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 一部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
◎ 詳細介紹心理學最新入門知識,以及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
◎ 融入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達成心理學扎根於本土文化的目標!
◎ 呼應國際心理學大勢,強調腦與心智的關係!
本書是集合臺大心理系專兼任老師及系友之力,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一本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內容涵蓋心理學所有重要的主題,但有別於坊間其他中英文版教科書,本書從第一章介紹心理學發展起,在各章均融入有關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成果,使本書的讀者不僅瞭解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也能欣賞本地心理學者的耕耘及收穫,達成落實心理學於本土文化的目標。本書不僅是介紹心理學最新入門知識的教科書,也是一本想要認識心理學的最佳參考書。
第二版更新部分資料,並針對不易明瞭的部分做了修訂,並且納入使用本書的老師與同學們過往所反映之意見,較初版更臻完善。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梁庚辰
作者群介紹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胡志偉
1.1 心理研究
1.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
1.3 心理學簡史
1.4 心理學的次領域
1.5 心理學本土化
1.6 摘要與結論
1.7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心理學方法:心理變項量化與科學探討╱徐永豐
2.1 引言
2.2 科學研究
2.3 量測心理變項
2.4 心理學實驗
2.5 摘要與結論
2.6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行為的生物基礎╱葉俊毅
3.1 引言
3.2 神經系統
3.3 腦的結構與功能
3.4 神經元與神經訊號
3.5 內分泌系統
3.6 基因、環境與行為
3.7 摘要與結論
3.8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感覺與知覺╱葉素玲、陳一平
4.1 引言:日常生活中感覺與知覺的例子
4.2 感覺與知覺的區分
4.3 感覺系統的運作通則
4.4 感覺系統
4.5 跨感官處理
4.6 知覺
4.7 摘要與結論
4.8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注意與意識╱郭柏呈
5.1 引言
5.2 注意的本質與運作
5.3 外在注意的選擇
5.4 外在注意的向度
5.5 內在注意的選擇
5.6 意識的內涵與功能
5.7 意識內容的研究
5.8 意識狀態的變化
5.9 摘要與結論
5.10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學習╱梁庚辰
6.1 引言
6.2 學習的定義與種類
6.3 古典條件學習
6.4 操作條件學習
6.5 認知與模仿學習
6.6 學習的生物基礎
6.7 摘要與結論
6.8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記憶╱葉怡玉
7.1 引言
7.2 不同時程的記憶
7.3 長期記憶的內容
7.4 記憶的三個歷程
7.5 記憶的日常運作與失誤
7.6 記憶的喪失與補救
7.7 摘要與結論
7.8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語言與心智表徵╱周泰立、曹峰銘
8.1 引言
8.2 語言的特性
8.3 語言的層次性
8.4 語言的發展
8.5 語言的腦側化
8.6 心智表徵
8.7 摘要與結論
8.8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思考與創造力╱連韻文、朱玉正
9.1 引言
9.2 思考的元素:概念
9.3 推理
9.4 判斷
9.5 決策
9.6 人是理性的嗎
9.7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9.8 思考與創造力的神經機制
9.9 思考的文化差異
9.10 摘要與結論
9.11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智力╱張郁雯
10.1 引言
10.2 智力的理論
10.3 智力測驗測什麼
10.4 智力差異的來源
10.5 智力與族群差異
10.6 摘要與結論
10.7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動機與情緒╱陳學志、卓淑玲
11.1 引言
11.2 動機的定義與理論
11.3 基本動機
11.4 高層次動機
11.5 情緒的成分
11.6 情緒的類別及理論
11.7 常見的負向情緒
11.8 最受歡迎的正向情緒:幽默
11.9 情緒對認知的影響
11.10 摘要與結論
11.11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性格╱葉光輝
12.1 引言
12.2 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
12.3 心理動力論的觀點
12.4 現象學派的觀點
12.5 特質論的觀點
12.6 社會認知論的觀點
12.7 生命全程的性格發展觀點
12.8 摘要與結論
12.9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學╱蘇珍頤
13.1 引言
13.2 社會認知
13.3 社會影響
13.4 社會關係
13.5 摘要與結論
13.6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發展心理學╱曹峰銘
14.1 引言
14.2 基本議題
14.3 新生兒的能力
14.4 兒童期的認知發展:皮雅傑的階段理論及其他
14.5 性格與社會發展
14.6 青少年發展
14.7 摘要與結論
14.8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壓力、適應與健康╱陳永儀
15.1 引言
15.2 什麼是壓力?
15.3 壓力反應
15.4 影響壓力反應的其他因素
15.5 摘要與結論
15.6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心智異常:心理衡鑑、病理與治療╱陳淑惠
16.1 前言
16.2 心理衡鑑
16.3 心理疾病的類別與病理基礎
16.4 心理治療
16.5 摘要與結論
16.6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詞彙中英文對照
索引
立即查看
心理學:認知.情緒.行為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心理學:認知.情緒.行為
ISBN13:9789865492847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賴惠德
裝訂/頁數:平裝/480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3/07/01
內容簡介
作者累積多年教學與國考指導經驗親自執筆,嘗試串連起對於心理學與人生的體會與連結,文字流暢,內容深入淺出,可使讀者建立起對科學心理學理論與概念的正確認識……
•全新16部電影故事:章首16章電影故事全面更新,帶領讀者進入科學心理學的世界,遨遊滿載歡笑與哀愁的心理與人生。
•最新的議題與內容:新增近年重視的多元性別內容、在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的部分採用DSM-5精神疾病診斷之分類與框架,增加了新的內容。
•名詞解釋彙編:綜整各章專有名詞解釋,有助於建立更紮實的心理學基礎與答題技巧。
•新增各類國家考試「心理學」考題:羅列2001至2022年「人事行政」高、普考「心理學」22年完整考古題並分章排列,及諮商/臨床心理師國家考試高考之「心理學」考古題,便利讀者了解準備公職考試方向,以及自我檢核學習成效。
目錄
Chapter1 認識心理學的世界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第一節 科學的心理學
第二節 心理學的歷史起源
第三節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第四節 心理學的理論學派
第五節 心理學專業領域與本書內容
Chapter2 行為的生物基礎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墊底辣妹
第一節 基因與遺傳
第二節 神經元──大腦神經電路的基本元件
第三節 腦神經傳導物質──腦中的訊息使者
第四節 活腦的研究技術
第五節 神經系統的構造與功能
第六節 大腦皮質──高等思維的偉大奇蹟
第七節 內分泌系統
Chapter3 感覺與知覺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金都
第一節 物理、生理、心理世界
第二節 感覺歷程
第三節 知覺歷程
Chapter4 意識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八月照相館
第一節 意識狀態
第二節 睡眠、作夢和催眠
第三節 精神藥物與意識改變
Chapter5 學習原理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幻之光
第一節 學習及其類型
第二節 古典制約學習
第三節 操作制約學習
第四節 認知學習
Chapter6 記憶與遺忘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記憶拼圖
第一節 記憶的本質
第二節 記憶的訊息處理論
第三節 感覺記憶
第四節 短期記憶
第五節 長期記憶
第六節 遺忘的原因
Chapter7 語言、思考與創造力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無名之輩
第一節 語言
第二節 認知思考
第三節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Chapter8 智力及其測量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露西
第一節 智力及其測量
第二節 智力測驗的發展
第三節 智力的理論
第四節 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
Chapter9 人格與個別差異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布達佩斯之戀
第一節 人格導論
第二節 人格的特質論
第三節 人格的心理動力論
第四節 人格的行為論與人本論
第五節 人格的生物論與認知論
Chapter10 動機與情緒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愛在黎明破曉時
第一節 動機──行為背後推拉的動力
第二節 生理動機
第三節 心理動機
第四節 情緒與情緒智力
第五節 情緒理論
Chapter11 人一生的發展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新天堂樂園
第一節 發展的關鍵課題
第二節 發展的理論
第三節 嬰幼兒期到兒童期
第四節 青少年期
第五節 成年期
Chapter12 性別與性心理學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晝顏
第一節 性別
第二節 性取向
第三節 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發展
第四節 性慾的心理層面
第五節 人類的性反應
第六節 性知識與性違常
Chapter13 壓力與正向心理學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獨自生活的人們
第一節 壓力及其來源
第二節 壓力的後果
第三節 如何應對壓力
第四節 壓力管理
第五節 健康與正向心理學
Chapter14 社會心理學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史丹佛監獄實驗
第一節 社會角色與社會認知
第二節 態度與態度改變
第三節 人際吸引──社會磁吸力
第四節 偏見與攻擊
第五節 社會影響與群體行為
Chapter15 心理障礙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美麗境界
第一節 心理障礙與DSM-5
第二節 焦慮症
第三節 情緒障礙症
第四節 思覺失調症
第五節 人格障礙症
Chapter16 心理治療
那些電影裡的心理學與人生 飛越杜鵑窩
第一節 心理治療概述
第二節 精神分析治療
第三節 行為治療
第四節 人本治療
第五節 認知治療與現實治療
第六節 團體治療──在團體中成長
第七節 心理治療的效果與明日科技
立即查看
高普114-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綜合讀本─理論、現行制度與各國經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1、綜合集結重要學者之論點,循序漸進地學習重點概念,完整對於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之重點觀念。
2、內文輔以凌襄老師標示之重點關鍵字,閱讀同時能更好掌握重點、加深記憶。
3、書中穿插「觀念補充」,探討延伸重要議題不漏接,學習更完整。
【目錄】
第一篇 政府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第一章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第二章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第三章 平等就業機會與歧視
第四章 人力多元化與弱勢優惠對待措施
第五章 工作激勵理論應用
第六章 憲法與政府人力資源管理
第二篇 政府人力資源規劃與招募遴選
第一章 工作分析與職能分析
第二章 人力資源規劃
第三章 人力招募
第四章 人力遴選
第五章 人力流動與離職
第三篇 政府員工工作績效評估與管理
第一章 策略性工作績效管理
第二章 工作績效評估的流程
第三章 工作績效評估結果的運用
第四章 工作績效不佳員工的處理
第四篇 政府人力資源訓練與發展
第一章 成人學習理論、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公共人力資本管理與人力資源發展
第二章 訓練發展計畫規劃與需求評估
第三章 訓練發展的成效評估
第四章 關鍵人力培育與生涯發展規劃
第五篇 政府整體性待遇管理
第一章 策略性待遇
第二章 薪資結構設計
第三章 績效薪設計與實施條件
第四章 法定性與彈性福利措施
第六篇 政府友善工作職場與勞資關係
第一章 工作與生活平衡
第二章 員工協助方案
第三章 職場衛生與安全
第四章 勞資關係與工會
第五章 憲法基本權利與服務行為管理
本書另附QR Code─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命題大綱
•重點補充:第一篇-第六章 重點釋字解釋文與判決主文
第三篇-第三章 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第六篇-第四章 公務人員協會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第七篇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各國政府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之內容
立即查看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暨現行考銓制度申論教戰手冊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書籍介紹
本書專為企圖全面提升自己申論寫作與答題能力的人事行政考生所設計,全書符合最新的命題趨勢,且擬答之內容突破傳統法條背誦框架。
歷經國考考科的變革,「現行考銓制度」已經變成是高考(三等)考試的專業科目。不過,命題大綱並沒有變動,也代表著他依然是結合理論與政策的「實用科目」。顧及到「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目前命題範圍仍呈現高度不穩定性,所以持續沿用「現行考銓制度」的命題大綱架構當配置考點的「底盤」,希望讓考生在備考這條路上,走得更加安全穩固。換言之,用一本書準備兩個科目,希望幫助考生達到「一兼二顧」的雙重效果。
本次改版新增113年國考試題及詳解,為認真備考的讀者們答題解惑。本書特色如下:
一、命題重點白話文
將過去10年考古題歸納為「50個考點」,按點剖析;說明歸納該考點的理由、出現的次數,以及考點應注意的命題與理解方向等。
二、題型分類與「題目考什麼?」
說明每個題型的答題要領,以及所設計的重要學理基礎、制度內涵與延伸概念等;幫助考生按進度複習又兼顧深入指導論述技巧。
三、「解題示範」及全仿真解題示範
本書的解題示範大多以「多寫」為原則,希望讀者在練習時一併累積足夠的詞彙能量,以利於應考時靈光乍現,下筆有如神助;而「全仿真解題示範」是希望滿足多數考生「複製貼上」的需求,也是告訴讀者「考場上寫這樣就夠了」,但是本書中不會太常出現。
四、解題策略分析
多年考輔工作的經驗告訴作者,真正有實力的考生是見招拆招的考生;作者試圖透過這本書,傳達面對題目時的答題思考架構。由於「申論題沒有標準答案」,藉由「解題策略分析」協助讀者思考如何寫出更好的內容;「洞悉為何,迎接任何」,未來在考場上就能自在從容審地視各種陌生問題,別人越不會的,越是你取得高分的機會。
五、老師碎念
作者的碎念,主要是一些想告訴讀者的貼心小叮嚀。
【目錄】
壹 考銓制度概論
考點1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與人事行政
考點2 文官制度與民主治理
考點3 代表性官僚、平等就業機會及工作人力多樣化
考點4 公共人事資源管理體系
考點5 人事一條鞭管理體系與策略性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考點6 人事分類制度
考點7 政府的人力資源組合
考點8 政務人員與常務人員
考點9 契約及彈性用人
貳 人才規劃與選拔
考點10 國家考試種類與應考資格及測驗方法
考點11 考選原則與考用合一
考點12 政府人力資源招募遴選政策
考點13 考選制度重要議題
參 人才任用與陞遷
考點14 任用的原則與學理
考點15 任用的程序
考點16 任用的資格與審查
考點17 任用的限制與調任
考點18 陞遷的原則與程序
考點19 人員陞遷遴補實務
考點20 任用陞遷制度與政府人力招募配置的重要議題
肆 人才激勵與維護
考點21 考績的理論與種類
考點22 考績的程序與結果
考點23 考績制度的議題與修正
考點24 待遇及激勵理論的原則與理論
考點25 公務人員俸給內涵與獎金
考點26 給與工作實務
考點27 待遇制度議題
考點28 退休制度的理論
考點29 退休、資遣、撫卹的種類與條件
考點30 辦理退撫業務應注意事項
考點31 退撫制度改革與重要議題
考點32 個人專戶退撫儲金制
考點33 權利保障事項
考點34 保障事件與救濟
考點35 公務人員勞動結社權
考點36 保障制度的議題
伍 人才培育與發展
考點37 訓練、進修與終身學習制度
考點38 撰寫訓練計畫
考點39 強化訓練發展的議題與策略
陸 服務倫理與考銓制度相關議題
考點40 懲戒制度的修正與種類
考點41 停職議題
考點42 懲戒與懲處
考點43 行政中立的原則
考點44 行政中立的政治行為規範
考點45 服務倫理與義務
考點46 經商、兼職及旋轉門規範
考點47 利益衝突迴避
考點48 公務倫理議題
考點49 友善工作職場及少子女化的挑戰
考點50 數位治理與人力資源管理
附錄 觀念補充:實例解題技巧說明
立即查看
高考112-各國人事制度-兼論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議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一、縱向橫向編排,考試得分極大化
本書特別分為「各國人事制度概論」、「比較人事制度概論」及「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議題」等三篇,目的使考生除了縱向瞭解先進國家文官制度之具體內涵外,亦能橫向比較各國文官制度之歧異、特色及啟示,並對其他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新興重要議題詳加涉獵,三篇交叉研讀,將考試得分極大化。
二、兼論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議題
各國人事制度近幾年偏好出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之延伸題型,如107年高考即出現請說明澳洲與紐西蘭政府學院之發展沿革、業務職掌及訓練特質等考題,未來幾年以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切入出題,應該仍將是命題主流。本書特增列「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議題」一篇,俾使考生功力倍增。
三、集結各題型變化,深化反思論辯
就各國人事制度之題型而言,大致可分為「各國制度題」、「比較借鏡題」及「名家專論題」等三類題型,本書特針對近年題型之變化,補充「觀念深化與反思」,將各類研究報告、出國報告消化衍生成名家專論題型,考生即可從中演練,精熟各項作答技巧。
【目錄】
第壹篇 各國人事制度概論
第一章 緒 論
※各國人事制度的涵義
※各國人事制度的類型
※各國人事機關體制類型
※落後、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人事制度之特性
※各國現代人事制度之發展趨勢
第二章 英國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之演進
※人事制度之特色
※人事制度之內涵
※其他特殊人事制度
第三章 美國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之演進
※人事制度之特色
※人事制度之內涵
※其他特殊人事制度
第四章 法國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之演進
※人事制度之特色
※人事制度之內涵
※其他特殊人事制度
第五章 德國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之演進
※人事制度之特色
※人事制度之內涵
※其他特殊人事制度
第六章 日本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之演進
※人事制度之特色
※人事制度之內涵
※其他特殊人事制度
第七章 其他先進國家人事制度
※荷 蘭
※加拿大
※澳 洲
※紐西蘭
※韓 國
※新加坡
第貳篇 比較人事制度概論
第八章 人事體制
※人事分類制度的意義與類型
※品位分類制與職位分類制之特色及優劣比較
※職涯制與職位制之比較
第九章 人事機構
※人事機關體制類型
※各國人事制度組織的比較分析
第十章 考試及任用制度
※考選的學理
※考試的方法與程序
※公務人員之甄選
※先進國家公務人力甄選之特質(與我國之比較)
※先進國家公務人力甄選之改革趨勢
※先進國家考選趨勢對我國之啟示
※任用之學理
※各國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特質
※先進國家公務部門人力陞遷制度
※快速陞遷制度
第十一章 待遇及福利制度
※待遇之學理探討
※策略性待遇管理
※績效待遇制度
※先進國家公務人力待遇制度之重要內涵
※先進國家公務人力待遇制度之改革
※先進國家實施經驗對我國公部門待遇管理之啟示
※福利之學理探討
※福利之管理
第十二章 績效管理制度
※績效管理相關名詞區辨
※績效管理的內涵
※各國公務人員考績與獎懲制度的比較與特性
※先進國家考績制度之特色及啟示
※先進國家公部門績效管理制度之具體作
※現行我國績效管理機制面臨之問題及困境
※我國推動績效管理制度之具體策略
第十三章 服務及保障制度
※服務之學理探討
※各國公務人員服務體制之比較
※各國公務人員權義責任之比較
※保障之學理探討
※先進國家公務人力保障制度概述
※揭弊者保障制度
第十四章 訓練及培育制度
※培訓之學理探討
※公務人員培訓管理
※各國公務人員訓練制度特性
※美英日等國公務人力培訓制度之內涵
※美英日等國公務人力培訓制度之共通趨勢
※美英日等國公務人力培訓制度之啟示
第十五章 倫理與行政中立制度
※倫理之學理探討
※各國公務人員行政倫理之涵義
※各國公務人員行政倫理之強化
※行政中立之學理探討
※各國公務人員政治中立或行政中立的涵義(原則)
第十六章 結社制度
※結社之學理探討
※各國公務人員勞動三權的涵義
※各國公務人員勞動三權的範圍
※各國公務人員勞動三權改進之道
第十七章 退休制度
※退休之學理探討
※先進國家公務人力退休制度之特色
第十八章 其他重要制度之比較
※政務官管理制度
※行政機關幕僚長制度
※政府再造與員額精簡
※性別主流化議題
第十九章 各國人事制度發展趨勢之比較
※各國人事機關體制與管理的趨向
※各國人事政策與人事革新的趨向
※各國公務員法(文官法)特性與趨向
第參篇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議題
第二十章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導論
※人力資源管理之基本概念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內涵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理論基礎
※美英二國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政策
※OECD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主要改革趨勢
※OECD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可供借鏡之處
※人力資本管理之內涵
※先進國家人力資本管理實施經驗
※推動人力資本概念的策略途徑
※人力資本管理應用於我國公部門之政策設計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之內涵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之特色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之趨勢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之重要議題
第二十一章 人力規劃與員額管理
※公務人員體制之建構與設計
※公務人員資源運用與配置規劃
※策略性觀點的人才規劃
※公部門人才規劃的主要步驟
※我國公部門人才規劃面臨之障礙
※員額管理之內涵
※我國公部門員額管理之積極作為
※我國公部門員額評鑑之內涵及辦理原則
※先進國家員額管理實施經驗及啟示
第二十二章 公務人力激勵管理
※公共行政理論對文官激勵基礎假定之演進
※當代激勵理論
※公務人員士氣低落的原因
※激勵公務人力士氣應有之模式及作法
※現行公部門人力激勵制度問題分析
※先進國家公部門人力激勵制度之啟示
※公部門人力激勵制度之政策建議
※激勵管理的特殊議題
第二十三章 高級文官之建構與培育
※高級文官制度之內涵
※高級文官之甄選
※各國高級文官甄選之比較與借鏡
※高級文官培訓的國際趨勢
※我國高級文官培訓之困境與精進之道
※從國際經驗論我國高級文官團創制之道
第二十四章 核心職能之建構
※核心職能相關名詞區辨
※核心職能的性質與類型
※OECD 國家公務人員職能模型概述
※OECD 國家公務人員職能模型之應用現況
※OECD 國家可供我國建構公務人員職能模型參考之處
※我國現行公務人員核心能力學習地圖
附 錄 架構圖
立即查看
文官制度:兼論公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的名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寫著:「在倫理方面的行為,如果不是由於一個人純潔、直接的衝動,而是由於一個概念、一個教條而產生的,就他的性格說,這又是過於高尚的,那麼這一行為就會由於後來自私的懊悔而在這個人自己的眼裡也要喪失一切的功勞。」世界不只是物質的。法律的世界,尤為如此。以規範教義學為根基的傳統刑法學更應當時刻顯明自己的價值立場。
刑事法學科相關理論研究重點不應僅停留在其理論解釋學階段,還應當更加豐富其在解決相關具體理論問題上的研究維度、空域範圍及其對相關社會現實問題的回應之精確度等方面。
現代人類社會更應當尊重源自天地自然的良知與公義。尤其在刑事立法與司法實務中,尊重人格尊嚴、個人的獨立與自由發展、法的中立與均衡。對於我們身在中國大陸的法科教育工作者個人而言,應當繼續大量閱讀並積極學習有關西方民主國家之憲政價值與自由主義書籍,應當繼續與相關國際專家學者全面交流互訪,應當繼續努力翻譯相關著作書籍,為中國社會民主、法治與自由之啟蒙繼續工作並努力保持思想之獨立。
目錄
序
彭序
黃序
蔡序
蕭序
自序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文官制度
一、制度
二、文官制度
第二節、人力資源管理
一、硬人力資源管理途徑vs.軟人力資源管理途徑
二、人力資源管理vs.人事管理
三、人事行政vs.人事管理
第三節、公私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差異
一、國家內部人力市場
二、公私二元、內部多軌
三、雇主與受僱者之法律關係
四、用人程序
五、工作權保障
六、直線主管的管理權
七、政治環境
第四節、職能
一、作為基本職業能力之職能
二、作為管理績效的職能
三、職能類型
第五節、寫作視框
第二章、公務人力
第一節、武職公務員(軍人)
一、文人領軍
二、軍隊國家化
三、軍職轉任文職特考
第二節、文職公務員
一、政務官vs.事務官
二、政務官vs.政務人員
三、公務員vs.公務人員
四、公務員與國家之關係
五、政治用人vs.功績用人
第三節、契約人員
一、聘用
二、約僱
三、約聘(用)
四、職工、臨時人員及其他契約進用人員
π契約人力
第四節、業務委外、勞務採購人力與行政助手、志工
一、業務委外與勞務採購
二、行政助手、志工
第五節、標準僱用vs.非標準僱用
π公務人員及聘僱職工人數
第三章、人事建制
第一節、兩制合一
一、簡薦委制
二、職位(職務)分類制
三、兩制合一:官職併立制
π簡薦委制vs.職位分類制
第二節、權責分工
一、考試院
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三、懲戒法院
四、監察院
π訓練進修權限爭議
第三節、一條鞭管理體制
π人事機構體制
第四節、其他詞彙
一、任用vs.聘用
二、任用vs.派用
三、轉任
四、官職併立vs.官職分立
第四章、考選分發
第一節、國家考試體系與考選程序
一、考試體系
二、考選程序
第二節、考試權行使基本原則
一、公開競爭
二、平等原則
π地方特考分區報名、錄取及分發還有合理性嗎?
第三節、應考資格
一、基本資格
二、消極資格
三、積極資格
第四節、考試方式
一、筆試
二、口試
π面談可能存在的偏誤
三、心理測驗
四、體能測驗
五、實地測驗
六、審查著作或發明
七、審查知能有關學歷經歷證明
第五節、分配訓練與分發任用
一、正額錄取vs.增額錄取
二、分配訓練與分發任用
三、限制轉調
四、錄取資格保留與補訓
第六節、找到對的人上車
一、公開競爭
二、信度vs.效度
三、用人需求滿足
四、考選改革的視野
第五章、任用陞遷
第一節、任用的基本原則
一、專才專業、適才適所、人與事的配合
二、初任與升調並重
三、公平、公開競爭
四、平等原則
五、官職等與俸級保障
第二節、任用資格之取得
一、基本資格
二、消極資格
三、積極資格
四、機要人員之任用
五、試用
第三節、首長用人之限制
一、提報考試用人職缺之管制
二、職組職系之限制
三、降調人員之限制
四、指派權理、職務代理人員之限制
五、任用他機關現職人員之限制及例外
六、任用親人之限制
七、即將離退首長任用人員之限制
八、任用已屆限齡退休人員之限制
第四節、忠誠查核
一、查核對象
二、查核項目
三、查核時機
四、查核程序
五、通知及申辯
六、查核結果之處理
七、救濟
第五節、陞遷原則、程序與組織
一、基本原則
二、陞任的限制與例外
三、程序與組織
π公平陞遷的背後
四、職務輪調
第六節、專技人員轉任公務人員
第六章、績效考評
第一節、績效考評與管理
第二節、制度設計構面
一、相對標準vs.絕對標準
二、評量項目
π目標與關鍵結果法
三、評量層次
四、目標設定
五、評量方法
π 360度評量
六、程序正義
π績效面談的提示
第三節、現行考績制度
一、考績原則
二、考績種類
三、年終考績之等次及條件
四、年終、另予考績之獎懲
五、平時考核之獎懲
六、專案考績之獎懲
七、考績組織與程序
八、核定、審定與通知
九、考績結果之救濟與執行
π考績制度改革
第四節、績效考評的理性觀vs.政治觀
第七章、俸給福利
第一節、報酬管理
一、整體報酬
二、薪酬給付基礎
三、薪酬決定原則:公平性
四、績效薪酬:個人導向vs.團隊導向
第二節、俸給法定
一、俸給架構
二、俸級核敘
三、晉敘、降敘、提敘
四、俸給計支
π停職人員「得」發給半數之本俸(年功俸)
第三節、福利
一、各機關員工福利措施推動原則
二、公務人員保險
三、其他福利
四、員工協助方案
第八章、訓練進修
第一節、學習、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一、學習
二、正式學習vs.非正式學習
三、組織學習
四、Peter M. Senge的學習型組織
第二節、訓練、進修、發展與培育
一、訓練vs.進修
二、訓練vs.發展
三、訓練vs.培育
π訓練≠培育
第三節、訓練管理
一、訓練需求評估
二、做好訓練準備
三、擬定訓練計畫
四、執行訓練計畫
π Taiwan TrainQuali System
五、評量訓練成效
第四節、訓練進修與分工
一、訓練
π升簡任官等的訓練需求
二、進修
第九章、服務倫理
第一節、核心價值與倫理
π拾金不昧,還是索酬
π ASPA Code of Ethics
第二節、服務法所定公務員義務
一、忠實義務
二、清廉義務
三、服從義務
四、保密義務
五、不得擅自發表職務言論義務
π政府有效運作vs.公務員言論自由
六、保持品位義務
七、勤勉執行職務義務
八、不得經營商業義務
九、不得兼職義務
π兼職的分析架構
十、利益衝突迴避義務
十一、盡善良保管人義務
十二、離職後限期不得再任特定職務義務(旋轉門條款)
π其他旋轉門條款
十三、請假義務
π服務法所定國家義務
第三節、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
一、用語定義
二、請託關說
三、受贈財物
四、飲宴應酬
五、出席活動
六、出入場所及接觸
七、金錢借貸
第四節、公務員的責任
第十章、利益衝突迴避與財產申報
第一節、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
一、利益衝突
π法務部函釋公職人員於涉有其本人或關係人年終考績評核各階段,是否具有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未自行迴避之主觀故意判斷參考基準
二、禁止行為
三、迴避義務
四、違法罰則與處罰機關
π利益衝突迴避法是行政罰
第二節、公職人員財產申報
一、應申報人員及受理申報機關
二、申報類型與時機
三、應申報財產項目
四、財產強制信託及變動申報
五、公告及申報查核
六、違法行為與罰則
第十一章、行政中立
第一節、行政中立的意義
π行政中立vs.政治中立
第二節、政治活動規範
一、適用與準用對象
二、政治活動限制
π公務人員為於登記為公職候選人前的擬參選人公開站台、遊行或拜票之行為,原則上不受中立法第 9條第1項第6款之限制,惟仍以儘量避免為宜?
三、保障的權利
四、課責
π行政不中立
π對誰有規訓力
π公務員懲戒委員會108年澄字第3545號公懲判決
第三節、公務員政治參與分析架構
一、主要問題
二、活動範圍與價值衡平
三、實踐機制
π公務人員上網連結臉書、噗浪(plurk)等社交網站,加入公職候選人粉絲團,或針對討論主題,表達個人支持或反對之意見,是否有違反中立法相關規定?美國法案例
π參選算不算介入黨政派系紛爭?
附錄 美國聯邦公務員使用社群媒體從事政治活動的界限
第十二章、性別平等工作
第一節、平等權利
一、聯合國公約→國內法
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臺灣永續發展目標
π美國法系絡下的平等僱用機會vs.平權措施
三、憲法所定平等權
四、平等權爭議釋例
五、真實職業資格
第二節、性別平等工作
π玻璃天花板vs.玻璃懸崖
一、促進性別平等的立法
二、性別平等工作法概要(限公務人員適用部分)
第三節、性別主流化
一、概念意涵
二、支持性別主流化的原則與途徑
三、性別主流化之推動
π 102年至111年公部門男女比例
第十三章、勞動結社
第一節、勞動權概說
一、勞動三權
二、尊嚴勞動
三、國際勞工組織第151號公約
四、兩公約
第二節、他國公務員勞動權概況
一、日本
二、美國
三、法國
四、德國
五、英國
第三節、公務人員協會
一、組織
二、法定功能與限制
三、協商、調解與爭議裁決
四、經費與會務時間
π侷限與發展
第十四章、退休、撫卹與資遣
第一節、退撫制度改革概說
一、84年及99年退撫制度改革
二、106年退撫制度改革
第二節、106年退撫改革後的制度概要:退休、資遣
一、退休類型及退休金支領條件
二、退休金核給
三、遺屬一次金與遺屬年金
四、離婚配偶的退休金分配請求權
五、資遣
第三節、106年退撫改革後的制度概要:撫卹
一、撫卹金核給
二、領受順序
三、其他規定
第四節、退撫給與之保障、停止領受、喪失、暫停給與、剝奪或減少
一、保障
二、停止領受
三、喪失
四、暫停給與
五、剝奪或減少
第五節、112年7月1日以後初任公務人員之退撫給與
一、退撫儲金之提存準備與管理
二、退休金、資遣給與、撫卹金計給
第十五章、權益保障
第一節、制度發展及架構
一、組織
二、適用與準用對象
三、復審標的
四、申訴、再申訴標的
第二節、實體權利
一、身分權
二、基於身分而來的財產上權利
三、健康權
四、與工作有關之其他權益
第三節、復審程序概要
一、復審之提起
二、閱覽卷宗
三、審議
四、調處
五、復審決定與執行
六、再審議
第四節、申訴與再申訴
一、申訴
二、再申訴
第五節、因公涉訟輔助
一、適用與比照辦理對象
二、因公涉訟
三、輔助範圍
四、輔助費用繳還
第十六章、紀律懲戒
第一節、組織紀律
第二節、懲戒法的修正
第三節、通則
一、適用對象
二、懲戒標的(應受懲戒之行為)
三、違法失職公務員之停職
四、停職公務員之復職
第四節、懲戒處分
一、處分種類及效果
二、懲戒行使期限
三、一事不二罰與刑懲、行懲並行
第五節、移送懲戒及審判
一、移送懲戒
二、第一審程序概要
三、上訴審程序概要
四、抗告及再審
五、執行
第六節、懲戒vs.懲處
一、懲戒與懲處的區別
二、懲戒與懲處的競合
第十七章、公益揭發
第一節、公益揭發/揭弊
一、鼓勵提供不法資訊的途徑
二、公益揭發/揭弊的界定
三、立法目的與保護對象
四、立法定位與架構
第二節、國際立法原則
一、澳大利亞標準協會
二、國際透明組織
第三節、美、英、澳立法簡介
一、美國(聯邦)
二、英國
三、澳洲(聯邦)
第四節、揭弊管理
一、組織管理揭弊
二、潛在揭弊者的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引用法規說明
立即查看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概要)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概要)」在113年成為人事行政的新考科,並於該年的高普考、原住民族特考以及地方特考中正式亮相,雖然考題的樣本數不多,但經分析比較考題後,我們可以約略看出考試的兩個趨勢。第一,是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學理與其特殊之處,甚至是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差異;第二,是這些學理如何運用在我國政府機關人資管理面向的重要議題,例如考選制度、人力規劃、人力評鑑、考績制度等。
因此,此次改版,本書仍維持第一版的章節架構,但在每一章中,均基於上開兩個趨勢,一方面蒐羅更多學界最新或重要的討論,另一方面,則透過作者身為人事實務工作者所瞭解的實務作法、經驗與觀察,試圖對公共人力資源的運用情形,提出不同於坊間參考書的看法。
本書特色如下:
.架構引導教學:本書架構清楚,綱舉目張,使初學者能鳥瞰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之全貌,掌握各章節輪廓與重點,降低讀者面對國考的不確定感。
.圖表內容豐富:透過圖表整理,清楚解釋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重點概念,化繁為簡,清楚易懂。
.獨家評析觀點:藉由作者豐富的實務經驗,融合學理,針對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在我國政府中的實際運用提出見解,幫助讀者思考豐富化,進而產生自己的觀點。
.掌握備考趨勢:每章後附105年至113年「現行考銓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及「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等精選考古題,快速幫助讀者抓住考試趨勢。
【目錄】
第1章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總論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觀念
第三節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環境系統
第四節 憲法與我國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第五節 各國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趨勢
第2章 策略性人力資源規劃
第一節 策略性人力資源規劃的意涵
第二節 策略性人力資源規劃的流程
第三節 策略性人力資源規劃的方法
第四節 我國政府機關策略性人力資源規劃的作法與個案分析
第五節 政府公務人力體系與人力資本的建構
第3章 工作分析與職能理論
第一節 公部門人事分類制度
第二節 工作分析
第三節 職能模式與職能評鑑
第四節 我國公部門職能模式的發展
第4章 人力招募與遴選
第一節 公部門人才招募與遴選的三種觀點
第二節 人才招募
第三節 人才遴選
第四節 我國公部門人才招募與遴選的類型與發展
第5章 績效評估與管理
第一節 績效評估的理論與制度
第二節 績效管理與策略性績效管理
第三節 公部門績效管理的特殊性與因應之道
第四節 我國公部門考績制度的現況與檢討
第6章 待遇與福利制度
第一節 待遇制度的相關學理
第二節 策略性待遇制度與績效待遇的建立
第三節 待遇水準與待遇結構設計
第四節 福利制度
第五節 我國待遇福利制度現行狀況與相關議題
第7章 激勵理論與相關制度
第一節 激勵與激勵理論
第二節 激勵理論下的制度設計
第三節 我國政府機關激勵措施之運作與問題
第8章 人力資源發展與訓練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與人力資源發展
第二節 訓練需求評估與訓練發展計畫的設計
第三節 訓練發展計畫的執行與訓練成效評估
第四節 職涯發展理論與公部門職涯發展
第9章 公共服務倫理、勞資關係與職業安全
第一節 公共服務倫理的規範
第二節 勞資關係與集體協商
第三節 職場健康與安全管理
第10章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與新興議題
第一節 彈性化與策略化的公務人力資源運用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模式
第三節 轉型中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議題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