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品質水準 : 實驗設計與田口方法之實務應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突破品質水準:實驗設計與田口方法之實務應用
作者:林李旺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3/08/00
ISBN:9789572190654
內容簡介
企業要特出於同業的競爭優勢,有效率的品質管理是重要關鍵。本書能讓讀者從實務中理解如何透過設計有效的實驗方法,從實驗結果中分析、了解品質特性,以達到控制品質,進而提升品質的目標。本版新增「田口方法」篇章,此方法將實驗設計屬於統計理論的部份省略,就算是不懂統計的初學者也能透過此書理解應用。無論是實驗設計或田口方法,皆能有效地協助企業提昇產品的品質水準。
目錄
Ch1 實驗設計概論
1-1 實驗設計的目的
1-2 利用實驗設計提升品質水準的15個步驟
1-3 實驗設計在Six Sigma(DMAIC 及 DFSS)中的運用
1-4 實驗設計中統計分析的利器-Minitab
Ch2 簡單的統計
2-1 常態分布
2-2 t 分布
2-3 F 分布
2-4 二平均數差的比較:t 檢定
2-5 二變異數的比較:F 檢定
Ch3 一因子實驗設計
3-1 變異數分析的時機和目的
3-2 一因子變異數分析
3-3 Fisher的兩水準相比較
3-4 殘差分析
Ch4 2k因子設計
4-1 不同的實驗設計組合
4-2 因子設計的解析
4-3 2k因子設計的解析
4-4 加入中心點的設計
4-5 數據轉換
Ch5 2k-p部分因子設計
5-1 2k-p部分因子設計簡介
5-2 2k-1部分因子設計
5-3 2k-p部分因子設計
5-4 解析度*(建議初學實驗設計者可以省略此章節)
5-5 Plackett-Burman 設計
5-6 離散型反應值的實驗設計
Ch6 反應曲面法
6-1 反應曲面法介紹
6-2 反應曲面法的分析-中央合成設計
6-3 反應曲面法的分析-Box-Behnken設計
6-4 最陡上升法
6-5 最佳化設計
6-6 多反應值的最佳化
Ch7 田口方法
7-1 田口方法概述
7-2 直交表的原理及選用
7-3 損失函數
7-4 SN比分析-靜態參數設計
7-5 SN比分析-動態參數設計
立即查看
【中文翻譯本】
原文書名: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10/E
原文作者:Hillier
中文譯者:喻奉天
出版社:東華
ISBN: 9789863414285
內容簡介
本書譯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Frederick S. Hillier與Gerald J. Lieberman兩位教授合著之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第十版。該書初版為1967年,其後歷經多次編修,以符合作業研究的發展趨勢,並成為大學部高年級及碩士班一年「作業研究」課程的經典著作。對學生而言,本書優異之處在於提供明確的學習動機、清楚而直覺的解釋、專業的實務範例、優異的教材組織、及實用的支援軟體。因此,全球已有近百萬學生藉由本書學習作業研究,也成為授課教師教學研究時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籍。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作業研究模型建立方法概論
第三章 線性規劃概論
第四章 線性規劃問題求解法:單形法
第五章 單形法的理論
第六章 對偶理論
第七章 不確定情況下的線性規劃
第八章 運輸問題與指派問題
第九章 網路最佳化模型
第十章 動態規劃
第十一章 整數規劃
第十二章 等候理論
第十三章 馬可夫決策過程
第十四章 馬可夫鏈
附錄1 OR Courseware說明文件
附錄2 矩陣及矩陣運算
附錄3 常態分配表
立即查看
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重點指引&精要解說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重點指引&精要解說(4版)
ISBN13:9789861946269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陳志中;張朝煜
裝訂/頁數:平裝/314頁
規格:9cm*12cm*1.4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1/11/15
中國圖書分類:行醫;醫務;內科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由美國心臟學會(AHA)所制訂的《2020年心肺復甦術和緊急心血管照護準則》為基礎進行編寫。
◎參酌各地醫療院所的實際急救現況作修正,對現場急救作全面而完整的解說。
◎因應COVID-19疫情肆虐,本書加入詳細呼吸道防疫注意事項,使讀者於臨床更能活用。
本書特色
1.口袋書尺寸,方便攜帶。
2.著重臨床實用、簡化急救流程。
3.詳細文字敘述、大量圖片示範。
4.條列急救重點、設計口訣記憶。
5.初次接觸學員,可迅速轉化為腦海記憶。
6.已有實務學員,可立即應用於急救現場。
目錄
第1章 高級心臟救命術及相關課程介紹
第2章 心肺復甦術和緊急心血管照護準則之發展與修正概要
第3章 氣道處置與氧氣治療(含防疫年代之氣道處置)
第4章 動態性心電圖監測器與心律不整判讀
第5章 高級心臟救命術急救共通流程
第6章 基本救命術
第7章 自動體外去顫器
第8章 心臟休止急救
第9章 休克、急性肺水腫急救
第10章 心搏過速急救
第11章 心搏過緩急救
第12章 急救復甦後照護
第13章 急性冠心症候群急救
第14章 急性腦中風急救
第15章 急救藥物介紹
附錄
立即查看
當代金融市場
作者:謝劍平
書號:52WFF01708
出版社:智勝
出版日:2022/09
版次:8版
ISBN:9789575118433
目錄
第一篇 金融市場基礎
第01章 金融市場概論
第02章 金融資產的風險、報酬與評價
第03章 利率與利率期間結構
第04章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
第二篇 金融工具篇
第05章 貨幣市場與債券市場
第06章 股票市場
第07章 外匯市場
第08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
第09章 共同基金及其他資產管理市場
第三篇 金融監理與風險管理篇
第10章 金融機構的監督與管理
第11章 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
第四篇 國際金融市場篇
第12章 歐、美金融市場
第13章 亞州金融市場
立即查看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8/E(IE)
作者:Montgomery
出版社:WILEY
出版日期:2012/05/00
ISBN:9781118097939
原價:
1620
售價:
1507
現省:
113元
立即查看
【考試用書】
書名:材料力學論衡(修訂四版)
作者:歐陽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21/01/00
ISBN:9789862971253
■ 本書特色
1. 針對各種國家考試與研究所入學方向編寫。
2. 作者經歷多項考試,深知考生盲點,書中盡是錦囊妙計,助您過五關斬六將。
3. 作者多年教學結晶,最具代表性。
4. 彙整應考公式,考前速讀必備。
5. 提供深入討論,有助於建立正確觀念。
6. 技科與人文的結合書。
7. 喜好深入思考者的最佳收藏。
■ 目錄
第零章 材料與材力
0-1 材料使用的歷史
0-2 材料力學的各種面向
第一章 應力與應變基本認識
1-1 平衡(Balance)
1-2 分離體(Free Body)
1-3 應力(Stress)
1-4 應變(Strain)
1-5 聖維南定理(Saint-Venant s Principle)
第二章 材料機械性質
2-1 應力-應變曲線
2-2 基本名詞
2-3 安全係數
專有名詞與你和我
第三章 桿件斷面性質
3-1 形心與面積一次矩
3-2 面積二次矩
3-3 平行軸定理(Parallel Axis Theorem)
3-4 面積慣性矩之轉換與莫爾圓
第四章 能量簡介
4-1 保守系統
4-2 單位體積應變能
4-3 卡氏第II定理簡介
第五章 軸力桿件
5-1 彈性伸長量
5-2 並聯與串聯
5-3 重疊原理
5-4 Williot(維氏)圖解法
5-5 静定椼架
5-6 静不定椼架
5-7 衝擊載重
5-8 非彈性變型與殘餘應力
5-9 非線性材料
5-10 幾何非線性
第六章 扭力桿件
6-1 抗扭、並聯與串聯
6-2 純剪(Pure Shear)
6-3 扭轉應變能
6-4 靜不定扭轉桿件
6-5 薄壁封閉斷面受扭
6-6 薄壁開口斷面
6-7 非彈性變型與卸載
第七章 剪力圖與彎矩圖
7-1 符號法則(Sign Convention)
7-2 微分關係
7-3 剪力圖與彎矩圖
(七傷拳與你和我)
第八章 樑內正向應力
8-1 撓曲正向應力公式(Flexure Formula)
8-2 轉換斷面法
8-3 偏心軸力
8-4 不對稱彎曲
8-5 縮減模數法
8-6 塑性彎曲(Plastic Bending)
8-7 非線性材料
(模型與你和我)
第九章 樑內剪應力
9-1 撓曲剪應力公式
9-2 複合樑內剪應力
9-3 組合樑(Built-up Beam)
9-4 剪力中心(Shear Center)
(是畫蛇添足還是如虎添翼)
第十章 應力轉換
10-1 平面應力(Plane Stress)
10-2 符號規定與應力轉換公式
10-3 應力莫爾圓(Mohr s Circle for Plane Stress)
10-4 三維應力
(從文符到意義)
第十一章 應變轉換
11-1 平面應變(Plane Strain)
11-2 符號規定與應變轉換公式
11-3 應變莫爾圓(Mohr s Circle for Plane Strain)
(莫爾與你和我)
第十二章 壓力容器與破壞準則
12-1 薄壁壓力容器(Thin-walled Pressure Vessels)
12-2 破壞準則(Failure Criterion)
本章練習題
第十三章 樑變型分析
13-1 連續積分法(Method of Successive Integrations)
13-2 不連續函數(Discontinuity Function)
13-3 力矩-面積定理
13-4 重疊原理
13-5 卡氏第II定理於樑之應用
13-6 溫度效應
13-7 衝擊載重
13-8 非線性材料
13-9 樑端縱向位移
第十四章 能量法
14-1 基本名詞
14-2 能量法分類
14-3 虛功原理與單位位法
14-4 卡I定理與最小總勢能法
14-5 虛補功原理與單位力法
14-6 Crotti-Engesser定理與最小總補能法
14-7 卡氏第二定理
14-8 樑剪力變形
第十五章 穩定性分析
15-1 臨界載重與平衡種類
15-2 剛桿之挫屈
15-3 彈性桿之挫屈
15-4 有效長度
15-5 缺陷柱之挫屈
15-6 樑柱之挫屈
(歐拉與你和我)
附錄A 材料力學公式彙整
立即查看
田口方法--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 修訂版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 : 田口方法 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 第四版修訂 (有膠膜)
作者 : 李輝煌
出版社 : 高立
ISBN : 9789864126668
本書特色
本書初版 (2000年) 的原始目標在提供一本淺顯易懂的「田口方法」教科書給大學院校的學生及工業界的工程師,因為作者有感於大部份中英文教科書深奧難懂。本次大幅度改版 (2008年) 是希望在維持原有的「淺顯易懂」(friendliness) 目標下,同時達成另一個目標:「完整性」(completeness)。
本書在出版前已經在成功大學工學院試用了兩年。本書主要是設計來作為大學院校三學分的「田口方法」課程 ( 或其它名稱,譬如「品質設計方法」或「實驗設計法」) 教材,同時也設計來作為工業界的訓練教材。作者並沒有假設讀者有任何先修課程的背景,所以本書並不限定為大學部或研究所的教科書,也不限定為技職學院或研究型大學的教科書。事實上,作者將此課程定位為一般性的「工程設計及研發方法」課程。
本書所有圖表都是利用 Excel 製作的;學習使用 Excel 去製作這些圖表也是本書的教學目標之一。作者錄製了一些影音檔來解說本書所有圖表的製作流程。除了這些影音檔外,本書所有的圖表也都附在隨書所附的光碟及專屬網頁上,讀者可經由檢視這些 Excel 圖表來學習製作過程,許多圖表甚至可以直接套用或修改來符合自己的需求。
本書在每節最後都設計了一些練習題並附有參考解答,這些練習題除了幫學生加強學習效果外,也可以讓授課老師作為出考題的參考。
本書內容
第一章 田口方法概論
第二章 資料分析的基礎
第三章 直交表實驗
第四章 品質計量方法
第五章 變異分析
第六章 穩健品質設計
第七章 直交表深入探討
第八章 個案介紹
附錄 A 直交表
附錄 B 統計函數及圖表
附錄 C 參考文獻
附錄 D 索 引
立即查看
書名:六標準差
作者:蘇朝墩
出版社:前程
出版日期:2009
條碼:9789867239792
內容簡介
六標準差為眾所公認協助企業追求卓越的重要品質方法論。企業若能將其精神導入工作中,定能大量降低不良率,顯著提升流程運作效率與競爭優勢,創造另一番榮景。
本書為「六標準差」提供一完整的思考邏輯,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相關的工具與應用方法;同時對於一般初學者容易感到卻步的統計分析部分,也搭配案例,逐步解說Minitab 軟體操作與分析的概念。
本書在觀念的解說以及應用的方法步驟皆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撰寫完成,除可做為大專院校相關系所之教科書,亦很適合一般產業界人士做為自習或參考之用。
本書附有綠帶與黑帶認證考試之模擬試題,適合做為顧問公司綠帶與黑帶認證課程之教材,亦可提供希望取得證照考試人士參考。
作者簡介
蘇朝墩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國際品質學術院(IAQ)院士
學歷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工業工程博士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經營工學系客座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教授
橡樹遠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工程師
專長
品質工程、品質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技術之應用
榮譽
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個人獎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個人獎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工業工程論文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論文獎
ANQ Congress 最佳論文獎
清華大學工學院傑出教學獎
目錄
第一篇、基本原理篇
.全面品質概論
.六標準差原理
第二篇、常用統計方法篇
.基礎統計
.相關與迴歸分析
.實驗設計
.田口方法
.反應曲面法
第三篇、常用品質工具篇
.常用品質工具
.統計流程管制
.流程能力與績效分析
第四篇、衡量方法篇
.量測系統分析
.六標準差衡量
第五篇、六標準差方法論與應用篇
.六標準差策略
.DMAIC模式
.六標準差案例
.六標準差文化
第六篇、進階篇
.六標準差設計
.精實六標準差
立即查看
簡介
變異數分析(ANOVA)是一種統計公式,用於比較不同組的均值(或平均值)之間的變異。一系列方案可用來確定不同組的均值之間是否存在差異。ANOVA的結果是「F統計量」。該比率顯示了組內變異與組間變異,最終產生了一個數字,該數字可以得出支持或拒絕原假設的結論。如果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則不支持虛無假設,並且F比率會更大。
ANOVA如果顯示處理之間有顯著差異,則必須採用事後比較檢定(Post hoc tests)用以測試處理組與對照組是否有顯著差異。
這種統計技術稱為多重比較檢定(MCA:Multiple Comparison Analysis testing)。
本書的特徵有以下四項:
1. 只要看數據類型,統計處理方法一清二楚。
2. 利用圖解,數據的輸入與其步驟清晰明確。
3. 利用圖解,統計處理的方法與其步驟一目了然。
4. 輸出結果的判讀方法簡明易懂。
目錄
序言
第1章 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簡介
1.1 在蒐集數據之前
1.2 理解數據
1.3 實驗計畫法與變異數分析
1.4 統計用語迷你辭典
1.5 重要的機率分配─有關統計量的分配
1.6 多重比較簡介
第2章 單因子(無對應因子)的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2.1 前言
2.2 單因子(無對應因子)的變異數分析
2.3 多重比較
2.4 利用Scheffe的線性對比進行多重比較
第3章 利用反覆測量(有對應因子)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3.1 前言
3.2 反覆測量的變異數分析
3.3 多重比較
第4章 Kruskal-Wallis的檢定與多重比較
4.1 前言
4.2 Kruskal-Wallis的檢定
4.3 多重比較
第5章 Friedman檢定與多重比較
5.1 前言
5.2 Friedman檢定
5.3 多重比較
第6章 雙因子(無對應因子與無對應因子)之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6.1 前言
6.2 雙因子(無對應因子與無對應因子)的變異數分析
6.3 多重比較 1
第7章 雙因子(無對應因子與有對應因子)之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7.1 前言
7.2 雙因子(無對應因子與有對應因子)的變異數分析
7.3 多重比較
第8章 雙因子(有對應因子與有對應因子)之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8.1 前言
8.2 多重比較
第9章 無重複雙因子的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9.1 前言
9.2 無重複雙因子的變異數分析
9.3 多重比較
第10章 3因子的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10.1 前言
10.2 3因子的變異數分析
10.3 多重比較
第11章 共變量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11.1 前言
11.2 共變量變異數分析的同質性檢定
11.3 共變量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第12章 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
12.1 前言
12.2 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12.3 多重比較
第13章 一般線性模型與實驗計畫法
13.1 前言
13.2 何謂一般線性模型?
13.3 隨機集區法
13.4 拉丁方格
13.5 直交表
第14章 應用事例—在飲料製造中過濾機之運轉條件的檢討
14.1 探討目的
14.2 問題
14.3 解析的想法與解析
14.4 解析上容易犯錯的地方與實施上的注意事項
立即查看
(舊版)實驗設計與分析(第七版)(Montgomery: Design &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7/E) <高立> (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舊版)實驗設計與分析<高立> MONTGOMERY 6/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人因工程實驗設計與實習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人因工程實驗設計與實習」有別於一般人因工程教科書,著重在強化大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也提供動手做實驗的基礎訓練。最好可以配合大學部人因工程理論課程同時使用,相得益彰。書中內容深入淺出,有很多圖片輔助說明,同時也提供許多解決人因問題的手法,可以當作企業解決人因實務問題的參考。
本書首先說明如何做好人因工程實驗。然後,分別介紹當代比較常見的人因實驗工具與方法,包含:人體計測、靜態肌力量測、肌電訊號量測、勞動工作能量消耗衡量、全身疲勞評估、眼睛疲勞與心智工作壓力評量、注意力與反應時間測定、產品使用性評估、電腦輔助人因風險鑑別,與人類信號偵測能力評估等。每個主題都有「實驗設計提示和舉例」,最後還有「學生實習並回答問題」,讓讀者觀摩學習如何設計實驗,而且培養獨立思考與動手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本書除了介紹人因工程的理論與實驗方法之外,還提供四個電腦程式,方便讀者直接用電腦來分析肌電訊號,和執行反應時間的測定、滑鼠使用性測試與人類信號偵測能力試驗。第二版與初版的主要差異在於:加強本書各章節的內容與當代人因新知的關連性;加入通用型設計概念、最新的睫狀體調節力微動分析儀介紹、核電廠監控模擬程式、KIM人工物料處理檢核表,以及第十一章人類信號偵測能力評估等。全書內容物超所值,對於有心想要做好人因工程實驗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仔細研讀與學習的書。
§§與前版差異
第二版的誕生主要是考量人因工程近年來有些新的發展和知識,搭配第一版各章節的主題,篩選適合大學生的題材加以補充。例如:第二章加入台灣近年來人體計測資料應用在成衣尺碼的研究成果,第三章補充一般體適能的握力測驗方法與各年齡層的握力評比常模,第七章加入最新的睫狀體調節力微動分析方法,第八章增加注意力的理論回顧,第九章則加入通用型設計概念,第十章增加最新的KIM人工物料處理檢核表的說明等。這些增修得以強化本書的內容與當代人因新知的關連性。另外新增了第十一章:「人類信號偵測能力評估」,讓學生能實際演練並體驗信號偵測理論的意義。增加這一章可以讓本書在認知心理學領域的實驗題材更豐富。
【目錄】
第一章 如何做好人因工程實驗
第二章 人體計測
第三章 靜態肌力量測
第四章 肌電訊號量測
第五章 勞動工作能量消耗衡量
第六章 全身疲勞評估
第七章 眼睛疲勞與心智工作壓力評量
第八章 注意力與反應時間測定
第九章 產品使用性評估
第十章 電腦輔助人因風險鑑別
第十一章 人類信號偵測能力評估
附錄一 書面報告撰寫範例
附錄二 附贈電腦程式使用說明
附錄三 考試題庫
附錄四 考試題庫之解答
附錄五 受測者同意書
立即查看
實驗與類實驗設計-因果擴論(附光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