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土壤:在腳底下的科學 (3版)
作者: 許正一, 蔡呈奇
版次: 3
ISBN: 9786263935419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09
書籍開數、尺寸: 18開
頁數: 208
定價: 420
售價: 357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土壤是無法再生的珍貴自然資源,它與陽光、空氣、水同為人類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本書透過介紹土壤的成因,讓讀者了解到自然環境和土壤性質之間的關係,而這些性質可以將土壤做有系統的分門別類,這是認識土壤的第一步。不同的土壤,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上,都有它特殊的特色與功能,或是需要特別保育的弱點與原因。臺灣土壤類型眾多,種類之多是世界之冠,因此本書介紹臺灣的平原、丘陵、臺地、高山森林、火山地區與水稻田土壤的分布及特徵。土壤汙染,是臺灣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本書簡要的介紹臺灣土壤汙染情形與整治措施,提高讀者環境保育的觀念,最後再將人類生活與土壤的關係,切入食、衣、住、行、育、樂當中,讓大家能切身感受到土壤資源與人類生活品質的重要。 【目錄】 CH1 土壤概論 什麼是土壤 土壤的功能 土壤樣體與土壤剖面 土壤生成的五大因子—母質、地形、氣候、生物、時間 土壤的溫度與水分含量狀況 CH2 臺灣土壤的種類 土壤生成過程中之重要化育作用 變化多端的臺灣土壤—臺灣主要土壤類型 孕育糧食的土壤—平原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有時紅的發紫的土壤—台地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多石礫或坋黏質的土壤—丘陵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來自地心的土壤—火山地區土壤的特性與分布 不安定的土壤—高山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多水的土壤—水田土壤之特性與 CH3 土壤生態環境之保育 土壤品質 土壤教育與土壤博物館 CH4 土壤汙染 CH5 生活與土壤 附錄

為您推薦

圖解土壤微生物 (1版)

圖解土壤微生物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圖解土壤微生物 作者:橫山和成(鍾文鑫)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8/00 ISBN:9789577633996 內容簡介   ★從土壤中的結構、培養製備到照顧自家菜園皆有詳細圖文介紹。   本書介紹土壤微生物的種類及生長、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扮演的角色、引起的土壤傳播病害,以及不同的土壤環境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維持生態系的土壤動物等,並收錄了活用土壤微生物的環境保全方法。本書運用大量照片及圖表搭配文字解說,內容豐富充實,閱讀明瞭易懂,希望提供相關領域甚至是非農學專業的學生作為參考用書,同時亦期能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並嘗試以科學方法來分析及思考。 目錄 第1章 什麼是土壤微生物? 人類與微生物的關係 從地球的誕生到生物的演化 土壤微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大小 微生物活動與繁殖的方式 微生物的營養 微生物的生長環境與分類 第2章 土壤微生物的種類 細菌的種類與特徵 放線菌的種類與特徵 真菌(黴菌、酵母菌、蕈類)的種類與特徵 其他土壤微生物的種類與特徵 第3章 土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與土壤微生物 自然界中碳素與磷的循環 自然界中氮素的循環 土壤中氮素的形態變化 第4章 需要有機物質的土壤微生物 土壤有機物質與微生物 異營性微生物的類型 自有機物質獲得能量的方法 依是否利用氧氣區分微生物 有機物質的分解 第5章 不需要有機物質的土壤微生物 自營性微生物的類型 硝化菌與氮素的循環 多種化學合成自營性微生物 光合自營性微生物 第6章 生長在根周圍的土壤微生物 根圈土壤微生物 根的構造與土壤微生物 菌根菌的作用與種類 外生菌根菌的特徵 叢枝菌根菌的特徵 共生固氮菌的特性 第7章 寄生在根的土壤微生物 土壤傳播性病原菌的類型 土壤傳播性病原菌的特徵與種類 黴菌引起的土壤傳播性病害 細菌引起的土壤傳播性病害 放線菌與病毒引起的土壤傳播性病害 第8章 土壤特性與土壤微生物 土壤的形成①─從土到土壤 土壤的形成②─從土壤到土 適合作物栽培的土壤條件 土壤的性質與地力 不同環境對土壤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第9章 使土壤肥沃的土壤動物 土壤動物的分類與特徵 蚯蚓的種類與特徵 蚯蚓的形態與體內構造 蚯蚓的食性與繁殖方法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 維持生態系的土壤動物(小型~中型) 維持生態系的土壤動物(大型) 第10章 農耕地的食物鏈與物質循環 農耕地的食物鏈與物質循環 土壤微生物間的食物鏈 水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水田土壤微生物的問題 旱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旱田土壤微生物的問題 利用有機物質資材維持地力 農藥、化學肥料及微生物 連作障礙與微生物的關係 土壤動物(微生物)的有效利用 第11章 活用土壤微生物的最前線 土壤微生物在醫藥上的恩賜 以生物技術保護環境 將土壤微生物利用於農業 未來被期待之最尖端研究 用語解說 小專欄 什麼是「極端環境微生物」? 微生物學的創始者 診斷土壤微生物豐富度的方法 與發酵食品相關的微生物 維諾格拉茨基(Winogradsky) 蕈菇類有兩種! 植物防止病原菌入侵的自我防御機制 納豆菌可以拯救地球? 看看土壤的內部! 活用蚯蚓於環境保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作物生產概論 2017 <新學林>

作物生產概論 2017 <新學林>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作物生產概論 ISBN13:9789862957110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王慶裕 裝訂/頁數:平裝/466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7/09/01 中國圖書分類:農藝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作物生產概論》一書主要介紹農作物(簡稱作物)之生產過程,以及如何經由栽培管理措施與遺傳育種改良技術,以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本書可供台灣國內各農學相關大學之學生參考,以利學習作物生產之基本知識。   本書內容共計21章,包括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作物起源與分類、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農業生態、作物生產系統、作物與水、土壤與植物養分、作物種子與播種、作物根部、作物莖部與葉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開花與生殖、作物改良、氣候、天氣與作物、作物害物與控制、作物病害與控制、雜草與雜草控制、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以及永續農業與作物生產,期待讀者對於作物生產有初步了解。 目錄 推薦序I 自 序III 第一章 緒 言1 第二章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3 第一節 台灣農業發展與作物3 第二節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7 第三節 經濟植物與作物8 第四節 植物的用途8 第五節 農業發展9 第六節 作物生產滿足未來所需11 第七節 農業政策12 第三章 作物起源與分類19 第一節 作物起源19 第二節 作物分類23 第四章 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49 第一節 作物生產之特性49 第二節 作物分布50 第三節 全球農業現況56 第四節 氣候變遷下台灣糧食生產之因應74 第五章 農業生態81 第一節 植物相互作用81 第二節 影響生態系統之環境因素83 第三節 農業生態系統與天然生態系統84 第六章 作物生產系統91 第一節 單一種植作物(單作)制度91 第二節 輪作制度92 第三節 輪作之優缺點94 第四節 連續栽種作物(連作)制度96 第五節 連作制度之優缺點96 第六節 複合種植作物(複作)制度97 第七節 單期作與雙期作101 第八節 休耕制度101 第九節 永續農耕制度103 第十節 收穫、乾燥及貯藏107 第七章 作物與水117 第一節 作物細胞之水分生理118 第二節 作物吸收水分之器官124 第三節 水分在作物體內之運輸125 第四節 作物需水量126 第五節 土壤水分的種類與作物生長之關係127 第六節 蒸發散作用131 第七節 水分逆境134 第八章 土壤與植物養分141 第一節 土壤功能141 第二節 土壤組成142 第三節 土壤化學152 第四節 土壤肥力154 第五節 營養吸收164 第六節 耕犁與苗床準備168 第九章 作物種子與播種173 第一節 種子形狀、大小與顏色174 第二節 種子之重要性175 第三節 種子之構造與功能179 第四節 影響種子發芽之環境條件188 第五節 作物播種198 第六節 組織培養與人工種子203 第十章 作物根部205 第一節 根部構造與生長205 第二節 根之起源208 第三節 根系209 第四節 根之功能211 第五節 根部生長範圍214 第六節 影響根部生長之因素215 第十一章 作物莖部與葉部221 第一節 作物莖部221 第二節 作物葉部231 第十二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245 第一節 光245 第二節 光合作用246 第三節 呼吸作用259 第十三章 開花與生殖267 第一節 花之構造267 第二節 花與花序種類270 第三節 影響開花之因素273 第四節 植物生殖與繁殖281 第十四章 作物改良291 第一節 參與改良作物之因子292 第二節 作物改良技術與觀念之演變295 第三節 改良作物之方法297 第十五章 氣候、天氣與作物309 第一節 大氣層309 第二節 天氣組成311 第三節 天氣組成對於作物生長之影響321 第十六章 作物害物與控制331 第一節 昆蟲與蟎類332 第二節 蟲害控制335 第十七章 作物病害與控制343 第一節 引發傳染性疾病之病原體344 第二節 疾病發生之需求346 第三節 疾病發展階段348 第四節 疾病控制350 第五節 非傳染性疾病354 第十八章 雜草與雜草控制357 第一節 雜草分類358 第二節 雜草特性360 第三節 台灣常見之雜草361 第四節 雜草造成之損失363 第五節 雜草控制類型365 第六節 化學性雜草控制370 第十九章 植物荷爾蒙與生長調節劑383 第一節 植物荷爾蒙概念與早期發展384 第二節 其他荷爾蒙之發現385 第三節 植物荷爾蒙之特性、發生與效應386 第二十章 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403 第一節 作物產量403 第二節 作物生長、分化與發育406 第三節 作物產量器官之形成與成熟410 第四節 作物產品之品質412 第五節 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之途徑414 第六節 提高作物生產力未來之方向419 第七節 作物生產之新技術423 第二十一章 永續農業與作物生產427 第一節 永續農業之起源與發展428 第二節 有機農業與化學農業431 第三節 永續性農業之重要性432 第四節 台灣農業環境面臨之問題434 第五節 永續農業之實施方法436 第六節 台灣推行永續農業之可能性442 參考資料447 索 引451

原價: 570 售價: 542 現省: 28元
立即查看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全球環境變遷與在地永續實踐 (1版)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全球環境變遷與在地永續實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為【生態土地使用規劃】的再版。國內在1970年代末期開始將環境規劃理念引入景觀與區域規劃的教育與實務。2000年出版的【生態土地使用規劃】係呼應Ian McHarg於1969年所出版的Design with Nature,喚醒世人有關環境規劃理念在都市及區域規劃的重要性。近二十年來,人類該如何減緩並調適氣候變遷的衝擊已成當前國際社會的焦點。 本書的再版,除作為環境規劃的專業書籍外,並配合臺灣在國土計畫法實行後的規劃體制轉型,包括下列四個目的: 1.納入近年新興的全球環境變遷議題、思潮與規劃方法。 2.加強環境規劃教科書的知識範疇與操作性。 3.空間規劃專業者訓練時,更有效的納入環境規劃的觀念與操作。 4.提供公部門與實務空間規劃專業者,進一步檢視目前規劃體制與方法之改善方向。 本書在第一章緒論說明環境規劃理念與展望後,透過「生態系統與環境規劃」、「容受力觀念與成長管理」、「永續發展與空間規劃」與「地理資訊系統與土地使用規劃」等4章,協助讀者建立環境規劃中重要的系統與容受力觀念以及對新興議題的掌握,強化GIS工具在土地使用規劃中的應用能力。 第六章在人文生態學的基礎下,具體的為讀者建立環境規劃中的自然與人文空間分析的能力後,延伸到第七章與第八章,說明國內外在前述各種分析下所進行的「土地分類」與「環境敏感地劃設與空間規劃」。 第九章為本書中「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技術操作最重要的一章,不僅提供了土地適宜性分析源起與觀念,更為環境規劃年輕專業者的訓練提供一系列的操作程序與案例。最後,第十章回應了本次改版目標「全球環境變遷下的在地永續實踐」,為讀者提供都市化、環境變遷、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等新興議題與案例,並在都市環境規劃的新思維論述下,點出本書各章對應不同尺度空間規劃專業者的訓練重點,提供公部門與實務規劃工作者,進一步檢視並反思臺灣規劃體制未來可改善的方向。 整體而言,本書適合都市計劃、景觀規劃、地政、以及生態保育等專業者,在因應全球環境變遷的前提下,一同努力將環境規劃理念與方法推廣至各層級與類型的空間規劃,做為臺灣在地永續實踐的空間策略。 ■ 本書特色 ◆回應全球環境變遷議題的環境規劃方法 因應氣候變遷議題,國際學界陸續提出的新思維與解方,其實都是根基於「環境規劃」的理念發展而來。本書接軌國際前瞻性觀念與策略,同時提供環境規劃知識範疇中必須掌握的關鍵規劃方法,觀念與操作並重,理論與實務性兼具。 ◆各層級與類型空間規劃者都能應用的空間策略 本書有效地納入「環境規劃」的觀念與操作於空間規劃訓練中,協助都市計劃、景觀規劃、地政、以及生態保育等專業者,將其推廣至各層級與類型的空間規劃,做為臺灣在地永續實踐的空間策略。 ◆國土規劃體制轉型的因應及反思 國土計畫法實施以來,國內的國土規劃體制與土地使用管理面臨極大的轉型契機,人與自然環境系統間的互動與容受力評估的過程如何落實於各層級空間規劃體制之中,本書提供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操作程序與案例,並進階反思臺灣規劃體制未來可改善的方向。 【目錄】 序言 空間規劃專業者的環境規劃學習應用 第一章 緒論 1.1 環境規劃理念源起與發展 1.2 全球環境變遷 1.3 環境規劃範疇與內容 1.4 我國環境保育與國土規劃 1.5 結語:環境規劃的展望 第二章 生態系統與環境規劃 2.1 生態與系統觀念 2.2 維生環境與生態系統服務 2.3 生態學原理與環境規劃 2.4 景觀生態學與環境規劃 2.5 結語:自然解方 第三章 容受力觀念與成長管理 3.1 應用容受力觀念之緣起 3.2 容受力分析與都市成長管理 3.3 智慧型成長與國土計畫 3.4 容受力分析方法 3.5 生態足跡 3.6 結語:國土規劃中容受力觀點的省思 第四章 永續發展與空間規劃 4.1 永續發展之觀念 4.2 永續土地使用規劃 4.3 永續都市之理念與規劃 4.4 生態都市與都市代謝作用 4.5 結語:永續都市的新思維 第五章 地理資訊系統與土地使用規劃 5.1 地理資訊系統 5.2 疊圖分析之原理與程序 5.3 地圖模型之疊圖分析功能 5.4 景觀格局與景觀指數分析 5.5 土地使用模擬 5.6 結語:GIS 與土地利用規劃未來之展望 第六章 自然作用與土地使用 6.1 地質與土地使用 6.2 地形與土地使用 6.3 水文與土地使用 6.4 土壤與土地使用 6.5 生物與土地使用 6.6 人文與土地使用 6.7 結語:以生態為基礎的空間規劃 第七章 土地分類 7.1 土地分類觀念與發展 7.2 土地分類之原則與過程 7.3 多變量分析與土地分類 7.4 結語:規劃的土地分類作業需規劃師的判斷 第八章 環境敏感地劃設與空間規劃 8.1 環境敏感地的觀念、定義與分類特性 8.2 環境敏感地之管理 8.3 臺灣生態敏感地劃設 8.4 環境敏感地與國土功能分區的整合 8.5 結語:環境敏感地在國土計畫中之角色 第九章 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 9.1 適宜性分析之源起與應用 9.2 適宜性分析評估方法 9.3 土地使用適宜性之原則與作業流程 9.4 案例:農地資源適宜性分析 9.5 結語: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之應用與未來發展 第十章 都市、環境變遷與空間規劃 10.1 都市化與全球環境變遷 10.2 都市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緩與調適 10.3 都市環境規劃的新思維 10.4 結語:全球環境變遷下的在地永續實踐 附錄 一、土地使用適宜性示範教材 二、系統圖、容受力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融入空間規劃程序訓練指引 參考文獻 索引 ■Box 索引 Box 1.1 Ian L. McHarg Box 1.2 環境績效標準(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standards) Box 2.1 第二生物圈(Biosphere II) Box 2.2 NBS case study: Bielefeld, Germany Box 3.1 Carrying capacity Box 3.2 智慧型成長倡議 Box 3.3 績效需求 Box 3.4 臺灣農地資源空間規劃示範計畫 Box 3.5 美國馬里蘭州以設施容受力制訂成長政策及土地使用計畫 Box 5.1 GIS 軟體中的地圖代數分析工具 Box 5.2 GIS 軟體中的資料重新分類工具 Box 5.3 GIS 軟體中的疊圖分析與關聯分析工具 Box 5.4 GIS 軟體中的區位量測與環域分析工具 Box 5.5 土地利用變遷模型之開發工具與門檻 Box 6.1 土地使用規劃所需瞭解的地質資料項目以及可研判的特性 Box 6.2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之坡度計算方法 Box 6.3 土地使用所需進行的地形分析及可研判的特性 Box 6.4 暴雨管理與逕流估算 Box 6.5 土地使用所需進行的土壤分析及可研判的特性 Box 6.6 萬用土壤流失公式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Box 6.7 國土利用調查土地使用分級分類表(109年版) Box 7.1 土地分類vs. 土地評估 Box 7.2 澳洲的CSIRO與美國的ECOCLASS土地分類系統 Box 7.3 臺灣生態分區 Box 7.4 地表作用土地分類估算式 Box 7.5 土地分類中的適宜性分析觀念起源 Box 8.1 Center for Natural Areas of Smithsonian Institute環境敏感地分類 Box 8.2 簡易頻率年洪水量估計 Box 9.1 案例:新竹縣新埔鎮柿餅LESA適宜區位分派 Box 10.1 「都市化與全球環境變遷(UGEC)」主要研究議題 Box 10.2 Future Earth Taipei「臺灣永續都市研究議題」 Box 10.3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及氣候變遷評估報告(Assessment Report) Box 10.4 都市型態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關係 Box 10.5 氣候變遷衝擊之韌性空間評估架構

原價: 720 售價: 64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愛在自然

愛在自然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當我們缺乏接觸自然生態,或者感受自然生態的時間太少,就常常會忘了自己是誰。 ◎不是去發掘自然的美,而是讓自然的愛與美穿透內心深處。 ◎日子就像飛揚的塵土模糊前方的道路,而大自然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找回內心的感動。 所謂境由心生,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生態破壞的威脅,我們可以透過心境的改變,創造美好的地球環境與生活。 而令人恐慌的傳染疾病、空氣污染、環境烏煙瘴氣,也是我們共同創造的,讓我們調整心境,用心愛護環境、自然生態與生命,讓整個地球更健康。 你與自然本就密不可分!是誰把你與自然分離了? 本書共有五篇,先從生活與自然密不可分開始,接著展開一連串的自然觀察,從中感受到豐盛與愛,讓自然進入日常生活中,分享對環境議題之看法及身心靈療癒的方式,最後以自然詩歌,讚頌自然之美。 願你沐浴在大自然的愛,心無恐懼,心無罣礙。讓疲累的心在自然中安歇,在自然中療癒身心,發現生活奇趣。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2430.pdf

原價: 250 售價: 18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
生態規劃設計理念在海峽兩岸土地開發管理與城鄉規劃設計的實踐 (2版)

生態規劃設計理念在海峽兩岸土地開發管理與城鄉規劃設計的實踐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最新版靈氣療法:療癒的能量就在掌中

最新版靈氣療法:療癒的能量就在掌中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最新版靈氣療法:療癒的能量就在掌中 作者:土居裕/ 譯者: 邱香凝 出版商:笛藤出版 出版日期:2022-05-30 ISBN:9789577108524 內容簡介 DESCRIPTION 「來自宇宙的治療能量」 靈氣始祖臼井甕男的真髓 藉由手掌與呼吸法, 活用宇宙的治癒力, 自己就可以幫助自己釋放壓力、增進免疫力, 與宇宙和諧共鳴,邁向健康&幸福之路! 雙色新版步驟圖解、清楚易懂! 誰都能學會的療癒技法。 愛與療癒的能量就在您掌中 「靈氣(Reiki)」這個名詞原本即來自於日語中的「靈氣」, 靈指的是宇宙之中充滿的生命,氣指的是能量, 靈氣的運用,即是活用「來自宇宙的治療能量」。 古人從各種體驗之中,得知靈氣乃是透過手掌放射, 藉此,將手掌放在疼痛或患病之處便可施展治療的力量, 不只如此,當內心感覺痛苦或煩惱時, 將手掌放在胸口處亦能恢復內心的平安。 像這樣,靈氣早已被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對身心健康提供相當大的幫助。 在西方世界,不只是醫療相關人士,一般人也對靈氣抱持興趣, 將其視為消解壓力的有效療法,或是提昇免疫力及自然療癒能力的方法。 為了維護自身的健康而學習靈氣的人也不在少數。 本書可做為對靈氣抱持興趣者的入門書, 若能幫助各位理解並深入實踐靈氣的運用,將是筆者的榮幸。

原價: 300 售價: 2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概論 (1版)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概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在土壤與地下水整治全盤的架構上,以淺顯易懂之文字與圖示,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按部就班學習,並且將土壤及地下水的理論搭配圖說與基本學理推導地下污染物整治時常用之公式,進而提升學習興趣並以豐富多元的方式作為編著方向,以期讀者在學習上有事半功倍之效。   全書分為九章,從土壤與地下水基本認知開始,說明土壤組成與特性、了解土壤與地下水相關名詞,進而解釋地下污染物的種類、來源、危害與特性;接著說明污染場址調查與污染物流布特性;了解污染的過程與構成後,進一步的認識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物化處理、生物整治技術,並且在其中學習許多污染物的相關知識;最後學習相關法規、風險評估等,學習全面、系統性的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理論知識。   本書各單元融入環保署土壤與地下水專責人員學科學習內容及相關法規組成之測驗題庫試題與解答,再加入公務人員地方特考、普考與高考等國考試題,以利讀者演練與評量。 【目錄】 Chapter 01 土壤與地下水基本認知 1-1 土壤組成與特性 1-2 土壤的環境效益 1-3 土壤中物質的循環 1-4 地下水的認知與特性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2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基本認知 2-1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的定義 2-2 土壤污染的來源、成分與流布特性 2-3 土壤污染對生態的影響 2-4 地下水污染的來源與案例 2-5 地下水污染特性 2-6 土壤及地下水監測、管制與污染場址判定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3 污染評估調查檢測與污染流布 3-1 污染評估調查與檢測 3-2 污染評估調查方法與執行程序 3-3 污染流布特性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4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物化處理技術 4-1 污染整治技術基本認知 4-2 常見現地物化整治技術 4-3 其它現地物化整治技術 4-4 離地物化整治技術 4-5 現地與離地兩用物化整治技術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5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生物整治技術 5-1 生物整治技術的認知 5-2 現地生物整治技術 5-3 離地現場生物整治技術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6 特定污染物整治技術 6-1 重金屬污染 6-2 重金屬污染整治技術 6-3 加油站油品污染 6-4 含戴奧辛污染整治技術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7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策略 7-1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判定流程及管制策略 7-2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 7-3 污染土地再利用與法律相關人責任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8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認知與管理 8-1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認知 8-2 環境荷爾蒙的認知 8-3 食安管理與化學品管制 8-4 化學物質登錄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Chapter 09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健康風險評估 9-1 風險分析法源與系統單元說明 9-2 風險分析系統單元~風險評估 9-2 風險分析系統單元~風險管理 9-4 風險分析系統單元~風險溝通 考題練習 考題解析 附錄 附錄一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土壤及地下水整治網參考手冊 附錄二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監測/管制標準 參考文獻

原價: 350 售價: 333 現省: 1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