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國考Winner:眼科學(收錄2009~2020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1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少量特別書籍 若無貨可能須等候5-7以上,日 因”客制特別調書不收退貨” 可接受在下單】
醫師國考Winner:眼科學(收錄2009~2020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020-5-003C/9789863684190
ISBN
9789863684190
作者/出版社
林辰祐/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重量:0.45kg 頁數:224 裝訂:平裝 開數:23x17 cm 印刷:單色
編著:林辰祐 李昆翰 羅子珍
簡介:
眼科學國考包含的科目繁瑣眾多,面對緊迫的時間,往往被龐雜的資訊量壓得氣脫委頓,如何有效率地準備,並且將眼科知識內化為自身能力,成為撰寫本書的綱領。全書內文大致依照解剖構造將各主題分門別類,做重點整理,並收錄2009-2020年曆屆試題詳解加強考點上的記憶。讀者可透過空間感的建立,想像光線如何聚焦成像、眼球構造如何精密調控,在面對考題時能較有條理,增加答題的踏實感與正確率。對忙於準備「臨床科目」之考生而言,是考前重點複習與整理之參考,而針對次接段專科醫師之訓練,亦是提供預習的首選教材。
序言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是上天賜予我們探尋世界的一道大門。透過視覺的饗宴,我們能夠徜徉在繽紛之中,為生命、生活乃至文明開啟豐富萬千的扉頁。
眼科學的學習,能幫助我們理解眼前各種色彩與影像的箇中原理,更明白該如何保護眼睛的健康。然而眼科學的知識較為獨立,有些人對此較為陌生,加上國考包含的科目繁瑣眾多,面對緊迫的時間,往往被龐雜的資訊量壓得氣脫委頓,如何有效率地準備,並且將眼科知識內化為自身能力,成為撰寫本書的綱領。
筆者希望藉由此書,達到快速準備國考以及了解眼科學知識的平衡點。內文大致依照解剖構造將各主題分門別類,介紹章節重要知識,並輔以歷屆試題詳解加強考點上的記憶。讀者可以透過空間感的建立,想像光線如何聚焦成像、眼球構造如何精密調控,在面對考題時能較有條理,增加答題的踏實感與正確率。
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各位讀者有效率地完備眼科學的國考知識,並加深大家對眼科學的熱情與臨床能力。預祝各位學弟妹的習醫之路一切順利,穩健前行、功不唐捐。
林辰祐
2021年7月
目錄
序言 iii
第 1 章 解剖概論 1
第 2 章 眼眶 5
第 3 章 眼外肌、斜視、弱視 15
第 4 章 物理光學 39
第 5 章 眼瞼 53
第 6 章 淚液 63
第 7 章 結膜 75
第 8 章 角膜 91
第 9 章 鞏膜 107
第10章 葡萄膜 115
第11章 視網膜 123
第12章 水晶體 153
第13章 玻璃體 161
第14章 青光眼 165
第15章 神經眼科 189
第16章 系統性問題與外傷急症 203
參考文獻 217
立即查看
醫師國考Winner:皮膚科學(收錄2018~2023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序言
還記得在大四的時候,初次接觸了皮膚科學。在那短短一週的課程中,講師的投影片上總是充滿著許多病灶的照片,看起來都很相似,卻又有著截然不同的名稱和診斷。上課的老師曾說,皮膚科就是個『一眼定江山』的科別。當時在台下的我,對這句話也是一知半解,直到我開始接受皮膚科住院醫師訓練後,才比較了解這句話的意義。簡單來說,在面對任何一個皮膚病灶時,我們可以從病灶的形狀、顏色、大小、分布、排列等進行分析,進而做出合理的鑑別診斷,再安排相關檢查,並給予合適的治療。
皮膚科的考題不算多,每年大約落在十題上下。題目則主要聚焦在幾個重要的疾病上,包括濕疹、白斑、乾癬、感染、水泡病(常搭配螢光),以及皮膚腫瘤(常搭配圖片)等。近幾年則能注意到自體免疫疾病的考題數量增加,可以搭配風濕免疫科的內容一起準備。在本書中,除了介紹各疾病的重點外,有特別規劃一個『皮膚病灶辨識技巧』的章節,整理過去幾年曾出現過的圖片考題,逐一做分析,希望大家能夠更了解各種皮膚病灶的典型樣貌。
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的邀約,讓我能夠持續為學弟妹們做些什麼。感謝臺北榮總皮膚部的師長們,讓我能夠有足夠專業知識來撰寫這本書。也要感謝一路上陪伴的家人和朋友,因為你們的支持,我才有辦法心無旁鶩地完成著作。最後更要感謝使用此書的學弟妹,希望這本書能夠讓各位更了解皮膚科學,在準備國家考試時能夠更為從容,順利獲得高分!
如果,您發現書中有任何謬誤,或是對內容有任何疑問,非常歡迎各位上TINY Notes粉絲專頁或網站(www.thetinynotes.com)討論,我都會盡快回應各位的問題。
祝福各位順利通過國考!
馬聖翔
2023年6月10日
【目錄】
第 1 章 皮膚科概論 1
1-1 皮膚的組織學 ...........................................................................1
1-2 皮膚病灶的描述 .....................................................................3
第 2 章 濕疹 5
2-1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5
2-2 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7
2-3 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 .............................................8
2-4 其他類型的濕疹 ........................................................................9
第 3 章 乾癬與丘疹鱗屑病 21
3-1 丘疹鱗屑病(Papulosquamous disease) ........................................21
3-2 乾癬(Psoriasis) ..............................................................................21
3-3 扁平苔蘚 .....................................................................................23
3-4 玫瑰糠疹 .....................................................................................24
第 4 章 水疱病 31
4-1 水疱病概論 ..................................................................................31
4-2 天疱瘡(Pemphigus) .......................................................................33
4-3 類天疱瘡(Bullous pemphigoid, BP) .............................................35
4-4 其他水疱病(補充) ................................................................36
第 5 章 皮膚色素性疾患 41
5-1 簡介 ...............................................................................................41
5-2 白斑(Vitiligo) .................................................................................41
5-3 白色糠疹(Pityriasis alba) ..............................................................42
5-4 全身性的色素沉著 ......................................................................43
5-5 局部色素沉著病灶:Dermal melanocytosis ...............................43
5-6 局部色素沉著病灶:其他 .........................................................44
5-7 伍氏燈 ...........................................................................................45
第 6 章 皮膚的感染症 53
6-1 細菌性感染 ...................................................................................53
6-2 病毒性感染 ...................................................................................55
6-3 真菌性感染 ..................................................................................58
6-4 疥瘡 ...............................................................................................59
6-5 性傳染病 .......................................................................................60
6-6 新興傳染病的皮膚表現(補充) .............................................61
第 7 章 皮膚腫瘤 73
7-1 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與增生 ......................................................73
7-2 血管的良性腫瘤與畸形 ..............................................................74
7-3 鱗狀細胞癌與癌前病灶 ..............................................................75
7-4 基底細胞癌 ...................................................................................77
7-5 黑色素癌 .......................................................................................77
7-6 其他皮膚惡性腫瘤 ......................................................................78
第 8 章 免疫反應與藥物疹 93
8-1 多型性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 EM) .......................................93
8-2 脂膜炎(Panniculitis) .......................................................................94
8-4 蕁麻疹與血管水腫 ......................................................................95
8-5 皮膚狼瘡(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95
8-6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96
8-7 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97
8-8 紫斑與血管炎 .............................................................................98
8-9 藥物不良反應 .............................................................................99
8-10 紅皮症/落屑性皮膚炎(Erythroderma / Exofoliative dermatitis) .......100
第 9 章 遺傳性皮膚疾患 111
9-1 神經纖維瘤症(Neuro.bromatosis, NF).......................................111
9-2 結節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112
9-3 魚鱗癬(Ichthyosis) ......................................................................112
9-4 合併皮膚表現和多發性腫瘤的疾病 ......................................113
9-5 Darier disease .................................................................................114
9-6 色素失調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補充) .........................115
第10章 其他皮膚疾患 121
10-1 痤瘡(Acne vulgaris)......................................................................121
10-2 酒糟(Rosacea) ..............................................................................122
10-3 口周皮膚炎(Perioral dermatitis) ................................................122
10-4 化膿性汗腺炎 ............................................................................122
10-5 落髮 .............................................................................................123
10-6 營養相關疾患 ............................................................................124
10-7 類澱粉沉積症 ............................................................................125
第11章 皮膚病灶辨識訣竅 131
臨床照片考題練習 ..............................................................................131
臨床照片考題解析 ..............................................................................134
顯微鏡與病理照片考題練習 ..............................................................136
顯微鏡與病理照片考題解析 ..............................................................137
參考文獻 ................................................................................................139
附錄:彩色題圖 ...................................................................................141
立即查看
醫師國考Winner:免疫學(收錄2014年~2021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醫師國考Winner:生物統計與公共衛生學(收錄2011~2021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第二版
010-5-009C/9789863684657
ISBN
9789863684657
作者/出版社
林庭均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2
醫師國考Winner:生物化學(收錄2012~2021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第二版
010-5-008C/9789863684503
ISBN
9789863684503
作者/出版社
馬聖翔/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2
醫師國考Winner:免疫學(收錄2014年~2021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010-5-007C/9789863684473
ISBN
9789863684473
作者/出版社
陳碩甫/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1
醫師國考Winner:微生物學(收錄2014年~2021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010-5-006C/9789863684367
ISBN
9789863684367
作者/出版社
王存孝/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1
醫師國考Winner:生理學(收錄2014~2020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
010-5-005C/9789863684206
ISBN
9789863684206
作者/出版社
戴偉哲/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醫師國考Winner:藥理學(收錄2014~2020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010-5-004C/9789863684220
ISBN
9789863684220
作者/出版社
吳柏毅/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醫師國考Winner:眼科學(收錄2009~2020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020-5-003C/9789863684190
ISBN
9789863684190
作者/出版社
林辰祐/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醫師國考Winner:骨科學(收錄2014~2019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
020-5-002C/9789863683643
ISBN
9789863683643
作者/出版社
黃尚豪/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0/1
醫師國考Winner:寄生蟲學(收錄2001~2018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
010-5-003C/9789863683193
ISBN
9789863683193
作者/出版社
林庭均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9/1
醫師國考Winner:醫學倫理(收錄2011~2017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
020-5-001C/9789863682394
ISBN
9789863682394
作者/出版社
陳佑詳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8/1
立即查看
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作者:楊榮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274
簡介:
診治骨科之疾病,病史和身體檢查是最基本的資訊,而X光檢查則是評估骨骼疾病的重要利器,倘若未能適時診查及正確判讀,即可能造成患者更大的傷害。有鑑於此,台大醫院骨科部醫師共同執筆編寫本書,書中選錄近百例臨床上常被疏忽而延遲診斷之骨科病例的X光片,內容包括脊椎、上肢、骨盆與下肢等各部位,以及小兒骨科、腫瘤、骨折等。案例的呈現是以來診時的X光片,提供讀者自行判讀,接著是由作者說明判讀之重點及陷阱,以及最後檢查結果圖例佐證,供讀者參考。對於想多瞭解骨科X光「黑與白」之間奧秘的急診科與骨科醫師來說,這實為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引。
序言
正確的診斷,是臨床診療的最重要步驟,唯有正確的診斷,才能進行適當的治療,骨科臨床實務亦然。診治骨科疾病時,病史和身體檢查是最基本的檢查,此外,X光檢查更是評估骨骼疾病的利器,是骨科臨床檢查的重要工具。雖然隨著醫學進步,許多新式檢查儀器陸續推出,但針對急診和門診中常見的骨骼疾病而言,尤其是骨折病患,拍攝骨骼X光是日常的處置,針對明顯的骨骼疾病或骨折而言,X光片可以明確顯示疾病的變化,不但醫護人員可明確檢視,即使病患本身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在骨科臨床實務中,由於便利且快速、實用性高,加上最近發展出數位X光檢查技術,在判讀時可供調整X光片的各項條件,更便利臨床醫師的判讀,且傳輸和儲存都很便利,因而更拓廣X光檢查的臨床用途,使其地位永固。
因此判讀X光的知識與經驗,遂成為骨科臨床的重要必修課程,以免誤判而延誤病情。骨骼X光片的判讀範圍很廣,舉凡骨科相關疾病,都有相關的X光檢查時的變化,從細微到明顯,從骨骼形狀、構造、排列、比例等等,學海浩瀚,讀者可從骨科X光教科書充實知識,受於篇幅限制,這些並不列為本書的範疇。
雖然X光檢查有其限制,例如有些韌帶或肌腱發炎疾病並非可用X光檢查來檢測,且若為細微骨折或初期骨骼病變,或是有些受限於檢查姿位的部位,如足部、胸骨或骨盆等,也經常會引起判讀上的誤差。唯骨科臨床實務工作,無論如何謹慎判讀,仍難免會發生一些判讀上的疏忽,例如有些病患發生未移位的骨折者,定義上只要骨骼連續性斷裂即為骨折,但若只是細微的骨小樑斷折,而骨皮質未明顯出現移位時,即所謂的顯微骨折,此時骨折病患仍會覺得疼痛,但有些仍可步行或活動,若未適時診查並告誡限制活動,可能會使骨折部位出現更大的移位,甚至需要施行手術;有些骨折部位可能會與其他影像重疊,而使骨骼的病灶隱蔽不明,也可能造成延遲診斷。因此在臨床上需學習X光的判讀技巧,以減少失誤。
本書撰寫的目的,在於收錄一些臨床上的骨科病例,這些都是可能常常被疏忽而延遲診斷的病例,本書選輯近百例病患的X光片來撰寫,內容包括脊椎、上肢、骨盆、下肢等各部位、小兒骨科、腫瘤、骨折等,這些病例可能在診或門診求診時的X光檢查,若醫師未深入分析判讀,很可能即未能正確診斷出來。因此本書的撰寫方式,首先會呈現來診時的X光片,讓讀者先自行判讀,然後由作者說明判讀重點和後來的檢查結果供讀者參考,配合這些注意事項的學習,可望有效減少失誤的機會,造福病患,也減少醫療糾紛,也是我們撰寫本書的另一動機。
本書以容易疏忽判讀的X光片為範圍,內容並未包括所有骨科領域疾病或其各種程度的X光片,這些病例都是臨床上的實例,但其個人資料都已經過保護,以尊重個資安全。
共同作者包括王廷明醫師、陳沛裕醫師、洪立維醫師、胡名孝醫師、張允亮醫師和筆者等,我們希望能夠針對這些臨床上可能會發生X光判讀失誤的病患,提供相關的經驗與資料給讀者們參考,以共同增進對治之道。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應感謝其他共同作者的幫忙,更謝謝合記圖書出版社對文稿及圖片編輯的盡力協助和支持付梓,一併致謝。本書雖經多次校讀,疏漏之處必多,且臨床領域浩瀚若海,臨床知識進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作者雖努力以赴,但自忖錯誤必在所難免,更期望各方賢達先進,不吝指教是盼!
楊榮森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骨科教授/主任
台大醫院 骨科部主任
西元2016年2月21日
目錄
chapter 1 臨床骨科病例X光片判讀要點 1
chapter 2 上肢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5
chapter 3 下肢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93
chapter 4 脊椎與骨盆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173
chapter 5 小兒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231
chapter 6 總結 271
立即查看
骨科口袋書-臨床檢查隨身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骨科口袋書-臨床檢查隨身手冊
作者:楊榮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844
簡介:
骨科檢查包括四肢和軀幹,唯有整合基本的診斷與治療知識,作適合的檢查,才能獲得正確的判別與治療。本書彙整數十年來骨科前輩的寶貴經驗和檢查的重要資訊,再透過精美的示範圖片,讓讀者能在最短時間內上手基本檢查技術和重要診察知識,進而掌握診斷重點。這是一本對於骨科、復健科與家醫科醫師,以及實習醫師、第一線及相關科別住院醫師等在臨床使用的極佳參考用書,亦適合物理治療師、醫學生及相關醫護人員閱讀。
譯者序:
人口老化和醫療科技的進步,不但材料科學、新式醫療器材、診斷影像學和治療,都有顯著的進步,使骨科學成為近年來廣受重視的學科,世界各國骨科界新秀輩出,配合各式各樣的治療,改善許多骨科病患的治療成效。骨科疾病的診治,需應用新穎的醫療科技,鑑於檢查項目眾多,務必審慎選用,才能發揮最大功效;骨科檢查包括四肢和軀幹,唯有能夠妥善結合基本的診斷與治療知識,選用合適的進一步檢查,才能正確診斷與治療。本書作者DawnGulick 費心編寫本書,搜集數十年來骨科前輩專家學者們累積重要的寶貴經驗和骨科檢查的重要資料,並附上精美的圖片說明,出書以來廣受好評,此版更增加統計分析資料,初學者可及早熟悉這些重要而寶貴的技術和知識,也讓骨科醫師們可以溫故知新,造福良多。
譯者翻譯本書的目的,希望經由本書內容,讓讀者們在最短時間內上手骨科學的重要基本檢查技術和知識,更期盼讀者能夠確實掌握判讀重點,正確判斷檢查結果,並應用於臨床診治。本書內容適用於實習醫師、住院醫師、骨科、復健科、家醫科及第一線醫師,也適用於物治師及相關醫護人員及學生等。本書雖經多次校閱,以力求完善,但錯誤之處必在所難免,尚祈望各位讀者及先進,不吝指正,幸甚幸甚。
楊榮森
2019年2月22日
目錄:
第1 章注意/ 警告(Alerts/Alarms)
第2 章 肩(Shoulder)
第3 章 肘 (Elbow)
第4 章 腕和手(Wrist & Hand)
第5 章 脊椎(Spine)
第6 章 臀部(Hip)
第7 章 膝蓋(Knee)
第8 章 踝和腳(Ankle & Foot)
索引(Index)
立即查看
2023年醫師國考試題詳解:基礎醫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序言
醫師國考第一階段的試題近年來呈現越來越複雜和高難度的趨勢。然而,準備考試的策略仍然可以遵循一些重要原則,以下的建議有助於讀者順利通過考試。
★心態調整:考試涵蓋眾多基礎醫學科目,且考試內容不斷變化。由於時間有限,重要的是調整心態,專注於深入理解核心概念,並能夠將這些概念應用到不同情境中。
★盡早準備:盡早準備是成功的關鍵。建立一個有系統的複習計劃,按部就班地執行,以確保所有主題都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
對於時間不足的學弟妹們,筆者強烈建議做完以下兩件事:
1. 請務必完成三年內(抓6~7回)的考古。若有餘裕請完成五年。
2. 請務必將每一個選項弄懂。
考題範圍越來越飄逸,但考古間的連接還是存在的。當然,這是無奈之舉。希望大家還是能夠儘早準備,早早開始複習參考書,並配合充足的試題練習。
這本書《2023年醫師國考試題詳解:基礎醫學》收錄2023年醫師國考第一階段的試題,共計400題,並按科別進行分類。每個試題都附有詳解以及提及相關聯的概念。請切記,這本書不能完全替代教科書或各校的共同筆記。因此,建議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仍備有講義或複習教材在旁,以便查閱詳解中提到的概念,並深入學習相關內容。
最後,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的邀請。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讀者對醫師國考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成功通過考試。
祝學弟妹,考試順利。
林益帆 邵科元
2023年10月20日
目錄
第1章 解剖學 1
第2章 微生物免疫學 35
第3章 寄生蟲學 67
第4章 病理學 77
第5章 生理學 105
第6章 生物化學 135
第7章 藥理學 163
第8章 組織學 185
第9章 生物統計與公共衛生學 199
第10章 胚胎學 215
參考文獻 223
題號索引 224
立即查看
醫師國考Winner:藥理學(收錄2014~2020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詳解)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熟練歷屆考古題是準備醫師國考的重要環節,考生可藉此了解國考的題型及出題趨勢,掌握複習的方向。本書針對藥理學相關主題作綱要式重點整理,作者並以「過來人」的經驗,根據各個主題在歷年考試中出題的頻率標示不同「星等」,協助考生把複習時間多分配給「CP值」高、容易取分的題目。每個單元在重點整理之後,列舉2014~2020年歷屆重要考題,並逐題詳解,以期幫助考生達到臨陣磨槍之效。
序言
藥理學,是一階醫師國考中,知識量相對龐大、需花費大量時間心力進行記憶的科目。前輩們說藥理學有個「全有全無律」,考題往往考得很細,細到某個藥有什麼特別的機制、不常見的副作用都可能是考點。因此一旦讀了,就要讀得深入、透澈,否則如蜻蜓點水般草草唸過,淺薄的印象對解題毫無幫助,不如不讀,把時間資源投注在其他報酬率更高的科目上更具效益。
總共為數約六七百上下(據筆者不精確估計)的藥名中,每次國考卻只命25題。因此,如何擬定有效率的複習記憶策略,而非如無頭蒼蠅般,一頭栽進書海中盲目全面背誦,是非常重要的。針對各類藥物特別愛考的不外乎是分類、機制、副作用。本書遵守「80/20法則」、「抓大放小」的原則,幫助考生更容易掌握考試方向,對於非考試重點的枝微末節就不多著墨。綜觀歷屆試題,筆者發現重要的觀念總會一再出現,因此在內文中以「粗體+黑底」的形式將考點標明,也在各章前言說明考試方向,煩請多加注意。
身為過來人,筆者深知考生在準備國考的過程往往時間緊迫,因此獨創了本書的特色:(1)目錄之處統計了6年來各章節考題數,及我們的投資報酬率評分,供讀者參考。(2)書末約莫40頁的「考點整理」,儘整理出過去15年常考的藥物重點,並放上了輔助記憶的口訣。在撰寫這部分時,筆者總是字斟句酌,深怕有了多餘的字句,就會浪費掉考生們最後一丁點寶貴的時間。無論你是早已讀完各章節內容,僅需要瞄一眼綜合複習表格的高手;抑或是只剩下五天的準備時間,需要抱佛腳搶救分數的衝刺選手,都絕不可錯過!當然,這樣極簡的整理必不免刪去不少重要的觀念細節。因此,對於想穩紮穩打認真複習的考生,還請耐心從頭閱讀。相信這些知識,對你日後的臨床工作亦會很有幫助。
最後感謝昆翰、景立兩位好同學,在當初邀稿時,能毅然決然地一同扛下此重擔。也謝謝合記出版社於背後的苦心支持。在此敬祝各位辛苦的國考生都能緊隨前輩腳步成功達陣!
本書使用方式
考前45天
→ 熟讀內文 → 練習題目 → 考點整理+口訣複習
考前5天
→ 考點整理+口訣 → 練習題目 → 不解之處回翻內文
2020年7月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不分科住院醫師
吳柏毅謹致
目錄
序言 iii
第 1 章 藥理學概論 1
1-1 藥物作用機制 1
1-2-1 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 5
1-2-2 藥物效力學(Pharmacodynamics) 9
1-3 藥物開發與臨床試驗 19
第 2 章 抗微生物劑 23
2-1 抗生素(抗細菌藥物) 23
2-2 抗分枝桿菌藥物 50
2-3 抗真菌藥物 54
2-4 抗病毒藥物 58
2-5 抗寄生蟲藥物 65
第 3 章 抗癌藥物 69
3-1 化療藥物 69
3-2 標靶、免疫、賀爾蒙治療 78
第 4 章 血液系統作用藥物 85
4-1 造血功能促進劑 85
4-2 免疫抑制或免疫調節藥物 90
4-3 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血栓溶解劑 99
4-4 抗出血藥物 111
4-5 降血脂藥物 114
第 5 章 內分泌系統作用藥物 119
5-1 下視丘及腦下垂體激素 119
5-2 甲狀腺和抗甲狀腺藥物 128
5-3 腎上腺皮質素與拮抗劑 136
5-4 性腺激素和抑制劑 144
5-5 胰臟內分泌與糖尿病藥物 155
5-6 影響骨質平衡的藥物 162
第 6 章 自主神經系統作用藥物 169
6-1 自主神經系統生理 169
6-2 膽鹼性促效劑(Cholinergic agonist) 177
6-3 膽鹼性拮抗劑(Cholinergic antagonist) 183
6-4 腎上腺素促效劑(Adrenergic agonist) 187
6-5 腎上腺素拮抗劑(Adrenergic antagonist) 192
第 7 章 心血管系統與腎臟作用藥物 197
7-1 抗高血壓藥物 197
7-2 血管擴張劑與抗心絞痛藥物 209
7-3 心臟衰竭藥物 217
7-4 心律不整藥物 225
7-5 利尿劑 233
第 8 章 呼吸道與腸胃道作用藥物 243
8-1 氣喘、COPD藥物 243
8-2 止吐、便祕等腸胃道藥物 252
8-3 消化性潰瘍藥物 259
第 9 章 自泌素和抗發炎藥物 263
9-1 組織胺(Histamine)、血清素(Serotonin) 263
9-2 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peptides) 268
9-3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和NSAIDs 272
9-4 痛風藥物、DMARDs 281
第10 章 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藥物、全身麻醉及局部麻醉劑 287
10-1 中樞神經藥物機制 287
10-2 鎮靜-安眠藥物(Sedative-hypnotics) 288
10-3 抗癲癇藥物(Antiepileptics) 294
10-4 麻醉藥物(Anesthetics) 305
10-5 肌肉鬆弛劑(Muscle relaxants) 314
10-6 神經退化性疾病藥物 318
10-7 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情緒安定劑(Mood stabilizer)、
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 325
10-8 類鴉片類藥物(Opioids) 334
10-9 濫用藥物 339
第11章 重金屬、解毒劑與其他 345
11-1 重金屬、解毒劑 345
第12章 考點整理 353
參考資料 407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骨科暨運動傷害檢查學
作者:王百川 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9869164207
立即查看
顱薦椎治療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顱薦椎治療
作者:約翰.優普哲 瓊恩.傅瑞德
翻譯: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9868837508
立即查看
醫師國考Winner:生物化學(收錄2012~2023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第三版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醫師國考Winne:生物化學》繼第一版及第二版一直以來都是醫師國考熱門重要的參考書,而這本第三版更是不可或缺,書中仍保留第二版的25個章節,且收錄至2023年最新考題,作者在每章節新增的編輯小語及重點整理,讓讀者在理解核心觀念後再進行模擬考題演練,答案解析採用條列式重點整理和圖表編排,更能提供讀者輕鬆的解題思維,以理解取代強記,讓考試不再是壓力,擁有本書絕對是應考者過關的最佳選擇!
序言
時光匆匆,還記得當初和嘉興共同撰寫生物化學參考書時,我還只是個大六的醫學生。隨著我們進入了住院醫師階段,這本書也進化成了Winner系列叢書,也正歷經第三次的修訂與蛻變。
生物化學的確是許多人相當困擾的科目,大部分學校在大二時就已經教授完畢,加上內容偏向記憶,在國考準備上難免較不熟悉。然而,不少生物化學的題目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有唸過就能拿到分數,所以千萬不要放棄這部分!
這一次的修訂,我重新檢視近幾年的題目,翻了最新版的Lehninger,更詢問了許多學弟妹對於本書的建議。除了新增近幾年的考題詳解外,這次再對基因相關章節進行不少調整,以更符合考試的趨勢及各位讀者的需求。
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願意提供我出版的機會,讓我能夠持續為學弟妹們做些什麼。也要感謝一路上陪伴的家人和朋友,因為你們的支持,我才有辦法完成此書。最後更要感謝使用此書的學弟妹,希望這本書能夠讓各位更了解生物化學,在準備國家考試時能夠更為從容,順利獲得高分!
如果,您發現書中有任何謬誤,或是對內容有任何疑問,非常歡迎各位上TINY Notes粉絲專頁討論,我都會盡快回應各位的問題。我認為,作者的責任,並不會因為截稿日而終止,反而從出版當天才正式展開!
祝福各位順利通過國考!
馬聖翔
2024年2月2日
【目錄】
第 1 章 醣類簡介 1
第 2 章 糖解作用 13
第 3 章 檸檬酸循環 35
第 4 章 電子傳遞鏈 47
第 5 章 糖質新生 65
第 6 章 肝醣代謝 73
第 7 章 磷酸五碳糖路徑 85
第 8 章 脂質簡介 91
第 9 章 脂質的代謝 103
第 10 章 脂質的合成 115
第 11 章 胺基酸簡介 125
第 12 章 胺基酸的代謝 145
第 13 章 蛋白質簡介 165
第 14 章 核酸簡介 193
第 15 章 核酸的合成與代謝 205
第 16 章 核酸的複製 219
第 17 章 轉錄 239
第 18 章 轉譯 261
第 19 章 基因表現的調控 283
第 20 章 DNA的突變與修復 299
第 21 章 生物技術 309
第 22 章 酵素 329
第 23 章 輔酶 347
第 24 章 細胞膜 369
第 25 章 訊息傳遞與激素 387
參考文獻 421
立即查看
醫師國考Winner:解剖學(收錄2007~2022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對於準備一階國考的解剖學,許多人常有不知從何下手的困擾,為了讓考生在短時間內可輕鬆上手,本書依據人體各系統及部位分章,分別為骨骼、肌肉、神經、消化、循環、呼吸、生殖泌尿系統、頭頸部、胸腹背部、骨盆、臀區及四肢,共11章。依照考試重點作摘要性的整理,並將相關性概念整合成圖表,方便讀者記憶與閱讀,各章後均收錄2007~2022年歷屆重要考題及詳解,期望能幫助應考者收雙重複習之效及爭取高分,是準備醫師國考的學生不可或缺的利器。
【目錄】
作者序........................................................................................ iii
第一章 骨骼系統 ..............................................................1
第二章 肌肉系統..............................................................65
第三章 神經系統 ............................................................165
第四章 循環系統 ............................................................293
第五章 消化系統 ............................................................423
第六章 呼吸系統 ............................................................465
第七章 生殖泌尿系統 ......................................................479
第八章 頭頸部 .................................................................529
第九章 胸腹背部 ..............................................................629
第十章 骨盆、臀區 ...........................................................647
第十一章 四肢 .......................................................................671
立即查看
醫師國考Winner:胚胎學(收錄2014~2023年醫師國考試題與解答)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胚胎學對於醫學生而言,在準備考試過程中往往因為投資報酬率低而被放棄。然而學好胚胎學對於理解人體構造在空間上的相對關係、不同組織於各器官的分布和疾病的發生機制都會有幫助,本書在介紹胚胎學相關概念的同時,會敘及胚胎學與其他基礎學科間的連結,加強讀者跨科間的知識整合,鞏固學習效果。全書共分13章,各章節前半段為重點整理,後半段收錄歷屆考古題並詳解,讓讀者讀完各章節內容後能有自我檢測的機會。因此本書不僅是胚胎學的國考複習用書,也可以作為學習基礎醫學學科時的輔助教材
目錄
第 1 章 胚胎發育概述 1
1-1 配子生成 1
1-2 精卵結合 4
1-3 受精卵卵裂 5
1-4 子宮月經週期變化 6
1-5 著床概述 7
1-6 原腸胚與神經胚時期 10
1-7 從胚胎發育為胎兒 14
1-8 胎兒生長發育評估 16
1-9 胎兒時期發育 18
第 2 章 胎盤組成與發育25
2-1 蛻膜 25
2-2 絨毛膜發育 26
2-3 絨毛膜絨毛與蛻膜的融合 27
2-4 子宮胎盤循環 28
2-5 胎盤功能 31
2-6 羊膜和臍帶發育 35
2-7 卵黃囊和尿囊發育 37
2-8 分娩 37
2-9 胎盤異常 38
2-10 臍帶異常 38
2-11 多胞胎 39
第 3 章 體腔發育 41
3-1 原始體腔的出現 41
3-2 胚胎摺疊 43
3-3 心包腔發育 46
3-4 胸膜腔與心包腔的分隔 46
3-5 胸膜腔與腹膜腔的分隔 47
3-6 橫膈膜發育 47
第 4 章 咽弓與頭頸部發育 55
4-1 咽弓與其主要結構發育概述 55
4-2 咽弓發育 56
4-3 咽溝發育 60
4-4 咽囊發育 60
4-5 咽弓發育異常疾病 64
4-6 與咽器發育有關的重要器官個論 65
第 5 章 肌肉系統發育81
5-1 骨骼肌組織發育 81
5-2 軀幹以及四肢肌肉發育 82
5-3 頭頸部肌肉發育 83
5-4 心肌組織發育 85
5-5 平滑肌組織發育 85
第 6 章 骨骼系統發育 89
6-1 軟骨組織發育 89
6-2 硬骨組織發育 90
6-3 關節發育 91
6-4 骨頭發育個論 91
第 7 章 皮膚系統發育 101
7-1 表皮發育101
7-2 真皮發育102
7-3 毛髮發育102
7-4 皮脂腺發育104
7-5 汗腺發育104
7-6 乳腺發育105
7-7 指甲發育105
第 8 章 四肢發育 107
8-1 肢芽形成107
8-2 指頭的形成108
8-3 肢體的旋轉108
第 9 章 消化系統發育 111
9-1 原腸發育概述111
9-2 腸繫膜112
9-3 前腸發育113
9-4 中腸發育120
9-5 後腸發育123
第10章 心血管系統發育 131
10-1 心血管系統發育概述131
10- 胚胎外血管發育132
10-3 胚胎內心血管系統發育概述133
10-4 心臟發育136
10-5 動脈系統發育146
10-6 靜脈系統發育152
10-7 淋巴系統發育155
第11章 呼吸系統發育 165
11-1 喉部發育166
11-2 氣管發育167
11-3 支氣管與肺臟發育167
第12章 泌尿生殖系統發育 177
12-1 腎臟輸尿管發育177
12-2 腎臟整體發育181
12-3 下泌尿系統發育183
12-4 生殖系統發育概述186
12-5 性腺發育186
12-6 生殖管發育190
12-7 外生殖器發育195
12-8 腹股溝管的形成197
12-9 性發育障礙199
第13章 神經系統發育 211
13-1 神經發育212
13-2 脊髓發育213
13-3 腦部發育219
13-4 腦幹發育概述221
13-5 間腦發育228
13-6 端腦發育233
13-7 眼睛發育237
13-8 耳朵發育243
參考資料255
立即查看
醫師國考Winner:病理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病理學」為醫師國考各學科中連結基礎與臨床醫學的重要科目,也是考生們視為魔王的科目之一,和其它基礎學科不同之處在於許多內容必須熟記。本書涵蓋病理學的基礎理論及各部位器官的病理變化,透過作者將精選的重點歸納成表格並條列為簡要內容,卻又不失真實的細節來滿足考試的需求。讀者只要依循各章規劃的重點閱讀、注意曾出現國考中的比例原則,並實作每章末收錄的歷屆相關考題,必能讓您迅速掌握應考秘訣,是準醫師們考前衝刺病理學的最佳選擇。
序言
這是一本你可能不會翻開但是已經翻開的書。我甚至有點好奇翻開這本書的你,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或是態度開啟與我文字交流呢?
一直以來這門科目都是學長姐口中的魔王關卡,只求學期不被當掉,不求研習深究。課堂上圖文並茂的講義,充斥著一句比一句長的英文病名,一張比一張複雜箭頭指向的機制圖,抑或是一片與一片都差不多「千紅萬紫」的切片,雷射筆點過的典型特徵,一閃神就迷失在斑斑點點背景裡(放心,本書未附上H&E染色圖)。也難怪,當我們成為學長姐時亦是這樣告訴學弟妹的,這是個魔王級關卡。更別提一階國考準備了,多數人是直接略過此關。閱之既無味,棄之也不可惜,國考過了就過了,誰管你病理科目拿幾分?
不過,既然你都翻開此書了,我相信你一定是抱持著「我倒要看看這本書是能拿出什麼名堂,竟敢挑戰魔王關卡。」的確,在我接下如此艱鉅任務時,戰戰兢兢,反覆思索究竟該如何起筆。身為工具書,最重要的是使用者友善。於是,從讀者角度出發,誕生了以下幾種我對於本書使用方式的幻想:
一、悉心交友派:這類讀者與病理初次見面(雖然第二、三類讀者應該大部份也是初次見面吧!),就像開啟一段友情的過程。先看他/她的輪廓壯碩抑或窈窕(各章內的小節即為疾病分類的架構),再看他/她的細節如粗眉如閃爍大眼(各分類下的疾病種類),接著再深入理解他/她(流行病學、致病機轉、相關文獻等)。這種過程顯然是需長時間累積,可能屬於學習階段的讀者們,建議搭配病理教科書大Robbins/小Robbins一同使用為佳。
二、投資報酬派:這類讀者已然是付了貴死人報名費的考生,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精打細算各科目的權重並講求效率下,決定閱讀的內容與深度(甚至掐指一算後發現自己更無多餘心力認真準備此科)。此時,透過各章節前的「出題機率«」,能快速抓出重點章節與內容進行閱讀,藉以提升猜中試題機會,並多拿個幾分彌補他科的失誤。
三、斷捨不離派:這類讀者已然通過國考但仍持有此書(因當初考前準備期間衝動購書的下場,於試後才想起有此書的存在),抑或是捨不得丟棄或贈與此書。此時在各章最前文有所提示「相關科別:__」,在往後醫院實習階段,重新翻開布滿灰塵的此書時,快速尋找整理該科別相關疾病(當然各科知識也有專門的教科書)。
病理,疾病的道理。它是建築在生物學各基礎學門之上,諸如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胚胎學、解剖學等;而更進一步的各醫學領域又是以病理為根基繼續建構得更深、更廣。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小小的一本國考用書豈能與之比擬。撰寫此書後,也只期望這本書能夠作為輔助,對於想多拿分數的讀者能藉以多抓到幾題重點;對於初入醫學領域的讀者能藉以有個初步的骨架,再隨自身見識,慢慢構築出自己對醫學領域的見解。
沒想到一晃眼疫情爆發時已是兩年多前,也恰是大四的我準備一階國考的那年。原本就空蕩蕩的病理課堂,疫情下數位化的教學影片更顯得虛空。即使如此,仍很感謝在病理課堂上認真教學的師長們,啟發我對這個領域產生興趣。也很感謝後來推薦我撰寫本書的馬聖翔學長、給予建議的同學兼同事曾宇璿,以及一同完成本書的合記圖書出版社編輯群。
最後,感謝讀者。既然都看到這句話了,那何不繼續讀下去呢!期待你們在字裡行間能有所收穫,不論是一些整理的架構,或是一些我對於疾病的想像,又或是你對於我所述產生不同的意見想法,都歡迎與我交流。祝
國考順利、諸事平安。
王存孝
2023 年 6 月,臺北
目錄:
第 1 章 細胞病理學 1
第 2 章 發炎、感染與免疫疾病 15
第 3 章 腫瘤概論 45
第 4 章 血液動力學 57
第 5 章 心臟與血管 65
第 6 章 血液病理 91
第 7 章 胸腔病理 133
第 8 章 腸胃道 169
第 9 章 肝臟、膽囊與胰臟 191
第 10 章 內分泌 215
第 11 章 神經系統 237
第 12 章 腎臟 269
第 13 章 泌尿系統與男性生殖器官 289
第 14 章 女性生殖器官 311
第 15 章 乳房 335
第 16 章 皮膚 347
第 17 章 骨骼、關節與軟組織 363
第 18 章 眼、耳鼻喉與頭頸 385
第 19 章 基因 405
第 20 章 胎兒、新生兒與兒童 415
第 21 章 環境與營養 425
參考資料 437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