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使用者能力檢核評估表(第二版) (2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一、適用對象
服務使用者能力檢核評估表適用於18 歲以上之心智障礙者。
二、目的
評估的目的,是期能讓服務使用者具備生活適應能力,因此,各評估指標均緊扣著生活的需求與面向來書寫。從支持的觀點出發,陪伴服務使用者進行個人能力的探索,作為發展個別化支持服務的依據。
三、編製基礎
1. 依個人生活層面六大活動領域之精神,並考量「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中所強調的環境因素,由多位資深之專業服務人員依據實務服務經驗共同編製而成,內容包括六大領域及九大項目。
2. 六大領域分別為「居家生活」、「休閒娛樂」、「健康管理」、「作業活動」、「家庭支持」與「社會參與」等領域。九大項目分別為「生活自理」、「動作技能」、「人際溝通」、「休閒活動」、「性平教育」、「膳食處理」、「技藝陶冶」、「社會參與」及「輔具應用」等項目。透過六大領域與九大項目的搭配運用,期能涵蓋成年人獨立生活中所需各項能力。
四、操作策略
1. 藉由能力檢核評估表之九大項目為服務使用者進行能力現況評估,了解符合服務使用者在各「評估指標」的能力表現,並配合其服務需求以擬定出服務使用者的「個別化服務計畫」。
2. 在實務操作上,須依據服務使用者實際狀況與需求,並考量機構服務型態及服務內容,將九大項目中的指標適性調整歸納至六大領域中,為服務使用者擬定最適切的支持目標。
五、功能
本檢核評估表具有「評估」、「服務支持」、「溝通」與「評量」等四大功能,說明如下:
1. 評估:在提供服務前,運用此評估表以了解服務使用者在九大項目之能力狀況,以此作為基礎點;同時可作為提供服務後定期回評之用,以了解服務使用者在各項能力的表現是否有所改變。特別提醒,評估結果僅作為服務使用者個人自己與自己的比較。
2. 服務支持:依據評估結果,作為擬定「個別化服務計畫」之目標的直接依據。
3. 溝通:教保員可透過評估的過程與家長/家屬及其他相關專業工作人員溝通討論,以達成評估結果之共識。
4. 評量:經由定期或連續性評估,可評量服務使用者接受服務的成效,並依其評量結果實施服務調整或進行追蹤輔導。
六、內容
本評估表包括對服務使用者於九大項目的能力評估,並於每項目最後增加「其他」項目之欄位,供評估者於該項內依服務使用者個別狀況增列評估指標,內容如下:
1. 生活自理:包括飲食、如廁、漱洗與衛生、穿著、處理衣物、清潔工作、個人清潔與健康維護、家電用品的使用與維護等八項。
2. 動作技能:包括粗大動作、精細動作及體適能等三項。其中有關體適能的評估,盡可能以治療師之專業評估為準,並調整以✓(維持)、↑(提升)、↓(減弱)等三個符號來記錄評估結果,不以數字序號之代碼來呈現。
3. 人際溝通:包括基本理解能力、基本非口語表達能力、基本口語表達能力、人際互動能力及自我倡導等五項。
4. 休閒活動:包括個人嗜好活動、適齡/適性的活動等二項。
5. 性平教育:包括性別辨識、自我保護與尊重、性別互動等三項。
6. 膳食處理:包括簡易烹飪及烹飪後清潔等二項。
7. 技藝陶冶:包括基本閱讀、使用金錢、看時間、測量、作業活動習慣與態度等五項。
8. 社會參與:包括一般的社會適應行為、購物能力、運用社區設施的能力、交通能力等四項。
9. 輔具應用:包括輔具使用一項,因應服務對象個別使用輔具,由評估人員自行依輔具類別及使用情形填寫評估指標。
【目錄】
壹、生活自理
一、飲食
二、如廁
三、漱洗與衛生
四、穿著
五、處理衣物
六、清潔工作
七、個人清潔與健康維護
八、家電用品的使用與維護
九、其他
貳、動作技能
一、粗大動作
二、精細動作
三、體適能
四、其他
參、人際溝通
一、基本理解能力
二、基本非口語表達能力
三、基本口語表達能力
四、人際互動能力
五、自我倡導
六、其他
肆、休閒活動
一、個人嗜好活動
二、適齡/適性的活動
三、其他
立即查看
社會與情緒學習行動方案:正向支持體驗活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與情緒學習行動方案:正向支持體驗活動
系列名:輔導諮商
ISBN13:9789861919355
替代書名: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Action: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to Positively Impact School Climate
出版社:心理
作者:Tara Flippo-著;孟瑛如-校閱
譯者:彭文松;陳志平;賈士萱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重量:385克
出版日:2021/01/08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教育
內容簡介
《社會與情緒學習行動方案》是一本為教學現場的老師和諮商相關工作者所編寫而成的實用教材。本書將體驗教育和社會與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融合在課堂活動中,書中36課的教學基礎乃依據「學業與社會情緒學習協會」(CASEL)的研究結果,研究指出社會與情緒發展方案的參與對學業表現有正向的影響。CASEL定義出五種認知、情感、行為彼此相關的能力: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能,以及負責任的決策能力――這些正是本書強調的焦點。
好評推薦
「這本書非常符合特定的需求:一套循序漸進的課程,教導並加強中學生社會和情緒能力。這36堂體驗課程是為中學生精心設計的;教師和實務工作者能夠拿起這本書,立刻付諸行動,讓學生由體驗中發展社會和情緒能力。」――Alison Rheingold,麻州Christa McAuliffe Charter School專業學習中心主任
「這本書對於創造學習機會,幫助學生建立社會和情緒智能的教育工作者來說可說是絕佳的資源。結合社會情緒學習理論和標準,透過參與性、循序漸進的體驗活動,《社會與情緒學習行動方案》提供了實務,幫助發展一個人人都能實現潛能的班級共同體。」――Carla Hacker,威斯康辛大學拉克羅斯分校研究生部主任、曾任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大都會學區以冒險爲本的體驗教育教師
「SEL提供個人成長、人際關係與道德決策的基礎。這本書鼓勵教育工作者不僅和學生談論技能與概念,同時要展開相關的體驗探索和有效的應用SEL。我們的學生乃至於這個世界,唯有從這種正向且充滿活力的方法中獲益,方能培養這些技能與態度。」 ――Laurie Frank,Journey Toward the Caring Classroom作者、威斯康辛州GOAL Consulting負責人∕董事
「每一位老師、諮商人員以及小組輔導員的書架上都應該要有《社會與情緒學習行動方案》這本書。這些活動循序漸進、容易實施,並以強有力的設計來建立團體信任、尊重與效率。這本書是必備的手冊,幫助所有年齡層的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Libby Woodfin,麻州EL Education出版主任、Management in the Active Classroom及多本書的作者
目錄
第 1 課 建立團體:彼此了解
第 2 課 建立團體:發現連結及共同點
第 3 課 建立團體:全方位價值及選擇性挑戰
第 4 課 建立團體與全方位價值契約:發展團體規範
第 5 課 信任:系列一
第 6 課 信任:系列二
第 7 課 信任:系列三
第 8 課 目標設定:改善法—持續改善的藝術
第 9 課 溝通:有效的溝通原則
第 10 課 溝通:表達情緒
第 11 課 溝通:給予和接受回饋
第 12 課 問題解決:個人貢獻創造團隊成功
第 13 課 問題解決:介紹ABCDE模式
第 14 課 問題解決:應用ABCDE模式
第 15 課 反思:學期回顧與慶祝亮點
第 16 課 重組:全方位價值契約—學期回顧
第 17 課 目標設定:設定本學期的行為目標
第 18 課 健康的關係:意識到個人的特質
第 19 課 健康的關係:共識
第 20 課 健康的關係:同理心
第 21 課 健康的關係:信任—系列四
第 22 課 健康的關係:協商
第 23 課 目標設定:評估目標與設定長期目標
第 24 課 領導力:什麼是領導力?
第 25 課 領導力:領導力和追隨力
第 26 課 問題解決:回顧ABCDE模式
第 27 課 問題解決:定義團隊合作
第 28 課 問題解決:我(和其他成員)如何為團隊做出貢獻
第 29 課 溝通:有效的溝通
第 30 課 問題解決:展現團隊精神
第 31 課 問題解決:做決策
第 32 課 問題解決:競爭與合作
第 33 課 問題解決:效率和效果
第 34 課 目標設定:長期目標
第 35 課 問題解決:最後的團體挑戰
第 36 課 結束:學期回顧與慶祝亮點
附錄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身心障礙社會工作實務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身心障礙服務是一個高度跨專業的領域,其團隊工作組成需要有廣大多元的人員加入。其中,社會工作者扮演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的需求評估、資源整合、服務連結、服務提供、組織與支持、倡議等重要的角色。因此,充實身心障礙社會工作者的知能,是提升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的關鍵。
本書由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策劃,為作者群累積多年的教學和實務經驗,先介紹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處境、相關權益保障,再進一步分述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無障礙環境、健康促進、經濟安全、生活重建、就業、社區服務、機構服務、性別、婚育及性需求、悲傷輔導、社會倡議等多個面向,期能作為身心障礙社會工作實務機構及相關人員的專業服務指引,增進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保障。
【目錄】
第一章 How Do You See Me?(王文娟)
第一節 障礙模式的思言行──談障礙三大模式
第二節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願與行──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精神與內涵
第三節 誰是身心障礙者?──談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
第四節 結論
第二章 YES I CAN(王文娟)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的日常──談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處境與需求
第二節 「大隊接力」的服務──談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
第三節 哆啦A夢的百寶袋──淺談身心障礙相關權益保障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章 自立生活(林萬億)
第一節 自立生活運動
第二節 自立生活哲學
第三節 自立生活中心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無障礙環境(謝東儒)
第一節 無障礙環境與通用設計的概念與發展
第二節 無障礙環境設施
第三節 運具、輔具及資訊無障礙
第四節 社會工作人員的角色與實務
第五章 健康促進(黃錦鳳)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常見的健康威脅
第二節 身心障礙者就醫狀況與就醫問題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健康促進方案
第四節 健康促進的社會工作服務
第六章 經濟安全(林惠芳、黃宜苑)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處境
第二節 從救助出發的現金給付現況與問題
第三節 從人權角度出發的經濟安全保障制度相關議題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制度中社會工作人員的角色與實務
第七章 生活重建(藍介洲)
第一節 生活重建的目的及法規
第二節 生活重建服務概述
第三節 生活重建社會工作人員的任務
第四節 生活重建社會工作的方法與實務技巧
第五節 生活重建服務的省思與展望
第八章 就業(葉琇姍)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就業的相關法源依據
第二節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與就業模式
第三節 職務再設計
第四節 社會工作人員與就業服務人員的合作與挑戰
第九章 社區服務(吳瓊瑜)
第一節 社區照顧與社區支持服務
第二節 社區資源
第三節 社區型服務工作實務
第四節 方案規劃工作
第五節 社區工作與社會融合
第十章 機構服務(王文娟)
第一節 臺灣身心障礙機構服務現況
第二節 機構服務的專業分工與社工角色
第三節 機構重大議題事件
第四節 機構服務困境與因應
第五節 結論
第十一章 性別、婚育及性需求(吳瓊瑜)
第一節 對身心障礙者「性」的迷思
第二節 身心障礙者的性需求與性權
第三節 性議題的種種挑戰
第四節 專業人員應有的性價值觀
第五節 社會工作實務
第六節 反思與挑戰
第十二章 悲傷輔導(張如杏)
第一節 認識失落與悲傷
第二節 障礙者的悲傷失落經驗
第三節 障礙者的悲傷反應與影響
第四節 案例介紹──心智障礙者的喪親或關係失落的經驗
第五節 障礙者失落悲傷輔導
第十三章 社會倡議(林幸君、翁亞寧)
第一節 權益倡導對服務使用者的重要性
第二節 社會倡議行動的實踐
第三節 支持身心障礙者自我發聲
第四節 結語:我們看見的改變
立即查看
書名:個別化教育計畫的理念與實施
作者:胡永崇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9861918334
內容簡介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是整個特殊教育的核心,也是保障身心障礙學生接受適性教育最重要的法定文件。個別化教育計畫的訂定與執行,可說就是身心障礙學生接受特殊教育的整個過程。我國《特殊教育法》第28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應以團隊合作方式對身心障礙學生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訂定時應邀請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必要時家長得邀請相關人員陪同參與。」因此,個別化教育計畫不僅是特殊教育理念,更是依法需要落實執行的具體方案。
本書依據我國現行的《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及相關特殊教育法規,說明個別化教育計畫訂定與執行的歷程,內容除特殊教育理念的論述外,也提供許多實務的建議,可作為各校訂定個別化化教育計畫之參考,也可作為修習個別化教育計畫課程的職前學生之參考用書。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特殊教育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個別化教育計畫的意義與重要概念
第三節 個別化教育計畫在特殊教育過程之重要性
Chapter 2 美國IDEA法案對個別化教育計畫的規範
第一節 美國IDEA法案對特殊教育的相關規定
第二節 美國IDEA法案對個別化教育計畫之規範
Chapter 3 我國特殊教育法規對個別化教育計畫之相關規定
第一節 我國特殊教育法規對特殊教育的相關規定
第二節 我國特殊教育法對個別化教育計畫之規定與釋義
第三節 我國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對個別化教育計畫之規定
Chapter 4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
第一節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時程
第二節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成員
第三節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的準備
第四節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之召開
Chapter 5 家庭狀況、學生能力現況及需求評估
第一節 家庭狀況
第二節 學生能力現況
第三節 需求評估
Chapter 6 特殊教育、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
第一節 特殊教育服務
第二節 相關專業服務
第三節 支持策略
第四節 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的實施原則
Chapter 7 學年目標與學期目標
第一節 教學目標與特殊教育課程
第二節 學年目標與學期目標
第三節 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標準
Chapter 8 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與行政支援
第一節 行為功能介入方案的意義
第二節 界定目標行為
第三節 行為功能評量
第四節 行為功能的假設與驗證
第五節 發展行為功能介入與支持方案
第六節 行為功能介入與支持方案執行與調整
Chapter 9 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第一節 轉銜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轉銜評量
第三節 轉銜計畫的內容與實施
Chapter 10 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實施原則
第一節 臺灣地區個別化教育計畫之研究結果
第二節 個別化教育計畫之實施原則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錄 1 個別化教育計畫相關法規
(一) 特殊教育法
(二)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三)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
(四) 身心障礙學生支持服務辦法
(五)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減少班級人數或提供人力資源與協助辦法
(六) 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服務辦法
(七) 身心障礙學生無法自行上下學交通服務實施辦法
(八) 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
(九) 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
(十) 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
(十一) 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計畫實施辦法
附錄 2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開會通知書
附錄 3 個別化教育計畫參考表格
附錄 4 個別化教育計畫參考表格相關網站
表目錄
表4-1 各類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法定完成時程
表5-1 學生家庭狀況表實例
表5-2 學生健康狀況以項目勾選方式實例
表5-3 學生能力現況以項目勾選方式實例
表6-1 各類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之服務對象與服務內容
表6-2 調整措施採項目勾選附帶簡略說明
表6-3 教學與評量調整措施採細項勾選方式
表7-1 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之主領域、次領域及綱目
表7-2 生活領域之飲食綱目所屬教學目標
表7-3 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各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
表7-4 中重度智障者功能性課程綱要
表7-5 獨立如廁所屬之綱要與教學目標
表7-6 普通教育課程能力指標之調整實例
表7-7 溝通訓練次項目之聽能訓練所包含能力指標
表7-8 學期目標的評量方式與評量標準
表7-9 評量方式與評量標準之代表符號
表8-1 目標行為界定明確與不明確之實例
表8-2 王小明上課咬同學行為處理成效評定量表
表8-3 王小明咬同學行為訪談題綱
表9-1 王小明轉銜國中資源班評定量表
表9-2 王小明轉銜國中資源班訪談大綱
立即查看
書名: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附光碟)
作者: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9861918112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於2016年正式通過,特殊教育工作者應運用正向行為支持(PBS)的理念因應特殊教育學生的行為問題,也期待落實2013年《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的新規定。國內坊間相關主題的書籍雖然不少,但本書主要是在說明特殊教育學會所通過的「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三級預防工作流程圖」,並詳述其理論背景和實施方法,其所介紹的執行程序、工作表單和範例都有經過公聽程序和試用過程,應該是國內在正向行為支持(PBS)的書籍中最具本土化與實證性的。
本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理論與技術」以及「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介入處理實例」,特別是在第二篇蒐集了特殊教育學校、國小、國中和高中階段之實施案例,期待由案例敘明工作流程和工具表格資料之使用和詮釋,讓正向行為支持(PBS)的理念更易落實。
目錄
第一篇 理論與技術
第 一 章 緒論:正向行為支持(洪儷瑜)
第 二 章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架構(林迺超、袁銀娟、翁素珍、洪儷瑜)
第 三 章 初級預防(何美慧)
第 四 章 次級預防:行為界定與測量(吳佩芳)
第 五 章 次級預防:功能評量(田凱倩)
第 六 章 次級預防:形成假設與行為功能介入方案(陳佩玉)
第 七 章 次級預防:處理策略(田凱倩)
第 八 章 次級預防:危機處理(吳佩芳)
第 九 章 次級預防:成效評估(陳佩玉)
第 十 章 三級預防(洪儷瑜、曾瑞蓉、謝佳真)
第十一章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專業倫理(鳳華)
第二篇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介入處理實例
第十二章 實例一:臺中特殊教育學校正向行為支持小組十年的發展歷程與成果(王志全、吳雅萍、楊善知、鳳華)
第十三章 實例二:南區三校建構全校性三級預防系統之經驗分享(何美慧、吳佩芳、郭勇佐、黃萃涵、康琮富)
第十四章 實例三:國小資源班ADHD學生「拒絕進教室行為」(廖芳玫、詹千慧)
第十五章 實例四:國小資源班ADHD學生「離座干擾行為」(林慧茵、鳳華)
第十六章 實例五:國中資源班ADHD學生「課堂干擾行為」(廖芳玫、陳婉萍、蘇芷瑩)
第十七章 實例六: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離開教室及校園行為」(王若權、翁素珍、謝秀圓)
第十八章 實例七:高職特教學校自閉症學生「嗅覺刺激行為」(廖莉婷、郭佑慈、鳳華)
第十九章 實例八:高職特教學校智能障礙學生「以行為契約建立自我管理技能」(楊善知、鳳華)
索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光碟目次
架構
01.附件A: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三級預防概念圖
02.附件B: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三級預防工作流程圖
倫理
03.附件C: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倫理守則
工作表單
04.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G通用版)
05.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S1學前版)
06.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S2特殊學校版)
07.附件一:學生基本表現與環境適配性檢核表(S3出席困難/上學困難版)
08.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G通用版)
09.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S1學前版)
10.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S2特殊學校版)
11.附件二: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表(S3出席困難/上學困難版)
12.附件三-A:有效的功能行為評量:功能評量檢核表(教師及行政人員版)
13.附件三-B:功能行為訪談表(簡版)
14.附件三-C:功能行為訪談表
15.附件四-A:行為動機評量表(Motivation Assessment Scale, MAS)
16.附件四-B:行為動機評量表
17.附件五-A:行為前後事件紀錄表(A版)
18.附件五-B:行為前後事件紀錄表(B版)
19.附件六-A:次級預防介入策略表(空表)
20.附件六-B:次級預防介入策略參考表
21.附件七:危機處理計畫表
立即查看
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課程設計-配合新課綱設計的120個活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課程設計:配合新課綱設計的120個活動
作者:吳淑美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0
ISBN:9789861917443
內容簡介
坊間有非常多幼兒活動設計的書籍,大多只是介紹教學活動如何進行,而本書不只是一本涵蓋七個領域活動設計的書籍,還詳細介紹了小組教學、十三類幼兒學習經驗、適合小班且符合幼教新課綱的120個教學活動、幼兒活動評量與教學計畫,以及期末評量報告等。本書介紹的每一個活動除了涵蓋材料和活動進行的程序外,還包括了教學目標,且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並陳,可直接看出教學程序引導出哪些教學目標,而列出的每一個教學目標都非常具體,可以直接評量。教師可根據活動目標的評量結果,比較幼兒在領域之間及領域內的學習情形。
本書最特別的是每個活動都涵蓋了不只一項學習經驗,讓每個活動豐富且多元。書中介紹的學習經驗共十三類,每類學習經驗再細分為幾個小經驗。本書的活動可分小組進行,也可在團體中進行,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教學活動手冊,適用於一般幼兒園,也適用於有特殊幼兒融合的幼兒園使用。本書可協助教師進行教學調整,以做為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教師有了這本書就可讓家長了解教室裡的學習活動,幼兒放學回家後能繼續延伸學習,期待這本書能切合現場教師和家長的需要。
目錄
壹、前言
貳、小組教學介紹
參、幼兒學習經驗
肆、領域學習活動課程
一、認知領域活動(個)
設計嘉年華服
休閒活動場合
空間上下裡外
高大遠近
長短、高低、胖瘦、遠近
高樓大廈
居住環境
街上的商店
地板踩一踩
物品分類
哪裡賣哪裡買
書的分類
湯圓
嚐嚐看
天氣圖表
多彩多姿的顏色
認識三原色
顏色的變化
配對顏色形狀
正方形序列
認識形狀
形狀序列(一)
形狀序列(二)
形狀序列(三)
形狀的變化
馬賽克拼貼
水果面面觀
誰是誰(一)
誰是誰(二)
比長短(一)
比長短(二)
腳印誰大誰小
二、科學領域活動(個)
奇怪的畫
隱形墨水
最美麗的紙
染畫
打彈珠
橡皮筋彈一彈
毛毛蟲
星星、月亮、太陽
萬花筒世界
音樂水杯
振音
敲一敲
傳聲筒(一)
傳聲筒(二)
不倒翁
影子遊戲
遊戲光影
鹽做成冰
三、數學領域活動(個)
一星期有七天
今天、明天、昨天
放假日是星期幾
數的天平
重量天平
重量
認識錢幣
打電話
買東西
買賣玩具
長度的組合
東西在哪裡
誰不見了
紙上遊戲
預估和分組
紙圓圈序列
統計圖表(一)
統計圖表(二)
分分看
四、語文(含閱讀)領域活動(個)
老鼠和大象
迷路的寶寶
天使的農場
難忘的舞台劇
我會錄音
符號記憶
說說看有什麼
辨音遊戲(ㄇ ㄊ)
辨音遊戲(ㄑ ㄔ)
認字:木
認字:火(一)
認字:火(二)
認字:手
認字:上、下(一)
認字:上、下(二)
認字:月、日
認字: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弟弟、妹妹
記憶、認字
小企鵝
五、精細動作(含美感)領域活動(個)
氣球紙漿工(一)
氣球紙漿工(二)
棉線畫(一)
棉線畫(二)
摔畫
手套偶
棒棒偶
小蜜蜂
美麗的花環(一)
美麗的花環(二)
蔬菜項鍊
自己動手做衣服
小小裁縫師
紙盒屋
吸管造型
剪紙影
掌中乾坤
捏麵人
紙笛子製作
六、社會及情緒領域活動(個)
生氣是不好的
七、大動作領域活動(個)
探險
跟隨腳印
馬戲團
體操手
障礙賽
穿過森林
氣球遊戲
跑跑跳跳
鑽爬
丟銅板
足球大賽
躍動的精靈
伍、幼兒活動評量與教學計畫(小班)
認知領域
科學領域
數學領域
語文領域
精細動作領域
社會及情緒領域
大動作領域
陸、期末評量報告(小班)
附錄
附錄一 培奇全納幼兒園小組課程實施調查問卷
附錄二 培奇全納幼兒園小組活動評量表
附錄三 培奇全納幼兒園小組活動(領域學習)目標及評量之目標通過率
立即查看
身心障礙者教材教法生活訓練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簡介】
行為改變技術在各行各業及社會情境中已被應用的相當普遍,即使新的行為處理方法及術語持續地出現。本書內容企圖涵蓋目前行為改變技術的所有範疇,包括主要的理論基礎、各種實用的行為原理或技巧、行為問題的功能性評量和正向行為介入與支持,以及個案研究的科學方法等。如果想深入探究個體行為改變的堂奧,協助自己解釋、預測和控制個體的行為,以及因應考試上的需求,本書的內容將是您不可多得的選擇。
【目錄】
理論基礎篇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基礎
行為原理篇
第三章 增進適當行為的技巧
第四章 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第五章 建立新行為的技巧
第六章 維持行為的技巧
第七章 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行為功能評量和正向行為介入與支持(PBIS)篇
第八章 功能性評量及正向行為介入與支持
個案行為研究篇
第九章 評估行為改變的科學方法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579272933
替代書名: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Gerald Corey
譯者:李茂興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出版日:199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天文
內容簡介
本學習手冊為搭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文第五版]而設計。旨在促進學子掌握諮商理論的精髓與治療實務的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測驗、討論問題及個案範例等。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1.緒論與全覽
前言
本手冊與教本如何搭配使用
理論重點回顧
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
2.諮商員——具人性之專業人員
態度與信念自評量表
個人應用專題
建議活動:建立個人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看法檔案
涉及價值觀處理的案例
歧視傾向測驗
建議活動:建立對於諮商實務中的多元文化課題之個人看法檔案
3.諮商實務的道德議題
道德議題與問題
關於道德議題方面的態度自評量表
涉及道德兩難的案例研討
第二篇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精神分析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4.精神分析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5.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評鑑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6.存在主義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存在主義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7.個人中心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個人中心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實務應用:反射當事人的感受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8.完形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完形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議題與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9.現實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現實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問題狀況:現實治療法的實務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0.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行為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擬訂自我管理方案
實務應用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1.認知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理情行為治療法與認知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的課題與問題
實務應用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2.家族系統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家族系統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13.治療技術的整合
治療取向在特定當事人族群或特定問題上的應用
問題與議題:培養個人諮商風格之指南
建議活動與練習:培養自己的諮商哲學觀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4.個案示範——以整合取向輔導史天恩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額外的個案演練
附錄:綜合測驗答案
立即查看
銜接上學習之路: 身心障礙者的教育輔助科技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臺灣身心障礙者權益與福利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身心障礙者重返勞動市場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身心障礙者人權議題: 自主、倡議與社會工作使命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