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下背痛光銀式手法 (1版)
作者: 張光銀
版次: 1
ISBN: 9789869679084
出版社: 易利圖書有限公司
重量: 0.24 Kg
#醫學
#基礎醫學
#健康科學
定價: 500
售價: 475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下背痛光銀式手法 ISBN13:9789869679084 替代書名:Clinical experience sharing: the Kuan-Yin's approaches for mechanical low back pain 出版社:易利圖書 作者:張光銀 裝訂/頁數:平裝/136頁 規格:23cm*17cm*0.7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骨科 內容簡介 醫學中心病患種類繁多,我服務過的病患,以一般門診和住院病人為主:從早產新生兒到百歲人瑞、從一般病房到加護病房、從健保病房到自費病房、從急診到安寧病房,都服務過。因此,累積了數萬人次的服務經驗。臨床服務的病患以神經失能和骨科疼痛病患為主,疼痛病患約為失能病患的兩倍,因此在二十多年的臨床服務經驗中,針對疼痛病患整理自創出一套『光銀式手法』!因為骨盆是身體的重心所在(S2)也是脊椎的地基,當骨盆歪了,人體為了維持視覺在直立姿勢,勢必就會造成重心移位和脊椎歪斜,錯誤的位置也導致了肌肉的長度失調,而產生了疼痛問題。此手法核心是先把『骨盆擺正』,再處理其他問題;從站姿→正躺→趴臥→側躺→正躺→站姿,系統性的評估與治療!評估每個姿勢下的問題,立刻並執行正當適切的治療(Dynamic position by posi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是安全有效、易懂易學的手法!此手法把薦髂關節的肌能療法(Muscle Energy Technique)和腰椎小面關節的打開療法(Gapping Technique) 一起運用在下背痛病患的治療,把恥骨聯合、薦髂關節、腰椎小面關節和髂薦關節,加上改良式擺位與自創手法依序邊評估邊治療,不但使關節復位、減輕或消除酸痛症狀,還可以恢復正常的薦髂關節和腰椎小面關節功能,再加上正確的姿勢與運動教導,可以維持正常活動度並減少下背痛的復發。 想想自己的技術再好,一天也只能服務有限的幾位病患而已,如果能把此套安全有效的技術手法傳承下去,一定可以服務更多需要服務的人。因此把『下背痛的光銀式手法』編輯成冊,將此套系統性的評估與治療手法提供大家經驗分享與傳承,期望‘她’能服務更多的病患!也希望各界專家和前輩能不吝指教與指正! 前高雄榮總復健醫學部總治療長 捷康物理治療所暨光銀式療法訓練中心院長 高雄榮總復健醫學部醫事顧問 張光銀 物理治療師

為您推薦

神經動能療法:徒手肌力測試的創新思維 (1版)

神經動能療法:徒手肌力測試的創新思維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神經動能療法:徒手肌力測試的創新思維 作者:白凱瑩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0949 簡介 「神經動能療法」是一種特殊的徒手肌力測試方式,能改變動作控制中心與身體的連結,適合用來處理受傷及壓力所造成的肌肉疼痛。本書內容編排依照解剖位置區分為:頸部、軀幹、上肢、下肢,逐一介紹肌肉與其相關之測試法,並包括解剖示意圖來闡述肌肉與肌肉群之間關係。藉由清楚的肌肉功能測試技巧、明確的施測位置與圖片說明,讓讀者能一目瞭然輕鬆學習。本書是醫師、物理治療師、整復師、動作訓練專家、肌力體能教練人員等,想深入瞭解神經動能療法全貌的絕佳寶典。 目錄(Table of Contents) 關於神經動能療法各界的讚譽 iii 前言 v 神經動能療法介紹 vii 頸椎(Neck) 1 頸屈肌 1 單側胸鎖乳突肌 2 頸長肌 2 中斜角肌 3 前斜角肌 3 雙側頸伸肌 4 單側頸伸肌 5 頸椎旋轉肌 5 上斜方肌 6 ▇ 頸部肌群動作解剖圖示 7 頸屈曲 7 頸伸直 8 上肢 (Upper Extremities) 9 中斜方肌 9 下斜方肌 10 闊背肌:手臂伸直 11 闊背肌:手肘彎曲 12 大圓肌 13 提肩胛肌 14 菱形肌 15 前三角肌 16 中三角肌 17 後三角肌 18 喙肱肌 19 小圓肌 20 棘下肌 21 棘上肌 22 肩胛下肌 23 胸大肌鎖骨走向 24 胸大肌胸骨走向 25 三頭肌外側 31 肱橈肌 31 肩屈曲 32 肩伸直 32 肩外展 33 肩內收 33 肩水平內收 34 肩水平外展 34 旋前圓肌 35 旋後肌 35 橈側肌屈腕 36 橈側伸腕長肌 37 橈側伸腕短肌 37 尺側屈腕肌 38 尺側伸腕肌 39 手腕屈肌 40 手腕伸肌 40 手腕外展肌 41 手腕內收肌 41 屈指淺肌 42 屈指深肌 43 伸指肌 44 屈拇長肌 45 伸拇長肌 45 屈拇短肌 46 伸拇短肌 47 內收拇指肌 48 外展拇長肌 49 拇指對手指: 拇指對掌肌、 小指對掌肌 50 ▇上肢肌群動作解剖圖示 51 肩胛骨上提 51 肩胛骨下壓 51 肩胛骨外展 52 肩胛骨內收 52 肩胛骨上轉 53 肩胛骨下轉 53 肩內轉 54 肩外轉 55 肩屈曲 55 肩伸直 56 肩外展 57 肩內收 57 肩水平外展 58 肩水平內收 58 手肘屈曲 59 手肘伸直 59 前臂旋後 60 前臂旋前 60 手腕屈曲 61 手腕伸直 61 手腕外展 62 手腕內收 62 拇指與四指外展 63 拇指與四指內收 63 拇指與四指伸展 64 拇指與四指屈曲 64 胸小肌 26 前鋸肌 27 二頭肌長頭 28 二頭肌短頭 29 肱肌 29 三頭肌長頭 30 三頭肌內側 30 軀幹 (Torso) 65 腹直肌 65 軀幹旋轉 66 腹斜肌:側躺與站姿下測試 67 腹外斜肌 68 腹內斜肌 69 腹橫肌 70 腰方肌 71 腰肌 72 髂肌 73 胸椎旋轉 74 腰椎旋轉 75 腰椎伸直 76 ▇ 軀幹肌群動作解剖圖示 77 軀幹屈肌 77 軀幹伸直 78 軀幹側彎 79 軀幹旋轉 80 下肢 (Lower Extremities) 81 髖屈 81 髖伸直 82 臀大肌 83 臀中肌 84 臀中肌:圖為側躺下測試 85 臀小肌 85 闊筋膜張肌 86 闊筋膜張肌 87 梨狀肌 88 閉孔內肌 89 閉孔外肌 90 髖內收 91 恥骨肌 91 內收短肌 92 內收長肌 92 內收大肌 93 股薄肌 94 縫匠肌 95 股直肌 96 股中間肌 97 股內側肌 98 股外側肌 99 股二頭肌 100 半腱肌和半膜肌 101 膕旁肌 102 膕肌 103 腓腸肌 104 比目魚肌 105 脛骨後肌 106 脛骨前肌 107 第三腓骨肌 108 腓骨長肌與短肌 109 足內翻 110 足外翻 111 屈拇長肌 112 屈拇長肌 113 伸拇長肌 114 伸趾肌 115 屈趾長肌 116 ▇ 下肢肌群動作解剖圖示 117 髖外轉 117 髖內轉 117 髖屈曲 118 髖伸直 118 髖外展 119 髖內收 119 膝蓋外轉 120 膝蓋內轉 120 膝蓋彎曲 121 膝蓋伸直 121 腳踝背屈 122 腳踝蹠屈 122 足內翻 123 足外翻 123 其他各種測試 (Miscellaneous Tests) 125 前行測試 125 側向動作 125 外展整合 126 內收整合 126 索引 127 關於作者 131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1版)

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作者:余南瑩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042 簡介: 《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本書以動態整合的方式來研究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內容不僅聚焦在解剖學本身,也強調身體的舞蹈、運動,以及其它體育訓練的動作和解剖結構的功能層面,以了解其與人體動作間的關聯。全書以簡潔的文字搭配上千個手繪圖案,清楚地引導讀者悠遊於肢體與軀幹的肌肉、骨骼、韌帶與關節之中。對於想深入學習解剖學的人及熱衷於肢體動作的人來說,是一本具有相當參考價值及深入研究的書籍。 序言: 好幾世紀以來,解剖學家一直專注於精確地描述身體的結構,不可避免的,他們會以類似人體臟器的方式來處理人體的動作系統,也就是實際的功能並不清楚或獨立描述各個結構。逐漸地,在二十世紀初,解剖學家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擺在肌肉和關節的作用。最近這幾十年仍一直持續著基本的功能性研究。近幾年有一些研究學者開始探討動作系統的生物力學特性(例如彈性與阻力)。然而這些研究通常關注實驗室中獨立開來的成分,並不是在「實際生活中」人體如何使用肌肉與關節系統。通常我們會從「效率」的觀點來分析功能的層面,也就是人們如何在各種活動中讓身體像一個服從的機器一樣。在物理治療領域,我們通常從神經生理與力學的觀點來研究分析人體的動作,這樣才能對於治療效果與實際動作的機制有清楚的定義。很多人對於身體的活動或訓練例如舞蹈、模擬表演、戲劇、瑜珈、放鬆術等有興趣,希望藉由物理治療尋找量化與質性的分析研究,並以促進練習的成果。因此,Blandine Calais-Germain以研究舞蹈開始,並以研究物理治療做為結論。她認為這兩種探討身體結構與動作的方式有著互補的特性。Blandine很快就領略到舞者可以從了解自己身體的「內部結構」而獲得很大的進步。針對這個目的,她設計了一個新穎的教學方法:同步呈現身體結構及可能產生的動作,藉此誘發舞者做出正確的動作。 不只是舞者,其他與身體的訓練相關的專業都希望能增加前來上課的人數,在這些課程(也是這本書)強調的不是解剖學本身,而是對身體動作更深入的了解。我很榮幸能見證這個觀念及全新課程的誕生,此書的出版呈現Blandine擔任舞者及教師多年來的經驗,我很高興現在很多人可以一起分享這些經驗所結成的果實。當Blandine還是物理治療的學生時,我與她有密切的共事經驗,我見證她身為治療師的獨到技術、她的智慧及她所熱愛的教學。全書的圖都是原創的,且主要強調正常姿勢與動作的描述與了解。這本書對學習強調人體整合或複雜身體動作的專業特別有用,而對於因任何理由而想進一步學習解剖的人,此書提供有用且令人深思的資源。我希望這本書可以獲得其應得的成功。 Dr. Jacques Samuel Director, French School of Orthopedics and Massage, Paris, France 目錄: 1 一般解剖學 9 解剖位置 9 動作的平面 10 骨架 14 骨骼 15 關節 16 韌帶 20 肌肉 21 肌肉的彈力性質 22 肌肉形狀 22 肌肉收縮的形式 25 2 軀幹 31 軀幹的型態:可視及可觸摸的標記點 32 軀幹的動作 34 脊柱(或脊椎) 36 脊椎結構 38 脊椎如何連結 39 脊柱上的韌帶 40 脊椎的動作 42 椎間盤主要負責吸收衝擊力量 44 骨盆或稱骨盆帶 44 兩個連結帶 51 薦髂關節 54 薦髂韌帶 55 腰椎 56 腰薦關節 58 胸椎 60 胸廓 62 肋骨的動作 64 胸腰交接 66 頸椎 67 枕下脊椎 70 軀幹與頸部後側肌肉 73 深頸部肌肉 78 頸部前面與外側肌肉 86 腹部前外側肌肉 96 腹腔 101 3 肩關節 104 肩部的型態 105 肩關節的整體性動作 107 肩帶 112 肩胛骨 114 肱骨 118 盂肱關節 119 肩胛胸廓肌肉 122 肩關節的深層肩胛肱骨肌肉群 128 肩膀的肩胛肱骨肌肉群 131 肩關節特定動作的肌肉活動 135 4 手肘 139 手臂及前臂型態:可視及可觸摸的標記點 140 手肘的屈曲與伸展 141 橈骨與尺骨 142 手肘與前臂的旋前與旋後 151 旋前與旋後動作來自前臂近端與遠端關節表面與韌帶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152 5 手腕與手部 159 手腕與手部 160 手部骨骼的配置 161 6 髖關節與膝關節 193 髖關節與膝關節標記點 194 髖關節的動作 196 股骨 202 髖關節 203 股骨頭如何與髖臼形成關節 206 髖關節的變異性 207 髖關節的關節囊與韌帶 208 髖關節活動時,髖關節前面的韌帶呈現不同的緊度 209 膝關節的動作 210 膝關節包含三組骨骼 213 膝關節表面 214 髁狀結構在膝關節活動時的位移 216 下肢在解剖位置通常看三個軸心 217 半月板 218 膝關節囊 220 十字韌帶 221 側腹韌帶 222 膝關節的韌帶固定 224 膝關節的自動旋轉 225 臏骨 226 髖關節與膝關節上附著於多處骨骼的肌肉 229 髖關節的深層肌肉 230 臀中肌 239 髖關節與膝關節的肌肉 240 7 腳踝與足部 259 腳踝與足部標記點 260 足部的骨骼排列 261 足部的動作 262 兩根形成小腿的長骨骼:脛骨與腓骨 264 踝關節 265 腳踝的活動度 266 骨骼的穩定度 266 腳踝的關節囊與韌帶 266 踝關節的穩定度 267 後足部或後跗骨的骨骼 268 腳踝與足部 270 距下(距跟)關節 271 距下關節的活動度 272 距下關節的關節囊與韌帶 274 距骨與跟骨前跗骨、蹠骨 275 橫跗關節(肖帕爾氏關節) 276 關節囊維持這兩個關節 277 蹠骨與趾骨 276 跗蹠關節 279 蹠趾關節 280 第一與第五「輪幅」的特殊性 281 腳踝與足部肌肉的附著位置 262 中間肌群 284 內側肌群 286 外側肌群 287 前面外在肌 288 伸趾長肌 289 第三腓骨肌 289 外側的外在肌 290 後側面外在肌 292 足部外在肌肉於腳踝上的作用 296 踝關節的穩定性 297 踝關節 298 走路時腳踝與足部肌肉的作用 300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 (1版)

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 作者:許宏志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9016 簡介 Harward W. Kakofsky博士所著《脊椎徒手治療─軟組織與脊椎鬆動術之治療與居家運動》,是針對頸椎、胸椎、骨盆及顳顎關節等內容,使用圖文來說明檢查和治療的技術,並引證大量的案例研究,不但可作為課程教學之教材,更可直接應用於臨床決策指引。Kakofsky博士常教導學生應做為「臨床治療者而非技術員」,並強調整體思考的徒手治療,對懷抱相同理念的物理治療師與學生、臨床醫生、學術研究者及教師而言,本書是結合實證醫學觀念的徒手治療書籍,是非常實用的著作。 序言 能真正樂在工作,我感到幸運。如同俗話所說「時機重於一切」,過去這三十年間,我參與徒手治療的領域恰好在最佳的時機。從1979年自物理治療學系畢業後到現在,我看到徒手治療從當時被鄙視,到現在是一門熱門學問。當2004年,美國物理治療學會工作小組當中,提倡在入門階段的物理治療訓練計畫中教導推伸術(thrust),我當時還難以置信。在1979年,我們尚不能做腰椎伸展術,更不用講做第五級的推伸術!而且當時徒手治療主要是在私人執業場所,而很少在醫院等級的部門(到現在,第二版中教導三種高速低幅推伸手法,有兩種是對於胸椎,一種對於骨盆)。我想對那些反對受過進階教育的物理治療師做關節推力治療手法的人說,你憑什麼當家說話? 徒手治療的藝術不僅已經變成物理治療的主流,相關科學也落後不遠。為此,在本書的第26章,我提到了臨床預測規則的發展,以治療為基準的分類、局部性獨立檢查模式,以及提供22篇科學研究以強化本書中提到的檢查程序以及介入治療。我歡迎並且支持以證據醫學為基準的治療,然而,這一切還是在學步階段,在等待執行更完善的科學定案之前,我們必須小心,同時不要揚棄那些可能有益於「疼痛共生物」的治療技術。 對我們這些熱愛徒手治療的人而言,過去30年的確是超凡的時代。可惜,有些人是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而非這門學問。我們要記得我們只是這美好環節中的一個連結點,在專業生涯中,要有內省力,能夠連接起一些盲點,也必須提醒自己這門治療藝術不是只與我們本身有關,而是攸關所有對這門藝術貢獻心力的所有人,包括偉大的造物主,祂是終極的藝術家。 撰寫本書的第二版,就像拍電影一般,如果不喜歡某個特定場景,必須回頭重新再做一次。在人生中,難得有機會對原版的文章做修正,對此我感到很感激。在此第二版中,所有圖片都加上了標題並且電子化,因此影像更清晰也更易於瀏覽其細節。另外在第七段(從教室到臨床)中有新加入了7個研究以及兩個個案。另外有整個章節(第25章)是針對「姿勢夾克」(PostureJac)而寫,這是一個廣泛使用於緩解不良姿勢造成之疼痛症狀的儀器。如同2003年的原始版本一樣,這本第二版的《脊椎徒手治療》也是希望成為一本對於想學習脊椎徒手治療學生完整的臨床手冊,同時也對這領域中渴望接觸此種令人興奮執業手法的臨床醫師。應該這樣說,這不僅僅是一本『如何做』的手冊。在全書中我想要傳達的原則與觀念就是:這類的手法是次要的。手法是基於個人風格與喜好而定。進階的學習者應該把握這些評估原則與治療,最終使用它們發展出合用於他或她自己的徒手治療手法。本書中的技巧對我來說有用,而且它們是提供給你作為開始的參考。但這些手法不是到此為止。 對上部頸椎與薦椎的特定徒手治療手法在本書中依作者意見而未附上。因此類關節的檢查與治療需要進階的理論知識,這是超出本書的範圍的。另外,我也未加入頸椎動脈檢查。原因在第八章有進一步說明,但是基本上我們不應該使用它作為一個排除診斷測試,因為它的敏感度差。甚者,這類檢查會對後腦循環有潛在危險,且其益處絕無法合理化其風險。關於特殊檢查,我選擇將它們列出,並且留待這些細節給其他目前可得與此類題目相關的許多優良書籍。請注意這個『推伸術』在本文中是指脊椎徒手治療。我在每個章節中都提到區域性解剖,但是本書並不是要取代一本好的解剖參考書。 事實上,我的學生就能告訴你我多常提到『解剖學就是一切』這句話。如果你熟知人體的結構,那我們徒手治療者所做的絕大部分就能被瞭解。與第一版的《脊椎徒手治療》相同,這個字眼「徒手治療術」(manipulation)與「鬆動術」(mobilization),是可以被互換使用的,與2001年版的《Guide to Physical Therapist Practice》相同。很遺憾的,全世界的許多徒手治療者仍然繼續對此做區分,對他們而言鬆動術是指非推伸式的技術,而徒手治療術是指高速低幅的技術。現實上,所有技巧性的被動式治療性運動(如Maitland grade I-5)都是徒手治療術的形式,不管是滑動肌筋膜或滑動關節的方式,它們都是以相同目的執行以改善活動度(意即鬆動術)。感謝Stanley Paris博士,這種有用的簡化法在徒手治療領域中繼續奏效,但還需要時間為人所接受。 徒手治療不是任何一個專業的智慧財產,它屬於所有具有執照可接觸病患的臨床工作人員。特別在此感謝本書所有引用內容的提供者。本文中許多物理治療典故,是根據我在物理治療師的執業經驗,和熱愛物理治療專業的各界朋友們提供。歡迎醫師、骨病師、手療師、物理治療助理(台灣稱物理治療學生),以及身體工作者學習這類教材。希望讀者覺得有所助益! Howard W. Kakofsky, PT, DHSc. 目 錄 單元I 脊椎徒手治療摘要 第一章 脊椎動態力學 3 第二章 麥肯齊的三種症候群 9 第三章 徒手檢檢、診斷與介入原則 11 單元II 肩胛胸腔區 第四章 肩胛胸腔區的檢查與評估 23 第五章 肩胛胸腔區的結締組織技巧 35 第六章 胸椎與肋骨的手治療 45 第七章 肩胛胸腔區的治療性與居家運動 53 單元III 頸椎 第八章 頸椎的檢查與評估 63 第九章 頸椎的結締組織技術與率拉步驟 77 第十章 頸椎的徒手治療 85 第十一章 頸椎的療性與居家運動 89 第十二章 頸椎在頭痛與頭暈的角色 97 單元IV 顳顎關節 第十三章 顳顎關節的檢查與評估 111 第十四章 顳顎關節/臉部的結締組織技術 119 第十五章 顳顎關節口腔內徒手療 125 第十六章 顳顎關節治療性居家運動 129 單元V 腰椎 第十七章 腰椎的檢查與評估 141 第十八章 腰椎的結締組織技巧與牽拉步驟 153 第十九章 腰椎鬆動術/徒手治療 159 第二十章 腰椎的治療性與居家運動 163 單元VI 骨盆帶 第二十一章 骨盆帶的檢查與評估 183 第二十二章 骨盆帶的結締組織技巧與牽拉步驟 195 第二十三章 骨盆帶的徒手治療 203 第二十四章 骨盆帶的治療性與居家運動 211 第二十五章 姿態、穩定度與姿勢夾克 219 單元VII 從課堂到臨床 第二十六章 脊椎徒手治療與治療性運動的證據 243 第二十七章 案例分析 267 附錄A 南苑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評估:頸部/顳顎關節 283 附錄B 南苑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評估:脊椎 291 索引 299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龍禹策略處置: 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 一)修正版: 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 (1版)

龍禹策略處置: 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 一)修正版: 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龍禹策略處置: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一):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修正版) ISBN13:9789860610062 出版社:易利圖書 作者:林龍暉 裝訂/頁數:平裝/128頁 規格:25cm*17.5cm*0.8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3/05/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簡介 本書內容從評估到治療以及從臨床到實證,透過中樞疼痛、生物力學、動作控制以及筋膜連續性的整合性策略處置,能明白如何在評估過程中明確的將個案分門別類,並做出最關鍵的治療。 龍禹策略處置: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二)膝、踝、腰、頸、顳顎關節 : 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 ISBN13:9789860610031 出版社:易利圖書 作者:林龍暉 裝訂/頁數:平裝/166頁 規格:25cm*17.6cm (高/寬) 出版日:2022/08/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簡介 這不是一本單純介紹理論或徒手的書目,而是用臨床人員最需要的方式呈現!透過臨床真實個案導入實證醫學理論,將臨床評估過程透明化並給予適當的處置方針,可說是一本臨床個案類型的教科書。透過此書能解決臨床人員學習上最常碰到的問題,那就是「要怎麼在臨床現場套用平時所學?」 作者再次收入臨床真實個案並撰寫此書,並透過中樞疼痛、生物力學、動作控制以及筋膜連續性的整合性策略處置,讓個案一步一步變得更好。 希望讀完此書的我們能在臨床上更有實戰力。 個案說明: Ø 膝關節:回答一般治療膝關節常見問題,例如足踝與骨盆對於膝關節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得知第一天是否需納入治療處方? Ø 腰椎:腰痛是由複雜機制造成,除了治療導致症狀的組織,還有什麼需要考慮? Ø 顳顎關節:顳顎關節是大家較不熟悉的關節,除了鬆動術還有更重要的治療模式。 Ø 頸椎:用動作控制與生物力學手法也無法改善的話,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呢?筋膜與本體感覺是個重要關鍵。 Ø 踝關節:副舟狀骨增生與脛後肌功能異常如何解決?除了腳趾抓毛巾運動或許還有更好的選擇! 本書特色: l 臨床個案呈現:透由臨床最真實的個案,描述評估與治療流程,直接提升臨床觀點。 l 實證性導向:透過實證醫學找出合適的評估與治療方針。 l 圖解示範:真人實際示範,讓讀者能一起操作。

原價: 550 售價: 523 現省: 27元
立即查看
龍禹策略處置: 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 二 「膝、踝、腰、頸、顳顎關節 : 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 (1版)

龍禹策略處置: 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 二 「膝、踝、腰、頸、顳顎關節 : 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龍禹策略處置: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一):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修正版) ISBN13:9789860610062 出版社:易利圖書 作者:林龍暉 裝訂/頁數:平裝/128頁 規格:25cm*17.5cm*0.8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3/05/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簡介 本書內容從評估到治療以及從臨床到實證,透過中樞疼痛、生物力學、動作控制以及筋膜連續性的整合性策略處置,能明白如何在評估過程中明確的將個案分門別類,並做出最關鍵的治療。 龍禹策略處置:個案治療與實證導向(二)膝、踝、腰、頸、顳顎關節 : 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 ISBN13:9789860610031 出版社:易利圖書 作者:林龍暉 裝訂/頁數:平裝/166頁 規格:25cm*17.6cm (高/寬) 出版日:2022/08/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簡介 這不是一本單純介紹理論或徒手的書目,而是用臨床人員最需要的方式呈現!透過臨床真實個案導入實證醫學理論,將臨床評估過程透明化並給予適當的處置方針,可說是一本臨床個案類型的教科書。透過此書能解決臨床人員學習上最常碰到的問題,那就是「要怎麼在臨床現場套用平時所學?」 作者再次收入臨床真實個案並撰寫此書,並透過中樞疼痛、生物力學、動作控制以及筋膜連續性的整合性策略處置,讓個案一步一步變得更好。 希望讀完此書的我們能在臨床上更有實戰力。 個案說明: Ø 膝關節:回答一般治療膝關節常見問題,例如足踝與骨盆對於膝關節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得知第一天是否需納入治療處方? Ø 腰椎:腰痛是由複雜機制造成,除了治療導致症狀的組織,還有什麼需要考慮? Ø 顳顎關節:顳顎關節是大家較不熟悉的關節,除了鬆動術還有更重要的治療模式。 Ø 頸椎:用動作控制與生物力學手法也無法改善的話,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呢?筋膜與本體感覺是個重要關鍵。 Ø 踝關節:副舟狀骨增生與脛後肌功能異常如何解決?除了腳趾抓毛巾運動或許還有更好的選擇! 本書特色: l 臨床個案呈現:透由臨床最真實的個案,描述評估與治療流程,直接提升臨床觀點。 l 實證性導向:透過實證醫學找出合適的評估與治療方針。 l 圖解示範:真人實際示範,讓讀者能一起操作。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下背痛教室 (1版)

下背痛教室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下背痛教室 作者:林宜潔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376 簡介: 「腰痠背痛」可謂現代人的通病,許多人因此而深受其擾。本書作者將其多年對下背痛的研究與治療經驗彙整成書,內容包括急性與慢性下背痛的手術治療、藥物與注射阻斷治療,以及物理因子治療等。除此之外,作者亦對下背痛患者強調其應有正確的自我管理來克服疼痛,並提供具體方法教導患者在治療初期、回復期、維持期及超治癒期等環節中的處置及居家復健。全書簡明易懂,讀者可輕鬆掌握,對骨科、復健科等臨床醫師也是最佳的教戰利器。倘若您或您的親朋好友正深受其害,本書所提出的概念指導,對您想必是不可多得的福音! 序言: 人生在世,或早或遲,大概都有下背痛的經驗。 下背痛並非年紀漸長才會出現的疾病,年輕時突然發生也是偶有之事。 有時忽然出現劇烈的疼痛,動彈不得;有時則是尚可忍耐的程度,行動無大礙,下背痛程度各有不同、差異甚大。 從醫學角度來看,下背痛的原因複雜多樣,求診的患者,聽了醫師的說明卻不能十分了解的人,也所在多有。 此外,該接受什麼樣的治療、日常生活該怎麼做,實際上為此困擾的病人也不少。 在學術上熱心研究並有多年診療脊椎疾患經驗的川上博士,希望以病患為對象,此書因此應運而生。 開立下背痛教室課程是川上博士多年以來的夢想,為下背痛而苦惱的病患出版本書,在此聊表敬意的同時,我也深信此書將成為眾多病患最親切的夥伴。 鳥取大學教授 前山嚴 1986年5月 自序 初版序 「腰痛到幾乎動彈不得,是經常有的事。」 「一彎腰下背就痛,好痛苦。」 「無法持續同一個姿勢。從坐著的姿勢站起來的時候,特別痛。」 「早上起床的時候,腰痛到無法馬上起床。」 「從屁股到大腿都痛,小腿肚到腳趾頭也都又痛又麻。」 「只能騎腳踏車或推嬰兒車到處走走,沒有輔助的話,腳抬不起來,或痛到不得不停止走路。」 如果你有以上的腰痛情況,本書對你一定有幫助。 腰痛,或下背痛,是跟感冒一樣常見的疾病。 實際上,有人說80%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有一次或兩次的下背痛。身體勞動者是想當然爾,家庭主婦或上班族也一樣常為下背痛所苦。發生的年齡層從十幾歲開始,最多是工作高峰期的四十幾歲,五十歲後則愈來愈少。 當然大部分的下背痛不需醫療協助也可以自然痊癒,但是其中變成慢性化,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受限、無法從事喜歡的運動,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在我們骨科的門診,為下背痛所困擾而前來求診的人也很多。 本人至今診察過許多這樣的病患,累積了相當的經驗,從慢性下背痛到反覆發生下背痛,甚至需要手術的下背痛,發現大部分的病患若可以透過正確的自我管理,便克服下背痛。再者,病患自己不努力的話,醫師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解決,我是這麼認為的。 有鑑於此,我為了宣導下背痛的正確知識與對應之道,每週聚集病人上課一次。在歐美國家,這稱為low back school(下背痛教室),早已行之有年。 本書以之前對患者開課的經驗為主,以下背痛的基本知識為基礎,希望寫出一本能夠幫助下背痛自我管理的書。 本書共由十個章節(課)所構成。 第1課,從下背痛的發生開始,到慢性化的經過,其治療方式與下背痛自我管理的總論,請務必閱讀。 第2課,針對下背痛的疾患原因進行解說。當您從主治醫師那邊聽到了病名,可參考本課,用以正確地理解您的疾病。 第3課,說明下背痛與神經痛之基本原因、為何不靠自身努力無法康復,為了能使讀者更科學化地理解,將從解剖、生物力學、老化的角度加以原則性的說明。 第4課,具體地說明醫療院所實施的各式各樣治療。雖然有許多治療法,其步驟與目的各有差異,也各有所長所短。醫師們當然知道其不同而加以選擇,患者也應該充分理解,這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5課到第8課,說明自我管理的具體方法。特別是慢性下背痛的患者,應該時時注意自己的疼痛(第5課),養成習慣並採姿勢減輕壓力的方法(第7課)。此外,培養以體力對抗壓力、因人而異的運動訓練(第8課)也是非常適合的。恢復期間,想必下背痛也一定會出現吧,此時,不妨參考第6課或第8課的動態休息 (active rest)。 第9課,包含下背痛等痛覺的發生機制,從生理面及心理面來說明。 第10課,根據病人的症狀與徵兆,推測其病名與病態,整理「這樣的時候該怎麼辦?」的治療方針。 以上是本書主要的內容,書的結尾也準備了下背痛自我管理的測驗,希望能藉此整理重點給讀者善加利用。 著者 1986年2月 改訂第2版之際(1992年10月) 其實本人今年恰逢考取醫師執照二十年了。在那之後成為脊椎外科的俘虜,一心專注於椎管狹窄症,成為妻子的笑柄,但回想起來的確學到了很多。從先進教授與眾多研究者那兒,得到勇氣與光明;也從病人那兒,得到了各種事實的啟發。因此也可以說,本書是由許多病患合力完成的。其中也包括了第4課當模特兒的長谷川千惠美(舊姓神庭),在此也特別向她致謝。在強調醫學是科學的當下,也別忘了醫學亦是經驗與倫理。可以跟民眾分享日新月異的醫學成果,我感到十分榮幸。 改訂第3版之際(1998年2月) 一轉眼,離開大學的研究生涯已經十年有餘。當時自負於醫學的頂端,如今也憂心會被年輕一輩的醫師超前。為此感謝鳥取大學骨科學教室森尾泰夫博士,爽快地承讓寶貴的資料。此外,也感謝在第一線的醫院,和慷慨協助插圖一事的荒川惠子護理師。 改訂第4版之際(2004年4月) 初版至今已十餘年,從執筆開始算來更是二十年有餘。如今非常感謝曾經協助的各位,也感激醫學書院編輯部的橫田公博先生,對於我冒昧的出版企畫認真過目。以及本院復健部的主任城音寺正興,協助指導有關深層肌群的知識,相信能成為日後下背痛自我管理研究的重要資訊。 改訂第5版之際(2011年3月) 這十數年間關於下背痛的治療,治療根本的概念有所改變。將傳統治療法用科學化、可信賴的方式驗證為基礎,訂定且發表治療指引,也就是所謂的EBM(實證醫學)的治療指引。此外,急性下背痛與慢性下背痛,在病理方面也有明顯不同,此一概念也已確立。 本人受到菊池臣一先生所翻譯的美國『成人急性下背痛:診斷與治療 (1995)』,以及『英國急性下背痛處置臨床治療指引 (2002)』、『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管理-歐洲治療指引 (2008)』,感受如雷貫耳的衝擊。一邊反思著這份衝擊,也不免感受到人人均應受惠的醫療系統,也會因各國保健政策不同而有如此大的差異。 本書初版於1986年,想起來當時三十八歲,正在提交腰椎脊椎狹窄的學術論文,煩悶於「無法手術的慢性下背痛病患,該怎麼才好?」。自此便萌生對於慢性下背痛的病患來說,自我管理(運動治療)是不可或缺的想法。初版的原稿送出後,我便離開了大學的研究,走上了第一線診療下背痛患者的道路,原本被大家漠視的自我管理層面,近年來也獲得許多研究者的青睞,我既得果樹,也以身為第一線臨床醫師的身分反芻思量。 第5版與第4版的編輯方式迥異,幾乎是從零開始重新寫起。平日繁忙,無法專心寫作,幸得醫學書院的理解,我對於他國的治療指引的贊同也好、疑問也好,還有我對於下背痛治療的概念,也隨著此書整理,終於可以成冊出版。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我的諸位同事,特別是本院復健同仁與醫學書院的菅陽子小姐。

原價: 800 售價: 7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下背疾病-以實證為基礎的預防和復健指引 2010 <合記> (1版)

下背疾病-以實證為基礎的預防和復健指引 2010 <合記>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下背疾病-以實證為基礎的預防和復健指引(Low Back Disorders - Evidence-Based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SBN 9789861267180 作者/出版社 *徐中盈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0/1 內容簡介 重量:1kg  頁數:336 裝訂:精裝  開數:16K  印刷:雙色 編譯群:徐中盈.陳韻茹.趙遠宏.洪承綱 圖:250張 表:30張 【簡介】 本書為國際知名的下背疾病專家-McGill,根據其本身之實務經驗,探究傳統下背運動及專業人員處理下背痛方法之質疑論點,並提出多項自己原創性之研究。全書以作者本身實驗結果來說明探究的依據,也基於這些論點提出下背疾病治療之流程,輔以圖示說明,有助於臨床執業人員掌握下背痛患者的病因與需求,並提供具體的治療方針與計畫,亦可作為臨床衛教的參考資料。 【目錄】 作者序 iii 前言 v 致謝辭 vii 譯者群 ix 譯者序 x 你應閱讀本書的原因及相關閱讀方法 xi 測試與運動名稱一覽表 xiii 照片版權 xv ※第一部分 科學基礎 1 第 1 章 背部問題引言 2 國會環境:對背部問題的不幸之不利影響  3 目前下背疾病診斷處理法的缺陷  3 是不是百分之八十五的下背問題都原因不明?  5 檢驗假設的診斷方法  5 大多數慢性背痛的主訴真的是植根於心理因素嗎?  6 疼痛是否會造成活動耐受力不佳?  7 目前下背疾病照顧和預防方法的不足之處  7 不良的復健建議  8 背部復健可以在六至十二個星期完成?  10 復健的首要目標是否為重建關節活動度?  11 處理背痛有什麼更好的選擇?  11 機械性負荷與傷害的過程:下背組織傷害的導火線  11 結語  14 第 2 章 本書獨特的科學處理法 15 體外試驗實驗室  15 合記圖書出版社 發行 活體試驗實驗室  16 虛擬脊椎如何運作  16 虛擬脊椎的發展  21 第 3 章 下背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下背疾病) 22 生物、心理、個人變因之間的多層面聯結  22 三個重要的研究  23 工人表現出下背疾病,是因為他們被支付賠償金以表現出有疾病的樣子?  24 疼痛是否有器質性的基礎,還是只是心理問題?  25 生物力學變因和心理變因是可以區分的嗎?  28 第一次傷害的數據對肇因及預防有什麼重要性?  28 生物力學因素如何影響下背失能 ?  29 機械負荷和下背痛:實地研究的風險因素  29 哪些是受傷會導致的持久性生理、生物力學、動作變化?  30 一個健康脊椎所能承受的理想負荷是多少呢?  31 個人因素和下背失能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32 證據支持了什麼?  33 第 4 章 腰椎功能性解剖 35 基礎神經結構 (basic neural structure)  35 血管解剖 (vascular anatomy)  36 椎骨 (the vertebrae)  36 椎骨結構與負載 (vertebral architecture and load bearing)  36 椎體後側組成 (Posterior Elements of the Vertebrae)  41 椎間盤 (Intervertebral Disc)  44 承載負荷的能力 (Load-Bearing Abilities)  44 漸進的椎間盤傷害 (Progressive Disc Injury)  44 肌肉 (Muscles)  47 肌肉尺寸 (Muscle Size)  48 肌群 (Muscle Groups)  49 腹肌 (Abdominal Muscles)  56 腰肌 (Psoas)  60 腰方肌 (Quadratus Lumborum)  61 肌肉部分的總結 (Muscle Summary)  62 韌帶 (Ligaments)  62 縱韌帶 (Longitudinal Ligaments)  63 棘間與棘上韌帶 (Interspinous and Supraspinous Ligaments)  63 其他胸腰韌帶 (Other Ligaments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65 正常韌帶力學與受傷力學  65 腰背筋膜 (Lumbodorsal Fascia, LDF)  66 骨盆、髖關節與相關肌肉的快速回顧  67 疼痛與解剖結構的臨床相關議題  70 特定組織的疼痛形式  70 疼痛的描述能提供可靠的診斷嗎?  71 最後注意事項  71 第 5 章 腰椎的正常與傷害力學 72 胸腰椎的運動學特性  72 動力學與正常的腰椎力學  76 功能性活動時下背之承重  76 各種運動時下背的負荷  87 疑惑的抬舉機轉 (Dubious Lifting Mechanisms)  91 腹內壓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92 腰背筋膜 (Lumbodorsal Fascia)  94 液壓擴大器 (Hydraulic Amplifier)  95 腹內壓升高、腰背筋膜與液壓擴大器:總結  95 正常脊椎力學其他重要的機轉  95 日間脊椎變化的生物力學  96 脊椎記憶  96 解剖上有彈性的柱及束:肌肉共同收縮與脊椎穩定  97 傷害機轉 (Injury Mechanisms)  98 特定組織傷害機轉摘要  98 牽涉腰椎機轉的傷害力學  99 處於「生物力學封包」中  99 傷害後生物力學與生理學變化  108 組織損壞發病機轉、疼痛與表現  108 傷害程序:動作改變  109 傷害後肌肉抑制的特定模式  110 骨盆交叉症候群和臀肌遺忘症  110 第 6 章 腰椎穩定的迷思與真實 113 穩定度:量化類比  113 穩定的量化基礎  114 位能是高度的函數  115 位能是硬度與儲存彈性能的函數  117 肌肉產生的力與硬度  118 足夠的穩定  119 穩定的迷思、真實與臨床意義  119 ※第二部分 分傷害的預防 123 第 7 章 下背疾病風險評量 124 回顧下背疾病的危險因子  124 NIOSH風險評量方法  125 1981年準則  125 1993年準則  126 Snook 身心理的方法  127 腰椎動作監測器 (LMM)  127 人因監測器的方法  128 生物訊號驅動的模式方法  130 Marras模式與McGill模式  130 肌電圖輔助式最佳化  131 簡單或是複雜的模式?  131 我們所要面對的挑戰  132 第 8 章 降低下背部傷害的風險 133 來自文獻的啟示  133 勞工賠償局 (compensation board) 統計資料:一項人工產物嗎?  134 人體工學研究  134 ...

原價: 780 售價: 741 現省: 39元
立即查看
一定會考的公職國考英文選擇題1,000(附贈最強背單字神器+躺著也能背單字音檔+必背單字表下載+三回線上測驗+文法教學影片+歷屆考古題下載)

一定會考的公職國考英文選擇題1,000(附贈最強背單字神器+躺著也能背單字音檔+必背單字表下載+三回線上測驗+文法教學影片+歷屆考古題下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為什麼要搞定英文選擇題? 因為公職國考英文95%以上都考選擇題! 《一定會考的公職國考英文選擇題1,000》 每天只要花你10分鐘, 1個月輕鬆拿下公職、國考英文最高分! 因為公職國考英文很簡單, 所以千萬不能放棄! 只要花考前1個月的時間反覆練習本書所精選的內容, 「讓英文成為花最少時間, 卻能拿最多分數的考科!」 全國唯一6種「線上學習」資源, 「最強背單字神器App」+「躺著也能背單字音檔」+「必背單字表」+「三回線上測驗」+「文法教學影片」+「歷屆考古題」, 就算是離開書桌,在走路時、等車時、用餐時……, 也能用手機善用零碎時間,再多學一點英文。 保證史無前例的方便、CP值最高! 《一定會考的公職國考英文選擇題1,000》 教你用最短的時間準備公職國考英文、 用最快速又準確的解題法寫完考卷, 省下來的時間,就拿去準備別的考科吧! 在每年的公職考試中,參加考試的人數龐大、競爭激烈,但人人有準備、個個沒把握。因此,真正能夠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的屈指可數。在這個充滿挑戰的考試舞台上,關鍵的成功因素就是:掌握英文。英文成績不僅是考試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更是幫助考生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核心能力。 《一定會考的公職國考英文選擇題1,000》六大優點: 一、題目精選:精準打擊的武器 題目經過嚴謹挑選,具關鍵性與實用性,每道題目都旨在幫助讀者熟悉考試常見的類型和模式,讓你在考場上如魚得水,實現真正的有效學習。 二、考題翻譯:消除疑惑的指標 為了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題目內容,每道題目及關鍵單字都附上中文翻譯。考生不用花時間翻譯,便能迅速掌握題意,從而提升解題效率。 三、題型解析:深入了解的關鍵 本書不僅提供翻譯,還附上題目解析,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每道題目的用法和背後的邏輯。分析內容涵蓋單字、片語和文法,讓你在解題時更具信心,並學到更多相關知識。 四、分門別類:高效技巧地學習 我們將單選題系統性地分為幾個部分:單字、片語、文法和閱讀題型。透過分類方式使讀者能根據自身需求靈活分配學習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每一分努力都有所回報。 五、歷屆考古題:熟能生巧的祕訣 本書還收錄了歷年精彩的考古題,讓讀者能熟悉各類題型、抓住考試重點。這些經典題目幫助考生在考試中熟能生巧,提升解題速度與思考,讓你在考場上更能游刃有餘。 六、學習工具:零碎時間的學習 本書提供多樣的學習工具,讓考生們能善用零碎時間和手機,進行背單字、複習文法、熟悉考古題等考試準備,讓忙碌的現代人能有效學習。 學習公職英文,除了善用時間、精心閱讀和認真練習外,選擇合適的工具書同樣至關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書正是你的最佳助手,無論是站著背、坐著背,還是躺著背,隨你所選!最重要的是,這本《一定會考的公職國考英文選擇題1,000》不僅能幫助你應對公職考試,還能提升你的英文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我們誠摯希望《一定會考的公職國考英文選擇題1,000》能為每位讀者和考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讓你在考試的道路上如魚得水、步步高升。祝願大家在追尋夢想的旅程中,事事順心,學業有成! Mastering English is the key to unlocking your success in exams. 【目錄】 使用說明 VRP&網頁版使用說明 最強背單字神器使用說明 作者序 Chapter 1 單字篇 【精選試題】 動詞類 名詞類 形容詞類 副詞、介系詞類 混合類 【歷屆考古題】 單字填空 段落填空 閱讀測驗 Chapter 2 片語篇 【精選試題】 動詞 名詞、量詞 形容詞 介系詞、連接詞 俚語、口語類 【歷屆考古題】 單字填空 段落填空 閱讀測驗 Chapter 3 文法篇 【精選試題】 動詞 間接問句 感官動詞/花費動詞 形容詞 副詞 關係代名詞/關係副詞 代名詞 連接詞 介系詞 倒裝句 時態 被動式 比較級/最高級 附加問句 假設句 情態助動詞 特殊動詞 進階練習──考古題 【歷屆考古題】 單字填空 段落填空 閱讀測驗

原價: 449 售價: 355 現省: 94元
立即查看
自學西班牙語會話 看完這本就能說:只要直接套用本書會話模式,一次學會日常溝通、必背單字與基礎文法(附音檔下載連結QR碼)

自學西班牙語會話 看完這本就能說:只要直接套用本書會話模式,一次學會日常溝通、必背單字與基礎文法(附音檔下載連結QR碼)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不讓「文法太難」成為學習西班牙語的阻礙! 只要使用書內的233個句型模式,就能輕鬆跟著開口說, 自然學會西語的基礎會話、文法!   西班牙語文法很困難,所以才不敢說出口?甚至因為害怕文法,讓你一開始就放棄學習?其實,大部分的會話內容,不需要思考複雜的文法結構,只要用簡單的句型就能表達!本書介紹233個西語會話中最常用的句型,從「我是…」、「我有…」、「我喜歡…」等最簡單的句子開始,以使用頻率最高的基本動詞為基礎,延伸出各種不同的句型,並提供短句及對話示範,只要輕鬆替換內容,就能說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在熟悉句型的同時,也逐步帶入現在式、過去式、未來式等時態變化,只要輕鬆跟著說,就能像母語人士一樣,在日常口說表達的同時,自然學會基本必要的文法。 本書特色   ◆不用複雜的文法,套用句型、替換內容就能說   本書打破「先學好文法才學會話」的傳統觀念,直接從立即可用的常見會話句型切入,只要照著範例套用句型、替換單字,就能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先讓嘴巴熟悉說西班牙語的感覺,建立對於西班牙語的信心,就能在練習口說的同時,逐漸學會常見的文法模式。   ◆透過簡單的句型,同時學會基本動詞和重要時態變化   動詞是句型的核心,所以本書選擇了西班牙語最常用的基本動詞,並由此衍生出各種常用句型。所以,這些句型保證是生活中最常用、最實用的說法,而且透過反覆接觸同一個動詞的多種表達方式,也能自然學會各種人稱的動詞變化。熟悉基本動詞之後,書中也逐步導入疑問詞、進行式、完成式、過去式、命令式的句型,進一步擴張表達方式的豐富度。   ◆母語人士親錄男女雙聲 MP3,徹底熟悉字尾性別變化   例句部分的每個句子,都由男性和女性配音員各唸一次。這是因為,當西班牙語的句子中出現代表說話者自己的名詞、形容詞時,必須配合性別使用適當的字尾,所以男版、女版的錄音也會有所不同,確保讀者能夠得知適合自己的正確說法,也能隨時察覺性別字尾變化的地方。除了單獨的例句以外,每個單元也收錄模擬實際生活情境的男女對話,讓學習者能將自己代入角色進行練習,體會實際口語表達的感覺。   ◆例句部分以西班牙語-中文對照,可直接聆聽學習   學會話當然要聽真人發音,邊聽邊唸,才能有效提升聽力與口說能力。本書例句部分除了以男女雙聲對照以外,也提供中文翻譯朗讀,讀者可直接聆聽進行學習。隨書並提供全書音檔下載連結QR碼,可一次完整下載所有MP3音檔,或選擇個別音檔聆聽,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不熟悉的app,更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iPhone、iPad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附核心動詞變化表,方便隨時查閱   學會了句型,當然也要確保動詞變化正確,才能有自信地用西班牙語溝通。本書精選52個最常用的動詞,詳細列出各種人稱與時態的動詞變化,方便隨時查閱。另外也提供動詞變化表的朗讀音檔,方便隨時聆聽、複誦。

原價: 499 售價: 394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完美風暴下能源經濟的沉思 (1版)

完美風暴下能源經濟的沉思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能源,沒有顏色!梳理自後疫情時代所發生的能源經濟要事, 看全球如何在完美風暴下倖存、重生、迎向未來。   ◎新冠疫情、烏俄及中東以伊之戰、台灣大選、能源變動……等重大事件巧合般地於同時同地疊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完美風暴」,作者詳盡分析完美風暴在世界掀起規模性的巨大損失或影響。   ◎電力就是生命線,本書帶你全面思考能源該如何生產、分配、消費與價格變動趨勢。   ◎結合台電的工作經驗,融入新的世界潮流,提出前瞻性的建議,堪稱國民能源寶典。   ◎爬梳作者多年來的能源省思文,集結為優質的能源科普書,不用理工背景,一樣秒懂!   台灣的能源問題,長期被當為政治角力的籌碼,   作者以三十餘年於台電服務的經驗,   以宏觀的國際視野分析台灣現狀,   並結合政經局勢觀察,向政府提出精闢的建言。      「能源,沒有顏色!」   是作者畢生奉獻於能源的哲學,   與身處這座島嶼上的你我一樣深愛這片土地,   他心心念念的期盼唯有一個,   就是台灣能有更好的明天。   新冠疫情、花蓮大地震、烏俄及中東以伊之戰、台灣大選、   能源變動等事件一起發生,對台灣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從本書中讀者可以瞭解在這段完美風暴期間,   國內外發生的能源經濟要事,   作者以其卓越的評論分析中理解   世界與台灣終究需要什麼樣的能源政策。 【目錄】 自序 回顧及前瞻 作者簡介 能源篇 2021 2022 2023 2024 經濟篇 2022 2023 2024 雜談篇 2021 2022 2023 2024 編輯後記   看更多

原價: 480 售價: 36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