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史【編修版】 2013 <正中書局>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體育史
系列名:教育世家
ISBN13:9789570919325
出版社:正中
作者:吳文忠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3cm*17cm*2.7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3/09/01
中國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本書主在介紹世界各地體育發展的起源及重要紀事、人物,詳究之程度目前臺灣無人能超越,內容含括上古時代、中古時代至現代體育的發展;在分別以歐、亞、美與非洲來講述重要體育發展歷史;並記錄了珍貴的各級運動競賽紀錄。可供探究人類與體育發展的關係、各種運動的起源及其發展,及珍藏最正確及重要的相關史料。
本書特色
原書由吳文忠教授所著,出版至今已達五十年,到目前為止,仍是體育學界最倚重書籍之一。原因有三:一,吳師勤學鑽研,詳徵博引,書中內容札實,用字遣詞精確;二,所述年代廣泛,由古而今;三,書中論及之地理範圍遍及全球,係屬論及古今中外之詳史。半世紀以來,無人能比,可謂百科全書式之書籍。
編修的體育史,保留吳文忠教授內容原貌,只為了讓更多的後人,能夠清楚查閱相關史實,不致失其原來面貌;許多珍貴圖照雖部分模糊但因可能已失傳,故仍呈現;採外,並新增現代資料,補充臺灣申辦國際運動賽會之歷程,以及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後續發生過程,使臺灣體育史能與現代接軌。
目錄
編修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體育史的意義及其範圍
第三節 體育史研究的價值與方法
第二章 上古時代的體育
第一節 體育的發生
第二節 古代東方各國的體育
第三節 古代希臘的體育
第四節 古代羅馬的體育
第五節 古代日耳曼人的體育
第三章 中古時代的體育
第一節 早期基督教對於體育的影響
第二節 僧院教育制度與體育
第三節 武士教育與體育
第四節 中世紀的大學體育
第四章 近世體育的勃興
第一節 歐洲文藝復興與體育
第二節 十七世紀的體育
第三節 十八世紀的體育
第五章 歐洲各國的體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德國
第三節 法國
第四節 英國
第五節 蘇俄
第六節 北歐各國的體育
第七節 中歐各國的體育
第八節 低地國家的體育
第九節 巴爾幹國家的體育
第十節 意大利
第十一節 波蘭
第十二節 西班牙與葡萄牙的體育
第六章 美洲各國的體育
第一節 北美各國
第二節 中美洲的體育
第三節 南美各國的體育
第七章 非洲及澳洲的體育
第一節 非洲的體育
第二節 澳洲的體育
第八章 亞洲各國的體育
第一節 日本的體育
第二節 菲律賓的體育
第三節 印度的體育
第四節 亞洲其他國家的體育
第九章 中國體育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上古時代的體育
第三節 周代的體育
第四節 秦漢魏晉南北朝的體育
第五節 隋唐五代的體育
第六節 宋元明清的體育
第七節 民國成立以來的體育
第八節 結論
第十章 國際運動團體與競賽集會
第一節 國際運動團體
第二節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第三節 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四節 其他國際運動競賽
第五節 我國全國運動會
第十一章 各種運動得起源及發展
第一節 遊戲的起源及其學說的演變
第二節 體操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舞蹈史略
第四節 田徑賽運動的起源及其演進
第五節 球類運動的起源及其演進
第六節 水上運動的起源及其演進
第七節 冰上及雪上運動的起源及演進
第八節 自衛技術的起源及其發展
第九節 其他
第十二章 世界體育的回顧與展望
立即查看
運動倫理-品德與生命教育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運動倫理:品德與生命教育
ISBN13:9789866090097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許立宏;周偉航;胡天玫;石明宗;林秀珍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1/09/15
中國圖書分類:運動倫理
內容簡介
邀請國內多位對運動倫理教育長期關懷與耕耘的專家學者合作,作者目前皆在國內各大專院校擔任教職,在學科或術科方面均有所專精及成果。本書也分享多篇運動與品德教育相關文章,分配至相關的章節作為附錄或專題介紹。
優先關心本土運動發展有關的倫理課題、運動員品德與生命教育及其應用策略,分為基礎篇與應用篇:基礎篇希望讀者能對運動倫理學或乃至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涵蓋範圍有基本認識;應用篇則以國人近來關心的兩大單項運動與共同關心的課題為主要探討範圍。
本書讀者群不只限定運動員、教練、裁判或體育教師群體,也希望學校單位主管及教育行政單位能重視運動倫理課題。隨著兩岸體育運動學術交流的蓬勃開展,也希望讀者群能夠擴大到對岸與港澳等有華人的學術單位,讓運動倫理學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交流能夠在華人地區拓展開來。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1章 運動倫理學概論
第一節 運動倫理學的定義
第二節 運動倫理學的主要理論
第三節 運動倫理與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節 現行運動倫理學研究中較重要的文獻
第2章 運動倫理與社會
第一節 現代運動社會的問題
第二節 臺灣的運動社會問題
第三節 威脅運動純潔性原因之探究
第四節 運動在社會中應扮演的角色
第3章 公平競爭與倫理
第一節 公平概念的定義與發展脈絡
第二節 運動與公平競爭
第三節 有可能公平競爭嗎?
第二篇 應用篇
第4章 賭博與運動
第一節 賭博在運動中的形式
第二節 運動賭博的弊與利
第三節 運動員與賭博活動的適當距離
第5章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倫理的危機與轉機
第一節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倫理的危機
第二節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倫理的轉機
第6章 運動與霸凌
第一節 學長制霸凌乎?
第二節 倫理學理論
第三節 好的學生運動員圖像
第7章 跆拳道運動的武德教育
第一節 跆拳道簡介
第二節 跆拳道近代歷史演進
第三節 跆拳道運動與武德
第8章 運動禁藥與倫理教育
第一節 運動禁藥的起源與定義
第二節 運動員為什麼要使用運動禁藥?
第三節 為什麼要禁止使用運動禁藥?
第四節 運動禁藥常識與教育
第9章 運動場上的道德兩難──體罰
第一節 體罰的基本背景
第二節 體罰與處罰的區別
第三節 體育課、運動訓練與體罰
第10章 運動品德教育
第一節 品德可教嗎?
第二節 運動中的品德發展模式
第三節 球品與人品
第11章 品德與領導
第一節 品德的涵義
第二節 領導的藝術
第三節 透過運動的品德與領導
第四節 東方獨特的領導思想
第12章 個人自律與團體實踐
第一節 個人自律
第二節 實踐活動裡的價值增長
第三節 群我之間的分際
第13章 運動生命教育
第一節 以自然為師
第二節 以死亡為師
第三節 以運動為師
第14章 奧林匹克精神與品德教育
第一節 體育運動與品德教育
第二節 奧林匹克主義作為品德教育的依據
第三節 奧林匹克主義的運動倫理證立
第四節 從運動教育學邁向奧林匹克教育學
第15章 作一個五育並重的運動員
第一節 五育並重的理念內涵
第二節 五育並重對運動員的重要性
第三節 五育並重的運動員教育
立即查看
師大與臺灣體育(師大七十回顧叢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價值鏈觀點下智能資本對企業市場價值與淨值差異影響之研究:以臺灣電子概念股之公開發行公司為例(簡體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探讨公司的智能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反映智能资本是否能够创造公司价值,以提升公司之的价值或绩效。
◎探讨企业的智能资本对于其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异的解释能力和增额效果,衡量智能资本是否具有价值攸关信息,反映公司内部可能隐含之价值。
从价值链视角剖析智能资本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
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不能及时地将无形的智能资本列示于财务报表之中,造成企业盈余信息时效性下降。
本书以台湾地区电子产业上市公司在2006年至2017年间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价值链视角下,智能资本对公司价值与净值差异性的影响。加上文献数据与理论实证,让本研究成果更具参考价值。
汇整归纳上市公司各阶段的TobinQ影响
本书介绍价值链的异质性效应方面,位于价值链上游的上市公司,当期及滞后一期的人力资本水平对TobinQ有较大的影响,中游及下游的上市公司,人力资本对TobinQ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当期;当期的创新资本水平对TobinQ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位于价值链上游的上市公司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中游和下游的上市公司。
作用机制方面,流程资本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对TobinQ产生了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创新资本、顾客资本则通过组织发展机制对企业的TobinQ产生了显著影响。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08266.pdf
立即查看
心理學: 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 一部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
◎ 詳細介紹心理學最新入門知識,以及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
◎ 融入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達成心理學扎根於本土文化的目標!
◎ 呼應國際心理學大勢,強調腦與心智的關係!
本書是集合臺大心理系專兼任老師及系友之力,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一本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內容涵蓋心理學所有重要的主題,但有別於坊間其他中英文版教科書,本書從第一章介紹心理學發展起,在各章均融入有關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成果,使本書的讀者不僅瞭解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也能欣賞本地心理學者的耕耘及收穫,達成落實心理學於本土文化的目標。本書不僅是介紹心理學最新入門知識的教科書,也是一本想要認識心理學的最佳參考書。
第二版更新部分資料,並針對不易明瞭的部分做了修訂,並且納入使用本書的老師與同學們過往所反映之意見,較初版更臻完善。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梁庚辰
作者群介紹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胡志偉
1.1 心理研究
1.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
1.3 心理學簡史
1.4 心理學的次領域
1.5 心理學本土化
1.6 摘要與結論
1.7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心理學方法:心理變項量化與科學探討╱徐永豐
2.1 引言
2.2 科學研究
2.3 量測心理變項
2.4 心理學實驗
2.5 摘要與結論
2.6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行為的生物基礎╱葉俊毅
3.1 引言
3.2 神經系統
3.3 腦的結構與功能
3.4 神經元與神經訊號
3.5 內分泌系統
3.6 基因、環境與行為
3.7 摘要與結論
3.8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感覺與知覺╱葉素玲、陳一平
4.1 引言:日常生活中感覺與知覺的例子
4.2 感覺與知覺的區分
4.3 感覺系統的運作通則
4.4 感覺系統
4.5 跨感官處理
4.6 知覺
4.7 摘要與結論
4.8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注意與意識╱郭柏呈
5.1 引言
5.2 注意的本質與運作
5.3 外在注意的選擇
5.4 外在注意的向度
5.5 內在注意的選擇
5.6 意識的內涵與功能
5.7 意識內容的研究
5.8 意識狀態的變化
5.9 摘要與結論
5.10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學習╱梁庚辰
6.1 引言
6.2 學習的定義與種類
6.3 古典條件學習
6.4 操作條件學習
6.5 認知與模仿學習
6.6 學習的生物基礎
6.7 摘要與結論
6.8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記憶╱葉怡玉
7.1 引言
7.2 不同時程的記憶
7.3 長期記憶的內容
7.4 記憶的三個歷程
7.5 記憶的日常運作與失誤
7.6 記憶的喪失與補救
7.7 摘要與結論
7.8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語言與心智表徵╱周泰立、曹峰銘
8.1 引言
8.2 語言的特性
8.3 語言的層次性
8.4 語言的發展
8.5 語言的腦側化
8.6 心智表徵
8.7 摘要與結論
8.8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思考與創造力╱連韻文、朱玉正
9.1 引言
9.2 思考的元素:概念
9.3 推理
9.4 判斷
9.5 決策
9.6 人是理性的嗎
9.7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9.8 思考與創造力的神經機制
9.9 思考的文化差異
9.10 摘要與結論
9.11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智力╱張郁雯
10.1 引言
10.2 智力的理論
10.3 智力測驗測什麼
10.4 智力差異的來源
10.5 智力與族群差異
10.6 摘要與結論
10.7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動機與情緒╱陳學志、卓淑玲
11.1 引言
11.2 動機的定義與理論
11.3 基本動機
11.4 高層次動機
11.5 情緒的成分
11.6 情緒的類別及理論
11.7 常見的負向情緒
11.8 最受歡迎的正向情緒:幽默
11.9 情緒對認知的影響
11.10 摘要與結論
11.11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性格╱葉光輝
12.1 引言
12.2 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
12.3 心理動力論的觀點
12.4 現象學派的觀點
12.5 特質論的觀點
12.6 社會認知論的觀點
12.7 生命全程的性格發展觀點
12.8 摘要與結論
12.9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學╱蘇珍頤
13.1 引言
13.2 社會認知
13.3 社會影響
13.4 社會關係
13.5 摘要與結論
13.6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發展心理學╱曹峰銘
14.1 引言
14.2 基本議題
14.3 新生兒的能力
14.4 兒童期的認知發展:皮雅傑的階段理論及其他
14.5 性格與社會發展
14.6 青少年發展
14.7 摘要與結論
14.8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壓力、適應與健康╱陳永儀
15.1 引言
15.2 什麼是壓力?
15.3 壓力反應
15.4 影響壓力反應的其他因素
15.5 摘要與結論
15.6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心智異常:心理衡鑑、病理與治療╱陳淑惠
16.1 前言
16.2 心理衡鑑
16.3 心理疾病的類別與病理基礎
16.4 心理治療
16.5 摘要與結論
16.6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詞彙中英文對照
索引
立即查看
少數群體語言權利:加拿大、英國、臺灣語言政策之比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