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 精華版(Sociology: the essentials 10/E) (10版)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社會學 精華版(第10版)(Sociology: the essentials 10/E)
作者:Andersen(黃儀娟, 齊力)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20/03/00
ISBN:9789579282635
內容簡介
M. L. Andersen 與H. F. Taylor兩位教授撰寫出Sociology: Understanding a Diverse Society一書,由於甚受學界歡迎,旋即出版該書的精華版Sociology: The Essentials,亦深受歡迎,如今已更新至第十版。本書即依據精華版第十版進行中文翻譯,此次更納入最新相關研究文獻與時事,讀者可學習用社會學的眼光探知世界的新貌。
本書主要依循社會學界三種主流理論觀點進行討論:功能論、衝突論與符號互動論。內容以美國為主要討論場域,再輔以全球化視野,既廣泛又能深入生活細節。本書筆觸輕巧、內容豐富生動、主題範圍廣泛,尤其強調多元化觀點:刻劃種族、族群、性別在各不同層面的不平等,並強調不平等為社會建構的產物,是一本非常值得優先閱讀的社會學導論。
目錄
第01章建立社會學觀點
何謂社會學?
社會學觀點
多元性的重要性
社會學理論的發展
社會學的理論架構
第02章文化
定義文化
文化的元素
文化多元性
大眾媒體與流行文化
文化與媒體的理論觀點
文化變遷
第03章進行社會學研究
研究流程
研究設計
社會學研究的工具
研究倫理:社會學研究是價值中立的嗎?
第04章社會化與生命歷程
社會化過程
社會化媒介
社會化理論
多元社會中的成長過程
老化與生命歷程
再社會化
第05章社會結構與社會互動
何謂社會?
促使社會得以凝聚的因素
社會的多元形態
社會互動與社會
分析社會互動的理論
印象管理和劇場理論
網際互動
第06章團體與組織
團體的類型
源於團體的社會影響
正式組織與科層組織
功能論、衝突論與符號互動論:理論的觀點
第07章偏差與犯罪
何謂偏差?
偏差認同、歷程與社群
測量犯罪
犯罪的類型
刑事司法體系
解釋犯罪與偏差
第08章社會階級與社會階層化
社會分化與社會階層化
美國的階級結構:與日俱增的不平等
所得與財產的分配
分析社會階級
社會流動:迷思與真實
不平等存在的原因
貧窮
第09章全球階層化
全球階層化
全球階層化理論
全球階層化的結果
全球貧窮問題
全球化與社會變遷
第10章種族與族群
種族與族群的社會建構
偏見、歧視與刻板印象
種族主義:多元形式
當代移民:新公民權的挑戰
種族階層化:當前樣貌
解釋種族與族群的不平等
種族正義:改變與挑戰
第11章性別
性別的社會建構
性別社會化
性別階層化
性別理論
從全球觀點看性別
性別與社會變遷
第12章性
性與文化
當代性態度與性行為
性與不平等:性別、種族與階級
性:社會學與女性主義理論
認識同性戀者的生命經驗
性與社會議題
性與社會變遷
第13章家庭與宗教
家庭
定義家庭
社會學理論與家庭
當代美國家庭的多樣性
婚姻與離婚
家庭暴力
社會變遷下的家庭演變
家庭與社會政策
宗教
定義宗教
宗教在美國社會的重要性
宗教的社會學理論
多樣性與宗教信仰
宗教組織
宗教與社會變遷
第14章教育與醫療保健
教育
學校教育與社會
學校教育重要嗎?
教育與不平等
教育的社會學理論
教育改革
健康照護
美國的健康照護系統
健康與疾病的社會學
健康照護差別與社會不平等
健康照護的社會組織
健康照護的理論觀點
健康照護改革
第15章經濟與政治
經濟
經濟與社會
變遷中的全球經濟體
職場的社會組織
多元群體/多元工作經驗
經濟與工作的社會學理論
政治
權力、政治與政府
權力、權威與科層制
權力理論
政府:多元社會的權力與政治
作為社會機構的軍隊
第16章環境、人口與社會變遷
危機中的氣候議題:環境社會學
環境不平等與環境正義
計算人口:人口研究
人口成長:人口太多了嗎?
變遷:多向度過程
社會變遷理論
全球化和現代化:形塑我們的生活
詞彙表
索引
立即查看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作者: 鄭麗珍, 潘淑滿 追蹤作者
出版社:雙葉書廊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出版日期:2022/04/28
語言:繁體中文
條碼:9789865492335
內容簡介
在臺灣社會工作發展軌跡中,社會工作的知識體系一方面透過社工教育移植自西方社會工作的知識典範,另一方面經由本土的吸納和實踐逐漸發展出現今的社會工作方法。本書的目的就是介紹社會個案工作的理念特色和工作方法,社工員在與個別案主工作時可以有所參考。
理念篇:說明社會個案工作相關理論、價值觀與倫理等基本概念。
過程篇:依序介紹社會個案工作的申請和接案、調查和資料收集、預估、服務計畫、介入或處遇、評估和結案等階段,社工員可以逐步循序的與案主一起工作、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目的。
目錄
理念篇
第一章社會個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社會工作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
第二節社會個案工作的意義與特性
第三節社會個案工作員的角色
第二章社會個案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生態系統個案工作理論
第二節任務中心個案工作理論
第三節危機調解模式個案工作理論
第四節女性主義個案工作理論
第五節優勢觀點取向個案工作理論
第三章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
第一節專業關係
第二節現實性與非現實性反應
第三節社會個案工作專業關係的原則
第四節專業關係的社會文化脈絡
第四章社會個案工作價值觀與倫理
第一節社會個案工作的價值
第二節社會個案工作的倫理
第三節倫理兩難的抉擇
第五章社會個案工作的會談技術
第一節個案工作會談的概論
第二節非自願性案主的會談原則
第三節家庭訪問
第四節電話會談
第六章社會個案工作紀錄的撰寫
第一節個案紀錄的重要性
第二節個案紀錄的類型
第三節個案紀錄的表單與功能
過程篇
第七章申請與開案
第一節申請與接案
第二節開案評估
第三節資料蒐集的來源與工具
第八章預估與服務計畫
第一節預估歷程
第二節服務目標與計畫的規劃
第三節擬定介入計畫
第九章個案工作的介入行動
第一節介入行動(一):直接服務
第二節介入行動(二):間接服務
第十章結案和評估
第一節結案
第二節結案的評估
立即查看
當代社區工作:計畫與發展實務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當代社區工作:計畫與發展實務
ISBN13:9789579096973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李易駿
裝訂/頁數:平裝/408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版次:6
出版日:2021/01/01
中國圖書分類:社區工作;社區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提供專業助人者(包括社會工作者、社區營造者、社區產業規劃者、公共衛生人員)完整的社區工作專業知識與統整性的架構。同時以「實務議題」,深入說明臺灣社區工作的現況,並以「概念解析」針對易被誤解的理論與概念,進行深入的討論。
本書固然是為社會工作學生及專業者所撰寫的,但亦為提供其他與社區、草根行動者(包括社區健康促進者、社區營造及文化工作者、社區教育者等)所運用及參考。
章前架構:藉由圖像表達抽象的專業概念,並運用表格對比的方式,解說複雜糾結的專業概念,以利於讀者學習。
實務專欄:詳實說明臺灣社區工作的現況,且容易被誤解的理論概念,以進行深入的討論。
名詞解釋:特別於章末詳細說明重要專有名詞,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基礎理論之概念,盼能更有效率的學習。
目錄
第01章 社區工作的基本概念
1.1社區工作的意義
1.2社區工作的目標與範圍
1.3社區工作的專業特性
1.4社區工作的實務特性
1.5與社區工作相關的其他概念
第02章 社區工作的歷史發展
2.1英國
2.2美國
2.3聯合國的推動
2.4臺灣
2.5啟示
第03章 社區工作的要素
3.1社區
3.2社區居民與組織
3.3社區意識
3.4何謂願景
3.5何謂資源
3.6社區工作者
3.7方案與計畫
3.8社區工作要素的整合與功能發揮
第04章 社區工作的程序
4.1社區工作的實務歷程
4.2起步階段
4.3評估階段
4.4發展專業服務規劃階段
4.5工作階段
4.6擴大工作階段
4.7永續工作階段
4.8結案階段
第05章 社區工作的價值與原則
5.1價值的意義與對助人工作的重要性
5.2社區工作中的主要價值與原則
5.3社區工作原則之合作與互助
5.4社區工作原則之參與
5.5社區工作原則之民主、自主與自決
5.6社區工作原則之培力
第06章 社區工作者的角色與知識基礎
6.1社區工作者的角色
6.2社區工作者在專業服務工作歷程中的角色
6.3社區工作者的專業能力
6.4專業社區工作的服務記錄
6.5社區工作的知識基礎
6.6核心與主題專業知識
第07章 以社區居民及社區總體為對象的實務工作技術
7.1社區工作的實務技術
7.2社區調查
7.3提升社區意識
7.4動員及組織居民
7.5資源開發與資源動員
第08章 以社區幹部為對象的實務工作技術
8.1發展社區願景
8.2籌備及主持會議
8.3規劃與執行方案
8.4社區能力建構
8.5社區培力
第09章 社區工作的理論與工作模式
9.1社區工作理論與工作模式
9.2常運用於社區工作中的理論
9.3立基於資產社區發展
9.4Rothman 的社區工作模式
第10章 社區產業發展
10.1地區產業發展在社區工作中的重要性
10.2發展地區產業的基本原則與實務作法
10.3臺灣的社區產業發展概況
10.4地區產業發展中的可能矛盾
第11章 專業社區工作的未來發展
11.1全球化時代中的社區工作
11.2臺灣地區社區發展的現況與困境
11.3專業整合中的社區工作
立即查看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6/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四版
作者:Ashford/張宏哲等譯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579282246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人生發展的各個階段,以生理、心理、社會等層面來介紹社會環境之下,人類行為的相關主題及重要議題。本書新版進行大幅度的改版,篇幅也從12個章節縮減為10章,但仍維持內容一貫的豐富性與全面性。
強調多元面向(生理心理社會)架構:作為評估人類行為在社會環境時的參考,並從多元面向架構引申出處遇應用的原則。
深化專業知能的學習:在多元架構中,融入各種發展相關的理論和理論應用。
涵蓋層面廣泛且全面:以生命全程每個階段來分析與評估人類行為,每個階段的說明皆援引眾多的議題與案例。
引用實務案例來激發深思:每個章節都有案例,實際應用多元面向架構,以說明處遇計畫與原則。
適用課程︰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發展心理學、針對特定年齡層的社會工作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社會工作、心理諮商與輔導、教育等相關科系學生和專業人員。
目錄
第01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介紹
評估發展的風險和保護因子
人類是社會文化的動物
文化價值和族群中心主義
文化能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會
社會環境與其他環境的交互作用
生態系統理論
何謂危機理論?
人類發展
本章摘要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2章 多面向架構的整合
單一面向觀點在社會工作評估方面的限制
避免將人類與環境評估限定在單一的因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面向
多面向的架構
批判性探究與假設驗證
多面向架構的應用
執行批判性探究過程的原則
以假設為基礎選擇處遇
本章摘要
個案問題概念化的案例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3章 懷孕、生產與新生兒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家庭、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本章摘要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4章 嬰幼兒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自我覺知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5章 兒童早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兒童早期常見的精神障礙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6章 兒童中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7章 青少年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青少年荷爾蒙的變化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8章 成年初顯期和青年期
發展主題
成年初顯期
成年期理論
什麼是成熟?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09章 中年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第10章 成年晚期
發展主題
生理層面
生理成長與發展
生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預立醫療指示
心理層面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溝通
態度、情緒與規範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社會層面
團體與家庭
社區與支持系統
多元文化、性別與靈性考量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結語:生命之旅
學習力檢視
關鍵詞
立即查看
社會團體工作:領導者養成實務 第二版 2024年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社會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三大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一門應用科學。儘管團體一詞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然而以團體作為助人方法對初學者仍是抽象的。因此,本書二版除了社會團體工作理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增列章首知識架構圖、學習與反思單元,以圖像化、整體化的知識建構,貼近 e 世代學生的學習偏好。
除了知識傳遞,更強調實作面即 know how 的操作經驗。本書再依初學者學習痛點,將隱性思考顯性化,顯性思考結構採邏輯式、分解式、分段鷹架化,引領初學者進入專業助人的領域。
適用課程︰「社會團體工作」、「團體工作」等其他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技職、大學院校社工、社福、老福等相關科系學生及實務工作者。
目錄
第01章 社會團體工作的基本概念
壹 團體的構成要素
貳 社會團體的分類
參 「社會團體」作為助人工作平臺
肆 結論
第02章 社會團體工作的歷史源流與發展
壹 社會團體工作的歷史發展
貳 社會團體工作專業化發展
參 學習成為社會團體領導者
肆 結論
第03章 解讀團體運作的相關理論
壹 符號互動論對人際行為的詮釋
貳 場域理論對人際行為的詮釋
參 交換理論對人際行為的詮釋
肆 結論
第04章 系統整體觀與團體動力的側寫素描
壹 系統理論的基本概念
貳 影響團體動力的變數
參 剖析團體動力的意義與作法
肆 結論
第05章 團體動力的縱向發展
壹 團體發展階段之相關理論
貳 團體的開始階段
參 團體的中間階段
肆 團體的結束階段
伍 單次團體的縱向動力
陸 結論
第06章 採用社會團體工作的原因與作法
壹 發掘與預估社會議題的社工視角
貳 個體困擾議題的預估視角
參 籌備處遇團體可行性預估
肆 結論
第07章 催化行為轉化與結構團體設計原理
壹 科學化或助人專業之問題解決
貳 催化與形成行為轉化的行動
參 結構團體設計與行為轉化
肆 結論
第08章 撰寫團體計畫書
壹 社會團體工作計畫書的內涵
貳 確認待解議題的起點與終點
參 問題解決策略的鋪陳
肆 結論
第09章 單元活動內容設計要義
壹 單元活動設計依據
貳 單元活動設計規劃
參 角色扮演的運用
肆 訂定行動目標邁向改變的技術
伍 結論
第10章 團體領導的樣態與成效評估
壹 領導的定義與內涵
貳 社會團體工作的領導者養成
參 團體領導成效評估
肆 結論
第11章 團體領導技術
壹 助人者的基本素養
貳 帶領成員進入團體的引導
參 匯聚個別成員成為團體
肆 深化目標促進覺察的技術
伍 結論
第12章 任務團體領導技術
壹 非營利組織與任務團體
貳 匯集交流共識:召開會議
參 腦力激盪術
肆 結論
第13章 社會團體紀錄的意義與撰寫要點
壹 撰寫紀錄的意義與目的
貳 過程式紀錄的用途與做法
參 摘要式紀錄的用途與做法
肆 團體方案檔案紀錄管理
伍 結論
第14章 評估團體成效的理論與做法
壹 團體方案評估的相關理論
貳 團體方案評估的執行現況
參 結論
附錄1 團體中的自我體驗活動
附錄2 社會團體工作計畫書範例
立即查看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ISBN13:9789579282888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Earl Babbie
裝訂:平裝
附件:林秀雲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5/3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你能立即做研究也會寫報告
Earl Babbie 所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於1975年問世,本書為2021年第15版的中譯本;新版除了更新圖表統計數字與說明,並介紹新近學者研究成果和國際時事,更於每章起頭新添「你的想法?」專欄,就該章主題以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實務上的是非,再於章末「你的想法?……再思」專欄中,由方法學的角度為學生解惑。
本書最大的特色為作者清晰易懂、類似在課堂上與學生對話的寫作風格,詳細解說研究設計、實驗法、問卷調查、田野研究、非介入性方法、質化與量化資料處理與分析等內容,讓讀者有效地了解研究方法和實務操作,並隨時提醒讀者注意研究工作易犯的錯誤。作者重視研究倫理,除專章討論研究倫理與政治議題,在其他章小節討論涉及的倫理議題。
讀者循序研讀練習,學習研究工作的邏輯與技巧,以及撰寫研究報告的各個步驟,適合社會學、社會工作、心理學、行政學、社區研究、教育學、大眾傳播學、企業管理及政治學等多門不同學科,是一本兼顧理論與實務的研究方法暢銷教科書。
目錄
第一篇 探究的概說
第01章 人類的探究與科學
導言
尋求真實
社會科學的基礎
社會研究的一些辯證
第02章 典範、理論與研究
導言
一些社會科學的典範
社會理論的元素
再論兩種邏輯系統
演繹理論的建構
歸納理論的建構
理論與研究之間的關聯
理論在「現實世界」的重要性
研究倫理與理論
第03章 社會研究的倫理與政治
導言
社會研究的倫理議題
兩件倫理的爭議
社會研究的政治議題
第二篇 探究的建構:量化與質化
第04章 研究設計
導言
研究的三個目的
個案解釋
通則解釋的邏輯
必要與充分原因
分析單元
時間面向
混合的方法
如何設計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書
研究設計的倫理
第05章 概念化、操作化與測量
導言
測量任何存在的事物
概念化
描述性與解釋性研究的定義課題
操作化的選擇
測量品質的判準
測量的倫理
第06章 指數、量表與分類法
導言
指數與量表
指數的建構
量表的建構
分類法
第07章 抽樣的邏輯
導言
抽樣簡史
非機率抽樣
機率抽樣的邏輯與方法
母體與抽樣架構
抽樣設計的類別
多階段集群抽樣
機率抽樣的回顧
抽樣的倫理
第三篇 觀察方法
第08章 實驗法
導言
適合實驗法的主題
古典實驗法
挑選受試者
實驗設計的變型
實驗法的案例
運用網路實驗法
「自然的」實驗法
實驗法的優缺點
倫理與實驗法
第09章 調查研究
導言
適合調查研究法的主題
提問的準則
問卷編製
自填式問卷
訪問調查
電話調查
網路調查
混合模式的調查
不同調查方法的比較
調查研究法的優缺點
次級資料分析
倫理與調查研究法
第10章 質化田野研究
導言
適合田野研究的主題
質化田野研究的特殊考量
質化田野研究的一些典範
執行質化田野研究
質化田野研究的優缺點
質化田野研究的倫理
第11章 非介入性研究
導言
內容分析法
分析既有統計資料
比較與歷史研究
非介入性線上研究
倫理與非介入方法
第12章 評估研究
導言
適合評估研究的主題
界定問題:測量的課題
評估研究設計的類型
社會指標研究
倫理與評估研究
第四篇 資料分析:量化與質化
第13章 質化資料分析
導言
連結理論與分析
質化資料處理
用於質化資料的電腦程式
量化資料的質化分析
質化研究的品質評鑑
倫理與質化資料分析
第14章 量化資料分析
導言
資料的量化
單變項分析
次團體的比較
雙變項分析
多變項分析導論
社會學診斷
倫理與量化資料分析
第15章 多變項分析的邏輯
導言
精確模型的起源
精確模型的範型
精確模型與事後提出假設
第16章 社會統計
導言
描述統計
推論統計
其他多變項分析技術
第17章 閱讀與撰寫社會研究報告
導言
閱讀社會研究報告
撰寫社會研究報告
閱讀與撰寫社會研究報告的倫理
附錄
附錄A圖書館的使用
附錄B亂數表
附錄C卡方分配
附錄D常態分配
附錄E抽樣誤差的估計
立即查看
社會科學概論:多元觀點的透視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社會科學概論:多元觀點的透視(第二版)
作者:謝國斌, 何祥如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5/07/00
ISBN:9789864300402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認識有趣且多元之社會科學知識領域,適合社會科學的初學者閱讀,以及大專院校做為通識課程教材。
做為社會科學最初步的入門書籍,作者以相當通俗白話的口吻撰寫,並沒有像一般的社會科學論著一樣,做引經據典的長篇論述或統計數據的引用。全書以社會科學「多元觀點」的本質為軸線,作為串連不同學門的基礎,這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全書共十六章,第一章至第六章勾勒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第一章先介紹社會科學的意義並闡釋多元觀點的精神;第二章以國家起源為例,介紹社會思想家的觀點;第三章介紹孔德、涂爾幹、韋伯等重要的社會科學思想家;第四章闡明科學哲學的意義及典範;第五章及第六章分別講述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著手進行研究。
第七章起介紹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學門,其中第七章到第九章闡述社會學的意義及社會階層、族群關係等社會學的重要議題;第十章與第十一章介紹政治的基本概念及民主政治;第十二至十五章則各以一章引導讀者認識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與、國際政治經濟學。這些學門雖然還無法構成社會科學知識領域完整的形象,但相信已足以勾勒出大致的樣貌。希望本書除了能讓讀者得到一些知識的累積之外,也能有系統地建構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並培養其批判思考的能力。
第二版對於第一版中某些論點加以強化、補足,並依最新資訊及社會科學的發展更新內容,期能以更完整、更新穎的面貌就教於讀者。
目錄
Chapter 01導論
第一節 社會科學的意義
第二節 社會科學的科際分工與整合
第三節 多元觀點的透視
第四節 多元觀點教與學的幾個建議
Chapter 02 社會思想家的觀點—以國家的起源為例
第一節 KWL學習策略
第二節 思想家對國家的看法
第三節 三位思想家國家論之比較
Chapter 03 重要社會科學思想家
第一節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1857)
第二節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
第三節 韋伯(Max Weber, 1864-1920)
Chapter 04 科學哲學
第一節 科學哲學的意義
第二節 典範的意義
第三節 科學哲學的四大典範
Chapter 05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打開社會科學之門的工具箱
第三節 常見的社會科學資料蒐集方法
Chapter 0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研究前之準備工作─問自己四個問題
第二節 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 研究的途徑
第四節 效度與信度
第五節 研究計畫之擬定
Chapter 07 社會學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第二節 社會學的四大理論觀點
Chapter 08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一):社會階層
第一節 社會階層的定義與觀點
第二節 社會階層制度
第三節 社會階層的劃分
第四節 社會階層流動
Chapter 09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二):族群關係
第一節 族群的定義
第二節 族群的形成與維繫
第三節 族群關係
第四節 族群同化的層面
Chapter 10 政治學(一):政治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多元的政治定義
第二節 綜合性的政治定義
第三節 政治運作的場合
Chapter 11 政治學(二):民主政治
第一節 民主政治的意義
第二節 多元的民主政治型態
Chapter 12 人類學
第一節 人類學的意義
第二節 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土人類學的議題─台灣的南島民族
第四節 文化多樣性的重要
Chapter 13 心理學
第一節 什麼是心理學?
第二節 多元的心理學模式
第三節 其他重要心理學理論
Chapter 14 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學的意義與觀點
第二節 台灣教育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 教育的功能
第四節 多元的智能與機會
Chapter 15 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 經濟學的意義與範疇
第二節 經濟發展
第三節 有錢的國家與貧窮的國家
第四節 經濟發展與危急的地球
Chapter 1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何謂研究者?
第三節 成為合格研究者的蛻變歷程
第四節 認清社會科學多元的本質
第五節 結語
立即查看
English Works for the Office 3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進口商所提供書籍偶有書角微瑕疵,不影響閱讀 “”此書不收退 不介意書角問題再下單””】
書名:English Works for the Office 3
作者:Susan Crosthwaite
出版社:敦煌書局
出版日期:2017/04/28
ISBN:9789576068171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Know-How:根據單元主題提供職場應對準則。
Cultural Talk:以簡短文字讓使用者了解商場中的文化差異,如對於「守時」的看法、「拒絕」的方式、「要求加薪」的做法等,為未來可能與他國人士合作做準備。
Survival English:挑出職場上常見的用字及片語並加以解釋,提升職場溝通技巧。
Top Tip:提供有助於在職場上生存的小訣竅。
Case Study:利用眾所皆知的實際案例搭配單元主題撰寫文章,讓使用者更有效地在閱讀的同時,將所學內容內化並能加以運用。
Video:每一單元特別模擬實際場景拍攝影片,讓學習更活潑且有效率,並增加課堂上課的靈活度。
Review Test:有效檢核學習成果。
TOEIC Mini Test:仿新多益題型設計出題,適合準備考試的學習者。
立即查看
社會福利概論
ISBN13:9786269589562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李易駿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重量:640克
版次:5
出版日:2022/10/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提供與其他教科書不同的視角──從制度的角度來介紹社會福利,全書共計十三章,其中有幾章的主題在其他教科書中相對較少見到,包括討論社會福利的學科及科學性質(第二章)、社會福利制度的制度條件(第四章)、社會福利制度運作的諸元素(第六、七章)及制度運作原理(第八、九章)。同樣地,本書亦對社會福利的發展歷史(第三章)、主要的社會福利制度體系,予以一般性的介紹。
本書特色
本版次的編寫,秉持傳遞學科基本概念的思維中,仍維持社會福利制度及基本概念說明的書寫理念及結構體系,而透過增加專題實例進行概念的延伸解釋與辯證,也增加對當前主要國家政策計畫(長期照顧、社會安全網)的討論,期待可以更豐富學習者對學科的認識,甚至延伸運用到實務的工作中。也期待與社會福利輸送相關連的行政者,可以透過本書的介紹,而能夠助益於社會福利服務的輸送及體系運作。
目錄
CHAPTER 1 社會福利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社會福利的性質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範圍
第三節 社會福利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其他社會福利的常用概念
名詞解釋
CHAPTER 2 社會福利的科學特性
第一節 科學與學科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社會福利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名詞解釋
CHAPTER 3 主要國家社會福利發展歷史
第一節 英國
第二節 德國
第三節 瑞典
第四節 美國
第五節 台灣
名詞解釋
CHAPTER 4 社會福利思想與社會基礎
第一節 社會福利思想
第二節 社會福利價值
第三節 社會福利的工具性目的
第四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條件
名詞解釋
CHAPTER 5 社會福利組織及人員
第一節 社會福利組織與福利輸送
第二節 社會福利組織的類型
第三節 社會福利人員
名詞解釋
CHAPTER 6 社會福利的結構與分配基礎
第一節 福利提供的組成與結構
第二節 社會福利分配的權利
第三節 以財務情況為福利給付的審查
第四節 非財務標準的福利給付審查原則
第五節 不同審查條件原則的運用
名詞解釋
CHAPTER 7 社會福利的給付財貨
第一節 福利財貨的傳統型態
第二節 財稅福利與稅式給付
第三節 給付型態的選擇
名詞解釋
CHAPTER 8 社會福利的財務制度
第一節 社會福利財務綜觀
第二節 政府公共福利制度的財務制度
第三節 特種社會福利基金
第四節 非營利社會福利組織財務制度
名詞解釋
CHAPTER 9 社會福利的輸送
第一節 服務與給付輸送的結構
第二節 政府在社會福利中的角色
第三節 多元的福利提供者
第四節 多元福利輸送的選擇
名詞解釋
CHAPTER 10 經濟安全
第一節 所得與經濟安全
第二節 社會保險
第三節 社會救助
第四節 社會津貼
第五節 其他經濟保障方式與概念
名詞解釋
CHAPTER 11 福利服務
第一節 福利服務的性質與內涵
第二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
第三節 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第四節 老人福利服務
第五節 婦女福利服務
名詞解釋
CHAPTER 12 就業促進
第一節 就業對個人與社會福利的意義
第二節 提供就業相關服務的準備
第三節 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
第四節 新興就業服務議題
名詞解釋
CHAPTER 13 社會變遷下的社會福利
第一節 社會福利具回應社會變遷的特色傳統
第二節 社會變遷與新社會福利需求
第三節 當代社會福利變革
第四節 台灣的社會福利環境與政策挑戰
名詞解釋
立即查看
Elementary Statistics in Social Research 社會統計學 (雙語版) An Adapted Version (1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Elementary Statistics in Social Research 社會統計學 (雙語版) An Adapted Version 12/E
作者:Levin/Fox/Forde
出版社:Pearson
出版日期:2015/07/00
ISBN:9789862802984
內容簡介
Provides an understanding of statist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is best-selling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rovides the right balance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nd step-by-step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The twelfth edition of Elementary Statistics in Social Research is written to be understandable to all reader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out a strong background in mathematics.
This text is available in a variety of formats – digital and print. Pearson offers its titles on the devices students love through Pearson’s MyLab products, CourseSmart, Amazon, and more. To learn more about our programs, pricing options and customization, click the Choices tab.
Learning Goals
Upon completing this book, readers will be able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tatist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Features
Accommodates students – Written to be understandable to a broad range of student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out a strong background in mathematics.
Illustrations – Detailed step-by-step illustrations of statistical procedures are located at important points throughout the text.
Clear, logical explanations – Explanations that give the rationale and use of statistical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Looking at the Larger Picture” boxes – This feature helps deepen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statistical methods.
Alternative and group formulas – As well as some non-parametric tests.
Supports use of SPSS – Includes SPSS problem sets at the end of chapter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SPSS in an appendix.
目錄
立即查看
社會統計學(AGRESTI) <五南> 957-11-2959-3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社會科學統計方法學-結構方程式<五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基礎統計分析:R程式在社會科學之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基礎統計分析:R程式在社會科學之應用
ISBN13:9789865668105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蔡佳泓
裝訂/頁數:平裝/3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5/01/01
中國圖書分類:統計電子資料處理;統計電腦資料處理
內容簡介
本書主旨為提供讀者運用R程式進行初階社會科學統計,從最基礎的讀取資料開始,一直到進行迴歸分析,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教科書。本書最大特色為提供許多實用的語法,讀者只要自行輸入,就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初學者將可以輕鬆地掌握R程式。此外,本書特別強調繪圖的程式,並提供許多實例,讓讀者可以通盤了解繪圖的功能。對於經常運用統計軟體,而想要簡化運算步驟、想繪製高品質且簡單易懂的統計圖表,而又不想受限於昂貴龐大統計軟體的讀者而言,本書是最適合的參考書籍。
內容由淺入深,提高讀者興趣。
內文附有許多練習與問題,可幫助讀者提升學習效果。
每章之間具有連續性,亦可自成一個單元,可視學習需求調整順序。
特別強調繪圖相關程式的應用,並提供豐富的實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佳泓
現職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主任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
臺灣大學政治系學士
經歷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副研究、研究員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系訪問教授
著作
研究論文發表於臺灣政治學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應用經濟論叢
Party Politic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等
研究領域
選舉行為、民意政治、方法論
目錄
第01章 為什麼要學R程式?
1.1 R程式有哪些優點?
1.2 哪些人需要學R程式?
1.3 章節安排
1.4 使用本書的方法
第02章 開始使用R
2.1 安裝R
2.2 練習與問題
第03章 讀取、整理資料
3.1 讀取不同格式的資料
3.2 資料名稱
3.3 存取工作空間
3.4 程式碼
3.5 整理資料
3.6 遺漏值
3.7 轉置資料
3.8 輸出資料
第04章 R的資料形態
4.1 建立向量 (vector)
4.2 類別 (factor)
4.3 索引 (index)
4.4 資料框架 (data.frame)
4.5 陣列 (array)
4.6 列表 (list)
第05章 R的基本指令
5.1 表格 (table)
5.2 三種計數的指令:向量的長度 (length),資料的列數 (nrow),字串的字母數 (nchar)
5.3 重複 (rep)
5.4 順序 (seq)
5.5 資料子集 (subset)
5.6 貼上 (paste)
5.7 排序 (sort, order)
5.8 切割 (cut)
5.9 統計函數
5.10 應用函數 (apply, tapply, lapply, sapply)
第06章 繪圖
6.1 前言
6.2 基本概念
6.3 R與lattice的繪圖
6.4 應用ggplot2
6.5 特殊圖形
第07章 自訂函數
7.1 簡介
7.2 函數
7.3 迴圈 (loop)
7.4 多重函數
7.5 條件式 (control flow)
7.6 假設如果 (if...else)
第08章 分佈
8.1 常態分佈、一致分佈、貝努利分佈、波松分佈
8.2 中央極限定理
8.3 點估計
8.4 區間估計
8.5 信賴區間
8.6 單一樣本檢定
8.7 成對樣本檢定
第09章 類別變數之間相關性
9.1 PRE
9.2 名目變數
9.3 順序變數:Goodman-Kruskal Γ
9.4 卡方檢定
第10章 線性迴歸
10.1 最小平方法
10.2 迴歸的假設
10.3 迴歸係數檢定與信賴區間
10.4 殘差值
10.5 信賴區間以及預測區間預測值
10.6 虛擬變數
10.7 複迴歸
第11章 結語
立即查看
破解統計與研究方法的15個迷思:組織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謠言與真相(Lance/ Statis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Myths...)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社會科學的研究議題乃是人類社會與組織現象,研究變數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由於研究者通常難以操弄變項或隨機抽樣,因此較不容易驗證因果,而常被視為軟科學 (soft science)。所幸,近年來隨著研究方法的與各類統計技術(如結構方程模式等)的精進與普及,使社會科學研究者得以發展更嚴謹的 (rigorous) 實證研究,並驗證複雜的理論模式。近年來許多社會科學與組織研究的頂尖學術期刊中,屢屢可見高品質的研究成果,不但為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提供更多的知識,也強化了學術研究對於社會與產業的影響力。
身為研究者,無論是以質化或量化的取向進行研究,都是企圖發展新的理論,或提升現有理論的貢獻性。然而,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總有許多挑戰需要面對。近年來,研究方法與統計軟體的快速發展,使得所謂「高品質研究」日益規格化。在投稿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種研究方法之重要性凌駕於研究議題價值的感受。這種感受在回應審查人對研究方法所提出的批評與質疑時更為明顯(例如:此問卷研究的樣本數不足、以大學生為樣本不具代表性、或共同方法偏誤為此研究的致命傷等等)。身為教授研究方法學的老師,經常有人與我討論該如何回覆審查者意見,以及對於一本教戰守則的渴望。這正是本書之所以問世的主要驅力!
社會科學研究中有許多口耳相傳的做法,但研究者常難以找到對應的參考資料加以佐證。本書針對目前工商心理學與管理學領域中最常使用的研究及統計方法,完整地說明這些專家說法的理論背景,以及投稿或口試過程中合宜的答辯方式,將有助於讀者增進研究方法與統計的實務應用能力。本書有以下特色:
•內容簡單易懂:本書原作者捨棄艱難的詞彙,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釐清看似複雜的統計問題,幽默的文筆大幅降低閱讀的難度。
•結合實務做法:本書清楚地論述各種專家說法的緣由,同時提出研究設計時的實務建議,是讀者執行研究時良好的指引。
•參考文獻完整:本書中所說明的重要理論盡皆詳細標示出處,是讀者未來進一步深度閱讀或研究時絕佳的參考指標。
【目錄】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