概述 25 5.1 定向檢查 26 5.2 特殊檢查 26 5.3 其他身體檢查 27 5.4 評估總結 27 6 動作測試的各方面 28 6.1 為何使用旋轉與平移動作測試? 28 6.2 動作量 29 6.3 動作品質與終末感覺 30 6.4 症狀 32 7 徒手治療的治療模式 34 7.1 對疼痛症狀的治療 34 7.2 對失能的治療 37 8 徒手治療的效果 38 8.1 對症狀的效果─尤其是疼痛 38 8.2 在力學層面的效果 38 8.3 在神經學層面的效果 39 8.4 在心理社會、文化與經濟層面的效果 40 8.5 治療技術的特異性 40 8.6 總結 41 9 六項治療類別 42 9.1 症狀緩解的處置 42 9.2 增加活動度的處置 43 9.3 保持活動度的處置 45 9.4 減少活動度的處置 45 9.5 物理治療的組織治療 47 9.6 資訊、指引與訓練 47 10 關節治療中的關鍵因素 48 10.1 為何使用平移動作來治療? 48 10.2 關節囊韌帶低活動度之治療 49 10.3 關節囊韌帶引發疼痛之治療 50 10.4 平移動作的用量 50 10.5 三維空間牽引與三維空間滑動 53 11 研究 54 12 運用平移動作治療關節之適應症與禁忌症55 12.1 適應症 55 12.2 禁忌症 55 實作 13 實作部分摘要 61 14 肢體關節 64 14.1 腳趾的趾間關節 64 14.2 足部的蹠趾關節 69 14.3 蹠骨間關節與跗蹠關節 75 14.4 距下關節 83 14.5 踝關節 88 14.6 小腿 95 14.7 膝關節 102 14.8 髖關節 111 14.9 手指的指間關節 119 14.10 掌指關節 124 14.11 第2-5 掌骨關節 130 14.12 大拇指的腕掌關節 136 14.13 腕關節 142 14.14 前臂關節 151 14.15 肘關節 158 14.16 肩膀與肩帶部位 166 14.17 肩帶部位 167 14.18 肩關節 173 14.19 肩帶的關節 182 15 脊椎 194 15.1 介紹 194 15.2 恥骨聯合與薦髂關節 196 15.3 薦尾關節 204 15.4 腰椎 208 15.5 胸椎 224 15.6 肋關節 237 15.7 頸椎 246 15.8 顳顎關節 267 附錄 16 關節總覽表 279 16.1 下肢 279 16.2 上肢 280 16.3 脊柱 282 17 檢查與治療技術總覽 283 17.1 肢體關節 283 17.2 脊柱 285 18 測驗題型 286 19 檢查表格範本 288 19.1 肢體關節的一般表格範本:基本格式 288 19.2 脊椎的一般表格範本:基本格式 290 19.3 完整表格格式(供實作用) 292 19.4 每日用簡表 301 參考文獻306 詞彙表310 索引311

為您推薦

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1版)

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作者:吳威廷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547 簡介: 近年來,對於臨床檢查和徒手治療介入的需求漸增,而就這兩者的發展卻有需倚賴於對人體表面解剖學的深入了解,才能確實掌握治療的觸點,進而達到真正療效。本書收錄超過800張的全彩圖片,除了說明人體的肌肉骨骼構造外,也提供一些簡易的治療方法,並附上明確與步驟化的診療說明。這是一本讓讀者能輕鬆掌握人體結構而,使觸診定位更加精確,進而提升徒手治療之技術,是物理治療相關領域的學生和臨床執業人員非常實用的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章 基本準則/徐幼鈞、吳威廷 譯 3 ■ 為何臨床醫療人員需要表面解剖學? 3 ■ 我們可以從本書學到哪些表面解剖學知識? 3 ■ 表面解剖學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 3 評估關節或脊椎 3 實施特殊評估和介入性治療前的定位 4 局部治療韌帶或關節囊的基礎 4 ■ 臨床上的關聯性 4 ■ 觸診特性 4 ■ 何時應用表面解剖學? 5 ■ 先決條件 5 解剖學/地形構造學的背景 5 精準的觸診流程 5 經驗值 6 ■ 觸診的技巧與阻抗 6 觸診的中心概念 6 觸診時施加壓力 6 觸診技巧 7 觸診骨緣 7 觸診骨突起 8 觸診肌肉 8 觸診肌肉邊緣 9 觸診肌腱 9 觸診韌帶 10 觸診關節囊 11 觸診滑囊 11 觸診周邊神經 12 觸診血管(動脈) 12 ■ 觸診的工具 13 引導的結構 13 連結線 13 辨認觸診結構的配套措施 13 結構標記 14 執行時的標準姿勢 14 ■ 問題討論 15 第二章 肩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19 ■ 肩部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 ■ 一般定向-後方 22 ■ 局部觸診-後側 24 ■ 局部觸診-外側 31 ■ 一般方向-前方 37 ■ 局部觸診-前內側 38 ■ 局部觸診-前外側 40 ■ 問題討論 50 第三章 肘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53 ■ 肘部複合體的意義與功能 5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5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53 ■ 一般定向-前側 57 ■ 局部觸診-前側 57 ■ 局部觸診-內側 61 ■ 局部觸診-外側 67 ■ 一般定向-後側肱骨 74 ■ 問題討論 76 第四章 手部/徐幼鈞、吳威廷 譯 79 ■ 手部的意義與功能 7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80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81 ■ 概論-背側 85 ■ 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89 ■ 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93 ■ 概論-掌側 99 ■ 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100 ■ 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103 ■ 問題討論 110 第五章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113 ■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1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1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13 ■ 局部觸診-外側 118 ■ 局部觸診-背側 120 ■ 局部觸診-前側 122 ■ 問題討論 131 第六章 膝關節/林紘毅 譯 135 ■ 膝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135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36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36 ■ 溫度上升之觸診 140 ■ 水腫之觸診 141 ■ 局部觸診-前側 142 ■ 局部觸診-內側 147 ■ 局部觸診-前內側的軟組織 149 ■ 局部觸診-外側 155 ■ 局部觸診-後側 162 ■ 問題討論 165 第七章 足部/林紘毅、徐幼鈞、吳威廷 譯 169 ■ 足部的意義與功能 16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71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72 ■ 足部內側緣的局部觸診 174 ■ 足部外側緣的局部觸診 183 ■ 足部背側的局部觸診 191 ■ 遠端後側小腿的局部觸診 196 ■ 問題討論 199 第八章 軟組織/林紘毅 譯 203 ■ 軟組織的意義與功能 20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0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3 ■ 觸診過程摘要 204 ■ 起始姿勢 206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06 ■ 觸診技巧 207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11 ■ 治療範例 213 ■ 問題討論 219 第九章 後骨盆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223 ■ 骨盆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22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2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25 ■ 觸診過程摘要 233 ■ 觸診技巧-在骨頭上快速定位 234 ■ 觸診技巧-在肌肉上快速定位 237 ■ 局部觸診技巧 241 ■ 相位與投影 249 ■ 觸診骨盆-大轉子區域 253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57 ■ 問題討論 258 第十章 腰椎/韓亭怡 譯 261 ■ 腰椎的意義與功能 261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62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63 ■ 觸診過程摘要 278 ■ 起始姿勢 278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79 ■ 觸診技巧 279 ■ 評估和治療訣竅 284 ■ 問題討論 289 第十一章 胸椎及胸廓/韓亭怡 譯 293 ■ 胸椎的意義與功能 29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94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95 ■ 觸診過程摘要 304 ■ 起始姿勢 304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04 ■ 後方觸診技巧 304 ■ 前方觸診技巧 322 ■ 問題討論 333 第十二章 頸椎/楊佩瑜 譯 337 ■ 頸椎的意義與功能 337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37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38 ■ 觸診過程摘要 352 ■ 起始姿勢 352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54 ■ 後方觸診技巧 354 ■ 側面觸診技巧 370 ■ 前方觸診技巧 381 ■ 問題討論 386 第十三章 頭和下巴/楊佩瑜 譯 389 ■ 簡介 389 ■ 顳顎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38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8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89 ■ 顱骨的解剖 390 ■ 顱骨的觸診 390 ■ 下巴-顳顎關節 391 ■ 觸診顳顎關節 394 ■ 下巴肌肉的觸診 395 ■ 問題討論 405 參考書目 407 索引 413

原價: 1200 售價: 11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作者:王百川 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9869164207

原價: 1000 售價: 9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顱薦椎治療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1版)

顱薦椎治療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顱薦椎治療 作者:約翰.優普哲 瓊恩.傅瑞德 翻譯: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9868837508

原價: 1000 售價: 9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創傷及骨科學快速學習 (1版)

彩色圖解創傷及骨科學快速學習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彩色圖解創傷及骨科學快速學習 作者:彭佑寧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943 簡介: 這是一本能輕鬆上手且圖片豐富的骨科學入門指引,作者承襲「at a Glance」系列的特色,以一頁圖一頁文的方式呈現,並以簡潔的文字說明搭配圖示,完整地介紹骨骼肌肉系統及最常遇到的骨科疾病。本書內容包含六個部分:基礎科學、成人骨科學、小兒骨科學、創傷、給骨科實習醫師及一些臨床操作技能的準則,廣泛地涵括常見骨科疾病的診斷、檢驗與治療方法。此外,亦收錄關節抽吸、骨折復位及石膏固定等重要技能資訊。本書不僅適合醫學生、實習醫師與PGY醫師,以及見實習醫學生可用來學習骨科關鍵概念,亦可提供物理治療師、護理師及相關從業人員於臨床上操作技巧的提升。 目錄: 序言 vii 譯者序 viii 致謝 ix 如何閱讀本書 x 本書學習輔助網站 xi Part 1 基礎科學(Basic sciences) 1 1 肌肉骨骼組織(Musculoskeletal tissues) 2 2 骨代謝(Bone metabolism) 4 3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6 4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8 5 骨科影像學:X光(Imaging in orthopaedics: X-rays) 10 6 骨科影像學:其他檢查(Imaging in orthopaedics: other modalities) 12 7 感染(Infection) 14 8 上肢臨床解剖學(Clinical anatomy of the upper limb) 16 9 下肢臨床解剖學(Clinical anatomy of the lower limb) 19 10 脊椎臨床解剖學(Clinical anatomy of the spine) 22 11 上肢評估檢查(Examination of the upper limb) 24 12 下肢評估檢查(Examination of the lower limb) 26 13 脊椎評估檢查(Examination of the spine) 28 14 臂神經叢(The brachial plexus) 30 Part 2 成人骨科學(Adult orthopaedics) 33 上肢(Upper limb) 34 15 肩 1 (Shoulder 1) 34 16 肩 2 (Shoulder 2) 36 17 肘(Elbow) 38 18 腕與手 1 (Wrist and hand 1) 40 19 腕與手 2 (Wrist and hand 2) 42 20 腕與手 3 (Wrist and hand 3) 44 下肢(Lower limb) 36 21 髖(Hip) 46 22 髖關節置換(Hip replacement) 48 23 膝 1 (Knee 1) 50 24 膝 2 (Knee 2) 52 25 足與踝(Foot and ankle) 54 26 脊椎(Spine) 56 27 腫瘤(Tumors) 58 28 復健(Rehabilitation) 60 Part 3 小兒骨科學(Paediatric orthopaedics) 63 29 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 DDH) 64 30 其他小兒髖部疾患(Other paediatric hip conditions) 66 31 小兒脊椎疾病(Paediatric spinal disorders) 68 32 小兒足部疾患(Paediatric foot conditions) 70 33 神經肌肉疾患(Neuromuscular conditions) 72 34 下肢骨骼排列(Lower limb alignment) 74 Part 4 創傷(Trauma) 77 35 一般原則 1 (General principles 1) 78 36 一般原則 2 (General principles 2) 80 37 高級外傷救命術(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 82 38 上肢創傷 1 (Upper limb trauma 1) 84 39 上肢創傷 2 (Upper limb trauma 2) 86 40 上肢創傷 3 (Upper limb trauma 3) 88 41 下肢創傷 1 (Lower limb trauma 1) 90 42 下肢創傷 2 (Lower limb trauma 2) 92 43 下肢創傷 3 (Lower limb trauma 3) 94 44 近端股骨骨折 1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1) 96 45 近端股骨骨折 2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2) 98 46 頸椎創傷(Cervical spine trauma) 100 47 胸腰椎創傷(Thoracolumbar spine trauma) 102 48 兒童的創傷 1 (Trauma in children 1) 104 49 兒童的創傷 2 (Trauma in children 2) 106 50 腔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 108 51 不癒合與癒合不良(Non-union and malunion) 110 Part 5 年輕醫師在骨科的臨床工作 113 (Working as a junior doctor in orthopaedics) 52 擔任骨科實習醫師(Being an orthopaedic F2) 114 53 病人評估(Assessment of patients) 116 54 手術室(The operating theatre) 118 Part 6 臨床操作技能(Practical procedures) 121 55 臨床操作技能 1 (Practical procedures 1) 122 56 臨床操作技能 2 (Practical procedures 2) 124 索引(Index) 126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最新彩色圖解生物化學 (8版)

最新彩色圖解生物化學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生物化學是一門研究我們的身體如何利用飲食中的營養物質為我們的細胞製造構建單元、燃料和通訊分子的學科,並且包括我們如何經由體內轉化和排除化學物質的過程。本書對這些複雜的機制提供了簡潔且具體的說明性回顧。為達此目的,故也提供了有用的組織工具範例,即概念圖。以下為概念圖的解釋,一方面可方便各位學習生物化學,更甚者能啟發創建自己的概念圖。 概念圖 學生有時會將生物化學視為需要記憶的一系列事實或方程式,卻常陷於片段的理解,而非整個人的考量下所需理解的整體概念。當作者為了加深理解而添加概念的細節,無意間反而形成干擾。其主因常因缺少一個能夠有助於學生理解各主題如何相互串聯,從而輔助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指南或路線圖。因此本書所創作的一系列生物化學之概念圖,是以圖繪方式說明觀念〔想法 (ideas) ﹞之間的關係以及概念 (concepts) 之間的聯繫,這些圖列在各章之結尾,以展示資訊之分組或組織。由此而知,概念圖是一種將連結之概念視覺化的工具,資料以層級方式呈現,將最具包容性、最通用性的概念置於圖之頂端,而較特定性、較非通用的概念則排列在下方。概念圖的理想功能是作為組織資訊的模板或指南,幫助學生找到最佳方法將新資訊與既有知識相整合。概念圖建構之描述如下。 A: 概念框與連結 教育家將概念 (concepts) 定義為「在事件或物體中感知到的規律性」。在生物化學的圖中,概念 (concepts) 包括抽象概念(例如自由能)、過程(例如氧化磷酸化)和化合物(例如葡萄糖6- 磷酸)。這些廣泛定義的概念依照優先順序排列,核心觀念(想法)位於頁面頂部,隨後從這個核心觀念延伸出的概念則畫在方框中(見圖A 部分)。字體的大小顯示每個觀念(想法)的相對重要性。概念框與框間用線條連結以顯示它們之間的關聯。線條旁的標記定義了兩個概念間的關係,讀者閱讀時自成一有效的陳述(即連結創造意義)。帶箭頭的線條則指示閱讀的連接方向。 B: 連結到圖的其他部分 此與線性流程圖或大綱不同,概念圖亦可包含交叉連結,使讀者能視覺化了解這些想法之間的複雜關係;它們(想法)呈現在圖中不同部分(見圖B 部分),或在本書的不同章節之間的圖(見圖C 部分),或與Lippincott® Illustrated Reviews 系列的其他書籍〔例如,Lippincott®《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llustrated Reviews: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有關聯。這些連結有助於識別某個概念位居生物化學中多個主題之核心地位,並使學生在臨床情境及專業證照考試時更具效率的整合資料。對比於線性文本和概念之交叉參考,帶有連結的概念圖提供了視覺輔助,表現事實之間的非線性關係。第一個完整概念圖的範例可在第1 章結尾找到(圖 1.13)。 本書使用建議 本書特色為生物化學的綜合論述。除概念圖和插圖外,更增列臨床方框,為學生提供生物學或醫學的應用概念。企盼鼓勵學生善加利用每一章結尾的練習題,以加強並挑戰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目錄】 目錄 第一單元: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1 Chapter 1: 胺基酸及pH 的角色 Amino Acids and the Role of pH ............................................................................................................................................ 1 Chapter 2: 蛋白質結構 Protein Structure ......................................................................................................................................................................... 14 Chapter 3: 球蛋白 Globular Proteins ........................................................................................................................................................................ 26 Chapter 4: 纖維蛋白 Fibrous Proteins .......................................................................................................................................................................... 45 Chapter 5: 酶(酵素) Enzymes ........................................................................................................................................................................................ 57 第二單元:生物能量學與醣類代謝 Bioenergetics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77 Chapter 6: 生物能量學與氧化磷酸化 Bioenergetics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 77 Chapter 7: 醣類的介紹 Introduction to Carbohydrates ............................................................................................................................................... 92 Chapter 8: 代謝與糖解作用的介紹 Introduction to Metabolism and Glycolysis ................................................................................................................... 100 Chapter 9: 三羧酸循環與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and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 120 Chapter 10: 糖質新生作用 Gluconeogenesis .................................................................................................................................................................... 128 Chapter 11: 肝醣代謝 Glycogen Metabolism ............................................................................................................................................................ 137 Chapter 12: 單醣與雙醣的代謝 Monosaccharide and Disaccharides Metabolism ..................................................................................................... 151 Chapter 13: 五碳糖磷酸路徑與NADPH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an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 160 Chapter 14: 醣胺聚醣、蛋白多醣與醣蛋白 Glycosaminoglycans, Proteoglycans, and Glycoproteins ....................................................................................... 173 第三單元:脂質代謝 Lipid Metabolism 191 Chapter 15: 飲食脂質的代謝 Dietary Lipid Metabolism ..................................................................................................................................................... 191 Chapter 16: 脂肪酸、酮體及三酸甘油酯的代謝 Fatty Acid, Ketone Body, and Triacylglycerol Metabolism ....................................................................................... 201 Chapter 17: 磷脂質、醣鞘脂質與類花生酸代謝 Phospholipid, Glycosphingolipid, and Eicosanoid Metabolism ........................................................................... 223 Chapter 18: 膽固醇、脂蛋白與類固醇代謝 Cholesterol, Lipoprotein, and Steroid Metabolism .................................................................................................... 243 第四單元:氮的代謝(Nitrogen Metabolism) Chapter 19: 胺基酸:氮的清除 Amino Acids: Nitrogen Disposal ............................................................................................................................................. 271 Chapter 20: 胺基酸降解與合成 Amino Acid Degradation and Synthesis ............................................................................................................................. 290 Chapter 21: 胺基酸:轉化特殊產物 Amino Acids: Conversion to Specialized Products ......................................................................................................... 308 Chapter 22: 核苷酸的代謝 Nucleotide Metabolism .............................................................................................................................................................. 324 第五單元:新陳代謝的整合(Integration of Metabolism) Chapter 23: 胰島素和升糖素的代謝效應 Metabolic Effects of Insulin and Glucagon ........................................................................................................................ 341 Chapter 24: 進食- 空腹循環 The Fee-Fast Cycle ..................................................................................................................................................................... 357 Chapter 25: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 375 Chapter 26: 肥胖 Obesity .............................................................................................................................................................................................. 390 第六單元:醫療營養(Medical Nutrition) Chapter 27: 營養:概述和巨量營養素 Nutrition: Overview and Macronutrients .............................................................................................................................. 401 Chapter 28: 微量營養素:維生素 Micronutrients: Vitamins ............................................................................................................................................................ 423 Chapter 29: 微量營養素:礦物質 Micronutrients: Minerals ............................................................................................................................................................ 446 第七單元:遺傳訊息的儲存與表現(Storage and Express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Chapter 30: DNA 結構、複製與修補 DNA Structure, Replication, and Repair ............................................................................................................................. 459 Chapter 31: RNA 結構、合成及處理 RNA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 482 Chapter 32: 蛋白質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 496 Chapter 33: 基因表現的調節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 515 Chapter 34: 生物技術與人類疾病 Biotechnology and Human Disease ..................................................................................................................................... 532 Chapter 35: 血液凝集 Blood Clotting ................................................................................................................................................................................. 558 附錄 Appendix 575 索引 Index 607 圖片來源 Figure Sources 625

原價: 1250 售價: 1375 現省: -125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AI: 從計算機的誕生到超越人類智能的AI

彩色圖解AI: 從計算機的誕生到超越人類智能的AI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AI,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未來? 而人類,能夠控制AI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嗎? 人類,究竟需不需要恐懼AI? AI是敵,還是友?是能一起共存,還是必須互相消滅? 本書從AI的誕生以及到未來的視角,在機器人、思想、技術以及人類社會等之間的關聯,做了全面性的解說。 AI是如何誕生於這個世界上? 在AI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危機與阻礙? AI如何變成實體的機器人,甚至可以取代人類的工作? 如何才能不被AI淘汰,保有人類的競爭力? AI考慮的事情是「所謂的人類是什麼」?然後才去考慮「自身究竟是什麼」! 【目錄】 序言 大圖解知道AI的所在地:經過五個時代的試驗錯誤後,人工智慧展現的明天 第1部 AI與機器人的歷史 1 夢想實現人工智慧的四位科學家的樂觀論及其挫折 2 冷靜下來的科學家們試圖藉由專家系統東山再起 3 在AI嚴冬時代默默進化的機器學習開始在商業的實用化 4 深度學習的出現將AI再次帶上舞台 5 將人類的大腦電腦模型化,前方等著的是「強AI」 6 不斷進化的AI將會對我們的明天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2部 AI的基礎知識 1 機器學習:將大量數據進行分類與整理,是AI「機器學習」的開始 2 深度學習:模仿人類大腦機制的「深度學習」時代 3 言語的認知:電腦理解人類的語言「語音/語言辨識」正是AI研究的基礎 4 大數據:AI的實力,是透過超級電腦和「大數據」的結合來發揮 5 車的自動駕駛:車輛透過擁有AI的「眼睛」,開始邁向「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 6 車的AI化的未來畫面:汽車的AI完全自動化將與電動汽車化共同到來 7 超級電腦:大數據分析不可或缺的「超級電腦」宇宙規模程度的進化 8 超級感測器:擁有了高精度「3D感測器」的AI突然開始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9 機器人:日本和歐美的「機器人」開發起源於不同的思想 10 類人型:日本的類人類機器人象徵ASIMO的進化及其極限 11 戰爭機器人與和平機器人:當機器人擁有了AI的大腦時,日本和美國是否會再次走上不同的道路 第3部 因為AI而改變的工作 1 公司的改變:透過導入AI和機器人,糖果公司會如何改變? 2 AI得意的工作:AI是否威脅到人類的工作領域?會消失的職業與不會消失的職業 3 醫療:醫院將會這樣改變醫療大數據與服務業的融合 4 醫療:AI將全面整合個人與地區醫療,提供先進的醫療服務 5 自治體:微型國家的官方機構到地區服務單位地方自治體也終於開始關注AI 6 農業:由於AI的導入產生最大改變的竟是農村?加速發展的智慧農業 7 土木/建築:在土木/建築的現場,借助AI實現智慧建設 8 土木/建築:土木現場的人手不足和技術傳承可以透過AI的自動化和機器人化來解決 9 工廠:從工業機器人導入到AI無人工廠的趨勢正在加速 10 服務業:飲食/零售等接待服務行業透過AI化解決人手不足和排隊問題 11 金融:AI在1秒內執行的小額貸款結算系統的未來 12 金融:金融業最容易被AI取代的原因 13 物流:物流行業的AI化將帶來超越解決3K的結構變化 14 照護:高齡照護現場迫切需要的是AI排泄輔助機器人 15 安全:AI安全社會與監控社會的界限在哪裡? 第4部 AI與人類的未來 1 奇點的到來將使人類與AI融為一體? 2 AI會導致人類滅絕?奇點的危險性 3 描繪AI未來的小說從古代的人造人到工作機器人 4 描繪AI未來的小說人類與AI從對立到共存,最後融合 5 電影中描繪的機器人和AI一直領先於現實科技 6 對於AI進化的警鐘是為了什麼而鳴響的 7 AI自主武器和網路攻擊將改變戰爭的方式 8 詹姆斯.P.霍根的《昨日的航行》解讀:地球權力思想與AI自由人「凱隆」的相遇 結語 索引 參考文獻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生理學原理

彩色圖解生理學原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800 售價: 17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小動物外科手術:錯誤與併發症案例處置指引 (1版)

彩色圖解小動物外科手術:錯誤與併發症案例處置指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350 售價: 12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