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管理 (4版)
人氣推薦!已有8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社會工作管理(四版)
作者:黃源協, 莊俐昕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579096584
內容簡介
隨著治理理念介入社會服務領域,社會工作管理更加重視績效、網絡、團隊等概念。本書期望能與作者另一本著作《社會福利行政》充分結合,主要管理理論與職能於《社會福利行政》之中介紹,而本書重心將置於社會工作管理的項目與實務,且將吸收網絡治理、策略管理、績效與責信的新治理模式等觀點,期能更有系統與深入提供當代新穎的社會工作管理新知。
與《社會福利行政〉相輔相成: 本書與《社會福利行政》一書有所連貫,且相輔相成,皆為社工師考試的必備用書。
觀念新穎: 注入新穎的治理觀念,強調治理、策略與績效的重要性。
理論與實務結合:強調管理、治理相關理論與社會工作管理實務的結合。
目錄
第01章 社會工作與管理
第一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 新管理主義與社會工作
第三節 最佳價值與社會工作
第四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環境脈絡
第五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內涵
第02章 社會工作管理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治理
第二節 古典管理學派
第三節 人群關係學派
第四節 組織環境觀點
第五節 組織學習觀點
第03章 社會工作管理的職能
第一節 管理的意涵、運作與技能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規劃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組織
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領導與激勵
第五節 社會工作的決策
第04章 社會工作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意涵
第二節 員工管理
第三節 員工生涯發展管理
第四節 員工協助方案
第五節 志工管理
第六節 社會工作督導
第05章 社會工作的績效管理
第一節 績效管理的意涵與要素
第二節 目標管理系統
第三節 績效監測系統
第四節 員工績效管理技術—對「人/員工」的績效考核
第五節 組織績效管理技術—對「事/作業」的績效管控
第06章 社會工作的品質管理
第一節 社會服務品質的意涵與觀點
第二節 社會服務品質的要素、標準與測量
第三節 社會服務品質管理的重要性與因應策略
第四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意涵與策略
第五節 社會服務專業與品質管理
第07章 社會工作的網絡與團隊管理
第一節 網絡的意涵、功能與代價
第二節 網絡治理與網絡管理
第三節 夥伴關係的意涵、效益與風險
第四節 團隊的意涵、特性與類型
第五節 專業團隊的意涵與管理
第六節 衝突管理的意涵與策略
第08章 社會工作的資源、契約與資訊管理
第一節 社會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第二節 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維繫策略
第三節 契約委外的意涵與管理機制
第四節 社會服務契約委外的問題與挑戰
第五節 社會工作的資訊管理
第09章 社會工作的行銷與財務管理
第一節 社會服務行銷管理的意涵
第二節 社會服務策略性行銷的步驟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財務管理
第四節 預算的意涵、功能與編列步驟
第五節 募款的意涵與操作過程
第10章 社會工作的變革、風險與災難管理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變革管理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創新管理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風險管理
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危機管理
第五節 社會工作的災難管理
第11章 社會工作的方案管理
第一節 方案與方案管理的意涵
第二節 方案評估的意涵、類型與步驟
第三節 方案籌備期
第四節 方案規劃期/設計期
第五節 方案執行期與結束期
第六節 方案評估應有的態度與倫理議題
第12章 社會工作管理的未來
第一節 社會企業
第二節 社會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第三節 壓力、時間與向上管理
第四節 社會工作專業主義的挑戰
第五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趨勢:邁向真正的專業
立即查看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6/E) (4版)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四版
作者:Ashford/張宏哲等譯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579282246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人生發展的各個階段,以生理、心理、社會等層面來介紹社會環境之下,人類行為的相關主題及重要議題。本書新版進行大幅度的改版,篇幅也從12個章節縮減為10章,但仍維持內容一貫的豐富性與全面性。
強調多元面向(生理心理社會)架構:作為評估人類行為在社會環境時的參考,並從多元面向架構引申出處遇應用的原則。
深化專業知能的學習:在多元架構中,融入各種發展相關的理論和理論應用。
涵蓋層面廣泛且全面:以生命全程每個階段來分析與評估人類行為,每個階段的說明皆援引眾多的議題與案例。
引用實務案例來激發深思:每個章節都有案例,實際應用多元面向架構,以說明處遇計畫與原則。
適用課程︰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發展心理學、針對特定年齡層的社會工作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社會工作、心理諮商與輔導、教育等相關科系學生和專業人員。
目錄
第01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介紹
評估發展的風險和保護因子
人類是社會文化的動物
文化價值和族群中心主義
文化能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會
社會環境與其他環境的交互作用
生態系統理論
何謂危機理論?
人類發展
本章摘要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2章 多面向架構的整合
單一面向觀點在社會工作評估方面的限制
避免將人類與環境評估限定在單一的因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面向
多面向的架構
批判性探究與假設驗證
多面向架構的應用
執行批判性探究過程的原則
以假設為基礎選擇處遇
本章摘要
個案問題概念化的案例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3章 懷孕、生產與新生兒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家庭、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本章摘要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4章 嬰幼兒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自我覺知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5章 兒童早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兒童早期常見的精神障礙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6章 兒童中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7章 青少年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青少年荷爾蒙的變化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8章 成年初顯期和青年期
發展主題
成年初顯期
成年期理論
什麼是成熟?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9章 中年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10章 成年晚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預立醫療指示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結語:生命之旅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立即查看
社會心理學 (3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中文書】
書名:社會心理學 第三版
作者:陳皎眉 王叢桂 孫蒨如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4/06/30
ISBN:9789866018848
內容簡介
「風大就涼,人多就強」、「隔岸風景好,鄰家芳草綠」、「一隻豬養不肥」、「官大學問大」、「美人多愚」……這些耳熟能詳的諺語,是否正確?是否可靠?東南亞海嘯與日本311地震後,人們出錢出力,協助重建,但是為什麼卻沒有人對紐約市暗夜被襲的女子伸出援手?一群政治菁英,為什麼會做出攻打古巴豬玀灣的不智決定?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和維吉尼亞大學槍擊案的槍手,為什麼可以冷血地傷害無辜的群眾?芸芸眾生中,為什麼你只會愛上特定的人?為什麼得意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失意的人聽腳步聲就明瞭?這些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說法與事件,都是社會心理學家感興趣的主題。綜合理論與實證研究,社心學家們希望能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提出一些建議,希望你也有興趣和我們一起進入這個有趣的學術旅程!
目錄
第01章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陳皎眉)
社會撈混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史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焦點話題 整合分析法
第02章 社會認知(陳皎眉)
生男生女選醫院?
第一節 基模的種類與功能
第二節 影響基模使用的因素
第三節 基模對心理歷程與人際行為的影響
第四節 社會推論歷程中的心理捷徑與思考錯誤
焦點話題 快思慢想
第03章 人際知覺(陳皎眉)
吃蟲實驗
第一節 印象形成
第二節 整體印象
第三節 歸因理論
第四節 歸因偏誤
焦點話題 自我呈現策略
第04章 非語言溝通(孫蒨如)
無聲的花樣年華
第一節 非語言溝通行為的重要功能
第二節 常見的非語言溝通管道及非語言行為意涵
第三節 非語言行為的基本解讀向度
第四節 欺騙的偵測
第五節 非語言溝通能力的差異
第六節 增進非語言溝通的品質
焦點話題 觸碰傳情
第05章 人際吸引力與親密關係(孫蒨如)
焦點話題 如果你不在了,誰來提醒我小心?
第一節 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
第二節 親密關係的建立
第三節 親密關係中常見的問題
第四節 親密關係的終止
焦點話題 危機四伏的愛情
第06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王叢桂)
焦點話題 影響態度的因素
第一節 態度的定義、功能、測量與態度的形成
第二節 態度改變的理論與研究
第三節 拒絕改變態度
第四節 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
第五節 結語
焦點話題 情緒與態度改變
第07章 助人行為(孫蒨如)
大犧牲和小幫助
第一節 助人的基本動機
第二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第三節 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第四節 受助者的特性
第五節 助人的方式
第六節 受助者的反應
第七節 建立一個互助的社會
焦點話題 甜蜜的負荷,倒底重不重?
第08章 攻擊(王叢桂)
恐怖恐擊行為
第一節 攻擊的分類與理論
第二節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第三節 環境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第四節 個體內在歷程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第五節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第六節 控制與預防攻擊
第七節 結語
焦點話題 種族滅絕
第09章 社會影響(孫蒨如)
真的讚,才按讚?
第一節 從眾
第二節 順從
第三節 服從權威
第四節 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
第五節 社會影響與生活
焦點話題 集體歇斯底里症
第10章 團體(陳皎眉)
天啊!怎麼會這樣!
第一節 團體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第三節 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第四節 團體決定
焦點話題 團體的溝通
第11章 組織與領導(王叢桂)
領導者的驚人力量
第一節 領導者的權力基礎
第二節 領導者形成的理論
第三節 文化、組織與價值
第四節 華人社會的組織文化與領導:家族主義與家長式領導
第五節 結語
焦點話題 組織情緒、情緒勞動與情緒智能
第12章 性別角色與社會行為(王叢桂)
性別角色的改變
第一節 為什麼要研究性別角色?
第二節 性別差異
第三節 性別角色與其影響
第四節 性別角色信念形成的理論
第五節 兩性化研究
第六節 性別角色的未來發展趨勢
焦點話題 情別認同多元化
立即查看
社會團體工作:領導者養成實務 第二版 2024年 (2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社會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三大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一門應用科學。儘管團體一詞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然而以團體作為助人方法對初學者仍是抽象的。因此,本書二版除了社會團體工作理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增列章首知識架構圖、學習與反思單元,以圖像化、整體化的知識建構,貼近 e 世代學生的學習偏好。
除了知識傳遞,更強調實作面即 know how 的操作經驗。本書再依初學者學習痛點,將隱性思考顯性化,顯性思考結構採邏輯式、分解式、分段鷹架化,引領初學者進入專業助人的領域。
適用課程︰「社會團體工作」、「團體工作」等其他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技職、大學院校社工、社福、老福等相關科系學生及實務工作者。
目錄
第01章 社會團體工作的基本概念
壹 團體的構成要素
貳 社會團體的分類
參 「社會團體」作為助人工作平臺
肆 結論
第02章 社會團體工作的歷史源流與發展
壹 社會團體工作的歷史發展
貳 社會團體工作專業化發展
參 學習成為社會團體領導者
肆 結論
第03章 解讀團體運作的相關理論
壹 符號互動論對人際行為的詮釋
貳 場域理論對人際行為的詮釋
參 交換理論對人際行為的詮釋
肆 結論
第04章 系統整體觀與團體動力的側寫素描
壹 系統理論的基本概念
貳 影響團體動力的變數
參 剖析團體動力的意義與作法
肆 結論
第05章 團體動力的縱向發展
壹 團體發展階段之相關理論
貳 團體的開始階段
參 團體的中間階段
肆 團體的結束階段
伍 單次團體的縱向動力
陸 結論
第06章 採用社會團體工作的原因與作法
壹 發掘與預估社會議題的社工視角
貳 個體困擾議題的預估視角
參 籌備處遇團體可行性預估
肆 結論
第07章 催化行為轉化與結構團體設計原理
壹 科學化或助人專業之問題解決
貳 催化與形成行為轉化的行動
參 結構團體設計與行為轉化
肆 結論
第08章 撰寫團體計畫書
壹 社會團體工作計畫書的內涵
貳 確認待解議題的起點與終點
參 問題解決策略的鋪陳
肆 結論
第09章 單元活動內容設計要義
壹 單元活動設計依據
貳 單元活動設計規劃
參 角色扮演的運用
肆 訂定行動目標邁向改變的技術
伍 結論
第10章 團體領導的樣態與成效評估
壹 領導的定義與內涵
貳 社會團體工作的領導者養成
參 團體領導成效評估
肆 結論
第11章 團體領導技術
壹 助人者的基本素養
貳 帶領成員進入團體的引導
參 匯聚個別成員成為團體
肆 深化目標促進覺察的技術
伍 結論
第12章 任務團體領導技術
壹 非營利組織與任務團體
貳 匯集交流共識:召開會議
參 腦力激盪術
肆 結論
第13章 社會團體紀錄的意義與撰寫要點
壹 撰寫紀錄的意義與目的
貳 過程式紀錄的用途與做法
參 摘要式紀錄的用途與做法
肆 團體方案檔案紀錄管理
伍 結論
第14章 評估團體成效的理論與做法
壹 團體方案評估的相關理論
貳 團體方案評估的執行現況
參 結論
附錄1 團體中的自我體驗活動
附錄2 社會團體工作計畫書範例
立即查看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 (5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本書以人本主義與後現代思潮為基礎,結合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生態系統理論及優勢與復原力觀點建構的一套助人方法與技術。
提供預防和處遇的一套方法:針對來自個體、家庭及外在環境系統的限制所產生的壓力,本書是協助個人及家庭最基本預防和處遇的方法。
改版重點:本版新增政府近年努力推動的社會安全網,專節介紹其發展及現況,以及擴充助人的界限、倫理與價值等內容;個案工作中的記錄在本書中特地以專章介紹其重要性、形式與內容等;此外也增加了兒少、婦女、老人等多元案例。
新增課後習題:順應讀者需求,新增課後習題幫助讀者全面檢視對於該章內容的理解程度,以提升自我學習。
目錄
第01章 概論
第一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挑戰
第二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價值觀與倫理守則
第三節 社會安全網
第02章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
第一節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知識的發展
第二節 個案工作與理論的關係
第三節 生活模式與生態系統
第四節 優勢觀點、增權與復原力
第03章 助人的專業關係
第一節 個案工作專業關係的本質
第二節 情感轉移與情感反轉移
第三節 傳統文化對專業關係的意義
第四節 助人界限、倫理與價值
第04章 個案工作的會談
第一節 個案工作會談的本質
第二節 溝通與會談技術
第三節 特殊的會談技術
第四節 溝通的障礙
Part 2 服務過程篇
第05章 個案工作的過程與接案
第一節 解決問題與個案工作的過程
第二節 申請與接案目的
第三節 接案會談實例
第四節 接案的工作項目
第06章 資料蒐集與家庭訪視
第一節 資料蒐集
第二節 家庭訪視目的
第三節 家庭訪視內容
第四節 家庭訪視會談原則與方法
第五節 家庭訪視所面臨的壓力情境
第07章 個案工作預估
第一節 個案工作預估的特性
第二節 問題性質
第三節 多面向預估探討的問題
第四節 交互反應關係的預估
第08章 訂定介入目標與計畫
第一節 選定目標
第二節 基線測量與評估
第三節 擬定介入計畫
第四節 訂定契約
Part 3 方法篇
第09章 個案工作服務方法(一)
第一節 社交技巧訓練
第二節 危機處理
第三節 任務中心模式
第四節 焦點解決短期處遇
第10章 個案工作服務方法(二)
第一節 自我肯定訓練
第二節 情緒管理
第三節 壓力管理
第四節 認知重建
第11章 個案工作服務方法(三)
第一節 環境調整
第二節 個案管理
第三節 發展資源與倡導
第四節 社會計畫與社區組織
第12章 記錄
第一節 記錄的重要性
第二節 記錄的形式
第三節 社會個案服務階段記錄的項目與內容
第13章 評估與結案
第一節 評估
第二節 評估與研究
第三節 結案
總結
第14章 社會工作者與專業成長
第一節 社會工作者的自我認知
第二節 自我認知的方法
第三節 二級創傷或替代性創傷的自我調適
第四節 自我照顧與專業成長
立即查看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作者: 鄭麗珍, 潘淑滿 追蹤作者
出版社:雙葉書廊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出版日期:2022/04/28
語言:繁體中文
條碼:9789865492335
內容簡介
在臺灣社會工作發展軌跡中,社會工作的知識體系一方面透過社工教育移植自西方社會工作的知識典範,另一方面經由本土的吸納和實踐逐漸發展出現今的社會工作方法。本書的目的就是介紹社會個案工作的理念特色和工作方法,社工員在與個別案主工作時可以有所參考。
理念篇:說明社會個案工作相關理論、價值觀與倫理等基本概念。
過程篇:依序介紹社會個案工作的申請和接案、調查和資料收集、預估、服務計畫、介入或處遇、評估和結案等階段,社工員可以逐步循序的與案主一起工作、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目的。
目錄
理念篇
第一章社會個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社會工作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
第二節社會個案工作的意義與特性
第三節社會個案工作員的角色
第二章社會個案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生態系統個案工作理論
第二節任務中心個案工作理論
第三節危機調解模式個案工作理論
第四節女性主義個案工作理論
第五節優勢觀點取向個案工作理論
第三章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
第一節專業關係
第二節現實性與非現實性反應
第三節社會個案工作專業關係的原則
第四節專業關係的社會文化脈絡
第四章社會個案工作價值觀與倫理
第一節社會個案工作的價值
第二節社會個案工作的倫理
第三節倫理兩難的抉擇
第五章社會個案工作的會談技術
第一節個案工作會談的概論
第二節非自願性案主的會談原則
第三節家庭訪問
第四節電話會談
第六章社會個案工作紀錄的撰寫
第一節個案紀錄的重要性
第二節個案紀錄的類型
第三節個案紀錄的表單與功能
過程篇
第七章申請與開案
第一節申請與接案
第二節開案評估
第三節資料蒐集的來源與工具
第八章預估與服務計畫
第一節預估歷程
第二節服務目標與計畫的規劃
第三節擬定介入計畫
第九章個案工作的介入行動
第一節介入行動(一):直接服務
第二節介入行動(二):間接服務
第十章結案和評估
第一節結案
第二節結案的評估
立即查看
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
ISBN13:978957909687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劉弘煌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5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研究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為社會科學相關科系讀者所寫的統計學專書,以實用及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觀點,將相關統計理論及應用知識以平易近人、深入淺出的方式加以說明,讓讀者感受統計是日常生活、工作或從事研究的實用知識。本書最後以個案研究說明整個研究的過程,以及統計在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各章節亦深入介紹EXCEL在敘述統計及推論統計上的應用, 並說明統計在未來大數據時代可以發揮的力量。
1. 由淺入深易學易懂。
2. 理論應用相互呼應。
3. 運用電腦簡化計算。
4. 精選習題幫助學習。
目錄
第01章 緒論
1.1 統計及統計學的意義與功用
1.2 敘述統計與推論統計
1.3 社會科學研究的目的
1.4 社會科學理論建構的方法
1.5 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第02章 基本的統計概念
2.1 群體與樣本
2.2 概念的操作化定義
2.3 變數與資料
2.4 資料蒐集方法
2.5 資料分析方法
2.6 統計資料的解釋與運用
第03章 敘述統計(一):資料的組織與整理
3.1 次數分配表(名目資料)
3.2 比例與百分比
3.3 比與比率
3.4 簡單次數分配表(順序、等距、比例資料)
3.5 分組次數分配表(等距、比例資料)
3.6 分組次數分配表的編製
3.7 百分等級
3.8 有小數點或極端值資料的次數分配表
3.9 交叉分類表
3.10 圖示
Excel 在繪製統計圖形及計算統計量的應用
第04章 敘述統計(二):集中趨勢與離散趨勢之測量
4.1 集中趨勢量數
4.2 離散趨勢量數
Excel 在求集中趨勢與離散趨勢量數的應用
第05章 機率
5.1 機率的涵義
5.2 與機率有關之名詞
5.3 機率理論
5.4 機率的性質
5.5 機率的運算法則
5.6 貝氏定理/貝氏法則
5.7 機率分配
5.8 機率分配的平均數(期望值)與標準差
5.9 隨機變數的期望值與變異數
Excel 在求算機率的應用
Excel 投擲骰子實驗的操作程序
第06章 機率分配
6.1 二項機率分配
6.2 二項機率表
6.3 二項機率的應用
6.4 常態機率分配
6.5 常態曲線的理論模式與應用
6.6 常態曲線下的面積與機率
Excel在機率分配上的應用
第07章 抽樣分配與區間估計
7.1 抽樣方法
7.2 抽樣誤差
7.3 樣本平均數的抽樣分配
7.4 群體平均數μ 的估計––點估計與區間估計
7.5 t 分配
7.6 群體比例P 的估計
7.7 補充例題
Excel 在抽樣分配與區間估計的應用
第08章 假設檢定
8.1 假設
8.2 平均數的抽樣分配
8.3 平均數差的抽樣分配
8.4 顯著水準
8.5 第一類錯誤與第二類錯誤
8.6 顯著水準的選擇
8.7 α 與 p-value
8.8 檢力
8.9 檢定的步驟
8.10 單一群體平均數μ 的假設檢定
8.11 兩群體平均數差μ1 − μ2 的假設檢定
8.12 單一群體比例P 的假設檢定
8.13 兩群體比例差P 1 − P2 的假設檢定
8.14 成對樣本平均數的檢定
8.15 檢定單一及兩個群體平均數所需具備的假定與條件
Excel 分析工具在假設檢定的應用
第09章 變異數分析
9.1 變異數分析的設計邏輯
9.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3 平均數間的多重比較
9.4 效果值的使用
9.5 變異數使用F 統計量應注意的事項
9.6 變異數分析之步驟
Excel 在變異數分析的應用
第10章 無母數檢定
10.1 卡方檢定
10.2 中位數檢定
10.3 曼-懷氏U 檢定
10.4 克-瓦氏的單變數變異數分析
10.5 魏氏成對樣本等級符號檢定
10.6 傅利曼K 組相關樣本等級檢定
Excel 在卡方檢定的應用
第11章 相關分析
11.1 相關的方向
11.2 相關的形式
11.3 相關的強度
11.4 相關的用途
11.5 相關係數
11.6 散布圖的重要性
11.7 偏相關
11.8 使用皮爾森相關係數之條件
11.9 史畢爾曼的等級––順序相關係數
11.10 古德曼及克魯斯卡的噶瑪係數
Excel 在求相關係數上的應用
第12章 迴歸分析
12.1 迴歸分析的意義與功用
12.2 線性迴歸模型
12.3 迴歸直線方程式
12.4 迴歸直線的解釋
12.5 在迴歸分析中資料所需具備的條件
12.6 預測的誤差與消減誤差之比例
12.7 迴歸與相關之關係
12.8 迴歸方程式之檢定
12.9 多元線性迴歸模型與方程式
12.10 迴歸方程式中的虛擬變數
Excel 在迴歸分析的應用
第13章 統計的應用
13.1 統計與生活
13.2 統計與研究
13.3 統計分析
13.4 統計的應用
13.5 數據倫理(數據藝術)
13.6 未來展望與挑戰––巨量資料的處理與運用
附錄
A.1 機率表
A.2 常用的EXCEL 統計函數
A.3 統計分析決策圖
A.4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ISBN13:9789865668075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黃源協;蕭文高
裝訂/頁數:平裝/298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01/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政策
內容簡介
隨著國內外社會環境的變化,為保障弱勢及一般民眾的生存權及發展權,並回應社會的訴求,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必須與時俱進,始能因應現實環境帶來的挑戰。為此,本書新版除更新國內新(修)政策與法規外,更全面的檢視國際社會政策的發展趨勢,例如,新增「新社會運動」、「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新式福利混合經濟」、「社會企業」等,以讓學習者能隨時掌握最新穎、完整且豐富的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新知。
1. 分析當代社會政策相關的理論(意識形態)、價值與制定過程。
2. 分析國際社會的社會政策發展趨勢,及其對臺灣社會政策與立法的意涵。
3. 介紹及分析國內社會福利相關的政策、法規與實務,並對其提出反思及展望。
4. 分析社會政策實踐的抉擇過程中,「家庭」、「社區」、「志願部門」、「市場」及「社會企業」的功能與侷限。
目錄
PART 1 理論基礎篇
第01章 何謂社會政策
第一節 社會政策的起源
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定義
第三節 社會政策的內涵
第四節 為何需要學習社會政策
第02章 意識型態與社會政策
第一節 社會民主觀點
第二節 新右派
第三節 第三條路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
第五節 女性主義
第六節 新社會運動
第03章 價值與社會政策
第一節 需求
第二節 公民權
第三節 社會排除
第四節 平等
第五節 社會正義
第04章 社會政策的制定過程、模式與執行
第一節 政策過程
第二節 影響社會政策制定的因素
第三節 理論觀點
第四節 社會政策的合法化過程
第五節 社會政策的制定模式
第六節 政策執行
第05章 社會福利與福利國家
第一節 社會福利的意涵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類型與模式
第三節 福利國家的意涵
第四節 福利國家的萌芽與成長
第五節 福利國家的危機與緊縮
第六節 新社會風險與社會投資型福利國家
第七節 比較社會政策: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及其批判
第06章 社會政策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英國社會政策的發展
第二節 美國社會政策的發展
第三節 臺灣社會政策的發展
PART 2 社會安全篇
第07章 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
第一節 社會安全
第二節 社會保險
第三節 老年、遺屬及失能保險
第四節 健康保險
第五節 長期照顧
第六節 失業保險
第七節 職業災害保險
第08章 貧窮與社會救助
第一節 貧窮的定義
第二節 貧窮的歸因
第三節 從安貧到脫貧
第四節 社會救助政策
第五節 社會救助法的內涵
第六節 社會救助法的檢視
PART 3 社會服務篇
第09章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兒童及少年的問題與福利需求
第三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的內容與特色
第七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0章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身心障礙的意涵與觀點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的問題與福利需求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五節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1章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高齡化社會的問題與福利需求
第三節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老人福利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長期照顧服務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2章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婦女的問題與福利需求
第三節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內容與特色
第七節 性別工作平等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八節 性騷擾防治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九節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3章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原住民族的社會問題與福利需求
第三節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PART 4 福利資源篇
第14章 社會工作專業體制與志願服務
第一節 社會工作師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二節 社會工作專業體系的挑戰
第三節 社會工作專業體系的回應
第四節 志願服務的意涵與發展趨勢
第五節 志願服務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志願服務體系的檢視
第15章 社會政策實踐的抉擇
第一節 新式福利混合經濟
第二節 以社區做為福利輸送的基地?
第三節 志願部門是政府的好夥伴?
第四節 政府該如何介入家庭?
第五節 商業部門加入社會服務供給的行列?
第六節 社會企業能兼顧「公益」與「市場」?
第七節 臺灣社會政策實踐的抉擇
立即查看
書名:方案規劃與服務評鑑(第2版)
作者:蔡啟源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4/03
ISBN:9789579096058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討論「方案規劃」與「服務評鑑」的社工專業書籍,為適合大三/大四生、研究所一年級之教科書,亦可為實務工作者設計活動方案的工具書,也是參加國家社工師考試必讀的書籍。書名稱為「規劃」而非「設計」,係因社工的服務方案常非為原創性,內容傾於擇取必要的服務活動做組合與安排,再將其重新串連而成。
課程規劃由淺入深:
依照服務活動方案所需涵蓋的單元順序而寫成,並分別做深入淺出的介紹與討論。
教材內容豐富實用:
於各章末附有「相關名詞釋義」及「範例」說明,足供讀者學習與練習。
逐步操作易上手:
讀者只要依循作者在各章節中所強調的撰寫步驟而操作,即可完成一份具備實務性與可行性活動方案。
目錄
二版序
緒論:方案規劃 vs. 服務評鑑
PART 1 方案規劃篇
第01章 方案構想 vs. 執行能力
方案構想來源
檢驗方案執行能力
評估機構的執行能力
方案效益的講求
理論引導方案規劃
第02章 需求評估 vs. 問題陳述
需求評估
問題陳述
需求評估 vs. 問題陳述
撰寫指引
再一次叮嚀
第03章 方案目的 vs. 工作目標
方案目的
工作目標
目的與工作目標的撰寫
第4章 服務對象 vs. 服務次序
選定服務人口群
人口群類別
決定服務對象優先次序
第05章 方案活動:內容-形式-性質 vs. 工作任務-職責-角色
方案活動內容
方案活動形式
方案活動性質
工作任務-職責-角色
第06章 方案活動資源 vs. 徵詢信
方案活動需要社會資源
活動資源的類別
徵詢信的必要性
徵詢贊助的對策
第07章 經費預算 vs. 編列方法
活動經費來源
預算編列的類別
預算編列方法
第08章 方案作業進度
工作作業表的意義
制訂工作進度表
第09章 方案宣傳
社會工作與媒體
方案宣傳內涵:工具及方法
宣傳活動作法
方案宣傳技巧
第10章 方案總檢視
方案報告:格式與內容
方案摘要與封面
方案規劃的相關事項
讓方案更優質
PART 2 服務評鑑篇
第11章 服務評鑑的基本認識
服務評鑑的性質
服務評鑑的重點
服務評鑑的必要性
服務評鑑的事前準備
第12章 形成評估 vs. 過程評鑑
何為形成評估
何為過程評鑑
第13章 總結評鑑
成果/結果評鑑 vs. 效益/效應評鑑
總結評鑑的內涵
總結評鑑的特質
PART 3 總體回顧篇
第14章 總回顧
方案內容總回顧
執行方案的要點
不可忽略的規劃細節
尾語
第15章 實務範例
方案規劃
服務評鑑
立即查看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ISBN13:978957909674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林萬億-主編;林萬億;李易駿;李宜興;賴兩陽;黃彥宜;吳明儒;黃肇新;張麗珠;黃盈豪-
裝訂/頁數:平裝/362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5/01
中國圖書分類:社區工作;社區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撰希望社會工作界重新重視「以社區為對象之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不論是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學校社會工作、脫貧計畫、老人關懷、長期照顧、精神復健、防災計畫、犯罪預防,或是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會住宅等等,都需要以社區為對象、場域的工作方法的介入。
本書從基本概念談起,接著討論社區工作過程化,從社區評估開始,進入社區規劃,再到組織社區、策略動員,進一步談社區充權,最後談社區能力建構。
此外,加上臺灣社會流行的社區總體營造,以及最近政府積極推動的農村再生、地方創生,以及將成為高齡社會必須面對的共生社區,和因應天災不斷而須強調的社區防災,最後將原住民部落工作納入討論。
本書特色
兼具理論與實務操作。
引進新知識,與國際接軌。
實施跨界與跨專業的整合。
以本土素材和案例為主的實務引介。
目錄
PART 1 基本概念
第01章 總論/林萬億
壹、什麼是社區?
貳、什麼是社區工作?
參、臺灣的社區發展史
肆、社區工作模式
第02章 社區工作的步驟/李易駿
壹、助人歷程與社區工作實務
貳、社區工作公開行動前的預備階段
參、組織社區居民推動工作
肆、永續發展階段:工作者退出社區
PART 2 社區工作過程化
第03章 社區評估/李宜興
壹、進入社區與關係建立
貳、認識社區
第04章 社區規劃/李宜興、賴兩陽
壹、社區議題與目標形成
貳、行動方案與計畫成形
第05章 組織社區/賴兩陽
壹、組織社區的意義、功能與類型
貳、組織社區的方式
參、組織社區必備的能力
附錄
第06章 與社區同工/李易駿
壹、與社區同工的類型、意義與目的
貳、與社區團體合作的步驟
第07章 策略行動/黃彥宜
壹、增進對社區問題的覺察
貳、策略行動實施
第08章 充權與社區工作/黃彥宜
壹、充權概念的起源與意義
貳、權力是充權的核心概念
參、社區居民產生無力感的情況
肆、充權的實踐
伍、社區充權的策略
陸、檢視社區充權的指標
柒、如何成為充權的社區工作者
第09章 社區能力建構與運用/吳明儒
壹、社區實務工作模式
貳、社區能力的意義與建構
參、社區能力的指標與運用
肆、社區能力在社區工作上的運用
PART 3 社區發展、防災與部落工作
第10章 社區發展(一)/林萬億、李易駿、吳明儒、賴兩陽
壹、社區總體營造
貳、社區產業發展
參、社區守望相助
肆、社區文化發展
伍、社區照顧服務
陸、社區健康營造
第11章 社區發展(二)/黃肇新、林萬億
壹、農村再生
貳、地方創生
參、共生社區
第12章 社區防災/張麗珠
壹、臺灣常見的天然災害
貳、社區防災整備
參、家庭防災整備
附錄
第13章 部落工作/黃盈豪
壹、議題背景
貳、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部落工作的推動
參、部落工作實務
立即查看
當代社區工作:計劃與發展實務(第三版)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社會福利服務析論─當代臺灣地區的方案計畫討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鄧普頓獎」(Templeton Prize)、「京都獎」(Kyoto Prize),以及「克魯格獎」(John W. Kluge Prize)得主查爾斯‧泰勒,以政治哲學角度切入當代議題,並為其論述賦予歷史縱深與未來展望。
2016年「中央研究院講座」邀請到國際知名哲學家查爾斯‧泰勒來台演說。《當代社會中的理性》前兩講是其中央研究院講座稿的譯本,分別探討西方民主的危機以及現代社會中的世俗主義兩個重要議題。
泰勒教授主張唯有將民主重新理解為一種「目的式」過程,降低社會不平等,恢復全體人民自治的古典意涵,方能提升民主的正當性。而在多元分歧的現代社會中,宗教仍為追求超越性的重要管道,政府應該強調寬容,並公平而和諧地管理多元的宗教組織。
第三講為泰勒教授特別提供的手稿,討論西方近代理性以及道德秩序觀念的發展史,以作為其論述民主與世俗化問題時的哲學以及思想史基礎。
【目錄】
「中央研究院講座系列」序(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講座系列」序(黃進興)
編者緒論:查爾斯‧泰勒關於「另類現代性」的考察(蕭高彥)
第一講 西方民主的危機?
第二講 西方民主的危機?
第三講 單在理性
立即查看
【簡介】
在二十世紀中,人類文明發展最速,變化也是最大。社會科學在此一戰火瀰漫、擾攘不安的世紀裡有長足進步,隨著電腦與網際網路的發展,過去的學科獨善其事如今被跨學科研究取代。雖是如此,社會科學相對於自然科學,依然是人類探索世界的兩大門徑之一。
本書清晰地界定社會科學的範圍、性質與分類,接著簡述當代社會科學的發展。之後,本書依循社會科學中社會、經濟、政治這三個彼此環環相扣、緊密結合的一體之三面之脈絡,探究1960年代以降,西方社會科學發展的危機,與新左派的挑戰,乃至質疑或顛覆。在當今危疑震撼的廿一世紀,吾人所面對的是一個高度發展,卻也是高度風險的社會,在此社會科學各家將如何因應此一世局之演展,便有加以論述與評析的必要。
【目錄】
第一章 社會、社會學說與社會科學
第二章 社會科學的範圍、對象、性質與分類
第三章 現代社會科學的發展情況及其趨向
第四章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科學的互動
第六章 社會行為與經濟行為
第七章 社會學的進展
第八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學
第九章 政治行為、權力、統治與權威
第十章 政治與政治學
第十一章 社會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
第十二章 社會心理學及其兩大派別
第十三章 西方社會科學的危機與新左派的崛起
第十四章 現代社會的特徵
外文姓名翻譯對照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