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按摩:神經與肌肉的疲勞消除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運動按摩:神經與肌肉的疲勞消除法
作者:Rebert K. King(林正常)
出版社:藝軒
出版日期:2001/05/00
ISBN:9789576166297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作者Robert King事前任美國按摩ˋ治療協會主席,它已超過一百五十張的圖例來說明對於運動員、舞者與其他常運動的人進行運動按摩治療時的基本技巧。
目錄
立即查看
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姿勢評估-治療師操作指引
作者:張鈞雅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535
簡介:
低頭族、姿勢不良、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這些都是現代人的生活通病,讓我們的身體總是處於僵硬痠痛。本書作者Jane Johnson 是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按摩治療師,她將姿勢評估的繁複過程,拆解為容易吸收學習的小節,由討論理想姿勢和影響姿勢的原因介入,並討論提供正確評估的環境、所需設備以及記錄評估發現的重要性。全書共收錄79個圖解步驟及詳細解說,是依本全面性且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其他身體工作者,如物理治療師、整脊、骨科醫師或健身教練亦是十分實用的工具書。
系列叢書序
按摩治療可能是治療師們目前仍會使用的治療手法中最古老的一種,現代治療師多會學習比以往更多元化的按摩技術,許多按摩學校或學程都有相關的課程。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臨床和教育資源,讓治療師學習所需的按摩技巧。人體動力學 (Human Kinetics) 秉持此信念將操作指引系列叢書呈現予治療師。
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提供治療師特殊的評估和治療工具,雖然它屬於按摩治療的領域,但對於骨科或健身教練等工作者亦有相當的幫助。本系列叢書中的每一本,均使用分解步驟教學的方式分析操作技巧。每本書均附有全彩的、內著裝的照片附加說明。小提示則提供實用建議幫助您修正技巧,並告訴您如何應對個案的特殊問題。每本書均有試題可以測試學習成果,也能幫助您通過資格考,當然,我們亦附上解答。
您可以使用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叢書來學習必須的技術以通過考試,或複習之前學過的課程。如果您是想要讓課程活潑生動的按摩學教師,這系列的書籍可以提供簡易的方法,讓學生輕鬆地將理論及實作融會貫通。本系列書籍是對按摩治療懷抱熱忱者不可或缺的好書。
序言
不管您是學生或從事任何形式的身體工作者,例如物理治療、骨科、整脊、運動按摩、運動治療、健身教練、瑜珈和皮拉提斯等臨床工作人員,將姿勢評估放入按摩治療過程中的價值是無庸置疑的。姿勢評估可以幫助您釐清是否有哪些肌力或肌筋膜失衡,以及這些失衡是否造成個案的疼痛或功能異常。
姿勢評估是絕大多數治療師都須具備的技巧,但是直至目前為止,該領域的資源太少。本書是一本全面性的、容易上手的姿勢評估指引,它的小提示能使您充分地正確觀察,且著重於身體各個不同部位對姿勢的影響及靜態的坐姿或站姿評估。透過本書您可以了解那些因姿勢造成疼痛、不舒服、關節不穩定、關節活動度角度過大或角度受限等症狀之間的相互關聯。對於青澀的初學者來說,本書也可以當作測驗工具,指引初學者該觀察什麼地方以及如何填表,並對觀察到的結果有些想法。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問答點出重點,說明如何準備好開始進行姿勢評估。例如:為何需要施行姿勢評估?誰需要接受姿勢評估?該在何時何地進行姿勢評估?姿勢評估有何效益?等等。在這部分的介紹中,您可以學習影響姿勢的原因、完美姿勢、如何提供評估姿勢的適當環境、所需的設備、評估需要的時間,如何及為何要記錄您的發現。在後面幾章您將會使用畫線標記骨標記點的圖片來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姿勢評估的具體細節-從何開始以及該尋找什麼?章節依序為從後方、從側邊、從前方以及坐姿下觀察個案。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有相同的排版方式:由一張手繪的圖片顯示一部分的身體及對應的骨標記點,附加一小段描述說明如何評估。後面並有照片圖示您的發現,例如,「肩膀往前內側縮」是什麼樣子?哪條肌肉太短又太緊,哪條肌肉太長又太鬆?而「您的發現代表什麼」這個段落將會說明各個姿勢下的作用肌肉以及每個發現的意義,幫助您活用從個案身上觀察到的結果。
注意第二部分的三、四、五章節,我指的是每個姿勢代表的意義和可能的意涵,這是運用傳統肌動學所分析出來的結果。身為臨床從業人員,我必然會因自身經驗而偏重某些結果。參考這些章節,以此為起點來建構您的想法是很有幫助的。就我的經驗而言,身體工作者時常為接觸各式各樣不同的個案提供評估或治療,所以您可能不同意我在那些章節中的某些看法。許多步驟都附有簡單的問題,可用以驗證那些陳述,我也鼓勵您去思考您的發現所代表的意義,並想方法驗證結果。例如,一個人在站姿下有肩胛骨外擴的現象 (protracted scapulae),可能代表菱形肌較長、肌力較弱,以及前胸的肌肉較短。更重要的是,本書將不會說明如何矯正姿勢,這是一本討論您發現了什麼的書籍,而不是指導如何處理這些發現的書籍。
將這些章節彙整成冊的過程是很有趣的。教育我的是一個堅持以傳統肌肉關節解剖學和生理學來探討這個領域的老師,我亦在實作過程中遵從這些原則。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以解剖學、生理學來解釋這個領域,甚至是以傳統假說來解釋每條肌肉個別的作用方式是很有利的,但我鼓勵您們找出各種創新訊息,來驗證自己在姿勢評估中發現的結果。舉例來說,有一篇文章:斜方肌的解剖構造和動作 [“Anatomy and Actions of the Trapezius Muscle”Johnson, Bogduk, Nowitzke, and House (1994)] 引發對「斜方肌的運動方式和習慣性描繪的誤解」的辯白研究 (p.44)。另外,近代一系列對腰大肌的研究中,Thomas Myers (2001) 提出「腰大肌是單純的髖部屈曲肌,或是它也能作用出胸腰椎之間旋轉動作?」的質疑。
附錄附上一整系列的姿勢評估表單,提供您為個案進行前方、側面、後方、站姿或坐姿下姿勢評估時使用,並預留方便填寫觀察結果的空格。
如同治療師操作指引系列的其他叢書,這些公式化的步驟是為了使您對姿勢評估快速上手,各章末的小試身手供您檢驗學習成果。與其他叢書不同的是,本書主要使用的是線條簡單的手繪圖,它比照片更容易清楚呈現解剖學上的關係。
身為治療師,我們被教育成要了解個案的整體情況,清楚身體互相關聯的生理作用。然而對於新技術,要將所有資訊整合較為困難,所以我們將身體及相關的評估分割成幾個部分來探討。評估過程透過分割成容易學習的小份量,讓您有足夠的時間吸收資訊。不管您從事哪一行,若個案在接受您的治療後,覺得身體舒服許多,您將會發現本書的價值。
立即查看
姿勢矯正-治療師操作指引30種常見的姿勢問題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姿勢矯正-治療師操作指引30種常見的姿勢問題
作者:劉鼎浩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325
簡介:
本書提供了30種常見的姿勢問題,並著重在於姿勢的矯正治療,書中亦收錄了許多使用深層組織按摩、簡單被動性牽拉、軟組織鬆解、去活化激痛點、溫和牽拉肢體等技術來改善姿勢的案例。同時,對於病人在療程中或療程結束後,都可獨自進行的改善療法,讓病人能順利執行長期的姿勢矯正。本書不僅能作為執業按摩治療師増進個人技術與評估能力的重要指引,也相當適用於其他徒手工作者,如骨科專家及健身教練等在姿勢動作矯正之參考。
序言:
本書為Hands-On Guides for Therapists系列中的一本,主要是提供給那些使用徒手治療的專家作為參考。如果你是軟組織治療師或專業運動教練(exercise professional),可運用本書中的按摩技巧及簡單的伸展運動來矯正病人的姿勢進而完成治療。物理治療系學生、骨病學專家、運動治療師及脊骨矯治專家能因此習得成熟的技巧來幫助病人解決姿勢不良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名學生,也可以透過本書淺顯易懂的描述來增進對肌肉骨骼系統的認識。如果你是一名瑜珈或彼拉提斯的老師,也可以學到哪些姿勢或動作可以在上課時用來調整學生的姿勢。在閱讀完這些教材後,你會有一個完整的思考架構,幫助你調整特定的姿勢問題。
不論你是什麼領域的專家,可能多少知道一些在本書所提到的技巧,但你並不知道該如何最適當地將這些技巧地運用在調整姿勢上,然而不論是對局部關節或整個身體進行姿勢僑正,本書都可完整提供你相關資訊。
本書包含30種在脊椎、骨盆、上肢和下肢的姿勢,並提供了身為治療師的你該如何去矯正這些姿勢的指引。這裡也提供了姿勢矯正最重要的一部分——讓你的病人知道他們該做什麼去矯正自己的姿勢。有些姿勢來自平常休息或是使用身體的習慣,提供資訊給病人,可以讓他們知道該如何自我矯正來處理或改變這些錯誤姿勢。
本書提到十種脊椎的姿勢,如頸椎前凸增加、頸側屈曲、頭部前傾、頭頸部旋轉、駝背、平背(在胸椎)、胸椎旋轉、腰椎前凸增加(減少腰椎前凸)和脊椎側彎。另外也有提到四種骨盆最常見的姿勢,如骨盆前傾、骨盆後傾、骨盆旋轉及骨盆側傾。
十種下肢最常見的姿勢包括髖關節內旋、膝反屈(膝關節過度伸展)、膝關節屈曲、膝內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脛骨扭轉、扁平足、高足弓、足外翻和足內翻。
六種肩膀以及上肢的姿勢包括肩胛前翻、肩上提、翼形肩胛、肱骨內旋、手肘彎曲及手肘過度伸展。
在書中提到的這30種姿勢,除了文字的描述,大多也有附上特定姿勢的圖片來做為範例。總覽的表格會將延長和縮短的肌肉分別列出。每一種姿勢都有條列式的說明,並以「身為治療師的你能做什麼」以及「病人可以做什麼」做為標題且附上圖片。
作為Hands-On Guides for Therapists系列中的其中一本,書中所闡述的技巧大多是可供治療師所使用的,特別是按摩治療師,因此會特別著重在延長縮短的組織來幫助身體回到正確的排列。每一種姿勢矯正都有多樣化的技巧可供使用,包括了深層組織按摩、簡單被動式的伸展、軟組織鬆解、激痛點去活化或是肢體牽引,也會提到病人可以主動伸展和休息的姿勢。本書不但提供你治療技巧,也會告訴你如何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來使治療更有效。而在書中提供的技巧也可作為物理治療師、骨病學專家及脊骨矯治專家在使用其他關節手法的輔助技巧。
本書也包含了一般按摩治療師難以處理的困難姿勢,例如脊椎側彎、膝內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雖然這些姿勢光靠著伸展軟組織或是強化較弱的肌肉並不足以改變骨頭的解剖構造,但還是有提供一些矯正方法及建議,因為身為治療師了解自身所能做到的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有的治療師都知道,人體的解剖構造彼此都是環環相扣,很難將肌肉骨骼系統分開討論。例如頸部也會影響到腰椎;足部也會影響到骨盆;肩膀也會影響到手腕及手部。理論上,我們希望能全面性地給予全身完整的治療,但事實上,因為時間有限,身為治療師的我們常常一次只能針對身體的特定部位給予治療。在本書中,我希望你可以諒解我將教材分章闡述,但透過這樣的安排,在治療特定病人時,你可以快速地參考此書的某一章節。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開始姿勢矯正」有兩個章節,提供了幫助病人改變姿勢的基本原理,並總覽後續章節所提到的技巧。在第二部分的四個章節:脊椎矯正(Correcting the Spine),著重在脊椎的特定部分並解釋矯正姿勢會對身體的哪些部位造成改變。第三部分,骨盆及下肢矯正,包含了兩章來處理骨盆、髖關節、膝關節、腳踝及足部的問題。最後,在第四部分有兩個章節,肩膀及上肢矯正。
本書若搭配另一本《姿勢評估》(Postural Assement)可對於在《深層組織按摩》(Deep Tissue Massage)及《治療性伸展和軟組織鬆解》(Therpeutic Stretching and Soft Tissue Release)這兩本書中所提到的技巧有進一步的認識,能在臨床上調整病人姿勢時帶來幫助。
目錄:
關於作者 iii
系列書序 iv
前言 v
PART I 開始姿勢矯正
1 姿勢矯正簡介 3
" 姿勢不良的原因 4 " 姿勢矯正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14
" 錯位的後遺症 9 " 結語 16
" 誰會從姿勢矯正得到好處? 13
2 改變姿勢 17
" 決定何時該開始姿勢矯正 18 " 得到融洽的關係和加強目標達成 39
" 姿勢矯正的五步驟 20 " 轉介給其他專家 40
" 姿勢矯正的技巧 22 " 客製化你的治療 43
" 調整後的照顧 38 " 結語 52
PART II 脊椎矯正
3 頸椎 55
" 前凸增加 56 " 頭頸部旋轉 72
" 頸側屈曲 61 " 結語 76
" 頭部前傾姿勢 67
4 胸椎 77
" 胸椎後凸(駝背) 78 " 胸椎旋轉 88
" 平背 85 " 結語 92
5 腰椎 93
" 前凸增加 94 " 結語 104
" 前凸減少 101
6 脊椎側彎 105
" 脊椎側彎的型態 106 " 結語 112
" 脊椎側彎 109
PART III 骨盆和下肢矯正
7 骨盆 115
" 骨盆前傾 117 " 骨盆側傾 130
" 骨盆後傾 123 " 結語 134
" 骨盆旋轉 125
8 下肢 135
" 髖關節內轉 136 " 扁平足 164
" 膝反屈 142 " 高弓足 167
" 膝屈曲 146 " 足外翻 170
" 膝內翻 150 " 足內翻 174
" 膝外翻 155 " 結語 177
" 脛骨扭轉 159
PART IV 肩膀與上肢矯正
9 肩膀 181
" 肩胛前突 182 " 肩膀上抬 196
" 肱骨內轉 188 " 結語 198
" 翼狀肩胛 193
10 手肘 199
" 肘關節屈曲 200 " 結語 208
" 肘關節過度伸直 206
附錄 209
參考文獻 211
立即查看
傷害照護之運動按摩-20種常見的神經肌肉損傷(Sports Massage for Injury Care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20 common neuromuscular injuries)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簡介】
接觸對人類來說是很普遍的肢體語言,對於痛處的觸壓、觸摸,是人類對於健康促進手法中,最古老的一種技術。
比方說:
一.古印度:古印度人以恆河的黏土做治療,並在恆河西面的寺廟行使按摩治療,他們更在碑文中記載了150種以上的慢性病治療體操和按摩的方法(大部份的手法是輕鬆法與壓迫法)
二.古羅馬與古埃及:澡堂的設施中在當時的社會中非常發達且他們以飲食療法搭配由異教徒的祭司所做的按摩治療。(輕擦.揉捏.振動法)
三.中國也是世界古文明之一,很久以前的中國人,便以藥草、水療、按摩等方式來為病患治療。
四.近代的按摩:由於按摩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壓力,運動前的機能恢復與運動後的疲勞消除有極大的療效,而日漸風行。
立即查看
運動按摩(含光碟)(Sports Massage)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運動按摩
ISBN13:9789869871853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李沛樺
裝訂/頁數:平裝/276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1/31
中國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運動健護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系統化介紹運動按摩的沿革與發展
肌群圖解+真人操作的手法示範
◎〈理論篇〉從運動按摩的發展、按摩師的專業素養,再到被按摩者的身體判讀與身心照顧,進而介紹各式按摩的精要,以及按摩可以處理的問題。
◎〈操作篇〉說明按摩手法與運動按摩的實作步驟,包含運動前、中、後的按摩操作;分章圖解示範運動後按摩,包括下肢、臀背部、上肢、胸腹部及頭部。
一致推薦
甘思元|中華民國運動按摩協會理事長
侯文詠|作家
陳志根|醫師
黃安華|物理治療師
楊錦聰|風潮音樂創辦人/音樂創作者
詹仲凡|物理治療師
目錄
〈理論篇〉
第1章 認識按摩
第一節 按摩的由來
第二節 按摩發展史概述
第三節 按摩的益處
第2章 按摩師的養成
第一節 成為一名優秀按摩師的過程
第二節 成為按摩師的自我認知與心理準備
第3章 按摩前的準備及必備的常識
第一節 按摩工具的使用
第二節 環境的準備
第三節 按摩師應注意的基本常識
第4章 身體判讀
第一節 視覺判讀──觀察
第二節 觸覺判讀──觸摸
第三節 痠痛的評估及處理方式
第5章 被按摩者生理與心理的照顧
第一節 生理症狀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心理症狀的注意事項
第6章 各式按摩的技巧與目的
第一節 各種按摩手法
第二節 不同按摩的差異
第三節 被動式伸展的運用
第7章 按摩可以處理的問題
第一節 按摩對身體各系統的影響
第二節 軟組織與關節角度的關係
〈操作篇〉
第8章 按摩手法的介紹
第一節 推撫法
第二節 壓迫法
第三節 拍擊法
第四節 摩擦法
附表1 常見使用手法
附表2 仰臥──前側按摩手法分配表
第9章 運動按摩的實作步驟
第一節 全身運動按摩的分配
第二節 按摩深度的區別與目的
附 表 範例──運動按摩諮詢表
第10章 運動前、運動中按摩
第一節 運動前按摩
第二節 運動中按摩
第11章 運動後按摩──下肢
第一節 下肢後側
第二節 下肢外側
第三節 下肢前側
第四節 下肢內側
第12章 運動後按摩──臀部、背部
第一節 臀部
第二節 下背部
第三節 上背部
附 表 俯臥──全背按摩手法分配表
第13章 運動後按摩──上肢
第一節 俯臥──上臂
第二節 仰臥──前臂、上臂、手部
第14章 其他部位按摩──胸部、腹部及頭部
第一節 胸部
第二節 腹部
第三節 頭部
Q & A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