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作物生產概論 2017 <新學林>
作者: 王慶裕
ISBN: 9789862957110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生態學
#自然科學
定價: 570
售價: 542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作物生產概論 ISBN13:9789862957110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王慶裕 裝訂/頁數:平裝/466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7/09/01 中國圖書分類:農藝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作物生產概論》一書主要介紹農作物(簡稱作物)之生產過程,以及如何經由栽培管理措施與遺傳育種改良技術,以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本書可供台灣國內各農學相關大學之學生參考,以利學習作物生產之基本知識。   本書內容共計21章,包括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作物起源與分類、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農業生態、作物生產系統、作物與水、土壤與植物養分、作物種子與播種、作物根部、作物莖部與葉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開花與生殖、作物改良、氣候、天氣與作物、作物害物與控制、作物病害與控制、雜草與雜草控制、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以及永續農業與作物生產,期待讀者對於作物生產有初步了解。 目錄 推薦序I 自 序III 第一章 緒 言1 第二章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3 第一節 台灣農業發展與作物3 第二節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7 第三節 經濟植物與作物8 第四節 植物的用途8 第五節 農業發展9 第六節 作物生產滿足未來所需11 第七節 農業政策12 第三章 作物起源與分類19 第一節 作物起源19 第二節 作物分類23 第四章 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49 第一節 作物生產之特性49 第二節 作物分布50 第三節 全球農業現況56 第四節 氣候變遷下台灣糧食生產之因應74 第五章 農業生態81 第一節 植物相互作用81 第二節 影響生態系統之環境因素83 第三節 農業生態系統與天然生態系統84 第六章 作物生產系統91 第一節 單一種植作物(單作)制度91 第二節 輪作制度92 第三節 輪作之優缺點94 第四節 連續栽種作物(連作)制度96 第五節 連作制度之優缺點96 第六節 複合種植作物(複作)制度97 第七節 單期作與雙期作101 第八節 休耕制度101 第九節 永續農耕制度103 第十節 收穫、乾燥及貯藏107 第七章 作物與水117 第一節 作物細胞之水分生理118 第二節 作物吸收水分之器官124 第三節 水分在作物體內之運輸125 第四節 作物需水量126 第五節 土壤水分的種類與作物生長之關係127 第六節 蒸發散作用131 第七節 水分逆境134 第八章 土壤與植物養分141 第一節 土壤功能141 第二節 土壤組成142 第三節 土壤化學152 第四節 土壤肥力154 第五節 營養吸收164 第六節 耕犁與苗床準備168 第九章 作物種子與播種173 第一節 種子形狀、大小與顏色174 第二節 種子之重要性175 第三節 種子之構造與功能179 第四節 影響種子發芽之環境條件188 第五節 作物播種198 第六節 組織培養與人工種子203 第十章 作物根部205 第一節 根部構造與生長205 第二節 根之起源208 第三節 根系209 第四節 根之功能211 第五節 根部生長範圍214 第六節 影響根部生長之因素215 第十一章 作物莖部與葉部221 第一節 作物莖部221 第二節 作物葉部231 第十二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245 第一節 光245 第二節 光合作用246 第三節 呼吸作用259 第十三章 開花與生殖267 第一節 花之構造267 第二節 花與花序種類270 第三節 影響開花之因素273 第四節 植物生殖與繁殖281 第十四章 作物改良291 第一節 參與改良作物之因子292 第二節 作物改良技術與觀念之演變295 第三節 改良作物之方法297 第十五章 氣候、天氣與作物309 第一節 大氣層309 第二節 天氣組成311 第三節 天氣組成對於作物生長之影響321 第十六章 作物害物與控制331 第一節 昆蟲與蟎類332 第二節 蟲害控制335 第十七章 作物病害與控制343 第一節 引發傳染性疾病之病原體344 第二節 疾病發生之需求346 第三節 疾病發展階段348 第四節 疾病控制350 第五節 非傳染性疾病354 第十八章 雜草與雜草控制357 第一節 雜草分類358 第二節 雜草特性360 第三節 台灣常見之雜草361 第四節 雜草造成之損失363 第五節 雜草控制類型365 第六節 化學性雜草控制370 第十九章 植物荷爾蒙與生長調節劑383 第一節 植物荷爾蒙概念與早期發展384 第二節 其他荷爾蒙之發現385 第三節 植物荷爾蒙之特性、發生與效應386 第二十章 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403 第一節 作物產量403 第二節 作物生長、分化與發育406 第三節 作物產量器官之形成與成熟410 第四節 作物產品之品質412 第五節 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之途徑414 第六節 提高作物生產力未來之方向419 第七節 作物生產之新技術423 第二十一章 永續農業與作物生產427 第一節 永續農業之起源與發展428 第二節 有機農業與化學農業431 第三節 永續性農業之重要性432 第四節 台灣農業環境面臨之問題434 第五節 永續農業之實施方法436 第六節 台灣推行永續農業之可能性442 參考資料447 索 引451

為您推薦

會計學習題解答 (8版)

會計學習題解答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目 錄 Chapter01 企業與會計 Chapter02 財務報表的基本認識 Chapter03 從會計恆等式到財務報表 Chapter04 借貸法則、分錄與過帳 Chapter05 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會計循環 Chapter06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Chapter07 存 貨 Chapter08 現金及內部控制 Chapter09 應收款項 Chapter1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Chapter11 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Chapter12 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Chapter13 非流動負債 Chapter14 投 資 Chapter15 權益:股本、資本公積與庫藏股票 Chapter16 權益:保留盈餘、股利與其他權益 Chapter17 現金流量表

原價: 200 售價: 188 現省: 12元
立即查看
環境生態學(第四版) (4版)

環境生態學(第四版)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環境生態學 ISBN13:9789864309146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朱錦忠;陳德治 裝訂/頁數:平裝/337頁 規格:26cm*19cm*1.7cm (高/寬/厚) 重量:749克 版次:4 出版日:2023/04/20 中文圖書分類:生態學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出的完整介紹環境生態學的概念,用生活化的方式介紹生態學中的各項內涵,其中專章介紹台灣生態環境,讓讀者更能切身感受維護與珍愛自然環境與生態的重要性。除了適合做為大專院校的課程教材,對於一般大眾讀者而言,也是充實知識、培養正確環保概念的優良讀物。   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緒論,介紹生態學的意義、類別、學習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探討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第3章與第4章分別闡明族群的形成與特質、群落的構造與特質;第5章到第7章依序闡述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第8章帶領讀者認識台灣的生態;第9章引導讀者思考生態倫理的意義,以及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並以「從心出發」做為全書結語。   作者有鑑於「生態學」目前大多數教科書為國外著作的翻譯本,學生們認識了全球的環境問題,卻不了解台灣在地的生態環境,因此編寫這本《環境生態學》時採取「立足鄉土,放眼全球」的角度,運用生活經驗中可察覺的事例來說明,以各個獨立的章節來介紹台灣的生態,並輔以國外的案例,藉此開闊視野,使讀者能全面性的掌握生態問題與危機,建立全球性的概念。   書中輔以許多作者自己拍攝的精美圖片,提高讀者學習興趣。各章章末編有【摘要整理】可幫助讀者提綱挈領掌握學習要點,【思考與討論】則可啟發讀者進一步思考、探索,同時也可做為課堂中師生互動、討論的題材。   第四版敦聘陳德治老師依最新資料加以更新、修訂,在各章增加了許多結合學理與實際案例的【專題】,讓讀者有更切身的體會,並在章末設計選擇題題型的【課後練習】,方便讀者自我檢測學習成果。此外,因應最新教學需求以及越來越多的自學讀者,第四版在書末提供選擇題的答案與思考與討論題的參考解答。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生態學的意義 1-2 生態學的類別 1-3 學習生態學的目的 專題1A 生物獲取營養的方式 專題1B 坎坷的保育之路 1-4 研究生態學的方法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2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2-1 內在環境 專題2A 荷花和睡蓮的睡眠律動 2-2 外在環境之一:非生物性環境 2-3 外在環境之二:生物性環境 專題2B 西施舌事件 2-4 環境對生物的限制 2-5 生物對環境的耐受性 2-6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3 族群的形成與特質 專題3A 生物相 3-1 族群的成因 3-2 族群的成長 3-3 族群的調節 3-4 族群的波動 3-5 評估族群的指標 3-6 族群的狀態 3-7 族群與空間的關係 3-8 動物族群的行為 專題3B 黑面琵鷺 專題3C 費洛蒙 專題3D 擬傷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4 群落的構造與特質 4-1 生物群落的通性 4-2 植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專題4A 臺灣的楓葉為何不紅 4-3 動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專題4B 埃及聖䴉─埃及神話智慧之神落難臺灣 專題4C 吳郭魚的引進與影響  專題4D 珊瑚礁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5 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 5-1 生態系的組成 5-2 生態系的基本特質 5-3 生態系的生產作用 5-4 生態系的消費作用 專題5A 紅樹林 5-5 生態系的能量流動 5-6 生態系的分解作用 5-7 生態系的物質循環 5-8 都市生態系 專題5B 都市熱島效應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6 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 6-1 生態平衡的特質 專題6A 體型大小與表面積/體積比 6-2 生態系的調節機制 6-3 生態失調的徵兆 6-4 現存的生態失調問題 專題6B 綠牡蠣事件 專題6C 海域石油汙染  專題6D 鎘米事件  專題6E 輻射屋事件  專題6F 祕雕魚事件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7 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育 7-1 汙染物與汙染源 7-2 汙染防治工作 7-3 環境保護措施 專題7A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 7-4 自然資源保育 專題7B 達娜伊谷封溪護漁行動  專題7C 櫻花鉤吻鮭的復育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8 臺灣的生態 8-1 臺灣的地理位置 8-2 臺灣的地理環境 8-3 臺灣的林相 8-4 臺灣的動物 8-5 臺灣的國家公園 專題8A 珍貴的砂島 8-6 臺灣的自然保留區 8-7 臺灣的生態保育機構及相關法規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9 結論:生態倫理的重整 9-1 生態倫理的意義 9-2 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 9-3 從心出發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習題解答 索引

原價: 550 售價: 523 現省: 27元
立即查看
植物生理學 (1版)

植物生理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植物生理學 作者:蔣德安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3/02/14(1版3刷) ISBN:9789571195865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礦物營養、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化物的運輸與分配、植物激素、植物的生長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衰老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和植物次生代謝。書中除了闡明植物生理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外,對某些知識的前沿進展、作用機制及應用也有獨到的論述,包括水分、離子的跨膜運輸機制,提高水分、養分利用率、光能分配和酶活性調節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基因工程,呼吸鏈上複合體、電子傳遞途徑的多樣性及種子貯藏、果實保鮮,同化物的運輸機制和生產應用,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徑和作用機制,植物次生物質代謝工程,植物光信號傳導和光敏素作用機制,植物程式性細胞死亡和衰老的分子調節,植物抗性的機制及基因工程等內容。   期許此書能成為植物研究人員或相關領域研究的重要參考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吸水原理  第三節 植物根系的吸水  第四節 蒸散作用  第五節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  第六節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礎  ■第二章 植物的礦物營養 第一節 植物的必需元素  第二節 植物細胞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三節 植物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第四節 氮同化 第五節 礦物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第六節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礎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節 光合作用的意義  第二節 葉綠體及其色素  第三節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第四節 光合作用的碳同化  第五節 光呼吸  第六節 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第七節 光合作用與農林業生產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節 植物呼吸代謝途徑及其生理意義  第二節 粒線體的呼吸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第三節 呼吸作用的指標及影響因素  第四節 呼吸原理在植物生產中的應用  ■第五章 同化物的運輸與分配  第一節 植物體內同化物的運輸  第二節 同化物的裝入和卸出  第三節 同化物的配置和分配  第四節 影響同化物運輸與分配的外部因素  ■第六章 植物激素  第一節 生長素  第二節 赤黴素  第三節 細胞分裂素  第四節 脫落酸  第五節 乙烯  第六節 油菜素內酯  第七節 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長物質  第八節 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係  第九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及應用 ■第七章 植物的生長生理  第一節 生長、分化和發育的概念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發育及調節  第三節 植物的生長  第四節 光敏色素和光形態建成  第五節 植物的運動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一節 幼年期  第二節 春化作用  第三節 光周期  第四節 花器官的形成和控制  第五節 受精生理  第六節 種子與果實的發育  第七節 種子的休眠  ■第九章 植物的衰老生理  第一節 植物的衰老進程  第二節 植物衰老的機制與調節  第三節 器官脫落及其機制  第四節 環境因素對衰老和脫落的影響 ■第十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一節 植物對逆境的生理適應  第二節 植物對水分逆境的適應性  第三節 植物對溫度逆境的適應性  第四節 植物對鹽脅迫的適應性  第五節 環境汙染與植物的適應性  第六節 植物對生物逆境的適應性 ■第十一章 植物次生代謝 第一節 植物次生代謝物的概念  第二節 萜類化合物  第三節 酚類化合物  第四節 植物含氮化合物  第五節 植物次生代謝工程  ■索引

原價: 750 售價: 638 現省: 112元
立即查看
植物營養學 (3版)

植物營養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植物營養學(第三版) 作者:張則周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0/00 ISBN:9789577636508 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及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尤其是對維持生命的食物格外關注,其中一般大眾最熟悉的是利用有機農業生產的有機食物及近年來陸續被科學家發現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植化素。這兩項食品自從被商品化後,多強調其優點,忽視了生產環境與生產過程。以一位站在多年來從事台灣農業發展研究者的立場,有義務也有責任提醒農業生產者:在進行有機栽培時是否對栽培環境進行過詳盡的調查與評估?提醒消費者:在享用有機產品時可曾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因此,本書希望藉第三版能從植物營養的角度對有機農業及植化素做適當的補充,繼續呼籲社會大眾要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尤其是農業的生產環境,並督促政府及早制定合乎永續發展的農業政策,徹底解決全民賴以生存的食的問題。   本書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揭開「植物營養學」學術面紗,除了整合有系統的知識,供研習植物營養學的學生及農業生產者或研究者參考外,更希望一般民眾能透過本書對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生產與營養有深入了解。並體會到唯有在一個理想的環境與社會,植物的營養與人的營養健康才有保障。 目錄 第一章植物營養學簡介 什麼是營養 植物營養學是一門怎樣的科學 植物營養學在農業生產上所處之地位 植物營養學與其他學科之關係 研究植物營養學的方法 第二章植物營養學發展簡史 土和水與植物生長關係的探索期(公元1700年以前) 空氣與植物生長關係的探索期(公元1700-1840年) 礦質營養說確立期(公元1840-1900年) 礦質營養說發展期(公元1900-1960年) 生長因子綜合理論期(公元1960年-迄今) 第三章植物生長需要什麼養分? 物質與能量的生物循環 植物吸收的元素來自環境 植物的組成成分 植物營養元素之分類 植物需要營養的共同性與差異性 第四章植物對養分的攝取 植物攝取養分的器官及途徑 根部對養分的吸收 葉部對養分之攝取 養分通過細胞膜之各種方式 第五章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 木質部的運輸 韌皮部的運輸 第六章養分吸收、運輸和環境的關係 影響養分吸收的因子 植物對逆境的適應 第七章植物對能的轉換與物質的代謝 太陽能的利用與碳的固定 呼吸作用與能量的轉移 植物營養素的代謝 植物次級產物的應用價值 第八章植物生長要怎樣調節營養 植物的生長與生長因子 植物各生育期的營養特性 施肥與營養調節 第九章土壤及植體分析與營養診斷 分析前的初步診斷 土壤分析 植體分析 診斷系統在臺灣農業上之應用 營養診斷的前瞻 第十章有機農業的發展與展望 有機農業發展的背景 有機農業的定義 有機農業的興起與演變 有機農業的發展趨勢 有機循環暗藏的危機 糧食主權是落實有機農業的必要條件 從有機農業走向永續農業 第十一章人的營養和農產品品質 人類需要哪些營養素 人類的食物為什麼有主食與副食之分 農產品的營養品質如何判定 植物營養及農產品品質 怎麼才能吃到安全而又健康的農產品 附錄一怎麼吃才能有營養 附錄二你不可不知的臺灣農業 附錄三高品質的農產品才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保障 附錄四政府施政,人民應有參與和監督的機制 附錄五21世紀的顯學:土壤科學 附錄六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讓人與自然和諧 附錄七動土與棄土,應有整體規劃 附錄八由聯考及有機蔬菜看事實真相 附錄九作物參數資料檔 參考文獻 索引

原價: 720 售價: 612 現省: 108元
立即查看
土壤:在腳底下的科學 (3版)

土壤:在腳底下的科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土壤是無法再生的珍貴自然資源,它與陽光、空氣、水同為人類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本書透過介紹土壤的成因,讓讀者了解到自然環境和土壤性質之間的關係,而這些性質可以將土壤做有系統的分門別類,這是認識土壤的第一步。不同的土壤,在農業、生態與環境上,都有它特殊的特色與功能,或是需要特別保育的弱點與原因。臺灣土壤類型眾多,種類之多是世界之冠,因此本書介紹臺灣的平原、丘陵、臺地、高山森林、火山地區與水稻田土壤的分布及特徵。土壤汙染,是臺灣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本書簡要的介紹臺灣土壤汙染情形與整治措施,提高讀者環境保育的觀念,最後再將人類生活與土壤的關係,切入食、衣、住、行、育、樂當中,讓大家能切身感受到土壤資源與人類生活品質的重要。 【目錄】 CH1 土壤概論 什麼是土壤 土壤的功能 土壤樣體與土壤剖面 土壤生成的五大因子—母質、地形、氣候、生物、時間 土壤的溫度與水分含量狀況 CH2 臺灣土壤的種類 土壤生成過程中之重要化育作用 變化多端的臺灣土壤—臺灣主要土壤類型 孕育糧食的土壤—平原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有時紅的發紫的土壤—台地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多石礫或坋黏質的土壤—丘陵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來自地心的土壤—火山地區土壤的特性與分布 不安定的土壤—高山土壤之特性與分布 多水的土壤—水田土壤之特性與 CH3 土壤生態環境之保育 土壤品質 土壤教育與土壤博物館 CH4 土壤汙染 CH5 生活與土壤 附錄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圖解土壤微生物 (1版)

圖解土壤微生物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圖解土壤微生物 作者:橫山和成(鍾文鑫)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8/00 ISBN:9789577633996 內容簡介   ★從土壤中的結構、培養製備到照顧自家菜園皆有詳細圖文介紹。   本書介紹土壤微生物的種類及生長、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扮演的角色、引起的土壤傳播病害,以及不同的土壤環境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維持生態系的土壤動物等,並收錄了活用土壤微生物的環境保全方法。本書運用大量照片及圖表搭配文字解說,內容豐富充實,閱讀明瞭易懂,希望提供相關領域甚至是非農學專業的學生作為參考用書,同時亦期能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並嘗試以科學方法來分析及思考。 目錄 第1章 什麼是土壤微生物? 人類與微生物的關係 從地球的誕生到生物的演化 土壤微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大小 微生物活動與繁殖的方式 微生物的營養 微生物的生長環境與分類 第2章 土壤微生物的種類 細菌的種類與特徵 放線菌的種類與特徵 真菌(黴菌、酵母菌、蕈類)的種類與特徵 其他土壤微生物的種類與特徵 第3章 土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與土壤微生物 自然界中碳素與磷的循環 自然界中氮素的循環 土壤中氮素的形態變化 第4章 需要有機物質的土壤微生物 土壤有機物質與微生物 異營性微生物的類型 自有機物質獲得能量的方法 依是否利用氧氣區分微生物 有機物質的分解 第5章 不需要有機物質的土壤微生物 自營性微生物的類型 硝化菌與氮素的循環 多種化學合成自營性微生物 光合自營性微生物 第6章 生長在根周圍的土壤微生物 根圈土壤微生物 根的構造與土壤微生物 菌根菌的作用與種類 外生菌根菌的特徵 叢枝菌根菌的特徵 共生固氮菌的特性 第7章 寄生在根的土壤微生物 土壤傳播性病原菌的類型 土壤傳播性病原菌的特徵與種類 黴菌引起的土壤傳播性病害 細菌引起的土壤傳播性病害 放線菌與病毒引起的土壤傳播性病害 第8章 土壤特性與土壤微生物 土壤的形成①─從土到土壤 土壤的形成②─從土壤到土 適合作物栽培的土壤條件 土壤的性質與地力 不同環境對土壤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第9章 使土壤肥沃的土壤動物 土壤動物的分類與特徵 蚯蚓的種類與特徵 蚯蚓的形態與體內構造 蚯蚓的食性與繁殖方法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 維持生態系的土壤動物(小型~中型) 維持生態系的土壤動物(大型) 第10章 農耕地的食物鏈與物質循環 農耕地的食物鏈與物質循環 土壤微生物間的食物鏈 水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水田土壤微生物的問題 旱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旱田土壤微生物的問題 利用有機物質資材維持地力 農藥、化學肥料及微生物 連作障礙與微生物的關係 土壤動物(微生物)的有效利用 第11章 活用土壤微生物的最前線 土壤微生物在醫藥上的恩賜 以生物技術保護環境 將土壤微生物利用於農業 未來被期待之最尖端研究 用語解說 小專欄 什麼是「極端環境微生物」? 微生物學的創始者 診斷土壤微生物豐富度的方法 與發酵食品相關的微生物 維諾格拉茨基(Winogradsky) 蕈菇類有兩種! 植物防止病原菌入侵的自我防御機制 納豆菌可以拯救地球? 看看土壤的內部! 活用蚯蚓於環境保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現代作物育種學

現代作物育種學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現代作物育種學 作者:高典林 出版社:藝軒 出版日期:2002/07/01 ISBN:9789576163869 內容簡介 本書除重視傳統作物育種方法外,特重視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在育種上的應用,如書中編入胚培養、原生質體融合、花藥培養與單倍體育種、胚乳培養與三倍體育種、基因轉移及人工種子等章。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變異與作物育種 第三章 作物繁殖及受粉方式與作物育種 第四章 引種及種質資源 第五章 選拔育種法 第六章 作物雜交育種 第七章 作物雜交後代之處理 第八章 回交育種法 第九章 遠親雜交育種 第十章 胚培養及試管內受粉與作物育種 第十一章 原生質體融合與作物育種 第十二章 花藥培養與單倍體育種 第十三章 雜交優勢與作物育種 第十四章 自交不親和性與作物育種 第十五章 雄性不稔性與作物育種 第十六章 多元體與作物育種 第十七章 三倍體與胚乳培養 第十八章 輪迴選種合成品種與一代雜種 第十九章 誘變育種 第二十章 抗病育種 ...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大學入試高中英文閱讀測驗速攻

大學入試高中英文閱讀測驗速攻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大學入試高中英文閱讀測驗速攻 作者:張勝溢 出版社:建興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00 ISBN:9789862243220 商品簡介 大學入試英文考科的測驗項目中,以「閱讀測驗」佔分比例最重,同時 命題也最爲靈活;然而,對於「閱讀測驗」此一項目嚴重自信心不足的同學,似 乎不在少數。 編者從事英語第一線教學數十年,發現許多學生閱讀文章時,僅止於著墨在 字句翻譯和文法鑽硏上,完全忽視何謂「讀出思想」,不懂「起承轉合」佈局, 不在意「槪述(general)」、「具體」、「主旨句(topic sentence)」、「文法線索」、「關 鍵字(keyword)」…等等與文章密切相關的要項。 坊間許多「英語閱讀」相關書籍大都缺乏理論根據,僅止於選取文章、中英 翻譯、生字註解、難句分析;此舉容易誤導學生,以爲「英語閱讀」不外乎詞彙、 片語和句子的理解而已,並無技巧可言。 事實上,一個高明的文章閱讀者,除了必須具備上述種種閱讀能力和技巧之 外,同時也要學習如何發現並觀察文章中的重述字詞、近義字詞和近似同義字 詞。因爲考試文章和命題當中,常常利用這些字詞來暗示其精神、主旨,而這些 也正是答題關鍵所在。 爲了幫助更多同學輕鬆解題「閱讀測驗」,編者廣泛收集精彩文章並將 其由淺入深分類爲「初級篇」「中級篇」「高級篇」,同時提供詳細解說(每篇文 章皆明確標示『主旨句topic sentence』『關鍵字key word』),佐以技巧(見p.3) 指引,相信同學用心硏讀實作後,必可快速達陣成功! 編者謹識

原價: 220 售價: 19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土壤:作物與林木生長的基礎 (1版)

土壤:作物與林木生長的基礎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土壤:作物與林木生長的基礎 ISBN13:978626343244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蔡呈奇;許正一 裝訂/頁數:平裝/228頁 規格:26cm*19cm*1.3cm (高/寬/厚) 重量:59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10/10 中國圖書分類:作物栽培與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共十章,編排由淺入深,內容包括土壤概述、土壤的描述與分類、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質、土壤的重要化學性質、土壤有機物、土壤生物、土壤水、植物必需營養元素、土壤的肥力與管理、問題土壤的改良等。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章 土壤概述 土壤學的緣起 土壤的定義 礦物質土壤與有機質土壤 土壤的功能 土壤的生成 土壤的組成 礦物質土壤粒子的性質 土壤有機物的性質 土壤生物體的性質 土壤溶液的性質 土壤空氣的性質 第二章 土壤的描述與分類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的描述 美國土壤分類系統 土壤溫度境況 土壤水分境況 臺灣地區主要土壤的分布與特性 第三章 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質 土壤深度 土壤質地 土壤比重 土壤孔隙 土壤構造 土壤結持度 土壤通氣 土壤顏色 土壤溫度 第四章 土壤的重要化學性質 土壤膠體 陽離子交換 陽離子交換容量 陰離子交換 膨脹、收縮、內聚及可塑性 絮聚與絮散 土壤反應 土壤pH對於植物營養的重要性 緩衝作用 第五章 土壤有機物 來源 分解 影響有機物分解的重要因素 有機物對於土壤性質的影響 森林土壤有機物 第六章 土壤生物 土壤動物區系 土壤微生植物區系 根圈 土壤微生物 第七章 土壤水 水的能量間關係 土壤水分的分類 土壤水分的係數 水的移動 重要的水分貯藏方式 土壤有效水分的管理 影響有效土壤水分的量與利用因子 土壤水分的損失與管制 第八章 植物必需營養元素 植物營養元素的種類 植物營養元素的分類 植物營養元素的供給途徑 植物體內各種必需營養元素的生理機能 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吸收 植物吸收養分的器官與途徑 根系吸收無機養分的機制 第九章 土壤的肥力與管理 土壤氮素 土壤磷素 土壤鉀素 土壤鈣素 土壤鎂素 土壤硫素 土壤中微量養分元素 第十章 問題土壤的管理與改良 土壤水分管理 土壤有機質管理 肥培管理 強酸性土壤的改良 鹼性土壤(土壤鹽害)的改良 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改良 土壤物理性質的改良 參考文獻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作物生產概論題庫解析 (1版)

作物生產概論題庫解析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特色: ★主題名詞解釋 ★考題歸納整理 ★應答重點提示 作者蒐集近年高普特考歷屆試題(含最新2023年),並收錄作者以往參與各項考試出題之題庫,依主題章節詳加分類,試圖進行解答及剖析考題重要觀念,期能提供考生方便參考之完整且正確資料,協助了解考情趨勢,引導培養應答思路,鑑往知來,面對千變萬化的試題將無往不利! 【目錄】 自序 作者個人資料 緒言 第1章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 第2章 作物起源與分類 第3章 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 第4章 農業生態 第5章 作物生產系統 第6章 作物與水 第7章 土壤與植物養分 第8章 作物種子與播種 第9章 作物根部 第10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第11章 開花與生殖 第12章 光合作用 第13章 氣候、天氣、與作物 第14章 作物害物與控制 第15章 作物病害與控制 第16章 雜草與雜草控制 第17章 植物生長調節劑 第18章 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 第19章 永續農業與作物生產 第20章 相關試題(包括高等作物學、作物學、作物概要、及部分超出作物生產概論範圍之試題) 附錄1 參考書籍 附錄2 命題大綱(自2024年1月1日起適用)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圖解作物生產 (1版)

圖解作物生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作物生產概論是臺灣國內農學相關各大學院校學習作物生產之基本課程,主要是讓進入農學領域之初學者了解人類如何生產農作物(作物),包括作物生產概況、作物分類、作物生長特性、作物生長過程、作物生產制度等,進一步針對作物所需之養分、病、蟲、草害之控制,及環境條件需求加以介紹。除了從栽培管理方面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外,如何經由遺傳、育種程序改變作物遺傳組成,更是作物生產過程不可或缺之重要領域。希望藉由本書將初學者引領入門,逐漸熟悉身為農藝或園藝人員如何從事作物生產工作。 目錄 第 1 章 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 第 2 章 作物起源與分類 第 3 章 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 第 4 章 農業生態 第 5 章 作物生產系統 第 6 章 作物與水 第 7 章 土壤與植物養分 第 8 章 作物種子與播種 第 9 章 作物根部 第 10 章 作物莖部與葉部 第 11 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第 12 章 開花與生殖 第 13 章 作物改良 第 14 章 氣候、天氣與作物 第 15 章 作物蟲害與控制 第 16 章 作物病害與控制 第 17 章 雜草與雜草控制 第 18 章 植物荷爾蒙與生長調節劑 第 19 章 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

原價: 520 售價: 44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生產與作業管理(第七版) (7版)

生產與作業管理(第七版) (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1.架構完整&系統化說明:本書從生產作業管理策略,到排程、專案管理內容,有完整和系統化的說明。此外也介紹業界常用到的生產作業管理實務,確實完整地涵蓋實務上常用的作業管理理論。 2.管理個案新知:章前情境個案導讀,內容取材自業界實例,輔助各章理論學習。 3.工管小常識:介紹工管作業方法及實務運作流程,提供多元化的生產作業管理資訊。 4.中英關鍵字:匯集工管重要學習術語及名詞,方便複習好吸收。 5.例題&章後習題:各章節裡穿插例題,以適時澄清觀念;章後另有多元題型,且包含工業工程師證照考試考古題,可輔助國家考試之準備。 6.圖表化:「文不如表,表不如圖」,所謂一圖解千文,為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本書提供各章內容多元化圖表,以方便讀者配合圖表澄清生產作業管理觀念。 內容簡介 作者融合多年教學經驗,曾輔導臺灣兩岸近百家知名企業與機構,建構完整「生產與作業管理」架構。生產與作業管理已不是單純的生產技術或製造方法,而是生產系統中扮演決策與回饋的關鍵角色,亦是目前生管人員需具備的技能。本版延續前版的特色架構,詳細說明生產作業管理的相關專業範疇,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且正確應用生產作業管理觀念,並修改部分內容及更新「管理個案新知」、「工管小常識」專欄、章後習題,收錄近年工業工程師證照題,提供作業管理的基礎概念及自我檢測內容,進一步結合理論與實務。 【目錄】 Chapter 1 生產作業管理策略 1-1 生產、作業管理的意義 1-2 管理功能內的作業管理基本任務 1-3 生產作業管理的歷史回顧 1-4 服務業的作業管理 1-5 生產力的衡量 1-6 生產、作業策略 1-7 智慧製造 本章習題 Chapter 2 預測 2-1 預測與生產決策之關係 2-2 預測的一般考慮及步驟 2-3 預測的評估與控制 2-4 預測技術的分類 本章習題 Chapter 3 產品與服務設計 3-1 企業為何要從事研發工作 3-2 產品設計和研發過程 3-3 產品生命週期 3-4 新產品的意義 3-5 服務設計 3-6 價值分析 3-7 研究發展的種類 本章習題 Chapter 4 產能規劃 4-1 產能的分類與意義 4-2 影響有效產能的主要因素 4-3 評估方案的技術 4-4 偏好矩陣 本章習題 Chapter 5 整體規劃 5-1 整體規劃的意義與特性 5-2 整體規劃流程與因素 5-3 需求與供給變數的運用 5-4 整體規劃之技術 5-5 整體規劃產出 本章習題 Chapter 6 物料需求計畫與企業資源規劃 6-1 物料需求計畫 6-2 物料需求計畫之進貨批量 6-3 製造資源規劃之意義與內涵 6-4 企業資源規劃 本章習題 Chapter 7 豐田式生產管理 7-1 豐田式生產管理的整體架構 7-2 看板制度運作方式與規則 7-3 自働化的意義及其內涵 7-4 品管圈與5S 7-5 豐田式生產方式與其它系統之比較 本章習題 Chapter 8 廠址選擇與設施規劃 8-1 廠址選擇 8-2 設施規劃 本章習題 Chapter 9 製程選擇與佈置分析 9-1 製程選擇分類 9-2 系統化的製程設備 9-3 製程佈置分析 9-4 服務性設施規劃佈置 本章習題 Chapter 10 工作研究 10-1 方法研究 10-2 工作衡量 10-3 工作設計 本章習題 Chapter 11 物料管理 11-1 物料管理的內涵 11-2 物料編號 11-3 採購管理 11-4 物料搬運的基本要素與分析模式 11-5 物料管理作業績效評估 11-6 盤點 本章習題 Chapter 12 存貨管理 12-1 存貨的性質與功能及重要性 12-2 存貨成本分析 12-3 存貨管理系統 12-4 經濟訂購量 本章習題 Chapter 13 排程 13-1 排程意義與重要性 13-2 批量生產之排程 13-3 零工式製程之排程 13-4 服務業日程安排方法 13-5 作業進度控制 本章習題 Chapter 14 品質管理 14-1 品質管理的意義及重要性 14-2 統計品質管制 14-3 計數值與計量值抽樣計畫 14-4 品質管理之相關名詞 本章習題 Chapter 15 專案管理 15-1 專案管理 15-2 專案計畫的意義 15-3 專案組織 15-4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 15-5 計畫評核術與要徑法 本章習題 Chapter 16 供應鏈管理 16-1 供應鏈管理與目的 16-2 供應鏈管理的演進 16-3 供應鏈管理的關鍵議題 16-4 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式 16-5 供應鏈策略 本章習題

原價: 640 售價: 563 現省: 77元
立即查看
圖解生產與作業管理 (3版)

圖解生產與作業管理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生產與作業管理 ISBN13:978626317552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歐宗殷;蔡文隆 裝訂/頁數:平裝/306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2/03/01 中國圖書分類:生產管理 內容簡介   #改版新增最新趨勢: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AI)。   #一單元一概念,迅速掌握生產計劃與管理的實用技巧。   #提供大量實用管理技術、規劃技巧,具體提昇工作成果。   #企業主管、生管人員、企管系學生最佳學習工具書。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生產與作業管理(Production & Operation Management)所涉範疇,隨著科技及產業的快速變遷,涵蓋層面大幅提升。舉凡企業組織內的生產、行銷、人事、研發、財務、會計、採購、外包及其他相關功能,均需透過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歸納與整合,由原先單純的製造規劃延伸至客戶與供應商的整合服務。此次改版新增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章節,探究數位轉型的價值也分析AI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成熟度。   本書內容涵蓋三大面向:   1.策略面。探討企業在進行生產策略的制定與長程生產規劃時,所需考慮的範疇及可使用之規劃工具。   2.制度面。探討企業在執行生產計劃時所涉及的中、短程規劃內容,以及制度施行時所使用的各項管理技術。   3.整合面。探討企業欲連結內部及外部功能和資訊時,所需考量之管理及系統整合概念與技術。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篇 生產與作業管理策略面 第1章 生產與作業管理導論 Unit 1-1 生產管理的基本架構與功能 Unit 1-2 生產管理的循環 Unit 1-3 生產管理的意義 Unit 1-4 生產型態與策略(I)-製程定位策略 Unit 1-5 生產型態與策略(II)-產品定位策略 Unit 1-6 生產型態與策略(III)-數量定位策略 Unit 1-7 製造業與服務業於生產管理之差異 Unit 1-8 生產管理與創新的歷史進程 第2章 生產力與競爭策略 Unit 2-1 生產力及其影響因素 Unit 2-2 策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Unit 2-3 企業經營的使命、目標與內外部分析 Unit 2-4 企業經營組織的策略(I)-公司整體策略 Unit 2-5 企業經營組織的策略(II)-事業單位策略及功能策略 Unit 2-6 企業經營的競爭策略及優先順序 Unit 2-7 企業經營之決策模式(I)-不確定模式下的決策 Unit 2-8 企業經營之決策模式(II)-風險模式下的決策及決策樹 第3章 預測 Unit 3-1 企業經營預測的基礎與工具 Unit 3-2 預測的目的以及優良預測所需具備的條件 Unit 3-3 預測方法介紹(I)-定性預測方法 Unit 3-4 預測方法介紹(II)-定量預測方法及自然推論法 Unit 3-5 預測方法介紹(III)-移動平均及加權移動平均預測法 Unit 3-6 預測方法介紹(IV)-指數平滑預測法 Unit 3-7 預測方法介紹(V)-趨勢調整指數預測法 Unit 3-8 預測方法介紹(VI)-季節指數預測法 Unit 3-9 預測誤差之控制方式(I)-誤差估算指標 Unit 3-10 預測誤差之控制方式(II)-追蹤信號法與管制圖法 Unit 3-11 預測誤差所產生的問題及對策 第4章 產品設計 Unit 4-1 產品策略簡介 Unit 4-2 產品設計的驅動力與趨勢 Unit 4-3 產品設計的目的 Unit 4-4 新產品上市的程序與步驟 Unit 4-5 產品與服務之標準化與模組設計 Unit 4-6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價值分析與逆向工程 Unit 4-7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I)-穩健田口設計與同步工程 Unit 4-8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II)-設計配合產品 Unit 4-9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V)-品質機能展開 Unit 4-10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V)-產品可靠度分析 Unit 4-11 產品與服務系統設計之範圍與特性 Unit 4-12 服務設計方法與準則 Unit 4-13 服務設計思考的五大原則 第5章 生產程序的決策與選擇 Unit 5-1 生產程序之策略(I)-生產型態與產品結構觀點 Unit 5-2 生產程序之策略(II)-製程結構與產品結構觀點 Unit 5-3 製造結構與生產佈置(I)-常見的設施佈置 Unit 5-4 製造結構與生產佈置(II)-功能佈置與群組技術 Unit 5-5 製程平衡的技術-生產線平衡 Unit 5-6 生產策略之重要觀念- Little’s LAW 第6章 設施規劃與廠址決策 Unit 6-1 廠址決策之特性、方案與程序 Unit 6-2 製造業與服務業廠(場)址決策之考慮因素 Unit 6-3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重心法 Unit 6-4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I)-從至圖法 Unit 6-5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II)-重要性與靠近程度之評等 Unit 6-6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V)-損益兩平法 Unit 6-7 運輸問題求初始解之技術(I)-西北角法與最小成本法 Unit 6-8 運輸問題求初始解之技術(II)-佛格法 Unit 6-9 運輸問題求最佳解之技術-踏石法 第7章 工作系統規劃與設計 Unit 7-1 工作系統之定義與特性 Unit 7-2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流程程序圖 Unit 7-3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I)-人機圖 Unit 7-4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II)-動作研究 Unit 7-5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V)-馬錶時間研究 Unit 7-6 工作報酬制度設計 第二篇 生產計劃與管理制度面 第8章 策略性產能規劃 Unit 8-1 產能之定義及有效產能的內、外在決定因素 Unit 8-2 策略規劃與組織架構(I)-功能別組織 Unit 8-3 策略規劃與組織架構(II)-地區別組織與產品別組織 Unit 8-4 策略規劃與組織架構(III)-製造階段別組織與集團式組織 Unit 8-5 服務業產能規劃與產能擴充四階段 Unit 8-6 產能方案的評估模式(I)-損益兩平點分析 Unit 8-7 產能方案的評估模式(II)-資本預算技術 第9章 總合性產能規劃 Unit 9-1 產能規劃之綜觀 Unit 9-2 淡季旺季之需求與產能規劃 Unit 9-3 總合規劃之生產策略簡介 Unit 9-4 總合生產規劃之計算 Unit 9-5 MPS與生產型態的分類 第10章 物料需求與產能需求規劃 Unit 10-1 物料需求規劃之定義與延伸 Unit 10-2 MRP的重要概念 Unit 10-3 MRP計算程序及關鍵名詞說明 Unit 10-4 MRP訂購批量大小之決策 第11章 生產排程與工作分派 Unit 11-1 生產排程的意義、目的與大量生產的排程問題 Unit 11-2 批量生產的排程問題 Unit 11-3 零工生產的排程問題 ...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生產與作業管理 (2版)

生產與作業管理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生產與作業管理 ISBN13:9789864306374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黃河清 裝訂/頁數:平裝/330頁 規格:26cm*19cm*1.8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7/01 中國圖書分類:生產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趣的、深入淺出的生產與作業管理入門書,作者在寫作上特著重觀念、思維的方法與趨勢,敘述上除力求簡單清晰,盡可能用散文的方式表達,論述上亦求完整嚴謹,並補充一些管理典故及與台灣製造業相關的題材,提高讀者在研讀這門課程的動機與興趣。   現場管理的能量決定了該公司的競爭力,市面上雖有一些生產管理、生產與作業管理和作業管理的英文書籍,但許多原文書對初學者而言,即便翻譯成中文仍常有閱讀上抓不著頭緒。作為基礎教材,本書最重要的除了易讀外,更重要的是本書的觀念能與相關課程相連接。   研讀本書不須具備前置知識基礎,初學者亦能輕鬆上手,適合大學生產管理、作業管理或生產與作業管理課程一學期課程之用;也適合企業在職人員現場作業工程師及生產經理,尤其製造業之非工程職之經理人員之在職訓練教材。   第二版修改了部份內容,更有系統地說明生產作業管理之相關範疇,並新增實用圖表,讓讀者對於生產與作業管理有較為具體的基本概念,並能與實務相結合。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引子 1.2 生產與作業管理的意義與目標 1.3 生產與作業的策略 1.4 製造業生產型態 1.5 離散型製程生產概念 1.6 限制理論 Chapter 02 生產的組織 2.1 企業組織 2.2 專案管理 Chapter 03 預測、決策與生產規劃 3.1 預測 3.2 決策 3.3 產能規劃 3.4 生產規劃 Chapter 04 及時生產 4.1 及時生產的基本觀念 4.2 及時生產之關鍵做法(一) 4.3 及時生產之關鍵做法(二) 4.4 及時生產導入與未來發展 Chapter 05 產品規劃與設計 5.1 產品生命週期下之產品規劃 5.2 近代產品開發概念 5.3 近代新產品開發與設計淺說 5.4 研究發展 Chapter 06 高等製造技術簡介 6.1 自動化 6.2 電腦輔助設計/製造 6.3 電腦整合製造 6.4 數值控制 6.5 群組技術與彈性製造系統 Chapter 07 設施規劃與設備管理 7.1 設施布置規劃之目標與重要性 7.2 生產線問題 7.3 設施維護保養概說 7.4 全面生產保養 Chapter 08 供應鏈管理 8.1 供應鏈管理 8.2 工業採購與管理 8.3 外包管理 8.4 存貨與古典存貨模式 8.5 物料需求規劃 Chapter 09 品質管理 9.1 品質管理概說 9.2 全面品質管理 9.3 品管七法 9.4 品質機能展開 9.5 持續改善 9.6 6標準差 附錄 附錄A 常用生產與作業管理英文縮寫字 附錄B 參考書目

原價: 460 售價: 437 現省: 23元
立即查看