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作者:高育仁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4/08/00
ISBN:9789861916064
內容簡介
本書是寫給:
心理治療專業人員:
若您的案主在處理感情過程中,出現情緒失控、極端反應,透露出害怕分離與被遺棄而抗拒孤獨的內在恐懼,雖未出現自殺、自傷等問題,仍可考慮將其界定為中度邊緣性人格而非重度患者。有部分心理治療人員受教科書及DSM診斷標準影響,遇到邊緣性人格個案,可能因其過度依附及嚴重自傷、自殺企圖而抗拒或轉介,本書將協助您克服障礙,讓您輕鬆愜意的歡喜接納此症個案。
邊緣性人格者的親友:
如何深入了解,並協助陷入感情困境的親友,乃現代人極重要的學習課題,本書將詳盡為您揭露邊緣性人格的神秘面紗,找出答案,幫助您改善邊緣性人格親友的情感困境。
邊緣性人格者的伴侶:
若您與伴侶的關係不佳,且對方個性強勢急躁、情緒化,不時有操控等反應,並因害怕孤單,有過度依附現象。這都是典型邊緣性人格現象,如果我們不明究裡,可能會與對方衝突不斷,長此以往,便可能因抑鬱而罹患憂鬱症,本書將引導您面對感情苦海,改善與伴侶的互動。
邊緣性人格者:
邊緣性人格是最複雜難懂的心理症狀之一,如能通曉此症狀的來龍去脈,將產生事半功倍的療癒效果,本書將帶您從童年經驗、父母性格、家庭氣氛等因素探索此人格的樣態、成因及解決辦法。
為人父母:
這本書最希望讓哪一族群者閱讀?答案是為人父母者,尤其每位父母在心中都期許未來能孕育出健康、快樂的下一代,然而若不先了解孩子出生後的內心世界與基本需求,這小小的生命可能因此受到無法抹滅的傷害。這本深入淺出、適合所有教育程度閱讀的書,將教導您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
目錄
Part 1 認識邊緣性人格
第一章 邊緣性人格的歷史與由來:
從 1684年的瑞士醫師波耐到 1980年的DSM-III3
第二章 美國精神醫學會九大診斷標準:
精神醫學史上的正式標示
第三章 邊緣性人格該有中、重度之分 :
中度邊緣性人格者也該受到良好照護
第四章 邊緣性人格與相似症狀比較 :
釐清邊緣性人格與其他心理症狀的共病問題
第五章 認識邊緣性人格小常識 :
台灣本土邊緣性人格者的可能樣貌
Part 2 為何罹患邊緣性人格
第六章 大師們的理論發展
第七章 中國文化影響下的邊緣性人格
第八章 罹患邊緣性人格的五大因素
Part 3 如何改善邊緣性人格
第九章 當親友出現邊緣性人格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第十章 各生命階段的提醒
第十一章 人口與兒童福利政策
第十二章 邊緣性人格的自我陪伴療法
第十三章 治療邊緣性人格者的建議
Part 4 邊緣性人格個案分析
第十四章 邊緣性人格自殺傷人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邊緣性人格心理諮商個案分析
立即查看
臨床心理學1:心理診斷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臨床心理學1:心理診斷
作者:柯永河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01/10/01
ISBN:9789570318647
內容簡介
本書所談的,盡是了解別人心態或知彼的種種方法。
立即查看
當媽媽遇見過動兒
系列名:特教故事03
ISBN13:9789861914237
出版社:心理
作者:李宏鎰
裝訂/頁數:平裝/216頁
規格:21cm*15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1/03/01
中國圖書分類:兒童心理學
內容簡介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患者(ADHD)除了需要藥物、特殊教育、輔導諮商及心理治療之外,其實父母有效的介入,效果會相當顯著。由於父母才是每天與ADHD兒童互動的人,父母可以隨時施以行為管理,因此,訓練父母成為治療或行為矯治的代理人是導正孩童偏差行為的有效策略。
本書以父母觀點出發,與眾多家長分享身為ADHD父母的苦與喜。共有十篇故事,第一篇引領的故事介紹ADHD兒童在課堂上及在家裡的行為症狀,讓父母了解ADHD兒童的行為特徵。接著以父母觀點逐一帶出ADHD父母如何成為高效能的父母。之後列舉兩位ADHD國中生的故事,讓父母體會需陪伴孩子的路有多長,及不同階段的ADHD孩子需觀注的點會有所不同。最後為一位讀研究所的ADHD學生故事,讓父母了解ADHD兒童仍大有可為,不要放棄。期許未來台灣也可以出現一位像英國首相邱吉爾或發明家愛迪生那樣偉大的過動兒。
目錄
阿薛,不要亂動
在家當老師的楊老師
我兒子是美術資優生,他會打人
我兒子拉小提琴,就會變成另一個人
人溺己溺的傅媽媽
李小妹和媽咪
豪不想去資源班
首席薩克斯風
嘉嘉媽媽的尋校記
受欺凌的國中過動兒
我讀研究所,我很焦慮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譯難忘:遇見美好的老譯本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金鼎獎得主‧翻譯偵探賴慈芸嚴選 五四百年回顧17部美好的老譯本
不同文體與風格的譯本,解放你對翻譯的想像!
從林紓、梁啟超、伍光建、徐志摩等名家的翻譯作品中,看見一部中文變化簡史。
你對翻譯的想像是什麼?
忠實呈現還是二次創作?
一般讀者對翻譯的想像,往往先要求忠實原文,其次要求通順可讀,卻很少提到翻譯本身的藝術性。畫家林風眠曾說:「如果畫鳥只像鳥,那又何必畫呢?」跟波赫士談翻譯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翻譯只求和原文一模一樣,那又何必譯呢?」
然而五四運動倡導中文改革,當時的進步青年對於波赫士推崇的這類歸化路線譯文往往抱持負面態度。他們崇尚異化譯文,對忠實的要求勝過對文采的要求。這是多麼可惜的事!中文的音樂、節奏、簡約之美,就往往被「忠實」給犧牲了。
林紓在五四運動前夕,曾預言廢文言的後果,就是連白話都寫不好:「非讀破萬卷,不能為古文,亦並不能為白話。」2019年就是五四百年,林紓的預言,其實也已成事實:今天白話的冗贅、翻譯腔、邏輯不清諸病,不正是不讀文言的弊病嗎?
其實清末民初用文言翻譯西方文學,留下了不少精品。而1920年代也堪稱白話翻譯的黃金時期,正因為1920年代的譯者大都受過嚴格的古文教育,包括胡適在內,證實了林紓「白話從古文出」的看法。只是這些翻譯,以往有政治不正確的問題:他們往往被劃為反動、守舊、不思進步的陣營,在「忠實原文」的大旗下顯得不合時宜,因此在翻譯史上也不怎麼受到重視。
賴慈芸特別選了一些現在比較少見或比較少人談論的版本,展現翻譯的各種風貌。也讓大家看看,拿掉「忠實」這個緊箍咒以後,翻譯可以多麽有趣!
好評推薦
吳昌政(建國中學國文老師)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汪芃(譯者)
林明進(建國中學退休國文老師)
凌性傑(作家)
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育萱(作家)
陳怡嘉(女王的教室國文老師)
陳美桂(北一女中國文老師)
劉維人(譯者)
蔡淇華(作家)
顧蕙倩(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
【目錄】
導讀:畫鳥只像鳥,那又何必畫呢?
斷盡支那蕩子腸:林紓、王壽昌的《巴黎茶花女遺事》(一八九九)
豪氣萬千的豪傑譯:梁啟超《十五小豪傑》(一九○二)
西洋聊齋:奚若《天方夜談》(一九○三)
文言的格林童話:《新庵諧譯》(一九○三)和《時諧》(一九○九)
雨果戲曲:東亞病夫《銀瓶怨》(一九一四)
乾淨俐落的譯筆:陳汝衡的《坦白少年》(一九二三)
借譯傳情的才子:徐志摩《渦堤孩》(一九二三)
冠冕堂皇的皇室醜聞:邵挺《天仇記》(一九二四)
被遺忘的簡愛:伍光建的《孤女飄零記》(一九二七)
既非少年,也不只煩惱:黃魯不《少年維特之煩惱》(一九二八)
用韻文說書的荷馬:傅東華的《奧德賽》(一九二九)
戰火下的翻譯:閩逸的《十日清談》(一九四一)
郁達夫殘稿疑案:汎思的《瞬息京華》(一九四六)
活靈活現一塊肉:林漢達《大衛‧考柏飛》(一九五一)
將軍譯者:童錫梁《戰爭與和平》(一九五七)
牛刀小試:英千里《苦海孤雛》(一九五八)
立即查看
1350遇見生命的無限可能: 開啟明悟的智慧.見證創造的奇蹟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影響我們成就人生的,通常不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事,而是一直以來我們所認同的信念與價值觀。
這本書將帶著大家提高維度來看生命,當我們明白真正的因果關係,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改變命運可以這么簡單!
感謝量子科學的進步,讓佛經、聖經、命運、玄學、奇蹟,有了科學的解釋。這本書為你解析的高維見地與智慧明白,不但可以幫助你解開人生中大部分的疑惑,還能看懂每個宗教經典所要傳遞的真實義,本書所教導的善巧方法,更能讓生命產生奇蹟式的轉變。
【目錄】
◎
前言
奇蹟與實證
如何整理出這套理論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第一章 如何超越生命的侷限?
真理、科學、奇蹟
第一個明白:一切都是能量
到底什麼是物質?
你認為的問題不是問題
第二個明白:意識資料庫
命運誰決定的?
命運到底是什麼?
正向思考的弊病
鬆開認同的信念
第三個明白:空間次元
源頭、意識界跟物質界的次元
是怎麼掉入物質界的?
破除分別心
第四個明白:振動頻率
理性接納、慈悲與愛
真正的愛自己與真正的同理心
第二章 以垂直思考代替舊有的橫向思考
細說源頭、意識界、物質界
高維度的見地:垂直思考
什麼叫做「橫向思考」
第三章 破無明執著
定義與註解會加資料
比較垂直思考與橫向思考
執著與批判產生的效應
慈悲祈禱
第四章 更進一步
三輪體空
交託與讚美
罪性本空
五蘊皆空
活出《心經》的智慧
度一切苦厄
不執空,也不執有
後退兩步
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心無罣礙
一體
無住相佈施:家人的明白
第五章 懂原理就能上手
甘露水噴瓶:清理、顯化與下載
活在當下、賞識讚嘆
感恩的七個層次
1350 心生活運動
編者後記
立即查看
不能靠近的天堂:遇見無國界的自由之翼(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遇見文明典藏套書】人們如何觀看?+文化如何交流?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